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概论讲记》(六)
目录
(二)概念说明
净土法门、净土教和净土宗
净土法门和净土宗的比较
净土教和净土宗的比较
(二)概念说明
下面有几处概念需要说明一下。
净土法门、净土教和净土宗
一般情况下,净土法门、净土教和净土宗这三个概念,大家都不怎麽分别。当然,在很多情况下也不需要分别,这几个概念可以互用,也没什麽障碍。但是,如果细究起来,在有些场合就不能混淆,一混淆就分不清楚。我们要对它们的区别作些了解。
净土法门,是佛所说的,简单讲就是净土三部经,这是净土法门。我们讲修学净土法门,主要是修学净土三部经。
净土教,是佛弟子对净土法门、对佛所说的净土三部经的解释,这称为净土教。佛弟子各依有缘经论,对净土法门所作的解释,通通是净土教。无论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只要是解释净土三部经的,通通是净土的教法,通通纳入净土教。但是它们不代表净土宗,因为这些净土教夹杂了圣道诸宗的理念,很混乱,很驳杂。所以有必要在混乱、驳杂当中,展示纯正的解释、纯正的净土法义,因此有必要开立净土宗。
是先有净土法门,次有净土教,然後有净土宗,这个次序是不能变的。
净土宗是什麽呢?也就是「楷定古今 」。「楷定古今 」楷定什麽?能楷定净土三部经吗?当然不能,净土三部经是我们的标准,是佛所讲的。所以,楷定古今是楷定净土教对净土三部经错误的解释。通过楷定古今才建立了净土宗。所以净土宗是从净土教里生出来的。也就是说,净土教里面有正确的,有不正确的;有纯粹的,有不纯粹的;有正的,有杂的。把纯粹的、正确的抽列出来,这才是净土宗。
净土宗是祖师所立的。祖师指谁?就是指善导大师,也包括昙鸾、道绰两位大师。净土宗是他们所建立的。善导大师依据弥陀本愿,对净土法门所作的楷定解释,这才是净土宗。
所以,不是解释净土三部经的就都是净土宗。它们可以称为净土教,但不是净土宗。它们是杂净土教,不是纯净土教。它们是圣道诸宗。大家要有这个观念。
净土法门和净土宗的比较
我们来看下面这张表:
|
净土法门
|
净土宗
|
说明
|
主
|
释尊开说
|
善导创宗
|
佛、祖之别
|
时间
|
佛世法灭 始终
|
隋唐以来 中段
|
久暂之别
|
地域
|
印度 十方
|
中日 此界
|
广狭之别
|
摄属
|
八万随一
|
一摄八万
|
立宗不立宗 体系非体系
|
功用
|
修对方法
|
解释理论
|
解与行 理论与实践
|
关系
|
所释 所依
|
能释 能依
|
能与所 一体
|
比喻
|
产品
|
使用说明书
|
|
ㄒ这张表更加明确地说明了净土法门和净土宗的差别。我列了七个项目,就是左边这一列。
第一,主不同
净土法门,释迦牟尼佛是法门之主,法门是释迦牟尼佛所开说的。但释迦牟尼佛并没有开创净土宗。净土宗是谁开创的?是善导大师开创的。这就是明显的差别。佛是万机并育,千门洞开,他针对不同众生的根机讲不同的法门,当然没有什麽宗不宗的,都是佛法。但是祖师就不一样了,在八万四千法门中还有所宗。
这就是主不同,有佛和祖的差别。
第二,时间不同
净土法门的流传时间是贯穿佛的时代,一直到法灭,一直到万年之後,净土法门都会存在着,它是彻始彻终的。
净土宗就不一样了,净土宗是隋唐之後才出现的,在隋唐之前并没有净土宗,在昙鸾、道绰、善导之後才有净土宗,在时间上它是个中段。净土宗会不会一直到万年法灭?那就不敢讲了,比如说在中国,从宋朝以後这一千多年,就没有净土宗,净土宗隐没了;但净土法门还是存在的。所以,二者时间段不一样。至於还有九千年到法灭时期,净土宗是不是一直会坚持到最後,我们就不知道了,就不一定了。所以这有久暂之别。
从地域来说,印度有净土法门,但印度没有净土宗。只要是净土三部经典所在的地方,就有净土法门,只要念阿弥陀佛愿生极乐世界,就有净土法门。印度就没有净土宗,即使有龙树菩萨的《易行品》、天亲菩萨的《往生论》,但是并没有开立净土宗。净土宗创立在中国,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地域才有净土宗。
如果站在更广大的范围,净土法门是十方法界都有的,因为十方诸佛都出广长舌相,来宣说这个法门。阿弥陀佛发愿:「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很显然,十方诸佛都宣扬净土法门。但其他世界都一定有净土宗吗?我们就不知道了,未必有。净土宗是在这个世界才有的,在中国、在华人文化圈里,受善导大师法脉影响的地域才有净土宗。
