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46~小结)
四十六、有念佛处,皆我之遗迹
信空问:古来先德皆有遗迹,
然今未建一宇之精舍,
入灭之後,以何处为遗迹乎?
上人答:若卜一庙为遗迹,
则遗法不普遍;多之遗遍满诸州。
何故?兴行念佛,是愚老一期之劝化,
因此,不论贵贱,
山夫村妇之柴扉,海人渔父之茅舍,
有念佛处,皆我遗迹。
我往生之後,不造墓塔;
我之遗迹者,
有念佛处,皆我之遗迹也。
又,为祈冥福而造墓塔者,
轮回之人所作之事也。
信空是上人的弟子,常随上人身边。「古来先德」,佛教当中的大德法师,他们都有遗迹,像我们现在的纪念堂之类的,是纪念他们的地方。「上人一生教化,建立净土宗,这个广大的德行,不要说是不让古德,甚至超过古德,可是到现在,连一个小茅蓬的精舍都没建起来。这样,你入灭之後,往生净土了,把哪里当做遗迹?我们到哪里去凭吊,到哪里去纪念呢?」弟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仰慕师德,希望有个地方,作为他心中挂念、崇敬师父的这麽一个地点。
上人就回答他了(法然上人是大势至菩萨再来,所以他讲话都不按照我们世间的逻辑,他讲的话很广大):「如果要建一个庙子作为遗迹,则遗法不普遍。这样,虽然是有个地点,但是不普遍,就局限在这一个地点。」(「就是这一个庙子,是某某的遗迹」)
不光要遗迹,要遗法:
「我之遗迹,遍满诸洲」:「我今天不建精舍,但是我的遗迹,遍布全国各地。」
「何故?」:为什麽这样讲呢?
「兴行念佛,是愚老一期之劝化」:「愚老」是上人自称,「我是一个愚痴的老者」,叫「愚老」,很老了。这段话,应该是在上人晚年,将要往生之前,弟子很怀念,来问。将近八十岁了,「愚老」。
「兴起念佛」:把念佛这个法门兴盛起来。「让大家普及念佛,这是愚老我这一期生命的目的,劝化众生的目的在此。」
「因此,不论贵贱,山夫村妇之柴扉,海人渔父之茅舍,有念佛处,皆我遗迹」:「既然这是我所劝化的目的,那麽,不管是贫富贵贱,是山民也好,是村妇也好(「柴扉」就是柴房,柴棍子编的门,很卑贱、很贫穷的这麽一个状况),哪怕是在海边打渔的,他们的茅草蓬,这里只要有人念佛,这个地方就是我的遗迹」。
上人完全是以法为身──这个就是法身。这里有人念佛(上人一辈子所劝化的教法),这个就是法的生命,法的光明就在这里,这里就是遗迹。
如此说起来,我们今天虽然时隔善导大师一千几百年,我们在这里念佛,也是善导大师的遗迹。我们每一位莲友,如果家里有念佛堂,我们依循善导大师的教法来专修念佛──这是善导大师一期教化的目的,那麽,你的念佛堂就是善导大师的纪念堂。所以,不要感到有所不足。这个,就是精神的存在。
「我往生之後,不造墓塔,我之遗迹者,有念佛处,皆我之遗迹也」:这句话,简直就是阿弥陀佛所说的,跟阿弥陀佛一体讲话:有念佛的地方,也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光明闪烁之处。「有念佛之处,」法然上人说,「也就是我的遗迹了。我往生净土了,不要造墓造塔。」
「又,为祈冥福而造墓塔者,轮回之人所做之事也」:「冥福」,就是人死了之後,选一块风水宝地,保佑自己子孙发达,保佑自己在阴间不至於受苦。这个是轮回人所造的事情,我们往生净土用不着。
昨天我们去助念,那里有很多事情都稀奇古怪的。那个病人就讲了,说她的三叔叔来找她,找她干什麽呢?凶狠地说:「你住这麽好的房子,我的房子那麽破,我要跟你换个房子!」什麽意思呢?她是因为请她的後人给她买一口棺材,比较大,他三叔叔的棺材是破的,大概他在阴曹地府里面感觉到他的房子不行,在鬼道当中,说要跟她换房子。
