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三)
第二节 三师教判
这一节正式说明净土宗的教相判释,主要讲了四点:难易二道教判、圣净二门教判、二藏二教教判,还有要弘二门分判。这四点是按时间先後来列次第的。
大家看下面图表:
三师教判分成两种:一种是总判一代教,另一种是别判净土教。
净土宗之教判有三种,所谓「三师教判」:
一、昙鸾大师「难易二道判」;
二、道绰大师「圣净二门判」;
三、善导大师「二藏二教判」。
总判一代教,就是对整个一代佛教的判释,从宗派的判教来讲,要立宗,是在这三种判教当中,那就是昙鸾大师难易二道判、道绰大师圣净二门判、善导大师二藏二教判:这是对整个一代佛教的判释。
别判净土教,是在净土门之内另外再作一个判释。这种判属虽然不是对整个一代佛教的判释,但是它对净土门建立的理论的圆满性,对圣道法门的摄化方便来讲,特别有意义,所以把它列在教判当中。不过,它的规格、格局,在净土门之内就更加丰富和细腻。它就是善导大师的要弘二门判。
一、难易二道之教判
总判一代佛教无量法门,大别为「难行道」与「易行道」两种,称为难易二道判。此难易二道之教判,本出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
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
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就是把整个一代佛教判成这二道:难行道与易行道。这里把它归为昙鸾大师的教判,从典据出处来讲,是从龙树菩萨来的。如果把龙树菩萨的《易行品》作为教判来解释的话,我们就说昙鸾大师的教判是「自他二力判」;如果把两种合在一起,就依昙鸾大师的教判,因为昙鸾大师的解释更加充实,所以就以「昙鸾大师难易二道判」总括来说。
《易行品》里有一段简短的话。第一句「佛法有无量法门」,整个一代佛教分成两种:难和易,打个比喻,「如世间道,有难有易」,这是总括。龙树菩萨确实是大菩萨,他这一讲,马上就把我们的心打动了——有难有易,谁愿意难啊?你们愿意难吗?大家都愿意容易,所以说难易很能打动我们的心。它显示,净土门的判教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修行的实效,它和修行是密切相关。
什麽是难易呢?世间道举了两种:陆道和水道。在陆地上步行就难,就苦。陆地走路,很遥远的地方也要走着去;白天、晚上,翻山越岭,豺狼虎豹;夏天炎热,冬天寒冰;还有盗贼蜂起等等,这就很难了。水道乘船,上了船一坐,顺流而下,这样不是很容易吗?就如李白写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世间有两种道:陆道和水道,即步行道和乘船道,也是苦道和乐道,一个是苦的,一个是乐的。这也很能打动我们的心。我们往往认为佛法修行很苦,而龙树菩萨说,有苦的,还有乐的,有安乐道、易行道、乘船道、他力道。
上面是比喻,下面是合喻。
「菩萨道亦如是」,修行佛法的菩萨道也是这样。
「或有勤行精进」是指什麽呢?指「陆道步行则苦」,要勤奋修行,要精进努力不懈,要三大阿僧只劫,要白天不睡觉、晚上也不睡觉,今生来生、生生世世不退堕,要如何如何修行:这非常难。这不是一般的「勤行精进」,而是如头上着了火一样。这就是难行道。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这就是易行道。信受弥陀救度,这就是「以信方便」;「易行」,专称弥陀佛名;「疾至」,往生弥陀净土,到了弥陀净土就当下不退转,快速成佛。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一开篇即引用而解释之,成为净土教判之根底。
《净土宗概论》这本书限於它的篇幅,对《往生论注》这一段没有原文引用。大家要学习,应该好好看这一段,包括《易行品》难易二道判的文,还有《往生论注》自他二力释文,都要对照着好好学习。
