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庆居士
佛经中的「佛传」,有标准的「八相成道」,如《梵网经菩萨戒初津》卷2:1.降生兜率。2.托胎(住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说法。8.入涅盘。此与梁.僧佑《释迦谱》[1]及隋.智者《四教义》[2]所载相同,为小乘八相。
《大乘起信论》卷2,「菩萨如是发心之时,则得少分见佛法身,能随愿力现八种事:谓1.从兜率天宫来下、2.入胎、3.住胎、4.出胎、5.出家、6.(降魔)成佛、7.转法轮、8.般涅盘;然犹未得名为法身。」这是大乘八相。
诸多经典中多以「成道」为主,是转法轮的起点,《华严》另有八相:1.入胎。2.住胎。3.初生。4.在家。5.出家。6.成道。7.转法轮。8.入涅盘。八相皆转妙法轮:「悉见法界一切如来,从初发心、修菩萨行、成满大愿、具足功德、成等正觉、转妙法轮,乃至示现入於涅盘。」且一念成八,并无先後,《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一念中,即八相成道,乃至涅盘、流通舍利等。」[3]
彼此虽有一两个项目的差异[4],却都是八相的完整描述。南传佛教则说「四大事」或「四相」[5],就是降诞、成道、初转法轮、入涅盘,藏传密教另增为十二段[6],内容虽有详略而大类相似。
四相、八相、十二相中,最初的「兜率降.入胎.住胎.出胎」(降诞)四相,涉及「人类生理」的过程与认知,佛经的描述较不易被一般人信受,而多有质疑或另作诠释,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点。
在佛法上,「降诞四相」乃诸佛在这个世界「示现成佛」的常法。过去的毗婆尸佛,现在释迦世尊,乃至未来的弥勒尊佛,都如此示现。《长阿含经》卷1:
当知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从右胁入,正念不乱。……从右胁出,堕地行七步,无人扶侍,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要度众生生老病死。」此是常法。
《增壹阿含经》卷44:尔时,弥勒菩萨……降神下应,从右胁生,如我今日右胁生无异,弥勒菩萨亦复如是。
这样的诸佛(示现成道)的常法,对善根成熟的学佛人,多能直心信受,而无疑议;《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经既有明文,且是佛所说[7],更由诸多菩萨、历代祖师的共同认证,我辈凡夫,能依所听闻而信解行证,必得不思议之世出/世间利益;若惯以世智辨聪(思量分别)来质疑佛经之说,反为不智之举;经中每多提醒,《大乘起信论》云:「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下.略疏》卷一:「今此本源无为无相之法,非下地凡夫心识所测;惟佛与佛,乃能知之。」八相成道每一相,都可能被现代人(科学唯物论/人文认识论)视为神话、虚妄(非人间/人类之事实),而另做各种(人类意识所能/所知的)解释,以下略述之。
1.剖腹生产?
有人说:摩耶夫人在孕生悉达多太子时,超过35岁,是高龄产妇;且按习俗要回娘家(天臂城)待产;在医疗团队中应有「剖腹产」的技术(麻醉、输血、缝合、感染),让母体存活率很高,《竹书记年》记载了第一个案例:「帝禹,夏后氏;母曰修己。出行,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既而吞神珠。修己背剖,而生禹於石纽。」《史记楚世家》:「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六人,坼剖而产焉。」这故事在2400年前,差不多与佛陀同时代。且我国的古籍中,有大量剖腹产的记载。《史记集解》干宝曰:
先儒学士多疑此事。……天将兴之,必有尤物乎?若夫前志所传,「修己背坼而生禹,简狄胸剖而生契」,历代久远,莫足相证。近魏黄初五年,汝南屈雍妻王氏生男儿,从右胳下水腹上出,而平和自若。数月创合,母子无恙。
有人云:以当时的医术,虽可缝合伤口,免於子宫破裂大出血,但不能预防其细菌感染,所以摩耶夫人产後七天就去世了。[8]隋朝以来,缝合、剖腹等外科手术日渐成熟。宋明之後由於「男女礼教」思想的禁锢,剖腹产也不流行了。[9]
又云:传世与出土文献皆有禹母、契母划於「背、膺、胁」而生子之说,或即难产而开刀,如今之剖腹生产也。头胎(或多胎)最易难产血崩,如《左传.隐元年》「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或亦剖腹生。这些事蹟经过了神化、耳传,成了「神异」应有之义也[10]。现代研究也证明了古印度有开刀与仪器,从子宫内取出胎儿[11]。
这种说法似有历史与医学的根据,但能否套用在佛经中摩耶夫人与悉达多太子的诞生?何况,经中的「右脇」是总括了入胎、住胎、出胎,《瑜伽师地论》卷二说有「四种」情况:1.正知而入,不正知住/出(轮王);2.正知入/住,不正知而出(独觉);3.俱能正知(菩萨)[12];4.俱不正知(余有情)。第三类如《长阿含经》卷12〈自欢喜经〉云:「彼不乱入.不乱住.不乱出者,入胎之上,此法无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能与如来等者。」《俱舍论》亦云:谓无上觉,「入住出位,皆能正知……业、智俱胜,旷劫修行胜福智故」。《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171云:
有多福者,入母胎时、住母胎时、出母胎时,皆不起颠倒想、颠倒胜解,能自了知:我今入母胎,我今住母胎,我今出母胎。……菩萨从九十一劫来,常忆宿命,於死有.中有.生有.本有,常无倒想,不失念故。
《华严经.离世间品》:
菩萨摩诃萨入母胎时,正念正知,无有迷惑。住母胎已,心恒正念,亦无错乱。……菩萨摩诃萨於人中成佛,应具人间最胜受生。……远离愚痴,正念正知生;放大光明网,普照三千大千世界生;住最後有,更不受後身生。
如是於其母右脇「正知」入.住.出胎,正念分明,无有迷惑;这不是一般胎生凡夫所能为,故不应有可能危及母子(胎儿窘迫、产程不良、产前出血、胎位不正、脐带脱垂、催生失败、骨盘畸型……)而须剖腹产的情况[13]。经中说,释迦牟尼佛久劫之前已成佛,而为了度化衆生,无数次来此娑婆,示现八相成道,《梵网经》:「释迦牟尼佛来此娑婆世界八千返。」又如《大宝积经》卷107〈大乘方便会〉云:「欲现化生,故从胁入,既入胁已,无有入处。而摩耶夫人,昔来未曾得也,如是身心快乐。」《异部宗轮论.述记》云:「处胎之母,无含孕之忧,出腋又无部腹之痛。」《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二:
菩萨降母胎时,释提桓因即遣四天王神营卫其母。……诸菩萨常法:在母胎时,能令其母身体和悦无有疲乏。……一切菩萨有常法式:从胎出时,无诸浓血及余秽恶。其菩萨母欲产之时,不坐不卧,攀树而立,无诸苦恼後有。
摩耶夫人在蓝毗尼园攀「无忧树」垂枝,安全而无痛的生产;因此,虽是高龄产妇,并无怀孕之苦、难产之危,何须剖腹?
