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愿寺「护法联谊会」开示(二)
──2008年10月19日开示於弘愿寺「第一届护法联谊会」
【目录】
一、法门名称——净土宗
二、法脉传承
三、如何引用其他祖师法语?
四、普敬三宝
五、和一般寺院道场的关系处理
六、同一法门、不同团体之间的关系处理
七、弘法者三要
八、如果到其它寺院,随众上早晚课,算不算杂修?
九、有人做佛事,请我们去诵《地藏经》,算不算杂修?
十、正确看待杂行、要门
十一、不宜争论自力、他力
十二、听到有人批评「本愿法门」
十三、关於汇集本
十四、三时系念 非助念法
十五、六字四字 随缘皆可
十六、临终助念 最要和合
十七、因果和戒律
十八、关於受五戒
【内文】
上人慈悲!诸位法师,诸位莲友: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上午是这样,现在是八点钟,我用大约一个半小时跟大家有一些事说一说。剩下一个小时请上人给大家答疑开示。有些莲友在修学方面大概还有很多问题。这两天都在处理事务,所以没有时间来请问,那我们就把宝贵的时间留下来。
下面就弘法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跟大家交换一下意见:
一、法门名称——净土宗
我们弘扬净土法门,应该有一个规范性、统一性的说法。昨天我听到有的莲友在讲是「本愿法门」,或者也有的讲「善导流」,或者讲「净土宗」,还有其它的说法。
如果说起来,「净土宗」这个名称比较规范,具有统一性。所以大家以後在教理方面、法门名称方面就用「净土宗」。净土宗也就是善导大师的思想。
所以,我们是以净土宗、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作为旗帜。
「本愿法门」这个名称早年用过。当时是因为我们弘扬的本来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法门」也是佛教的通用名词。
但是也有其它团体,他们也在强调本愿,他们的观念跟我们并不一样,在知见和行持方面并不是走善导大师的路线。如果用同一个法门名称,一般人就容易混淆,就分不清这到底是怎麽回事,甚至张冠李戴产生误会。所以,我们就用「净土宗」。希望各地莲友能够统一起来。在弘扬过程中就以「净土宗」、「善导大师的思想」作为统一的说法。在经书流通和口头宣讲的时候,我们就不再使用「本愿法门」这个名称。
此前偶尔也会用到「善导流」,那是在与慧远大师的念佛、禅净双修的念佛相区分的时候所用。其实,善导大师的思想很广博,教理体系很完备,不仅仅限於净土门内的一个流派,因为他阐释了「要门」和「弘愿」。慧远大师的观佛思想,以及後来的禅净双修回向往生,都可收摄在善导大师所开显的要门当中。所谓「净土宗」,是一个全面的概念,把它们都收摄在内,是很稳当、很全面的。
不过,善导大师虽然讲到要门,而弘愿(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才是他的本意。所以,最终由要门导入弘愿,由方便导入真实。
我们讲净土宗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主要是讲弘愿。讲到要门的时候,都是以要门方便导入弘愿。这个教理框架大家要明白。
二、法脉传承
同时,「净土宗」这个名称也能够突出我们净土宗的开宗祖师就是善导大师,也能够表现净土法门的传承。如果讲「某某法门」,它的系统性、传承性就不够鲜明;如果讲「某某宗派」——净土宗,那就很鲜明了,有我们的传承,有我们的教判体系,有我们的正依经典,有我们的祖师教释。
我们的正依经典就是「净土三经」;我们的教判,智随法师着有《净土宗判教史略要》,包括龙树菩萨的难易二道判、昙鸾大师的自他二力判、道绰大师的圣净二门判、善导大师的要弘二门判、正杂二行判、正助二业判,还有顿教渐教的分判。这些是构成我们净土宗教判的基本框架。
只不过「净土宗」这个名称,我们以前听起来往往是一个含混笼统的概念,甚至可以讲有名而无实。因为法脉的传承不清,本愿的宗旨不显,祖师的教典又失传,所以虽然有这个名称存在,而实际上内容还是缺乏的,往往都是以他宗他派的观点来解释。
但是,各宗都有宗名,净土也不可不叫宗,於是就称为净土宗。
所以,在佛教界也好,在学术界也好,大家对净土宗有各种认识和看法,甚至有的学者认为,净土宗本身没有宗派性质,仅为学派。为什麽呢?因为净土宗虽列十三祖,但是他们的思想各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教判,没有严格的法嗣传承——这是学者有这样的看法。
但是,善导大师一系思想,从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到善导大师,法脉非常清晰。所以,我们现在弘扬的,是纯粹、不夹杂、合乎宗派特点、具备完整规模的净土宗。
在今天这个时代,上人能够把净土宗的有关教典整理起来,就是让净土宗名实相符,而且深入民心、深入大众,这样,净土宗自然就能够落实下来——我们是以这个为目标。
在所有的祖师当中,我们是以善导大师为旗帜、为代表,因为他是净土宗的开山祖师。当然,善导大师承接於昙鸾、道绰,再往前,承接於龙树、天亲。所以,我们的传承关系是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善导。
前两天法师们在一起讨论也说到,弘愿寺既然是弘扬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可我们连善导大师的座像都没有,甚至连灵位也没有;其他传承法脉的祖师,也没有画像,也没有灵位。我想,这些将来是要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我们後面的二期工程有祖师殿。
三、如何引用其他祖师的法语?
