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十)
(三)别科得益
《观经》得益说在经末,诸师多以总十六观成韦提、侍女得益,又不像大师特别分判「得益分」一科,皆是法眼朦胧,不明真章。
一般佛讲的经典都有得益,说的位置或前或後。比如在《观经》当中,频婆娑罗王就是释迦牟尼佛放眉间光照破他的牢房的时候,当时他受佛光加持,自然增进,成阿那含,从初果到达第三果。大多数得利益是说在经的末尾,比如佛说一部经,多少人得法眼净,多少人得无生法忍,多少人发了大菩提心等等。
「《观经》得益说在经末」,这个解释就和诸师的解释不一样了。诸师大多是把它解释为十六观都观成就了,韦提希夫人和五百侍女得到利益。而且,他们也不像善导大师那样特别分判「得益分」这一科,而是一经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善导大师在三分的基础之上,分为五分——序分、正宗分、王宫流通分、得益分、耆闍流通分,一经二会,有两种流通分。
诸师的解释就让人看不清楚。「法眼朦胧,不明真章」,就是没有把真正的义理完全解释出来,没有「得益分」这一科,更谈不上「七门料简」里面有得益门了。诸师不知道见国和见佛、要门和弘愿的差别,他们没有这个概念;他们判《观经》只有观佛三昧一宗,没有念佛三昧这一宗。所以,他们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只知表皮,不知内里。
大师别科「得益分」,定判夫人有「光台见国」及「座观见佛」二重得益,前为方便,後乃真实。
《观经疏》都已写得这麽明显了,大师特别判定有「得益分」。读《观经疏》,这个分科是能见到的,但有的人就是看不出。善导大师这样分科是偶然的吗?在《观经疏》里面说明了,每天晚上都有圣僧来「指授玄义科文」。这圣僧是谁呢?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来告诉他,这个玄义该怎麽分,这个分科应该怎麽写。所以,这一经五科的分科不一般啊!这是阿弥陀佛来指导大师要这麽写的。这个就不得了,不可思议啊!
定判夫人有「光台见国」和「座观见佛」二重得益,前面那个得益是方便,後面的利益才是究竟。
前面对应於什麽呢?
光台见国得欢喜益,求愿往生。经言:
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这是要门教,回愿求生之义。
经文是这样说的:
是诸国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夫人说:「我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比如我们读诵大乘经典,或者念药师佛,这些法门都很好,都是佛的殊胜法门,都很清净,都有功德利益;但是,「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这样的心境就代表韦提希夫人光台见国,序分的利益就得到了。
但是,单单修定善、散善还不够,还要转入专修念佛。这是要门教回愿求生之义,就是所谓「回斯二行,求愿往生」。
座观见佛,悟无生忍,证得往生。
「座观」是第七观华座观。「无生忍」就是无生法忍,「忍」是认可、决定的意思。往生就是无生,这里讲的净土门的无生法忍,就是心中认定往生。这和圣道门的无生法忍有圣位和凡位的差别。善导大师解释的「无生法忍」是七信中的忍,是我们凡夫可以得的,就是往生决定、平生业成,心中对往生这件事情安然决定,没有任何的怀疑、动摇:这叫证得往生。这就是平生业成,不需要等到临终,韦提希夫人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只要我们肯定这个法门,信受弥陀救度,即是心眼见佛,就是如同第七观这样的心境,对我们来说就是称念弥陀名号的正定之业,念念不舍,当下就完全归命於阿弥陀佛,那就是见佛,和韦提希夫人是一样的。
经言:
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故,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
《观经》说:
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见到佛的身相,就能了解佛的心。佛陀要救度众生,佛以身业来说法,佛身光明炽盛,他是以身轮说法、教诫,用光明加持我们。佛身代表什麽呢?代表佛的心。善导大师在那一段有很好的解释,说明阿弥陀佛来了,他为什麽站着,而不坐着。阿弥陀佛这个身代表佛的心。这个心是什麽样的心呢?「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就是无条件地救度我们,我们现在这样就可以了,归命阿弥陀佛,就往生一定了,没有任何条件。
韦提希夫人原来以为散善还不够,要定善功德修行,还要如何如何。现在阿弥陀佛往那里一站,「以无缘慈,摄诸众生」,说:「韦提希夫人,你这样就行了,就达到标准了。」一般人都会想:「我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我有没有达到标准呢?我有没有够资格呢?」阿弥陀佛说:「这样就可以了!」那个时候,她就跟佛的心发生了交集和感应,一心归命、归投,所有疑情当下涣然冰释!这才叫见佛——见到了佛的真心、本怀,见到了佛的本愿、本意,见到了佛救度的妙旨。