2.神话象徵?
从现代的科学与人文的视角,佛可能是被神化的英雄,佛的事蹟也成了神话;於是,随顺「造神」「偶像崇拜」的论点,而质疑、驳斥、否定了佛教经论中各种神秘(不可思议)的言谈与行事(现象);乃至於标明了「如是我闻」的佛说,也不能客观、持平的信受、探究、实验了。
有人说:印度文化靠口述耳闻以传承前人的知识,较重神话,而轻历史。印度教徒记述某宗教圣者或哲学家,每忽略了其明确的外表,而描述成人格模糊的形象,但以殊胜的言教而留名於世。佛传也承袭了类似的「神话」化,经中所说的故事,很难纳为人类的历史与事实。如说佛陀的降生,「从右胁出,大地振动,普放光明」,众生的痛苦都解除,遍空的诸天来护佑,自行七步而举手宣示……。佛传之初或为历史,而後混合了非历史的成份。随时间的久远,人们对佛陀的怀念,转为超越历史的(神圣)神话。释印顺也说:「我们所处理的问题,是古代的:所处理的材料,是传说的,……为了达到感动听众的目的,所以或透过神话的形式,或表现为文学的作品。」佛传中释尊的「右胁」入.住.出胎,不同於一般凡夫的经由「产道」,或乃象徵其「将成佛果,说清净法」[14]。
或云:印度人深信一切是大梵天所造,人类因出生的部位而有「四(种)姓」:从梵天「口」生婆罗门,从「胸腔(脇下)」生刹帝利,从「腹腔」生吠舍,从「膝盖」生首陀罗。四姓本是社会的职业分工,因此,悉达多脇生,只表明其为刹帝利(王)族;但世人不了解这(文化)背景,而将佛陀「神圣」化,而混淆了信仰与实际,引起诸多的怀疑与误会。[15]
又云:唐以前的佛经,都点出「清净无瑕、不染秽浊」的含义。「兜率降神、菩萨处胎、右胁出生、二龙浴身」等情节,有须连结整体的看,才能认知其共同的宗教底蕴[16]。《修行本起经.菩萨降身品》云:(1)菩萨梦中投胎,(摩耶)夫人觉而有娠;(2)夫人孕期中由诸天供奉而不吃凡食;(3)夫人自然持戒,践行六度;(4)太子出生,龙王为他沐浴。这些情节印证了太子的「清净」出生。《大宝积经.佛为阿难说处胎会》云,凡夫入胎三种因缘(父母起爱染心、赤白和合、中阴现前),涉及「持心」与「种子」的不净;相反的,释尊不是父母遘精,而是梦中以灵体(六牙白象)从佛母右胁入胎。又,一般凡夫於胎中被排遗、脓血所包围,且受寒、热、挤压之苦;难免有《大宝积经.佛为阿难说处胎会》所云之「不净,臭秽,囹圄,黑暗,厌恶」诸想;相对的,竺法护/译《普曜经.论降神品》云,摩耶夫人「手足柔软,犹如莲华,护心口意,……德本清净,前五百世为菩萨母。」《修行本起经.现变品》云「口中青莲花香,身檀香,食自消化,无大小便利之患,亦无女人恶露不净」。且摩耶夫人怀孕後,享用的是诸天进献的「天百味充满盈溢,见色闻香,自然饱足」。(《无量义经.德行品》)服食者「无便利患,身体香洁」(《分别功德论》卷五);故《太子瑞应本起经》云「菩萨在胎,清净无有臭秽」。又《优婆夷净行法门经.瑞应品》云,佛陀降生前後各种瑞兆:「处胎及初生,清净无所染;十六种奇特,微妙未曾有。」二龙浴身的温水与冷泉是「虚空中自然而有二飞流水,一冷、二暖,浴菩萨身」。如此圣洁的佛陀,出生之後也沐浴,是在开导俗众。
有些文学作品如《西游记》对「右胁出生」吸收、改造,亦可见「清净」的底蕴[17]。《普曜经》《佛本行集经》云,摩耶夫人怀胎及产子,身心安乐,既无一般妇女的诸般苦恼,且能以灵力治民众的病痛。又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二云:「诸菩萨降生之时,其母胎中诸血秽等,皆悉远离而不染着;如明月珠,虽为诸物之所缠裹,而无染污。……诸菩萨在母胎时,其母自然常持五戒:不杀、不盗、不邪行、不妄语、不饮酒。」总之,「右胁出生」象徵了释尊的圣洁无染,这是说「清净法」度众生的条件。类似的故事也见於其他宗教,如《新约》说:耶稣是童女怀孕所生,不染原罪,故能为「救世主」,拔众生离罪恶。
有人云:印度古俗「尚右」,如右手取食,左手如厕。佛教也接受了此习,如三十二相的「毛(发髻)右旋」,佛弟子坦右肩,右膝着地礼佛,打坐也右手在上,由右方绕塔,右脇卧而眠。《普曜经》「菩萨所以处於右者,所行不左」,佛传中太子从生母之右脇入、出胎。因此,「从右脇入」的神话式表述,也是呼应原始佛教的「离欲、无婬爱」之说,《长阿含经》:「从右脇入,正念不亂。」《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菩萨大士不由精胎。所以者何?有三昧名曰无垢,菩萨大士以斯正受而自庄严。」《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70:「菩萨福慧极增上,故将入胎时,无颠倒想,不起婬爱。」《异部宗轮论.述记》云:
菩萨位超物表,道出尘外,情无偏执,恒履中道。为表於此,从脇而生。……此方贵左,西土重右,是吉祥,故从右出。
印度以「右」为贵,「从右脇入」乃吉祥之意。刹帝利种性的佛陀,从母亲右胁生,或与婆罗门教的「种性尊贵」有关。[18]
宗教的「神话性诠释」认为:释迦牟尼「觉悟者」身分确定之时,就获得伟大人物特有的神话特徵,逐渐摆脱「人性」而进入「神性」,而八相成道(四大事)的神话,就是释尊「从人向神」质变的关键[19]。也就是说,他们不相信「右脇(入.住)出胎」是诸佛示现於人间的事实,而取其「象徵性」的传述:刹帝利种从梵天的右胁(腋下)而生,及最後身菩萨异於凡人的「清净无染」降生。这种看法虽有人本思维的合理性,却不适用於神圣性的宗教真理与超越性的实证体验,反而因为迁就「意识」所及的(比量)理解,而降低了经论所开示悟入的圣教(现)量层次,这是自贬其「本具佛性」的身价,也自绝於「解脱成佛」的善缘。
3.实有其事?
