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法語

  1.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十一)
  2.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十)
  3.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九)
  4.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八)
  5.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七)
  6.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六)
  7.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五)
  8.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四)
  9.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三)
  10.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二)
  11.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一)
  12. 净土词十二首
  13. 千字文
  14. 弟子规
  15. 三字经
  16. 人生甘露
  17. 朱子家训
  18. 朱子治家格言
  19. 昔时贤文 (增广)
  20. 《人生必读》
  21. 劝孝诗
  22. 孝 经
  23. 十来偈
  24. 谦德法语
  25. 文昌帝君阴骘文
  26. 太上感应篇
  27. 寒山拾得问对
  28. 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
  29. 「宝王三昧论」节录
  30. 罗状元十叹无常歌
  31. 罗状元醒世诗
  32. 憨山大师醒世歌
  33. 怀净土诗
  34. 斋堂联语
  35. 死的恐怖
  36. 人生之实相
  37. 人生像什麽
  38. 无常法语
  39. 益世格言
  40. 益世诗偈
  41. 益世联语
  42. 佛法法语
  43. 佛法偈语
  44. 佛法联语
  45. 净土法语
  46. 净土偈语
  47. 净土联语
  48. 念佛感应录按语
  49. 法照大师偈语
  50. 善导大师法语
  51. 善导大师偈语
净土宗
净土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土文库 > 净土宗法语
top

净土宗法语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一)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1],至心信乐[2],欲生我国[3],乃至十念[4],若不生者,不取正觉[5];唯除五逆、诽谤正法[6]

【译文】

  若我法藏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任何众生,只要真心相信接受、欢喜我的救度,愿生我的国土,随分随力称念我的名号,长在一生,短在临终闻法称念十声一声,这样的人,如果不能往生,我就誓不成佛;但是,造五逆罪及谤法罪的人除外。(念佛往生愿)

【注释】

  [1]设我得佛,十方众生:法藏比丘发愿将来成佛,救度十方世界每一个众生,无一遗漏。「十方」,东、西、南、北(四方),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维),上、下。

  [2]至心信乐(ㄌㄜˋ)真心信受欢喜。闻知阿弥陀佛必能救度自己,而生喜乐之心。(乐,若读(ㄧㄠˋ),好乐,有主动追求之意。若读(ㄌㄜˋ),与下文「信心欢喜、欢喜踊跃」贴合,已得救度而庆喜。)

  [3]欲生我国:愿生我国。众生愿生极乐的心,不是众生这边主动生起的,其源头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欲生我国」,是未经众生请求,阿弥陀佛主动呼唤。《观经疏》:「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

  [4]乃至十念:尽此一生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乃至临终闻法之人仅称名十声。「乃至」,众生各随根机、时节,念佛成习惯。善导大师《观经疏》:「上尽一形,下至十念。」《往生礼赞》:「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

  [5]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不往生,我就不成佛。众生念佛能否往生,决定了法藏比丘能否成佛;法藏比丘能否成佛,决定了众生能否往生。弥陀成佛与众生往生结成一体,谓之「机法一体」。「生」,往生,舍此往彼,莲花化生。此世在娑婆世界命终之後,前往极乐世界莲花化生。《无量寿经》:「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於七宝华中自然化生。」

  [6]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唯有造五逆罪和谤法罪的人除外。「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又作「五无间业」。这五种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但《观经》下下品造五逆罪亦得往生。《观经疏》解释为「抑止门」和「摄取门」:「除谤法、五逆者,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谤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转,还发大悲,摄取往生。然谤法之罪未为,又止言『若起谤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业而解也;若造,还摄得生。」此有四义:①方便抑止。警告不要造此二罪。②慈悲摄取。已造之人若肯回心,还要救度,十方众生无一遗漏。③本为凡夫。之所以警告,是因为有可能造此二罪。④诫恶劝善。重罪抑止,轻罪也不希望众生造。

【补充教证】

  善导大师《观经疏》:「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称名必生,乘佛愿力,易行安乐)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只要能深信,只要能发愿,只要能念佛,无论何人,都可以往生去的,故曰万修万人去。」(易行安乐)

【讨论】

  问:这一愿可否称为「十念必生愿」?

