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十一)
(四)得益问答
下面有一个问答。这个问答也曾经是我的疑惑,所以我把它写在这里。
问:夫人光台见国得益、座观见佛得益、十六观一一得益、十六观总後得益,似是小节,何必大费周章,五分科节别作得益一分,七门料简专开得益一门?
这是说,夫人等光台见国得益,到底是在序分光台见国得的利益,还是第七座观见佛得的利益,还是十六观每一观一一观成得到的利益,还是十六观总观之後得到的利益?这个好像也没什麽了不起嘛,「似是小节」,管她在哪得到利益呢,何必大费周章,在五分科节里面专门要科得益一分,在七门料简里面还专门开得益一门。
我们不懂得祖师释义的深妙之处,很多人可能还有这样的疑问,说:「何必再讲得益门?夫人在哪里得到利益,经文里讲得很清楚,第六观观成了,也说可以往生的;哪一观观成了都可以往生,都可以得利益。这不是讲得很清楚吗?你何必要判在哪里得到利益呢?这不是无事找事吗?」其实不是这样。
答:故知此中大有深义。依大师释,世尊光台现国,正显要门教体,「定散门」详示通别五文,明定散二善出在,即明此义。
这里面是有深妙的意义的。
依据大师的解释,释迦牟尼佛光台现国,「正显要门教体」。下面简略说明一下。
「教体」,就是整个要门教、定散教浓缩在哪个地方,它根本表现的利益和要点在哪里——就在释迦牟尼佛光台现国。释迦牟尼佛讲这部《观经》有两种讲法:一种是神通轮,就是所谓相好;另一种是口业宣说。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说有两种:一种是口业说,《玄义分》「释名门」:「言『说』者,口音陈唱,故名为说。」「口音陈唱」就是用嘴巴来讲经;另一种是「六根通说,相好亦然」,就是说用神通、用身业——身体的相好光明来说法。
释迦牟尼佛讲这部《观经》的时候,讲定善、散善是用口业来讲的,韦提希夫人已经听了一次。但在光台现国的时候,其实也讲了定善散善的内容。在光台现国的时候,在那个神通境界中有异方便,佛对韦提希夫人说:「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这个「异方便」是什麽呢?异方便之体就是光台现国,让夫人可以看到极乐世界的景象。
所以,从教法来讲,「定善一门韦提请,散善一行释迦开。定散俱回入宝国,即是如来异方便」。从教门来讲,定散二善就是异方便;从神通说法来讲,光台现国就是异方便之体,在光台中,所有的法全部讲完了。所以佛讲法是很神通自在的,不是像我们讲话,要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地蹦。当然,佛也可以这样讲,因为我们凡夫众生就是这样听的。以佛的本心,一切法一刹那之间全部讲完了。
不要讲佛了,我曾经遇到一位莲友,他说,在某种境界当中他有感应,天人来跟他讲话,那根本就不是一句一句地说的,也没听到说话,整个内容团就来到他心中,过去不知道的,现在一下子全部明白了。这只是一个天人,就有这样的感通境界。释迦牟尼佛讲话、光台现国,就灌到人心里去了,一音说法就圆满了。就好像插上U盘,里面的大藏经、图书馆的资料一下就给你了。
佛陀的说法无碍自在,这是在那种境界中。所以,这个异方便体,定善、散善的教体,就是光台见国。
那麽弘愿的教体呢?就是无量寿佛住立空中。无量寿佛往前一站,显示出来,所有四十八愿,法藏比丘过去发愿、修行,现在西方成佛,六字名号功德,所有这一切通通讲完了,韦提希夫人当然就大悟了。所谓「大愿业力」,法藏比丘过去发的愿叫「大愿」,兆载永劫的修行叫「大业」,果上名号功德力、光明摄化力叫「大力」。这些在这「无量寿佛住立空中」当中通通都显示出来了,所以这就是弘愿教体。
在善导大师的七门料简的第五门「定散门」中,详细显示了「通别五文」。通别五文,「通」有三文,「别」有两文。
「通」有三文,夫人通请、通求无忧恼处,然後通求修行的行法,「教我观於清净业处」。然後释迦牟尼佛就通答,答前面通求的,就是用光台现国来回答她,并没有讲话,但是回答完了。这就是意业神通轮说法。这说明什麽呢?就定散二善,《观经疏》有这样一问:
未审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备不虚,何机得受?
