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11~15)
十一、见劝上机之文勿卑下,见劝下机之文勿放逸
净土之教文者,
上自龙树天亲,
下至五逆谤法,
普劝凡圣善恶之人故,
乖角之文多。
见劝上机之文勿卑下,
见劝下机之文勿放逸。
这是什麽意思呢?因为净土的教门广大,有劝菩萨、圣者,有劝凡夫的。凡夫当中有劝善机,有劝恶机。劝善、劝恶、劝凡、劝圣,刚才讲过了,肯定要求是不一样的。
「乖角」,就是彼此感觉有矛盾,好像角碰住了,不是那麽很顺(不是不顺,是我们凡夫没有智慧,不能通达,所以看上去觉得彼此矛盾的地方很多)。到底怎样来理解呢?
「见劝上机之文勿卑下,见劝下机之文勿放逸」:「见劝上机之文」,劝上等根机的,你不要心中生卑下想:「哎呀!我不能往生了。」不是这样。他是有劝上、有劝下的。「见劝下机之文」,不要放逸,「哎呀!五逆十恶之人都能往生,我还没有五逆,我才三逆、二逆,还差得多……」那就错了;「十恶,我才只有八恶……」这个就是颠倒了。所以,不放逸。
前面讲了,「见劝恶人之文,则见自己之份;见劝善人之文,则见善人之份」,可以把它们连在一起思维理解。
念佛也是一样的。作为念佛法门,也是广摄上、中、下的根机。所以善导和尚就说「一日三万、五万」,这个是「见劝上机之文」,劝那个根机勇猛的人,一日三万、五万。「善导大师讲一天三万、五万,我没份了……」不是这样子的。他也讲「下至十声、一声」。所以见劝上机的,我们不要卑下,「哎呀,一天三万、五万,我哪做得到?」见说「十念、一念」,放逸了,「不用念佛了」,这个就错了。所以,要处於一种中道的立场。
十二、近代行人,不堪观行,唯称名号
近代行人,不堪观行。
若欲观佛像等者,
不能过於运庆、运康所造之佛像;
若欲观宝树等者,
不能过於樱、梅、桃、李之花果等。
然则,应信「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
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之释,
而一向称名号也;
唯称名号,自然具足三心也。
「近代行人」:上人那个时代的人。我们这个时代距离上人的时代就更远了。
「不堪观行」:修行观法是做不来的。
「若欲观佛像等者,不能过於运庆、运康所造之佛像;若欲观宝树等者,不能过於樱、梅、桃、李之花果等」:什麽意思呢?说我们现在的人,如果要观像,观佛像,那你顶多观的超不过运庆和运康(这大概是当时的两位法师,可能建的佛像很庄严)所造的佛像。可是,在《观经》里面讲的真身观、像观,那里面的佛像的庄严,我们无法观。那个佛像怎麽样的庄严?比如说阿弥陀佛,是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这麽高,你怎麽去观呢?这麽多数字,我们的头脑都爆炸了,没法接受。「六十万亿」,後面接着「那由他」,「那由他」是一个无量大的数字,後面还要跟着「恒河沙」,一个「那由他恒河沙」有多少?不知道了,恒河的沙子有多少呢?然後是「由旬」,一由旬是四十里,一由旬的佛像四十里高,你能观就不简单了,你观不了那麽大了,是「恒河沙由旬」;不是一个恒河沙由旬,是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不是一个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是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你怎麽观?没法观。这样的身高,有八万四千相,每一相有八万四千好,每一好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所以,这个「真身观」,我们凡夫观不来,我们能观到运庆、运康建的佛像就不错了。
如果观宝树呢,极乐世界的宝树,在《观经》里面的第四观「宝树观」,其他的就不用说了,极乐世界的宝树,一片叶子有多大呢?「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一由旬是四十里,二十五由旬就是一千里,一片叶子就方圆一千里。一片叶子就这麽大,这个树怎麽观?对不对?每片叶子之间都涌生妙花果;宝树上面有七重罗网,每一网有五百亿妙华宫殿,一层宝网就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宫殿里边有很多诸天童子,每个童子身上有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以为璎珞,种种的摩尼宝珠作为璎珞,这个都要观,你怎麽观呢?无法观。顶多我们观的就像一棵樱桃树、梅子树、李子树了。顶多是观成这样子的,观不到极乐那样真正的庄严的宝树。
「不堪观行」,怎麽办?
