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度法师
二○一四年初,有人提出要弘二门是伪命题的说法,在佛教界引起关注,在净土宗修行者中引发较大争议。本来,在共遵佛经祖论的前提下,就一些重大理念问题,进行适当的讨论与辩解,是有必要的。天下僧团是一家,当时出於和合团结的考虑,没有直接回应。现在,时过两年,事归平静,要弘二门究竟是不是伪命题,恐怕还有很多净土宗修行者,对此抱有疑虑。今天就这个问题,可以冷静理性的谈一下个人的看法,供净土宗修行者参考。
一、什麽是伪命题:论命题的三种形式
我们先看什麽是伪命题?所谓命题,实际上就是一种判断,通常由主词、谓词和宾词组成,比如「极乐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这个命题,就是一种判断,它是由主词「极乐世界」、谓词「是」、宾词「客观存在」组成。再比如,「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愿」,这个判断也是一个命题,它是由主词「阿弥陀佛」、谓词「发了」、宾词「四十八愿」组成。所以,命题就是对事物的一种判断。
那麽,这种判断是对、还是不对?这就涉及到命题的真假问题,也可以称为「命题值」或命题的「存在值」。如果判断是对的,那麽这个命题就以真的形式存在,通常称之为真命题;比如,「极乐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这个判断是对的,这个命题就是真命题。如果判断是错的,那麽这个命题就以假的形式存在,通常称之为假命题,比如「娑婆世界没有生死轮回」,这个判断是错的,这个命题也就是假命题。
除了真假以外,命题还有一种「非真非假」的「伪」存在值,也就是说,命题本身就有问题,既不是真也不是假,这就是伪命题。比如「东方极乐世界是美好的」,这个命题既非真也非假,因为极乐世界在西方不在东方,主词「东方极乐世界」根本不存在,无所谓美好还是不美好,所以这就是一个伪命题。再如,「阿弥陀佛创建了东方极乐世界」,这也是个伪命题,因为宾词「东方极乐世界」是不存在的,无所谓创建与不创建。
综上所述,命题有真、假、伪三种存在形式,所谓的伪命题,就是非真非假,主词或宾词本身并不存在的命题。
二、什麽是要弘二门?
我们再来看看,什麽是要弘二门?
所谓的要弘二门,指的就是要门与弘愿门。门是通入的意思,通入哪里呢?通入极乐世界。也就是说,极乐世界有两种通入的修行门径,一种是要门的修行门径,一种是弘愿门的修行门径。两者虽然都通往极乐世界,但修行方法并不一样。
我们知道,净土宗提倡信愿持名、老实念佛,这个修行路数便是念佛往生门。但也总有人,虽求生净土,却不愿凭藉念佛,不愿老实念佛,而是凭藉念佛以外的其他种种善法,求生极乐世界,这个修行路数就是诸行往生门。
所以,通往极乐世界,就有念佛往生门与诸行往生门这两种修行门径。所谓的要门,指的就是诸行往生门;而所谓的弘愿门,指的就是念佛往生门。
以上就是要弘二门的说法。
三、是不是伪命题:论要弘二门的客观存在
那麽,要弘二门究竟是不是伪命题呢?首先,要弘二门是一个名词,本身并不是一个判断命题,当我们说「净土宗存在着要弘二门」,或者说「要弘二门是真实的」,这个时候才构成一个命题。
推彼之意,既然认为「要弘二门是伪命题」,言下之意就是说要弘二门根本就是不存在的,犹如乌龟的毛、兔子的角一样,天底下根本没有这个东西,所以说「净土宗存在要弘二门」、「要弘二门是对的」,与「乌龟的毛是绿的」一样,莫说是真命题,它连假命题都不是,只能是个伪命题。
那麽,事实情况究竟如何?要弘二门难道真的如乌龟的毛、兔子的角一样,是不存在的东西吗?
