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具足信愿只念十声佛,临终是否也能蒙佛接引
问:南无阿弥陀佛。请问法师,弥陀四十八大愿当中的「十念必生愿」,是不是既指平时亦指临终?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只要我们平时具足信愿,称念十声佛号,哪怕只有一次,临终亦可蒙佛接引往生净土?
答:不是这样的。这样理解有所不足,需要详细分析。
首先,第十八愿的愿名,如果以善导大师的思想,称之为「念佛必生愿」,而不是「十念必生愿」。因为愿名的不同,致使理解也不一样。如果十念必生,可能会导出一个结论说:「我平时念了十声,就不再念佛了,过了三年、五年、八年、十年,我是不是也一定往生呢?」不一定。
「我信愿具足,不是具足信愿就能往生吗?」
这是因为对愿的内涵理解不一样,对愿的名称、命名也就不一样,所以让人家听到之後产生误解。
依善导大师的思想,是「念佛必生愿」。「念佛必生愿」讲的「乃至十念」通平时和临终,这倒是对的。善导大师对「乃至十念」怎麽解释呢?他解释为「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等」。「乃至十念」是一辈子念佛。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上品上生释当中,就说到修行时节,怎麽说呢?有三句话:「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大意者:一发心以後,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第一句说从多向少:「上尽一形」先按多的说,心中的目标是准备念一辈子,叫「上尽一形」;但是可能寿命长短不一样,或者念了三年,或念了三天,或念一天,所以说「下至一日」,或者只念一个小时,或者一念——「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就打定主意念一辈子,可是人生无常,到这个时间寿命就完了。
第二句从少向多:「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现在念佛,当下就打定主意要往生,今天就准备死了,无常观特别强;但是今天没死,没死就延到一天,一天没死就延到一年,延到一辈子。这是从少向多。
第三句「大意」,就是综合起来说:「一发心以後」,一发心求生净土以後;「誓毕此生」,总之这一辈子不改变了,「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念念之间都是要求生净土的,发心的意乐是这样的,并不是说我们别的事都不做了,啥也别想,凡夫做不到那样。
这段文虽然说在上品上生当中,其实它是对净土、念佛或者其他修业一个总的说法。善导大师在解释第十八愿愿文「乃至十念」的时候,也经常用这样的句式,「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等」。所以,善导大师所讲的念佛,都是指一辈子念佛。「正定业之文」也是这麽说的,「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这样不能理解为「我就念了十声,不再念了」,不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学习教理,一定要有传承。我们对愿名的理解、认识,以及对於愿文当中讲的「乃至十念」到底是什麽内涵,要依相承祖师的解释,这样比较圆满。
下面接着来说「我平常就念十声,不念了,临终就不能往生吗?」
这不一定。为什麽说不一定呢?分成两个层面来说,一个从法体,一个从机行。
「法体」就是从这句名号,名号是救度之法,就它的本体、本身来说,它有什麽样的功能和作用。「机行」就是从我们众生——机这边的做法、作为得的利益。
从法这边来说,这句名号不要说念十声,即便是念一声,它当下也具足救度我们往生的功能。就算没有念,在十劫之前,阿弥陀佛成佛的时候,这句名号当中也圆满具足众生往生的一切功德。也因为如此,我们信,我们念,才可以得救。所以,名号的法体本身是圆满的,不在於说念十声、念一声还是念一辈子。
接下来谈众生的「机行」,就是我们「机」这边的行持。如果跟这个法相应的话,叫「具足三心」,就是有信心。有信心、具足三心,会表现出什麽样的相状呢?就是「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刚才讲的这一段话,它是必然的。「具足三心」,不可能说「我念了十声佛,放下不念了,该干嘛干嘛,该打麻将打麻将,该看电影看电影,该遛狗遛狗,然後过了八年、十年,这就往生了」,不是那回事,这样的话,你根本就不具足信愿。
具足信愿一定会念念不舍、念念相续。
现在过大年了,你想回家,你有这个回家的愿望,想一下就算了吗?心心念念都想着要回去,然後一定要把票买好,这才安心,到时候就回去,这就是你心中最重要的事。
念佛到极乐世界,解决三界轮回、旷劫流转这麽件大事,说「我就念十声,放那」,不可能这样。
「切事系心」——「我最关切,对我影响最大最深的,心中总是系念着它」。像在家人,儿子有什麽事,心里总是挂着,「某某人,听说你儿子出车祸了呀?怎麽样没撞坏吧?」都慌神了,心心念念挂着儿子,赶紧往医院跑。我们愿生极乐,如果真正具足信愿,不可能只念十声佛号就不念了,它会自然相续。这是一种状况。
还有一种状况:
他信愿不是很具足,这个时候也需要「上尽一形,下至十声」,这样的念佛能够帮助他信愿具足。所以,善导大师才说「五门相续助三因」,「五门」就是五念门,就是我们相续念佛,这句名号会调摄、调化,让我们的心受名号功德熏染,渐渐相应,渐渐建立信心。这有佛力的作用在当中,所谓「就行立信」,就会有这种效果。
这样理解,在念佛当中既不懈怠、放逸,也不至於那麽紧张、担心,就我们根机能做到的,一心念佛,今天、明天,相续不断。
「平时念过十声佛,哪怕一次,临终是否一定往生?」
刚才说了,不定的,多数是不定的,因为他不具足信愿。
为什麽说不定,还有可能性呢?因为他毕竟在佛法当中结了缘,如果临终有善知识提醒,或者他遇到苦缘,突然想起来,这个时候又生起念佛心而恳切归投,那还是可能往生的,只不过这种状况的概率很稀少。
所以,我们不能这样来理解,要养成念佛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