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
净土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土文库 > 净土宗文集
top

净土宗文集

淨土宗文集

  1. 善导大师的净土教及其周边
  2. 慈云忏主〈净土文〉今诠-3
  3. 慈云忏主〈净土文〉今诠-2
  4. 慈云忏主〈净土文〉今诠-1
  5. 五浊增时多疑谤
  6. 右脇(入住)出胎,大权示现
  7. 阿弥陀佛的形貌
  8. 《净土宗教理的核心》前言
  9. 一段不可不知的中国净土宗发展史实
  10. 关於《阿弥陀经》的「执持名号」
  11. 译经史
  12. 读《净土教概论》札记一则
  13. 向死而生的净土法门
  14. 试析《观经疏》「化前序」
  15. 昙鸾道绰树净土宗万世不拔之基
  16. 昙鸾与道绰
  17. 量子力学证实:弥陀净土真存在
  18. 净土泛论
  19. 净土感言
  20. 净土教思想信仰的特徵
  21. 试论道绰时教相应的净土判教理论
  22. 善导净土思想特点与称名念佛法门的流行
  23. 略论善导往生净土的境界──「报土论」
  24. 善导念佛思想的基本内涵
  25. 善导教学与宋代净土教──特别以对天台宗的影响为中心
  26. 宋代以後的净土教与善导
  27. 中国净土教之时代区分
  28. 论昙鸾的净土思想
  29. 论《安乐集》的净土思想
  30. 道绰净土思想研究
  31. 日本净土宗的判教论和中国祖师观
  32. 道绰、善导与唐代净土宗
  33. 净土宗十五祖之新判
  34. 玄中寺在中国净土宗史上地位的再检讨
  35. 玄中寺与中日佛教文化交流
  36. 净宗二祖道绰和《安乐集》
  37. 「凡入报土」辨正──《安乐集》研学劄记之四
  38. 称名本愿探意——《安乐集》研学劄记之三
  39. 「圣道与净土」辨析——《安乐集》研学劄记之二
  40. 「约时被机」解读——《安乐集》研学劄记之一
  41. 再读《往生论注》
  42. 昙鸾在净土宗史上的地位
  43. 近代确立莲宗十三位祖师的过程及其释疑
  44. 玄中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黄金纽带
  45. 穿越千年,为师作证
  46. 论善导大师的佛学思想与净土宗的教义特徵
  47. 道绰《安乐集》的净土思想
  48. 离业力自然入无为自然之捷径
  49. 纯正的净土法门能使十方众生大安心原由之探讨
  50. 昙鸾大师
  51. 净土高僧昙鸾法师的风范
  52. 论净土宗的成立及其实际创始人的确立
  53. 慧远与善导之念佛
  54. 辨析信愿称名求生净土是否为「儜弱怯劣」?
  55. 昙鸾、道绰、善导三大师的净土学说
  56. 中国净土理论的开山者昙鸾
  57. 善导净土思想之特色
  58. 净土祖师昙鸾与念佛法门
  59.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60. 净土宗的域外渊源与长安立宗及其後世传承
  61. 日本净土宗简介
  62. 论净土宗的四大特色
  63. 「人以致用.学以致用」——谈谈教理研究
  64. 善导「要弘二门判」辨析── 要弘二门是伪命题吗?
  65. 自家宝藏 失而复得
  66. 鉴真大师净土信仰探微
  67. 玄中寺与净土宗
  68. 善导大师及其净土思想
  69. 道绰《安乐集》探略
  70. 不测之人与不测之《注》
  71. 昙鸾大师历史地位再探讨
  72. 中国人口头心头的阿弥陀

