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
净土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土文库 > 净土宗文集
top

净土宗文集

淨土宗文集

  1. 善导大师的净土教及其周边
  2. 慈云忏主〈净土文〉今诠-3
  3. 慈云忏主〈净土文〉今诠-2
  4. 慈云忏主〈净土文〉今诠-1
  5. 五浊增时多疑谤
  6. 右脇(入住)出胎,大权示现
  7. 阿弥陀佛的形貌
  8. 《净土宗教理的核心》前言
  9. 一段不可不知的中国净土宗发展史实
  10. 关於《阿弥陀经》的「执持名号」
  11. 译经史
  12. 读《净土教概论》札记一则
  13. 向死而生的净土法门
  14. 试析《观经疏》「化前序」
  15. 昙鸾道绰树净土宗万世不拔之基
  16. 昙鸾与道绰
  17. 量子力学证实:弥陀净土真存在
  18. 净土泛论
  19. 净土感言
  20. 净土教思想信仰的特徵
  21. 试论道绰时教相应的净土判教理论
  22. 善导净土思想特点与称名念佛法门的流行
  23. 略论善导往生净土的境界──「报土论」
  24. 善导念佛思想的基本内涵
  25. 善导教学与宋代净土教──特别以对天台宗的影响为中心
  26. 宋代以後的净土教与善导
  27. 中国净土教之时代区分
  28. 论昙鸾的净土思想
  29. 论《安乐集》的净土思想
  30. 道绰净土思想研究
  31. 日本净土宗的判教论和中国祖师观
  32. 道绰、善导与唐代净土宗
  33. 净土宗十五祖之新判
  34. 玄中寺在中国净土宗史上地位的再检讨
  35. 玄中寺与中日佛教文化交流
  36. 净宗二祖道绰和《安乐集》
  37. 「凡入报土」辨正──《安乐集》研学劄记之四
  38. 称名本愿探意——《安乐集》研学劄记之三
  39. 「圣道与净土」辨析——《安乐集》研学劄记之二
  40. 「约时被机」解读——《安乐集》研学劄记之一
  41. 再读《往生论注》
  42. 昙鸾在净土宗史上的地位
  43. 近代确立莲宗十三位祖师的过程及其释疑
  44. 玄中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黄金纽带
  45. 穿越千年,为师作证
  46. 论善导大师的佛学思想与净土宗的教义特徵
  47. 道绰《安乐集》的净土思想
  48. 离业力自然入无为自然之捷径
  49. 纯正的净土法门能使十方众生大安心原由之探讨
  50. 昙鸾大师
  51. 净土高僧昙鸾法师的风范
  52. 论净土宗的成立及其实际创始人的确立
  53. 慧远与善导之念佛
  54. 辨析信愿称名求生净土是否为「儜弱怯劣」?
  55. 昙鸾、道绰、善导三大师的净土学说
  56. 中国净土理论的开山者昙鸾
  57. 善导净土思想之特色
  58. 净土祖师昙鸾与念佛法门
  59.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60. 净土宗的域外渊源与长安立宗及其後世传承
  61. 日本净土宗简介
  62. 论净土宗的四大特色
  63. 「人以致用.学以致用」——谈谈教理研究
  64. 善导「要弘二门判」辨析── 要弘二门是伪命题吗?
  65. 自家宝藏 失而复得
  66. 鉴真大师净土信仰探微
  67. 玄中寺与净土宗
  68. 善导大师及其净土思想
  69. 道绰《安乐集》探略
  70. 不测之人与不测之《注》
  71. 昙鸾大师历史地位再探讨
  72. 中国人口头心头的阿弥陀

鉴真大师净土信仰探微

释佛欣法师

       摘要:长期以来,後人对於鉴真大师,除了着重梳理在中日文化交流上的世所瞩目的成就之外,对於大师个人的修持上,人们多重视鉴真大师在律宗上的成就,亦有人提出他与日本天台宗紧密关系,但很少有人注意到鉴真大师与净土宗的关联。本文依据有关文献,试从鉴真大师的时代背景、修行环境及弘法历程探赜索隐,探索钩沉鉴真大师在净土方面的信仰。