四十七、死生皆无忧恼
生则积念佛之功,
死则往生净土。
不论如何,此身若无忧恼,
则死生皆无忧恼。
四十七、四十八都是令人警觉的话,大家可以记,也可以这样做。
「生则积念佛之功,死则往生净土」:什麽意思呢?就是说「我活着一天,我就念一天佛,积累念佛的功德,只要活一天,就念一天佛,生命不息,念佛不止;死了呢?死了就往生净土。在这一生当中,只有这一件事情。活着一天,就念一天佛,死了就往生净土。所以,今天死也可以,今天就往生;明天死,今天到明天还有一天,就再念一天佛,明天再往生。」所以,印光大师也讲了:念佛的人,今天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岁也可以。什麽时候往生都可以,心里边稳定、踏实。下面讲:
「不论如何,此身若无忧恼」:「此身」就是「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的「此身」,就是我们这一期的生命,闭眼之後,我们会永远告别六道轮回──所以,没有轮回的忧悲苦恼,这件事情解决了。既然如此的话,不管是死是活,都很自在,叫「死生都无忧恼」。活着就念一天佛,享受佛恩,在阿弥陀佛的摄取光明当中;死了,死了就乾脆到净土去,更好。这句话是这个意思。
我们也一样,「生则积念佛之功,死则往生净土」。
不要说「生呢,我就为儿孙操劳;死了,到阎罗王那里报到」,那就苦了。
四十八、得病患偏乐
待晓天之商客,惊鸡鸣犹喜;
欣净土之行人,得病患偏乐。
如果我们哪位莲友临终的时候,我就把这个写成对联送给他。「欣净土之行人,得病患偏乐」。其实,我们平时也可以这样思维。
什麽叫「待晓天之商客」呢?「商客」就是生意人,做生意的。古人做生意,一般坐船,半夜就要出航了,赶到市场码头,早早地停泊在那里,天一亮就好上市场去卖货。也有的是找一间客栈住下来,就等天亮(天不亮,没法做生意)。所以「待晓天」,他晚上睡觉的时候,就盼着天快快亮起来,好出去做生意赚钱。
「惊鸡鸣犹喜」,什麽叫「惊鸡鸣」呢?那个时候也没闹钟,就靠鸡叫。五更天鸡一叫,哎,天要亮了,打搅了他的好梦,梦给惊醒了,但是他不懊恼,他反而欢喜。「哎呀!我要起床了,我要去做买卖了!」(如果是个懒汉,那就不一样了:「哎呀!我睡觉睡得正香,鸡把我叫醒了!」)「惊」就是把他惊醒了。虽然鸡叫把商人惊醒了,但是他感到欢喜。为什麽?他马上就可以去做生意,就可以有好处了。
同理,我们一个愿意往生净土的人,「欣净土之行人」(如果他不想往生,像那个懒汉一样,他也无所谓),我们这些希望往生净土的人呢,病就是我们的鸡叫,得了病患,就是「雄鸡一唱天下白」,鸡叫了,「哎呀,我快到净土了,钟声响起,我大概就快往生了。我现在八十多岁了,不得病还不知道什麽时候鸡叫,这鸡叫了,天快亮了。」漫漫长夜──六道轮回的长夜,我们就要告别了;极乐净土的无量光明就要显现了。那麽以什麽为报时钟呢?就以病患。肝癌了,肺癌了……那就是小公鸡、大公鸡,就要叫醒了。所以,「得病患偏乐」,得了病反而感到欢喜了。「好!我往生净土的时间快到了。」
有病苦固然难过,但是心里面要知道:这个,不是催命鬼,这是催我们到净土去的报时钟。
小结
这四十八条法语,每一条都简洁明朗,易读易懂,乾脆直接。其实,我讲这麽多,反而把它的意思盖住了。大家回去可以反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你反覆念,反覆读,心中正念分明,知见稳固,信心就坚固。所以,像我们上次说的:「凭而尤凭,『乃至十念』之言;信而更信,『必得往生』之文。」我们凡夫的心总是容易摇摆,你一发现摇摆了,「凭而尤凭『乃至十念』之言」,不动摇;「信而更信『必得往生』之文」,不怀疑!