前面我们说过,净土宗里面,原本就存在念佛往生门与诸行往生门这两种修行门径,这个是客观存在的;而弘愿门指的就是念佛往生门,要门指的就是诸行往生门。关於念佛往生门,佛陀在《阿弥陀经》特别专门加以提倡,古往今来,主修念佛往生净土的人,甚多无数,这是客观存在的。而关於诸行往生门,佛陀在《观无量寿经》特别提出日想观、水想观、宝地观、真身观等十三种禅定观法,一一行成,都能往生极乐世界;纵使不能修行禅观,只要以散心状态,修行世福、或修行戒福、或修行行福,一一行成,都能往生极乐世界。古往今来,有一部分修行者,并不主修念佛,而主要凭藉其他种种善法求生净土,这也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念佛往生门与诸行往生门,本来就出自於佛陀圣典、如来金口所宣,圣言量之经文昭昭,并由历史经验所证实,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既然弘愿门指的就是念佛往生门,要门指的就是诸行往生门,那麽要门与弘愿门就是客观存在的,这实际上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因此,要弘二门并不是乌龟的毛、兔子的角,而是铁的事实,「净土宗存在要弘二门」这个命题是真实的,是成立的,它是真理、真命题,绝不是伪命题,所以「要弘二门是伪命题」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但是,推彼之意,他认为「要弘二门并非善导大师所判」,他说道:「实则善导大师并无此要弘二门之教判,乃是某些人假托善导大师之名而杜撰的伪命题」。
这里面就有两层意思:第一、要弘二门是伪命题;第二、要弘二门非善导大师所判。关於「要弘二门是伪命题」,前面已经论述,要弘二门是客观存在的,并非伪命题。那麽,要弘二门究竟是不是善导大师所判呢?接下来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四、非假命题:论要弘二门乃善导真义
实际上,要弘二门乃释迦如来所判,善导大师只是根据佛经创造性的以要门与弘愿的名义,忠实的加以说明与彰显而已。退一步说,即便善导大师没有要弘的判教,也无妨要弘二门的真理性,但实际上,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善导大师就已经提出要门弘愿的概念,这并非後人的杜撰,更非假托善导大师之名。
请看善导祖师《观经疏》原文:
然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一)弘愿即门
问:祖师只言「弘愿」,未说「弘愿门」,岂非增减祖文?
答: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云:「种种思量巧方便,选得弥陀弘誓门;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愿」指「设我得佛」,「誓」指「不取正觉」,在此,「愿」与「誓」同义,「愿」即「誓」也,「誓」即「愿」也,「弘愿」即是弘誓,「弘誓门」即是弘愿门矣,皆是祖师之言,何言增减?
况祖师明言「弥陀弘誓门」,正指「专念弥陀号」,而非「一切善业回」,其要弘二门之判教端倪已显於此矣,岂非以「一切善业回」为要门,而以「专念弥陀号」为弘愿门乎!有缘学者请三思之!
况且,所谓「门」者,通入净土之意也,诸行往生可以通入净土,故名「要门」;念佛往生,也可通入净土,岂可不名「弘愿门」乎?倘若「弘愿」不可加「门」,那麽「弘愿」将通往何处?难道不可通入净土吗?既然「弘愿」可通往净土,那麽不是「门」又是什麽呢?故善导大师《般舟赞》在「弘誓」之後加一「门」字。
虽皆是「门」,而「要门」之「门」,乃方便之门;弘愿之门,乃究竟之门。或有众生,通过方便之要门,进入究竟之弘愿门,故要门之门也含有通入弘愿门的意思。
所以,弘愿即门,弘愿即弘愿门,如北京即市,北京即北京市,两者一也。
(二)正释文义
在这段话中,善导大师明确提出「要门」与「弘愿」的概念,那麽「要门」与「弘愿」要麽是不同的两件事,要麽是同一件事的不同表达。这样,後人的解读就有两种:⒈不同释;⒉相同释。
1.不同释
所谓不同,就是「要门」指诸行往生,「弘愿门」指念佛往生,两者修行方法不同,故祖师说「净土之要门」与「别意之弘愿」,所谓「别意」,即与「要门」有别,与「要门」不同。
