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编辑部
一部《观经》,有释迦显说要门与弥陀隐说弘愿、表里显隐两个层面。譬如一方织锦,同样丝线,表面为一种图案,里面为另一种图案。
「表」就是外表的,「里」是内含的。
有些人很会织锦缎,同样的织锦,同样的丝线,同时织出来,正面看是一条龙,背後看是一只凤凰。一块织锦缎子,表面是一种图案,里面是另一种图案。《观经》的文句就好像这样一块织锦的锦缎:释迦牟尼佛在上面就绣了定散二善的这条龙,三福啊,十三定观啊,这是表面能看出来的;翻过来看里面,原来里面是阿弥陀佛的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名。它是有两种图案。
《观经》表面观佛为宗,为定散回向之要门;内里却是念佛为宗,为一向专称、乘佛愿力之弘愿。
诸师释义,只知表面要门,不知内里弘愿;由不知弘愿故,要门也不成为要门,只是就文面表浅来解,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故诸师不立要门、弘愿之名目,不存要门、弘愿之教判。
这里是引用了大师讲的「要门」「弘愿」这两个名词,但其实诸师连这个也还说不上,因为「要门」和「弘愿」是相对的名称。比如一个房间,要门就像房间的门。而诸师连房间都没有,哪里有门呢?这个房间是通这个门的,这样才有这个门。因为有弘愿,定散才叫作要门;而诸师只是就文句来解释十三定观、三福等等,并没有看到弘愿,当然也就没有要门。
《观经教眼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