翻到第288页。这些法语是慧净法师从《法然上人全集》当中选出来的,选了四十八条,可见得是很精要的。我每次读起来都很欢喜。选这些条,有它的道理:四十八条,当然吻合四十八愿了;哪一条放前面,哪一条放後面……因为不是法然上人自己写的文章。如果是法然上人自己写的文章,放前面就放前面,放後面就後面,不能改变。
现在,慧净法师把它编成这样的次第,他也是有考虑的(所以,大家以後看书不能那麽马虎),我试着来说明一下,未必完全符合慧净法师的心意。
前面三条,一、二、三这三条,是说明法然上人所依据的传承在哪里。这三条,都跟善导大师有关系,尤其第一条,是整个法语、乃至整个法然上人思想的结晶,这一条也就是「四句三选」当中的「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讲来讲去,就是讲这一条,所以叫「万变不离其宗」,这一句就是宗,这叫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把宗旨标示出来。後面的所有各句,离不开这一条。这一条,我们讲过,是脱胎於善导大师的正定业之文:「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为什麽叫「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所以,这是第一个纲目,第一条。
第二条,是善导大师的分判。第一条直接讲本愿念佛,第二条是要弘二门。这是传承,教判的基础。
第三条,是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的解释: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即得往生。那麽,这三条就代表法然上人的传承,他的教理的基础和依据。
後面,第四、五、六条,这三条是法然上人自己的领解和行持。其中第四条,是他的解,他的理解、安心──解门。五、六两条是法然上人自己的行门。所以第四条说:「拜见善导和尚之释,法然眼中,三心、五念、四修,皆具见南无阿弥陀佛也。」他怎麽理解善导大师的教义呢?他不管干什麽,通通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是他的理解;他这麽理解,就这麽做,也就专修念佛。同时,不做文字的、学问式的研究,是「还愚痴生极乐」。第五条、第六条,是说法然上人他自己这样做,「我是『不足取之男也』;我是『黑白不辨之童子、是非不知之愚人』」。
我们莲友和学人也这样讲:「我也是不知黑白的童子,我也是是非不辩的愚人。」这个,其实我们讲,是不够资格的。我们如果这样讲,就有一点太……要如实讲。你是黑白不知的童子吗?我看我们什麽对啊、错啊,跟别人吵嘴吵了半天。吵嘴了,意见分歧了,就是因为是非观念很重啊!你果然是不知黑白、不辩是非,哎!那这个人……这个是法然上人这样讲才可以啊!我们是希望达到这个境界,但根本没有达到。如果这样一讲,人家马上就不服气了,「你这个家伙,天天跟我吵嘴」,对不对?什麽事情都搞得很清楚,就是念佛搞不清楚──这就麻烦了。
所以,像近代的印光大师(我这个想法,也是受慧净法师的启发),印光大师叫「常惭愧」。我们学印光大师,当然自己也就可能自称「惭愧僧某某」。慧净法师说:「其实,我们没有资格这样讲。我们是不懂惭愧的人。」印光大师他可以这样说,他是如实的,他可以叫「常惭愧」;如果我们自己这样写,就把帽子戴高了。所以,我们往往有的时候谦虚谦虚──你不够那个资格啊,你没有那个谦德,你在那里讲大话。还说:「某某人,我很惭愧啊!」你真的懂惭愧吗?真懂惭愧,就不是这样子了。所以,我们确实是很可怜!
