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法义之争
近来在法义上出现了不同的见解,在这种因缘下,我写下了《〈观经四帖疏〉四重判》和《〈观经〉教眼》这两篇文章。很感恩这种因缘,虽然这两篇文章都是本门重要的教理教义,可是如果没有这种特殊的因缘,很难把它们整理出来。我想,这种不同的声音对於我们了解大师的思想有增上缘的作用。大师的思想回归本土的时间还不长,还缺乏专门的研究,所以有不同的见解是正常的。通过整理这两篇文章,可以让我们对整个《观经四帖疏》的脉络,尤其是善导大师要弘二门判的深旨,有进一步的梳理。通过这样的梳理,心中对《观经疏》的脉络更清晰,对祖师的教法更加景仰,而且更加法喜充满、信心饱足。这些都是我们要感恩之处。
当然,在辨析法义的时候,难免有所褒贬,甚至有所破立,这样好不好呢?按说是有点不太好,因为如果分寸掌握不好,有可能要为此伤和气,有褒有贬,肯定就会指向一定的人、事。但是也没有办法,因为事关法义,不辨清楚也是不现实的。一般不挑起这个话题,现在既然有了,总要把它说明白。
一、破立的分寸
下面三点可以让我们掌握破立的分寸。
第一,立正不破邪,正立邪自破。
邪就是不正确,倒不是说邪恶。在表达法义的时候,这是一种方法,就是把正确的法义宣传出来,不破斥邪。正的立起来了,那麽邪的、不正确的自然就破除了。就像光明来了,暗自然就破了。当然,这是在风平浪静的情况下。有时候立正难免会出现不同的声音,还是要给出答覆。有这种观念就好。
第二,破其法而敬其人。
善导大师对诸师都是很尊重的,称他们为「诸师」,但诸师的观点大师是不认同的。比如说净影寺的慧远大师,他判上品上生是四地到七地的菩萨,判得很高。善导大师当然不同意,所以在「和会门」中用了很长篇幅来说明根本,就是凡夫为本,说此十六观门「定为凡夫,不为圣人」。然後对於「别时意」加以破斥,对於「凡夫不能往生报土,只能到化土」的观点也统一加以楷定与破斥。这就是破其法。但是对於诸师本人还是比较尊重的,因为大家都是为法门,都是为了怜悯众生;不过立场不同,所以见解不一样,每个人所化导的一类众生的根机也不一样。如果从宗学的理论建立来讲,有正误的分辨;如果从众生的感觉来说,有的人或许是这一类的根机,跟他相应的也要有所引导。从主观上来说,大德法师们都是为了弘扬净土,为了彰显极乐净土的殊胜,希望引导众生去往生,所以他们的心意都是很好的,在事功方面也有他们的作用。比如莲池大师,还有其他一些祖师大德,甚至不是净土宗系列的,而是他宗他派的,天台的、华严的,大家都来弘扬净土。他们的观点当然和善导大师不一样,但是也有他们的作用,那就是引导本门的人归入净土,也就是属於要门的分齐,还是有效果的。所以从古到今都这样。
在今天这个时代,大家都在弘扬净土,我们不能指望别人的观点和我们完全一致,也不能指望别人对善导大师的理解和我们完全一样,这可能永远达不到;但大家都可以来说明,让学的人可以有一个辨别、了解。总之,为佛法做事都值得肯定、值得尊重。如果对这样的人我们不尊敬,那我们尊敬谁呢?在末法时代能够专选净土法门指导众生往生,不管是要门还是弘愿,甚至不管是正行还是杂行,功德都是很大的。
第三,要避免自我矜夸、自我高慢。
任何时候只要违背了机深信,就违背了我们自己的宗旨,因为我们这个法门讲机法两种深信。如果违背了机深信,自己把自己抬得很高,就自相矛盾了。那就不要去讲法了,自己就倒掉了。
我们讲法不是我们自己有智慧,我们智慧不如人、德行不如人。那我们为什麽讲话这麽肯定呢?这是因为顺承了祖师和善知识的教化恩德,贵在有传承。有传承,利益就非常明显。传承就像是在长江边上取水一样,取江水很容易,打一桶是一桶,打一缸是一缸。那麽如果没有传承、靠自己去悟呢?就好像自己打井一样,往底下打,打一百米,打一百五十米,打个深井,我们能打得到吗?人家可能还能打一百米,我们打一米就打不动了,我们根本就不是那个根机。我们为什麽能一桶又一桶地打到水呢?因为我们在长江边上。传承就像江水一样,是一个源流不断的法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靠自己开悟,就是悟得自己的心地、心田,就像在地上打井一样,一直往下追踪,那也能够得到水,不过水的量和长江是不好比的;而且只有自己得到利益,别人打不出井就得不到。所以我们不是智慧和德行超过别人,只是因为有传承,就不一样。
