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八)
(四)专杂比对
下面这一段是讲杂行和正行对比。
诸行、念佛比对,以显念佛超胜,引导诸行归於念佛,五部九卷之中,类似的文句,比比皆是。
杂行也叫「诸行」。正行汇归於称念名号的正定之业,所以一般都是以诸行和念佛来对比。善导大师之所以立五种正行,是因为这是一种精密的结构体系,是要把专称佛名的正定之业烘托出来,看上面这张表就很清楚。在实际的行持当中,在很多教义、教法的说明当中,往往都是以诸行和念佛来对比,以显示念佛超胜,引导诸行归於念佛。
这一类的文句在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当中可以说比比皆是,下面列举了9条:
1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只要专修念佛,十个就十个往生净土,百个就百个往生极乐,没有遗漏的;杂行杂修的人,缺乏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三心,一千个当中也没有一个往生。这种对比是非常鲜明的:一个十即十生,一个千中无一,这何止是天地之差?
「修杂不至心者」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说,杂行杂修的人属於不至心的人。
另一种是说,这里用「至心」,是以一来代三心。杂行杂修的人有两种:有具足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三心的,还有不具足这三心的。如果是具足了三心,也是可以往生的。不过,能够具足三心的很少,所以前面说「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而不能够具足三心的很多。
这里「修杂不至心者」是指不具足三心的,所以一千个里面没有一个往生的。这样的解释和前面的「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就能够有个会通。不然,怎麽前面说一千个里有三五个往生,这里讲一千个里没有一个往生呢?前面说千中有三五个往生就是指修杂行而能够具足三心的。
依善导大师讲的话,修杂行的人要具足三心,难度多大呢?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就是这个比例。为什麽呢?因为杂行的行体本身就有缺失,而且杂行的人他的心态比较难以转。这在《净土宗概论》里也曾说过。
2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3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
在世间,说到念佛超胜的时候,往往就有很多人说:「这样的话,那我们难道就不要行善了吗?世间善法就不要做了吗?」如果以善导大师这两句话,这些问题是提不出来的。把世间善法拿来跟念佛相比,那怎麽能比呢?「全非比较」,是不能相比的。这样说起来,有人心里还是很难接受,心中堵住了一块,以人情为超胜,以世间的杂毒之善为超胜,觉得跟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差不多,好像是同一个级别的。这就是分不清真实和虚假。
所以,对於六字名号的实相法,一定要有智慧、福德才能信受,才能知道它和世间的善全非比较。龙树菩萨曾经讲了一个譬喻,他说,即使以四天下所有的金银七宝这麽多的财富拿来供养佛、菩萨、一切大阿罗汉圣者,常年不断,经过一百年、一千年,这功德很大了吧?这修行的功德大得不得了,但是,比不上末法年代的众生称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地球的石油、矿产、森林、土地、河流以及一切五谷杂粮、金银财宝等等,所有这一切,那是多大财富啊!假如现在要修个大道场,要花很多钱,我一下把所有这些财富都捐出来了;你就念一声佛,你能跟我比吗?一般人都会这样认为。可是龙树菩萨说,把整个地球拿来供养——而且不是供养一般的福田,而是供养佛菩萨,是最高福田——这样大的功德,不如末法时代「有人称佛一口」,就是张口念一声。
这样讲,有的人能够明白,有的人心中还是有芥蒂。下面用一个譬喻说明。搞绿化栽树的时候,栽小树就很简单:把它连根带叶、带枝地挖来,栽下去就好了。但是,要栽大树就不那麽简单了,我看了都很伤心:要把它的枝和叶全部锯掉,留光秃秃的一个杆,上面有几个小杈,就这样栽下去。为什麽要这麽栽呢?枝叶那麽好看,带着所有的枝叶栽不是很好吗?那样栽不活啊,而这样栽就能栽得活。只要活了,到了第二年春天,大树是不是就要分枝发叶,很快就能够茂盛起来了?