除了上述「剖腹」产及「神话」性两种猜测之外,也有人从古今文献中寻求「右脇」生及类似「异位」生的实例,已证明释尊(诸佛)非寻常出胎的可信性[20]。《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一:
若明慧女人,有五种别智,异於余女:一知男子有欲心,二知时节,三知从某人得娠,四知是男,五知是女。若是男者,依右胁住;若是女者,居在左胁[21]。
右胁生,是古印度人的生理观念:男胎在母体的右胁,女胎在左胁。因此,诸佛及一切男孩,都从(from)所依的右胁(腋下至肋骨的位置)降生;中国则误以爲从母亲右胁「破体」而出。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傀(怪异的人)云:
胞门子脏为奇恒之府,所以为生人之户,常理也;而有自胁产、自额产、自背产、自髀产者,何也?岂子脏受气驳杂,而其系有不同,如《宋史》所记男阴生於脊,女阴生於头之类耶?
《史记》云∶「陆终氏娶鬼方之女,孕而左胁出三人,右胁出三人。」[22]六人子孙,传国千年。天将兴之,必有尤物。如修巳背折而生禹,简狄胸折而生契也。
《魏志》云∶黄初六年,魏郡太守孔羡表言∶汝南屈雍妻王氏,以去年十月十二日生男儿,从右腋下、小腹上而出。其母自若,无他畏痛。今疮已愈,母子全安。
宋.刘敬叔《异苑》云∶晋时,魏兴李宣妻樊氏,义熙中怀孕不生,而额上有疮。儿从疮出,长为军将,名胡儿。又云∶晋时,常山赵宣母,妊身如常,而髀上作痒,搔之成疮。儿从疮出,母子平安。
《野史》云∶「莆田尉舍之左,有市人妻生男,从股髀间出。疮合,母子无恙。」[23]……。浮屠氏言释迦生於摩耶之右胁,亦此理也。
《嵩山记》云∶阳翟有妇人,妊三十月乃生子。从母背上出,五岁便入山学道。
《琅琊漫钞》云∶我朝成化中,宿州一妇孕,胁肿如痈。及期儿从痈出,疮随合。其子名佛记儿。[24]
《西樵野记》云∶明嘉靖乙酉,横泾佣农孔方,忽患膨胀,愦愦几数月,自胁产一肉块。剖视之,一儿肢体毛发悉具也。
李时珍蒐集了许多事例,从又中医理论「子脏受气驳杂,而其系有不同」劝人(肤学之士)不应以偏概全,少见多怪。另如《明史.五行志》人疴:
成化十七年六月,宿州民张珍妻王氏脐下右侧裂,生一子。二十年十二月,徐州妇人肋下生瘤,久之渐大,儿从瘤出。嘉靖四年,横泾农孔方协下产肉块,剖视之,一儿宛然。隆庆五年二月,唐山民妇生儿从左胁出[25]。
明.王同轨《耳谈》卷13〈生产右腹及肋〉:
产不由户者,释氏以为世尊及转轮圣王之瑞,而儒者以为必无之事。而实不然。成化十八年,凤阳宿州民张真妻王氏孕当产,脐下右痛不可忍。凡三日而增剧。至三月一日亥时,腹畔右开裂,生一男,鼻准中有黑痣。一巡按御史周蕃上其事於朝,而祝京兆记之。嘉靖末,真定属城有妇,於右肋产一儿,甚雄伟,然六岁死。而前二人至长,不闻有异。
韩国《三国史记》新罗本纪第一:
五年春正月,龙见於阏英井,右脇诞生女儿。老妪见而异之,收养之,以井名名之。及长,有德容。始祖闻之,纳以爲妃。有贤行,能内辅,时人谓之二圣。
又,〈生不由径〉[26]一文,也罗列了诸多例证,除与上述所引重复之外,另有:
晋.常璩《华阳国志》:马氏妻怀孕,从脇下生一子,母子均安。
唐.陆勳《集异志》:後魏肃宗熙平二年,并州祁县韩僧真之女,是从其母右脇生出。
唐.窦维鍌《广古今五行记》:宋孝武时,荆州人杨观妻,於股中生一女。
明.尹直《蹇齐琐缀录》:成化甲辰,徐州一妇人初孕时,肋骨下即生一瘤,渐长如核大,皮盖莹薄;弥月,儿从此产,异哉!有司具闻,月给膳米。予每至徐,询知子母无恙,欲一往视而未果。然奏报之旨余亲见之,盖不诬也。
清.东轩主人《述异记》:康熙三十六年,广州府城外下九铺蔡姓者,本福建人。妻谢氏怀孕至十四月,左脇下大痛,忽裂数寸许,儿从裂处露首;产至七日,仅出其肩,稳婆以手拔出之。儿遍身白毛,亦已死矣。产妇创终不合,延至半年始毙。
以上所说的这些胎儿,都是舍产道而不由,多数是从脇下逼出一个疮,或裂开一个口,作为临时产门。产出之後,创口有合有不合;创口合,则孕妇无恙,创口不合,日久会危及产妇的生命。这种生产,可以说是逆产[27]的一种。
明.陆容《菽园杂记》云:「理不可穷者即是怪,……不语怪,非无怪也,以其不可穷诘,故不言。」这是古人的谨慎,但世间的确无奇不有,虽难以置信又不能否认,只能杂录之而不评论。亦如《耳谈》所谓「所传不同,而皆有据;……天地大矣,何所不有」。或《本草纲目》人傀的结语:
是故天地之造化无穷,人物之变化亦无穷。《贾谊赋》所谓「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此亦言「变化皆由於一气」也。肤学之士,岂可恃一隅之见,而概指「古今六合,无穷变化之事物」为迂怪耶?