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讲,可能在某种因缘下,其实人家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人家,他就是我,我就是他,因为世间众生相就是这样的。什麽是「他」?什麽是「我」?在这种情况下就叫「我」,你认为「这就是我」,就像西红柿长在这里就是「我」,换那个地方就是「它」。所以众生无所谓他、你、我,各种见解都有它的因缘。
二、七要七不要
下面讲法义之争的「七要七不要」。
第一,正面应对不回避;
第二,平和理性不情绪;
第三,知错立改不护短;
第四,传承清净不混融;
第五,宗旨明确不含糊;
第六,坚守立场不乡愿;
第七,慎思明辨不盲从。
第一,正面应对不回避。
法义之争是难免的,随着弘法的推展、推进,出现不同的认识、见解,必然就有争论,这是没法回避的,除非不开口讲话。既然要弘法,就要把正确的法义宣传出来。
但是众生的心都是很执着的,把真实的法义弘扬出来,不可能所有的人都鼓掌,一定会有冲撞,一定会有激荡,也一定会有质疑、反弹的声音,这就是所谓的争论,所以没办法回避。同时,也不需要回避。为什麽?因为这正是我们弘法的机缘展现出来了,所以可以把这种质疑、争辩的声音视作佛恩因缘,是佛的恩德加持才会这样。不管对方出於什麽立场、什麽情感、什麽因缘,他这样说,都是乘佛威神。如果不是乘佛威神,那我们就不可能有这种局面,甚至魔王来扰乱佛法都是乘佛威神。经典上说,因为有佛法的存在,激动了魔,他才会这样,不然的话他够都够不着。
所以,要把不同的声音视作佛恩因缘——都是佛的恩德,而且是一种因缘。
是因缘就无所谓,它是空性的。我们就要很好地利用佛恩的因缘来展开教化的事业。真理是越辨越明的,我们也不必故意回避,否则就是把大好的佛恩因缘废弃了。
这是「正面应对不回避」。那麽怎麽应对呢?
第二,平和理性不情绪。
这非常重要。「平」是平常、平淡。要和平、和气,有理性,不要情绪化。一旦失去平和,所见一定不真,见解就要打折扣了,就不真实。我们在弘扬祖师的教义时,如果心很不平和,即使所说的话是不错的,人家听起来也不会很顺。所以内心真正的平和很重要。当然,这和涵养、修行,和我们对法义的理解、对机深信、对弥陀的仰靠都很有关系,这是一辈子的学问。
初学的人难免有时候有情绪,这是可以看得出来的。一旦落入情绪,比如我们争论法义,本来是为法义、为真理在辩,真理越辩越明;可是说来说去就开始带情绪了,甚至有怒火了,觉得「我怎麽样,你怎麽样」,这时候就跑题了。一旦落入情绪,就是为自己而辩,并非为真理而辩;因为真理是没有「我」的,真理不会说「我要你帮我辩」,真理是很平淡、很平常的。
俗话说「有理不在言高」。那为什麽我们有时候会声音很高?可能是情绪化了,声音压过人家。没理了才这样,声音拔得很高;有理时说话轻轻地一句就可以了。所以,有力量的人就是掌握了真理,可是他很沉默,或者很平静地表达,这就是有底气、有力量的表现。
还有句俗语说「得理还需饶人」,你真的得理了,也不要一直把对方逼到墙角。理是大家共同的,不是私人的东西,不是把理当作鎯头,用来砸人。理是大家共同得利,真理就是光明。
第三,知错立改不护短。
在争论法义的时候,如果知道自己错了,就要立即改正,不要护短。真理显明出来,我们就要感恩对方,因为真理是大家共同的老师。如果护短,等於自绝於真理之外。如果有错误,那就要立即改正,而且感谢对方,这就是客观的态度。
第四,传承清净不混融。
在争论法义的时候,一定是以经典教言、以祖师论着为依据的,也不需要混合、融通。为什麽呢?因为这不是我们的智慧所能达到的。佛智难思,佛的智慧、祖师的解释是难思量的,不需要再加入我们个人的东西去混融它,否则可能会弄巧成拙,反而坏事。
这也是为了自利利他:我们自己得利益,是依清净的传承;也依这样清净的传承宣传阿弥陀佛的教义,让别人得利益。比如说正行和杂行,有的人就不敢说,也不愿意说,怕说了以後得罪人,然後就开始修饰,这样就不好。我们依传承来讲,因为善导大师是有智慧的,他既然这样讲,一定有他的道理。
再比如说「阿弥陀佛无条件的救度」,有人也不敢讲,说这样讲不好:「『无条件的救度』,有人听了造恶怎麽办?」这都是根据自己的人情在融混,加了些自己的东西。我们不需要这样,阿弥陀佛比我们慈悲,比我们有智慧,他这麽说我们就这麽说。