       关键词:鉴真大师 净土信仰

       鉴真大师(688—763年),唐代高僧,师承精通「五明」之律宗巨匠道岸、弘景,一生持律授戒,独秀无伦,前後授戒度人略计四万有余、泽及遐迩,道俗归心,仰为「江淮化主」;後又以「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之大悲心,东渡日本,在日本讲学戒律,开坛授戒,成为日本律宗之开宗祖师。

       鉴真大师不仅将佛法送到日本,还将我国盛唐时代的建筑、雕塑、绘画、书法、文学、印刷、医药等文化和科学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被日本人民誉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医药的始祖、文化的恩人。

       在修学佛法上,鉴真大师不囿於宗派门户,博学广知,他一生除讲授戒学,开坛授戒,在东渡日本之前就主持造写《大藏经》三部,以此推断,大师於诸宗都有深入的涉猎。然而因他一生弘法中以弘扬戒律为使命,其戒律上的成就和影响光芒万丈,一定程度上掩遮了在别宗的成就,後亦有人研究大师在天台宗上的造诣,但迄今尚缺乏讨论鉴真大师与净土关系问题的专着或论文,在此笔者不揣浅陋,纂集史上相关文献资料,专意讨论大师与净土宗的关联,深愿以此抛砖引玉,能有更多人关注於此。

 

一、家家弥陀佛的盛唐净土信仰

       鉴真大师出生於唐中宗嗣圣五年(688年),又经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个非同寻常时代,可说是佛教的黄金时代,佛教各大宗派的创立、发展使佛教得到空前的发展。

       约在635到655年之间,就在鉴真大师出生的不久前,被称为「弥陀化身」的善导大师楷定古今,创立了净土宗,开显了速成佛道的法门。大师念佛精诚,戒若冰清,道行高深,超凡入圣。一生教化极其广大,不可思议。传记中记载:大师入长安三年,化得满城归信,士女归者无数,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屠夫失业,满城断肉;大师写《阿弥陀经》十万,普遍流通,现代考古远至新疆竟然发现有大师亲手抄经本,传载大师曾到湖北襄阳为贞固传授「弥陀胜行,唯行念佛」可见大师教化区域十分广大。大师弟子中,有诵《阿弥陀经》十万至五十万遍者,有日课佛名自一万至十万者,其间得念佛三昧者、成就往生净土者不可具述。

       永隆二年(681年),大师示寂,神归净土,身体柔软,容色如常,空中异香妙乐,久久方歇。其弟子葬大师遗骸於终南山麓神禾原,立十三层「崇灵塔」,并於塔旁建香积寺,高宗皇帝及武后常往敬礼,大兴供养。

       鉴真大师出生在唐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年),也即善导大师往生後仅七年,此时纯正的净土宗信仰正普行於大唐天下,汹涌澎湃的愿生净土之佛教形势冲击着社会各个层面和角落。大师出生在一个佛教家庭,且禀赋聪颖,气度恢宏,从小常随父进入佛寺,《唐大和尚东征传》中记载「其父先就扬州大云寺智满禅师,受戒学禅门。」在家教及社会大背景之下,大师此时不可能不接触、了解到净土宗。

 

二、净土大寺——实际寺受戒之缘

       《唐大和尚东征传》中记载:「 唐中宗孝和圣皇帝神龙元年,从道岸律师受菩萨戒。景龙元年杖锡东都,因入长安。其二年(708年)三月二十八日,於西京实际寺登坛受具足戒。荆州南泉寺弘景律师为和尚。」

       传记中提到鉴真大师受具足戒的寺院——实际寺,正是当时京中的净土大寺。净土宗开宗祖师善导大师晚年(约668年)曾长期居住在这里。至今闻名於世的河南洛阳龙门卢舍那大佛,就是大师住持实际寺期间,受唐高宗敕命主持雕凿的。而且大师也正是在这里预知时至,念佛回归净土。

       善导大师的着名弟子之一的怀恽,曾於大师座下侍座十余年, 尽得真传,继承师业,专弘净土念佛法门。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年),怀恽被任命为实际寺寺主。他在此寺「纲纪僧徒,规模释族」,「讲《观经》、《弥陀》等经,每数十遍」,宣传「乘佛愿力」往生净土,超脱生死,并在寺内建净土堂一所。内造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二胁侍像,堂内供奉的织画净土变相图,极力阐扬其师父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堂内供奉的阿弥陀佛净土变相图完全依据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的内涵而绘制。

