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六)
第三章 净土宗正依经典
判教目的是为了立宗,显示自宗尊重的法门。在第二章「教相判释」之後,接着上一章次第的安排,这一章是要说明净土宗所重的经法,把正依经典作一个说明:这是本章的来意。
这一章总分四节:
第一节《正依经典之意义》,主要讲能依的规则。正依经典怎麽依,按什麽样的规则依准,这是第一节给我们的启发。
第二节《净土三经》、第三节《三经关系》、第四节《三经先後》,这三节都是讲所依经典,依什麽经典,是什麽内容。《净土三经》是直接表述,《三经关系》《三经先後》是补充说明。
所以这四节分为两大类:一是能依规则,二是所依经典。
第一节 正依经典之意义
分科:
建立一宗教义所根本依据的经典,称为正依经典。
这一句是说明正依经典在整个一宗范围内的地位:是「建立一宗教义所根本依据的经典」。它不是泛而论之的,而是有着不可动摇、不可替代的地位。这种地位决定了我们要对它依奉。
一、依奉的规则
那依奉的规则是什麽呢?接下来解释:
「正」是纯、专,与「旁」相对,是统摄义;「依」是用,与「不依」相对,显简别义。於佛说一切经中,既然选择所宗,必然有所依、有所不依;於所依经中,也有正、旁之分,根本依据者为正依,辅助依据者为旁依。
我们学佛,讲经典肯定是指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就净土宗来讲,有的经典是在正位,其他的就在旁位。「旁」就是旁边的。和「旁」相比,「正」是统摄义。比如开会,领导坐正中,可以统摄旁边的,这是统摄之义。「正」和「旁」的关系,显示以「正」来统摄「旁」。
「依」是什麽意思呢?是用的意思,依用。「与『不依』相对,显简别义」,什麽叫「简别」呢?是显示它们之间的差别。立净土宗,什麽经典是依用的,就叫「依」;除此之外,不依准、不依用的就是「不依」。所以「正依」这两个字有「统摄」和「简别」两重含义,这是从字义来说明。
接下来从意义上来讲。「於佛说一切经中,既然选择所宗,必然有所依、有所不依」,所有的经典都拿来立宗,这不可能。立宗就有所依的经、法,依哪个宗,修哪个法门,必然有所选择,修净土当然以净土教法来讲解净土经典,学禅就依《金刚经》《楞严经》等等,一定要有选择,所谓「有所依、有所不依」:这就是「依」的分限的来源。
所依经可能是一部,也可能是两部、三部或者四部。在所依经典当中,有正、旁之分:根本依据的称为正依,辅助依据的称为旁依。正依和旁依就显示出了差别,一个是根本依据,一个是辅助依据,辅助依据就是参考性质的。
它们之间的关系、规则,前面所述是铺垫性质的,最後一段就讲得非常清晰了:
正依统摄旁依,余经所说与正依经矛盾时,依正依经典为准。
「正依统摄旁依」,这是一个规则。当「余经所说与正依经矛盾时,依正依经典为准」。「依」有两种含义,一个是依据,一个是依准。这是有标准的,当别的经典与正依经典发生矛盾时,怎麽办?有办法会通就会通,没有圆融智慧就不要会通,就依据正依经典。旁依经典也有讲到弥陀净土的,如果与正依经典不一样,依哪个为标准?当然依正依经典。好像开会时一把手没讲话,二把手、三把手先讲话,就先听听;一把手讲了话,二把手讲得不一样,怎麽办?当然按一把手讲的办,这个就不要问了嘛,再问就可能要革职查办了。正依经典就好像一把手,它在正的位置上,讲怎麽念佛、怎麽往生,别的经典说这样不行,那怎麽办?看谁的位置高,正依经典的位置就高,释迦牟尼佛金口讲的,在这个法门中它就是权威,就是标准,就依它。就像法律,上位的法决定下位的法,宪法是根本。宪法那样讲,这个法这样讲,那这样讲就不对,就要修改,一定要使之符合宪法的原则。如果其他经典所讲的跟正依经典不一样,可能有它的会通关系;如果你不明白,就通通搁置,这样就简单了。
所以正依经典有这样的意义。不然就只是一个概念,说说而已,嘴上喊「净土三经是我们的正依经典」,修的时候却不依净土三经,说:「《楞严经》讲这样不能往生,《金刚经》也讲这样不可以……」这就是正依经典的观念没有入心,也不懂得正依的规则。
正依经典这种观念有必要深入,一定要坚固。因为我们一切修学都是依正依经典来的,如果没有这个概念,可以讲根本就没有入净土宗,没有入净土门,在那里左右飘移,脚底下是浮萍,没有根。根,一定要紮在这正依三部经里。
二、复习思考题
1.「依宗判教」与「依教立宗」
「依宗判教」和「依教立宗」这两个名词,大家以後看教理会经常看到,所以把它们列在这里。「依宗判教」就是依宗派的立场来判释一代佛教,比如净土宗判圣道门、净土门;「依教立宗」的「教」是指宗派所特别依据的经典,比如净土宗就是依据净土三经来建立这一宗,「教」就特指净土三经:它们有互为一体的关系。
2.三依
三依的典据出自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是解释天亲菩萨《往生论》中「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的「依」字。他提出三点:「何故依」「何所依」「云何依」,非常简略,非常具有纲领性,特别有远见。如果以净土宗的立宗体系来看,这「三依」就已经包括全面了。
「何故依」就是教相判释,就是我们为什麽依净土三经:通过教判,说明为什麽要学净土门,为什麽要学他力易行道。通过教相判释来解决「何故依」的问题:为什麽依这个?这就是解释依的理由。
「何所依」,依据的是什麽,就是第三章讲的「正依经典」。