慈云忏主〈净土文〉今诠-2

净庆居士

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

       这是从娑婆凡夫的立场而求愿。若与下文连读,则求愿的内容是「净光照我,慈誓摄我」「为菩提道,求生净土」,前者是求佛加持,後者是自我表白,一般的念佛发愿,多从行者本位而思而行,较多自力勉求;<善导释>的净土思想,则从弥陀本愿的救度,弥陀主动施予,众生被动领受,「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在众生未知未求之先,已先建立净土、赐下名号,只待众生一时闻而信受,且称名回应,即可全领阿弥陀佛修行成佛的所有功德,自然而然的回愿往生。因此,众生若一向专称,「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法尔得蒙弥陀之光明所照、弘誓(本愿)所摄,不须另起作意而求愿;且信受弥陀救度,称念弥陀佛名,即得往生弥陀净土,此亦弥陀大愿业力自然之所牵,不勉而中,不求(思)而得往生极乐之後,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当下不历劫(长时)、不经地(阶次),速至补处,且能倒驾慈航,还入娑婆,行普贤大悲之行,普度众生;此即《大智度论》五种菩提[1]的具足与实践;或如《往生论》所说,「修五念门行,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此乃净土门之他力菩提心行,依佛力故,成就「巧方便回向」而离三菩提障、顺三菩提门,而成就「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能生清净佛国土,速疾成佛。这样的菩提心、菩提道,如净宗法师〈《往生论》要义>云:

只需修五念门行,不必修艰难的六度万行,是行方便;只需发愿生净土,不必历劫在秽土度众生,是愿方便。又自愿生净土,是自行方便;愿他生净土,是化他方便。依佛愿力,愿生定得往生,往生速疾成佛,是究竟方便。

       因此,从净土弘愿门来看,众生称名,即是以弥陀的无量光明为照护,以弥陀的本愿重誓为摄受,是从弥陀的立场主动平等的布施,不须众生另外作意求愿,亦不须以无常多变的凡夫心,於虚假颠倒的娑婆界,为菩提道而发愿求生。这就是善导大师之弘愿净土观与混融他宗之要门念佛观的不同,乘佛力或凭自力,任凭救度或作善回向,两者有根本的不同,承当此事,大须审细。

净光照我

       阿弥陀佛又名「无量光」(Amitqbha),与「无量寿」(Amitqyus)为两个代表性尊称。慧净法师《弥陀十二光佛略解》:

佛德无量,略分两大类:光明与寿命。……弥陀因地所发四十八愿中,第十二愿是光明无量愿,第十三愿是寿命无量愿。誓愿成佛,以「无量寿」永久救度三世众生,无量寿蕴含着无有穷尽的慈悲;以「无量光」普遍救度十方众生,无量光蕴含着不可思议的智慧。竖穷横遍,无有穷尽。这是阿弥陀佛以慈悲、智慧的妙用,救度、接引十方罪苦的众生。……无量寿与无量光一体不离。无量寿就体性而言,寿命为本;无量光就妙用而言,光明最胜。……

       佛法中或以光明为「智慧」之表现,或合称「智光、慧光」,有时又以太阳(日)为人间光明之极致而合称「慧日」;诸佛转识成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同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通称「无上正智、一切种智」[2],或细分为「如来十智」[3],因此,同样有各种不可思议光明,照耀世间、摄受众生。而阿弥陀佛更以「无量光」为号,自有其超胜於诸佛之义,如《大经》云「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无量寿佛,光明显赫,照曜十方,诸佛国土莫不闻焉。」《观经》亦云「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小经》:「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大阿弥陀经》「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善导大师《往生礼赞》「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般舟赞》:「相好弥多八万四,一一光明照十方。」[4]如此超胜之光明,表徵了阿弥陀佛的智慧,慧净法师《第十八愿善导释(六)》云:

《往生论注》释此言:「佛光明是智慧相也,此光明照十方世界无有障碍,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闇。」……阿弥陀佛的光明就是阿弥陀佛智慧的外相,光明与智慧是一体的,只是体与相之别而已。……弥陀的光明没有障碍,不受有形的障碍,也不受无形的障碍。有形的是物质界,譬如这个世界的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须弥山、阿鼻地狱。这些都能够透彻,也能够救度那边的众生,……从无形的精神界来讲,不受我们烦恼的障碍、无明的障碍、天魔的障碍、冤家债主的障碍:众生内外都不受障碍,所以说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闇。