  答:应称「念佛往生愿」,愿文说「乃至十念」。「十念必生」,「乃至」之意不能涵盖。

 

  问:有人说,「光念佛怎麽能往生?」

  答:第十八愿说明往生的根本原理,念佛是阿弥陀佛因地誓愿与众生约定的往生正因,《阿弥陀经》也单提念佛,未言及其他行法。

 

  问:第十八愿中「十方众生」是怎样「至心信乐」的?

  答:闻知阿弥陀佛不舍一人的慈悲愿心和无一遗漏的救度力量,闻知名号本具往生资粮,称念即可领纳,定得往生,轮回从此永断。

 

  问:有人说,「念佛时杂念纷飞,念一辈子也不能与阿弥陀佛相应」,是这样吗?

  答:第十八愿所誓众生的心行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想要与佛相应,只要信愿念佛,而非禅定一心。念佛净心是圣道门的修法和目的,不宜照搬到净土门。

 

  问:第十八愿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五逆谤法之人真的不救吗?

  答:还是要救。依善导大师的解释,「未造抑止,已造摄取」,逆谤罪极重,将见直入地狱,所以预先警告;如果众生已造,还要劝其回心,大悲救度。印光大师《文钞三编》:「若先曾谤法,後知改悔,则得往生。譬如病癒即是好人、归降即是顺民也。若谓谤法之人,後纵改悔亦不得往生,便完全失却修持准绳。」

 

  问:说第十八愿是根本愿,有何依据?

  答:净土宗的修学目的是念佛往生,念佛往生的法义源头就是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净土宗正依三经,皆是对第十八愿的展开,主旨皆是念佛往生:《无量寿经》流通文付嘱弥勒踊跃称名「为得大利」,《观经》流通文付嘱阿难唯有「持无量寿佛名」,《阿弥陀经》直说「执持名号」得生极乐。祖师也以「念佛往生」代代传承:龙树菩萨示「称名自归」为弥陀本愿,天亲菩萨示「称彼如来名」得以「如实修行」,昙鸾大师示「十念」往生「业事成办」,道绰大师示净土门念佛往生「可通入路」,善导大师示三经「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四十八愿皆说念佛往生之事,及至近世,印光大师苦劝「只要能深信,只要能发愿,只要能念佛,无论何人,都可以往生去的」,这也是第十八愿。

 

第十八愿成就文

诸有[1]众生,闻其名号[2],信心欢喜,乃至一念[3],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4];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译文】

一切六道轮回的众生,了知弥陀救度在「不论何人,称我名字,必使往生我国」,而信心欢喜,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一念回心,真心愿生阿弥陀佛的净土,念念称名,,当下得到决定往生的身分,而入不退转位;但是,造五逆罪及谤法罪的人除外。

【注释】

  [1]诸有:三有、二十五有等,指十方世界一切凡夫众生。「有」,存在,因果不亡(三业行为构成潜在的业力,招感未来果报,不会亡失);依因有果,有生死烦恼。「有」有多种,包括三界生死的「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及「二十五有」(欲界四恶趣、四洲、六欲天,色界四禅天、大梵天、五净居天、无想天,无色界四空处)等。《法华文句》:「诸有者,二十五有之生处也。生死轮回之迷界众生,分为二十五种。有因必有果,因果不亡,故称为有。」

  [2]闻其名号:闻知必令自己往生极乐的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闻」,闻知,闻信,闻若不信如不闻。