枝叶代表杂行杂善,主干代表六字名号。这棵六字名号的大菩提树,阿弥陀佛要把它栽在我们的心中,如果他连枝叶全部栽下去,我们的土壤提供不了这麽多的营养,树长不活的。这六字名号的菩提树是万德庄严、万行具足,所有一切善法都在六字名号大树当中,定善、散善,一切法门,一切修行,一切经咒的功德,在六字名号里面都有。但不是把所有这些都拿来说让我们修,让我们念经、念咒等等,不是要修这麽多。要移到我们心里来,那些杂行杂善的枝叶都要锯掉,只留下善导大师讲的五种正行、「南无阿弥陀佛」一根主干。
称名是正定业,礼拜和赞叹供养是围绕着称名正定业的主干的,像树皮一样包围着它。称名是正修,在称名正修之前,我们自然会至诚归命、顶礼;称名正修之後是感恩、满足,就会赞叹供养。所以礼拜和赞叹供养这两个是附属於称名正定业的主干的。
虽然有四种助业,它们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但它们都是和称名正定业紧密地连在一起的。前面所说的读诵和观察就是发的两个枝:读诵,先读诵《观经》;观察,先观察极乐世界。由这两个枝,然後就可以念佛往生极乐。念佛决定下来之後大树就活了,读诵《观经》就可以再展开为读诵三部经,然後读诵一切经典、一切经法,这就发枝散叶了;观察的修行就会生长出来一切的殊胜功德,一切的定善、散善的功德都有了。我们念佛的人,六字名号的树在我们心中长活了,我们就自然会去行善积德;同时,这些善是从六字名号里生长出来的,是有绝对的、鲜活的阿弥陀佛的生命,是纯净的善,是从念佛的功德所生长出来的。
如果没有六字名号的树在我们心中长活,如果是杂行杂修的毒树,长出来的叶子也是毒叶子;或许有人拿一片假叶子,用我执我见、自力骄慢的胶水拿来一沾,「你看,我在行善,我是个善人」,这都没有生命力。假树长得再漂亮、再迷人,它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假的花千万朵,会骗住人,但是它骗不住蜜蜂,蜜蜂飞都不飞来,蝴蝶也骗不住,它也不来;因为它不真实、没有香味,采不到蜜啊。蝴蝶或蜜蜂代表佛菩萨。如果你没有真诚心,不是真善,佛菩萨不会来护持、护念你。念佛之人,得观音、势至等诸大菩萨的护念,他们就像蝴蝶、蜜蜂一样围绕着念佛之人,说:「你是人中芬陀利花,我们来采蜜了。」这样围着他,很庄严。
善导大师真的太有智慧了,他把六字名号的树往我们心中一栽,说:「修五种正行就够了。」称念名号的正定业,加上四种助行的树杈,树就栽活了。要是把所有的行法都栽进来,念佛了还要修种种杂行,如果这样,我们听也听不懂,做也做不到,而且树也长不活,还念不好佛,到最後一场空。善导大师不仅是弘扬佛法的高手,也是栽树高手,他知道我们众生根机——先是机深信,一下子在我们心里挖个大坑,「你就是这样的罪恶凡夫」;然後法深信,把树往里一栽,而且还把枝叶锯掉,六字名号包含一切,先栽进来再说;然後,枝叶就从里面生出来。如果把大树原版硬套地搬过来,我们是养不活的,我们没有那麽大的心力,支撑不了这些。想到这里,我们对善导大师能不崇拜、能不顶礼吗?大师能不是弥陀化身吗?
4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
这条文出现在《观经疏》下品上生当中,它和最後的「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是一样的。定散两门就是「杂散之业」。这个「益」是什麽呢?下品上生的人是十恶罪人,临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给他讲了两个法门:第一个就是「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由听大乘经的首题名字,灭罪千劫,但是不足以往生;所以善知识又教他「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他就念了一声南无阿弥陀佛,灭五十亿劫生死重罪,阿弥陀佛就现前对他说:「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这个人在临终之时,其实不单是称佛名,他还闻十二部经的首题名字,为什麽阿弥陀佛来的时候「不论闻经之事」,佛来迎接他时,闻经这件事提都不提,只讲「你称佛名的缘故,我来迎接你」。为什麽是这样呢?善导大师就回答了:「然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佛本愿的意义,就是要劝我们正念——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往生义疾」,往生是个大事,是一件刻不容缓、千钧一发的事情,不能还在那里讲闻经之事,那样就模糊了。「不同杂散之业」,就是说闻经属於「杂散之业」。正定之业和杂散之业刚好相反——正和杂,定和散。念佛是正定之业;闻经、诵经等所有这一切都属於杂业、散业——杂散之业。「往生义疾」,往生很快、很重要,这个杂散之业来不及了。所以,佛的本愿、本心、本怀、本意就是要劝我们「正念称名」,枝枝叶叶的就不说了。
《观经》经文说:
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所以,他临终遇到两个法:一个是闻诸大乘经,一个是一声称名。释迦牟尼佛拿这两个法来作比较:十二部经就代表一切经,经的首题名字代表一部经总体性、浓缩性的内容,这一切经还不如念一声佛。这不是很明显吗?
善导大师的解释:
正明「第九门」中,「终时化众来迎,去时迟疾」,即有其六:
一明行者正称名时,彼弥陀即遣化众,应声来现。
二明化众既已身现,即同赞行人。
三明所闻化赞,但述「称佛之功,我来迎汝」,不论闻经之事。然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如此经及诸部中,处处广叹,劝令称名,将为要益也,应知。
……
这是说,下品上生的人正称念阿弥陀佛之时,当下阿弥陀佛化身、化观世音菩萨等,应他称念弥陀名号的声音,显现在他的面前。这多庄严啊!其实并不是下品上生的人才这样,我们念佛都一样,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和诸菩萨当下应声来现。有人说:「我没看见啊!」他没看见是他的问题,不代表佛没有来。
「二明化众既已身现,即同赞行人」,这是赞叹。
「三明所闻化赞」,所听闻到的化佛、化菩萨的赞叹是什麽样的呢?「但述『称佛之功,我来迎汝』」,他们只讲一件事情:「因为你念佛的功劳、功德、功力、功用,我来迎接你。」「不论闻经之事」,前面还有闻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但这个就不提了,略而不谈。为什麽呢?「然望佛愿意者」,这是以佛的本愿、本意作为标准。「唯劝正念称名」,唯一要激劝我们的是正念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如此经及诸部中,处处广叹,劝令称名,将为要益也」,念佛往生是最重要的利益。
5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这句也是指向念佛的。四十八愿里面,第十九愿说「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第二十愿说「植诸德本」;但这些都指向念佛,「偏标念佛最为亲」。所以这也是杂行和正行的比类。
6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这也是杂行和专修念佛的对比。
7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
「余缘」就是杂行。
8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
这个「善业」就是定散二善之业,它回生也有利益;但是,「不如专念弥陀号」。
9万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
「万行」就诸行,也是杂行。杂行,如果具足三心,回向也可以往生;但是,「念佛一行最为尊」。
这些法句都简洁明了,都是要说明诸行、杂行是方便,都要归入「念佛一行最为尊」。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