「然则」:转机来了,观行不行,就念佛了。
「应信『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之释」:不是说「众生观念」,「众生观念」观不来。所以说:不堪观行之人,为发称念之本愿。「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应信此誓,而「一向称佛名号;唯称名号,自然具足三心」,决定往生。
第十二条文就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很多人念佛不甘心,念着阿弥陀佛,心有不甘,他要观想。其实,当然,如果你是一个观想的根机,你也可以观想,像善导大师,他就有观佛三昧了。若论我们的根机,正是因为观佛很难,称名才易。所以,阿弥陀佛才发这个称名往生之本愿。
有一次,法然上人在佛堂里边念佛,他的弟子在门口。这时候,来了一个人,来请法,问那位弟子说:「我边念佛边观想阿弥陀佛相好庄严,这样好不好?」那位弟子毕竟教理没有通达,他就点头说:「也很好,不错啊。」他当时就没有警觉性,说「这个问题我问一下师父」,他就自作主张了,这句话差点就把人害了。刚好,那个人缘分蛮好,法然上人在里面听到了,就把门一打开,说:「源空不然。」说「我法然不如此」。他怎麽说呢?「唯思」,思哪一条?唯思「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他说正是观想很难,阿弥陀佛才为我们发称名往生之本愿。法然上人自己讲:「我以前也做这个毫无意义的事情,边念佛边观想,现在不这样了,现在专门念佛,从早到晚,都是念佛。」
所以,若念佛者,一切观想的功德,都包含在称名当中,无欠无余,而且简便易行,又乘佛本愿。你何苦不选择这个简便易行、乘佛本愿的法门,而去选择复杂难行、不顺本愿的法门呢?尤其是自己根机做不到,那就不合适了。
十三、常途念佛之时,不可忌惮不净
称名之行者,
常途念佛之时,不可忌惮不净,
以相续为要故。
如意轮之法,不忌惮不净;
弥陀观音,一体不二也。
以此思之,
善导和尚别时之行云「清净洁斋」,
寻常之行与此异欤!
源信之「不论时处诸缘」之释,
永观之「不论身净不净」之释,
必有所存欤!
这些经文法语对我们都有指导性的作用,因为大家都犯这个毛病。
「称名之行者」:就是我们称念弥陀名号的人(别的修行的人暂时不管)。
「常途念佛之时」:就是平常念佛的时候。
「不可忌惮不净」:你不要忌讳,「忌」是忌讳,「惮」是害怕,不要害怕不乾净。哪里不乾净呢?场所不乾净、身上不乾净、口中不乾净、思想不乾净,「这样不能念佛啊……」或者做的事不好啊,职业不行啊。这样如果忌讳、害怕,那就不能念佛了。
为什麽说不能够忌惮不净呢?「以相续为要故」,如果你总是害怕场所不乾净不能念佛,身上脏兮兮的、衣服不整齐又不能念佛,口中吃过大蒜也不能念佛,那你怎麽能达到「相续为要」呢?你这也不能念、那也不能念,一天到晚能念几句?怎麽能够「相续为要」呢?称名念佛的人,是要达到「相续为要」,你总是有时间就念佛,以这个为原则。所以,「不可忌惮不净」,如果这里不乾净,不乾净也在这里念佛。这是平常念佛。
大家想一想,如果说我们房间不乾净不能念佛、不在佛堂里不能念佛、身上出了臭汗没洗澡不能念佛、没穿海青不能念佛、吃了大蒜抽了烟也不能念佛、吃了肉不能念佛,请问你一天什麽时候能念佛啊?那你只有到净土才能念佛了,可是你不念佛又不能去,这不是矛盾了吗?那没有地方可以念佛了。娑婆世界本来是秽土啊,所以,随时可念,随地可念。「哎呀,我思想不清净不能念佛……」都可以念佛!