什麽是「要门」?祖师说「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散二门」,就是定善往生门与散善往生门,定善往生门指修行定善十三观往生净土,如祖师说「定,即息虑以凝心」,端坐一处,息除杂虑,令心静定,凝心专注於净土景象的观想中。散善往生门,指修行净业三福往生净土,如祖师说「散,即废恶以修善」,就是不必端坐一处、息除杂虑,在日常生活中,以平常的散心状态,废断恶业,或修世福、或修戒福、或修行福。「门」即通入,「要」即必要,必须要求定善成就、散善成就,换言之,必须要求善心成就,才能通往净土,否则,若善恶交攻,则不得往生。末法时期,善心成就的纯善众生少,绝大部分处於善恶交攻状态,故修行定散要门者难以往生,所以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中说「若欲舍专(修念佛),修(定散)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什麽是「弘愿门」?祖师说「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弘愿」,就是弘广的誓愿,因弥陀本愿广度「十方众生」,普救「一切善恶凡夫」,无机不摄,无苦不度,故名「弘愿」。弘愿即第十八念佛往生愿,何以言之?「一切善恶凡夫」,即指「十方众生」;「莫不皆乘」,即指「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的信愿持名;「阿弥陀佛大愿业力」,指「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本愿力。不论善恶,但以信愿持名为因,乘佛愿力之增上强缘,必定得生净土。故「弘愿」,即专指第十八念佛往生愿;弘愿门,就是全仗佛力的念佛往生门。
故善导大师在《般舟赞》说:「种种思量巧方便,选得弥陀弘誓门;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祖师将「一切善业回生利」与「不如专念弥陀号」相并列对立,认为「一切善业回生」不如「专念弥陀号」,从而提倡「专念弥陀号」。并将「专念弥陀号」的念佛往生,定义为「弘誓门」。结合到前面要弘二门判,文义非常明显,「一切善业回生」就是指「净土之要门」,而「专念弥陀号」指的就是「别意之弘愿」。
要门与弘愿门在机、法、力、果四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
一、机不同:在摄机方面,要门局限在人天众生,且是纯善的人天众生,故善导大师说「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弘愿门普及於一切,既摄受纯善的人天,也摄受非纯善的人天,乃至造恶之人、地狱鬼畜的恶道众生,皆在弘愿门的摄受拯救之列,故祖师说「一切善恶凡夫」。
二、法不同:要门的方法,是定善十三观与散善净业三福;弘愿门的方法,是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持名念佛法门;两者存在巨大的差异,不可同日而语。一方面是难易不同,要门难而弘愿易,另方面胜劣不同,要门劣而弘愿胜。弥陀念佛法门,非定非散、超越定散,是至高无上之妙法,佛本愿力故,令众生在称名之中,自然完成佛功德与众生功德的转换,声声称名都具足弥陀无上功德,故胜要门定散远矣;弘愿念佛的表现形式虽有种种不同,但法体同是弥陀至善德号,信心同是全仗佛力、齐同往生,平等平等也。
三、力不同:要门,既需自己的定善力、散善力,也需乘托弥陀佛力,故半靠凡力半靠佛力,如祖师说「回斯二行,求愿往生」;弘愿门,但以信愿持名,全仗弥陀佛力,得生净土,不论凡夫的定善力与散善力,只论弥陀名号的功德力,故全仗佛力,如祖师说「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
四、果不同:修行要门,百中难得一二,成功率极低;弘愿念佛,全仗佛力,万修万人去,成功率极高。
以上略论要弘四不同。
末法时代的芸芸众生,皆处於善恶交攻状态,难以成就定善、散善的纯善心地,唯专修弘愿门之念佛,全仗弥陀大愿业力,方能百即百生,千即千生,确保今生决定成就也。
以上是要门弘愿不同释。
2.相同释