       智慧─实相(法性)身,真实功德相,弥陀自利之德,弥陀成佛因果,无碍光自体。
       光明─为物(方便)身,不虚作住持,弥陀利他之德,众生往生因果,无碍光照用。 

       就是说:佛智是体、佛光是相、破闇(无碍)是用。那麽,光之「体」的阿弥陀之佛智(弥陀五智)又有何特胜?《大经》:「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上引《第十八愿善导释(六)》解释云:弥陀五智,总的是「佛智」,涵盖余四智,而四智又以「不思议智」为体;「不可称智」是阿弥陀佛的自利,「大乘广智」是阿弥陀佛的广度众生,「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是阿弥陀佛的威神光明不可思议。又说:五智乃佛的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尽[5],我辈凡夫,只能仰信佛言,称念佛名;然具体而言,这五智就在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乃至十念,必定往生」,这是众生也能信解的,因此,所谓「明信佛智」就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这也是弥陀「威神光明」,不可思议之所在。对於念佛人的具体受用是,弥陀光明无量无边、永恒不灭、超越一切,能度众生、拔诸苦,温暖众生的心、照亮「回家」的路。慧净法师云:「弥陀的功德纳入我心,弥陀的光明摄护我身;我在弥陀光明中,弥陀在我信念中,我入佛心,佛入我心,如火烧木,一体不离。」

       其次,就弥陀光明的性质与功能,又可略分如下,慧净法师《弥陀十二光佛略解》云:

多种光明;大分为二,一是常光,二是放光,又名神通光。……阿弥陀佛常光,凡於八方上下无央尘数诸佛国土无所不照,故弥陀光明有「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等之叹誉。……《大经》说到阿弥陀佛将为十方来觐的菩萨说法时,欣然口中放光,遍照十方国土,而言:应时无量尊,动容发欣笑,口出无数光,遍照十方国。这也是神通光。

弥陀光明,略而言之有两种:一种是色光,叫作「调熟光明」,起调熟作用;一种是心光,叫作「摄取光明」,起摄取作用[6]。……我们今生能生而为人,并能学佛,进而能信佛念佛,非自己之能,是蒙弥陀十劫以来以调熟光明不断调御成熟我等信心念佛,故法然上人称此为他力佛恩。当我们生起信心念佛,佛便放光(心光)摄取不舍,现生护佑,临终接引往生,往生之後成佛。

       不同的示现,有不同的作用,以上只是二类略分,已足以让念佛众生惊叹、感恩,而至心信乐,称名愿生了;《大经》又就此无量光,细开为十二:「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昙鸾大师<赞阿弥陀佛偈>[7]如是称赞弥陀之十二光:「智慧光明不可量、解脱光轮无限齐、光云无碍如虚空、清净光明无有对、佛光照耀最第一、道光明朗色超绝、佛光能破无明闇、光明一切时普照、其光除佛莫能测、神光离相不可名、光明照耀过日月。」慧净法师《弥陀十二光佛略解》云:

十二光是阿弥陀佛第十二愿「光明无量愿」所成就,此十二光普照十方微尘世界,摄受念佛众生。……弥陀光明德能无量,释尊於《大经》举出十二光。此十二光互摄互具,谓之不可思议;又总括一切诸佛光明,名不可思议。

       如上所引,无量光与十二光,或总或别、可合可分,各有意义与功能,在弥陀乃悲智利他之示现,在众生则是调熟摄取之受用,其中如何运作,非凡愚可略知,亦不须探求。

       忏主此文以「净光」为称,或如《大经》十二光之「清净光」,《往生论》云「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佛慧明净日,除世痴闇冥」「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赞阿弥陀佛偈>云:「道光明朗色超绝,故佛又号清净光。一蒙光照罪垢除,皆得解脱故顶礼。」此外,《普门品》云:「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皆可为「净光」的解释,或总括而言,乃因阿弥陀佛实相法身乃究极离垢之清净,所放之利他(为物身)光明,亦是无染无杂之清净,故名净光也[8]