「如意轮之法,不忌惮不净;弥陀观音,一体不二也」:这个我没有去查对,大概「如意轮之法」,是不是一种密宗的修法,是以观世音菩萨为本尊的一种修法?或许是这样子,因为讲「弥陀观音一体不二」,这样的修法是不忌讳净与不净的,因为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是一体的,观音菩萨是弥陀慈悲的象徵。所以,既然观音这个法不忌惮不净,弥陀法也不忌惮不净。
可是,这底下就要解释了,就有矛盾了。为什麽?因为善导和尚讲了,要「清净洁斋」。在哪里讲的呢?在《观念法门》,「念佛三昧行法」,大家回去可以看。
「以此思之,善导和尚别时之行云『清净洁斋』」:这个叫「别时之行」,不是常途之行。什麽叫「别时之行」呢?就是专门抽一段时间,到寺院也好,到道场也好,打一个佛七,「因为平时烦恼事太多,所以我想抽个时间,专门去打个佛七」,这段时间就要求你了,你既然专门准备来的,就要清净洁斋,软饼粗饭,不要吃肉;衣服虽然没有新的,也要穿乾净的。在佛堂道场当中,不要闲言杂语,要清净洁斋。这是别时行法。
「寻常之行与此异欤」:平常每天都这样做,那也做不到。平常和到道场去打佛七,应该是不一样的吧!那当然是有所不同了。
「源信之『不论时处诸缘』之释,永观之『不论身净不净』之释,必有所存欤」:底下又举了两位先德,一位是源信大师,他解释念佛说「不论时处诸缘」,不管什麽时间,不管什麽地点,净与不净,也不管什麽因缘,比如说有的人,他就以杀生为职业,专门卖水产的,天天坐在水产摊子旁边,又腥又臭,还要杀生,他就不清净,他不念佛怎麽办?应该念佛!这是他的缘分。还有的人比这更差,这些缘都不论。永观大师说「不论身净不净」,这样的解释一定是有所依据的。
十四、乘不乘他力本愿
乘他力本愿有二,
不乘亦有二。
先,不乘本愿之二相者:
一者,造罪时不乘。
其故者:
造如是罪,则虽念佛,往生不定。
如此想进,则不乘也。
二者,发道心时不乘。
其故者:虽同念佛,有此道心,故得往生;
若无道心,则虽念佛,不得往生。
以道心为先,本愿为次,如此想时,则不乘也。
次,乘本愿之二相者:
一者,造罪时之乘。
其故者:如是造罪,必堕地狱;
然称念本愿名号故,决定往生。
如此想时,则是乘也。
二者,起道心时之乘。
其故者:不以此道心生,
此等道心,无始以来虽发,至今未离生死。
故不论道心之有无,不言造罪之轻重,
唯依本愿名号,念念相续之力,得遂往生。
如此想时,则是乘他力本愿也。
这一条也非常有启发意义。我们都讲「乘佛本愿」,怎麽乘佛本愿呢?有两种情况;怎麽叫「不乘佛本愿」呢?也有两种情况。以此类推,大家都知道了。所以,上人很慈悲,都帮我们说出来了。
「先,不乘本愿之二相者」:先把这个告诉你,「不乘本愿」,让你避免它。怎麽叫「不乘本愿」呢?这个,很多人会犯这个毛病。如果後面不解释,你会说:「哎呀,对呀,我就是这样想的」,就这样想的,就不乘本愿了。
「一者,造罪时不乘」:他造罪业了,没有乘上本愿。
「其故者:『造如是罪,则虽念佛,往生不定』」:他心里这样想:我都犯了这样的罪了,我虽然念佛,那肯定不能往生了。绝大部分人都这麽想,所以,本来是「万修万人去」,搞得没几个去往生──不乘本愿哪!