所谓相同,就是说要门弘愿是一回事,只是阐述的角度不同,如彼所说:「净土之要门,具摄定散二门十六观,此定散二门总摄净土法门之义理与行持」。也就是说,不论信愿持名,还是定善十三观,以及净业三福,全部都打包在「净土之要门」的「定散二门」中。要门之外没有弘愿,念佛法门混同在「要门」中,只有一个要门,不需特别立一个念佛门,故彼说道:「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二尊从来说的即是一门一教,并无二尊二门的意思」。
推彼之意,既然要门总摄净土一切行,那麽,弘愿的意思,无非就是阐述要门之所以得生净土,乃是仗托佛力之故,除此别无他意。故他认为,要门弘愿是一回事,弘愿仅是要门之注脚而已。
公允的说,此种说法非全无道理,但仅解《观经》表面之肤义,恐未会佛陀之深义,不符善导楷定之祖印也,请看下文得失之判。
(三)得失之判
若将要门与弘愿混为一谈,不许独立念佛往生门,将有以下几种过失:⒈不符净土三经;⒉不符善导祖意;⒊自相矛盾。
1、不符三经
不符三经有三:⑴不符弥陀本愿之救旨,⑵不符释尊观经之教旨,⑶不符阿弥陀经之佛意。
(1)不符弥陀本愿
阿弥陀佛,在第十八愿,唯选取信愿持名一行,以为往生正因,说道「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善导大师释云:「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里既没有说定善十三观,也没有说散善净业三福,乃至没有谈及其他一切法门,唯独谈到称名念佛一法,说明阿弥陀佛在第十八愿唯以念佛普度众生,未曾混滥其他杂善。据此,则念佛往生本来就可单独成门,本来就不宜与其他善法混为一谈;为避免混滥,故祖师以弘愿门,特别彰显之,顺弥陀本愿救度之旨意故也。
反之,若念佛法门,与定善观门、净业三福混杂於要门,则失弥陀本愿独选念佛之救度旨意,令弥陀普度众生之悲心隐晦不彰,此一失也。
(2)不符观经教旨
其解读「言弘愿者,一切善恶凡夫」,认为「善凡夫,修定善十三观,往生净土」,而「恶凡夫,临终忏悔念佛往生」,以为念佛乃下机所为,上机应修定善往生,此即泥於表面之肤义,迷失《观经》普劝善恶凡夫同念弥陀之深刻教旨也。
何以言之?释迦如来,在《观经》虽广泛宣述定善十三观,及散善净业三福,但在最後却不以此叮嘱众生,唯劝众生专念弥陀名号,说道「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此即普劝一切定善凡夫、散善凡夫、乃至一切罪恶凡夫,同以信愿持名、念佛求生净土,而非如其所言劝善凡夫修定善、劝恶凡夫修念佛也。
所以善导大师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以念佛一行,乘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以即彰显释尊《观经》教旨:「唯在劝导善恶凡夫同念弥陀」。
加之,《观经》九品与《大经》三辈,其义相同。而善导大师解释三辈文明言:「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是劝善恶九品皆应专念阿弥陀佛,并非劝善凡夫修定善散善,劝恶凡夫念佛。
(3)不符弥陀经意
推彼之意,总不愿念佛往生独立一门,但佛在《阿弥陀经》嫌定散杂善为少善根福德,贬为「不可以得生」,莲池大师《弥陀疏钞》解释说「福德者,《观经》,则孝养父母等(按语:等指净业三福,乃至定善观门);《大本》,则修诸功德等;据此,则(布)施、(持)戒等,乃至立寺、造像、禅诵、苦行一切福业,舍置不作,是谓无福德;但作此福,种人天小果,有漏之因,是谓少福德也」,此即斥定善十三观及净业三福等为少福德,故莲池大师判为「拣余行」。
何谓多善根福德?佛言「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的念佛法门是也!莲池大师释云:「今有一法,直捷简易,即为多善多福;故显持名,功德殊胜」,又说:「欲生彼国,须多善多福;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
所以,佛在《阿弥陀经》特显念佛法门,唯彰念佛往生门,善导大师顺佛意故,特以弘愿门彰显之,便於与其余一切定善、散善有别,而以要门一词区分之,此乃大畅佛陀三经教意,而彼竟撰文责云「妄自尊大,淩驾佛祖」,其自责耶、责他耶?
