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四)
理证经证
给出结论以後就来证明它。这个结论大大超越了一般人的想法。这里说,不论是往生净土,还是净土菩萨人天所起诸行,都是靠阿弥陀佛本愿力。一般人都讲,到极乐世界再慢慢修行,要如何如何修行,那里只是环境、条件比较好。昙鸾大师的解释不是这样的。
「何以言之」,为什麽这麽说呢?第一,给出理由;第二,给出经文的证据。
第一,首先讲道理。这个道理非常明朗,毫不含糊。先反证,「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如果不是佛力,四十八愿就没有效果、没有意义了,就是假的了,那法藏比丘何必发四十八愿呢?比如你发了一个愿,要成就一件事情,给别人好处,那麽力量就在其中了;如果别人不认可、不接受,你这个愿以及所有的行为不就等於徒劳、空设了吗?
第二,给出经文的证据。「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引用经文来证明,用了三条愿。四十八愿很广泛,就不一条一条地引用了,这是昙鸾大师智慧的眼光。「的」是什麽意思呢?就是靶心,射箭的靶心叫作「的」。所谓「目的」,就是眼睛看出去看到的那个点,这个词代表精准度。「的取三愿」,就是百分之百的,扼要的,抓得很紧的,一点点都不会偏离的。这个证明拿出来是百分之百的,就像射箭中了十环,射中眼睛所锁定的目标,非常准,一点也不偏离、偏斜,很准确,很稳定,这就是所谓「的取」。「的取」三条愿来证明,靠佛力速得成佛。
接下来分别列举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证明: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一证);住正定聚,必至灭度,无诸回覆之难(二证);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三证)。因此横超三界,速得成佛,广度众生。此成为有名的「三愿的证」,显明净土门之此土往生(第十八愿)、彼土成佛(第十一愿)、还(huan)度众生(第二十二愿),若凡若圣,若因若果,若往若还,自利、利他,皆完全依靠阿弥陀如来本愿力。
首先取第十八愿:
愿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昙鸾大师写得都很简略,愿文引完之後,接下来就解释说: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无轮转故,所以得速:一证也。
往生不就是靠佛的愿力吗?因为有第十八愿,我们才十念念佛就能往生,所谓「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道理都是一样的。「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因为极乐世界超出三界道,一旦到了极乐净土,最基本来讲,免除了三界轮回;没有轮回才可以快速成佛。如果还在娑婆世界,还在三界里面无穷尽地轮回,哪谈得上快速成佛呢?所以先讲这一愿。到了极乐世界就离开了三界,这样成佛不就有可能,不就快了吗?这是一证。
接着引用第十一愿:
愿言:「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灭度,无诸回覆之难,所以得速:二证也。
「正定聚」就是不退转。即使出了三界,像阿罗汉也是出了三界的,但还不是不退转的菩萨,还不一定快速成佛。即使有的菩萨不退转,再往上走,还未必能「必至灭度」、快速成佛。为什麽呢?因为这中间还有「七地沉空难」,菩萨进一步修行,到了七地的时候,他就不想修了。为什麽?他堕入沉空难,这个时候退下来,和阿罗汉差不多,因为已经完全证悟空性了,向上看没有佛道可求,向下看没有众生可度,一切都是如如真理界。这时如果没有诸佛出来加劝他说「对你是这样,但是对众生来说不还有苦恼吗?虽镜花水月作佛事,梦中佛事,但众生还在苦恼当中,不知道这是梦境、梦幻,所以白白受苦。你应该更发大心,要作如幻佛事,去度脱如梦众生」,如果诸佛菩萨不来这样加劝,他可能就进入空的境界。所以不退菩萨也有他的回覆之难,好像回转过来了,这样成佛就慢了。