「如此想时,则不乘也」:就下来了,从本愿船上掉下来了。不是阿弥陀佛把你推了一掌,是你自己掉下来。所以,都是众生自己犯的毛病。
「二者,发道心时不乘」:「我勇猛,发道心啊……」发道心时是不是就乘佛本愿了?未必。发道心时也可能不乘。怎麽样不乘佛本愿呢?
「其故者,『虽同念佛,有此道心,故得往生』」:「虽然同样都是念佛,你也念,我也念佛,过去念佛,现在也念佛,但是现在因为我的这样强盛的道心,所以我才能往生。」
「『若无道心,则虽念佛,不得往生』」:「如果不是有这样强盛的道心的话,虽然念佛,悠悠散散的,那应该不能往生吧。虽然念佛,道心不坚固勇猛,那也不能往生。」
「以道心为先,本愿为次」:抱有这样想法的人,他是把他凡夫的道心摆在第一,把阿弥陀佛本愿摆在後面,摆在第二。这样,他乘谁呢?他乘他的道心,他没有乘上本愿。
「如此想者,则不乘也」:所以念佛为第一啊!往往我们犯这个毛病,犯这个错误,「念佛啊,念佛,我有烦恼妄想不能往生啊!」那是把烦恼妄想摆第一,把六字名号摆在後面,以为六字名号还不能够破除烦恼妄想的障碍,这样就是不乘本愿。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请大家翻开法然上人全集第306页,我们继续学习念佛法语第二部分,第十四条。
昨天第十四条学了一半,就是乘他力本愿有两种,不乘亦有两种。先是说了不乘本愿的两种之相。
这里讲的乘他力本愿和不乘,是专就念佛之人而说的,不是对诸行的人,诸行的人就谈不上了,诸行的人一向不乘阿弥陀佛他力本愿。虽然是念佛的人,也有乘他力本愿,也有不乘,在哪里表现呢?
是两种状况,这两种状况就是有比较性的:一个是造罪的时候,一个是发道心的时候。造罪的时候以为说「我虽然念佛,可是因为造这样的罪,这样不能往生」,虽然念佛,他已经是退堕了,就不乘他力本愿;发道心时的不乘呢,「虽然念佛,是因为我发了道心,所以才能往生,如果没有道心的话,念佛不能往生」。
这两种状况:第一种状况就是以罪为重,以本愿、以念佛为轻;第二种状况是以道心为先,本愿为次。这都是把次序颠倒过来了。凡夫以凡夫的罪业、恐惧,轻视弥陀名号的愿力,也是以我们的道心为第一,而把阿弥陀本愿救度放在第二,这样心中就不是仰靠阿弥陀佛本愿。
比如说我们坐船,我们的重心要在船上,你才能坐上船。如果你的一只脚虽然踏在船上面,後脚还在岸上,重心落在後脚的活,那你没乘上船。
虽然念佛,好像脚也碰上阿弥陀佛本愿船了,但是他的重心,是在考虑自己的罪,考虑自己的道心,「哎,我有道心才能往生」,重心在哪里?在道心;重心在哪里?「我要没有罪才可以往生」,他不是把重心放在阿弥陀佛他力本愿上。我们坐船,是把我们所有的重量都乘托这个船。
我们念佛的人,是把我们所有罪业也好、烦恼也好、功德也好,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通通地、原封不动地交托给南无阿弥陀佛。除此之外,都不用顾虑,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所以,善导和尚说:「无疑无虑,乘彼愿力。」这就是一个心的倾向。
下面讲「乘本愿之二相」:
「一者,造罪时之乘」:造罪的时候怎麽能乘本愿呢?其实,乘本愿、不乘本愿,跟我们造罪、跟我们发道心是没有关系的。那只是在造罪的时候,他产生另外一种想法,这个叫「乘」或者「不乘」。那麽,造罪时怎麽叫乘本愿呢?
