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七)
五、《观念法门》一卷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具疏」,都是概略性的介绍。
具疏四部,每部大科为四:首先解释题号,简介有关内容;再解释写作这部具疏的目的所在;接下来说明内容组成;最後说明这部着作的要点。
我们来看《观念法门》,从这四个方面来说明。
《观念法门》,全称《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意为阿弥陀佛相好功德广大如海,无有限量,或观或念,皆有无限功德,简称《观念法门》。
「观」字代表观佛三昧,「念」字代表念佛三昧,《观念法门》其实是说了观佛三昧、念佛三昧这两种。这是解释题目的意思。「简称《观念法门》」,有时候也叫《观念门》。
本书目的,在引导好乐定心观佛、念佛的行者,契入本愿称名;内容为别时行法,五种正行中别明观察正行,助入称名正定业。
这些话都很简短,不过这个地方是个结论性的。希望大家在读这本书的时候通过这个结论来看,也可以提出疑问。
「本书目的,在引导好乐定心观佛、念佛的行者」,众生根机各个不同,有人堪修,有人不堪修,有人好乐,有人不好乐。本书目的,是引导定心观佛和定心念佛这两种行者,契入本愿称名。
怎麽能证明这本书是在引导定心观佛、念佛的行者契入本愿称名?有什麽道理呢?怎麽来说明它是「观察正行」来助入「称名正定业」呢?这都要去看《观念法门》这本书,找到其中的理由。
有两方面的理由:
第一,依据善导大师一贯的思想,是有五种正行,其中以称名为正定之业。《观经疏》最後结尾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意,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毫无疑问,「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是善导大师立教的根本之处。这四部着作又是具疏,它们的地位显然是附属、辅助於本疏的。《观念法门》属於观察正行,一看就很明了,从书的名称到它的内容都很清楚。从这个道理来讲,它必须服务於、辅助於《观经疏》的称名正定之业。
了解了这个方向之後,我们再来看,就会站在一个高点上,这个时候才会打通气脉。不然看《观念法门》会看不清楚,会理解为「这不是教我们怎样定心修行吗?」因为《观念法门》本来就是要摄受定心观佛、定心念佛的众生,一定会就他们的根机讲到这方面的行法,不然怎麽摄受呢?如果不从高点来看,就像前面讲的,不是登到山顶上看,而是在山脚下看,在山脚下往山上爬的时候,一根树枝、一片树叶都会挡住眼睛,就会认为「这不是教我们观吗?这不是教我们怎麽定心吗?」不是的,这是不会看。所以要有这个高点,要先清楚地掌握脉络,才抓得住根本的核心。这样再回过头来看,就能看出,原来这是要引导定心观佛、定心念佛的众生进入本愿称名。站在这个角度、立场上,把握住这条主线,再来看,就能贯通;不然就会「死於句下」,或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讲一个大体的原则。如果要详细来看,看到哪一点是导入本愿称名的,就会看得很法喜。我们读书也要以此为基调。看一本书,假设是《观念法门》这本书,如果你从头到尾看得很清楚,但居然看不出它是以「观察正行」导入「本愿称名」的,那麽很明显,这本书就是教人观佛的——当然事实不是这样的。如果它没有「称名正定业」这种观念,也没有助业导入正定业这条主线、这种根本的原则,那麽它和善导大师的思想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那很显然,这本书很可能不是大师的着作,因为古代可能有人假托大师的名义。这样来看书才能有底气。当然我们讲的是假设,事实上,这本着作本来就是善导大师引导定心观佛、念佛的众生进入「本愿称名」的。
下面讲本书的内容结构。
本书大分为三:先於「三昧行相分」说明定心观佛三昧及念佛三昧之实修仪则;次於「五缘功德分」说明念佛具有灭罪、护念、见佛、摄生、证生五种增上缘功德利益;最後总结劝导专称佛名。
「本书大分为三:先於『三昧行相分』说明定心观佛三昧及念佛三昧之实修仪则」,实际修持的时候要怎样做,书里讲得很清晰。
下面是《观念法门》的组织图表。
