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编辑部
在这部《观经》当中,也有这三个步骤,我们可以用莲花的比喻来说明。
净土宗称为莲宗。莲花,外面是花瓣,里面是莲蓬。莲花生长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莲故花」。「莲」指莲子,「花」是莲花瓣。为了结莲蓬、收莲子才长这朵莲花,所以叫「为莲故花」。这时只能看见莲花苞,里面的莲蓬看不到。
第二个阶段,「花开莲现」。莲花开了,里面的莲蓬就看到了。其实,花苞包起来的时候,莲蓬就在里面,只是我们看不到。到第二阶段,「花开莲现」,莲花打开,莲蓬出来了。「为莲故花」就代表「为实施权」。莲子代表「实」,果实,真实,成熟的。为了这个真实教法,先施设权假方便。「花开莲现」就代表「开权显实」。把权巧方便的教法打开,显示出真实的教法。
第三个阶段,叫作「花落莲成」。到最後这个阶段,大家到莲花池边去看,就看不见花瓣了,只看见莲蓬孤立地在那个地方,莲子成熟了,花瓣都飘落在水中:这就是「废权立实」。
在这部《观经》当中,什麽是「为莲故花」呢?「莲」就是指阿弥陀佛的弘愿——「一向专念弥陀名号」,就是指专修念佛的教法;「花」呢,花瓣很庄严,有保护作用,有引导作用,是指什麽呢?要门,定散二善。从组织结构来说,《观经》的「序分」,特别是「散善显行缘」「定善示观缘」,即是「为莲故花」,为实施权。
韦提希夫人请求说「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佛就微笑了。为什麽微笑呢?「好啊!你这麽一问,我就可以讲我心中的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了。」但是,还不能马上讲出来,而是说「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以定善、散善为譬喻、方便,心中深深地藏着阿弥陀佛的本愿。
「正宗分」将「序分」中的「定善示观缘」展开为十三定观,「散善显行缘」展开为九品行业,从中显出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这叫花开莲现、开权显实。
比如定善第七观,世尊正要为韦提希夫人说除苦恼法,尔时——
无量寿佛住立空中;
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
光明炽盛,不可具见;
阿弥陀佛就显现出来了,佛慈悲智当下彻入韦提希夫人内心,夫人与弥陀悲心一念相应,当下得证无生法忍,往生决定。这就显示:阿弥陀佛本身,就是我们众生的除苦恼法。唯有念佛,能除众生生死大苦恼。
这即是花开莲现。
又,第九真身观是定善十三观的最高潮,真身观成就了,就看见阿弥陀佛「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这样高大的佛身,放出无量光明。
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这是《观经》当中很重要的经文。观佛成就之後,看见佛的光明是摄取念佛的人,即是从观佛走向念佛,显示观佛为方便,念佛为真实;十三定观为权,一向专念是实,所谓开权显实、花开莲现,现出念佛。
散善三观显明念佛的,是在第十六观,下品三生单讲念佛,不讲其余。因为这三品众生都是造恶多端,毫无修持,直到临终方遇佛法。对他们来说,定善、散善都不可能修持了,只有念佛法门可以救度他们,所以单提念佛——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九品往生当中的开权显实。
「正宗分」十六观说完,进入「流通分」,世尊不付嘱定观,也不付嘱散善。发菩提心、读诵大乘、受持众戒等等都不付嘱,唯独提出「持无量寿佛名」的念佛,交代阿难:
汝好持是语,
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这一句叫作一锤定音。「持是语」,不是持无量寿佛观,也不是持三福;是持什麽呢?就把真实的教法显露出来,单提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这才是整部《观经》的心髓和精要,这才是释迦牟尼佛讲这部《观经》最後的落脚点——持名,持名念佛,执持名号。
到这个时候,要门的花瓣通通凋落,只留下弘愿,「持无量寿佛名」即是花落莲成、废权立实。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