「其故者:『如是造罪,必堕地狱。』」这是我们佛教因果观,像我们这样造贪瞋痴三业、不净的罪业凡夫,那必然堕落地狱。
「『然而,称念本愿名号故,决定往生』,如此想时,则是乘也」:这个就是《观经》下品往生的状况。下品下生、下品中生、下品上生,造十恶罪、破戒罪、五逆罪,经中说:「应堕地狱,受苦无穷。」按照他的罪业,善导和尚就解释说:必堕地狱,无量劫来受大苦。但是对於这个必堕地狱的人,称念阿弥陀佛名号,转为决定往生之人。这个就是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不可思议。所以,《观经》的下品往生,可以说是很精彩,就像一部电视剧,他是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在很紧要的关头,必堕地狱的人,当下超生净土。所以,这个是最集中地体现了阿弥陀佛救度的大慈大悲。
这里讲「如是造罪,必堕地狱」,这是从凡夫的因果来讲,因果观是我们佛教的基本观念。如果说必堕地狱的人,没有解脱的希望,那麽阿弥陀佛他发的誓愿,也不能称为超世悲愿。正是必堕地狱的人,能让我们必生极乐,
「然称念本愿名号者,决定往生」:一反一正,都是以名号为转机。如果不念佛的话,直下堕落地狱。
「如此想时」:这样,我们心中将自己的罪业完全托付给弥陀的名号,仰顺弥陀的救度,而心中安心决定。不再恐惧地狱之火燃烧我们的脚板底。不然的话,地狱的火就烧来了。
「第二,起道心时之乘」:前面是「发道心之不乘」,那麽怎麽是「起道心时之乘」呢?
「其故者:不以此道心往生,此等道心无始以来虽发,至今未离生死」:人多数都以道心作为往生凭据。乘托本愿的人,仰靠阿弥陀佛他力誓愿,心中知道不依靠自己的道心往生。
道心是什麽心呢?道心就是无上菩堤心,大慈大悲心,再简略一点讲,誓求出离、精进勇猛修行等等,所谓的求道之心,不以这个作为往生凭据。因为这样的道心,无始以来──我们的生命既然是无始无终的,像道绰大师所说的,虽然众生都有佛性,「旷劫以来,应值多佛,何故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既然有佛性不生不灭,我们旷劫以来一定遇到了很多的佛;遇到了佛,也听闻了佛的教法,也发了道心,可是呢?我们到今天还没有出离生死。在善导大师《观经疏》「上品上生释」当中解释修行六念,就有这麽一段,就是思维自己无始以来,共这些大菩萨同时发愿,断恶修善,誓求出离,但这些大菩萨都修行成就了,他们是成道、得道者,那简直是多如牛毛,如繁星点点、如恒河沙。而我们现在还在做生死凡夫,障业累累,福慧微微,想到这里就感到心惊、悲叹。就是说,我们过去劫以来,虽然也发了道心,虽然是和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弥勒菩萨、地藏王菩萨在一起都做过同学,他们发道心,现在已经成为大菩萨了,我们还在这里六道轮回,所以「至今未离生死」。这就知道,道心不能救我们,因为我们不是这样的根机。如果是这样根机,我们都已经成道,得道解脱了。
「故不论道心之有无,不言造罪之轻重,唯依本愿名号,念念相续之力,得遂往生。如此想时,则是乘他力本愿也」:所以在心中不论道心是有还是没有,因为有对我们来讲,也是没有;没有,当然还是没有。怎麽叫「有也是没有」呢?有,偶尔发一下,凡夫的心,「纵发清心,犹如画水」,不能构成一种持续的、恒久的力量,不能让我们达到解脱生死轮回的目的,所以,这个有,等於没有。不论有无,它都不能让我们出离生死,你讨论它,有也好,没有也好,没有意义。
