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问答

  1. 如何确定亲人是否往生
  2. 既然讲念佛往生,为何有人只是听到佛号还没念出来,也能往生
  3. 怎样增强学佛念佛的信心
  4. 如何根本的改善社会物欲之风?
  5.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正能量
  6. 求福报与求解脱是否矛盾
  7. 为何定善比散善殊胜
  8. 如何平衡生活与念佛?
  9. 念佛灭罪与因果矛盾吗?
  10. 受苦便能消业吗?
  11. 虽念佛仍然贪瞋重,是否没有机法深信?
  12. 念佛人福德具足,为何会福报不够
  13. 为什麽有时念佛不如念别的经咒有效
  14. 念佛了,为什麽大部分时间高兴不起来?
  15. 名号自然具足三心,为什麽有人念佛却没有往生?
  16. 为什麽经中说还有世界比极乐世界更殊胜
  17. 如何面对临终的孤独
  18. 为什麽我们往生称为「回家」?
  19. 如何看待往生咒?
  20. 极乐世界也是缘起空性吗?
  21. 如何理解「别人是自己的镜子」
  22. 《大经》「五德瑞现」文略解
  23. 念佛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
  24. 只要愿往生不称名也能往生吗?
  25. 机法深信应侧重从机还是从法来入手
  26. 善导大师有提倡「睡前发愿见佛文」吗?
  27. 身体不柔软也能往生是否有违触光柔软的经文
  28. 临终往生不往生之确证
  29. 念佛人怎样积极利世
  30. 适应无常的秘诀
  31. 在世间生活很迷茫压力大,该如何面对
  32. 一个寺院的带头人如何让寺院正行兴盛
  33. 六道轮回是否实有存在?
  34. 怎麽看待佛系人生?
  35. 极乐报土与实报庄严土是一回事吗?
  36. 往生极乐世界再来还要还报吗?
  37. 佛弟子如何过农历新年?
  38. 信心深浅不一样,念佛功德是不是一样?
  39. 应该怎麽用弥陀的慈悲来对治诽谤正法之人?
  40. 五种正行任修一种都能往生吗?
  41. 净土法门如何看待阿弥陀佛心咒
  42. 为什麽他人念佛灵,我念佛祈求就不灵
  43. 为何一句阿弥陀佛包含一切诸佛
  44. 怎样在这个娑婆世间获得真实的快乐
  45. 什麽是功德、福德?能否互换
  46. 如何理解「佛有三不能」
  47. 念佛能否转换现世因果
  48. 为何念佛自然可以得到世间福报
  49. 至诚念佛与佛愿感应道交
  50. 富贵贫贱也是因果报应吗?
  51. 念佛人如何人众场合不加入闲话
  52. 次如泥洹
  53. 念佛每天一声与一万声的区别
  54. 如何保持愿生心不退直到临终
  55. 临终助念忏悔灭罪往生
  56. 为什麽天天念佛,还会生病
  57. 念佛念睡着了没回向,有用吗
  58. 平时具足信愿只念十声佛,临终是否也能蒙佛接引
  59. 如何对大乘佛法生起信心
  60. 怎样才算老实念佛?
  61. 十念往生是别时意吗?
  62. 杂行、三心与报土的关系
  63. 佛教认为女性卑劣吗
  64. 既然不问罪福,为何又说地狱门前僧道多
  65. 只要信了就不必多念佛吗?
  66. 多伦多大学讲法现场答疑(中英对照)
  67. 施食就念佛号可以吗?
  68. 为乐愿生,能不能往生
  69. 众生念佛平等之问
  70. 「念佛往生的前提是求生心切?」
  71. 怀孕时念佛、听经
  72. 人真的有命运吗?
  73. 念佛只会变好,不会变坏
  74. 善导大师为何以《观经》开宗?
  75. 净土答问
  76. 有关「藏传净土法」之答问
  77. 宗祖初祖之问
  78. 答莲友二问
  79. 净土宗经释问答
  80. 佛堂应该怎样布置?
  81. 念佛人应该怎样对待妄想杂念?
  82. 於「弘愿寺」答莲友问
  83. 答王子九问
  84. 「念佛」与「忏悔」 ——兼答观生莲友问
  85. 论「三福」与「念佛」 ——兼答观生莲友问
  86. 答「功课、吃素」等问
  87. 答「错写牌位」等三问
  88. 答「为他念佛」等五问
  89. 答某人举某大德有关本愿之疑难
  90. 一向专称与诸行回向
  91. 《观经疏》二处眼目问答
  92. 「愿生」与「往生」义
  93. 答莲友「报土化土」之问(一)
  94. 关於三生果遂
  95. 是消业还是带业往生?
  96. 往生净土品位之事
  97. 答莲友问(一)
  98. 金州念佛问答
  99. 王佛臣佛问答
  100. 十念记数问答
净土宗
净宗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宗法师 > 念佛问答
top