可是,一旦到了极乐净土,有阿弥陀佛第十一愿的保障,根本不用担心这个。「住正定聚,必至灭度」,「灭度」就是成佛,肯定不会有「七地沉空难」,这是第十一愿的保障作用,所以「无诸回覆之难,所以得速」。一般的通途修行可能就有这个障碍,就不快速了。这是二证。
第三,取第二十二愿。第二十二愿也特别好,有机会要专门讲解、学习。
愿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以超出常伦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证也。
昙鸾大师解释这三条愿,每一条愿前面都有这五个字:「缘佛愿力故」。先引用愿文,然後说「因为靠佛的愿力」,很简略。
到了极乐世界凭什麽可以「超出常论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超出常论诸地之行」就是说,不是靠一般的、平常的次序,从初地到二地,到三地,不是这样的,而是超越的。
「超」有两种:
第一种是次第超。次第超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不从一地到二地,最後到十地,而是可以从最基础的一下子到十地。
第二种是不次第超。什麽是不次第超呢?不需要一定从低往高走,而是证高位也可以显现为低位,在低位也有高位的果德,这才叫「超」。比如,三贤内含十地的功德;十地可以降为三贤显相,甚至可以降为人天,这才叫「超」,是根本的「超」。在我们这个世界,低就是低,高就是高,这样还是常伦,还是一般的伦次、次序。极乐世界不是这样的,低位也可以含摄高位的一切功德,高位也可以降为低位来显现,这才叫「现前修习普贤之德」。「现前」就是当下。「普贤之德」是普遍的,所谓「普门遍入」,示现因地修相,普贤菩萨圆融愿海有这样的功德效果。
我们这样的人,只念几句佛,到极乐世界就有这样的果证,那是我们的功德吗?不是,是「缘佛愿力故」。因为有「超出常伦诸地行故」,不是一地一地按次第的,而是当下修行普贤愿海,当下圆满,所以快速成佛。这是第三个证据。
「因此横超三界,速得成佛,广度众生」,有这三愿——有第十八愿可以横超三界,有第十一愿可以速疾成佛,有第二十二愿可以广度众生。「开化恒沙无量众生」「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这样广度众生是什麽样的状态呢?不是说佛果功德不圆满,然後再靠修习普贤行、积累功德来成佛,不是这样的。这是「果位普贤」示现因地修相,就是在果位上已经如第十一愿所说「必至灭度」,速得成佛,功德圆满;但是在极乐世界不可能显示佛相,必须回过头来示现因地修相。这就好像古佛再来那种意思,就是在果位上退下来,示现因地修相,来告诉其他人菩萨法式,引导众生。菩萨修行就是这样,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要如何引度众生,是这样一种原理。
「此成为有名的『三愿的证』」,这三条愿的的确确、毫不含糊、毫不偏离地证明了这都是靠阿弥陀如来的本愿力。「显明净土门之此土往生(第十八愿)、彼土成佛(第十一愿)、还度众生(第二十二愿)」,这就非常清晰了,第十八愿「此土往生」;第十一愿「彼土成佛」,所谓「必至灭度」,在《无量寿经》同本异译当中说「证大涅盘」,「证大涅盘」就是指佛的果位;第二十二愿「还度众生」,「还」是从佛的果位,示现因相,对我们来讲,是成佛之後还(huan)回娑婆来度众生。
「若凡若圣」,「若凡」,第十八愿主要是为凡夫讲的;「若圣」,第二十二愿里包含圣位菩萨。「若因若果」,从此土去往生,这是「因」;彼土成佛,这是「果」。「若往若还」,前往净土是「往」,回头到十方度众生是「还」。「自利利他」,自己成佛是「自利」,利益众生是「利他」。这些都是完全依靠阿弥陀如来本愿力。