慈誓摄我

       从全文看,忏主的「愿」与「誓」的对象似乎不同,在人曰愿、在佛曰誓—所以,文前用了「愿以〇〇照我」,文後用了「满〇〇愿」,乃就发愿之人而说:(先)愿生净土[9](後)愿度众生;而「慈誓摄〇」、「佛昔本誓」、「如来大誓海」,则从立誓之佛而言。净土三经,《大经》说弥陀有「誓」有愿,其义或同或异:「吾誓得佛,普行此愿」;「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发斯弘誓,建此愿已」;「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观经》於弥陀但说「愿」而无誓:「如此妙花,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彼如来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小经》唯(释尊)三劝众生发愿:「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善导.释>於弥陀之誓与愿,似多合用:《观经四帖疏》「弥陀本誓愿,极乐之要门」;《往生礼赞》:「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那麽誓与愿可否细分其义?通途佛教对此亦有两种解释,《摩诃止观》云:「发愿者,誓也。……施众生善,若不要心,或恐退悔,加之以誓;又无誓愿,如牛无御,不知所趣。……菩萨生生化物,须总愿、别愿。」这是誓愿不分;而《法界次第》云:「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云愿也。」誓与愿似分别,「誓」乃克制其心,绝不食言;「愿」则不达目标,绝不放弃—–「誓」重其心(因),「愿」求其行(果);无誓则愿不起,无愿则誓落空;两种解释都以「愿」为主。彻悟大师亦云:「净土门中,以愿为最,凡有愿者,终必成满。」然而,在《大经》的弥陀之誓与愿,其义之轻重,如慧净法师<净土法门的核心>云:

誓是一种决心,一种约定,也就是所谓的誓约、盟誓或赌注,为了要达成那个愿望与目标,再苦也不停止、也要继续,乃至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假使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有了誓,愿才能够彻入他的骨髓,成为他的生命。阿弥陀佛有四十八大愿,又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是以佛的性命来跟我们的往生打赌的─有我们的往生就有他的成佛,没有我们的往生就没有他的成佛。……第十八愿有「愿」又有「誓」,欲生我国的「生」是愿,若不生者的「生」是誓,……发誓必使我们往生。而第十九愿、二十愿,都只是愿生但没有誓生。

       或可说,誓乃愿的加强(增上)、决定,「出口承诺,使命必达」;或说,愿是心情,誓乃意志;从众生可解可行的教法而言,发愿是「立下目标」,触发其行动;可称为「善法欲」,对一切善法有强烈的希求与成就之欲念,如发「四弘愿心」、愿生佛国净土;以百法之「五别境」而言,由清净信,其心缘於所乐境而起善法欲(保有),於决定境而起胜解(坚定),於曾受境而起念(忆持),於所观境而生定与慧(专注、简择);也就是在各别境上,生起一种或多种心行。由发愿而立誓,就有这五种心所的作用。其次,亦可以「五遍行」解释:作意 (令心发动,起念)→接触(根境识三,和合)→领受(於境起爱,情绪)→想见(於境取象,知觉)→思择(令心造作,意志);「思」心所能起行,有三种:一.审虑(加行),将行动而先审虑(欲起)。二.决定,起决定而将发行(必作)。三.动发胜(等起),发身语而作善恶。前二思为意(思惟)业,第三思为身语(作事)业。

       法藏菩萨发下四十八愿之後,为了宣示绝不中止的决心,又发了「重誓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对众生的一种誓约与保证;而後来成佛并立名「无量寿(阿弥陀佛)」,此「念佛必生」的约定,就法尔自然的实现了。《大经》云:

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以偈颂曰:「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我於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慧净法师<「三誓偈」略解>云:「四十八愿甚广,约之即是因地愿行与果上名号,今以此三誓偈统摄之,故此三誓偈是四十八愿之纲要,亦是净土宗之根本。」若概言之,四十八愿各有「不取正觉」之誓约,今又重说,乃以此偈显示其「统摄诸愿」「超世大愿」「他力救度」「名号度生」及请求「现瑞证诚」的正直舍方便,直标其真实,也就是第十八愿的「名号度众生」;因此,三誓偈之第一(超世愿)、第二(无量功德),一切愿行[10]总归於第三而化为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总而言之,因地的法藏菩萨有愿有誓,果地的阿弥陀佛则满愿满誓:「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愿我精进恒决定,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所发弘誓永不断。」这就是忏主<净土文>所说阿弥陀佛慈悲救度的「慈誓摄我」。