比如说我们病得要死,你买回来一大堆药,花了很多钱,但是不能治你的病,这个药有和没有,没有意思啊!所以,不论有没有。你如果拿到一味药,能够治你的病,虽然只有一粒,都是好的。
我们虽然学佛,我们是造罪造业的凡夫,种种的法门,就像药丸一样,你拿回来,不对你的机,不能让你了生脱死,有等於没有。那我们只有捡到这一味南无阿弥陀佛的阿伽陀药,要论,只论这件事情。所以,「不论道心之有无,不言造罪之轻重」。
所以,印光大师打比喻说:粒沙虽轻,直沉水底;巨石虽重,可以运渡彼岸。这一粒沙子,它虽然轻,但是放在水里会直接沉下去,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粒沙子,很轻,就可以从水面漂过去,不可能;石头很重,也不因为石头很重,就一定沉到水底,它只要放在船上面,就可以安渡彼岸,运到对岸去。所以,罪业的轻重,不是解脱的因素,何况对我们来讲,都是罪业累累。
依我们这样的凡夫,能解脱、不能解脱,专乘他力本愿。唯依本愿名号,念念相续之力。本愿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此名号相续称念。
关於相续称念,也有几个标准。有人问法然上人:「什麽叫相续念佛?」法然上人说了三个标准:
第一,依善导和尚之释:一日称名一万遍,这个叫相续念佛。不过,他又作了说明:这个一万遍,不是让你在那里一盘腿一口气就念完,然後去打麻将、逛大街,那个不叫相续。这一万遍,是一日一夜之间之所做,你慢慢念,从早到晚念一万遍,这个叫相续念佛。你用了两个小时──甚至有人赶这个数字,一个半小时就把它念完了,然後一天到晚游手好闲到处晃,这个不叫相续。
有很多莲友总说:「师父,我没有时间念佛。」他所讲的「有时间念佛」,就是有那麽整块时间,一念就是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这叫「有时间」。其实我们在家有种种的事务,像这样的时间当然很难得,如果没有,就去玩去了。那麽,应该是抓紧时间,半个小时、十五分钟、五分钟这个都抓起来,如来这样子念佛,没有人没有时间。其实,我们把很多时间都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
我到贵州去,贵阳那个地方有这麽一句谚语:「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分平。」那里的地都很小,山区。如果是平原去的人,到那里去种地,简直就没地方种,「这哪有地种啊?」都是石头旮旯。但是,人家在那里也生存下来了。如果拿东北大平原的人的心胸,开发北大荒,几十亩、几百亩、几千亩,到了贵阳,他就没地种了。他怎麽办?他只能一块一块地开垦。
这代表什麽呢?大块的土地,代表这个人他有充足的时间,他一天到晚没事情,儿女的问题也解决了,也退休了,工资也充足,不用为衣食操心,甚至可以请保姆,他整天到晚都可以念佛,那他真的是一片广大的平原;如果又要工作,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家庭,又要照顾子女,还要抱小孙子,还要做家务,这样的人,他只能挤时间念佛,像从石头旮旯里面找那麽一分地、半分地,只能找这样的时间来念佛。这样的时间把它利用起来念佛,这就是念念相续。忙的时候你忙去了,歇下来就念佛。
我们在寺院里作执事也好,在家里做家务也好,要抓紧这个功夫,出门坐车也念佛,回来点点滴滴的时间也念佛。这样念佛,一天到晚贯穿下来,就是相续念佛。
