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经》(二)
《观经》3称名除罪成善男子
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1],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2]首题名字[3];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4],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5]、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6],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译文】
下品上生是十恶凡夫的往生。虽不诽谤大乘经典,但却造了许多恶业,心无惭愧。(按其业报,本当堕入恶道。然而)命将终时,遇到善知识,为其讲说大乘诸经经名;由於闻知大乘经名之故,除去千劫极重恶业(,但仍不足以出离生死苦海)。善知识(智慧观察於此,)又教他合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他顺从所教,称念佛名;由於称念佛名之故,灭除了本该沉沦五十亿劫的生死之罪。此时,阿弥陀佛派遣化佛与化观世音菩萨、化大势至菩萨,来到此人面前,赞叹他说:「善男子,由於你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缘故,众罪已经消灭,我特来迎你回归净土。」
【注释】
[1]方等经典:一切大乘经典。「方」,方正;「等」,平等。中道之理方正而众生与佛平等。
[2]十二部经:一切经教,依形式与内容分为十二种。即:契经(修多罗,契机直说法义之长行)、重颂(只夜,於长行之後重宣其义)、讽颂(伽陀,直作偈颂)、因缘(尼陀那,说佛法因缘)、本事(伊帝目多,说弟子过去世因缘)、本生(闍多伽,说佛自身过去世因缘)、未曾有(阿毗达磨,说佛种种不思议神力之事)、譬喻(阿波陀那,经中说譬喻之处)、论议(优婆提舍,以法理论议问答)、自说(优陀那,无问自说)、方广(毗佛略,说方正广大之真理)、授记(和伽罗,授记菩萨成佛)。
[3]首题名字:诸经题目。
[4]合掌叉手:合掌而交叉手指。
[5]化佛:佛菩萨应机随宜以神通力变化出来的佛身。《大毗婆沙论》:「佛於一时化作化佛,身真金色,相好庄严。」
[6]善男子:善导大师《观念法门》所言「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之人。
【补充教证】
法照大师《五会法事赞》:「弥陀本愿特超殊,慈悲方便引凡夫;一切众生皆度脱,称名即得罪消除。」(称名除罪)
【讨论】
问:临终助念是否要诵《地藏经》等?念佛与诵经,哪种功德大?
答:诵经缓不济急,应及时让被助念人领纳六字名号往生资粮。称名除罪五十亿劫,诵经除罪千劫,不可为比。善导大师《观经疏》:「问曰:何故闻经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称佛一声,即除罪五百万劫者,何意也?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来逼,善人虽说多经,餐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轻。又,佛名是一,即能摄散以住心,复教令正念称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所闻化赞(化佛菩萨赞叹),但述称佛之功,「我来迎汝」,不论闻经之事。然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如此经及诸部中,处处广叹,劝令称名,将为要益也,应知。」
问:「多造恶法,无有惭愧」之人,佛来迎时称其为「善男子」,是何道理?
答:称名而领纳「大利无上功德」,当下转恶成善。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善男女者,不论出家在家、贵贱老少、六趣四生,但闻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恶皆名善也。」
问:有人说,「要想往生,至少要圆满五戒十善,因为《阿弥陀经》说『善男子、善女人』」,是这样吗?
答:凭自身所修戒善求生极乐报土,功德远远不够。执持六字名号,领纳六字名号所具阿弥陀佛一切因愿果德,自然与极乐报土相应,因此化佛菩萨来迎时赞为「善男子、善女人」。
问:有人说,「下品三生虽然平时造罪,但临终都能头脑清醒地接受善知识劝导。所以,临终清醒是往生的必要条件,若临终昏迷或死於睡梦中,即使平时念佛也不得往生」,是这样吗?
答:法藏比丘四十八愿中约定众生如何念佛,说「乃至十念」,不限临终。往生与否,弥陀本愿是唯一标准。下品人平生未闻佛法,临终再不得闻,必堕恶道。如此劣机,苦迫中善友助念亦得顺利往生,与此相比,平生能够闻法思维、信受奉行的人,善根、法缘更为殊胜。所以,并非增加一个「临终清醒」的条件。心知被救而相续念佛,念佛已成重业、习业、正定之业,所谓「平生业成」,阿弥陀佛必定来迎,慈悲加佑,无论何缘而终,尽得往生。
《观经》4不乐浊恶
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1]浊恶世[2]也。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
【译文】
只想请世尊为我好好说说没有忧恼的地方,我想到那里去,再也不想生在此阎浮提五浊恶世。这个浊恶之世充满了地狱、饿鬼、畜生,简直是不善之类的聚集地。希望我未来再也不要听到不好的事,不要见到不好的人。
【注释】
[1]阎浮提:梵语Jambudvipa的音译,又作「南赡部洲」,四大部洲(须弥山四周的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之一,即地球众生所居之处,在须弥山之南,形状上大下小,以赡部树而得名。
[2]浊恶世:即五浊恶世。劫浊(灾难频发)、见浊(邪见流行)、烦恼浊(贪瞋炽盛)、众生浊(罪多福少)、命浊(寿命短促)。
【补充教证】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人间匆匆营众务,不觉年命日夜去。如灯风中灭难期,忙忙六道无定趣。未得解脱出苦海,云何安然不惊惧?各闻强健有力时,自策自励求常住。」
【讨论】
问:不乐此世,这不是消极厌世吗?
答:韦提希夫人遭遇家庭变故,忧愁悲戚,不乐娑婆,很容易被认为是否定人生的厌世观,其实,佛法正是在此刻展现它不可思议的力量。释迦牟尼佛放眉间光,为韦提希夫人显现极乐净土,韦提希夫人当下心得欢喜,获无生忍。净土法门的行人,在厌离娑婆的同时欣慕极乐,满心获救的喜悦,感受佛陀的温暖,人生更加积极,更加珍惜有缘众生。所以,是积极,非消极;是救世,非厌世,绝非悲观消极、厌弃人生。
问:有人说,「众生正是因为心有分别而生死轮回,分别苦乐,厌秽欣净,执着西方,岂是解脱之业?至少境界不高」,是这样吗?
答:圣道门要求心无分别,离一切相,不厌不欣,不取不舍,是圣者之教;净土门是凡夫之教,有厌有欣,有取有舍:厌娑婆,欣极乐;取佛力,舍自力。昙鸾大师有「冰火喻」:「又如冰上燃火,火猛则冰解,冰解则火灭。彼下品人,虽不知法性无生,但以称佛名力,作往生意,愿生彼土,彼土是无生界,见生之火自然而灭。」印光大师说:「参禅一法,则取舍皆非;念佛一法,则取舍皆是。」蕅益大师说:「取舍若极,与不取不舍亦非异辙。」就众生根机而言,净土门的分别取舍更为超胜,因为它容易实行。凡夫难以做到心无分别,净土门直接就凡夫分别取舍心境之上,厌秽欣净,舍苦求乐,巧顺凡情,不需悟平等之理,不必破我见执着,任何人都可以修持。虽然在凡夫分上不离妄想分别,一旦往生,则顿证无生,从有相而巧入无相,即事求而顿证极理,因为仰仗佛力,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往生之前境界不高,往生之後「顿超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