从第七条开始,是上人化他──劝化他人。一直到最後的结尾。是这麽一个次第。
第七条和第八条,主要是指安心。第七条是讲一个比喻,是讲法尔之道理,劝我们要安心;安心底下要起行念佛了,当然,安心和起行是不分离的,只是各有侧重。如果懂得这个比喻的话,我们就安心了。这个比喻非常好,我经常会读诵。
这些法语,读习惯之後,你自然会背。「师父,你会背。」其实,我也没有背它。那我们讲,经常读,经常念,自然心中就有了。「有法尔之道理,如炎升空,水下流,果中亦有酸有甘,此皆法尔之道理也」,这很简单,不要你背,很好懂啊,不用背啊,你感兴趣的时候,不用故意背,你看了,看了就记住了。
很多人,我很佩服他,他都知道世界上那麽多的歌星。我说:「你能背得住啊?」「那不用背啊」,他感兴趣,「噢!球星是哪一个,歌星是哪一个……」他脑子里一大堆。一样的道理,他感兴趣。
我们呢,对法义感兴趣,我们只要看就可以了。「阿弥陀佛之本愿者,是以名号引导罪恶众生往生净土之誓愿故。所以,一向称名者,即蒙佛之来迎……」这也是法尔之道理。
我上次也打了这样的比喻:就像打鼓一样,做鼓的匠人说:「如果我的鼓做了,你打不响,我就没有资格叫鼓匠。」如果做的鼓打不响,那叫什麽?他现在既然是做鼓的匠人,鼓做出来了,那你一打就响。
阿弥陀佛在他成佛之前叫法藏菩萨,他要做六字名号的鼓,让我们十方众生一敲,他就显现在我们面前,迎接我们回归净土。现在这个六字名号的法鼓已经做好了嘛!那你一敲──一念,用心「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当下应声现前。在《观经疏》里面,善导和尚解释说:「阿弥陀佛应声现前。」应着我们念佛的声音(就好像应着我们打鼓的鼓点一样,声音就出来了),阿弥陀佛就现在我们面前,保护我们,护念我们。这个是法尔之道理。
法尔之道理,就是自自然然、不加勉强造作。你看那个水往低处流,这个很自然嘛!万川归大海。我们念佛的人,自然地流淌到极乐净土的莲池海会;我们念佛的人,心自然升进到净土──炎往上升。
阿弥陀佛的本愿愿力的吸引,就好像长江的江水一样。我们念佛,我们就好像投到江中的一块木头一样,请问各位:这块木头投到长江里面去,前浪後浪往前推,它的目的地在哪里?它肯定是到大海里面去!除非被旁边的树枝挂住。
好了,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法水──誓愿的力量就像滔滔不绝的长江水一样,我们念佛,就像这块木头投到阿弥陀佛名号的长江里面,那你不到东洋大海到哪里去(东洋大海就是极乐世界)?你肯定迟早是要到那个地方,你命终的时候,就到了长江三角洲──长江入海口的地方,那个时候就是命终了。哎,到了大海了。那麽,会不会被绳子挂住、被树挡住?不会的,因为两岸都有十方诸佛在护念你,你想到岸边上,他们就给你往里推一推,观音菩萨他们的工作就是这个。你起了疑惑心了,挂住了,或哪天杂行杂修了,一推你,进去了。除非你在旁边爱好杂行,「哎,你看看,那个法门不错啊!」旁边一个杂行的树枝,你挂在上面,好了,到不了大海了。等到什麽时候一个浪头打过来,你才从树枝上下来,再往前走。
所以,我们很多人,过程就是这样子。他念念佛就停一停,就好像水中的木头往前走一走,遇到一个杂行杂修的树杈,在那儿停一下。然後遇到善知识给它一拔,点开了,又往前走一截。哎!又遇到人给他讲,「哎!对呀!」他又出了问题了,又在那儿停一停。就是不能够老老实实地归到江心,到大海去。