有人说[28]:《本草纲目》末卷附〈人傀〉,有产孕不正常、男女第二性徵怪异、男性变成女性、女性化成男性、人转为物、物化为人、人生出虫兽、兽产出人,及身体残缺、怪异等现象。这些超乎常理的人体变化,是李时珍对「常、异」的认知与构想。他将人分类,并藉「气」的论述,合理化这些异常的身体,表达了「(万物)变化皆归於气」,呼应了宇宙中千变万化的景象。这其中有关「异位生产」的论述,在历代医书中关於女性之生殖脏器,除了称之「女子胞」,亦有「子宫」之名,李时珍云「胞门子脏为奇恒之府」,是生育的器官,应由下体而出。但古文献中,偶有从「脇、额、背、髀、腋」产子的,这与常理不符。李时珍的解释不甚确定,或乃孕子脏受气驳杂,如《宋史》所云「男阴生於脊、女阴生於头」,产道转到其他部位。关於「异位生产」,有说中国传统有剖腹生产。然就李时珍举《魏志》之例,「从右腋下、小腹上而出。其母自若,无他畏痛。」似是自然生产,时间到了,婴儿就从痈疮处出,随即闭合。当然,不排除宗教神话的成分,与佛教有关(释尊从右脇生),明.王世贞云:「产不由户者,释氏以为世尊及转轮圣王之瑞,而儒者以为必无之事,而实不然。」明代确有异位生产的纪录,除了从痈管而出来外,也可能裂开而产。
由《史记》的例子可知,异位生产强化了古圣先祖的不凡,异人出世,将令社会繁盛。从髀、脇,也须「疮」为管道,因此李时珍认为可能是妊娠的脏器受驳杂之气所影响,产道因而改变。女阴可能长於脇、腋、背等部位。
这些「事例」的举示,虽为了说服大众「确有其事」,但其中人事多属於凡夫业报於「人道」之异变,只能侧证「天地之大,无奇不有」,开展一般人的眼界;却不能向上拟比於佛菩萨为利众生而方便示现的「净智与悲愿」,令众生有所感悟而或少或多的分破无明、渐除烦恼,一步一步迈向「信.解.行.证」的成佛之路。
4.大权示现
如前引《长阿含经》卷1云,过去(毗婆尸)、现在(释尊)、未来(弥勒)三世佛,皆从其母「右脇」入.住.出胎,这是「诸佛常法」,之所以如此示现,乃为了破除众生对佛的种种疑虑;时至今日,却反过来被现代学者有上述之质疑。若就经文「佛说」之真实,及学人「闻信」之如理,法与机相感应,乃得入佛门之常道;则须先自知我辈「福薄智浅」之意识,既不能晓了诸佛「不可思议」之净智与大悲,更不能臆测诸佛「随缘示现」之方便与境界;因而有「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或「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两种反应,其利害得失之反差极大,应慎思而後作。《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
菩萨初下,化乘白象,冠日之精,因母昼寝,而示梦焉,从右胁入。……到四月八日,夜明星出时,化从右胁生;堕地,即行七步,举右手住而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三界皆苦,何可乐者。」是时天地大动,宫中尽明,梵释神天,皆下於空中侍,四天王接置金机上,以天香汤,浴太子身。
《佛本行集经》:
从右胁入,还住右胁,在於胎内不曾移动,及欲出时,从右胁生,不为众苦之所逼切,是故菩萨此事希奇未曾有法。
《俱舍论》:
见「受胎」生,有大利益故,谓爲引导诸大释种亲属,相因令入正法。又引余类,令知菩萨是轮王种,生敬慕心,因得舍邪,归於正法。又令所化生增上心,彼既是人,能成大事,……故受胎生,息诸疑谤。有余师説,爲留身界,故受胎生,令无量人及诸异类,一兴供养,千返生天,及证解脱。[29]
《佛所行赞.生品》第一:
菩萨右脇生,大悲救世间,不令母苦恼。优留王(火Aurva)[30]股生,卑偷王(大Pṛthu)[31]手生,曼陀王(最胜Māṇḍavya/Māndhātṛ)[32]顶生,伽叉王(不好毗Kakṣīvat)[33]腋生。菩萨亦如是,诞从右脇生,渐渐从胎出,光明普照耀,如从虚空堕,不由於生门。
释尊是「久远实成」之佛[34],是乘其大悲愿力,为教化众生而於娑婆示现(生老病死),是法身所现的应化身(非如凡夫之无明烦恼业报身)。《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一:
般若波罗蜜相不可得,菩萨摩诃萨相亦不可得,但方便力,教化众生,示现处胎,乃至涅盘。何以故?诸天计常,谓无堕落;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破此执故,……世间最胜最高无等,不着五欲,欲不能污,尚有堕落,况复余天。是故咸应勿复放逸,勤加精进,一心修道。[35]
佛知众生疑心重,无数次说他久远成佛。涅盘前,也再次叮嘱:《大般涅盘经》卷四:
我於……阎浮提示入母胎,令其父母,生「我子」想;而我此身,毕竟不从婬欲和合而得生也。我已久从无量劫来离於婬欲,我今此身,即是法身,随顺世间,示现入胎。……而我此身,无量劫来,久离是法。如来身者即是法身,非是肉血、筋脉、骨髓之所成立;随顺世间众生法故,示为婴儿。
佛虽示现入胎之相,但不从父母和合而生,《大宝积经》卷107〈大乘方便会〉:
菩萨尔时,所行清净,更不入胎,久以厌离故。……从初入胎,至满十月,於其中间,常有诸天,来在母边,礼敬围遶,是时诸天,见菩萨身,所处高楼,纯以七宝庄严,非天所有,见是瑞已,有二万四千天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或有众生作如是疑,谓菩萨从父母精和合而生,为断彼疑,欲现化生,故从胁入,既入胁已,无有入处。……菩萨净行,於三千大千世界最尊最胜,不因女根住,不因女根出。是一生菩萨示现如是,非余梵行人。是故菩萨从右胁出,既出生已,亦无出处;如前、後亦如是,是名菩萨摩诃萨行於方便。
入胎之时,种种神通;在胎十月,说法度生无数;出生之时,亦有别於一切凡夫之苦相。其入.住.出的过程,每一个细节,无不是佛心慈悲的示现。西晋.竺法护/译《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上:
何故菩萨,从右胁生?若不如是,众人有疑,则谓菩萨因由遘精,而处胎藏,不为化育。众必怀结,犹预难决,是故示现,令人开解。菩萨虽从右胁而生,母无疮瘠出入之患,往古尊圣,因时如然,所行无违,是为菩萨善权方便。……菩萨至尊三界之上,虽处胎中如日炤水,净无所着,不增不减,故现脇生,不与凡同。
佛随顺众生的种种示现,有如娑婆一般众生,却又超越无比。虽乃演戏,也须逼真,才能令观众(同理心)感动、信受。经文中反覆标示的「此事希奇未曾有法」、「息诸疑谤」、「方便善巧,为破彼执」、「随顺世间众生法故」、「菩萨摩诃萨,行於方便」、「是为菩萨善权方便」、「不与凡同」……,这类语句,都在说明诸佛的福慧不同於凡夫,却又随顺世间而现此色身,其中似同似异、非同非异,唯佛与佛乃能相知。有云:入住出胎乃示同「人」相,以免误以为「佛非常人,不可冀及」,然同中有别,菩萨愿力,既不受苦,且能自在。[36]