念佛问答

既然不问罪福,为何又说地狱门前僧道多

  因为这个提问是有关严肃的教理问题;另外也可以讲,刚好违背了「一本正经」,「本」就是根本,就是他没有依据净土三部经。

 

  他的问题显示出大多数人的观念,以及逻辑思维都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我觉得蛮有意义的。

 

  「不问罪福,称名必生」这句话和「地狱门前僧道多」似乎矛盾,难道那些没能往生的出家师父都没念过佛吗?「凡夫入报,平生业成」不易叫人信服,望师父开示。

 

  如果就问题来回答的话,也并不难答,但是我觉得这里反应的背景比较多,就说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佛经、理解佛经、理解佛法?

 

  我当然没有批评的意思,因为多数人缺乏这方面的训练,他是以自己的一些道听途说,或者堵在心中的观念为标准,然後衡量说「你那个不正确」。这样,後面的问题就越来越多了,这不是学习佛法的态度。我一开始这样说,也许听到的人不知所云,下面我分成几方面来说。

 

  首先说「地狱门前僧道多」这句话。这句话根本没有经典的来源,既不是佛经里面的,也不是道教经典里面的。那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是明清以後一些扶乩的,就是有民间信仰的这些在家人,为了诽谤僧道(僧就是出家的和尚,道就是道家的道士,不论和尚还是道士,都是出家的),他就说什麽呢?「你看现在和尚不灵了,和尚道士都有很多破戒造罪的。现在是『道降火宅』,我们在家人虽然在火宅当中,但真正的道在我们这边」。为了拉拢信众,扩张自己的势力,编造这些东西来诽谤出家人和道士,才说出「地狱门前僧道多」。这样成了一种口号,传播得很广,大肆宣扬出家人的过失。

 

  当然,出家人都是凡人,没有过失也不可能。只是他们这种不良的心态,捏造是非,是非常不妥当的。所以对於这些话,我们学习佛法的人要有一个基本观念,不要把这些道听途说的话拿来当作真理,然後说「你看,这样的话跟『不问罪福,称名必生』不是矛盾吗?」

 

   「不问罪福,称名必生」,这是善导大师依据净土三部经,尤其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所开显出来的道理。这等於是明明白白,白纸黑字,浩浩荡荡,堂堂正正的,就好像国家颁布的法律放在那里。「地狱门前僧道多」就好像是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你说「国家的法律跟我下午从邻居那里听的那些话矛盾」,这是拿不上台面的。要知道,是以国家颁布的明确法律为标准,哪能把街头巷尾茶余饭後的是非话拿来做标准,跟国家法律对抗?这显然就不恰当。所以,我们学佛一定要知道,如果有矛盾,就以佛经为标准。

 

  「地狱门前僧道多」这句话是不正确的。除了这样的话,还有别的话呢,又怎麽判断呢?我们还会听到很多,比如「喊破喉咙也枉然」,这句话也一样,是从街头巷尾传来的,不是佛经里面的话,所以我们一定要以佛经为标准。如果听起来似乎矛盾,那以什麽为标准呢?当然就要以佛教的经典、祖师的传承解释为依据。

 

  这是第二点:假如有矛盾,以什麽为标准?