2、不符善导
他不许立念佛往生为弘愿门,亦不符善导祖师之意:
(1)不符观经疏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先於「玄义分」判要弘二门,次於「定善义」第九真身观,直言道:「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此即明确提出定善十三观与净业三福等众行,虽都是善行,但如果与弥陀持名念佛法门相比,则完全不能比较。为什麽?定散二善,乃凡夫自力功德;信愿持名的念佛法门,乃弥陀果地功德,如藕益大师说「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一个是凡夫功德,一个是佛果功德,怎麽能相比呢?所以善导大师说「全非比较也」。
这段话,也充分突显善导大师将「念佛」与「余众行」,严格区分之意,对应要弘,则「念佛」为弘愿门,「余众行」为要门,其义明显。并非如他所言将念佛与定善等混杂在要门之中,淆乱不清。相反,祖师不但严分「念佛」与「余众行」,且进一步认为「余众行」的功德,远不及「念佛」,而劝众生专念弥陀求生净土。
故善导大师进一步说道: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此《(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这充分说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的念佛往生门,是三经共旨,旗帜鲜明,毫不含糊,故祖师以弘愿门立之。若不许别立弘愿,与定散混杂於要门,则不但丧失三经教旨,且失祖师开宗专念之义。
大师於《观经》流通分最後总结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其中,「定散两门」就是定善十三观的定善门,与净业三福的散善门,这两门统称为「要门」,而与「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弘愿门相对应。祖师认为:释迦佛虽广说要门定散,但最终目的在於,引导一切善恶凡夫,统一的导归阿弥陀佛第十八念佛往生的弘愿门,意在众生,顺佛本愿,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求生极乐世界。
不论是引要入弘,还是废要立弘,其义都是一样。引要入弘,就是先以要门定散,引定散二机进净土门,後劝归弘愿念佛。废要立弘,是说在法门的抉择上,舍要门自力定散,归弘愿佛力专称。
总而言之,不许立念佛弘愿门,将念佛与余行混滥於要门之中,不符善导祖师专念宗义,不符《观经疏》楷定之旨趣。
(2)不符正杂之判
众所周知,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中,将一切净土行,分为正行与杂行,说道:「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什麽是正行?有五种:读诵、思维、礼佛、称名、赞供。专读净土三经,专思维净土经义,专礼阿弥陀佛,专称念弥陀佛名,专赞叹供养阿弥陀佛,即是五种净土正行。如善导大师说:「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
在五种正行中,善导大师根据第十八念佛往生愿,将第四种称名念佛正行,确定为得生净土的正定之业(简称正业),如祖师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此即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的念佛法门,确定为往生净土的正定之业,为什麽呢?因为「顺彼佛愿故」,因为阿弥陀佛在第十八愿中唯选取念佛为往生正因,所以顺彼阿弥陀佛的本愿要求,确定专念弥陀名号为往生正业。
而其他四种正行,皆是助成念佛的助业,故祖师说:「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假如脱离了「一心专念弥陀名号」的念佛中心,而以五种正行以外的其他种种善法,求生净土,则都是净土之杂行,故祖师说「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这其中就包括定善十三观与净业三福,如果不以念佛为主求生净土,而以定善十三观为主,或以世福、戒福、行福为主求生净土,这些都是杂行。
由此可见,善导大师绝没有和稀泥,绝不是将念佛与定观、三福混同一类,而是清清楚楚的将念佛与其他善行区分开,先以正杂区分,後以正助区分,明确念佛正业的核心王者之地位,绝非正杂模糊、君臣不分,将念佛与定观、三福打包在「要门」中,混为一谈,说什麽「净土之要门……总摄净土法门之义理与行持」,致使杂善之臣敢造念佛正业之反也。此其不符善导祖师二也。
综合要弘,则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为主求生净土的正行往生之道,即是弘愿门;而以称名以外的其余定散二善为主求生净土的杂行往生之道,便是净土之要门。祖师告诫我们应舍要归弘,舍杂修正也,应知!