在我们弘扬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时候,也会引用到其他祖师的法语,比如说印光大师、蕅益大师、莲池大师。上人所写的《念佛感应录》第一集的序文,就引用到很多古德赞叹法门殊胜的法语。我们引用这些,是不是偏离善导大师的路线了?不是的。因为这些古德与善导大师有灵犀相通的地方。与善导大师的思想一致、能够起到辅助弘化作用的部分,我们就加以引用;差异性的部分,我们就置而不论。
有时也会引用日本古德的说法,比如法然上人。法然上人的《选择集》,大家一打开就看得到,可谓偏依善导,几乎完全是对善导大师着作的解释,这是法然上人的特点。所以,我们引用法然上人的法语,也是回到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即使其他古德的文章,也都是选择能够辅助说明善导大师思想的部分,我们才引用过来。
所以不会偏离。
四、普敬三宝
我们的莲友都很虔诚,对弘愿寺热心护持,因为心的聚焦点在这个地方。同时,大家都能普敬三宝,对整个佛、法、僧三宝都要护持,这个很好。我们修学佛法虽然选择了净土宗,但是对於整个三宝的功德都要恭敬、都要尊重。因为我们不是独立在佛教之外,我们是佛教的弘愿寺、佛教的净土宗。
我们出家,也都是依前辈的出家师父。可能我们的师父也未必是学净土宗的,但这些并不妨碍。
就好像一棵古老的大树萌发出新芽一样,我们生命力的来源,都来自於深厚的三宝功德。
净土宗,专归弥陀一佛,普敬十方诸佛;专修念佛一法,普敬一切佛法;专依净土师僧,普敬一切师僧。
五、和一般寺院道场的关系处理
和一般寺院道场的关系方面,如果我们能够对净土宗的教理全面领解,对净土法门契理契机信心十足,对三宝的传持功德心有感动,我想这个关系处理起来,分寸就能够把握得好。特别是各地的莲友,我们和不同道场打交道的时候,一定要求同存异。
所谓「求同」:我们大致的信仰是一样的——佛法的信仰是一样的。但是在行持方面,我们专修念佛。那麽,到了别的道场怎麽办呢?不要太分明化。
比如有的莲友告诉我说,一般寺院道场的早晚功课跟弘愿寺不一样,去了那里以後,早晚课也不随人家去做,然後又提出批评意见,并且自己这个团体也在扩大当中。这样,本来支持他们念佛的出家师父,後来态度就有点改变,就不想支持了。为什麽呢?因为他的风格还没有转为专修,如果出现不同的声音,而且越来越扩大,他怎麽管理呢?他怎麽统一呢?他到後来只能说:「那你们出去吧!你们离开吧!」这样就不好了。
我们如果是自己在家,就在家专修念佛。如果初一、十五寺院有活动,喊我们去帮忙,就应该尊重对方。当念佛的莲友形成一个团体以後,一般的寺院就会关注你。如果说你不够谦卑、低调,去批评人家、指责人家说:「你这是杂行杂修的道场!」或者说:「你们早晚课怎麽不专?」甚至想改变人家,说:「等到你专修了我再来。」这样的话,就会引起分歧。
我想,如果我们自己很稳当,像厦门佛慧居士一样,很稳当,很低调,很有活力,很恭敬三宝。对方就会看到你,就会主动跟你接触。这个时候就可以跟他说:「我们可不可以到这个道场来念佛?」我想这样提出来,一般都会答应的。因为每个道场都希望有人气,希望有人来念佛。常住本身事务很忙,也没有精力照顾这一部分。尤其是新兴的道场,往往要进行後续建设,更需要人气和声誉,因此希望有一个念佛团体长期在那里念佛,令人备感道风纯正,这是师父的正常心理。
佛慧居士所在的团体很有组织、很有规模,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在那里念佛,不指东道西,不说三道四。这样,经过三个月、半年、一年,常住就会非常肯定他们。这个时候,大家就好说话了,可以简单地交流一下法义和经书法宝。在常住许可的情况下,我们这些都可以做。这个道场,如果每周能来念佛一天,我们岂不是使用了七分之一?不用募化,不用管理,建好的大殿,所有的资源都可以使用。
来到道场念佛,大家也会感到安稳。在居士家里,如果有五十个、八十个、一百个莲友,怎麽能容纳得下呢?而且也会有其它方面的麻烦。最好的办法,不如和当地寺院道场建立良好的关系。
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就是要肯定人家,不要随便指责人家。