难行道
在五浊恶世、无佛之时,有种种退堕因缘,唯靠自力修行,不仗佛力救度,欲求不退成佛,非常困难。比如陆地步行,遥远之方,千辛万苦,重重险阻,很难到达目的地。
这是解释难行道。这一段话很简略,是昙鸾大师《往生论注》那一段的浓缩。
易行道
以众生念佛为内因,阿弥陀佛愿力救度为外缘,因缘和合,即得往生净土,不退成佛,非常容易。比如水上乘船,依靠船力,安稳快乐,直达目的地。
易行道即是净土教、他力救度之教。难行道即净土教以外之一切佛教、自力证悟之教,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度万行等,皆统属之。
这是对难行、易行的分齐是在哪些范围,哪个属於难行道、哪个属於易行道作一个说明。从名相来讲,易行道就是净土教,难行道就是圣道教。净土教以外的一切佛教,都属於难行道。从它们的本质特点来讲,易行道之所以易行,就是因为它是他力救度之教;难行道之所以难,是因为它是自力证悟之教。这个法门是自力还是他力,是救度的法门还是靠自己修行证悟的法门,它们的区别就在这里表现出来了。
难行道之难,连菩萨都觉得困难,经中喻为「重於举三千大千世界」,其特点是「诸、久、堕」,即普修六度万行之「修诸难行」,经过三大阿僧只劫之「久乃可得」,於其间可能堕於小乘,「或堕声闻辟支佛地」,则断绝成佛之希望。
难行道难到什麽程度呢?是我们扛一扛、顶一顶就能过去的吗?那是非常难的,龙树菩萨比喻为「重於举三千大千世界」,就这一个比喻就知道有多难了。比如举重运动员,举了多少公斤得冠军了,0.5公斤都不能再加了,一加就倒掉了。一般人不过举个桌子、板凳或杠铃而已,像把三千大千世界举起来一样,你说有多困难啊!菩萨发心度众生,必须要荷负群生的业障,把众生的罪业都要挑起来。众生罪业很重,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也不是一件罪两件罪,菩萨要发心普度一切众生,打一个简单的比喻,比举三千大千世界还要重,还要难。
「其特点是诸、久、堕」,什麽是「诸、久、堕」呢?「即普修六度万行之『修诸难行』」,菩萨既然发心度一切众生,种种方便法门都要修行的,再怎样难都要去修,每种法门应对不同根机:这就是多。六度万行代表多,「诸」就是多的意思。
什麽是「久」呢?就是时间上「经过三大阿僧只劫之『久乃可得』」。我们讲修行,这一辈子谈什麽修行?就不要谈了,三大阿僧只劫这个时间概念不可想像。「劫」是佛门里的时间概念,是极长的数字,非常长的时间。不是一个劫两个劫,而是三大阿僧只劫。「阿僧只」不可数,不可说,不可称。这是「久」。
这中间是不是一定能修成呢?不一定,在半道上还有危险,可能会堕於小乘。堕於小乘,就是这个担子挑不动了,大乘实在修不了,放下来了,就像举重运动员举不动了,就扔掉了。大乘太难了,要度一切众生,要荷负他们的业障烦恼,要修学这麽多法门,经过非常长时间,他就退心了:「还不如先做自了汉,先解决我的问题。我太累了,歇一歇。」「或堕声闻辟支佛地」,变成小乘解脱,「则断绝成佛之希望」,灰身灭智,自取涅盘,就不能成佛了。这对菩萨来讲太不合算了,大乘菩萨道如果修成阿罗汉,这叫堕落了。我们会想:「修成阿罗汉还得了,好啊!」不是的,阿罗汉灰身灭智,就断绝了成佛的希望。
对於我们这些博地凡夫来说,难行道是绝对不可企及之事。而依佛力救度的易行道,则人人可行,人人可证,其特点是「一、速、必」,即专称弥陀一佛名号,现生疾至不退转,必定成佛,因而成为吾等罪业凡夫之大希望、大光明。
这样的难——诸、久、堕,对於我们这些博地凡夫来说,难行道是绝对不可企及之事,虽然用「难」字,其实就是不可能。
「而依佛力救度的易行道」,虽然用「易」字,其实是很自然的,「人人可行,人人可证,其特点是一、速、必」,《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当中本来就有这三个字,来说明它。
「一」是指什麽呢?专称弥陀一佛名号,不需要六度万行、修诸难行。「诸」就是多; 「一」就是一个、唯一,以一摄万。
