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风学习(二)
宗风俗谛的处事之道——「和」
南无阿弥陀佛!请随我一道将《念佛人每日诵念思惟》背诵一遍。
一、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
二、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
三、自觉愚恶,过於他人;毫无资格,计较他人。
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较是非。
不求人过,不举人罪,不揭人私,不争人我。
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怀虚假,不行谄曲。
四、六亲眷属,敬爱和睦;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和颜爱语,下心含笑;慈念众生,加厚於人。
奉行谦敬,不起骄慢;常怀惭愧,仰谢佛恩。
五、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
凡事真心,凡事爱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
凡事守大体、有分寸,凡事为对方设想,
凡事肯吃亏不计较。
六、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七、生活──简单、朴素。
语言──诚恳、和蔼。
威仪──安详、稳重。
八、诿罪掠功小人事,掩罪夸功众人事,
让美归功君子事,分怨共过盛德事。
九、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
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
十、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
今天,学习心得交流的题目是:和。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同大家来共同学习。
一、 和的重要
二、 和的好处
三、 为什麽不和
四、 怎样才能和
五、 心中常保一团和气
六、 破疑
一、和的重要
「和」是和气的和,和平的和,在《触光柔软》这本书的第32页,慧净上人有一篇简要的开示。
「和」这个字很平常,很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对於个人、家庭、团体,甚至对於社会、国家、世界,「和」都非常重要。在《宗风.俗谛》的十条当中,「和」出现了四次,就是「谦卑柔和」「和颜爱语」「敬爱和睦」「诚恳和蔼」。可见频率是相当高的,「和」在宗风当中也很受重视。
《宗风》的落实,体现在个人身上,最明显的,让别人一遇到你就能感觉到你这个人很慈悲,很谦虚,就是「慈」和「谦」两个字。体现在团体当中,人家一来到这个团体,立即感受到这个团体很和,没有人我是非。
和,对於个人、家庭,乃至万事万物,都非常重要。可以说,和是生命的基础,和也是一切人、事、物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万物和则生,不和则死。任何事物,人也好,企业团体也好,即使再小再弱,如果能够和,也会欣欣向荣,也会茁壮成长。那麽,即使你看上去很强大、很强盛,如果没有和的话,也会慢慢衰败,到最後就会灭亡。所以,这个「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中庸》当中有一句话,我觉得非常好:「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把「和」提到了很高的位置。意思是说,如果能达到「中」和「和」的话,那麽,天地——宇宙乾坤的位置就正了,宇宙乾坤就会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转,不会颠覆变乱。人生的根本伦理就能得到维护,人类社会就会正常运转。
「天地位焉」是指天地的位置不会颠倒,在合适的、正当的位置上。如果天地位置都颠倒了,那宇宙万物怎麽生存?那就动乱了。
「万物育焉」,「万物」就是一切生灵,万事万物都能够得到生长和发育。所以,「中」和「和」是这样重要。