当然,有时候他们可能会指责我们,那我们就更加低调一点。我觉得大方向大家应该能够明确。对方往往不了解昙鸾、道绰、善导一系教典,难免评头论足。只要我们坚持往下做,而且做得好,关系就会慢慢改善。在这一方面大家多多地用心,多多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去接触。一开始要低调。
一开始如果你调子定得很高,「哎呀!师父你来来来,我跟你讲一讲,你要这样修啊!这本书你要是不看,那就太可惜了!」
师父说:「我出家二十年了,还需要你来教育啊?」
「这本书你不看,你白出家了!」
这种话一出口,他哪里能接受呢?对不对?
所以,跟道场的关系处理很关键!
大家的心可以理解,很急迫,「哎呀!这位师父很有道心,很有修持。如果他能了解善导大师思想的话,那该多好啊!」但是如果你猛头猛脑地劈头盖脸过去,效果就不好了!
对於出家师父,怎麽去劝导呢?我觉得调子要放低一点,身段要柔软一点。恭恭敬敬地把祖典递上去,一顶礼——当然,我们马上要印的《善导大师全集》,那没话说的;《往生论注》、《安乐集》这些书拿去给师父,一点问题没有的。如果拿我的讲记,你就要低调。如果你说得很高,人家一打开,「这是哪个法师讲的?没有名呀。都是白话文嘛!就讲了几个故事。」因为他们看的书太多了,一般的书看不上眼。那怎麽说呢?「师父,我是初学。这位法师所介绍的教理,我个人感觉很受用。但我还是想请师父您过过目,帮我看一看,或许我的理解还不到位,请师父指点、教诫。」你这麽去请教他,请他看一看,而不是去做他的师父。他可能很忙,没有时间。但是如果你这麽说,最起码他不会拒绝。他可能会说:「那就放下来吧!」把书放在他的身边,也许就起作用了。可能几个月、半年他都没有时间看,但有一天偶尔打开来一看,「哎呀,还真不错!」那就好了嘛!你过一段时间问:「师父,那本书不知您有没有看?哪一段、哪一段解释的善导大师法语,正确不正确啊?」你问多了,他再不看就感到不好意思了。善导大师的着作如果不是专门研读的话,一般是回答不上来的。你问他:「师父,要门是什麽意思?」
「啊?还有要门?」这时候,他就要来了解了。
所以,方法要注意,特别是我们这些居士。佛慧居士为什麽做得好?他的内心确实很谦卑、很恭敬,分寸把握得确实很好!人家对他没有任何负面的评价。他的人品,他的行为,他的作风,大家都能接受。现在他们这个团体在当地寺院长期共修念佛,而且弘愿寺所有的书,在那里设立了流通专柜,还有一间专门的办公室给他们使用。寺院里一有事情,比如要举办法会了,住持和尚马上就打电话给佛慧:「你们能不能来帮忙?」关系处理得很融洽。住持和尚很忙,寺院在建设,有很多法务要推展,可想而知他根本没有时间把这套书仔细地看——他没有看就接受了,因为他感觉到这个团体很正派,认真地在做佛教事业,印经、放生都做得很好,也很柔顺、谦卑。
所以,我觉得他们的经验值得大家参考。
前一段时间,他们把这个经验拷贝到福州西禅寺。西禅寺风景很好,是个旅游景点;寺院很大,师父也很多,但也顾及不过来一些具体的事情(当然也需要法上的填充)。刚好里面有几位法师也在看弘愿寺的书。福州的莲友很多,学习善导大师思想的也不少。他们都很年轻,都很热心,也都有能力,骨干大概都四十来岁,在社会上也很有成就。可是他们没有一个共修的地点,感觉比较分散。佛慧居士去了之後,就做了一个牵头工作。结果莲友一联系,西禅寺那边很快就答应说:「你们来念佛吧!」於是他们每周就去念一天佛。他们的原则还是一样低调,「我们只念佛」。只在那里念南无阿弥陀佛,谁还能说你什麽呢?不可能说「念佛不对,要把你们赶出去」。只是念佛,也没有请法师讲开示。一则寺院常住很忙,一则彼此理念不同。所以只是念佛,「我们什麽也不明白,但是我们喜欢念佛」。所以,这些分寸大家要把握。
我今年夏天一直住在支提山华严寺。这座寺院其实我也不熟悉,我能在那里住,而且寺院里的常住对我也很照顾,给我一个很好的房间;我们的书,也都在那里流通;住了一段时间,还要请我在那里讲法。什麽原因呢?一方面是因为当家法师很朴实,他的德号刚好跟我们上人一样,也是上慧下净法师,他本人也是念佛的,可以讲很有缘分。另一方面就是佛慧居士的穿针引线,他的外表和内心的光辉,让人家很信服,「这样的居士介绍来的师父,应该不至於太差吧!」所以,我在那里是很受优待的。因为他们的早晚殿让我去上有点勉为其难,《楞严咒》也不会。我去本来是要调养一下身体,所以早晚殿都是随我自己在宿舍里打坐念佛;吃饭我也不必去斋堂过堂,因为我想如果我去多了,脸孔就熟了,找我说话的人就多了,我的时间就没有了,所以都是送饭上来;吃完饭,我就在山上转一转,走一走。这些都是因为佛慧居士很善於跟传统的寺院道场处理好关系,这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