第八条,「虽然怀疑,若念佛者,即得往生」。这个安心就是破除疑惑的。第七条说法尔之道理,「无可疑也」,没有什麽可以怀疑的,不可能怀疑的事情。如果怀疑念佛能往生,那就是怀疑长江水能到大海去。一旦你还是有怀疑,也没关系──第八、「虽然怀疑,若念佛者,即得往生」,这下就不怀疑了吧!你虽然心中多少还有疑惑心,只要你念佛,决定往生,「边疑边念佛,即得往生」。如果疑心比较重的人,就把这句话经常读一读,「没关系啊,大势至菩萨告诉我的,虽然怀疑,若念佛者,即得往生。那没关系。」
从第九条开始,就是讲他的起行。起行,先是讲念佛容易,易。容易在哪里呢?第九条说了,「念佛虽有种种之义,称六字之中,一切皆含」。你也不需要去研究很多的教文、法语。
第十条也一样,「不知其义,不知其文,也无妨」,你不识字也没关系,大老粗、文盲,没关系。很容易,「唯依称名,必得往生」;「念佛无甚深义」,也不是那麽深奥,也是很容易。为什麽?「但知念佛必往生而已」。这几条都是讲它的容易,九、十、十一、十二都讲容易。「唯思本愿不虚,称念必生之外,心无所系」,很简单。
第十三、十四是说「念佛无别样」,也是简单、容易,你就是称念六字名号,没有什麽特别复杂艰难的修行,要这样做,要那样做,达到这个,达到那个,没有,只是「口称六字名号,心思弥陀之救度」。所以很简单,「无样为样」,临终佛必来迎。
从第十五到第十七,则是讲念佛跟学问的关系,也是反映念佛容易。念佛跟学问是什麽关系呢?「念佛第一」。那麽,念佛第一,是不是学问第二呢?不是。学问没有位子。「念佛第一,不用学问」。「第一」一般是跟「第二」相比较的。法然上人在这里讲:「欲往生者,念佛第一也。」学问?学问不用,「不用学问」。不过呢,有个转语,「若为信念佛往生之理,可学之也」,学问如果能帮助我们念佛,那是可以学的;学到之後,如果干扰我们念佛了,就不要学了。所以,上人讲了,虽然学,「未知念佛往生之义学而知之,粗知足矣;设得广学,凡智无几。莫徒好智解,废称名之光阴」,如果那麽学,就是障碍我们念佛了,这样看,那样学,研究来研究去……大概知道原则纲要,把握住心要,来念佛就好了。所以,你不懂得念佛往生之理,「学而知之,粗知则足」。这个就是以学解来让我们行持,不是以这个做为目的,那样反而干扰了我们念佛的行持。这个是十六条。十七条也是一样的,「我门徒不可喜好义理,不可喜好理论,若成学者骨,则失念佛矣」,成为一个学者的样子,外表是个念佛的,皮肉上是念佛的,骨子里边认为自己是学者,是一个有智慧、有修行的人,这样的话就失去念佛了。「若失念佛,则失往生矣」。若失往生呢,则六道轮回矣。
从第十八条开始往下,到二十五条,是讲念佛跟「三心」的关系。「念佛嘛,固然不要学问,但是「三心」很重要啊。「三心」就是说我们念佛人的信心了……」「三心」当然很重要,可是「三心」跟念佛的关系,这里就把它讲解清楚:是以念佛自然具足三心。一心念佛,愿生净土,仰信弥陀的誓愿不怀疑,这个自然具足「三心」。
从二十六条开始往下,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是指念佛和我们的根机、罪障、烦恼的关系。这几方面其实都是一般人容易疑惑的地方,比如学问跟智慧的关系,「念佛要不要学问呢?念佛跟三心的关系怎麽处理?念佛跟罪障,害怕罪障多,害怕妄想重、妄念多……」这几条都说明:不顾烦恼厚薄,不论罪障轻重,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应思决定往生。道理都是一样的。不是说罪障的人没有资格念佛、念佛不能往生,恰恰相反,罪障凡夫是弥陀本愿救度之正机,是阿弥陀佛大悲急切救度的第一对象。阿弥陀佛正是为我们这样的人,发这样的大悲誓愿。十方诸佛还没有像阿弥陀佛这样救度凡夫众生「三念五念佛来迎」的誓愿;十方净土还没有容受我们这样五逆造罪、十恶谤法众生这样的净土。唯有阿弥陀佛是这样的佛,唯有极乐净土是这样的净土。所以,我们不念弥陀更念谁啊?不生极乐更生哪里?