什麽叫做「中」,什麽叫做「和」?有两句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就是说一个人的心还没有喜怒哀乐这些情绪,没有对外界的反应、认识、应对,还没有动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心本来的状态,灵灵明明的),没有受外界的干扰,就好像水井的水,很平静,这个时候就称之为「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从「中」的状态出发,应对外界事物,都能中节。「中节」就是合乎节度,合乎本来状况,既不多,也不少,认识和表达都恰如其分,没有偏颇,不带情绪,都很理性,这叫「发而皆中节」,这就称之为「和」。
怎样才能「发而皆中节」呢?关键就要从「中」出发,如果「中」都没有,那就谈不上「和」了。
打个比喻,就像照相机,快门打开,还在静止的状态,没有按下,这个时候叫做「中」。快门一按,哢嚓!它就「发」了。一按快门,「发而皆中节」。它怎样「中节」?就是按快门的时候照相机要保持不动,如果一抖动的话——「发而不中节」,那就模糊了。也就是说,我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若想「发而皆中节」,就要心中保持「中」,从「中」出发就「和」。
其实,这个「和」,与我们心性的历练、修养的提高,甚至与我们心性的反观觉照都很相关。这一段话主要讲心理上的作用。
「和」在各个方面都很重要。比如说身体不和,怎麽样呢?身不和就要生病,所以我们讲身不和叫「四大违和」。身体一旦不和,头疼脑热了,关节炎发作了,颈椎病、腰椎病,甚至偏瘫了,大脑指挥不动;肠胃不好的人最能体会肠胃不和。身体不和,就难过,就生病。
心里如果不和呢?心里不和就会生烦恼。我想「和」字或许不容易体会,但是「不和」是很容易体会的。「见到他我就皱眉头,关系处得不好」,这就是不和。心里不和是很难过的,心里和就感到一片春风。
家庭如果不和呢?家必败。家业再大,家族再发达,如果不和了,为财产争斗,必定败落。
国家如果不和,也会衰落,意见不一致,斗争很多,打内战,那能够强盛吗?所以,和非常重要。
有两句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也是讲和的重要,一件事情的成就,往往是这三方面的作用——天、地、人。这三方面都很重要,但是,比较起来哪个最重要?「人和」最重要,所以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是指时节气候的因缘,「地利」是指地理环境的因素,「人和」就是人心的向背。这三者对於一件事物的生存发展都非常重要,但主要还决定在「人和」。得天时,得地利,不得人和,那就不能成就;如果得到人和,暂时没有得天时,没有得地利,它也会转,天时也会转来,地利也会转来,这就是依报随着正报转,渐渐地,天时也有了,地利也有了。
所以,历史上,像商汤、周文王,一开始都是小小的国家,七十里、一百里,因为很仁和,很得民心,就可以做天子;夏桀、商纣,一开始很强盛,但是不和,最後都衰败了,这都能证明的。
还有句话说「家和万事兴」,这句话是大家都知道的。「家」不仅是家庭,也指团体、公司、企业,这都是家。家如果和的话,各种事业都能兴旺起来;家如果不和,各种事业都会衰败。
尤其,家庭如果不和的话,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甚至影响他一辈子的幸福。对於孩子来说,父母就好像房子的屋顶一样。房子上面是两片屋顶,我们一个小小的人,在房子里面住着,突然,两片屋顶在上面打起架来,你打我,我打你,你想,住在下面的人会不会心惊肉跳啊?父母就像孩子头上的两片天,父母在那里吵嘴,在那里摔东西,在那里不和,孩子是非常惊恐的,一定会影响他的心灵,影响他未来的幸福,甚至会把这个风气传给他的下一代。所以,家和非常重要。
二、和的好处
团体当然更要讲究和。和有很多的好处,可以讲,和无不善,和无不利,和无不祥。和没有不善的,没有不得利益的,也没有不吉祥的。
我们中国的词语,你想一想,只要跟「和」字沾上边的,都是好词,——只有一个不好的词,就是「不和」,前面加一个「不」字,它就不好了。
我搜了一下,读给大家听一听。这样读一遍就感受到了,我读慢一点,大家听一听:和气(和气好啊),和蔼,和颜(很温和的颜貌),和睦(和睦好啊!家庭和睦,邻居和睦,不和睦怎麽过日子啊),和善,和缓,和好,和解(在一起有不同意见,有纠结的地方,和解了,这样好),和谐,和美,和乐,和顺(和就顺,不和就不顺),和风,和煦(讲天气,和煦的春风),和畅(惠风和畅),和平,温和(这个人很温和,一听,都愿意跟他接近),柔和,谦和,安和,平和,亲和,缓和,调和,祥和……这都好不好?这都是好词,没有不好的。再有四个字的词也搜了一些:和气生财,和气致祥(如果有和气的话,就能够招来吉祥),一团和气,心平气和,和颜悦色,和蔼可亲,风和日丽,和风细雨……这些词听起来都特别好。
