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编辑部
我们在解释善导大师要弘二门判的思想时,往往会和诸师的释义有所比较,我们都会推崇大师。这样对诸师在言语上、法义深浅上是不是不恭敬?不要这样理解。也有人说:「诸师都很了不起,我们後人怎麽可以说深说浅呢?」这种话都属於糊涂话。深浅是法理的自然现象,不代表我们有资格评判,也不是说我们故意挑是非。如果连法义的深浅、对错都不能分辨,那怎麽学习呢?
比如说善导大师所楷定的,净影寺的慧远大师,那是非常有名的大德法师,可是他判净土法门摄受的根机就很高,上品上生是四地到七地的菩萨。如果没有善导大师来楷定古今,我们後人可能不敢讲话。善导大师通过经证、文证、理证,来证明净土法门本为凡夫,不是判那麽高。如果这时候还在糊涂,说:「那都是大德啊,我们怎麽敢讲呢?」那还怎麽学习啊?
就好像一座高山,三千米的高度,另一座小山三百米高,一个瘸腿老太,三百米也登不上去,但是不能说「都是高山,都挺高,我们怎麽能说哪个高哪个低呢?」你一眼看过去,不就看得清楚了吗?
另外,我们之所以能够分辨深浅、纯杂,是因为我们有佛性,我们不是靠人情来分辨的。祖师的法语是透达佛性的。善导大师这些语言,是站在阿弥陀佛慈悲救度的立场上。阿弥陀佛的大愿,本来就是乘性而发,它会把我们内心的佛性激活,我们内心就一定会有觉动,内心一旦被觉醒,就一定能分辨。如果不知道,说明没有觉醒。
我们的佛心、佛性是很广大的,所说的是不是称顺弥陀的本愿,是不是称顺凡夫得救之道,作为一个具体的被弥陀救度的人,是非常清楚的。自己有没有被救、谁救了你、谁能救你,你居然都不知道,闭着眼睛说「都是大德法师,都了不起,都是很好的,都是不可以说的」,这就叫糊涂,也叫迷信。
但是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说「好像我们都超过这些大德了」,我们给大德提鞋都不够。我们是在平等、尊重的情况下,知道有所谓深浅和纯杂,这是自然的,因为有所短就显示有所长。
《观经教眼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