三十一条说明厌欣的关系──厌离秽土和欣慕净土的关系。
三十二条是指我们念佛与工作的关系。这个对我们都有指导意义。
再往下,大多是讲信行、善恶、专杂,往生定与不定,自力、他力等等关系。
像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等,这些文都是讲信和行的关系、一念跟多念的关系:信取一念,行是多念。关於罪福、善恶的关系,虽然知道罪人也要救度,但应谨慎,不犯小罪;虽然知道五逆十恶都要救度,但应谨慎,道理如此。
第三十八条讲念佛跟杂行的区别。念佛是「独立不插助」,「插助之人生於边地」。上次没有讲解,也有人问了,说:「哎!插助之人怎麽生到边地呢?」「插助」,我们讲过了,也打过比喻了。「插助」就是它本身软弱,独立不起来,就像我们斋堂门前的塑胶水管,它立不起来,必须拿来一根木头,插在旁边帮助它。不然的话,它就歪倒了。
做为一个念佛的人,觉得说:念佛,这个六字名号是不是软得很,要靠我的智慧、靠我的修行来插助一把?那个用不着。
插助的人为什麽生於边地呢?在《无量寿经》里边说:「疑惑佛智,生彼边地。」你之所以要插助,就是因为疑惑佛智,怀疑:这句名号到底能不能救得了我啊?这句名号到底有没有力量,是不是软弱无力、救不了我?有此疑惑,所谓「疑惑佛智」。佛智,如果按照一般通途法门的讲解,很复杂:大圆镜智、根本智……等等,查了很多字典,但是我们不知所云。
以我们净土宗来讲,所谓佛智,就是阿弥陀佛的智慧,就是「称名必得生」,「你念我的名号,我能让你往生,这就是我的智慧。我阿弥陀佛就有这个智慧」,其他诸佛还没有这个智慧,其他诸佛,五逆谤法的众生称念他的名号,未必能到他的净土去成佛啊;法藏菩萨成为的阿弥陀佛,智慧就是如此,慈悲也是如此,愿力还是如此。所以,一切的一切就是六字名号。疑惑佛智就是怀疑六字名号,「单独念佛,能不能让我往生成佛?」这样,当然就生於极乐边地了。
三十九、四十、四十一都是指往生一定,以及不定和一定的关系。「一定」就是心中决定、信顺不疑。第四十条,「九个人以为临终不能往生,也应思我一人决定往生」;若一万人念佛,九千九百九十九人以为临终不能往生,也应思我一人决定往生,这个就是经典中所讲的「处众无畏」。一般的人在大众当中,心不能够坚定起来,有畏惧。人一多,比如上台讲话,看到底下黑压压一片,他就不敢讲了,发抖了,这就是有畏惧。一万个人,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人都说「念佛临终不能往生」他一听,就不敢讲了,「对啊!这里边有大法师,这里边有修苦行的,这里边有修行几十年的,有功夫成片的,他们都说临终不能往生,我怎麽敢讲我一定能往生呢?」他就没得到处众无畏啊!信顺弥陀救度的念佛人,我们出去,那叫处众无畏。犹如狮子,在山林当中,牠是兽中之王,牠出来是没有任何惧畏的。那些兔子啦、狐狸啦……这些动物见到狮子,「哗」,四处逃散。我们念佛人走出来,如狮子王,步出林中,怎麽可能怕那些杂行杂修、异解异见的?给人家一讲,吓得抖抖的,「哎呀!这个可能不能往生了」,你心中无底!他不知道阿弥陀佛本愿,他不是专修念佛的人。念佛的人,一万个人,九千九百九十九个说往生不定,应思:我一人决定往生。为什麽?狮子王嘛!对不对?犹如太子堕地嘛!太子堕地了,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人说他不能做皇上,应知我一人可以做皇上。为什麽?「我是太子嘛!你们不能做皇上,是天经地义的,你九千九百九十九、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你当然不能做皇帝啦!应思我一人可以做皇帝。为什麽?我是太子啊!你们不是啊。那我做皇上也是天经地义的。」杂行杂修的人,一千个里边,难得三五个去往生;我们专修念佛的人,你拍着胸脯,没有关系!告诉人家:「我某某人,我念佛往生一定。」当然这个不是我们自己炫耀,「某某人,你也来,像我这样念佛都能往生,你肯定能往生啊!你比我强多了。」