所谓「示现」,或云「神变」,是诸佛、菩萨等圣者为了教化众生,而变现种种(应化身)身形,其色身乃是表法或方便,如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观音菩萨之千手千眼、三十二应。或「权巧的教化」,如一佛乘分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或如《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一:菩萨为度放逸诸天,示精进相;为度离俗行者,示出家相;为度後宫女人,示婴童相;为度端坐天人,示苦行相[37]。所谓「大权示现,方便利物」,诸佛菩萨,以大悲心,於他方此界,逐类随形以救度众生。或韬光晦影,俯同迷俗;或显现神异、或死而载生、或定而後空,或如法而契理、或反常而合道,种种灵迹,莫测其然。或言(法谈)或默(圣默然),皆为了利益众生,与乐拔苦。如《憨山大师梦游集》云「长耳和尚,乃定光古佛应身也」;「肉眼凡夫,不识古佛」。因此,学佛人对经中描述,应庄严看待并正念自处,不宜轻慢多疑,妄生议论。《大乘起信论》云:
菩萨发是心故,则得少分见於法身;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八相成道)利益众生。
菩萨功德成满,於色究竟处,示一切世间最高大身,谓以一念相应慧,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
诸佛如来法身平等,遍一切处,无有作意故,而说自然,但依众生心现。众生心者,犹如於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故。
印顺法师《讲记》云:一般而言,初地菩萨,能正见法身,分身百界,示现成佛。而初住位(十信满,信成就),少分见,能以愿力神变,现成佛相。然初住是从愿力而化现;初地是从无漏功德力所起。又,依大乘法云,最後身菩萨从「兜率天」入胎、出胎、出家以至於成佛、转法轮、入涅盘等,是化身的示现;而十地终心,功德成满的成佛,是在色界顶的摩醯首罗天,为报身佛;依修证之究竟圆满,是法身。然而,依法身(法性身)而显现之「应化身」(为物身),其功德亦无量无边,由一切种智而有不思议业,能於十方世界现种种形而广利众生,八相成道亦是其一。又,佛的三业大用,是自然,而非必然。要「依众生心」而「现」。约佛的真际,无相可见,无法可说。约佛的随俗应机,是无时无处不现身说法。但须依众生的机感,从众生的心境中显现。众生若不能见佛、闻法,在其心有烦恼。依此义,初地以上的菩萨,亲证法身,能见报身佛。地前众生,由於恼垢渐薄、因缘成熟,也能感见应化身。《大智度论》云:能见法身佛,当下得利益;若见应身佛,得益与否不决定,如有人见佛闻法,反而起谤、破戒,以致堕落。但从远因,也是有益的。佛与众生,展转为缘、互相交感。因於众生的善根熏习,能感诸佛现身而获益。依自心净,而见佛得益,或说是自力;而众生与佛应的感应道交,即是他力。《大乘起信论》又云:
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於色,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体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示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此非心识分别能知,以真如自在用义故。
《讲记》云:依真常唯心,即此法身,是色法自体。从色(物质)探求其体性,即是真如法身,故能现於色。此真心含设了精神与物质,色心当体,无二无别,然可随缘显发。智身实不碍於色,如来藏净智能现於色。然法身乃净智所显,故遍一切法而不碍於智。约「智性」云色为智身;约「遍一切处,现一切色」,云智为法身。法身离相,而不妨有报身色相。依於佛的净智力,随心能示现十方世界。积集无量功德所成的报身,有「无量庄严」。於一尘中,见无尽的色相;无尽的色相,也不出此一尘。相摄相入,心色不二而唯心。诸佛离一切妄执,无碍互融,重重无尽,又不失各自的相,这是真如的「自在」用,唯现证法身以上菩萨,能如实的觉了。地前菩萨,都是胜解相似的分别而已。
因此可说,依法身之「不思议业」,为利益十方众生而示现的八相成道,对学佛众生,是可信其为真而得受用;更不须以世智辨聪、现代学术而妄生疑猜,另作解释(强作解人),只为了满足「意识」分别的想像。雪庐老人《佛学问答类编》析疑第二云:
只知说「不可思议」之事,责之以不合「科学」;而不知说「科学」,责之以不合「不可思议」之事,……释迦世尊胁生,区区亦只见有书载,虚实皆未亲睹,不敢遽断有无。……与其摈之不合科学,曷若以科学,起而研究之。[38]
现代社会,似乎独尊「科学」,古今一切看似「不合科学」之事,或斥为「迷信」或归於「神话」;科学成了万物「真假」的唯一评准;却不反思科学乃人类「意识」对境界之想像、分别与取着,能/所皆虚妄,不可据以卜度一切「离言绝虑,唯证乃知」[39]的不可思议(寻思、称量)境界。而目前的科学知识仍在进行中,随时可能被推翻与更新[40]。相对的,「佛门各了义经,是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数千年来,不断的被奉行并证明其真实性、恒常性及有效性,因此可如实的说「真理在此,舍此即非」。佛经所记的「从右脇入.住出胎」,看似非理性、非逻辑,却构成了佛陀「非凡」人生的第一步,佛教徒面对这些描述,多半不考证其是否伪作,或责求它如何示现,而是充分感受其异於凡俗又不离人情的庄严与圆满[41]。《华严经.明法品》卷18:
诸菩萨摩诃萨常勤修习,灭除一切无明黑暗,降伏魔怨,制诸外道。……所行境界,为欲成熟一切众生,随其心乐而取佛土,随根随时,如应说法,种种无量广大佛事,及余无量诸功德法。
诸佛为令众生得以修行成就,而广行佛事,《华严经》以「十」表述,如「十广大佛事」[42];或以音声、色形、梦相、放光、苦行、成正等觉、转妙法轮、现住寿命、示般涅盘……等广作佛事。乃为了调伏一切众生,令彼远离恶趣,而得清净,不失其正念,常住於胜愿。故示现从右胁入.住.出,正念无乱,亦可成就度众之事。《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9〈离世间品〉云:「菩萨生时,震动一切佛刹,解脱一切众生,除灭一切恶道,映蔽一切诸魔。……菩萨摩诃萨十种生,为调伏众生故,如是示现。」
《华严经》详尽的叙述了菩萨示现了处胎十种事及十种甚微细趣、十种生;又以十事示现:微笑心自誓、行七步、童子地、处王宫、出家、苦行、诣道场、转大法轮、示般涅盘……。所谓「菩萨广大清净行」,乃无量诸佛所共宣说,能令智者了无量义,皆生欢喜;令一切菩萨之大愿大行皆得相续。这就是诸佛菩萨广利众生的大权示现,其中蕴含的无上智慧、无限慈悲,及所成就的无边功德,都不是凡夫、二乘所能臆测、想像的,我辈除了听闻、信受,随喜、赞叹之外,又怎能轻率的以(世间)有漏有为之现象与知识去比附、评议,乃至质疑、误解?