什麽叫「速」呢?不需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的难行苦行,而是现生疾至不退转,快速。《往生论》里说「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无量寿经》里说:「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一念具足无上功德,这就是「速」。而且是一佛,就是「一」和「速」。
「必」是必定成佛,没有堕成阿罗汉的危险性,到了极乐世界想不成佛都不行,到极乐世界不成佛,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像水进了大海,不想成为咸的,那不由它,水进了大海就是咸味道。到了极乐世界就是成佛,就是大乘法喜法乐,所以叫「必定」,没有任何不确定性。
前面比较难易二道各有不同的特点。下面这段说难易二道判的目的,判教都是有目的性的。
难易二道判的目的,在於指引浊世末法之凡夫舍难取易,称佛名号,乘佛愿力,往生净土。
这是难易二道判的目的。舍难行,取易行,易行就是称佛名号。为什麽易行是乘佛愿力呢?往生净土,不在这个世界修行,这个世界环境、因缘都很难。
下面这张图表很简明。
佛法也就是菩萨道,这是从大乘佛法的概念来说的。以龙树菩萨的眼光来看,修到阿罗汉不算难行道。修到阿罗汉对我们来讲都难得不得了,要断五下、除五上,从初果、二果、三果到四果。龙树菩萨说,和菩萨道比,这都不算难,难行道是从菩萨道来讲的,要「勤行精进」,诸、久、堕,「陆道步行则苦」,你说有多难,这个难不敢想像。
易行道是「易行疾至」,不是「勤行精进」,是一、速、必。这是比较来说的,是两两相对的:难行道是陆道步行;易行道是水道乘船,所以是快乐的。菩萨道有安乐道,也有勤苦道。勤苦道就是难行道,就是圣道门的修行。我们这样的人,可能大多数还是愿意安乐道。安乐道就方便易行,「水上乘船则乐」,这符合众生的根机,特别符合卑劣凡夫的心和追求。
同时,这也仍然是菩萨道,也是殊胜道。不能说「你看,这哪是菩萨道?菩萨道就应该难,那才是菩萨道」,那叫圣道门、自力、难行的菩萨道。我们念佛,什麽事都不干,阿弥陀佛就是菩萨道。我们喊老太太「老菩萨」喊对了,念阿弥陀佛是菩萨道,她在行菩萨道就是菩萨。「你怎麽没有精进难行、一心修行呢?」「我是易行道菩萨,是安乐道菩萨。」念阿弥陀佛就是菩萨,而且是大菩萨。
何以见得是大菩萨,不是小菩萨呢?比如说人掉到河里了,你跳下去救他,这是不是菩萨?是的,但是你只能扛一个。有个人坐在船上说「上船来」,把竹篙递给他,这是大菩萨,一救救一串。因为我们是靠弥陀的愿力,我们在船上端坐着,在船上喊「上船」,这就叫安乐道菩萨。把六字名号的竹篙往下一送,救生圈往下一放,不就把人都救上来了?这不仅是菩萨,还是大菩萨。
这是靠自己修行得来的吗?不是,是靠法门的功德利益,法门殊胜。
看第二个图表:
佛法分为难行道、易行道。
难行道对应的根机是圣者。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修不了才是难行道,修得了的会说「可以,不难」,那是圣者、大菩萨。自力修行的法门称为「难行道」。修行什麽?修行六度万行。为什麽难?如果个个都能修成功也不难了,证果不定,或许能成就,或许不能成就;能成就者极少,不能成就者极多,就称为「难行道」。
易行道是救度凡夫的法门,他力救度,靠阿弥陀佛的佛力救度;不用六度万行,是称名一行,一行统摄万行,统摄一切六度万行的功德。因为法藏比丘在因中修行的时候,把六度万行所有一切功德收摄在这句名号里;你称念,这些功德就通通是你的。一行摄万行,这样的一行是果上所回向来的,所以是往生决定,佛果已经给你了,就没有不定的事情。你自己去挣饭吃,还没挣到钱,还要买米,还不会烧,中午有没有饭吃还不知道。人家做好饭请你吃,去了不就吃到了吗?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是果地法门,直接给我们。如果等我们自己种苹果树,要下种,要等开花、结果,然後再吃,还没吃到肚里就已经饿死了。阿弥陀佛已经种好了,端上来给我们,我们直接吃下去,往生决定。