在这些词当中,我个人特别喜欢「一团和气」和「心平气和」。
做任何事,首先看看你的心平不平,你的气和不和。如果气还在那儿鼓着呢,千万别开口,千万别出手,这肯定会出差子;你的心还不平静呢,那你也免开尊口。你要说什麽事,先问问心,先摸一摸自心平不平。你很有情绪,你很不满,很忿恨——有的人这个时候尤其还愿意讲、想讲——让它静下来,等到心平气和你再来看,事情就不一样了。心不平、气不和的时候,你的判断是失误的。心就像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的表面不平,它照的东西怎麽样?美人也照成丑人——哈哈镜。听人说话,不一定要听他说的具体什麽事,我们听他的心,「哎呀,很不平,气很不和,哦,一定是失真的。」所以,心平气和非常重要。
「一团和气」,我们的体内,我们的心中,包含着一团和气,这一听就很吉祥,也很有福报。形容一个人,「满面春风,一团和气」,显示他的面相到内心,都很有亲和力。还有「两袖清风,一团和气」,都很好,自守清廉正直,乾乾净净,但一点也不孤傲清高,对人仍是一团和气。
和的好处,略说有五点:
第一就是消业障。和怎麽能消业障呢?不是念佛消业障吗?对了。其实,和就能消业障。念佛为什麽消业障?念佛就和了。你如果杀生害命,众生得找你追讨;你念佛了,他就和了,他就不找你追讨了,你业障就消了。不和的时候就增长业障。心不和,头上的大筋都蹦起来了,血压升高,明显业障来了嘛;家庭关系不好,或者得了什麽心理疾病,其实都是心中有隔挡,有不和;甚至心跳加速,脑血管崩裂。那一和呢?以前那些事情一一化解,百病都消除了。所以,有时候家庭不和,上代跟下代,或者夫妻、父子不和,就生出很多怪病;一旦人际关系调和了,病就没有了。所以,很显然,和能消业障。你跟别人不和,有忿恨,那对方总是想要报复你,你结了很多仇家,不就是业障在旁边吗?说不定走路要挨黑石头。好,你一和了,没有仇家了,业障立即消除。所以,和能消业障。
第二,不仅能消业障,还能增福报。业障一消,福报自然增长。
业障和福报的关系,其实就像冰和水。你看冰,冰就是业障,很冷,很坚,很硬;和,就是阳光,照着它,慢慢温和了。温和了,和了,怎麽样?业障消了,冰就化了。冰一化成水,水就多了,水就是福报。所以,我们有和气,就能消业障,就能增福报。
第三,和也能开智慧。为什麽能开智慧呢?因为和,心就是安的,心就是定的。长期如此,如实,理性,不偏颇,这样,他就有智慧。而且,有这样的长期熏修,他很安定,有定的话,就会发慧。所以,和也能够开智慧。如果心总是不和,那这个人当然就没有多大智慧。
同时,这个和,它的当下就是智慧。所以,不和的人没有智慧,和的人就有智慧。为什麽?因为所谓智慧(当然,有空性的智慧,有其他层次的智慧),随顺因缘就是一种智慧。因缘就是空性的,你能随顺因缘,这就是智慧;你不随顺因缘,你就叫做我执、情见。随顺因缘就是和,和就是随顺因缘。不管什麽情况,心中一片春风,一片坦然,很和,无形当中就顺了因缘。那为什麽不和呢?就是不顺因缘,看不到因缘,所以就不和,就在那里起很多情绪,负面的东西,不能完全接受它。如果能随顺因缘,坦然接受,你心中就会和。所以,和的当下就是智慧。
第四,和能结善缘。一个和气的人,走到哪里,他的周围都有很多人围着他,他走到什麽地方都跟别人结了善的缘分。人们围绕在他的周围,就好像春天百草向着太阳一样,因为他有一团和气。如果很高慢,内心很暴戾,就会让人感到很危险,觉得这个人很不稳当,很不可靠,那样,善缘就离开了。
第五,和能度众生。内心有安和,威仪上就会自在安详,就能感染周围的人,让人家乐意和你亲近;你所说的话,人家自然觉得很中肯,很实在,也乐意听。如果一个团体很和,人家一来到这个团体当中,自然就受到感染,受到感化。所以,「和」无形当中可以感化对方,它是一种人格的力量。
「和」,它是从「中」出发的,「致中和」。因为,人和人打交道,说话的时候,虽然在眼睛看着眼睛、身体对着身体,其实是心对着心,禅宗讲「直指人心」,是这样的道理。我们说话的时候,如果心很散,不聚焦,很动荡,那就言不由衷了。如果两个人都这样,那就是各自在讲废话。如果一个人很静定,他跟别人说话,就能够直接心对着心来说话,效果就好。
我们都盼望和,我们的目标也是和。其实,这一点在娑婆世界是很难达到的。