阿弥陀佛要唱歌了:「佛子,你大胆地往前走!」对不对,为什麽?「正念直来,我能护汝」啊,我们背後有靠山,前面有阿弥陀佛招唤、护念,头顶上还有阿弥陀佛光明,两边还有十方诸佛合掌排队在保护,我们怎麽会不往生呢?所以,这个就能得处众无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心中对阿弥陀佛有坚定的信仰,也是因为我们真理在握,这个才可以处众无畏。不然的话,给人家一讲──因为他是大法师,他有名气,他年纪大,所以他一讲话,你马上把舌头一卷,哎!不敢讲了,不是这样子的。
法然上人有一个例子,最有意思:他跟他师父两人,有一次在一块儿有一个讨论。他师父就说:「观佛为胜。」(念佛,口称名号不如观佛)。法然上人不同意,法然上人说:「称名为胜。」弟子怎麽跟师父两个辩起来了?弟子非同一般,师父没办法了,他就找原因了,他说:「良忍上人(师父的师父,是一位有名的先德)也以为观佛为胜。」法然上人怎麽讲?「良忍上人,不过是早生几年罢了!」(他不过早出生几年。不是因为他早出生,他讲的就对)「善导和尚亦以称名为胜。称名是阿弥陀佛本愿」。因为法然上人,他就是处众无畏,你搬多少人来,「他不过是早出生而已,并不代表他就了解净土的教法」,并不是「他活了一百二十岁,他讲的就正确,你这个黄芽子二十岁才出头,你讲的就不对」,不是这样子。是以你有没有依据经教,你是不是依善导和尚的教法专称佛名,决定往生。这叫处众无畏,不管什麽人来,我心都不动摇。
善导和尚在《观经疏》里边讲到,这麽一个念佛的人,面前黑压压一片,什麽人?杂行杂修、别解别行的人,在那里讲:「哎呀!造罪凡夫,你只是念佛,怎麽能往生呢?肯定不可以的!」还引经引论。这个念佛的人说:「我也不动摇,不受你破坏,反而增加我念佛往生的信心!」
好了,这帮人走了,又来第二批人,第二批人更了不起了,不是别解别行的人(别解别行的人他还自己没证果,他还是靠引经据典)。第二批人是阿罗汉。阿罗汉也来了。「你这个造罪凡夫,你光念佛怎麽可以往生?」(那我们一看,马上吓得退回去了)他也是没有关系,「你来也不能破坏,我仍然是专修念佛。为什麽?你讲的这些东西都是佛所说,但是这些讲的是圣道法门,时别,处别,对机别,利益别,我也仰信,但是我念佛还是决定往生。你讲的那些道理都是佛讲的,既然圣道法门有道理,净土法门当然也有道理啊。相信佛所说圣道的教法,也要信佛所说净土的教法,所以,我都相信。而你不是这样。你只信一边,不信另一边,你只相信圣道门,修戒定慧,断贪瞋痴,断除贪瞋痴烦恼才能往生。不相信净土门所说『不断烦恼得涅盘』。要知道这两个法门都是佛讲的。为什麽只信其一、不信其二的呢?我两个都相信。虽然两个都相信,但是我修行选择净土门。为什麽?我贪瞋痴烦恼断不了啊。所以,那个我虽然相信,但是我修不了啊。我就选择净土门。」
第二批打退了,第三批又来了。第三批位次更高,什麽人?是三贤十地菩萨。都来了,挥光吐舌,说:「某某人,你专修念佛,这样怎麽可以往生?你造罪这麽重,罪业没有消。」他也不动摇,心中清净,「增加我上上信心」。
第三批走了,第四批又来了。第四批更不简单了,报佛、化佛挥光吐舌,遍满虚空,说:「某某人,这个法门有问题,我有更好的法门,可以让你学习。」他讲:「这个法门决定正确!」他知道这些报佛、化佛不是真的。为什麽?佛佛道同,不可能讲的跟释迦牟尼佛不一样,更不可能违背阿弥陀佛的誓愿。「虽然你们现在挥光吐舌,现神通,现神变。你们讲的既然跟释迦牟尼佛讲的不一样,我就知道你们是魔所变化。」心中不受动摇。
所以,不管何人来动摇,连报佛、化佛来了,都不动摇,何况等而下之?真是菩萨,真是圣者,真是报佛、化佛,那必然跟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是一个声音,异口同音,一个鼻孔出气,决定不会讲两样话。
这样我们就正念充足,正见坚固不动摇。
所以,往生这件大事情,不是听人家的,也不是比较看人家,而是要看阿弥陀佛的誓愿。
第四十二条是讲自力和他力的关系。这个也解释过了。
第四十三条是讲临终正念和来迎的因果次第关系,这个都是容易误解的地方。
从四十四条往後就是临终来迎了。我们念佛的人决定往生,弥陀决定来迎。
第四十八条给我们所有念佛的人要临终的时候,给我们一贴安心剂。「你不要怕病苦,得病患偏乐」。
这四十八条的次第大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