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释慧净
第十八愿的「欲生我国」是站在阿弥陀佛的角度而言,就是「欲生我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如果是站在我们众生的角度来说,就是「愿生彼国」,也就是「真正愿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
「欲生我国」这四个字,充分显露阿弥陀佛对我们十方众生的悲心呼唤。阿弥陀佛救度我们是主动积极的,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祈求、拜托才救度,也不问所救度的对象是什麽样的众生,完全不讲任何条件。在我们还不知道,还不懂得祈求的时候,阿弥陀佛就在为我们发愿,为我们修行了。
在兆载永劫以前,那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自己造了什麽业,也不知道轮回在六道之中的哪一道,可以说就是无明、懵懂、愚痴,根本就不知道有一位菩萨,为了要救我们,已经在为我们发愿、为我们修行、为我们建设极乐世界了。
假使我们没有学佛,没有进入净土法门,没有研讨善导大师纯正的净土法脉,这些我们完全都不知道,从过去以来,直到今生今世,我们一直都不知道。
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悲心的显露,悲心的呼唤。十劫以来直到今日此时,在无数的日日夜夜里,阿弥陀佛每一日、每一时、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呼唤我们接受他的功德愿力,接受他的救度,往生他的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发愿救度众生是主动的,而且是非常积极的。怎样积极呢?阿弥陀佛往往是站着,而不是坐着,他一手拿着莲花,另一手伸得长长的,所谓「金臂遥伸垂念切」,他迫不及待地要把我们拉出三界火宅,离开无边的苦海,要把我们救到极乐世界,去受「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涅盘之乐。站着,就显示出一种积极、主动、迫切的姿态,不必经过祈求、恳求、拜托,也不用任何条件来作交换,是阿弥陀佛主动、积极、平等、无条件地要救度十方众生:这就是佛的悲心。
当我们念第十八愿的愿文,要深切地感受「欲生我国」这四字里面有阿弥陀佛的悲心,阿弥陀佛的心血,阿弥陀佛的眼泪。文虽只有四个字,但内涵却很深。
所以,看到「欲生我国」这四个字,就知道阿弥陀佛的心是多麽悲切。
佛是无心的,但是佛以众生心为心,所谓:
众生苦恼我苦恼,众生安乐我安乐。
《维摩诘经》也说:
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癒菩萨亦癒。
意思是说,菩萨悲愍众生,众生若有病苦,菩萨就跟着病苦;直到众生离苦得乐之时,菩萨才可能得到安乐。
所以,从一开始阿弥陀佛就将他所有的功德,点点滴滴、时时刻刻都回向给我们十方众生,一直呼唤我们要领受他的功德,赶快回到极乐世界。就好像父母寄钱给远方的子女,就是希望子女能够早日拿到钱过好日子,而且有资粮可以早日回家。
现在阿弥陀佛从西方净土传来了「欲生我国」的悲切呼唤声,那我们要答应,要回应说我们「愿生彼国」,然後就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能够这样的话,阿弥陀佛的心和我们的心就是心心相印,感应道交,而且就一体不离。
阿弥陀佛呼唤的声音也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平时虽然我们也在念,也在听,但是要进一步了解这是阿弥陀佛在呼唤我们的声音。有一首偈说:
虽谓我称并我闻,实是弥陀招唤声。
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呼唤我们的心声,也是我们答应阿弥陀佛的心声。在这句佛号里,有佛的心,也有众生的心。因此,做为一个净土法门的行人,我们不念佛便罢,若是念佛,就一定要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原因就在这里。
不了解这种道理的人就会杂修杂行,以此来回向往生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作条件交换,再祈求说:「阿弥陀佛,我回向这些功德,您看这样够吗?应该够了吧?将来请您来接引我,不要把我忘记了!」这样就是不了解佛的悲心,和佛还没有感应道交。若是和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一生就会专一地忆佛念佛,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而且会念兹在兹,念念不忘,念念相续,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念佛人。
针对阿弥陀佛「欲生我国」的呼唤,善导大师在《观经疏‧散善义》「三心释」的「二河白道喻」里,用一句法语来形容: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於水火之难。
这句法语也是很深刻的,很能真实、确切地显露出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悲愍和保护,也是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呼唤。我们只要一心一意地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一生都不改变,阿弥陀佛就保证永远护持我们。我们不用惊慌将来会再堕落三恶道,不必有这种顾虑。我们决定可以离苦得乐,决定可以离开娑婆,往生极乐世界。
善导大师另外有一首偈,也流露出阿弥陀佛的悲心呼唤之情,内容非常好,说:
四十八愿殷勤唤,乘佛愿力往西方。
四十八愿的每一愿都充满着阿弥陀佛的悲心,每一愿都在传递着阿弥陀佛的心声,都在殷勤恳切地呼唤我们要欣慕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因为那里没有三恶道,可得六种神通,可以当下进入涅盘。而且那里没有灾难,没有缺陷,清净无染污,永恒常住安乐,永远自在解脱,「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所以,四十八愿的每一愿都在呼唤我们要念佛。念佛就能靠上阿弥陀佛的愿力,自然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说「四十八愿殷勤唤,乘佛愿力往西方」,这也是善导大师对「欲生我国」的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