当然,有不同的标准。说这个家庭很和气,团体很和合,真正说起来,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才能和。
佛陀对寺院道场提出了「六和敬」的准则,我们祝愿道场,就说「祝愿海众安和」。
「和敬」,「和」就是跟大众相处没有矛盾纷争,「敬」就是内心谦卑,能够尊重对方。两者是一体的,没有「敬」就没有「和」。
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这就是「六和敬」。
首先说「身和共住」。从消极的角度来说,就是大家住在一起,不要有身体上的摩擦冲撞;从积极的角度来讲,彼此要互相关照。老年师父下楼不方便,我帮他托一下,这就显得很和。游客进来一看,「哎呀!你看,小师父在照顾老师父」,很祥和的气氛。如果说「身和,我只要不碰他就好了;那是他的事」,那是消极的,积极来讲要互相帮助。他生病了,我去送汤送药,照顾他,这也是身和。
「口和无诤」,从消极的角度来讲,就是互相不争斗,不吵骂;从积极的角度来讲,可以互相规劝,安慰,鼓励,那就是和。「哦,你很不错」,「哦,这件事应该如何如何」,劝善悔恶,对方很愿意接受,这样就是和。如果对方不愿意接受,吵起来,那就谈不上和了。
「意和同事」,意和,从消极的角度讲就是不互相拆台,没有说内心跟你过不去,没有的;从积极的角度来说,互相成全,互相理解,彼此默契,对方没有开口,心里就知道,这就是意和。意和再去做事情——「同事」,那你做事情就很顺了。意要是不和,做事就不顺,你这麽想,他那麽想,就像马车一样,这匹马往这边走,那匹马往那边奔,不能同心同德,而是离心离德,那就不顺了。所以,「六和敬」对我们团体和合非常重要。
三、为什麽不和
可是,在一个团体当中,多少总是有不和的。为什麽会不和呢?因为我们还是凡夫,是凡夫,还有烦恼,还有我执,於是就不和了。这是根本性的,因为有我执的存在——主要是我执。不和,就是说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不能接受对方的。我执越坚固的人,越是不容易达到和。
不和的因素很多,如果从道场来讲,我想这几方面比较突出:
第一,计较。住众比较容易计较。如果计较的话,就不容易和了。如果不计较,那就什麽事都好说;你计较,就不和了。
第二,猜疑。猜疑是团体的大忌。疑心是凡夫的一个根本烦恼。你说他就是这样吗?其实不是这样,是你烦恼重,认为是这样。
有一个有名的故事,就是「邻人盗斧」,充分说明疑的负面作用。
一个人,他的斧头丢了,他一想,「我这个斧头为什麽会丢呢?对,一定是邻居某某人偷去了,因为那天我的斧头在的时候,他也在旁边。现在丢掉了,肯定是他偷的,不然是谁?怎麽会丢掉呢?」但是又没有证据,所以他在怀疑。怀疑,他就要观察,他怎麽看他都像偷斧头的人,「你看,他见了我,以前对我是笑脸,这次见到我他不好意思,躲躲闪闪的,走路鬼鬼祟祟的,越看越像偷我斧头的人……哎呀,他怎麽见了我突然把门关起来了?」但还是没有抓到把柄。这样怀疑了好几天,心中实在不是味道。有一天,他把门一关,结果愕然发现,他的斧头在门边的角落里。这时候,他再看他的邻居,怎麽看都不像偷斧头的贼了。人心很奇特,人心很奇妙,你把他看成贼,他就是一个贼。
所以,猜疑对团体的和合是个大忌。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喜欢活在别人猜疑的眼光当中,或者在别人猜疑的心理之下。比如说,一个人在团体当中受到别人的猜疑,如果这个人宽宏大量,有非常高的智慧,那当然无所谓。像广钦老和尚,他闭关回来之後,师父为了考验他,特意安排说功德箱里的钱是他偷的,全寺上下的人都讲「哎呀,这个去闭关修行的人原来是个骗子,是个贼,他欺骗我们」,人家都对他另眼相看。但是,他不计较,他根本就没这回事,他该怎样怎样——他就能做到。一般人就不行,如果被怀疑了,心里就有很大的隔挡。有些事情也说不明白,甚至也不便於去讲,你的德行、你的品格、你的人格被人家怀疑,你有口难辩,无法申诉,觉得非常难过。这种气氛如果在团体当中蔓延,就会有感染性,就会让团体不和。
第三,说是非。那就不用说了,说是非往往会引起一串不和——从说的人,到听的人,到传的人,被说是非的人自然心中更不平衡,就要去理论,就要去找,「谁说的?」这一大串都不和了。
是非在团体当中传播,有的时候就像龙卷风一样,只要它扫到的地方都会遭殃。所以,说是非非常不好。当然,不说是非其实也是很不容易的,你要有一定的雅量和智慧,要有修养。
不和的因素,从个人来说,是因为我们心中有负面的情绪。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为什麽难念啊?因为不和;如果家里很和,那不就好念了吗?
