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四)
四、要弘二门之分判
分科表:
细判:
引文
1.要弘分判
以上三师难易二道、圣净二门、二藏二教之教判,皆是立於净土宗之立场对整个一代佛教之大判。除此之外,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又有针对净土门内之细判: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细判就是更加详细的判释。大判是粗略、笼统的判释,把整个佛教一分为二,像圣净、难易。在净土门之内,昙鸾大师、道绰大师都没有判,而善导大师判为要门和弘愿。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大家如果了解《观经》,就明白「娑婆化主」是指释迦牟尼佛,因为韦提希夫人的请求。韦提希夫人请求了什麽呢?「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我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请佛告诉我怎麽修行、怎麽观」。因为她所请,释迦佛就「广开净土之要门」。
「安乐能人」指安乐世界能教化的教主阿弥陀佛,「显彰别意之弘愿」。
这是要门、弘愿的来历。要门的法门主是释迦牟尼佛,弘愿的法门主是阿弥陀佛。
二佛有二教。下面解释:「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定」是息虑凝心,很好明白;散善不必息虑凝心,而是废恶修善:这就是定善和散善。那为什麽称其为要门呢?「要」就是重要、关键。在《观经》最後,阿难又问释迦牟尼佛:
世尊,当何名此经?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
释迦牟尼佛说:
此经名《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
然後又对阿难讲:
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此法之要」就是指「专称弥陀佛名」。要门就是说:你想专称弥陀佛名,就要有一个门进来,那就通过定散二善回向,进入一向专称佛名。所以这个「要」是有特别所指的,所谓「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
「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这是指要门,就是入要之门,要门是进入要点的一个门户。要点是指什麽呢?就是指弘愿,「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要」是指无量寿佛名,定善、散善是通入专持无量寿佛名的门户,所以称为要门。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这是弘愿,弘愿就属於阿弥陀佛。所以,解释《观经》的时候,善导大师很明确地是以《大经》弥陀的弘愿来看待《观经》的,同时也是以《观经》的下辈三品来解释《大经》的,是《大经》《观经》《阿弥陀经》互相对照来解释的。《大经》经文「乃至十念」应该怎麽解释,各人说法不一样;善导大师是参考《观经》下辈三品来解释的。
这段文就称为「要弘分判」,把整个净土门分判为要门和弘愿。要门就是修行定散二善回向求生:定善就是息虑凝心,禅宗参禅、天台止观等,不管修哪种都可以,只要是修定,都属於定善;散善就是废恶修善,持戒、布施、诵经、拜忏,这些不需要入定修行,属於散善,这样散善回向求生。定善、散善合在一起,属於要门。这一对照,就知道了,某人在修行,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净土门的。他虽然属於净土门,在净土门里属於什麽呢?他在修要门。弘愿呢?一切善恶凡夫得生,都靠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一向专称弥陀名号,靠佛愿力,这是弘愿。这就是「要弘分判」,在净土门里分出两个类型。
2.要弘废立
又,《观经疏·散善义》最後结论: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此为「要弘废立」。「废立」意同取舍。
这需要更多的解释。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就是《观经》解释到最後了,前面这麽长,十六定观都说完了,里面有十三定观,是定善,九品当中的上六品是散善,定善、散善回向求生极乐:这是「两门之益」。
但是到最後,佛说「持无量寿佛名」。为什麽说「持无量寿佛名」呢?因为「望佛本愿」,这是阿弥陀佛的本愿。释迦牟尼佛讲「定散两门之益」,他内心有个目标。他是看着哪个目标?他是看着阿弥陀佛的本愿,是以此为目标来讲,慢慢引过来,佛意是引导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把「要弘废立」这段文和前面「要弘分判」文对比的话,「定散两门之益」的「定散两门」不就是要门吗?「望佛本愿」不就是前面说的弘愿吗?弘愿是要弘分判时讲一个理则,「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这里讲具体行法,怎麽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呢?「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里说「意在众生」,是什麽样的众生呢?就是上面那段说的「一切善恶凡夫」。这一对比就非常清晰了。
在要弘分判的时候,没有明确取舍,有那个意思,但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因为还没到时候。慢慢地,就像图穷匕见一样,整张图慢慢地展开来,到最後图打开匕首就现出来了。「持无量寿佛名」「利剑即是弥陀号」,弘愿显现出来了。所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不过是要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进入弘愿。这一点需要大家细细地思维。
我布置一道作业题,大家回去想一想「废立」这个词。不少人对这个「废」字很不认同,觉得「废」这个字不好,「佛法说了又废,那干吗还要说?不说不就完了吗?说了还要废啊?」
「废立」是专用的佛教术语,「废立」的名相,最早出现在天台宗,智者大师诠释得很好,所以净土宗把它引用过来。「废立」,大家好好想一想,怎麽来说明它,思维它。十三定观是佛明确讲的,怎麽能说是「废」呢?