所以,法然上人说:如果从数量来说,依善导和尚的解释:一日一万遍。善导和尚是在哪里作这样的解释呢?在《观念法门》当中,最低限度,一万遍。
第二种解释,法然上人说:一食之顷能念三次佛,这个叫相续念佛。一顿饭大概二十分钟、三十分钟,快一点也要十五分钟。五分钟念一句,你总可以吧。这样平均下来,一天念不了多少,这个也是相续念佛。总之,心中时刻想着这件事,这是第二种。
第三种,众生根机不等,很难用遍数来固定。若愿生心切,自然相续。如果这个人确实愿生极乐世界,他自然心就相续了。一歇下来就想着念佛,一歇下来就想着念佛。
这样,我们自己可以来对照自己,是不是相续念佛。
「念念相续之力」,总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里也不要误解说「『念念相续之力』,是不是我们自己修行的力量呢?」这里是说念佛法门很简单,其他法门相对来讲,就很难。要达到什麽样的功行,你不过是一句一句地称念罢了。就只费这个力气,「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出这样小小的力能往生,是因为它有大大的力量──六字名号本身是阿弥陀佛大愿业力,是这个道理。所以叫「念念相续之力」。
「得遂往生」:「遂」,是达成往生的愿心。
「如此想时,则是乘他力本愿也」。
这两条,其实含盖一切情况,一个就是坏的、恶的、不好的、堕落的,这些状况,我们怎样乘本愿?前面不乘本愿我们不用复习了。就把後面乘本愿两种情况,我们想一想:遇到造罪、造恶、烦恼、妄想,就要想到说:虽然烦恼、妄念如此繁重,若以圣道门者,必然堕落;然今,以称念弥陀本愿名号不可思议,所以决定往生。无论如何,反转过来,乘阿弥陀佛本愿。
起道心、发善心、发慈悲等等,不要骄傲,说:「哎!我发了道心了,我有慈悲了,所以能往生。」这样都不是乘他力本愿,这是乘你自己的道心,乘你的慈悲心,乘你的智慧,以为有这个才可往生。应该想到说:我无始劫来,这样的道心也发过,这样的慈悲也起过,这样的修行也做过,但是不能救我。能救我的,还是名号。所以,反转过来,一向念佛。
不管是造恶,还是行善,都能够有个契机,让我们回归念佛。造恶的时候也能转过来念佛,不是在那里哭泣、悲叹,「哎呀!我造这样的罪,我怎麽办哪?一定堕落啊!」然後呢,黑暗加黑暗,堕落下去。应该马上转过来,来念佛;行善的时候,也不会沾沾自喜,「因为我这样,所以能往生」。我们往往都落在两边,没有跟阿弥陀佛本愿相应。
如果能够正确思维,就是一向专念,无论是善是恶,都能入一向专称之道。
十五、「三心」容易具足
「三心」容易具足也,
其相者:思「决定往生而念佛」者,
则所教之「以至诚之心」之「至诚心」
亦纳於此心,
所教之「不疑阿弥陀佛之本愿,
思决定往生」之「深心」亦纳在其中,
第三之「回向发愿心」
亦纳在「一向念佛、决定往生」之愿心中。
明知:切思决定往生而念佛者,
三心皆含摄故,
则虽不学无知之人,
如是切思往生决定而念佛者,
则三心易具也。
「三心」就是信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个很容易,并不难。
「怎麽又说难,又说不难,到底难还是不难?」
说难,说容易,都是对机说法,都是劝导我们深信、专称。比如《阿弥陀经》讲:「我於此五浊恶世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阿弥陀经》讲过好几次难;《无量寿经》也说:「难中之难,无过此难。」这里上人说「三心容易具足」,区别在哪里?