善导大师的解释比我们强得多,对於「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大师解释说是抑止义,那我们就说是抑止义。善导大师在很多地方解释第十八愿的时候,把「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八个字略而不释,以显示摄取门之意,那我们也就略而不释。「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八个字不要了,你不能说这是断章取义,难道善导大师也是断章取义吗?大师是要表明什麽呢?是要表明「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抑止义是暂时性的,永恒的还是要摄取。所以抑止是一种方便,摄取才是真实。这些都不要依我们自己的想法。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中引用第十八愿文,除了在讲《观经》下品下生的抑止门提到,其他地方几乎都不提这八个字,这有特别的义理在当中。
我们学法就要传承清净,不要混杂,这是必然的要求。净土宗在中国其实够混杂的了,这是历史的因缘,是众生种种的因缘和合形成的局面。我们学法,如果没有清净传承,那没办法;现在有这样的清净传承,还是依清净传承。这方面我觉得密宗比较讲究,这是有它的道理的。
第五,宗旨明确不含糊。
说就要说得很明白,不要说含含糊糊的话。说含糊的话是什麽意思呢?就是显示自己圆融,其实让人家听起来感到糊涂,这就不好了。人家得不到利益,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说什麽。
第六,坚守立场不乡愿。
「乡愿」是《论语》里的话,就是老好人的意思,你也好,我也好,大家都好,和稀泥,就怕得罪人。有的人就没有一个佛法的定见。为什麽说要坚守立场呢?我们的立场要明白,要肯定:我们就站在阿弥陀佛他力本愿的立场上来弘扬弥陀的无条件救度,这个立场是永不改变的。因为我们有定见、有明见、有正见,所以不会随便改变。比如说,有一百个人,其中九十九人眼睛都不亮,甚至都是盲人;只有一个人眼睛是亮的,他看见红花绿叶,他会因为别的人说是什麽颜色而改变吗?不可能的,因为他看得非常清楚,非常确定,他不可能来和稀泥。他可以闭口不讲话,但他心里是明白的。
所以,我们弘扬佛法,弘扬净土宗,如果得到定见,得到明见,得到正见,那麽决定不会随风倒浪,说这个也对、那个也正确。有的人瞎圆融,混到一块儿显示他很圆融,其实自己眼睛也是盲的,还瞎众生正眼;和稀泥,乱讨好,就是怕得罪人,好像政治家搞选举拉选票一样,这就没有必要了。我们是弘法的人,就要站在法的立场上正确地引导众生。因为众生是迷茫的,才需要弘法的人有正见、明见和定见来引导他们。怎麽可以像寓言里的蝙蝠一样,到鸟类那里说它是鸟,到哺乳动物这边又说它是哺乳动物,两边讨好,到最後两边都不理它。有的人就是这样的,他在佛法里就是没有定见,看哪边风声大,他就跟哪边说话。
有定见的人,即使一万个人不这样说,自己也决定是这样的,没有错。比如春天到了,看看周围,看看人家,问人家「春天到了没有」,都说还没到。要是把雪扒开,里面草芽都露出来了,但大地还是一片白雪皑皑,寒风呼啸,肯定春天还没有到;如果他看到柳树都发芽了,花苞都出来了,即使一万个人说大地看起来是一片萧条,他也会说春天已经到了:这就是定见、明见和正见。我们弘扬这个法门,是大家都说好我们才去讲吗?不是的,是在大家不了解的时候,我们才有必要讲,这才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不以人情坏佛法,像前面讲的那样,是人情太多。我们应该不讲人情,「宁愿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做人情」。但这是不容易做到的,因为人都很虚伪,都靠人情来填饱自己的肚子,然後给自己找虚荣、找荣誉感,这是一般人避免不了的。要坚持真理,就一定要有勇气,而且要有明见和定见。如果他糊涂没看清楚,或者胆小不敢坚持,或者随大流,他怎麽会不被人情所左右呢?
第七,审思明辨不盲从。
对於有些说法,我们要仔细分辨,不随便信从。因为有些话似是而非,或者说这些话是在某种场景下所说的,当中有合理的成分,也有不合理的因素,我们不能一股脑儿把它吞下去。就像成语所说的「三人成虎」,以讹传讹。什麽叫「三人成虎」呢?有人说大街上有只老虎,「瞎扯,大街上怎麽会有老虎?」就把第一个人否定了;「大街上确实有只老虎。」第二个人又这样讲,「真有吗?」开始将信将疑了。这时候来了第三个人:「我也看到了,确实有只老虎!」「哦,原来大街上真有老虎。」三个人一讲,他就相信了。大街上是不可能有老虎的,但是三个人都这样讲,就相信了。也就是说,很多事情是错误的,但是张三讲,李四讲,王五讲,甚至是某某大德讲的,是有名望的人讲的,「那就对了!」然後再听听、看看,别的大德也这麽讲,「那肯定不错!」这样的人想要得到佛法的利益,那简直是梦都梦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