就像我们吃饭一样,热乎乎、软绵绵的大米饭嚼到嘴里非常好;但是如果里边有许多沙子,这个饭好吃吗?一吃,哢嚓!
家里不和,心不和,这个经就特别难念!负面的情绪就像饭里的沙子一样,我执坚固,烦恼很重,而且非常有传染性。
负面的情绪几乎比比皆是。比如说刚才讲的计较,嫉妒,怀疑,猜测,不平衡,不信任,还有很多,比如抱怨,委屈,说风凉话,骄慢……负面的东西特别多。只要有了负面的情绪,我们的心中一定是不和的;如果心中都在正面的阳光之下,一定是一团和气。
不和的根源是我执,由於我执,自然产生负面情绪。若能「发而皆中节」,那就没有负面情绪,都是理性的,合乎事实的本来面貌。负面情绪当然就「不中节」了,打不准。
团体的建设,讲六和敬,讲团体和合,怎麽才能和呢?根本原则就是要淡化我执。我执淡一些,柔软一些,这样才能和。不是说跟别人辩道理,「啊!这个理讲清楚」。喜欢辩道理的人,往往是我执很坚固的人,不会很和。
淡化我执,不管圣道门还是净土门的修行,最後都会有这方面的展现。如果展现不出来,那说明修行没有上路,是初学,展现不出来。圣道门主要是体悟空性,体悟空性当然就能破我执,淡化我执。净土门的修行是「机法两种深信」,就是仰投阿弥陀佛的救度,感觉自己是愚恶的人。如果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愚恶的人,我执自然就淡化了,「我只有靠阿弥陀佛,我一切不如人,我很卑劣,我很愚恶」,我执不就淡化了吗?我们之所以高声现威,高声呵斥人家,或者指责对方,其实就是忘记了机法深信,把自己都忘记了,不知道自己是什麽人了,这样就会不和。
另外,在团体当中,对「和」要有正确的认识。所谓「以和为贵,以忍为高」,这个和是最尊贵、最宝贵的。在团体当中相处,和就是宝。首先是做人,其次是做事,是通过做事来做人。事情做得很好,做成功了,但是人做失败了,这事做着有什麽意思呢?宁愿不要做事。事情做了,但是坑了人,自己受伤害,人家也受伤害,那麽,这种事情宁可不做。
团体和,大家都能得利益。如果不和,那就不是少数人受损失,整个团体都受损失。不和,个个都受影响,家庭也一样,公司也一样。不和,每个人都会觉得无味,没有意思,感到不舒服;如果和的话,大家都觉得很好。所以,和很尊贵。
四、怎样才能和
知道和这麽尊贵,我们就要牺牲自己,成全对方。成全对方也是成全自己。所以要以和为贵,而不是以我们的知见为贵。
具体的落实,就是从《宗风》的学习开始。
第一条的三句话是和的来源。
第一句「对弥陀恭敬信顺」,深刻体会这句话,我们就会有一定的「和」展现出来。
家里边兄弟不和,最苦恼的是谁呀?最苦恼的是父母。兄弟闹不和,父母的心是很难过的。我们念佛人,我们同道场的人,我们同参道友,我们闹不和,阿弥陀佛会高兴吗?阿弥陀佛非常不乐意。如果我们真正认为说「我是弥陀的儿子,对方也是弥陀的儿子,我们是兄弟,做一个孝顺的人」,那就和了。
有时候看古代孝子的公案,确实感动人,人家真是纯孝。 只要让父母的心安顺,自己再怎样受委屈都无怨言;兄弟同气连枝,绝对保持「和」。我们如果体会到「对弥陀恭敬信顺」,做弥陀的孝子,我们就不会跟对方过不去(不然的话,就会让阿弥陀佛心中纠结),更不可以拿刀去杀众生,伤生害命,因为众生也是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如果这个地方体会得很深,对佛的孝顺之情就会体现出来,就会心中一团和气地对待他人,也会慈悲、慈爱,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
第二句「对他人恩慈体贴」,果然对他人恩慈体贴了,怎麽会不和呢?好处都要给他,利益功德都要给他,方方面面都要成全他,哪里会跟他闹不和?不会的。
第三句「对自己谦卑柔和」,如果你能放下身段,你能很谦卑,对方无论说什麽,「哎,都是我不对」,分怨共过,让美归功,「哎,你说得有理,我的不对」,你很谦卑了,那团体怎麽会不和呢?你遇到谁都会很和了。
