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编辑部
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
於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
对於因果报应、罪福的道理,他还是相信的。对於这样的众生,怎麽能讲纯而又纯的专修念佛呢?因为他还没有这个智慧和善根,还不能明信佛智、专一念佛,那就对他说:「能信罪福,造恶是要受罪的,造福是好的,你这样,弥陀一定救度你的,三福回向一定可以往生。」但这不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意,而是就他这种根机所讲的。
就像《法华经》里的穷子喻说的,这个儿子已经在外流浪多年了,现在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一身债务,身上是皮开肉绽,非常贫困潦倒。他父亲是大富长者,父亲认识他,一看儿子找到了,就希望他立即回家来,这是父亲的本意。可是由於儿子离开父亲很久了,他不认识父亲,也不知道父亲是什麽身分和地位,他就认为这是大老板、大庄园主。他自己做流浪汉,从小就做乞丐,所以他内心跟父亲的距离很远,让他马上回来,那是不可能的,他就会吓得逃跑:「这是我父亲?不可能!看我这样子,估计我父亲也不咋地。」所以他如果接近大富长者这个门楼,可能会想:「哪怕我去打工,帮他扫厕所。」他只有这个志向。这个时候,他的父亲是怎麽做的呢?父亲就他的根机说:「好,那你来帮我除粪、扫厕所。」但父亲的本意是让他除粪吗?可是现在不能马上父子相认,只能这样说。
念佛法门是一样的,前面讲定善观、散善观,这些都是「除粪」的工作,慢慢调理,消除行者内心的杂染、杂垢,让他的心慢慢清净。
後来,儿子在庄园里时间久了,大富长者慢慢跟儿子接近,跟他一起干活儿,父子关系也就慢慢密切了,就对儿子说:「我看你很忠诚,很老实。我没有儿子,你给我做乾儿子吧。」父亲只能先讲做乾儿子,马上说是他儿子,儿子又要吓得逃跑。儿子想一想,在这里也待得挺久了,老人家蛮慈悲的,「好吧」,就做了大富长者的乾儿子,继续很认真地干活儿。
这样过了二十年。有一天,大富长者把所有的亲戚都招来了,说:「今天要开个新闻发布会,有重大事情要宣布!」然後大富长者就讲了:「某年某月,我儿子失踪了,我是怎麽怎麽找到他,怎麽怎麽接近他,怎麽怎麽培养他。」儿子一听,「讲的不就是我吗?」他已经有心理准备了。大富长者继续说:「现在我找到儿子了,我所有的庄园,所有的财产,都交付给我的亲子!」这个时候才父子相认。
释迦牟尼佛来到这个世间,把这句名号交付给我们,之前都讲了很多,绕了很多弯。释迦牟尼佛报身在无胜国土,在这个世间就示现一位黄面比丘,还要修行,还要到尼连禅河里去洗浴等等,这样慢慢地诱化我们。
我们看这一点就知道,「杂行非世尊本意」。修杂行的人,没有了解世尊说十六观的本意,所以与世尊教劝我们的目的相违。
通过这些,我们知道这是话分两头讲:不了解世尊本怀、善根还比较疏浅的人,可以通过杂行进入净土要门,然後回向求往生,这样对他 是进步的;已经进入净土要门的人,进一步了解世尊本怀之後,就应该割舍这些杂行,直接登堂入室,来专修正行,这样就畅佛的本怀,顺佛的教导。
《净土宗概论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