解释分科
下面是难易二道之教判分科表。
首先把这一段分成了四科:
第一,说明难易二道。
第二,说明二道分齐。什麽叫「二道分齐」呢?就是二道各自的范围。「分」就是分限,到哪个范围。
第三,比较二道胜劣,哪一个殊胜,哪一个不殊胜。就分为难行道、易行道:难行道有诸、久、堕,凡夫不可行,对我们来讲就不殊胜;易行道是一、速、必,这是我们的大希望、大光明,这就殊胜。
第四科,舍难取易。判难易二道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舍难取易。
其中第一科难易二道里面分成总释、别释。总释就是总判一代佛教,大分为两门。别释,是在难易二道判里面,先解释难行道和易行道。别释取了两种解释:一种是龙树菩萨的解释,一种是昙鸾大师的解释。
我把《往生论注》一开端的昙鸾大师的解释稍微说明一下,将来有机会学习《往生论注》时我们再来详细解释。我们正在出一本书,叫《往生论注要义》,这本书里对於昙鸾大师判教有比较详细的解释,书出来之後,大家可以去看。我们今天是讲《概论》,讲得就没有那麽细。这一段因为很重要,我还是边读边简略解释。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
「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难行道者,谓於五浊之世,於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昙鸾大师一开篇就引用龙树菩萨的话,昙鸾大师是一肩承接了龙树、天亲两大菩萨的法脉。以什麽为证据?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就是解释天亲菩萨《往生论》的,所以承接天亲菩萨法脉毫无疑问。同时,他解释《往生论》是以龙树菩萨《易行品》作为眼目,作为基调,首先把调子定准——「我是以易行道来解释」,显然是承接了龙树菩萨的法脉。所以这是一肩双挑。
不仅在《往生论注》一开篇引用了《易行品》,在整个《往生论注》释义也都体现出这种风格。昙鸾大师一开始是学习四论宗的一位大师,「四论」就是龙树菩萨的《百论》《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昙鸾大师对龙树菩萨有很深的研究,对龙树菩萨的思想把握得非常精到,同时非常崇仰、恭敬龙树菩萨。比如,昙鸾大师在《赞阿弥陀佛偈》里对龙树菩萨顶礼,五体投地,称之为「南无慈尊」。他有两首偈子专门赞叹龙树菩萨,是《赞阿弥陀佛偈》的第四十七、四十八首。第四十七首:
本师龙树摩诃萨,诞形像始理颓纲。
关闭邪扇开正辙,是阎浮提一切眼。
伏承尊语欢喜地,归阿弥陀生安乐。
「本师龙树摩诃萨」,称龙树菩萨为他的本师。
「诞形像始理颓纲」,他出生在像法开始的年代,佛法正要衰颓,纲纪不正。龙树菩萨出兴,大振佛教,所谓「理颓纲」。
「关闭邪扇开正辙,是阎浮提一切眼」,把邪师外道通通破斥,然後开显大乘佛法,是阎浮提一切众生的眼目。
「伏承尊语欢喜地」,就是尊承世尊在经典里所授记的,龙树菩萨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这是在《楞伽经》里释迦牟尼佛亲自所说的。
「归阿弥陀生安乐」,归命阿弥陀佛,往生到极乐净土。
第四十八首偈语说:
譬如龙动云必随,阎浮提放百卉舒。
南无慈悲龙树尊,至心归命头面礼。
「譬如龙动云必随,阎浮提放百卉舒」,这句话读起来很舒服。龙运动的时候,云彩跟着龙走,所以说「譬如龙动云必随」。「阎浮提放百卉舒」,在阎浮提,阳光一出,百花齐放。百花代表什麽?代表众生的心。龙树菩萨开显了大乘佛法的光明,一切众生的心就舒展了。
「南无慈悲龙树尊,至心归命头面礼」,把龙树菩萨称为「南无慈悲龙树尊」,昙鸾大师对龙树菩萨的归依之情是非常深刻的。