释义
要弘二门之分判,主要引用了善导大师两段文,接下来解释。
这两段文特别重要。一段是要弘分判,一段是要弘废立。要门、弘愿是善导大师特别义立的名目。什麽叫「义立」呢?就是在经典里没有这样的字句,而是根据经典的意思所立。这样特别所立的名相,叫义立的名目。我们学习善导大师的法脉传承思想,对「要门」「弘愿」比较熟悉,而且知道它们的重要性和其中的智慧、善巧方便。一般修学净土的行人对「要门」「弘愿」两个名相很陌生。在中国,一千多年来,很多大德法师在解释净土的时候很少引用这种名相,因为善导大师着作没有流传下来,其实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组净土概念。
要弘分判文是在《观经疏·玄义分》开头,就在「开宗明义」的地方;要弘废立文是在《观经疏》结尾,在解释流通分的地方。一个是开头,开宗明义;一个是结尾,作为总结、定论:两段文前後呼应,首尾一贯,就成了一条线索。善导大师解释《观经》,就是以「要门」「弘愿」开头,最後收结到一个点,好像人的脊梁骨一样,整部《观经》脉络、主线就非常清晰。善导大师的解释,如果会读,就会觉得非常畅快。慧净上人把这两段文称为《观经疏》的「两处眼目」,非常重要。「眼目」就是眼睛,这两段文能够理解,看《观经》就有眼睛了,就能够明了、通达,所以叫「眼目」。如果这两段文根本不了解,那就没有眼睛了,就不能理解《观经》玄义、宗旨。
1.要弘分判
接下来先解释「要弘分判」。
善导大师将净土一门又别分为要门与弘愿两种,以《观经》所说「定散二善回向求生」为要门,以《大经》所说「一向专念弥陀佛名」为弘愿。
善导大师将净土别分为要门与弘愿两种,这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来。这是解释「要弘分判」。
2.要弘废立
下面解释「要弘废立」。
先虽开定散之要门,後还舍之,而独取弘愿之念佛一行。故知要门为方便,弘愿为真实。以要门引导诸机归入一向专念,是释迦开说定散二善之意。
文句都很简略,但是意义很充实。「先虽开定散之要门」,指《观经》先讲十三定观;然後讲散善的三福九品,前六品讲大乘善、小乘善和世间善:这是定散二善。「後还舍之」是指到了《观经》流通分,阿难问佛「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释迦牟尼佛说:「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这时,十三定观也不提了,三福、诸善也不提了,这就是舍;只说下辈三品之念佛,《观经》流通分付嘱阿难说「持无量寿佛名」,这是「弘愿念佛之一行」。前面虽然开了要门,後面又舍了,这叫「废立」。
这就知道:「要门为方便」,「方便」的意思是不究竟,是权巧,是一时的施设;「弘愿为真实」,弘愿才是释迦牟尼佛要讲的真实本意,究竟义理在这个地方。释迦牟尼佛讲《观经》,前面讲的要门是一时性的。为什麽还要讲呢?因为众生根机没有成熟,必须从要门慢慢引导,慢慢牵过来。
「以要门引导诸机」,「诸机」就是定善机、散善机,也就是六度万行、自力修行的种种根机的众生,引导他们进入弘愿一向专称。这是释迦牟尼佛开说定散二善的本意,不然为什麽要讲呢?意义就在此。前面说到「图穷匕见」,这个比喻很巧妙,就是很有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荆轲说:「赵国要献城池给秦王。」秦王很高兴:「在哪个地方?」就打开地图看,展开图卷,到後来匕首现出来了——荆轲的本意在这里。