所以,大家在这方面多用一点心。
六、同一法门、不同团体之间的关系处理
我们都是在学善导大师的思想,如果在某一地区有两个这样的团体,大家彼此要互相沟通,互相协调,互相支持,这样才好。因为有的城市比较大,比如上海,那麽大的城市,有两个团体。黄瑜带领一个团体,陆雅琴带领一个团体。昨天发言的是陆雅琴居士;黄瑜居士也有很多感人的事蹟,人们都喊她黄老师,她也领导了好几百位念佛人,也是很辛苦的,又到郊区,又到崇明岛,搭车跑来跑去,比我们还困难、还复杂,因为没有固定地点。上海城市很大,一千万人,两个团体太少,将来五个、十个、二十个都不嫌多。
那麽,多个团体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处理呢?应该彼此协助,彼此赞叹。我觉得大家如果名利心淡薄、为法心殷重的话,关系就好处理。如果名利心比较重,可能就麻烦了。「我这个团体的人要更多一点!首先拉谁呢?杂行杂修的人不好拉,你们都是念佛人,把你们拉过来!」这样就不好,应该随大家的缘分去选择。
还有一点,我们本来是一个团体,在一起念佛,但是由於某种原因,比如说个性的不同,或者地点的更换,或者人数的增加等等,慢慢会分化出一个小的团体,我觉得这种状况是正常的。比如说我们原来是二十个人的一个团体,大家共修很好;发展到四十个人,也不错;发展到八十个人之後,声音可能就有点复杂了。这时候就有二十个人说:「我们组成另外一个团体。」我觉得作为原来团体的领导人,应该有这样的心量去帮助他们成立一个新的团体。不要觉得说「你是不是背叛我了?」没有那个意思。我们弘愿寺也没有这个想法。大家在各地建道场,建得越多越好,我们并不要求所有的人都来到弘愿寺。你看这次大家来了,都没地方住,常住很抱歉。如果各地都有道场,那不是很好吗?只要大家都来学习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无论在哪个地方,我们都是一体。所以,莲友们应该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传授经验。作为新的团体领导人,也不会有这样的心理说:「我这下独立了,做老大了。」
所以,大家要好好处理关系,绝不可以水火不容,好像「你从我这里出去了,那我们就分开了」。这就让我们弘愿寺很难办。就好像父母有两个儿子,儿子们要分家,父母还要帮他们分,「你们分开住吧!」但如果他们不和气,父母就很难处理,也很难过了。弘愿寺法务部做工作当然是平等对待,但有时候由於信息沟通不太及时,不知道有的念佛组分家了,还是把资料寄给他们,结果他们也不流通过去,也不向法务部说明。这样,法宝流通就是障碍了,就中断了。所以,这方面大家都要好好处理,赶紧把经书法宝流通过去。也可以直接告诉法务部说:「现在他们在一个新的地点,有多少人在那里念佛,那里也很好。我把他们的地址告诉你们,再有法宝可以直接寄给他们。」这样不就很好吗?对方就感觉到:「哦!他在赞叹我,在支持我。」
我觉得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觉悟,彼此促成,彼此支持,彼此赞叹,彼此呼应,这样才好。
七、弘法者三要
如果要弘扬净土法门,我们个人的行为,我觉得上人讲的几句话很受用:
三业行为要受肯定;
要深入本门教理;
同时也要了解通途教理。
什麽叫「三业行为受肯定」呢?就是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要能被大众所接受。如果自己很放逸,不被社会大众肯定、不被莲友们肯定的话,你要去弘法,人家就会因为你这个人,而不信仰这个法门。
所以,这一点是一定要注意的,要谨慎三业不放逸。善导大师也有教诫。
我们是听说有这样的极少数人,知见上不正确。比如说有的人原来是吃素的,结果转而放开来吃荤了,还去弘法,人家能相信你这个法门吗?「原来这是个吃荤的法门!」他看不出你是念佛的;有的人原来是不喝酒的,结果你去喝酒了,「哦!你这是喝酒的法门。」谁敢跟你学呢?