其实,讲难,是就我们众生这一边,你执着於自己的自力见解,不能契入阿弥陀佛本愿,不能相信,不愿意相信,你不能相信才谈「难」,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你能相信,就不难,很容易,很简单,所以说「三心容易具足」。讲「容易具足」的目的,是让我们不要起退堕的心,「哎!好啊!容易具足」,起勇进的心,顺着教文法语的引导,就能够专修念佛。
讲难,是让我们发起珍重的心,「对呀!难中之难,不能放过啊!应该赶紧抓住,应该信顺哪!」所以,「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善男子善女人,应当信诸佛及我所说,应当信弥陀的誓愿。」说难,是发起我们珍重、追求、好乐、喜慕这样的心。
比如说父母为孩子找工作,托了很多人,找到了,机会难得,父母就跟孩子讲:「哎呀!你就不要再挑三挑四了,这份工作来之不易啊!机会难得啊!」是你拿到了,要给他,他还在那里不太接受,才讲很难。讲难,是因为你有了,要给他。
释迦牟尼佛把净土法门介绍给我们,他是拿在手中的,「这个很难得啊!」难得难得又难得,「难中之难,无过此难」,「难信之法」,「你要相信!」
往往我们跟别人说「机会难得」,是因为有了机会,「你不要放过」,才叫机会难得。念佛法门容易往生,才讲难信,「你要当下信入!」这里讲「容易具足」,也让我们当下信入。所以,方向、宗旨是一样的,不矛盾。
怎麽容易呢?
「其相者:思决定往生而念佛者」:你只要心中思决定而念佛,三心就具备了。
「所谓所教之『以至诚之心』之『至诚心』者,亦纳入此心也」:什麽是「至诚心」?就真实心,「我真的愿往生,不怀疑,真的念佛」,这样「思决定往生」,这个不是假的。虚假之人怎麽会思决定往生呢?所以,思决定往生而念佛之人,他有「至诚心」。
「所教之『不疑阿弥陀佛之本愿』,『思决定往生』之深心,亦纳在其中」:「深心」就是不怀疑,既然是决定往生,则是没有疑惑。这是「深心」。
「第三之『回向发愿心』,亦纳在『一向念佛,决定往生』之愿心中」:既知一向念佛决定往生,这样的愿生净土之心,不可抑制,这个心很勇猛,这个心不肯改变,决定要往生。
如果一件事情可达到、可达不到,那我们的心就会退堕。有时想一想:「我要去往生」,但是又想「我可能没份」──退下来了。
就像一个人,他要到远地方去,到哪里去呢?到北京城,北京城离他家很远,走在半路,他虽然很想去,但走得很累,还遥遥无期,还看不到,这个时候,他的心就容易退;现在到了什麽时候呢?他一抬头,看见城墙上写着三个字:「北京城」,这个时候,他愿意去北京城的愿心会退吗?不会退了。因为就在眼前,就要达到了。
我们愿生净土的念佛之人,一向专念,决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涅盘城,所谓:「毕此生平後,入彼涅盘城。」我们这短短的生命,三十年、五十年,也就剩三十步、五十步之遥了。我们已经来到北京城的城下,抬眼一看「北京城」三个字看得很清楚了,我们经过漫漫的、三界轮回的长途跋涉,来到今生今世,受善知识的教诫,遇到了念佛法门,那等於是抬头就看到了极乐净土的「涅盘城」三个字,极乐涅盘城,在我们面前。所以,毕此生平,决定往生。这样一向念佛,决定往生。愿心具足,毫无退却。
「明知、切思决定往生而念佛者,三心皆含摄故」:这样说起来,心中真切思定:我念佛决定往生。这样来念佛的话,「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都包含、收摄在「思决定往生而念佛」之中。
「则虽不学无知之人」:虽然说没有学问,甚至连字都不认识,这样的人呢:
「如是切思往生决定而念佛者,则三心易具也」:这样的话,「三心」就很容易具足了。
所以,我们看善知识、看祖师的法语,他们讲话都具有一种化繁为简的力量。不会搞得很繁琐,让人听起来如云里雾里,抓不住头绪。
让听众云里雾里边,那他的心肯定也是云里雾里边。应该简捷明朗,把主题点出来,不要说得很复杂。
这个就是所谓的功力了,也就是所谓的智慧了,深入而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