这张表把《观念法门》分成三个部分:「三昧行相分」示三昧行法;「五缘功德分」示念佛利益;「结劝修行分」示信谤损益,有信顺阿弥陀佛救度的,还有诽谤的,信顺就有利益,诽谤就有损失,「最後总结劝导专称佛名」,这就是「结劝修行分」的内容。
这是讲《观念法门》的内容、结构、组成。接下来说明它的要点。
其中,「五缘功德分」内题「依经明《五种增上缘义一卷》」,尤其「摄生增上缘」的部分,在教理上最重要。
有「灭罪」「护念得长命」「见佛」「摄生」「证生」五种增上缘。
灭罪增上缘,念佛可以灭罪,包含称名、观佛和见佛;还有护念增上缘:这些是现生的利益。
摄生增上缘和见佛增上缘通现生和临终。证生增上缘是证明我们能往生。
其中对我们最重要的,当然是阿弥陀佛怎样摄受众生去往生,所以摄生增上缘这一部分在教理上最为重要。
另外,本书说到临终助念方法,以及说明念佛现世利益之灭罪、得护念、延年转寿、不遭横难等,对净业行人有很大的影响。
临终助念是谁发明的?就是善导大师。说在哪里?在《观念法门》这本书里。现在也强调念佛消灾灭罪,念佛得护念、得种种好处,对这些在哪里有系统的说明?就在「五种增上缘」里,念佛延年增寿、不遭横难,这里讲得很清楚。
六、《法事赞》两卷
先解题号。
《法事赞》题号有三种:上卷首题《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尾题《西方净土法事赞》,下卷首尾皆题《安乐行道转经愿往生净土法事赞》;简称《法事赞》或《净土法事赞》。内容为教导转读《阿弥陀经》并绕行念佛之仪则,以此法事愿求往生;为临时行法,五种正行中别明读诵正行,助入称名正定业。
这三个题目有详有略,尤其是最後的题目加了「安乐行道」四个字,是最具体的。
「内容为教导转读《阿弥陀经》并绕行念佛之仪则……」这是结论。何以知道这是读诵正行来助入称名正定业呢?大家可以去看《法事赞》,里面有很多文句说明这一点。要能通达义理。
全书三分:前行法分,正转经分,後行法分。以正转经分为主,将《阿弥陀经》分为十七段,每段附加赞文以解释经文之义,历来备受重视。如解释「生因段」经文说:
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此即是广为传诵的「称名入报之偈」。以极乐是无为涅盘的境界,也就是报土;以念佛之外「随缘杂善」(即《观经》定散二善),解释「少善根福德因缘」;以「念弥陀专复专」解释「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全书三分:前行法分,正转经分,後行法分」,行法仪则有前有後,中间「转经」是最重要的部分。
「以正转经分为主,将《阿弥陀经》分为十七段,每段附加赞文,以解释经文之义,历来备受重视」,虽然是赞偈,但赞偈的内容就是解释当段经文的,它的重点就在十七段经文当中。
「如解释『生因段』经文说」,「生因」就是往生正因这一段: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善导大师很简略地用了四句偈子解释这一段,「此即是广为传诵的『称名入报之偈』」,就是:
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极乐是无为涅盘的境界这一句话,把前面所有对极乐净土依正二报的赞叹都包含在内了。《阿弥陀经》前面有一大段赞叹极乐依正二报庄严的文句。这样的依正二报庄严是什麽样的境界呢?大师以「极乐无为涅盘界」这一句话作了总结,也就是说,极乐世界是报土。
「以念佛之外『随缘杂善』(即《观经》定散二善),解释『少善根福德因缘』」,这都是很简略地来解释《阿弥陀经》。
又,最後咒愿,显明因施主别请,大众共行转经念佛,为之回愿祝福,为接引信众所共修之法事。
《法事赞》的因缘就是有施主来请。我们希望,最好是有会梵呗、会接引信众的人士,能把《法事赞》恢复起来。在唐朝善导大师的时代,到底是怎样来做这个法事的,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净土门善导大师的《法事赞》是用来接引信众的,有人到寺院里做佛事或者是有什麽要求,比如祈愿、祈福的,通过《法事赞》来成就,这非常好。法会的时候,上面有法师坐高座诵经文,底下有法师以及很多信众、施主,大家共同念赞文;赞完之後有唱,有和,有散花、绕佛等等,设计得很庄严,很隆重,也很有互动性,很有加持力。这样做一天、两天或者三天佛事,接引信众也是很多的。善导大师早就设计好了,可惜当时没有摄像机,没能摄录下来。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