       总之,只有佛能真的了解我罪业的去处,及救度的方法,於是以清净之光照明我的自觉(机),以慈悲之誓摄受我的往生(法),让我至诚的信受称名,离苦得乐。

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

       什麽是正念?《佛光大辞典》云:「如实忆念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又分「世俗有漏」及「出世间无漏」两种正念;或配以天台四教(藏通别圆)而为「四忍」(伏,柔顺、无生、寂灭);《无量寿经》云:「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志求无上道,为诸天人师」、「正念止观诸通明力」、「譬如大火焚烧人身,人能於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以上是通途修行的内容,不直接与念佛相关。

       净土宗的正念,则是「於一切善恶境遇,心不错倒而一心念佛」;《往生论》云:「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净宗法师<《往生论》要义>云:

〈长行〉第一章「愿偈大意」说:「此愿偈明何义?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佛,愿生彼国故。」第二章「起观生信」说:「云何观?云何生信心?」皆显明以观察门为首,由观察而生归命愿生之信心。……观察门,总摄三严二十九种归入「不虚作住持功德」之愿心庄严,其核心是依《大经》第十八愿;由观察而生归命愿生之信心,落实於称名一行,其摄化是依《观经》由观佛入念佛;先观国土德,再观佛德,再观菩萨德,其次第乃是依《阿弥陀经》,先示往生之处所,再示往生之强缘,再示生後之得益。

       善导大师云:「过去已曾修习此法,今得重闻,即生欢喜,正念修行,必得往生也」、「佛名是一,即能摄散以住心,复教令正念称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临终正念,即有金华来应」;「佛知众生心杂乱,偏教正念住西方」;「无外杂缘,得正念故」;「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这些文句中的「正念」皆与摄心念佛(称名),不杂不散而相关,也就是忏主此处之意:「端正忆念」,正而不杂的忆持[11]力,以此而一心专称佛名。这样的正念,建立在真实的安心与信心,从平生念佛得光摄,到临终称名佛现前,都是正念的因果。

       进而言之,慧净法师云:「无常观是菩提心之始;一切正念中,念死最尊贵。」净土门的「现当二益」亦以命终之後,往生净土而成佛度众,利益最大。因此,念佛人的念死,除了同於一般人「无常」的警惕之外,特有「毕此生平後,入彼涅盘城」「一入涅盘常住国,彻穷後际更何忧」的庆喜。「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这是佛圣来迎之果(因);「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是正念往生之果(果)。《称赞净土经》说:「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妄念自止而正念安然,「既舍命已,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如上之「不乱」与「不颠倒」,就是「正念」之义也。《法然上人全集》云:

真有往生之志,信弥陀本愿而念佛之人,临终无颠倒之事也。……平常之时,常念佛故,佛必来迎;一见佛现,即住正念,……故信弥陀本愿之人,怀疑临终之心不可有。於临终之时方念佛之人,弥陀亦为其立来迎之愿;……若本念佛之人,未必强论临终之相状也。佛之来迎一定故,临终之正念亦是一定,此理应存知於心也。

       临终佛迎之「正念」,可免於三恶道之恐惧及「三爱」之牵缠,慧净法师〈《阿弥陀经》要旨〉云:

临终之时,死苦来逼,从八万尘劳门,责无量病身,……息将断时,以阿弥陀佛之力,成为正念而往生。……三爱之心若起,魔缘得便,而失正念。此之爱心,善知识之力难除;能断除者,阿弥陀佛之力也。善导和尚云:「诸邪业系,无能碍者。」