 

  我们要依法,这个法就是指佛教的经典,我们要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思维模式;一听到之後,「这些街头巷尾的评说不足为谈,我们要依据传承」。所以依据传承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了。

 

  接下来,我来说对「不问罪福,称名必生」这八个字的理解。先讲「不问罪福」。

 

  「不问罪福」,它是有典据的,就是有经典的依据。经典依据最根本的,就是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文。第十八愿文说什麽呢?「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这「十方众生」当中,当然有罪有福,就不论是有罪的还是有福的,只要念佛,就一定都能往生。「可是最後不是还有八个字吗?『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是不是有点问罪福的意思呢?」看起来是有那麽点意思,但是它只是说,如果造了五逆谤法极重罪业的人,那就不行了;除此之外,你那个罪或者福,它都没说到。但这里毕竟让人觉得有一点不畅通。善导大师解释《观经》下下品的时候就说了,这叫「抑止门」。「抑止门」就是说,你没有造五逆谤法的时候,就说「唯除」;如果已经造过之後,还要大慈悲摄取不舍,不排除。所以,以本愿文来讲,就是不问罪福。

 

  另外像「特留此经之文」,「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将来法灭万年的时候,众生都是造罪造业无量无边;那时闻到名号都可以解脱,这也是不问罪福。

 

  当然,关於「不问罪福的」文句特别多。最明显的还有《观经》,比如《观经》下下品,本来是造作五逆重罪的凡夫,他念了十声佛号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也是「不问罪福,称名必生」。造罪这麽重的人念佛能往生,那有福的人念佛不能往生吗?当然也往生,所以这叫「不问罪福」。不问你是有罪,还是有福;你是造罪的人,还是修福的人:这些都不问。以《观经》来说,《观经》总共有九品,九品的上中六品都属於修福的众生,有大乘福、小乘福,就是行福、戒福,还有世间的福业,如孝养父母等等;下辈三品是造恶的,十恶众生、破戒众生、五逆众生。下三品是罪业众生,上中六品是福业众生。不论是福业众生,还是罪业众生,念佛通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叫作「不问罪福」。这有非常清楚明显的经证。

 

   那麽祖师的解释呢?善导大师讲得非常明确,在《圣教集》652页,「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这是解释《阿弥陀经》的。《阿弥陀经》里有句话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到「若七日」等等。「少善根福德因缘」,听起来似乎在问罪福。但恰恰相反,善导大师依据《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综合起来解释说「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这就是善导大师对经文明确的解释。

 

  当然,善导大师还有很多相应的法语,都有这种意思,没有这样明确说法的,还有很多,可以讲,每个地方都是这个意思。因为他是本据於《观经》九品来的,也是本据於阿弥陀佛本愿来的。《法事赞》里也有一句「无问罪福时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这是举出典据。我们学佛当然要依据经典,依据祖师的解释。你把那些「地狱门前僧道多」之类的拿来,那不可以相提并论的。

 

  接下来要说明道理,为什麽不问罪福呢?先从罪福来说,然後再从称名来说。从名号、罪福两个角度来说。

 

  【罪福】

  罪福,在一般人觉得,好像是了不得的大事。罪福,讲老实话,就在娑婆世界有它相对的意义和价值,或者说有它评判的标准;在极乐世界就根本没这事,没有娑婆世界讲的罪和福这些东西,你怎麽去论呢?罪、福,它们本性都是空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就像高和低,由高而见低,由低而见高;由左而显右,由右而显左。同样,由罪而显福,由福而显罪,它们都是彼此彼此的一对概念。一般人都很排斥罪,觉得福是很好的。暂且在人道这个立场上,可以这样说;但究竟来说,这两个都是相对而存在的,是不相上下的。

 