「云何依」,怎麽来依,就是第四章讲的「相承论释」。不是自己说依什麽经典,一定要有传承的来历,相承论释里讲得很清楚——怎麽安心,怎麽起行,证什麽果位。
这就是「三依」。
第二节 净土三经
一、正依、旁依
净土宗正依经典有三部,称为「净土三经」,即:
《佛说无量寿经》(简称《无量寿经》或《大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简称《观无量寿经》或《观经》)
《佛说阿弥陀经》(简称《阿弥陀经》或《小经》)
这里就列了这三部经典。在这之前有一段文,这段文主要说了两件事:
第一,说明净土宗正依的经典只有三部。为什麽这麽说呢?这是有针对性、启发性的。
第二,说明旁依经典甚多,讲到极乐世界的太多了,有二百多部经论。
先把这三部经的经名列出来,接下来说明正依经典为何只有这三部,不能多一部吗?不能少一部吗?这三部有正依的理由。
三经皆专门、纯粹讲述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之事,不杂其余,故为净土宗正依经典,善导大师称为「正行、专依、往生经」。
这三部经之所以被列为正依经典,有这样三点:纯、专、不杂。把一大藏教所有经典翻开看的话,这三部经完全符合这几个条件,因为是正依,就要纯,就要专,就要不杂;其他的都不符合这几个条件。
所以,「善导大师称为『正行、专依、往生经』」。在《观经四帖疏》「三心释」里讲「就行立信」时,有这一条文: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
「正、依、经」列在一起很清楚,这三部经很显然是正依经。
我这本《净土三经》是岳麓书社出的,前面有一篇智随法师写的序文和我写的一篇《净土三经概说》,里面说到了有关「净土三经的选定」,讲了昙鸾大师和善导大师是怎样选定净土三经的,大家可以参考。净土三经成为净土宗的正依经典是有依据的,其中也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接下来说明旁依经典甚多。
兼说阿弥陀佛净土之经甚多,皆为旁依经典,如《华严经》《法华经》《首楞严经》等,《观念法门》亦列举「六部往生经」。
为什麽是旁依呢?「兼说阿弥陀佛净土之经甚多,皆为旁依经典」。旁,就是兼说,不是专门说,也就是说,这部经有它本来的宗旨。比如,《楞严经》里有《念佛圆通章》,但它的宗旨本身不是专讲念佛的,不是以专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经宗的;它以首楞严定、怎麽修行破五阴作为它的经宗。释迦牟尼佛在很多经典讲其他法门的时候,念念不忘阿弥陀佛的本愿、极乐净土,一定会旁涉到极乐净土。这时候他所讲的力度、所照顾的摄众面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可以把这一段当正依,但可以引为旁依。
讲到极乐净土,《念佛圆通章》很有名,尤其近代印光大师非常推崇,我们读起来也很相应: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如果母子两人一人相忆、一人专忘,到後来就永远不能相见。佛忆念你,你老忘记佛,怎麽能见到面?这个比喻非常好。但是,如果要作为正依经典,它的份量、对机、时间点是不够的,所以不可以作为正依经典。
它里面所说的,比如「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这一句就有不同的解释:如果依净土三经,就有净土三经的解释;如果依首楞严定来解释的话,这里的标准是比较高的。大势至菩萨开示要「都摄六根」,但我们一根都摄不了,眼睛到处看,耳朵到处听,心里静不了。如果依《观无量寿经》来讲,就是口称佛名。口称佛名怎麽能「都摄六根」呢?口称佛名犹如归命阿弥陀佛,整个命都交给阿弥陀佛了,六根就都收到里面去了。就好像坐船,一旦上了船,虽然眼睛看着岸上,没关系,你不会跑到岸上去;耳朵听到岸上的声音,你也不会跑到岸上去,因为整个人已经在船上了。
作为凡夫,如果我们自己修行「都摄六根」,一定要往里面收摄,要静定,不受外界干扰,这比较难。那我们归命阿弥陀佛,把整个身家性命交给阿弥陀佛,六根都归命根所摄持,命根归给阿弥陀佛了,六根不就都收进来了吗?这样解释就有会通的余地。
如果你不知道这样的解释,也没必要作过多、过细的解释。只是说,如果它干扰了「口称佛名」,我们就知道,它的份量,它在本门中的地位,不至於让它干扰「口称佛名」。佛说法一定有共通的地方,这样对我们才有启发意义。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法华经》《首楞严经》,这些经典里有多处讲到念佛,可以作为旁依。举例来讲,《观念法门》列了六部「往生经」,这是祖师的证据。这样,往生经就不止三经了,五经、六经、八经、十经都有可能。现在刊行流通的有《净土五经》,有人说:「你们怎麽老讲净土三经,人家怎麽列净土五经?」这不矛盾。净土三经是正依经典。净土五经就像六部往生经一样,祖师也说到了,五经、八经都可以。但如果讲正依,只有三部;其他是旁依,这样关系就非常清晰。
通过这样的解释,大家对正依经典的地位,对它在修学上的指导意义,以及怎样依据、利用正依经典,观念应该比较明确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