(3)不符四部五卷
混淆要弘,否定念佛往生独立弘愿一门,此意与善导大师《往生礼赞》《法事赞》《观念法门》《般舟赞》这四部五卷突显念佛往生门的弘愿精神也完全相乖角,今限於篇幅,不能一一论述,仅择三段以示大概。
一、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云:
得免娑婆长劫难,特蒙知识释迦恩,
种种思量巧方便,选得弥陀弘誓门;
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
「一切善业回生」与「不如专念弥陀号」相对应,显明「一切善业」不如「专念弥陀」;而「专念弥陀号」即是「弘誓门」,亦即弘愿门,也是正行往生之道;而「一切善业回生」即是要门,也是杂行往生之道。其义明显,故彼混同正杂,不许别立念佛往生之弘愿门者,即与《般舟赞》不符也。
二、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说道: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
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唯有念佛蒙光摄」「专称名号至西方」,即是弘愿门,也是正行往生之道;若不以「专称名号」为主,而以「唯有念佛」以外的其他种种定善、散善为主求生净土,即是「净土之要门」,也是杂行往生之道。善导祖师唯孜孜提倡「专称名号至西方」的弘愿门,而彼竟否定念佛往生之弘愿门,岂非不符《往生礼赞》之尊意乎!
三、善导大师在《法事赞》中说道:
如来出现於五浊,随宜方便化群萌;
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其中,「种种法门皆解脱」与「无过念佛往西方」相对应,「种种法门皆解脱」即指圣道门及净土要门,「无过念佛往西方」指弘愿门;「弥陀弘誓」的内容,就是「致使凡夫念即生」。所以要弘二门的理路,在善导大师四部五卷里面,非常明显。否定要弘二门,即是否定善导大师四部五卷的根本精神也。
3、自相矛盾
他自身的说法,也是矛盾而不能自圆其说的,一方面他提倡「老实念佛,求生极乐」,看似提倡专修念佛,另方面又反对善导大师将念佛往生独立一门而为弘愿,总试图将念佛与其他善行相混杂。试问,如果不许念佛往生从其他种种善法中,脱颖而出,特显胜妙,独立为弘愿门的话,那麽人们怎麽可能会老实念佛呢?这就像失去根本,徒然希望果实,纵然得到果实,恐怕也是塑胶的造假的果实,不是从内心深处所发出的真实的仰仗佛力、通身靠倒这句弥陀名号,念佛求生净土,而是夹杂着凡夫定散的自力妄执,不肯全靠佛力,外似「老实念佛」,实则疑根未断。若果真从内心深处真诚的通身靠倒这句弥陀名号,专念求生,又怎麽可能会反对善导大师独立念佛往生之弘愿门呢?
故希望念佛人能内外一如,理论与实践相一致也。真诚自省过失,肯定善导大师要弘二门的分判,归入弘愿念佛门,彻底断除自力我执之疑情,通身靠倒弥陀弘愿名号,从内心深处真正的做到「老实念佛,求生极乐」。若这边说要「老实念佛」,那边说「要弘二门是伪命题」,用藕益大师《弥陀要解》的话来说,这就是拿着敲门砖子向屋里打自家亲生爹娘。
不许独立念佛往生一门,非但不符善导祖师,也与莲池、藕益、印光等诸祖不相符合,此非本文主题,另择他篇论之。
五、真命题的归宗:舍要入弘
善导大师判要弘二门的意思,不是要大家去修行定散要门,而是要大家舍要入弘,修行念佛弘愿门。所以祖师在《观经疏》说道:「此观无量寿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从表面上看,观经的定善文,是劝导定机修行定善十三观,哪里「唯标专念名号得生」呢?原来,这是出自於第七华座观与第九真身观。
在第七华座观中,阿弥陀佛显现於法会上空,彰显「但使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得生」的第十八念佛往生的本愿悲心,「回心正念,愿生我国」,就是一心念佛求生净土的信愿持名,「立即得生」就是佛光立即摄受念佛众生,令其次生得生净土。本来,这是劝导韦提希太后及修行定善十三观的定机众生,由定观归入念佛的深刻教意,而他竟解读为「这一别意弘愿,即是散善回向亦可往生之意」,可谓风马牛不相及,大失祖师「定善文唯标专念名号得生」的念佛宗旨!