       大足元年(701年)怀恽安然圆寂,逝後唐高宗追赐「隆阐大法师」之号。寺内净土院,被称为京城之最妙院,亦可见实际寺的净土宗思想的浓厚。

       年轻的鉴真大师在此受具足戒,史料记载,他曾在这里研习佛法一年多,此时距善导大师高徒怀恽在此弘扬净土时间仅七年之差,不难想像,此时的实际寺仍旧是净土信仰异常淳厚热烈的长安大寺,加之善导大师净土余德化导不息,鉴真大师在这样的环境受到净土宗的很深的熏染和影响,应是自然情理中事。

       值得一提的事,有学者考证,鉴真大师在实际寺目睹净土堂内的西方三圣像及织画净土变相图。後东渡日本,抵达奈良,将此净土变相图完整地复制到日本,这就是日本「当麻曼陀罗」的由来。目前,「当麻曼陀罗」在日本已经是国宝级文物不仅最古老,影响也最大。

 

三、天台宗人必求净土

       日本凝然大师《三国佛法传通缘起》(卷下)记载说:「鉴真和尚是天台宗的第四祖,随弘景律师受具足戒,并学台教。弘景是南山律师(文纲)亲度授具弟子,随章安大师学天台宗。」

       由此可见鉴真大师不仅在律宗上的不凡成就,在天台宗上亦有高深造诣,特别是对日本的天台宗影响深远。

       而历史上,佛教八大宗派中,相比其它六宗,天台宗实与净土宗有着最深的因缘。

       天台宗的经典《法华经》与净土经典有着甚深渊源,经中《药王菩萨本事品》言:「闻是经典,如说修行,於此命终,即往生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这与净土经典所描述的众生命终往生情景完全一致,蕅益大师曾言《阿弥陀经》为「《法华》秘髓」;而本经《方便品第二》中言:「若人散乱心,入於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完全可以为净土宗念佛往生成佛做一大注脚;又其经中,观世音菩萨为阿弥陀佛的右胁侍,普门示现三十二相大慈大悲救度众生,也无不透露出导归净土之消息。

       智者大师是天台宗的开宗祖师,大师自诞後,卧必合掌,坐必面西。他一生致力於天台宗的实际创宗和天台教义的宣讲,於天台义理中兼弘净土法门。受其师父慧思大师末法思想的深刻影响,并以一生之经历为借鉴,把一生所行功德成就,回向往生西方净土。化缘毕时,命人施床东壁,面向西方。专称阿弥陀佛,又令多烧香火,唱无量寿经题竟,赞曰:四十八愿,庄严净土,华池宝树,易往无人,火车相现,一念改悔者,尚得往生,况戒慧熏修,圣行道力,功不唐捐矣。往生前,则言「吾诸师友,今从观音势至,皆来迎我。」故知智者之师及友无不皆归净土。

       大师之徒天台五祖章安尊者,亦是求生西方。章安临终之时,忽起合掌,如有所敬,三称阿弥陀佛,颜色愉然,就卧而逝。後之四明知礼、幽溪传灯、灵峰智旭直至近代谛闲大师等诸台宗祖师无一不广弘净土,求生西方。故史上四明尊者言「不肖之徒,轻欺生死,不求不退,於斯要术,生谤障人,痛哉痛哉。」故知台宗不求往生极乐者,即大师所谓之不肖之徒。正因为此,史上一直有 「台净不分家」之说。

       鉴真大师晚於智者大师百年左右,正是台宗子孙受宗祖智者大师影响纷纷求愿往生西方之时,精研台宗的鉴真大师盖亦应从之。

 

四、亲教弟子念佛生西

       《唐大和尚东征传》中曾记载:

       次至吉州,僧祥彦於舟上端坐,问思托师云:「大和尚睡觉否?」思托答曰︰「睡未起。」彦云︰「今欲死别。」思托谘和尚,和尚烧香,将曲几来,使彦凭几向西方念阿弥陀佛。彦即一声唱佛,端坐,寂然无言。

       此段文字记述了鉴真大师第五次东渡时(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弟子祥彦病逝时的场景。