当然,我们的莲友里面好像还没有这样子的。总之,我们这方面一定要注意。有这样的人,我们要远离。
既然要弘扬净土法门,本门的教理不可不深入研究。
有能力、有条件的话,对它宗教理也应该相应地了解一些,所谓「知己知彼」。
八、如果到其它寺院,随众上早晚课,算不算杂修?
这个不算。大家不要认为说:「我也想跟他们搞好关系,但是我更想跟阿弥陀佛搞好关系啊!杂修不能往生,那不行。所以我到那里去,他们在念什麽,我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们声音大,我比他们声音更大!」我们随众上早晚课,上完之後再念佛,这还是专修念佛。因为那不是我们主动的选择,我们不是认为「念佛功德不够,需要加上早晚功课,回向才能往生」,我们没有这样的想法呀!只是因为住在这个道场,随顺常住的规矩,人家这样上,我们就这样上。剩下的时间我们自由自主了,就专念这句名号。这仍然是专修。
印光大师也是这样讲的。像灵岩山,印光大师在世的时候也没有改早晚功课。他为什麽不改呢?因为传统的丛林都是这样,他老人家也不希望再另立一个新的风气,就顺着这个样子做。即使如此,由於众生知见不一样,认识不一样,印光大师在那个时代弘扬净土法门,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不同意见,说:「你怎麽只弘扬阿弥陀佛啊?你怎麽不弘扬别的法门啊?」所谓时节因缘不同,讲话只能到那个分寸,做事只能到那个地步。
我们现在可以说不一样了,弘愿寺是独立的,我们可以有自己的风格。我们早晨就是一部《阿弥陀经》,然後是《赞佛偈》、念佛,最後回向。
如果是家庭早课,也不一定要每天诵《弥陀经》,可以直接念佛就好了。
九、有人做佛事,请我们去诵《地藏经》,算不算杂修?
这也不算杂修。因为我们诵《地藏经》是满他的愿,保持良好的法缘。如果他们人特别少,那我们就偶尔去一两次;如果他们人很多,乐此不疲,那我们可能就奉陪不了了。可以婉言谢绝,不能直接说:「我不去!为什麽?因为这是杂修,所以我不去。」这样就不好了。他有他的观念。可以委婉一些,他请两次,你争取去一次。然後再过一段时间,他请三次,你去一次。他慢慢就知道了。一定不要去喝斥他。如果因缘成熟,才可以明确地告诉他。
作为一般的念佛人,上人有两句话,就是:
对於教理的研究可深可浅。
我们本身的安心,知道称名必生来念佛。
这样就可以了。
要研究教理,需要有精力,也需要一定的脑瓜子。有的人不是研究教理的脑瓜子,你跟他讲都没办法讲。所以可深可浅。所谓「可浅」,框架性的、根本性的来了解,能够达成专修念佛即可。
我想,对於大多数上了年纪的莲友来说,知道称名必生(善导大师所言「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而称念佛名,这样就够了。
十、正确看待杂行、要门
「杂行」两个字,语言的暗示和意识的感觉都不太好。何况善导大师已经做了判定:
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
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
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杂行」往生很困难。
