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编辑部
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
这就是所谓「一经两宗」,一部经有两个宗旨。
这就怪了,一部经怎麽会有两个宗旨呢?就好像一个人有两条脊梁骨,一个人里面有两个「我」,这怎麽可能?这是不可能的,宗怎麽会有两个?一部经里面只有一个宗,这里就有很多学问了。
我们首先来看它的文句,善导大师所解释的都要通贯来看,他说「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用一个词——「即以」,这个语气和上面所讲的「其要门者,即此《观经》」是一样的,「其要门者」指代非常明确的,是「即此《观经》」所说。然後下面说「亦以」。前面讲弘愿的时候,说「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亦以」的语气比较淡,「即以」的语气就很浓烈。
《观经》是以观佛三昧为宗的,不过也是以念佛三昧为宗。这句话非常善巧,因为它名字叫《观经》,一般人都认为是以观佛三昧为宗的,所以大师也就说:「是的,这部《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一般人讲到这个地方就没下句了,而善导大师又说了一句「亦以念佛三昧为宗」。他虽然前面这麽讲,那是方便,因为一般人都认为是以观佛三昧为宗,他就顺着把「以观佛三昧为宗」放前面。观佛三昧的胶囊,要包着念佛三昧的药粉,他真要讲的话是後面的「亦以念佛三昧为宗」。这样讲,最起码别人先不会那麽反弹。到最後他就说,真正说起来,还是观佛入於念佛。那个时候才把宗旨完全显示出来。
所以,这里先开为二,因为如果开始就讲念佛三昧为宗,落差太大了:「这部经明明是讲十六观嘛,你怎麽讲以念佛三昧为宗呢?」所以,他就说「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这是非常善巧的。
「此《观经》,即以」与「其要门者,即此《观经》」,「亦以」与「言弘愿者,如《大经》说」,语气全同,意亦一贯,正由承接前面要弘二教,显明此处观念二宗。否则一经只能有一宗,哪来两宗?
「亦以」语气比较淡、比较弱、比较次一点,就像解释弘愿的时候一样:「言弘愿者,如《大经》说」,是退後一步、宽缓一点的语气。两者语气全同,意义也是相一贯的,正是承接着前面要弘二教,才显明这个地方有观念二宗。因为教是诠释宗的,如果没有二教,一经只能有一宗,不能有两宗。就像一个人身上只有一个「我」,不可能有两个我;两个人就可以讲有两个「我」。
宗是主之义,如国无二主,天无二日,唯一无二,才称为「宗」。正因为有了要弘二教,才有观念二宗。
宗是主的意思。一个国家不可能有两个国王,天上不可能有两个太阳,所以,唯一无二才能叫作「宗」。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说有两个宗,那就是没有宗了。哪有团体有两个领导人的?两个领导人讲话都算数,那这个团体就乱套了,领导人一定是只有一个。
那麽,这里讲二宗,反推过去,必然就要求有二教,不然就讲不通。所以,正因为有了要弘二教,才有观念二宗。
要门教,观佛为宗;弘愿教,念佛为宗。
「要门教,观佛为宗;弘愿教,念佛为宗」,这才讲得通。就是说,在这部《观经》里面其实是有两门教,两门教里面才有二宗。
不过这里也有问题:一部经里面怎麽会有两个教呢?是不是也讲不通呢?所以这需要打个比喻来说明。
譬如诸侯王於边国,天子主於中华,各在本境之内,都称为王,但统领之地有广狭之异。
诸侯是指什麽呢?释迦牟尼佛比喻为诸侯。他是化身佛,在娑婆一界为化主,就像边国一样。天子就比喻阿弥陀如来,是法界藏身、诸佛之王。「主於中华」,就像极乐世界「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各在本境之内」,释迦牟尼佛在他的范围之内,也就是在讲要门教的范围之内,他可以被称为教主的。「俱称为王」,观佛三昧可以为宗,这是在要门教的范围之内。弘愿教是在念佛整个范围之内,它就像是主於中华一样,是以念佛三昧为宗的。
虽然有这两个王,但是,归根结底,「有广狭之异」。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的要门教比较狭窄,它只能对於定善、散善的凡夫有这种观佛三昧的摄化作用;对於恶人恶机,它就没有这个作用了。而阿弥陀佛的弘愿就很广泛。
这也说明什麽呢?这一部经就代表这块土地,整个土地就是大中华的范围。虽然是在这一部经之内,但是其中某一块地就归某一个诸侯国,定善、散善这一块划归为释迦牟尼佛,以观佛三昧为宗;而整个这部《观经》是以念佛三昧为宗的,是阿弥陀佛整个统摄的。这样,诸侯在他的范围之内也可以称王的;但是,诸侯来朝觐天子的时候,他就成为臣子了。
所以,观佛三昧在遇到念佛三昧的时候,它就要靠边,就成为助行,成为附属。所以,在五种正行当中,观察被称为助业。也就好像这个诸侯在他本境之内称为王,但是来朝觐天子时就称为臣。观佛三昧在定散二善、一切杂行当中,它被称为王;但是,遇到了念佛三昧,念佛是正定之业,它就成为臣,成为助业。
这样,虽然有二宗,其实到最後是归於一宗;但是也可以讲有二宗,就像这个比喻。这是非常善巧的,不然的话讲不通。
《观经教眼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