就净土宗而言,此八相示现,另有深意,《无量寿经》云:
皆遵普贤大士之德。具诸菩萨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於无量世界,现成等觉。处兜术天,弘宣正法。舍彼天宫,降神母胎。从右胁生,现行七步。光明显耀,普照十方。无量佛土,六种振动。举声自称:吾当於世,为无上尊;释梵奉侍,天人归仰。[43]
《无量寿经》中,参与法座的菩萨众,都如普贤菩萨(释迦佛),能以大愿心行,於无佛处示现「八相成佛」而说法度众;以此赞叹诸菩萨之功德,也暗示了释尊的出世本怀,是开说本经,而与会的众多菩萨,将来也必如释尊之弘扬「弥陀本愿」普救众生之法门。善导大师《法事赞》云:
诸佛大悲心无二,方便化门等无殊,舍彼庄严无胜土,八相示现出阎浮。或现真形而利物,或同杂类化凡愚;分身六道无停息,变现随宜度有流。有流见解心非一,故有八万四千门;门门不同亦非别,别别之门还是同;同故即是如來致,别故復是慈悲心。
西方诸佛如恒沙,各於本国赞如来。分身百亿阎浮内,示现八相大稀奇。五浊凡夫将谓实,六年苦行证无为。降魔成道说妙法,种种方便不思议。普劝众生归净土,前思却虑更生疑;我今舒舌以为证,西方极樂必须依。
释尊为了唯一的大事因缘,应化於五浊恶世,示现八相成道,转法轮度众生,就是要「惠以真实之利」,令众生能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直下成佛,究竟涅盘。我辈学佛念佛的终极目的,也未了脱生死,成佛度众。而由於众生的根器、发心、遇缘…….种种差别,古来祖师於佛说之无量法门,概括为「圣道、净土」二门,以总摄一代时教。又由於五浊末法之世,众生根机拙劣、心志怯弱,求於此土依自力修行而断惑证道,极为难行难证;因此,释尊与诸佛於众多经典中,同声劝请娑婆众生,归向净土门:以信愿称名,乘佛本愿(他力)而往生净土,於净土中断惑证真而成佛。这才是约时被机,机法相应的易行道;也是《无量寿经》中八相示现的净土门意趣。道隐法师《无量寿经甄解》卷三云:
一如《华严.贤首品》及《起信论》,于「十信满位」示现八相;《占察经》说四种作佛中,第一「信满作佛」当之;二如《大集经》中,「灌顶住」菩萨(十住满位)能於无佛世界示现八相,《占察经》第二(解满作佛)当之;三《仁王经.菩萨教化品》明初地八相,《占察经》第三「证满作佛」当之;四《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明究竟地(一生补处)八相示现,《占察经》第四「一切功德行满作佛」当之。五《华严.不思议品》诸佛念念出生智,此明佛「後得智」出生八相示现也。此五中,前四是因中示现,第五佛後业用也。斯经所明,若依诸师,多是第四(一生补处)作佛。若依今宗,此中无所属,以弥陀巧方便,回向所作故,因果共不可思议,若强论之,或应在第五(佛「後得智」)之中焉。
《要解》上云:以释迦八相,寄菩萨说。此意有二:一示此众与释迦,同净土来现众,此乃主伴无二,互示主伴,主伴二而无二,同一大悲故。……二示八相示现,一代化仪,皆为此经「序分」,……其示现八相,度脱一切众生者,一时来会,标一代化仪,但归此(弥陀净土)一法。是以《法华》《华严》以往生为终益,彼犹为弥陀「十九愿」益、「第十八」真实之利,至今经彰已,出世本怀其可知。……释迦已从安养出,八相示现,说此妙经,菩萨亦于十方,如释迦尊,八相示现,说此妙法!
从十信满(初住)位到等觉位,皆可示现八相成道,十方诸佛皆以此「常法」度衆生。然而,阿弥陀佛久远劫已成佛了,从果地(法身常寂光土)来此示现;以功德无量的光明/名号摄受念佛众生,往生极乐净土,即入大乘正定聚,一生得证涅盘佛果,「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更由於弥陀本愿的加持,就有能力去娑婆示现八相成道。这种平等的受用,是不可思议的「弥陀巧方便,回向所作」」[44]。《无量寿经》以释尊於娑婆成佛的「八相」,寄寓於与会的菩萨而说,其意有二,除了表示释尊与净土菩萨「互示主伴,同一大悲」,广度一切众生之外;更为了彰显释尊「一代化仪,但归一法」,就是弥陀净土念佛往生之法!是故《法华》《华严》诸经,同声劝归西方极乐,以此为学佛修行的终极利益,因此,《无量寿经》所开示的平等普救十方众生,「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之法,才是释尊「出世本怀」的本怀。故云:「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八相成道示净土,信愿持名佛道成。」
也有人质疑:「极乐国土终有尽,阿弥陀佛涅盘时」;并以《观音授记经》所说「未来无量劫,阿弥陀佛入涅盘,观音菩萨次补成佛。」而判阿弥陀佛是「化身」佛,是「有量」的无量寿,也就是以因位的「八相成道」来规范阿弥陀佛及其净土;对此疑误,道绰大师《安乐集》上卷云:
此是报身示现隐没相,非灭度也。彼《经》云,「阿弥陀佛入涅盘後,复有深厚善根众生还见如故」,即其证也。又,《(究竟一乘)宝性论》云:报身有五种相:1.说法及2.可见,3.诸业不休息,及4.休息隐没,5.示现不实体,即其证也。
据此说明,阿弥陀佛的报身常住不变,只是随众生心而现涅盘相,并非实有入灭。这是对根机未熟的众生,暂时示现(休息)隐没,以摄化之,若是善根深厚的众生,依然得见。《观经疏》亦云:
问曰:既言报者,报身常住,永无生灭。何故《观音授记经》说「阿弥陀佛亦有入涅盘时」?