这是地域上广和狭的差别。
在摄属方面——什麽叫摄属?比如释迦牟尼佛讲八万四千法门,净土法门是八万四千法门当中的一种。「八万随一 」,就是八万四千法门里随便一种。这是随机性的,其中并没有以这个法门来统摄一切法门这样强烈的主观意识。但是净土宗就不一样,它成为一个宗派,是「一摄八万 」,就是以一个净土法门——念佛法门,来统摄八万四千法门,这样才能立宗,宗派才能建立起来。这些在後面的章节还要详细解释,大家先知道这个观念。
这里就有差别,有立宗不立宗、体系非体系的差别。从法门角度来讲,它没有宗派,法门平等。宗门就不等了,宗门就独尊,它要立宗,这就有差别。法门也没有什麽系统不系统的问题,讲这个法就这个法,讲那个法就那个法,八万四千法,法法平等。但是在建立宗门的立场上,就一定要有体系性,纳入一个完整的体系,那就不一样了。
打个比喻。在原始社会,没有国家政府的观念,每个人的人性、人格都是平等的,都是自然人。但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要成立一个国家,要成为一个社会化的国家政府的形态来有效地运转,就一定要有一个系统:谁是国王,谁是大臣,谁是几品官,谁是老百姓,一定要有一个系统性。
所以,宗派的建立是个大事情,它不是小事情,它等於把无政府的状态变成有序的状态。立宗是非常有智慧的。善导大师建立净土宗不是一件贸然的小事,他把无序的状态变成完整有序的状态。所以在宗里面才有独尊,就是「万法归宗 」。
在功用方面也有差别。法门就是修持方法。法门,法就是门:以这个法,从这个门出离生死,出离三界;从这个门回入娑婆,广度众生。它是一个修持的方法。
净土宗,从本质来讲,是一个解释的理论,是个解释体系,对净土法门,它有一套完整、系统的理论来解释,这才叫净土宗。
净土宗和净土法门的差别,也就是解和行的差别、理论和实践的差别。宗是宗学理论,是理论性的;法门是实践性的。一个是解门,一个是行门。
净土宗和净土法门,从关系来讲,有能释和所释、能依和所依的差别。能释,净土宗是能解释的;所释,净土法门是所解释的。净土宗是能依的宗派;净土法门是所依的,就是这三部经是净土宗所依据的经典。所以,它们有能和所的差别。
能、所是一对常用的概念。所是被动性的,能是主动性的,它们互相之间也是一体的。比如我坐在这把椅子上,我就是能坐的人,这个椅子就是我所坐的椅子,我和椅子是一体的,有能有所。比如《观经疏》也有能、所:《观经》是所解释的,疏是能解释的,这都是能、所。
用比喻来讲,净土法门就是一个产品,净土宗就是产品的说明书。这个产品要怎样正确使用,要有一个规范的说明书。其他宗派的人也解释净土法门,他们也出了说明书,但不是正确的说明书。打个比喻:净土法门就好像全自动洗衣机,配了好几份说明书。写说明书的人没有见过全自动洗衣机,也不知道全自动洗衣机,他们按照半自动洗衣机来写说明书,甚至按照手动机械式的来写说明书,那你怎麽用呢?你就没法用。以圣道法门的观念来解释净土法门,就好像为全自动洗衣机配了一本手动的说明书,或者是半自动说明书。按照这样的说明书来使用,就会把机器用坏。善导大师一看,这个不行,所以要楷定古今:「你们的说明书不正确,这是全自动洗衣机。 」然後就做了一本规范、标准的说明书。
净土教和净土宗的比较
我们再看下面这张表——净土教与净土宗:
净土教比较广泛,包括佛经、菩萨论、人师释。这里我们把佛的经典列入净土法门之内。如果广泛地讲,佛经属於净土教,菩萨的论着也属於净土教,还包括人师的解释。人师就是普通人,法师。
这里把净土教分成三项。在这三项当中,每一项里各有两项。
佛经里,第一就是净土三经。净土三经是纯粹讲弥陀净土的,所以这个为正。同时,在净土三经之外还有很多别的经典——诸经,也讲到有关往生弥陀净土这方面内容,这属於旁依经典,属於旁。旁,就是辅助性的,旁边的。
在菩萨论中,龙树菩萨的《易行品》和天亲菩萨的《往生论》属於正;别的论里也有附带讲到弥陀净土,就属於旁。
在人师解释中,也有正和旁:昙鸾、道绰、善导这三师的解释属於正,其他诸师的解释属於旁。
那什麽属於净土宗呢?就在正、旁当中区分:在经典中,三经为正;在菩萨论中,龙树《易行品》、天亲《往生论》为正;在人师释中,昙鸾、道绰、善导三师的解释为正。这三点抽出来,就属於纯净土教,这三点成就了净土宗。其他的就属於杂,属於圣道诸宗,不算净土宗。
纯、杂,这是一对观念,上面这个表能比较清楚地展现出来。(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