这些文如果详细展开要解释很多,希望大家可以参照《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这本书或者光碟来学习、了解这两段;也包括圣净二门判、难易二道判,都有专门章节讲解。
3.要门的作用
接下来说要门的作用。
定散二善摄尽六度万行,本来是圣道门自力难行之法,以之回向求生极乐,即转入净土之要门;再转即入弘愿,专修念佛。
作为圣道门根机的人,本来就在修行六度万行,没有求生极乐。靠自力修行,如果没有六度万行,凭什麽往生极乐?现在修行六度万行来回向,就很善巧,就可以转入净土要门。这是一转。
第二转:「再转即入弘愿,专修念佛」。
所以,要门的施设有很方便的地方。
下面详细解释。
此要弘二门之分判,有双重作用及目的:一为方便圣道行人转入净土,二为方便要门行人归入弘愿一向专念。
「此定散二门之分判,有双重作用及目的」,有哪些双重作用和目的呢?这就好像一个开关一样,对内对外,开合转动自如,在净土门之内一开,可以转入弘愿;对外一开,可以摄受、接引圣道门众生根机,非常方便。不然圣道门和净土门之间好像有一条鸿沟:一个自力修行,一个他力救度;一个六度万行,一个专念这句佛号,差距特别大,坎儿特别高,可能一步跨不过去。中间有要门一垫,上去了。
就好像高速公路,本来是两条道,圣道门就是圣道修行,「我就要在这个世界成佛」,这是一条道;净土门,专门念佛到西方净土:这是两条道。这两条道之间怎样才能有一个连接呢?开车能从这条道飞到那条道上吗?可能有开飞车的,但很少。善导大师的要门就非常方便,他根据《观经》的教理,在圣道门和净土门之间加一个连接道、小岔道,从圣道门开出来,经要门一转弯,就进入净土门,进了弘愿专修,这是非常方便的一条连接道,最终还是去成佛这个目的地。
所以,善导大师的教理建设,发前人所未发,对行人修持的方便,对整个法门教理框架结构的完善,是非常有意义的。之所以称为「祖师」「楷定古今」,不是自封的,一看就非常清晰。
这两重作用和目的,一为方便圣道行人转入净土,二为方便要门行人归入弘愿一向专念。这是先标出定散这两种方便。
下面是解释。
圣道门行人本期此土成佛,但此是难行道,若能回向往生净土,即自然成佛,即是易行道。成佛目标与行法虽相同,却有难易之别,故能舍难取易,一转而入净土之门(要门)。既愿生净土,彼土是无为涅盘界,凡夫有漏福善不能往生,必须称佛名号、乘佛愿力方能往生,故再转而入弘愿专修,以佛果地一句万德洪名,总摄一切因中六度万行,即是舍劣取胜。
圣道门的行人本来是期望在此土成佛,修行六度万行,证入佛性,得无生法忍,成佛,但这是难行道。以成佛为目标,发大菩提心,这是诸佛菩萨都嘉许、护念、肯定的,可是这很难。我们当初发心的时候很勇猛,往往人都是这样,一开始觉得行,但走到一半就觉得不行了。
我有个亲身经历,中学的时候放寒假回家,那时候不通车,要走四十里路,还下着大雪,没办法,只能走。开始走觉得很有劲,不知道有多困难,下雪下得很厚,路都封了。那时我也才十几岁,个子很矮,感觉雪都快没到一半了,根本就走不动,再走一段就非常累了。那时候就左顾右盼,最希望有车来,能搭个便车多好啊!自己没有力量了,就盼望他力了。
圣道门的修行,修啊修,修了一段时间就觉得:这时候有他力多好啊!心态自然就是这样的。如果能够回向往生净土,到了净土就方便了,自然成佛。成佛目标跟圣道门一样,同时还比较容易,是易行道。他本来也在修行六度万行,目标也是为了成佛;可是,一个求生净土,一个在此土成佛,就有难易之别。一比较,当然舍难取易,为了达成目标,越容易达到的,越要选择它,这是自然的。比如做生意赚钱,同样两笔买卖,一笔很容易赚一百万,一笔也是赚一百万,但非常难赚,你愿意选哪一个?毫无疑问,肯定选容易的。学习也一样,要拿一个学位,一个两年很容易拿到,一个还要二十年,那你修哪一个?