「杂行」是与「专修」比较而言的。根据教门的施设,有一定的层次关系。比如说杂行,也不是一概不好。杂行的人,相对那些只是来烧香拜拜的人,那就不知要好多少倍,对不对!他们还在那里烧一炷高香,「阿弥陀佛!保佑我发财,保佑我怎麽怎麽样……」。杂行的人都已经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了,只不过还没有完全靠倒这句名号,但是他的信仰、他的目标、他的生死心、他的愿生心等等方面都是值得赞叹的。因为他的根机还没有完全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善根培养,最後慢慢成熟,彻底归入净土念佛法门。他现在不是第十八愿的根机,至少也是第十九愿的根机——「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不是第十九愿的根机,至少也是第二十愿的根机——「系念我国,植诸德本」。即使是二十愿的根机,跟阿弥陀佛结一个缘,今生往生不定,阿弥陀佛都对他摄取不舍,都不放弃他,下一生还要紧紧跟随他,救度他到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这样一想,大家都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所教化的对象。
分寸要把握好,不是简单地一概喝斥,认为杂行就不好。如果不好,释迦牟尼佛为什麽会开要门呢?要门就是定散二善,从行持来讲,就是杂行。其实,要门在很多场合是非常必要的。「要」是「必要」,也有「重要」的意思。要门是一般人进入弘愿的一个重要门户。如果没有要门的话,一般通途观念的自力修行人根本无法进入净土法门。各宗各派的圣道修行,概括起来无非定散二善。现在依他们原来的修行方法,不用改变,只要把功德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进入净土门。这样就很方便,他们就很好接受。如果让他们一下子跳到专修念佛,难度就很大。
所以,要门在摄化众生方面,是非常善巧方便的。所以释迦牟尼佛才在《观经》里讲了十三定观,也讲了三福九品。佛的智慧不可思议,慢慢引导,讲到最後,好像图穷匕首现——这是一个典故,就是荆轲刺秦王的典故。他要刺秦王,匕首带不进宫,就把它藏在地图里,说「我们国家要献十六座城给秦王」,地图就带来了。然後地图卷慢慢打开,到最後「啪」匕首出来了。这什麽意思呢?释迦牟尼佛讲这部《观经》也是一样的。「利剑即是弥陀号」,这把弥陀号的利剑,释迦牟尼佛一开始还不能拿出来,一拿出来我们就跑了。释迦牟尼佛就讲十三定观——十三定观就是那卷地图,一座城、两座城……,第一座是日想观,第二座是水想观……,到最後「流通分」的地方:
阿难,汝好持是语。
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这就是善巧,这就是智慧。
释迦牟尼佛讲这部《观经》、善导大师依《观经》建立净土宗,就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去教化别人的时候,如果一见面「啪」匕首就拿出来了,这个时候,可能未说人就散了。所以我们可以参考释迦牟尼佛的方法,善观对方的根机,可深则深,可浅则浅,这样慢慢引导他。佛慧居士就是这样做的,做得很好。到後来大家都接受了,「哦!原来这是阿弥陀佛的利剑名号,这很好!」
十一、不宜争论自力、他力
在弘扬净土法门的时候,也有人在争论。争论什麽呢?有人说是纯他力,有人说是自他二力。我觉得这些都没有意义,不必这样。这都是教门的施设。当然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也说是他力法门。
有时候彼此界定的概念不一样,辩论起来有什麽意义呢?比如说「念佛往生当然是靠佛力,但总是要靠我念嘛!所以靠我念就是自力。」如果他抱持这样的观念,你去跟他说「不是这样,这还是靠佛力」,就没有必要了。你就说「对对对!一定是靠你念。你这样的自他二力相结合就对了!」他心里不就感到很舒服了吗?如果你说「你念了也不是靠你的自力,还是佛力」,他想不通,「我念也是佛力?南无阿弥陀佛,如果我中午没吃饭,那我就念不动了,这是佛力吗?」因为你的教理原则和他的事相称谓不是一个概念。
我觉得这方面倒不必在文辞上把他挡在那个地方。只要他能够一向专念,仰靠阿弥陀佛求往生,足矣!