见到了佛心,心和心就有感应,所以「心生欢喜,叹未曾有」,夫人感叹:「真的没想到,这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体悟过的。圣道法门跟这个是大不一样的,我自己的想法是大大地局限了。」所以「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
这里讲的「悟」是大悟。悟到了什麽呢?一切圣道法门不能救的人,一切修行不能做的人,这样子就可以了,任何众生当下这样归投於阿弥陀佛就可以得救。这难道不是大悟吗?这是帮一切众生都悟到了得救之道啊!如果修禅宗的能悟到和禅宗六祖大师一样的境界,那也是小悟。为什麽?因为那只是他一个人悟,就是悟到跟佛一样的境界,那也只是他一个人,跟我们没关系。韦提希夫人这一悟,那不得了啊!代我们都悟了。如果这个地方你没有看懂,那是错「悟」了。所以这个地方的「悟」不得了啊!这是大悟,证得往生。
我们看大师的解释。
释言:
斯乃序临净国,喜叹无以自胜;今乃正睹弥陀,更益心开悟忍。
弥陀应声即现,证得往生。
「斯乃」是一个语气词。「序临净国」是指,在序分的时候,韦提希夫人已经看见了极乐净土的清净庄严之相,是指光台见国那一段。「喜叹无以自胜」,就是很欢喜、很感叹,都控制不了。
「今乃正睹弥陀」,这是指第七观,夫人正面、直接、更加清楚地看见了阿弥陀佛本尊。「更益心开悟忍」,更加得到利益,心花怒放,心中开悟了,悟得了无生法忍。这里的「正睹弥陀」,就是了悟弥陀的本心,看透了佛心无条件大慈悲的救度。
在《观经》当中,和见佛相关的有三观:第七座观、第八像观、第九真身观。这三观是有次第关系的。在第七观的时候,韦提希夫人拜见无量寿佛,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说,韦提希夫人当时就大悟得忍。至於悟到了什麽、怎麽得忍,善导大师当然是有解释的,但在解释第七观的时候并没有说;大师是留到第九观来说的。第九观说:
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很显然,在第七观见到无量寿佛身的时候,韦提希夫人已经是悟到佛心了。那麽佛心是什麽呢?就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又怎样解释呢?到第九观,见无量寿佛「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所以,「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就是阿弥陀佛用无限量的光明来摄取念佛的众生。
所以,韦提希夫人在第七观的时候就已经悟到了第八、第九观的内容,她当时大悟,得无生忍。那我们能够了解阿弥陀佛光明遍照,「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样的心境就相当於韦提希夫人见佛、悟无生法忍。所以,这三观的经文是分次第展开的。
「弥陀应声即现,证得往生」,这个道理刚刚说过了。这个「应声」是应释迦牟尼佛的声音。释迦牟尼佛说什麽?「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这个声音一落地,阿弥陀佛应声就显现出来!《观经》下品上生也有个「应声即现」,那个「应声即现」是应我们称念阿弥陀佛的声音。
正显得生利益,唯在弥陀弘愿,不在释迦要门,「非是光台见国时得也」,以此判然语气,显明二教分齐。
善导大师的判释正显得生利益,唯在弥陀弘愿。在第七观座观佛身所显示的内涵,也就是第九观的「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所以,显明得生的利益是在阿弥陀佛的弘愿,不在释迦佛的要门。
善导大师还有一句更加明确的话:「非是光台见国时得也」,得生的利益不是在光台见国。这是对释迦牟尼佛要门教法的一个说明,说明得生利益不是在那个时候得到的。
「以此判然语气,显明二教分齐」,就是说,要门教的利益分齐是在回愿求生、欣慕极乐,弘愿的分齐在於乘佛愿力、皆得往生,这是很分明的。因为得不得往生不是释迦牟尼佛讲了算的,释迦牟尼佛是众生跟阿弥陀佛之间的介绍人,他只能劝说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能代表阿弥陀佛讲话。在「二河白道喻」里面,释迦牟尼佛的这个角色是非常明显的:
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
仁者,你不能在这里站着,「若住即死」;你要顺这个道过去,「必无死难」。释迦牟尼佛不能说「你可以待在这里,没关系,我保证你」,他不能保证。释迦牟尼佛只能讲到要门这个分寸,就是劝我们往生;我们听懂了,说「我愿意去往生了」,要门就达到目的了。
接下来就是彼岸阿弥陀佛的招唤:「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於水火之难。」阿弥陀佛才可以讲「我来保护你,你不要怕贪瞋烦恼」。为什麽?因为阿弥陀佛发了他的本愿。我们修定散二善求往生,但还是有很多贪瞋烦恼。阿弥陀佛说:「你不用担心,正念直来。你念我名号『南无阿弥陀佛』,顺着六字名号白道过来,我保护你。」所以,弘愿教就是指彼岸弥陀的保证,以及对我们「一心正念直来」的呼唤。
这两个不能混淆的,混淆就麻烦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