就这一问,有两个回答。先答「何机得受」:谤法与无信,八难及非人,这些人不受;然後讲哪些人得受,是一心专念的人。这是很有意义、很巧妙的,要展开讲的话就太多了。然後回答定散二善出在哪段文,就把这通别五文列出来了。
但是,这五条文如果一条一条地看,你会发现里面并没有讲到定善、散善,只是在第五条文中,韦提希夫人说「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可是,「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是定善,没有讲到散善。那麽定散二善的出文在哪个地方呢?其实是要显明隐秘的含义,就是出在释迦牟尼佛光台现国,定散异方便教体都在那里说完了;前面只是一个辅助性的。
座观空立本尊,正是弘愿教体,得益门明其出在,依文释明「不舍本愿,来应大悲」「弥陀在空而立者,但使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得生」。
「得益门」就是显示我们得利出在哪个地方,就出在「无量寿佛住立空中」。大家先记住这个概念就好了,理解不理解再说;然後以此来看经文,来看祖师的《观经疏》,这样才看得懂。不然的话,你会觉得这个毫无必要。这个问题在我心中也盘旋了相当长的时间:一个得益门,一个得益分,放在哪里不都一样吗?但是想到祖师这样解释一定有他的道理,那麽我们就要去探求它,就会发现这确实是有道理的。
「依文释」,就是在第七观依文解释的地方,说「不舍本愿,来应大悲」。这句话不是很明显吗?所有本愿的义理、因中的行法,都要在果上来展示佛的大悲心。
「无量寿佛住立空中」八个字,就显示出「弥陀在空而立者,但使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得生也」。「无量寿佛住立空中」显示的内涵是什麽呢?韦提希夫人悟到的是什麽呢?阿弥陀佛站在这个地方,他就是要说明这几句话:「你只要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往生。」那麽「回心正念,愿生我国」代表什麽内容呢?「回心」就是回转自力的心,也就是具足三心。「正念」就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求生极乐净土。「立即」就是当下就往生,不用等待第二念。这是说:「因为我就是救度你的佛。我站在这个地方,就代表你已经获救了,你所有一切要得救的资本、资粮、功德已经全部在我身上具足了;除非你不回心。」
所以说「莫论弥陀摄不摄,意在专心回不回」,「但使回心正念」,只要回心正念,弥陀自然来迎接。就是说,不要管弥陀摄取不摄取,只看你有没有专心、回不回心。「但使回心决定向,临终华盖自来迎」,只要回心向佛,决定向着阿弥陀佛来归命、皈依、归投,就立即得生。
夫人乃末法一切凡夫之代表,定判夫人得生之益在座观见佛,不在光台见国,是要表明众生往生之功唯在弘愿专称,不在要门定散。十三定观三福九品一一行成皆得往生,非是定散本身之力,全由三心投托佛愿,乘佛愿力,乃得往生,释以「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以此总摄定散归入念佛。
要看明白这里是要着眼什麽。这是要说明什麽呢?是要说明:众生往生的功劳、功用、功德,只在弘愿专称阿弥陀佛名号,不在要门定散。光台现国是代表定散教的教体。
所以,十三定观也好,三福九品也好,一一观成,一一修成,乃至毛发之善,回向都能往生。那是靠什麽呢?是靠点滴定散之善吗?八关斋戒一日一夜也能往生,诵一部经也能往生,诵一个咒也能往生,拜佛也能往生,念一声佛也能往生,十三定观也能往生,开大悟也能往生,好像都能往生,这难道是靠这些修行的力量往生的吗?凡夫一日一夜持戒就能到清净报土吗?非也。那是因为有三心,而不是定散本身之力,三心投托佛愿,乘佛愿力得往生。所以大师就解释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这样就可以摄一切定散二善的行人归入念佛,让我们懂得,往生不是靠我们自己定善、散善之力。我们也不用担心了,靠佛的愿力都可以往生,当下就安然放下。
就像刚才打的比喻:你自己去办事,人家不理你,打了回票。你回去说:「老板,我刚才去了,他们不理我。」当然不理你了,你用你的名义去就不行。「老板,我自己去不行,要靠你了。」这样三心就发起来了。老板说:「好,现在我就写个条子,你去吧。」字条一递过去,事情马上就办成了,因为你归投了嘛。我们自己修定散不能往生,说:「阿弥陀佛,我靠你了。」阿弥陀佛说:「好!」六字名号一签,我们再去,堂堂正正地过关。
若据大师判释,而今行人修定散二行回向求生极乐宝国,相当夫人光台见国,得欣慕益;由此更加一心归命,专称佛名,即同夫人座观见佛,必得往生,故名正定业。
「而今行人」就是我们这些人。如果我们修行定散二行回向求生极乐宝国,就相当於夫人光台见国,得欣慕的利益,愿意往生。「由此更加一心归命,专称佛名」,这就升进、转入念佛了。这就同於夫人座观见佛,必得往生,所以称为正定之业。
在我们心中也一定有这样两个阶段,有这样两个升进的层次:
首先,我们从一般圣道门转过来,哪怕是修行一点点,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时候相当於光台见国。
转过来之後,终於知道了:要专念弥陀名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时候我们心里石头落地。这就是座观见佛,心中「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那就要恭喜发财了,我们发了大财,功德大宝都得到了。
诸师不明此旨,或说一一观成皆得其益,或以十六观成总得其益,或指见国见佛皆得其益,众说纷纭,不识根底。而今後学盲然,固是难免。更知我祖大师弥陀化身,本地觉眼,可尊可仰,是凭是依矣!
诸师不了解这个道理,众说纷纭,不知根底,都讲在表面上。说「一一观成皆得其益」对不对?也是对的,十六观成得利益,当然没问题;见国也有利益,见佛也有利益。这都讲在表面上,没有讲到根本,根本的地方不是说这些。
那根本到底是在哪一个地方,是在哪一观说的呢?有没有得到利益,能不能往生,是看得到利益的本质来源在哪里。本质来源於无量寿佛本身,这就叫作「见佛」。
「而今後学盲然,故是难免」,现在的人对这点不清楚。要知道只有善导大师才看得清楚。在隋唐时代,诸宗都有高人,那都不是一般人,他们都不清楚,那我们不清楚不是很自然的吗?所以这是难免的。
这样就更加知道「我祖大师弥陀化身,本地觉眼,可尊可仰,是凭是依矣」。「本地」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化身本身就是佛。以佛的法眼、佛眼、觉眼来看不就明了透彻了吗?所以值得尊重,值得仰凭。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