这麽简洁的解释,含摄面特别广泛。所以说「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这句结论是整部《往生论注》的核心要句。
我们看下面这张图表。
《往生论》整个结构就是从五念门到五果门,五念门为因,五功德门为果,这张表画得很清晰。
「凡是」这两个字贯穿两句。
「生彼净土」那一句,生彼净土,五念门为因,第十八愿是往生因;到净土後得的果是五果门里的前四种功德——近门、大会众门、宅门、屋门,这就是第十一愿。如果细分,近门和大会众门属於「住正定聚」,宅门、屋门应当是「必至灭度」。这是往生果,是往相,也是往相回向。
第二句,到了极乐世界,「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这就是五果门里的第五种功德。第五果是园林游戏地门,菩萨度众生如同园林游戏一样,这种利益主要是显示第二十二愿的功能力用。
这样就非常清楚地显示出来,这一切都是靠阿弥陀佛本愿力的作用。
总结
从净土宗教理发展阶段来说,《往生论注》综合了龙树菩萨「称名易行」与天亲菩萨「五念门往生」的思想,将二者融为一体,而探求其背後的根本原理,在阿弥陀佛本愿力。也就是:依佛本愿力,称名易得生。
前面说过,昙鸾大师秉承两位菩萨的净土思想,把两位菩萨的思想融在一起,来探寻背後的原理。
简言之,《易行品》首先明「称名」,回答「是什麽」,此为易行之相,属方法论;《往生论》进一步明「往生速成佛」,回答「要如何」,此为易行之用,属目标论;《往生论注》更明「佛本愿力」,回答「为什麽」,此为易行之体,属本体论。三者相融相摄,一体不分。
「《易行品》首先明『称名』,回答『是什麽』,此为易行之相,属方法论」,《易行品》讲易行,讲行法,到底什麽是「易行」,它回答「是什麽」,怎样易行,就是称念名号,「执持称名号」。称名是从外面可以看得到的易行的相状,看得清楚。它是一种方法论,这种方法就是易行。
《往生论》进一步说明的是「往生速成佛」,是回答「要如何」。称名要怎麽样呢?要往生净土,到了净土能快速成佛。这是目的,属於目标论,《往生论》又进了一步。
《往生论注》更加显明「佛本愿力」,回答的是「为什麽」——为什麽要到净土,为什麽要往生,为什麽要称名,为什麽到净土能够快速成佛。「此为易行之体,属本体论」,是它的本质。
我们看下面这张图表,很清晰。
相承祖释 |
相承论释 |
主要贡献 |
教相判释 |
印度龙树菩萨 |
《易行品》 |
执持称名号─方法 |
易行道之相 |
印度天亲菩萨 |
《往生论》 |
愿生速成佛─目标 |
易行道之用 |
中国昙鸾大师 |
《往生论注》 |
弥陀本愿力─原理 |
易行道之体 |
所谓体、相、用,它们互相之间的关系是融摄在一起的。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本愿力确定了十方众生的目标是「愿生弥陀净土」,利益是能够快速成佛,方法是「执持称名号」。「体」一定会显现出「相」和「用」;而「相」也一定包含在「体」和「用」里,有什麽样的相,就有什麽样的作用,也一定是从「体」当中所生发出来的:它们有这种一体的关系。
由此《往生论注》,中印两土之净教思想豁然贯通,浑然一体;净土一宗之教相判释、正依经典、相承论释涵盖无余,净土宗呈现雏形。
这样联系起来看,净土宗虽然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但基本的形态有了。
立宗要有几个要素(立宗要素包含宗派名称、教相判释、正依经典、法脉相承),从《往生论注》来说,这几个要素基本上完备了。比如说「相承祖释」,相承要有相承的论释,《往生论注》相承天亲菩萨《往生论》和龙树菩萨《易行品》,人相承、法相承非常清晰,相承祖释很清楚。「教相判释」,难易二道判、自他二力判也很清晰,这是非常明白的。「正依经典」也很清楚,因为《往生论》全称是《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昙鸾大师进一步说明「无量寿经」是指净土三经。所以,根据《往生论注》的教理架构来讲,整个净土宗基本的形貌已经比较完整,只是时节因缘还没有到。