  [3]信心欢喜,乃至一念:闻知这句必令众生往生极乐的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生起信心,欢喜爱乐,尽其一生一向专念,哪怕临终闻知而仅一声一念。故知:众生念佛,念念皆是往生正因;名号本具往生资粮,不论平生遇到还是临终遇到,称念便能往生。

  [4]不退转:又作「阿鞞跋致、阿毗跋致、阿惟越致」(Avaivart),菩萨阶位,通常指大乘行者於娑婆世界经一大阿僧只劫修行,得无生法忍,达到初地不退转位,所修善根功德念念增进,不退失转变,决定可以成佛。此处指净土不退转,众生往生之後内证同佛,果後示现各种阶位的菩萨身,不退转於佛道,发愿到他方世界上供下化,「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讨论】

  问:第十八愿中「十方众生」包含声闻、菩萨,为何成就文解释为纯是凡夫的「诸有众生」?

  答:①第十八愿主要是为凡夫而发,兼为圣人。有能力救度罪障深重的凡夫,救度圣人更加容易。善导大师《观念法门》:「一切罪恶凡夫尚蒙罪灭,证摄得生,何况圣人愿生,而不得去也?」②举凡摄圣。

 

  问:既然可以解释为「乃至一念」,为何第十八愿说「乃至十念」?

  答: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不必须知头数也。」「十念」是「满数」,此生所余时间相续称名,即得圆满,即使寿命短促,少至一念。第十八愿说「乃至十念」,不说「乃至一念」,含相续之意。

  成就文解释为「乃至一念」是举少摄多,因为成就文的重点落在众生这边,所以将难度放至最低,从「乃至十念」到「乃至一念」,看上去更简单,以增加众生的信心。

  总之,念佛如《观经疏》所言,「一发心以後,誓必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第十八愿成就偈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译文】

阿弥陀佛本愿成就的力量,使得闻信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而称名愿生的人,通通往生极乐世界,自然获得不退转位。(阿弥陀佛因地发下以其成佛之名号救度十方众生速疾成佛的本愿,现已成佛,往昔本愿已经实现,故能令十方众生,未闻弥陀佛名者究竟得闻弥陀佛名,已闻弥陀佛名者令愿生弥陀净土,已愿生弥陀净土者令通通往生,已往生者令通通不退,速疾成佛。这一切皆仰赖阿弥陀佛本愿成就之力,法尔自然达成。)

【补充教证】

  《无量寿经》:「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齐同不退)

  善导大师《观经疏》:「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乘佛愿力,称名必生)

【讨论】

  问:怎样修行易得不退转?

  答:闻名称念,「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又,《易行品》:「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安乐集》:「《净土论》(意)云,十方人天生彼国者,即与净心菩萨无二;净心菩萨即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忍故,更不退转。」

 

  问:第十八愿从字面上看只说到了愿,没有说到信和行,对第十八愿的取意表述,信愿行必须缺一不可吗?

  答:「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只说心相,未说行持,然信愿行一体,安心必能起行,只是略而未说。

 

流通文念佛大利

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1],则是具足无上功德[2]。」

【译文】

  释迦牟尼佛告谕弥勒菩萨:「如果有人闻信这句能令众生解脱轮回、往生成佛的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知道称念者必定往生净土而欢喜踊跃,一心称念,弥勒啊,你要知道,此人得到了往生成佛的大利,则是圆满具足了无上功德(一声佛号已经具足成佛所需的一切功德)。」

【注释】

  [1]大利:往生成佛的利益。《无量寿经》:「惠以真实之利」。

  [2]无上功德:佛的功德。「无上」,指佛;菩萨、声闻皆有上。《往生论》:「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补充教证】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称名具德)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持佛名者,善根福德同佛无异,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也。」(称名具德)

【讨论】

  问:有人说,「光念佛有什麽殊胜?兼修其他法门功德更大」,是这样吗?

  答: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果地功德应声即得;余行是因地法门,一是功德有限,二是圆满修证方有功德。

  念佛+念佛>念佛+余行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