他说:「往生靠佛力,但是信愿总是要靠我自己要信、我自己要愿啊!」当然也是对的。如果你不信,我帮你信,信不来;如果你不愿往生,我帮你愿,也愿不来。
这些都可以首肯他。这方面希望大家能够注意。
十二、听到有人批评「本愿法门」
还有的莲友听到别人对本愿法门的批评,比如说:「本愿法门的人不持戒,本愿法门的人不行善。」因为我们的莲友本身在仰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听到这样话,难免心中委屈,「你怎麽这麽误解我们这个法门啊?你怎麽这样诬蔑我们啊?」就很着急,就跟对方激烈地辩论。
我觉得也没必要。为什麽呢?因为他所批评的事情不是我们的事实,我们也不用「本愿法门」这个名称,我们也不是那麽去做的。如果真有那种人、那样的做法,如果要批评的话,我们也一道去批评。因为念了佛,就不持戒律,就行为放逸,释迦牟尼佛也有抑止的方便,善导大师也不赞赏,我们也是反对的。别人这样批评,等於在帮我们讲话。你不必把他讲的那种状况拿来放到自己头上,自己戴上这顶帽子,自己戴上这个标签,反驳他的批评,然後还说人家批评得不对。你何必把它往自己头上戴呢?他说的跟你没有关系嘛!他讲的那些,你根本不必表态。你一表态,好像说的就是你——与你没有关系啊!我们是净土宗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我们没有那样啊!对不对?
这一点大家明白的话,就没有必要在这方面牵扯精力。他讲的跟我们没有关系,他讲的即使确有其人,也不是我们这个团体,也不是我们这种理念和思想指导。如果有人在批评那种现象,也正是我们所要防止、所要批评的。
所以,我们根本不用着急说:「你在批评我!」他批评的本来不是你。他说:「有人偷东西了!」你就赶快说:「你干嘛说是我偷的?」他是说那个偷东西的人,他也没有指着你鼻子说啊!所以,听了他的话,你也不必发虚,你应该跟他一起抓贼。
他如果暗示性地批评我们,我们可以沉默;他如果明指来批评,可以申明的就申明,不能申明的还是沉默,毕竟白非黑,黑非白,多言无益。
十三、关於汇集本
《佛说无量寿经》,我们当然是用康僧铠的原译本,我们是不提倡汇集本的。可是很多人都在读汇集本。我想,在语言表达上,不要过於激烈。作为一般的信众,也不知道经本的差距在哪里,他读了那麽长时间了,如果你一下子否定他,他可能会觉得「我读的经没有功德了,这不是麻烦了!」心里很慌恐。我觉得基本上还要肯定他:「你读这个还是很有功德。」如果他需要进一步了解,那就可以委婉地解释,比如「释迦牟尼佛讲的经典,原译本是没有任何异议的,祖师也都是依据原译本阐释,有内在的传承关系」,讲的时候可深可浅,讲到哪里是哪里。
作为法师,在分析教理的时候,可以写文章详细说明;对於一般的信众,对於某个具体的对象,不必把他破得太严厉了,只要他能够专修念佛就好了。
有的老太太说:「哎呀!这个经那个经,我都搞不明白了,我现在怎麽办?」你怎麽办?你就念南无阿弥陀佛,谁都不会找你的麻烦。念佛就都对了。
十四、三时系念 非助念法
还有目前风行的「三时系念」,也有人在问。三时系念不是助念的方法。有人过世了,大家去为他做三时系念,做起来形式上的东西比较多,而内容多是禅宗的理念,跟净土宗关系不大。印光大师在《文钞》里说到,三时系念是後人冒充中峰明本禅师的名义所写的,不可作为助念之法。我们了解这件事就可以了,我们当然不会去做。
十五、六字四字 可以随缘
念佛,我们莲友都是念六字。但有的道场念四字的莲友比较多,如果我们去了就说「你们念四个字,我们不念,我们一定要念六个字!」这个时候,一些年老的莲友就糊涂了,「到底是念四个字的阿弥陀佛,还是念六个字的南无阿弥陀佛?」好像四个字的阿弥陀佛跟六个字的南无阿弥陀佛发生了矛盾一样。其实佛还是一尊佛。
我觉得可以含蓄一些。比如我们去助念,人家念四字,我们就念四字。这个时候不是强调要念几个字的问题,到了他的道场就随他的规矩,要麽你就自己在家,不去他那里就好了。
本来四字、六字都是佛的名号。如果我们归命阿弥陀佛,怎样称念都可以往生。这方面倒没有多大的差距。
十六、临终助念 最要和合
尤其是临终助念的时候,不可以在那里因为知见不同而去辩论。临终的人躺在那里,就等着大家去助念。结果你们这个人这样讲、那个人那样讲,他会身心不安的,哪会有效果呢?直接影响助念的效果,甚至可能令他生起瞋心堕落三途。所以,这个时候如果大家念四字,我们就赶紧念四字;如果大家诵《阿弥陀经》,我们就赶紧诵《阿弥陀经》。
如果大家念《地藏经》,你说「这个时候念《地藏经》不对呀!」在那里吵嘴,结果临终的人《地藏经》也没得到,佛号也没念成。
那该怎麽办呢?我们不加干扰,我们可以退到旁边,在旁边默默念佛就可以了。临终助念的时候,不要当着临终人的面去争辩,那样就太对不起他了。如果对方坚持,我们可以尽量随顺。
去的时候最好事先了解清楚。如果请我们来助念,那就由我们负责。请了佛教的,就不要再请道教的。和尚去了,道士也去了,那怎麽办?请了专修念佛的,就不要再请杂行杂修的。跟家属讲好。