       所谓「临终三爱」是对眷属家财之「境界」爱、对个人身命之「自体」爱、对未来生处之「当生」爱;此三种爱为受身之本,润生之缘[12]。在临终「明了心」位,意识清醒之际,三爱未起,阿弥陀佛丶诸大菩萨来迎,佛光普照,心不颠倒,心生欢喜,正念往生。据传善导大师作的《临终正念诀》[13]云:「常念此身多苦,不净恶业,种种交缠,若得舍此秽身,超生净土,乃是称意之事」;这也可以是一种正念。然而,净土宗人生前、临终唯一的正念,应是「专称弥陀佛名」,也就是说,称名即是正念,所谓「净念相继」,称名之正念即相应於菩提道。若能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即可安心欢喜,一心称名,正念相续,毕命为期;临命终时,佛来迎接,不贪不倒,即以正念而随佛往生。

       若知「本愿不虚,称名必生」而专修念佛者,自成一心不乱,即是正念具足,《往生论注》:「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观经四帖疏》云「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佛名是一,即能摄散以住心,复教令正念称名。」仗佛愿力故,称名乃胜妙正业,南无阿弥陀佛即是正念;是故,忏主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

       一种新行为至少重复21天,就成了习惯;小撇步:设定适当的目标→寻求同行的夥伴→创造美好的回忆。初、冲刺期:「微量改变」;中、无力期:「效果预期」;後、稳定期:「持续进行」。导向安稳的生活模式,逐渐提升身心质量。 

「为菩提道,求生净土」或「往生净土,速得菩提」?

       或问:求生净土须先发菩提心吗?什麽是净土宗的「菩提道」?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乃大乘所独有,圣道诸宗各有其重点的诠释,而同依自力在秽土发大愿,修六度万行,历劫长久而终於成佛。龙树菩萨《释菩提心论》:「已知菩提心,大乘殊胜法,应勤加观修,生起菩提心。为求自他利,三界无余法,若离菩提心,佛亦无余法。」《无量寿经》三辈往生者,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而《观经》「净业三福」之「行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上辈三品发菩提心;此二经所说的发菩提心,是大乘教劝勉「堪能」者应发菩提心。道隐法师的《无量寿经甄解》亦云:「菩提心者,诸宗各别,其意不同。净土宗意者,以愿生净土谓之菩提心也。」

       净土门摄受救度的对象是上至等觉,下迄逆恶的一切众生;不论有无发菩提心的,一概平等普摄。《法事赞》:「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往生之後,缘弥陀本愿力,自发菩提心。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云:「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是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心。」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还入生死,普度众生,故名『发菩提心』也。」《观经》中上品、中中品是小乘人,中下品是世善凡夫,下辈三品是造恶众生,生前都没发菩提心,是往生之後才发起。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云:「下辈下行下根人,十恶五逆等贪瞋,四重偷僧谤正法,未曾惭愧悔前愆;终时苦相如云集,地狱猛火罪人前,忽遇往生善知识,急劝专称彼佛名;化佛菩萨寻声到,一念倾心入宝莲,三华障重开多劫,於时始发菩提因。」[14]

       圣道门必发菩提心,乃成菩萨,这是依自力起修六度万行所须的因地心(菩提五阶:发心→伏心→明心→出到→无上);净土门发不发大心,非关往生;但缘佛力起信愿行而生极乐,到彼即得佛之果地觉(无上菩提心)。或者说,净土行者以因地的「愿生心」、果地的「度众行」为菩提道,因心果行皆缘弥陀本愿平等普救的功德力(完全佛力、绝对他力),非凡夫微弱之力所望及也,《大经》云:「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若就本愿念佛(弘愿)门「自视极恶最下机,专修极善无上法」而言,是发不起圣道门的菩提心,有两个原因:

       1.自觉愚恶,自救不及,如何发长远心、利他心?所谓怯弱下劣之人,只能仰靠佛力救度之易行道。

       2.纵然有心,一时勉发大心,但不敌凡夫之业与性,「纵发清心,犹如画水」,徒增沮丧而无实效。

       因此,净土宗以「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为真实菩提心,才是每个人平生发得起,後生成得了的。莲池《疏钞》:「当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藕益大师《弥陀要解》:「深位菩萨,必皆求生净土,以不离见佛,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乃能速疾圆满菩提故。……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印光大师:「若非自己先出生死,何能度彼生死众生;……求生西方,方能宏法利生,任运度众,自在无碍。」