答曰:入、不入义者,唯是诸佛境界,……诸法平等,非声闻作,非辟支佛作,非诸菩萨摩诃萨作,非诸佛作;有佛无佛,诸法性常空,性空即是涅盘。……以斯圣教验知,弥陀定是报也;纵使後入涅盘,其义无妨。
报身是不生不灭的涅盘;故无所谓「入不入涅盘」的问题。若有,也是佛的观机逗教,随顺引导念佛人往生净土以成佛。如《观经疏.序分义》的「隐显随机,望存化益」。
以上引证及论述,或可说明:诸佛以应化身所示现的「八相成道」,尤其「入住出」胎,虽随顺世间的「孕产」之形式,却又不同於凡俗由「产门」入出,且始终「正知正念」,母子皆无孕胎之苦,亦无难产之危,这些「一样窗前明月夜,才有梅花便不同」的异相,对习惯於现代「科技与人文」的学者而言,或许难以信受,於是各依其专业而提出种种看似合理的解释,如上所举之「剖复生产、神话象徵、实有其事」三例,或能暂时自我说服,却忽略了佛法乃出世间不思议之实证,不能仅依人类意识之思惟、想像而掌握其奥秘与实质;因此,我们宁可相信此乃经论所开示,以「佛之知见」为依据的「大权示现,方便利物」;虽一时难於胜解、悟入,却活在佛光摄取中,因信而得益;可免於师心自用,而游离於佛门之外。
2023年2月11日
注释:
[1]〈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出《普耀经》一名《方等本起》):《瑞应本起》云:菩萨初下化乘白象,冠日之精。《修行本起》云:夫人梦空中有乘白象,光明照天下,诣无忧树。《大花严经》云……适至树下。树即屈枝自归王后。诸天百千咸共散花。尔时菩萨从右脇生。
[2]《四教义》卷7:三藏教……所言八相成道者:一从兜率天下,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法轮,八入涅盘。一兜率天下者,菩萨将欲下生时,用四种观人间:一观时,即是人寿百岁时,是佛出世之时。二观土地,诸佛常依中国生迦维罗卫,即是百亿日月之中也。三观种姓,佛生二种姓中,一刹利姓势力大故,二婆罗门姓智慧大故,释迦牟尼佛生刹利姓也。四观生处,何等女人,能怀那罗延力菩萨,唯中国迦毘罗婆城净饭王后,能怀後身菩萨。如是思惟已,後从兜率陀天下。……一切众生邪慧入母胎,菩萨忆念不失,故名正慧入母胎。……菩萨满足十月,正慧不失念,从右腋而出,胎生堕於地,即行七步,口自发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
[3]释妙严〈《华严经》如来八相成道之研究〉
[4]《佛祖统纪》云:「大乘开住胎,合降魔於成道;小乘开降魔,合住胎於托胎。」藏传佛教依弥勒菩萨《宝性论》,分为十二阶段:兜率说法、乘象入胎、树下降生、太子习艺、宫中娱乐、游观四门、削发出家、山中苦行、降伏诸魔、证菩提觉、广转法轮、双林入灭,扩充了成道之前的事蹟。
[5]〈鹿野苑笈多王朝释迦四相图浮雕〉:「释迦诞生、降魔成道、动转法轮、涅盘寂灭」,就是佛传的「四相图」。又,《佛陀成道图》,绘制或雕刻「佛本行」的连续图,有:四相、八相、十二相,亦有以三十二相或一百零八相,以描绘佛陀一生之重要情节。
[6]藏传依弥勒菩萨《宝性论》,分为十二阶段:兜率说法、乘象入胎、树下降生、太子习艺、宫中娱乐、游观四门、削发出家、山中苦行、降伏诸魔、证菩提觉、广转法轮、双林入灭,扩充了成道之前的事蹟。
[7]〈经是佛亲口说的吗〉?
[8]〈佛陀是剖腹产出生的吗?佛陀母亲为何七天後就死了?〉
[9]〈古代中国剖腹产生的孩子:能活下来的都不是一般人〉
[10]鲁瑞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子羔》感生神话内容析论─兼论其与两汉经说的关系〉
[11]郑僧一〈观音—半个亚洲的崇拜对象〉云:保贤法师亦假定悉达多太子爲剖腹产,并提及佛陀同代的只域(耆婆)之外科手术。案,保贤法师(1909~1987)山东东平人。笔名火头僧。自幼出家,先後就学於弘慈佛学院、湛山寺佛学院。(1957)抵香港,弘法无懈,护法论辩之文,常见於「香港佛教杂志」。
[12]《显密生死书/29》:菩萨三时,皆正了知,十地皆尔;异生三位,皆不能知。
[13]【卫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险署】2018年所列举「孕妇选择剖腹产,申请健保给付」的20项适应症。
[14]李坤寅〈释迦牟尼佛传记的神话性格分析〉;此文从阿含部、律部、本缘部中,以文化、宗教语言等诠释,肯定了佛陀八相由历史中「理性的存在」转为「主观信仰」的神话性,不仅有信仰者的宗教体验,也有某程度的深层含义。
[15]〈春风化雨.揭开佛陀「右脇而生」之谜〉,《香光庄严》42期
[16]谷峰〈右胁出生的三种解读〉有较多元的分析:1.异於凡俗;2.清净圣洁;3.古印度种姓。
[17]南北朝时佛教「五种」不净,《大智度论.释初品中》:生处、种子、自性、自相、究竟,隋唐以後「七种」不净,《净土十疑论.注》:种子、受生、住处、食、初生、举体、究竟。受佛教不净观的影响,中国民间以「血污」能破圣物的神性。
[18]王晴慧〈論汉译佛传入胎相之白象符号意涵〉。
[19]赵艳《佛传与图像—释迦牟尼神话》:本书将释迦牟尼神话分为「诞生、降魔成道、初转法轮、涅盘」四部分,涉及多个象徵义的核心情节。还原了释迦牟尼从拥有「人性」到赋予「神性」,从历史人物转为神话人物的过程。
[20]如〈本师释迦牟尼佛从「右胁出生」的事证〉;杨富学〈摩尼教对佛道降诞传说的比附与改造〉
[21]《阿毘达磨俱舍论》卷九:「若男处胎,依母右脇向背蹲坐;若女处胎,依母左脇向腹而住。」
[22]《史记.楚世家》:陆终生子六人,诉剖而产焉。《世本.帝系》:陆终娶於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是生六子,孕三年而不育。剖其左胁,获三人焉;剖其右胁,获三人焉。