净土宗的法脉传承,昙鸾大师不仅在法理上承接龙树、天亲两大祖师的法脉,在史实上也是非常清晰的。也就是菩提流支三藏,他是印度人,到中国以後,在洛阳翻译《往生论》。昙鸾大师从南方陶弘景得到仙经十卷之後,经过洛阳时拜见菩提流支。这里有一段公案。昙鸾大师问:「佛经里有没有长生不老术?」菩提流支就唾地说:「此土哪有长生不老术!长生不老唯我佛法才有!大仙术,唯我无量寿法才叫长生不老术。这个地方就算少时不死,修行道教,生到天上,依照佛法来看,也是短命的,不叫长生;只有阿弥陀佛无量寿,这才叫长生术。」然後授给昙鸾大师净土教法,有说是《观经》,有说是《往生论》。《往生论》肯定是不能少的,也许两个都有,因为菩提流支当时正翻译《往生论》,昙鸾大师後来所注解的也是《往生论》。菩提流支翻译了就要去讲解、传授,可以想像,他肯定曾向昙鸾大师交代或者传授净土法门、《往生论》要义。所以昙鸾大师对《往生论》的解释是独步千古的,我们是想像不到的。昙鸾大师那是不一样的,他的解释不是寻文摘句的,也不是挤着脑筋去想,然後比较,那都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往生论注》这部着作的高度、深度,那种美感,都是登峰造极的,将来大家读《往生论注》会读得津津有味。
「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下面是昙鸾大师的解释:「难行道者,谓於五浊之世,於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为什麽是难行道呢?因为环境不一样,时代不一样,就很难了。昙鸾大师从时代、环境的立场、着眼点来解释。在五浊恶世,「於无佛时」,释迦牟尼佛已灭度了,新佛还没诞生,求阿毗跋致很难。如果不在五浊恶世,而在净土,就不难;如果释迦牟尼佛还在世,可能也不难,佛当场加持。时间是五浊恶世,又没有佛在世,就很难。
「此难乃有多途」,难点就太多了。「粗言五三,以示义意」,简略举出三五点,来说明难的状况。
「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求阿毗跋致是菩萨法,但一般人都不会辨别,都不认得菩萨法,把外道法当菩萨法。在我们这个时代,很多「外道相善,乱菩萨法」,搞得很乱。
「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这是有次第关系的,识得什麽是菩萨法了,但识到了也修不了,不是那种根机,只求自己解脱,就障了大慈悲。
「三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我要努力,一定努力,不能堕於声闻法,我要努力好好修行!」自己发心了,但外缘不成就,被人家破坏了。就像舍利弗前世,他是六住菩萨,是很高的位次了,遇到乞眼因缘,有人向他要眼睛:「你修行菩萨道,我缺少一只眼,你把眼睛给我吧。」修菩萨道的人,要什麽给什麽,要眼给眼,要鼻子给鼻子,要耳朵给耳朵,要心脏给心脏,要肾给肾,要王位给王位,这叫菩萨道,还仅仅是行布施而已。舍利弗想:「难得有这机会,我行菩萨道。」二话不说,手一抠就把左眼珠给他了。我们能做到吗?结果那人说:「你搞错了,我要的是右眼,你挖的是左眼。请你慈悲,再给我一只。」好,又把右眼给他了。右眼给他之後,要眼的人闻了闻,说:「你这眼很臭,臭烘烘的,血腥腥的,我不要!」把眼珠扔到地上,就像踩鱼泡一样一脚踩碎了。这六住菩萨还没起瞋恨心,他想:「太难了!行菩萨道,要眼给眼,要左眼给左眼,要右眼给右眼,还嫌我眼臭,一脚给踩碎了,两只眼就没有了。唉,众生太难度了,我还是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吧。」他就成了阿罗汉。这叫「无赖恶人,破他胜德」。
第四种,他缘分好,没碰到恶人,那一关也过了;但是,「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修来修去是「颠倒善果」。不过是人天诸善、杂毒之善而已,顶多生到人天善道,求升反堕,这叫「颠倒善果」。昙鸾大师讲,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都是颠倒、虚伪、不净、染污,所以能坏梵行。梵行就是清净修持菩萨道的修行,生生世世都要增进的。可是他不是这样,而是三世怨,第二生就不修梵行了,堕落了,参加福报,这不就坏了吗?从结果上来讲,根本走不出去。