所以我们看团体当中,人缘最好的,关系最和顺的,都是那些话不多、很谦虚、很低调、不高傲的人,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很和。一个人,即使有很多优点,很聪明,很能干,但是只要有一个缺点,人们就不愿意跟他在一起。什麽缺点?骄慢。他到哪里去都看不起人,谁愿意跟他在一起?跟他在一起,他得压你一头,对不对?所以,能够谦卑柔和,在团体当中就非常好,对大家、对自己都非常好。
《宗风》讲到「凡事为对方设想,凡事肯吃亏、不计较」,这些都是和的要件,你为对方设想了,那自然就和了。怎样为对方设想?你要千方百计为他想出理由,所谓「观功不观过,观德莫观失」。
其实,我们的心容易观别人的过。观别人的过,别人未必有这样的过,但是你一观,就成了你的过了,你的心就坏了。对方是不是这样,我们暂且不管,或许是这样,但是你一观,就把这个不好的东西吸到你的心里边来,你这是没有智慧,你干嘛去吸收这些呢?要吸收别人的好处,要观别人的德。你观对方的德,即使对方没有这个德,你的德也会增长——你观来的。
「为对方设想」,比如说这件事情怎麽判断,「不应该这样,他做的不好」,我们很可能简单地一棍子打死,「不行!」好了,这下这个人在你心中就死掉了。其实他没有死,你自己心里有一个他死掉了。要想到「他这样做,一定出於无奈。他这样做,或许事情本来不是这样的,或许有误解,或许还有更深的原因」,总要想办法为对方开脱。
其实这不是为对方开脱,而是为自己的心解套。任何事情,你一定要给它解套。如果你没有开脱对方的理由,你的心就已经被一个枷锁套住了。这样,你的心就不会住於正念,就不会自在,就不会有和气。所以,「和」是首先和在自己的心中,自己首先得好处,得利益。
「凡事肯吃亏、不计较」,这也是我们与人相处的一个法宝。你愿意吃亏,其实是占了便宜。上人讲「人亏天补」,我一看这句话,豁然开朗。人亏了,天会补给你,确实是这样。天补给你的,那就是夺不走的了,你亏一分,老天会补你十分。所以,在人前感觉到受人欺负,心甘情愿地承受,天会补你。所以,「肯吃亏不计较」,心甘情愿这样去做,吃亏其实是占便宜。只要你肯吃亏,决定会得到利益。「亏」就是亏空。你吃的亏越大,就是你的心量越大,你的空间越大,就像大海一样,最後众水都归到海里边来。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在很低的地方,它就吃亏,在亏的地方。像山谷,像大海,虚心才可以有容。所以,人能吃亏,这个人有雅量。一点不愿意吃亏的人,针尖那麽大的亏都不愿意吃,这样的人能走到哪里去呢?他能有多大的福报?所以,吃亏其实是吃福报啊!
「肯吃亏、不计较」,团体就容易和。往往我们都因为自己的知见,因为自己的心性过不去,所以就不愿意吃这个亏。其实,如果想到「这个对我有好处」,你就会关起门来,怕这个亏给别人吃去了——就好像在饥饿的年代,自己有一个面包,怕给别人吃了,自己偷偷关上房门把它吃掉。吃亏就要这样子的,不能让别人知道,偷偷把它吃掉,你就有福报。还没有吃点亏,就出去告诉人家「哎呀!你看看,我多倒楣,他对我这样子」,吃进去又吐出来了,「太倒楣了!」这个才倒楣,吃亏是好事。
说这些,是要我们在与人处事的时候,在团体当中,心中能够常保一团和气。心中一团和气,首先对我们的身体就非常有益。平和是养生的第一步。
就像一棵树,栽在一个地方,气候不适宜,土壤水分也不适宜,太阳光又不照它,气温又非常低,所有的因素都不和;不和,它就要生病,它就萎缩,它慢慢就死掉了。如果土壤水分也适宜,空气温度也适宜,阳光也适宜,什麽都适宜,它就很和;一和,它就慢慢茁壮起来了。
五、心中常保一团和气
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其实就像这棵树。如果心中有和的话,它就很温暖,慢慢就会生长起来。所以,「中」「和」很重要。常保一团和气,你所行之处都是满目春风。
怎样保持一团和气?第一点就是杜绝负面的情绪。