  再者,罪和福本身就是虚妄不实的,不是真实法。所以昙鸾大师就说,「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提的就是福,「人天诸善、人天果报」,就是一定要修福才能得到人天果报的,诸善就是修福业。那麽为什麽不讲罪呢?因为罪是大家都嫌弃的,它虚妄不实大家都知道,不谈这些;你认为好的福,「人天诸善、人天果报……皆是颠倒,皆是虚伪」,虚伪不实,它不真实。极乐世界是真实世界,阿弥陀佛是真实功德,往生这样的净土,以佛菩萨这种智慧境界,会问你一个虚妄的东西吗?没有意义。但凡夫就认为它真实,这是你的境界,佛菩萨不会跟你一样的境界来说这个事。

 

  所以,罪福都是虚妄不实,都是颠倒,都是不净。罪不清净,福也不清净。清净,比如说,「三轮体空」,「是福德有福德相,不名福德多」。着相就是不清净的,认为有罪有福,这就着相了。如果证悟空性,就清净了;我们显然没有。罪固然是不清净,福也不清净,都是染污。这些都对我们构成束缚,而且都是生灭法,所以不问罪福。不问罪福是因为,在佛菩萨的这种智慧境界当中,根本就见不到罪福之相,当然也就不问。而且也不可能问,也不可问,也不能问,也不需要问罪福。

 

  往生极乐世界干嘛要问罪福呢?救的就是造罪众生,福业众生也一道救;凡夫要救,小乘圣人也一道救;小乘圣人救,大乘圣人也一道救。但是根本目的,还是救造罪众生、罪恶生死凡夫。罪福之所以不问,是因为它跟往生没有关系,非往生因;罪业固然是堕落,福业仍然是三世怨,仍然是堕落。所以,福、罪,以阿弥陀佛净土来看,都属於要摒弃的。

 

  《无量寿经》里说「横截五恶道」。五恶道当中,人、天这两道是善道,地狱、饿鬼、畜生是恶道;恶道是罪,人天是福。「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那不很显然吗?五恶趣,或者称为五恶道,就是罪和福。往生净土超越这个境界。罪固然不是往生之因,福也不是往生之因,它们跟往生弥陀净土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就不问。有关系才问,没有关系你问它干什麽呢?它跟往生毫无关系,你问罪问福干啥呢?多此一举。所以,不问罪福。

 

  这是从罪福方面说的。

 

  【名号】

  如果从名号这个角度来讲,也是不问罪福。称名,因为名号是「南无阿弥陀佛无量光寿之名号」,是究竟圆满实相法,它是非罪非福,超罪超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罪福」这两个字在名号里面无立足之处。就像光来暗去,罪和福都是暗,有光就看不见暗,光一来全破了。所以,在佛的智慧当中,是不见罪福的,不谈这些。

 

  《无量寿经》里就说:「不能明信佛智」「然犹信罪福」「於此诸智疑惑不信」。对於佛的智慧他不敢相信,也不能相信;但他相信罪福报应,「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那为什麽?就站在凡夫这个比较浅显的立场上,有罪有福,这是因果报应,六道轮回里面的一个基本现象,他相信这些。对於超越轮回,不生不灭净土的这种佛智根本,他不敢相信,所以佛智很显然是超越罪福的,他不能相信,所以「犹信罪福」。那我们就知道,佛智是不问罪福的,也见不着罪和福。当然,从称名角度来讲,只管念佛,这才是一向专念的根本来源处。为什麽一向专念?实相法,罪福没有插足之处,这是讲「不问罪福」。

 

  那麽到底谁问罪福呢?罪福在什麽样的一个环境,什麽样一个场景下来问呢?