这三位菩萨、祖师的贡献,龙树菩萨主要解决的是往生方法问题,就是「执持称名号」;天亲菩萨「愿生速成佛」,是目标;昙鸾大师「弥陀本愿力」,是原理。
昙鸾大师秉承龙树菩萨、天亲菩萨的法脉,完整地传承了龙树、天亲两位菩萨的净土思想,在净土宗的教理发展阶段有里程碑的贡献:既继承了前面印度的两位菩萨,也为在中国开显净土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我们都能看得很清晰。
昙鸾大师的贡献可以讲是不可思议的。中国的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翻译的经论都是从印度来的。在净土门这一方面,昙鸾大师起了钩索的作用,把印度净土教和中国净土教完整地联系在一起,使净土教在中国扎根、发扬开来。昙鸾大师在这方面的功绩是第一位的,是没有人可以替代的。从理论建设来讲,昙鸾大师的作用非常大,地位非常高。
二、《赞阿弥陀佛偈》一卷
《赞阿弥陀佛偈》,昙鸾大师着,依《无量寿经》,以七言偈的形式歌叹阿弥陀佛依正二报之德,并述「称名得生」之义。
这也是昙鸾大师的着作,是依《无量寿经》写的赞偈,赞阿弥陀佛依正二报,表达「称名得生」。
全偈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冠头,由五十首、共三百九十句赞文及五十一礼拜组成,是仿照龙树菩萨《十二礼》、天亲菩萨《愿生偈》特别所作的赞歌。
「全偈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冠头」,在全偈之前有一句话:「南无阿弥陀佛」。这不是像我们想的,好像「南无阿弥陀佛」写习惯了,就写一句。昙鸾大师肯定是习惯写「南无阿弥陀佛」的,但大师是不会随便下这一笔的,他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要说明「佛名为体」。因为昙鸾大师有这样一个观点:净土三经,「以佛名号为经体」。昙鸾大师写的《赞阿弥陀佛偈》,共五十一首,都是以佛名号来展现的;同时,他对整个《无量寿经》的理解,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这一句是略赞,因为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其实都已经赞叹完了。广赞就是後面的五十一首偈子;如果更广泛地赞,五百首也可以。这是以略摄广,以广归略;也显示广略相入。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放在这里,是有很多意思在其中的。
「由五十首共三百九十句赞文及五十一礼拜组成,是仿照龙树菩萨《十二礼》、天亲菩萨《愿生偈》特别所作的赞歌」,在净土宗里,赞偈特别多,比如龙树菩萨的《十二礼》、天亲菩萨的《愿生偈》、昙鸾大师的《赞阿弥陀佛偈》;善导大师的赞偈就更多了,有《般舟赞》《法事赞》《往生礼赞》等。
在净土法门里,佛弟子赞叹佛是自然的,是发自内心的,所以对佛的赞偈向来就特别多。我们是卑劣的众生,被弥陀这样大悲救度而能成佛,我们也会从内心来赞叹阿弥陀佛,这是很自然的。祖师的赞叹,文句很优美,意境很深。有的莲友也经常写歌词,唱不尽。老太太也会写,内心被感动了,她就要用歌赞的形式来赞叹,不管她的语言表达得怎麽样,她的心是一样的。
《往生论注》为广释《论》义、劝他往生为主,文理精绝,睿智无方;此赞偈为总摄经义,表白一心归命愿生之自督,品高词美,至情感人。
这是和《往生论注》来比较。「此赞偈为总摄经义」,把《无量寿经》的义理都收摄进来了。两部作品的体裁不一样,《往生论注》是解释《往生论》的,是劝人往生的,它必须展开,文理非常精绝,文辞、义理的阐述都非常好;《赞偈》就很简单,就是说「一心归命愿往生」,是情感的表达。「自督」就是自我的信愿,这种歌词当然也有劝化众生的意思,但主要是自我归命。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