       念佛生净土,能速达菩提心、速满菩萨愿,成佛度众生。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到了极乐世界,烦恼不断自断。佛性现前,十方众生「自他一体,冤亲平等」;不必策发、鼓励,自然具足;一人往生,就有一尊佛从极乐出,倒驾慈航於十方世界广度众生。这就是《往生论》的还相回向「游戏园林门」。慧净法师〈法语〉:

净土法门才是五浊恶世之时,一生造恶之机的成佛之道,故是「时」与「机」相应之「法」。……「净土门」是乘弥陀愿力,往生净土,在净土断惑证真,趣入菩提。

       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我今自忆:此生已来,不造逆罪、不谤大乘。

       前文先说出我的归命、求愿,而所求之所以有用(满愿),乃因弥陀本愿重誓早已成就,预备了我们所求的一切。也就是:(佛)过去发愿→(我)现在说愿→(佛、我)未来满愿。

       《大经》弥陀四十八愿,忏主独以第十八愿为「本誓」,但也是取其意,而字句有增减,顺序有调整;或许因为忏主重在作忏、发愿,故「十要版」不仅保留「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原文,且当下自忆「此生以来,不造逆罪、不谤大乘」;「流行版」删除了这一段,跳过了「曾无一善且五逆谤法的极恶之机,能否(如何)念佛而得救」的论题。慧净法师<下品下生深义—净土宗之精华>云:

下辈三品曾无一善,乃是恶机,……唯依靠念佛而得往生弥陀净土。若论下品下生之机,有三缺(缺时、缺法、缺力)一得(唯有念佛,来得及,修得来)。

佛以下品下生之机,突显本愿称名,方法至简至易,功德最胜最上;虽行者三业无功,然弥陀法体独显,且功超定散,不藉机作,是为本愿称名之弘愿念佛。……下品下生之念佛往生,虽说十二大劫莲花方开,此乃抑止之意,警惕不可犯五逆谤法之重罪。

       这是很重要的论题,最能凸显弥陀本愿的无限慈悲、平等普救、超世绝伦,是一切烦恼恶业众生之所依,所谓「方法至简至易,功德最胜最上」,因此,似不应跳过。忏主此处依经文而自省,确认此生「未犯逆谤」之罪,即以此为「得生净土」的确信。虽是一种高僧的自我承担,却不适用於下品下生的「五逆、谤法」众生;而此问题的解答,仍以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未造「抑止」、已造「摄取」的俱到(双向)说最圆满;然此之二业(逆、谤),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转,还发大悲,摄取往生。然谤法之罪未为,又止言「若起谤法即不得生」。

       这样恩威并施而无所漏失的大悲救度,则包含了如忏主之「不造」及下下品之「已造」两者,这才完整显现了阿弥陀佛无所不用其极、平等无条件的大悲心与本愿力。

       《大经》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善导大师对此愿的解释,有三段取意文,文句与《大经》略有出入;《观经四帖疏》〈玄义分〉:「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观念法门》:「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往生礼赞》:「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三段文皆无「至心信乐」,而以「称我名字(号)」代替;解「欲生」为「愿生」、「十念」为「十声」[15]

       阿弥陀佛因地所发四十八愿,根本就在第十八愿,此愿的核心就是专称弥陀佛名;因此,<善导.释>的「称我名号」就成了净土宗乃至整体佛教的核心与宗旨。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於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故即以执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行。」「《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印光大师:「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16]

       关於「第十八愿」之重要性及其深妙性,在净土三经及中国净土宗祖师论着中,有详尽而极致的阐述,尤其是慧净法师的《第十八愿讲话》及《第十八愿善导释》二书,可参阅细读;并总结为<善导释>48字「本愿取意文」,是最原则性、标准性的解释,凡净土行人,应依此释,信解之,实践之。法然上人云:

       阿弥陀佛成就本愿,庄严极乐世界:以佛眼十方遍览,有否念我名号之人;以佛耳昼夜倾听,有否称我名号之人。是故,一称一念之人,阿弥陀佛无有不知;摄取光明,不舍其身,临终来迎,无有空过。此文者:四十八愿之眼也、肝也、神也。结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

 

注释:

[1]《大智度论》,菩提有五种:一、发心菩提,即十信是。二、伏心菩提,即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是。三、明心菩提,即初地至七地是。四、出到菩提,八九十地是。五、无上菩提,即如来地是。

[2]《佛学大辞典》:其真智正而无有过之者,故云无上正智;於法无有不知,故云一切种智。《大智度论》46曰:「佛智慧有二种:一者无上正智,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者一切种智,名萨般若。」

[3]《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6〈15十住品〉:「诸佛十种智。何者为十?所谓:三世智、佛法智、法界无碍智、法界无边智、充满一切世界智、普照一切世界智、住持一切世界智、知一切众生智、知一切法智、知无边诸佛智。」

[4]宋.择瑛法师《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

[5]印光大师<重刻《龙舒净土文》题词并序>:此之法门,以果觉为因心,全体是佛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尽,非彼诸人智所能知故也。我辈凡夫,仰信佛言,依教奉行,自获实益。

[6]唐.窥基《阿弥陀经通赞疏》:光有二种:内光、即智内照理。外光、即身光外照也。此即身光也。金刚不坏之体。无碍解脱之身。如净琉璃、表里莹彻。彼方境物、悉现光中。

[7]慧净法师:昙鸾大师的《赞阿弥陀佛偈》可以说是净土门中最高级上乘的作品之一,令人一读,便感欢喜踊跃。第一首就是对阿弥陀佛的名号,以及阿弥陀佛净土的方位作赞叹,使我们能够具体的归命於弥陀,愿生其净土。

[8]《临济禅师语录》云:「尔一念心上清净光,是尔屋里法身佛;尔一念心上无分别光,是尔屋里报身佛;尔一念心上无差别光,是尔屋里化身佛。此三种身是尔即今目前听法底人,秖为不向外驰求,有此功用。」这是禅宗对净光的另一种解释。

[9]《四帖疏》:发心以後,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10]《佛光大辞典》以其所愿之事,广大普被众生,故称弘誓。……法藏菩萨之四十八愿,第十八愿称为本弘誓愿(本愿、弘愿、誓愿、弘誓);此弘誓乃超越思虑之臆测者,故称难思弘誓。阿弥陀佛广大之誓愿力,为众生往生净土强有力之增上缘,故称弘誓强缘。即谓弥陀之本愿弘誓,乃众生往生之殊胜因缘。

[11]依唯识「心所有法」五别境之「念」,是於所经历的境界,记忆不失。《成唯识论》曰:「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圆觉经》:「奢摩他至静、三摩正忆持、禅那明数门,是名三净观;若能勤修习,是名佛出世。」由澄心净念後,开启智慧,观照诸法,能因静生慧;因定(止)发慧(观),身心客尘,从此永灭。故《圆觉经》称三摩鉢提为「幻观」,以觉智力能变娑婆为净土,地狱为天堂,苦乐、净秽皆如幻化,犹行菩萨清净妙行,於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

[12]或云「临终的三种执着」:第六识善恶无记心,起「境界」爱。第七识有覆无记心,起「自体」爱。第八识异熟无记心,起「当生」爱。

[13]道端良秀:此文是否是善导之作另当别论,总之,宋代以後作为善导之作广为流传,成为版本而盛行流布於後世,在日本,良忠也大量引用过此书。由此看来,作为善导的〈临终正念诀〉,其思想在宋代以後乃至日本都广为流行。

[14]以上参考许煌汶<略说净土宗的发菩提心>

[15]详情参考:慧净法师〈第十八愿善导释十七〉,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略信示行,既依经文,也依传承。<讲义>云:「十念」有三种:1.十念之间,忆念相续,无有他想。2.一心专志,称名十声。3.连续十口气,专心不散。

[16]《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覆周群铮居士书>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