从圣道门转入净土门了,那怎麽还叫净土要门呢?因为还是以万行回向,这就是要门。既然愿生净土,就进入净土门了,进入要门之後有一个陶炼的过程,一开始肯定还抱定自己的定散万善修行,这是凡夫的习性,或者是惯性的作用。「彼土是无为涅盘界」,西方净土是无为涅盘界,是不生不灭的境界,「凡夫有漏福善」和它因果不相应,所以就不能往生。但他未必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不能往生,或者说很难往生,或者说即使能够往生也往生得不殊胜,在边地、疑城、莲花胎当中,有种种不足。进入要门之後,经过《观经》的陶冶、陶炼,懂得了必须要称佛名号、乘佛愿力才能够往生极乐无为涅盘界。
这样,他根机就成熟了:既然求生净土成佛,那何不再一转?於是就顺彼佛愿,既殊胜又容易。所以这样再转就转入了弘愿专修,以佛果地一句万德洪名,总摄一切因中六度万行。怎麽能舍得放下六度万行,来念这句名号呢?原来,这句名号已经含摄所有六度万行,并没有减少;不仅没有减少,还提高了。为什麽?因为自己的六度万行是因地的,还是不清净的、没有成就的;而这句名号是果地的,是成就的、圆满的、清净的。这样,他也不会觉得有所不足。
「舍劣取胜」,就是以六度万行为劣,以称佛名号为胜。
也是「舍自归他」。所谓的修行,到这里才算大功告成,天下太平。如果没有舍自归他,都还算不上,都是在外面绕圈子。「舍自」就是舍了自力修行的种种观念,自力的心态舍掉了,归入阿弥陀佛这句万德洪名中,整个生活在阿弥陀佛的生命中。
这就是要门的两重作用。
总结
下面我们来看三张图表。先看下面这张图表。
这张表很清晰。佛法分为圣道门和净土门。净土门之内又分为要门和弘愿。
要门有定善,息虑凝心;散善,废恶修善。这只是行法,怎麽会成为「门」呢?「回斯二行,求愿往生」,就成为要门。这是自力回向,靠自力修行功德,来回向求生,夹杂自力。
弘愿以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大愿业力指什麽?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这里把「大愿业力」分开了:
「大愿」是因中五劫思惟之本愿,阿弥陀佛为法藏比丘的时候为谁发的大愿?为我们发的,为我发的。为什麽用「我」字?经文虽然说为「十方众生」所发,但如果这样读过去,就和我们没有交涉;要知道这条愿就是为我发的,才感到亲切。学佛就是这样,我们念阿弥陀佛是一对一的,阿弥陀佛救度十方众生,别把自己漏掉了,阿弥陀佛救我就行,十方众生救不救是阿弥陀佛的责任,能把我救出来才实在、亲切。
「大业」是指兆载永劫之万行,有愿有行。修行为谁修的?每个人都要理解是为我修的。
「大力」又分为两种:无碍光明摄取力,无为无漏名号力。「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指光明摄取。名号本身是无为无漏法,它有力量来救度众生,这大力已成就。为谁成就的?为我成就的。所有因中誓愿、本愿万行都在果上的名号之中,都摄在这六字当中,一向专念就可蒙受弥陀大愿业力增上缘的作用;所以一向专念,依佛力得以往生。
这是他力回向,就是阿弥陀佛把他因中誓愿、万行的功德,果上名号摄取所有功德力量,回向给我们,让我们往生。自力回向是回向自己所修功德求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你看够不够?可以了吧?我应该可以往生了」。
这是两个概念、两种心态:
「自力回向」的心态是祈求、担心性质的,「我什麽时候够格呢?」不知道;而且是修行的人主动,佛好像是被动的,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他力回向」不一样,是佛主动成就好给我们的,只要我们接受就是我们的,没有任何遗漏。
我们看下面这张图表。
六度万行是此土成佛,是圣道门。
六度万行、愿生净土是净土门,是净土门的要门,还是六度万行,行法一样,目标改了,这是一个台阶。
再接下来,愿生净土的目标确定下来了,到一向专念就进入了弘愿。
这也比较清晰。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