在第九真身观中,观佛三昧成就者,得见弥陀遍照光明,唯摄取信愿持名的念佛众生,不摄其余行者,故体悟弥陀本愿悲心,从而由观佛三昧,归入持名念佛。所以祖师解释说「定善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此即由要门归入弘愿之意也。
同样的,从表面上看,观经的散善文,也是劝导众生修行散善的行福、戒福、世福,求生极乐世界,哪里「唯标专念名号得生」呢?原来,上辈三品修行散善行福,中辈的中上与中中是修散善戒福,中下是修散善世福,而下辈三品是三福无分的造罪凡夫,其余要门定散二善都无力救彼,唯弥陀弘愿念佛法门,令三福无分的罪恶众生,脱离地狱苦海,得生西方净土。由此显示弘愿念佛,功胜散善三福,从而劝导散善众生,由三福而归入弘愿念佛,故佛赞说「若念佛者,则是人中芬陀利华」,所以祖师才说「散善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因此,佛陀虽广说定善观门与净业三福的要门,但最後舍要门而不付嘱,唯劝众生「持无量寿佛名」。故祖师解释说:「虽说定散两门之意,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此即舍要入弘,劝导众生,舍定散要门,归入弘愿专称。
所以善导大师确立要弘二门真命题的宗旨,在於以要门托显弘愿,让众生舍要门归入弘愿念佛。
《观经疏》初之「归三宝偈」说:「今乘二尊教,广开净土门。」所谓二尊教有二:「二尊二教」与「二尊一教」。前要弘二门判,初开二尊二教之权巧;後要弘废立文,终归二尊一教之实义,故结论是二尊一教,二尊之教,唯「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由二尊二教到二尊一教,有权实三阶(施开废)之施设,即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废权立实;亦有莲花三喻之开展,即为莲故花,花开莲现,花落莲成。至此,佛之悲心苦心,显露无遗。
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研究《观经疏》须有善知识,否则难得其真。可惜其人无善知识,未通彻五部九卷,不知《观经疏》之宗旨与架构,仍依向来所学圣道门解释《观经疏》,即是依文解义、三世佛怨,难免与善导祖师乖角。
六、求同存异,保持团结
应该说,要弘二门判及对应的正杂二行判,在净土宗的教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特殊地位,它是在圣道门与净土门的判教基础上,对净土门内在义理上的进一步深化,这不仅充分彰显释尊净土三经的教义以及弥陀本愿之深义,且是引导众生在万善万行中独选念佛、并使众生归命弥陀全靠佛力的无上甚深微妙法,这是善导大师对佛教对净土宗做出的特殊不共的伟大贡献。善导祖师的思想失传千年,近来刚刚复兴,极大丰富了、拓宽了中国净土宗的内涵与外延,否定要弘二门判,无疑是在自挖净土宗的墙脚,自毁净土宗的长城。
本来,庐山面目可从不同角度描绘,不需要以东面角度之画面,否定西面角度之画面,各随众生之喜好,有人喜西面之庐山便欣赏西庐之图画,有人喜东面之庐山便欣赏东庐之画面,大家虽有不同,各自存异求同,和而不同,团结一致,共同弘法利生,抵御邪知邪见,不必外强当前,同室操戈,实是目光短浅之举也!
中国净土宗,既是阿弥陀佛拯救众生的普世性文明,也是在中国经过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所土生土长起来的本土固有文化,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基因与血液。让我们共秉法藏菩萨救世之悲心,立足於阿弥陀佛本愿,高举净土三经及善导大师的弘愿旗帜,沿循昙鸾、道绰、善导乃至印光等,中国净土宗的两千年的文明传承,共同努力奋斗!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