第五点是总结性的,「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为什麽这麽难呢?因为都靠自力,没有佛力支援,这是难的根本关键。
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像这样的事情,放眼看去,到处都是,五种都有,都是如此。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这是因缘和合,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称佛名号,乘佛愿力,便得往生,非常简单。
这四句可以和前面对翻。祖师讲话很简练,但是内涵特别深。是怎麽对翻的呢?
第一难,「外道相善,乱菩萨法」;这里是「信佛因缘,愿生净土」,毫无疑问,不会被外道所乱,信佛就是菩萨法,首先没有这一难。
第二难,「声闻自利,障大慈悲」;在这里也不存在,因为他愿生净土,愿生净土就不需要求声闻的涅盘果位。
第三难「无赖恶人,破他胜德」也不存在,因为愿生净土,净土法是靠阿弥陀佛愿力,恶人不能破坏。
第四难「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也不存在,因为到净土後自然增进,自然成佛,不像在这个世界流转,才有颠倒善果。往生净土是清净的,不是颠倒的。
第五难「唯是自力,无他力持」也没有,是「乘佛愿力,便得往生」「佛力住持」。自力修行「无他力持」,这里说「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
五种难事在这里每一句都对翻,都不存在了。
「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正定就是不退转、阿毗跋致。用这个比喻结尾。
这些将来大家学习的时候再细看,我先简略地提到这里。
复习思考题
1.略述龙树与昙鸾判教之同异
这一点大家可以参照《往生论注要义》,里面有比较详细的说明。
2.「难易二道」与「自他二力」
这两组概念有联系,也有区别,昙鸾大师是在一起解释的。
难易二道是从哪里说明的呢?是从行法上、功效上来展示的,角度不一样。难易二道是知其然;难易二道背後的根本原因、根本原理,之所以难、之所以易,自他二力是知其所以然。昙鸾大师把它背後的因缘进一步深化、提炼、展示出来,让我们心中信得更踏实。「为什麽这个容易?那一个怎麽就难?」有人难免有这样的疑问,所以用「自他二力」来解释。
上面说的是难易二道的教判。
二、圣净二门之教判
「三师教判」第二位就是道绰大师,圣净二门的教判。
总释
承续昙鸾大师思想的道绰大师,在《安乐集》中判一代佛教为二种:「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此称圣净二门判。「圣」即圣道门,「净」即净土门。
第一段都是概略性的说明。接下来对圣道门和净土门作详细解释。
道绰大师的思想是承续昙鸾大师的,说明他的来源。道绰大师的着作是《安乐集》,把一代佛教判为两种:圣道门和净土门。
既然龙树菩萨判「难易二道」,昙鸾大师也判了「自他二力」,有什麽必要再分圣道门和净土门呢?这不是一回事吗?不是重复了吗?大家可以思考。这不是简单的重复,一定有他的深度,是进一步地深化;同时也有时代的必然性。这种教判,看起来好像圣道门就是自力难行道,净土门就是他力易行道,是这样的。在教理发展的时间段上有层层演进的关系,需要我们去思维。
别释
看下面的解释,先解释圣道门。
不论大乘、小乘,在此世界修习无漏圣智、断灭烦恼、证入圣果之法门,统称圣道门。其次第,先断八十八品见惑,离三途因,灭三途果;再断八十一品修惑,离人天因,灭人天果,最终出於三界,不再六道轮回。此在声闻人,则修四谛法,经三生六十劫,得阿罗汉果;缘觉人,则修十二因缘法,经四生百劫,得缘觉果;若菩萨,则修习六度万行,经三只百大劫,圆满无上佛果。这些都是圣道门——自力证悟之教。