 

  在三界之内,阎王爷就会问罪福。你到阎王那里去受审判了,是罪还是福,根据你的罪福来判,是生天还是投胎为人,还是投胎猪马牛羊,还是下地狱。这不就根据你的罪福多少来发派了吗?这就要问罪福了。可是阿弥陀佛救度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问这干什麽呢?当然就不问这些了。因为极乐世界已经超越六道轮回之外,不在这个范围之内,就不讨论这些了。

 

  打个比喻,阴间的人用冥票,冥票就是阴间的钞票,在阴间好使,就要问。那如果到阳间好用吗?阳间人还问阴票多少啊?问多少有什麽意思呢?它在这里不流通。罪福就像我们六道轮回里面的冥票。罪,就是你欠了多少钱;福,就是你挣了多少钱。这就像梦一样,你梦里挣了多少钱,欠多少钱,你醒来都没用。你醒来还要讨论「我欠了老张多少钱」吗?找老张,老张在哪儿啊?找都找不着。所以不问罪福,因为净土是真实的境界,是实相法,罪福没有立足之处。

 

  这两个比喻,都已经充分说明:你在三界当中,就要问罪福;出离三界之外,当然就没有罪福可得,你问什麽呢?找都找不着,还怎麽问呢?如果要问罪福,那一定要在三界里面轮回,你问吧。「那我也要问罪福,我也想往生」,那就有一种状况,就是「方便胎宫」。「犹信罪福」的人,叫「疑惑佛智」「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这样的人怎麽办呢?五百岁不见诸佛,这就是你问罪福问出来的毛病。你只要念佛,一定往生。不问罪福,反而莲花化生。一问罪福,落得一个什麽结果呢?五百岁不见诸佛,就在莲花苞里边。你的智慧不到,不了解佛智根本是不问罪福的,所以一定要把它掺和进去,这就是没有智慧。罪福本来就是生灭法,生灭法就是有时间的束缚,在莲花胎里边五百岁,也有时间的束缚。不过,好在总是会花开见佛的,这也就是有低保了吧。我们现在讲「低保」,解决温饱问题,你不会再到六道来轮回了。

 

  那麽,还问到,「没能往生的出家师父难道都没有念过佛吗?」意思是说,念过几句佛就能往生。这也不是正确理解净土法门。哪个人没念过几句佛呢?特别是出家人,上早晚殿总要念。但他不是专修念佛,不是以念佛作为他根本的归命之处,这样就往生不定。

 

  所以,专修念佛,从形式上来看是专修;那麽从内心来看呢,他是「南无」归命,就是说完全投靠阿弥陀佛,仰仗佛的愿力,称佛名号,往生净土。这样,不论出家在家,通通都往生。不是说「我念过几句佛,然後我杂行杂修,甚至我也没有愿往生西方这样的想法」,如果这样,那就不确定了。这也是没有正确理解。

 

  另外,说到「凡夫入报,平生业成」不容易叫人信服。

 

  这个当然啦,那看是谁啦,看你采取什麽态度了。「凡夫入报,平生业成」,这都是经典祖释里边明确的道理,你说不容易叫你信服,要怎麽办呢?我当然不是批评,就是说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佛讲的话,经典讲的,祖师讲的话,一听到之後,如果跟自己的观念不一样,马上就要身上打个冷颤,「那一定是我错了」,不能说自己对。

 

  抱着认为自己对的想法,这是自以为是,抱着自以为是的态度,当然得不到佛法利益。所以经典就说「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要有谦卑的心、恭敬的心,一听这样说「凡夫入报」,「『凡夫入报』我们根本没听过的啊!真的是这样的吗?」仔细地看一下,「一定是我错了」。你当下信就信了。「不易叫人信服」,那要看你采取什麽态度。佛菩萨的话,我们不能相信,谁讲的话容易叫你信服呢?我们自己心中想的那一套就容易让我们自己信服,这就是凡夫心中盘结的「骄慢」观念。

 

  有这种观念,当然要把它改转过来。这样学习佛法,才是一个正确的态度。

 

  时间关系,关於「凡夫入报,平生业成」不能讲得太多。我们有一本小册子叫作《净土宗之特色》,那里边引用了很多的法语,「凡夫入报」有一章,「平生业成」有一章,可以看看。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