净土宗编辑部
               一、夹善回向,亦名回善。即是回向自己所修定善、散善之功德,以祈求弥陀临终来迎,往生净土。这是圣道门,自力难行道。
       二、直接回向,亦名回心。即是不管有善无善,直接回转执着自己有漏善根之心,完全归向弥陀他力救度,此後专称弥陀佛名,不再执着自己有漏之定散二善,也不以之作为回向,这是净土门,他力易行道。
       有关善导大师回心的法语,摘要如下:
       • 弥陀在空而立者,但使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得生也。
        (《观经疏》,《净土宗圣教集》594页)
       • 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法事赞》,《圣教集》726页)
       • 一切回心向安乐,即见真金功德身。
        (《法事赞》,《圣教集》739页)
       • 念念回心生净土,毕命入彼涅盘门。
        (《法事赞》,《圣教集》741页)
       •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观念法门》,《圣教集》840页)
       • 但使回心决定向,临终华盖自来迎。
        (《般舟赞》,《圣教集》931页)
       • 回心念念生安乐,终时即见金华至。
        (《般舟赞》,《圣教集》957页)
       • 临终遇值善知识,为说极乐弥陀愿;
         闻说合掌回心向,乘念即到宝池中。
        (《般舟赞》,《圣教集》959页)
       • 无生即是阿罗汉,罗汉回心向大乘;
       • 一发已去小心灭,直至菩提无有退。
        (《般舟赞》,《圣教集》960页)
       •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般舟赞》,《圣教集》963页)
      法照大师也用回心归向:
       •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 借问家乡何处在?极乐池中七宝台;
     普劝道场同行者,努力回心归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