佛经说「众生颠倒」,确实是这样。负面情绪明明不好,但是几乎都把它当做宝。「他对我不好,所以我就要对他不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把仇恨放在心中,这样好吗?「不然我是软蛋,哪像人呢?」他以为这样就是做人。这都是世间错误、颠倒的想法。负面情绪,嫉妒,仇恨,贪欲,愤懑,凶暴,不平,抱怨,指责……这些心理,他找出很多理由。你去安慰他,开导他,「某某人哪,对方对你其实并不坏,他对你是很好的」,「不对!他对我就是不好!」他很坚持,要把不好的形象放在心里。你想想,负面的东西放在心里有什麽好处!人往往就是这麽颠倒,说别人不好反而愿意听,比如张三认为李四不好,你当张三的面说李四不好,张三就非常高兴,「你真是我好朋友,你真了解我啊!李四非常不好啊!」如果跟他说「李四其实也有优点的,其实他并不是这样不好」,他马上认为「非我同道」,转身离开。这就是没有智慧,坏的当作好的,害的当作益的,恶的当作善的,凶的当作吉的。
我们要想和的话,首先要知道好歹,不知好歹的人能够和吗?把坏东西抱着紧紧不放,只能产生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有很多,比如说急躁,人一急躁,内心能不能和?那就不和了。不急躁,很平静,心里就和。遇事不要急,事情有它本来的发展趋势。急躁说明你没有智慧,说明你不会观因缘,说明你不会随顺因缘,说明你很自我,很自负,觉得自己很高。不要这样,要随顺因缘,很温和、很平静地去对待、处理。
不计较,不猜疑,不戒防,不求人过,这些都是杜绝负面情绪的方法,要保持正面的思维。
正面的思维很多,比如说耐烦、信任、质直等。
耐烦,别人说一件事情,平心静气地倾听。耐烦,其实并没有要人耐,耐是耐不住的。平心静气地听他说,这就能够有和。耐烦,宽容,对方有缺点,有不足,也是事实。如果不宽容他,去指责他,就不和;体谅他的处境,也观察到自己有比不上他的地方,这样来宽容,内心就有和。
信任就有和。往往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值得信任的,但是评价别人的时候,似乎没有几个值得信任。这不好,这会产生不和。要想到:别人跟我一样,我并不比别人好多少。
尤其在我们这个念佛团体,能够进到我们这个团体的人,是阿弥陀佛招感来的,阿弥陀佛都筛选过好几遍了,还不值得你信任啊?值得信任!值得信任并不是说没有缺点、不会犯过失,也不是。如果你信任对方,他即使有过失,你和他谈,他也能够接受。你信任他,就会宽容他。不信任,当然就谈不上宽容。
质直,就是说心很朴实,没有猜忌,没有预先定性,预先想到会怎麽样,事情来了才去反应,该怎样就怎样,不做过多的延伸,不做过多的想像,这叫「质直」。
质直无伪,这叫做「诚」。一般人所理解的诚是很浅的。诚,就是质直无伪的心,不挑别人的毛病,不看别人的过失,也不做过多的想像和猜测;甚至,当听到对方哪里不足的时候,千方百计要去为他回旋。这样的心就是质直的心,无伪的心。
六、破疑
还有两点可能会误解的,需要说明一下。
第一,什麽都和,那是不是没有原则(就是「和事佬」「和稀泥」)?
其实不是这样的。和,还是知道原则,不是没有原则,而是宽容。
比如「一向专称」,这是我们坚持的原则。对方没有「一向专称」,我们能不能跟他和?还是可以和的。知道他目前的状态,接受他,甚至赞叹他,培养他的善根,慢慢引导,这样不就和了吗?所以,和不是说没有原则、稀里糊涂。而是对方有过失、有不足的时候,你内心能够宽容,自己也明了哪里是准则,哪里正确,不是说胡乱「和稀泥」。
第二,「要和,就要大家都和呀,靠我一个人能和吗?他不和,所以我也不和。」错了!人家不和,我们要和。他不和,他愤恨你,认为你不好,那是他的损失,你和是你的利益。和这件事情不需要两个人,你一个人就可以和,自己对人家和就好。
最後,奉献大家一副对联:
口中常称六字名号,
心中常保一团和气。
能够如此,阿弥陀佛。
(2012年4月21日讲於弘愿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