[23]明.陆容《菽园杂记》:史传所载,修已背坼而生禹,简狄胸坼而生契,陆终氏娶鬼方之女,开其左右脇而生昆吾等六人。浮屠氏称释迦之生,出母右脇。黄冠氏称老聃之生,出母股下。先儒多以为妄。魏黄初五年,汝南屈雍妻王氏生子,从右胳下水腹上出。宋时,莆田尉舍左有市人妻生男,从股髀间出,皆创合,母子无恙。二事比前所记,各有指据,然亦未敢尽信也。近见巡按凤阳御史周蕃奏:灵壁县民家生一子,溃母脐下而出,创溃处寻愈。盖覆实以闻。据此则汝南、莆田二子之生,当亦不诬也。愚意创之溃,溃其腹耳。子未生时,函胎子宫,非在肠外空洞处,今溃腹而出,岂子宫亦溃邪?子宫若溃,此妇有死而无生矣。且复无恙,此竟不可晓。
[24]详文如下—–明.文林《琅琊漫抄》云:明成化辛丑,宿州奏:一妇人自脇下生一男。弘治改元戊申,余按宿,召视之,八岁矣;名佛记儿,是黄医官之甥。先是,母娠时,脇肿如痈,比就褥,母亦昏晕不知,比苏,视脇已平,斑痏甫合,乃知脇下生也。子状貌颇磊落,鼻上一痣,黑而大。
[25]《本草纲目》详云:明隆庆五年二月,唐山县民妇有孕,左胁肿起。儿从胁生,俱无恙。
[26]生不由径(陈雪峤《扬善月刊》2003.12.28)《论语.雍也》:「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於偃之室也。」喻行事光明正大,不投机取巧,不走捷径(後门)。
[27]【中西医病名对照表】:分娩前之胎位不正:横产、逆产、横生逆产、横生倒产、偏产。肩部难产:横产、倒产、逆产。急产逆产、伤产。胎儿胎位异常及先露异常,臀位或其他先露异常被成功转变成产式者:逆产、倒产、横产、横生、偏产。……
[28]赖姮伃,《人傀:李时珍对怪异身体的认知与想像》
[29]此论中提问云:「一切生中,何生最胜?应言最胜唯是化生。若尔,何缘後身菩萨,得生自在,而受胎生?」
[30]Aurva奥里伐,印度神话里的仙人,优哩婆子,婆利古孙知识连结他很慷慨,国王使祭司富有,祭司忘恩负义,国王的刹帝利孙子们将祭司满门抄斩,连胎儿也不放过,奥里伐从母亲腿部生出,全身放光,使刹帝利们双目失明。他的子孙能喷出火,梵天赐给他的子孙财富与国土,并与他们每隔一段时间毁灭世界一次。
[31]Prthu栽培之神;传说中伟大的国王,毗湿奴的化身之一
[32]Mandhatri曼陀特里,甘蔗族王子,国王欲婆纳什婆的儿子。欲婆纳什婆喝了祭祀的水,从右肋生出曼陀特里,曼陀特里吸吮因陀罗手指为乳长大。
[33]Kaksivat迦吉湿婆,神话中长暗仙人之子,美少年,某国王许十女为其妻;迦吉湿婆(Kaksivat),古印度传说中的仙人,又称“迦吉湿梵.迦吉湿婆(长暗仙人与优湿耆之子)
[34]《法华经》:「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梵网经》:「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为此娑婆世界坐金刚花光王座……。」《入中论》:「十方世界佛行境,如其所有微尘数,佛证菩提劫亦尔,然此秘密未尝说。」《悲华经》卷8云,释尊前生曾为「宝海梵志」,发大誓愿,选在娑婆五浊,人寿120岁,来此示现八相成道,度化众生。宝藏如来赞曰:「汝是丈夫,一切大众所不及也,所作胜妙甚难,誓愿取不净土、五浊恶世,人多作逆,乃至成就诸不善根,调伏摄取如是众生。……一者愿取不净世界;二者於不净人中施作佛事;三者成佛已,三乘说法;四者成佛已,得中寿命不长不短。是名菩萨四法精进,是谓菩萨如分陀利。……汝於佛前,已生大悲分陀利故,摄取多逆,成就一切诸不善根五浊恶世,而於是中随调伏之。」人寿百岁的娑婆众生,烦恼深重,是他方刹土所摒弃、放逐而聚在此处;很多菩萨都不敢来,而宝海梵志一来再来,永不放弃,故被赞叹「如分陀利,非如余华」。
[35]《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68亦云:但由方便善巧威力,为有情类示现入胎,乃至涅盘,种种化相。何以故?诸天计常,谓无堕落,是故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为破彼执,示现入胎。
[36]慈舟法师《大乘起信论.述记》
[37]日本有「本地垂迹」之说,视其本土神只乃佛菩萨的化现。
[38]这是有人问:释迦佛,经母右胁诞生,似与基督复活一样,不合科学根据,是否赞其不同凡夫,而无其实?
[39]释元晓《佛说无量寿经.宗要》:所言顺理而发心者,信解「诸法皆如幻梦,非有非无,离言绝虑」;依此信解,发广大心。……一切法,皆如幻梦,非有非无,离言绝虑,非逐言者所能称量,是故名为「不可称」智。……诸法甚深,离言绝虑,不可寻思称量,如言取义。
[40]科学数据都有人为的误差,且一切数据只能用既有的知识去解释、推理,虽暂时讲得通,却未必是对的;好的科学可趋近於真理,但达不到那个境界;所以,现今的科学知识可能被新推翻。
[41]〈为什麽要从腋下出生?〉
[42]释天润〈「十广大佛事」之研究—以《华严经.佛不思议法品》为中心〉:1、灭除一切无明黑暗。2、降伏魔怨制诸外道。3、永涤一切烦恼心垢。4、成就一切善根。5、永出一切恶趣诸难。6、净治一切大智境界。7、成就一切菩萨诸地诸波罗蜜,总持三昧、六通三明、四无所畏清净功德。8、庄严一切诸佛国土及诸相好、身语心行,成就满足。9、善知一切诸佛如来力无所畏,不共佛法。10、一切智智所行境界,为欲成熟一切众生。
[43]大安法师〈《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
[44]净空法师〈八相表法的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