「不论大乘、小乘」,龙树菩萨讲的难行道是指大乘,这里小乘也含在内了。我们是以众生的根机来讲的;龙树菩萨是以菩萨根机来讲的,显示难行道的深度。就我们的根机来讲,连小乘都觉得是难行道,大乘就更不用说了。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讲的,这样就会通了。
「不论大乘、小乘,在此世界修习无漏圣智」,这不是一般的智慧,而是圣智。这种智慧是无漏的,不像凡夫,是有漏的。共通的特点:「修习无漏圣智」是行法,目标是「断灭烦恼,证入圣果」,这种法门通通称为圣道门。
「其次第,先断八十八品见惑」,「见惑」是在见解上的疑惑,细分有八十八品,再细分有无量品。「离三途因,灭三途果」,「三途」就是三恶道。见惑如果断了,决定不会堕落三恶道。
「再断八十一品修惑」,我们虽然不知道那是什麽,但感觉那很复杂,很难。「修惑」是在修行路上的疑惑。见惑还比较粗,修惑就比较细;断见惑相对比较容易,断修惑就更加难了。打个简单的比喻,就说去上海,首先要知道怎麽去这个大方向,去之前要了解路线,这是断见惑;道路搞清楚了,怎麽走都搞明白了,但是还没上路,上路就有「修惑」——车怎麽样,有没有油,会不会路上有个坑、车摔到路边了,这些不是见惑能解决的,还有修惑的问题。所谓见惑,就是见道这一方面的,路线很明白,开悟了,什麽都明白;但在实际修行中还有重重难关,不是看到就可以到达的。路线很明白了就一定能到上海吗?走在半路上塞车,塞一天一夜还到不了;或者到哪个地方大桥断了;或者大雾、大雪封路了;或者追尾撞了别人,或别人撞了你:这是比喻修惑。
「离人天因,灭人天果」,修惑断了之後,他就不会来到人天了。断见惑就能出离三恶道,断修惑就能出离人天,最终出离三界,不再六道轮回。
「此在声闻人」,不同根机有不同修法,如果是声闻,也就是阿罗汉这样根机的人,他要修什麽法门呢?要修四谛法——苦、集、灭、道。「经三生六十劫,得阿罗汉果」,最快要三生,最慢要六十劫——六十劫啊,你看看!声闻乘的修行时节是三生六十劫:最速者,最上等的根机,三生证得极果,极果就是第四果阿罗汉;最迟的根机,六十劫得到极果。
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劫」字。劫是一种时间的计算单位,由於过於久远,无法用年月衡量,所以就用「劫」。它不能说是一万、十万、几千万年,经论中有「磐石劫」和「芥子劫」两种比喻。这里就举了「磐石劫」:有四十里石山,长寿天人每一百岁来一次,用天上细软的衣袖拂一下大石头,每一百年拂一次——当然不讲日月风化那些,一次能擦掉石头几个分子,可能一百年擦掉五个分子,又一百年再擦掉五个分子,直到把石头擦没了,这个劫还没完,没法想像这是多长时间。
缘觉人修十二因缘法,经四生百劫,得缘觉果。
菩萨要修的就更多了,修习六度万行的行法,经过三大阿僧只劫,叫「三只」。三大阿僧只劫之後,还要经过一百大劫修相好,才圆满无上佛果。
「阿」就是无的意思,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无量寿。阿僧只是无央数,没办法衡量的。这也有个比喻:八百里石头——八百里高,八百里宽,八百里长,跟「磐石劫」四十里的石山比,用立方来算,增加多长时间?是「磐石劫」的八千倍。
这些都是圣道门,是自力证悟之教。
学佛法也挺有意思,讲起佛教的时空观念,佛教看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就如同「蜗牛角上决雌雄,石火光中争长短」,你说我们多可怜。就说在中国或者哪个国家,从佛教来看,就像在蜗牛角上这麽小的地方,两个人在斗,一决雌雄,什麽楚河汉界,在那里打仗,刘邦跟项羽打,好像风云人物一样,从佛法看就像在蜗牛角上争。时间,「石火光中」,石头碰石头,一打,冒一道火光,就在这麽短暂的时间之内,一刹那之间,地球就灭掉了。在这里面还计较长短,争你我、胜负、雌雄,有什麽意思?