       祥彦早年即随鉴真大师出家,祥彦又是第一位发愿跟随大师东渡的弟子,且後来的五次东渡,祥彦一直追随大师左右,矢志不移,可想见乃是大师非常器重之高徒。

       今大师眼见其弟子濒於弃世,果断教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祥彦从师之教,只一声佛号即便安然往生。

       对於最为器重,最是心爱的弟子,濒於临终,作为师父的鉴真大师,一定希望其下生能至最好的去处,所以一定以最殊胜珍贵的方法相送。而大师正是选择以弥陀名号送弟子往生,由此可知,鉴真大师素知阿弥陀佛无条件地救度一法,相信一切人临终一声念佛亦得往生。

       鉴真大师此举可为净土宗临终助念之法,而临终助念正是善导大师所发明。

 

五、净土圣地「留连」处

       祥彦往生之後,时隔不久,鉴真大师就特别朝拜了庐山东林寺,《唐大和尚东征传》中记载:「从此向江州,至庐山东林寺,是晋代慧远法师之所居也。」

       作为净土宗高僧的慧远大师,曾在庐山三十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潜心佛学,广弘净土,阐扬佛理,着述佛书,形成「众僧云集、四海同归」的局面。并在此与123名僧俗名士结社念佛,同修净业、共期西方,後蒙接引而得往生者甚多。东林寺遂为南方佛教中心,也是与净土的渊源最深最早的圣地,鉴真大师正是怀着对祖师的崇仰,对净土的向往前来朝拜祖庭的。

       《唐大和尚东征传》中是这样描述的:「和尚留连此地,已经三日,即向浔阳龙泉寺。」

       《唐大和尚东征传》是日人真人元开根据思托写好的《大唐传戒师僧名记大和尚鉴真传》改写而成,思托前後一直随大师东渡,对於大师到达每一方土地,每一段经历,自然都有切实的观察与体会,他在此段文字中用了「留连」二字,这是记叙东渡过程中於其它地方未曾用过的词语,此中透露出大师对东林寺依依不舍之情,这种感情对於一位经历了五次东渡失败之後的大师而言,不会仅是一种对地域景色或某位祖师的眷恋与崇仰,更是一种深体娑婆世界浊恶痛苦向往净土、亲近净土的法喜。

       鉴真大师在东林寺流连三日之後,文中又写到「即向浔阳龙泉寺」,龙泉寺为慧远大师初到庐山,《梁高僧传》记载:「见庐峰清净,足以息心」,决定在此定居,建精舍龙泉寺。《唐大和尚东征传》言:「昔远法师於是此立寺,无水,发愿曰:『若此地堪栖止者,当使抽泉。』以锡杖扣地,有二青龙,寻锡杖上水即飞涌。今尚其水涌出地上三尺焉,因名龙泉寺。」龙泉寺是慧远大师精舍,鉴真大师在朝拜东林寺後,又「即」(马上)向龙泉寺,两处净土的圣地,不忍漏於任何一处圣迹,由此可推知此时的鉴真大师对净土信仰的用心深切。

 

六、化毕分身归净国

       对於鉴真大师圆寂时的境况,《唐大和尚东征传》中记载:「是岁五月六日,结跏趺座面西化,春秋七十六。化後三日,顶上犹暖,由是久不殡殓,至於闍维,香气满山。」这里写到大师「跏趺座面西」,而且大师曾经在祥彦临终时也是「使彦凭几向西方念阿弥陀佛」。

       後世有人提出,大师东渡日本,临终面对西方大唐故国,实是俗情必然,然而笔者更愿相信,作为精神境界早已超越国界民族的大师,更是一种终极归宿的象徵。

       「面西」,也即面朝西方,毋庸赘言,西方在净土宗有其特定的含义,在《佛说阿弥陀经》中有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西方对於净土行人来说有着神圣的意义。天台智者大师一生求生西方,生时面西,坐毕向西,临终亦「右肋西向而卧」,寂然圆寂。鉴真大师面西坐化,瑞相殊胜,从中透露出大师临终求生西方净土之意。

       无独有偶,前述祥彦往生细节,大师亦令祥彦面西称佛,两个情节相映如一,互相参辅,可知不但大师自身求生净土,且应该对所有弟子都有愿使生西的劝谕。

       鉴真大师入灭後,随大师东渡的弟子和日本国的信徒纷纷写怀师之诗文,从後人怀念大师之德的诗中,也可作为大师求生西方的佐证。

       大师的一位弟子释法进有一首《七言伤大和尚》:

大师慈旨契圆空,远迈传灯照海东。
度物竹筹盈石室,散流佛戒绍遗踪。
化毕分身归净国,娑婆谁复为验龙。

       诗言「化毕分身归净国,娑婆谁复为验龙。」诗中明言大师最终回归「净国」,净国喻示着极乐世界清净国土。法进是历经千辛万苦,跟随鉴真大师六次东渡者,与大师出生入死,风雨同舟,几十年侍伴大师左右,且德行高韶,当时鉴真大师被尊为戒坛第一和尚,释法进被尊为第二和尚,想必最是了解大师的内心归处。

       另一首日人刷雄的《五言伤大和尚》中也有类似的诗句——「哀哉归净土,悲哉赴泉场」,也提到了「净土」,如此种种,皆可佐证鉴真大师面西坐化实有求生西方净土之深意。

 

七、结论

       鉴真大师生活的时代与净土宗开宗祖师善导大师时隔较近,几乎同一时代;年轻的鉴真大师的受具足戒所在实际寺,是唐朝长安城净土宗大寺;大师所修行的天台宗与净土联系密切;大师在弟子临终是教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大师朝圣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的庐山东林、龙泉两寺;大师化时面向而逝。这些都透露出大师与净土宗深厚的因缘和至诚的信仰,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鉴真大师是一位信仰净土宗的律宗高僧。

       还应指出,像鉴真大师这样律净双修高僧在历史上并非独有无双,相反,在历史上,学修律宗,弘扬律宗同时兼学净土的高僧屡见不爽。

       律宗创始人南山道宣律师精研戒律,却发愿往生兜率净土,且一生长行净土般舟三昧,屡获种种灵奇感应;宋朝灵芝元照律师早年深探律海,发大誓愿常住娑婆五浊,救度群生,後遭重病,神识迷茫,无奈之余,持念弥陀名号,得愈疾病,顿觉前非,自是以谦恭心,专寻净土教门。一心专持四字名号,二十余年,研详理教。撰述《阿弥陀经疏》、《观无量寿佛经义疏》等,阐扬念佛义理;蕅益大师,早年弘律心切,後遭遇大病,悟得禅是佛心、教是佛语、律是佛行,将禅、教、律统摄於净土念佛一门,发愿专心求生净土,晚年选定《净土十要》,提倡念佛往生;明代宝华山见月律师、茂林律师、香雪律师都是兼修净土法门;近代律宗被尊为重兴南山律宗的十一世祖师的弘一大师同时也是净土宗高僧,大师一生极其仰慕净土宗高僧印光大师,自行念佛,教人念佛,临终庄严地往生极乐世界。

       世间事有其事,必有其理,此种历史因缘绝非偶然现象,背後有何缘由道理呢?

       笔者认为,佛教戒律,实为各宗之基址,不持律,则各宗之真益难得,如修万丈高楼,地基不坚固,则未成即坏,故律宗属於诸宗之基,佛教大厦正是建设在此基石之上。

       而净土宗以求生极乐为宗旨,实是释迦牟尼佛出世本怀,三根普被,众生一旦往生净土,则永出轮回,毕竟成佛。故净土,实是一切法门宗派之归宿。正如蕅益大师曾言:「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皆入称名」,「不念佛求生西方,则一切律难究竟」。

       鉴真大师,非但是史上一位文化交流的巨人,为法忘身的精神的符号,论其佛法的修持,他一生传持戒律,弘扬戒律,以住持一代佛教,光大一切佛法;最後一着,则以净土作为其终极归宿,导一切学人当生了断轮回,往生净土,入於究竟涅盘,实是大智大慧的祖师,大慈大悲的祖师,不可思议的祖师,值得後世一切学人万代崇仰,永为司南!

 

参考书目:

1.《唐大和尚东征传》
2.《三国佛法传通缘起》
3.《宋高僧传·鉴真本传》
4.《梁高僧传》
5.《续高僧传》
6.《往生西方净土瑞应删传》


(纪念鉴真大师东渡成功1260周年研讨会论文,2013年12月)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