十七、因果和戒律
因果是佛法的基础。如果因果的信仰没有建立,可以讲佛法就没有基础了。所以,不管哪一宗哪一派,只要是佛教,莫不是以因果为基础的,我们净土宗当然也毫不例外。如果不相信因果的话,怎麽会相信有极乐世界的存在呢?那又怎麽会念南无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不相信因果,就不相信有地狱的存在。不相信有死後的世界,就会认为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
正是因为深信因果,我们才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观察我们凡夫的因果,如果自因自果的话,我们一定会堕落三途的。所以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以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为增上强缘,我们不会堕落三途,而且超生净土。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说:念佛之因是真实的,依阿弥陀佛真实名号功德而生;凡夫的种种造作是虚妄的,依虚妄颠倒知见而生。「一实一虚,岂得相比?」所谓「一实能破万虚」,实因实果能破虚因虚果。如果没有这个实因实果的话,我们就会无穷无尽地轮回在虚因虚果当中。虽然虚妄,可是你要受业、受报、受罪。
怎麽叫「一实能破万虚」呢?一个真实的,能破一万个虚假的。比如说一万个人,长了一万张嘴,都在那里发表演讲;拿了一万支笔,都在那里发表文章:「某某人,他死掉了,他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这个人只要一露面(「一实」),那一万个人的声音(「万虚」)是不是就不攻自破了?是不是这样?他只要露面一秒钟就可以了,甚至不需要露面,只要把他的小手指头伸出来动一下就可以了。这叫「一实能破万虚」。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是真实的,其它所有都是虚妄的。如果虚妄没有遇到真实的话,它就一直在虚妄当中不断地虚妄下去。
因果也是戒律的基础。甚至世间的法律也是以因果为基础的,没有因果怎麽可以?如果没有因果,一个人犯罪了,判他三年、五年、三十年,判他无期徒刑,法官凭什麽判他呢?他造作这样的因,所以才判他这样的果。
所以世间的法律也好,佛法的戒律也好,都是以因果为原则。
因果贯穿於我们的生活。夏天热了,要是穿棉袄,对不起!肯定出汗的。冬天冷了,如果穿短袖衫,一定会感冒的。肚子饿了不吃饭,一定会饿得发晕的。世间的这些现象都很明显地摆在我们面前,说明因果的自然作用。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件大事,也是有因有果的,也有其因果规则(世间因果,比如说吃饭,饿了就吃饭。吃饭是因,填饱肚子是果,有这样的因果规律)。生死事大,是解脱还是堕落?我们就以念佛为胜因,以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为强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一来,其它业因就不能起作用了。本来我们会堕落地狱,现在就不会堕落了。为什麽呢?因为有阿弥陀佛。
就好像我们拿一只苹果,如果一松手的话,这只苹果就会掉到地上。但是,正在它往下掉的过程当中,用手把它接起来,请问它还能掉到地上吗?不能。
这是什麽意思呢?我们的罪业就像苹果的重力,会牵引我们堕落地狱。正要往下堕落的时候,我们回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宝手拦腰一接,就把我们托住了,我们就不会掉下去了。到我们寿命终了的时候,他就把我们放到极乐世界七宝池中莲花之上。
十八、关於受五戒
在家居士也有想在这里受戒的。弘愿寺暂时还没有办,将来看因缘。居士发心要受五戒,也是看因缘能否成熟。如果别的道场可以受五戒,也随喜赞叹!大家愿意去,都可以的。
我们是净土宗,以一向专念为宗,不以戒律为宗,所以不特别标榜戒善,但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随份随力修持戒善,常怀惭愧,这是一个大方向。
世间的善法,比如说放生、素食、慈善活动等等,我们作为念佛团体,只要有这个因缘,随份随力都去做。
如果有人打着阿弥陀佛本愿的旗号而放逸无惭,这是在邪见当中。对於这样的人,我们要远离他;如果有这样的团体,在散布这样的邪见,我们更要远离。
好!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