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一)
一、解题
我们看讲义,题目有一个主标题「《观经疏》四重判」和一个副标题「略辨善导大师《观经疏》释义大纲」。
(一)主标题
主标题六个字:「《观经疏》四重判」。《观经疏》,这里特指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简称《观经疏》。历史上有很多大德法师曾为《观经》着疏,也都通称为「观经疏」,这样不就混淆了吗?要区别,一般前面都加上作者的名字,比如说,天台《观经疏》,就知道是智者大师所写的;净影《观经疏》,那就是慧远大师所解释的;或者善导《观经疏》,就是指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在本门之内讲到《观经疏》的,就是指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如果要引用其他的,就一定要在前面加上作者的德号或者尊称。
《观经》就是净土宗正依三部经之一的《观无量寿佛经》。「疏」是梳理的意思,就好像人头发很凌乱,要拿梳子把它理一理。《观经》的义理,一般人难以了解,心中模糊不清,所以这些大德法师们根据他们的理解,给它作进一步的梳理。善导大师也作了《观经疏》,让我们能够对这部经整然有序的义理清楚明白,所以「疏」也是解释的意思。
「四重判」就是有四重判别、判释和判定。
「重」就是一重又一重的。比如说群山重重,就有远近、前後的次第排列关系。这四重判也是有这样的关系,所以叫作「四重」。
「判」有三重含义:
第一重是判别,通过分判,知道它们之间有差别。比如说要弘二门判,善导大师说:「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这两句就是判别,显示有要门和弘愿的差别。
第二重是判释。这种差别体现在哪里?到底是怎麽样的差别?就需要给予解释,比如「其要门者……」「言弘愿者……」等等,这就是判释。
第三重是判定。通过解释得到一种结论,叫判定。「仰蒙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这就得出一个结论:释迦佛所讲的要门属於发遣,阿弥陀佛的弘愿属於救度力量的来源。「要弘废立文」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就是结论。虽然有要门和弘愿,有定散和念佛,但是它的结论在哪里呢?是归到「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如果只有判别、判释,没有判断、判定,这还是不完整的。
「判」有这样三重的含义。
这个标题就是说,善导大师《观经疏》当中,有四种重要的判别、判释和判定。这也是讲义的内容。
(二)副标题
副标题是「略辩善导大师《观经疏》释义大纲」,简略地辩明善导大师《观经疏》,解释《观经》义理的大纲要。
祖师释经,不像我们逮上就来,一个字一个字地依文解义,他有一个大的框架。「纲」是纲要,是一个框架、纲领。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个纲领,即使细节的问题没有掌握,祖师解释的大根大本也是明了的。就好像建房子,它的框架结构、梁柱要搞明白;至於说房间的间壁等这些细节,可以隔开成两个房间,也可以把墙拆掉、合并一个房间,这样还是比较进退自如的。但是你不能在装潢房间的时候把柱子敲掉了,那就不行了,它是不能更动的。
善导大师的解释,有文句上、细节方面的,也有根本的、纲领性的。我们这里要学的,就是四个根本性的、纲领性的解释,这些是非常重要的。所讲的比较教理化一些,所以,如果对《观经疏》没有从头到尾通读过几遍,心中没有一个整体的、比较清楚的概念,听起来或许要吃力一点。不过大家听到多少就算多少,即使现在不全听得懂,放在心中也会发酵。因为这会给你指一个方向,将来你再读的时候就有一个大的原则。
有一个词叫「提纲挈领」,还有「纲举目张」。「纲举目张」,「目」就是孔目。渔网有很多孔,纲就是那个大的绳索;纲下面挂了很多细线,细线互相之间交织,就成了很多孔。捕鱼收渔网的时候一个孔一个孔地收,要收到什麽时候呢?把纲一收,这个渔网所有的千孔万孔不就都收回来了吗?这就是「目张」。
所以,我们如果能够了解这四个重要的、纲领性的判释,把这四条纲抓住的话,那麽所有的内容都能够收得回来。这四条纲是四个不同的层面,所以叫「四重」;说到底,其实只有一条纲。这四条纲对我们理解善导大师对《观经》的解释是非常重要的。
二、大意
下面我们来看讲义。
(一)慧眼独具
善导大师(以下敬称大师)依《观经疏》立教开宗,其疏释《观经》慧眼独具、义理超绝,诸师相望,不啻云泥。
我们中国人避讳师尊,一般对极为尊重的长辈、有德之人不直呼其名。可是,如果不直呼其名,有时不知道指谁,所以一开始还要写「善导大师」,底下就敬称为「大师」了。尤其在本门之内,讲大师、讲宗祖,那就一定是指善导大师。当然,如果要讲解《往生论注》,因为特别讲这部注释,「大师」就是指昙鸾大师。
善导大师这部《观经疏》是立教开宗的宝典,净土宗能够建立,是因为有《观经疏》,所以它的地位不一样。大师对《观经》的解释也和一般法师解释的有差别。差别在哪里?为什麽会有差别?因为「慧眼独具」,善导大师有特别智慧的眼睛,唯有他才有这样的智慧眼,别人看不出来,这叫「独具」。「义理超绝」,义和理意思差不多,但是有总别之分:义就是意义,一句话有一句话的意义;理就是一个大的原则,是比较总的教理、教义。有的时候我们混说,二者在一起就叫「义理」。「超绝」,「超」是超越,「绝」是绝待,不能相比的,没有可以比较的。
「诸师相望」,就是其他的大德法师也写了《观经疏》,如果比较、来望的话,「不啻云泥」。「啻」就是只的意思。他们的差别有多大呢?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这麽大的差距。
有人讲:「这个差距说得太大了吧?都是大德法师,差距有那麽远吗?」其实还不止这麽远。为什麽呢?因为,依善导大师的《观经疏》,我们都可以往生成佛;依其他人所解释的,我们通通不能往生成佛。那你想想看,这个差距有多大?一个是到西方成佛,一个在这里流转,这何止是天地之别呢?诸师解释的《观经》是圣者根机,特别是(净影)慧远大师解释的,上上品是四地到七地的菩萨,我们一听就知道自己没有分。依善导大师的解释,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依诸师的解释,百时稀得一二、千中难得三五,千中无一往生。这样的利益差别,还不止於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之间的差距。云和泥的差距是很大的:云,飘逸、光彩,泥,泥泞、染污;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一个灵动,一个死板;一个是人一看就想飞上去,一个是人见了脚就不愿插进去。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