佛法里的空间观念,一讲最少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什麽概念?整个宇宙,用人类的望远镜看多少万光年,只看到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是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是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这才是一佛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是过多少个世界呢?要过十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那里是西方极乐世界。这怎麽能比?什麽银河系啊,宇宙爆炸啊,在佛法看都是一个小毛尘这麽大。我们虽然是凡夫,这麽一想也感到空间无限广阔。
从时间来看,说上下五千年人类文化历史,说一百七十万年前的元谋猿人,我们觉得很长了。从佛法来看,那是弹指间,无量劫的过去、无量劫的未来也是一刹那之间。
所以,如果我们读《普贤行愿品》,读佛教大乘经典,确实让人心胸非常广大。其他的都像小麻雀一样,「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草丛飞出一只小麻雀,飞了九尺高,就觉得「我在天上了」,讲来讲去能离开地球吗?能离开人天道吗?它根本就不知道他方世界。佛法这种境界、这种智慧和慈悲,确实不可思议。
前面讲的是圣道门。下面讲净土门。
虽无明烦恼一毫未断,仗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往生极乐净土,永超三界生死,证悟法性涅盘,即是净土门——他力救度之教。
圣道门是要破无明烦恼,断见惑、修惑,这还不过是阿罗汉。如果要修菩萨道成佛,还要断尘沙惑、无明惑,层层修行,经过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一层一层地修行;每一层修行都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过程,都不是一般的修行,要经过五十二个阶位才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这样的修行,对我们就不要讲了,刚才讲时空等等也只是过过瘾,我们还是凡夫,回头还是和老婆吵嘴,辞职後还感觉是被炒鱿鱼,拿不到钱还是烦恼;也没有说「讲三千大千世界,我就放下了」,还是放不下,还是蜗牛角上决雌雄,还是石火电光里争长短,凡夫就是如此。
无明烦恼一毫也断不了,那麽这样的凡夫怎麽办呢?有办法。如果没有办法救度这样的凡夫,佛就没有资格被称为「一切智人」,佛被称为「一切智人」,就没有他救度不了的,一定有办法。「仗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往生极乐净土」,圣道法门修不了的,还有特别法门,就是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为无明烦恼断不了、没有办法修行的人预备的。「永超三界生死,证悟法性涅盘,即是净土门——他力救度之教」。
教判目的
下面是比较。
当今末法,圣道一种难修难证,净土一门易修易往,故劝舍圣道、归净土是圣净二门教判之归趣。
这是道绰大师判教的目的。
难易二道、圣净二门,言异意同。圣道即是难行、自力,净土即是易行、他力。
然後比较难易二道、圣净二门,说「言异意同」,语言表达不一样,意思是一样的。
下面有一个图表。
什麽是圣道门?是自力修行之教,生生世世於六道轮回中要不失人身,失掉人身就没法修行了。修行六度万行以证果位。称为「圣道」,圣人才可以,所以称为难行。
相比较的净土门呢,是他力救度之教,不需要自力修行,我们也修不来,有本事也可以自力修,修不来的人,就靠他力救度;是今生此时、於此世界专称佛名,往生极乐净土以证果,不需要生生世世修行。
都是要证佛果,一是在此土修行六度万行证果,一是往生极乐净土证果。净土门「此系凡夫所堪,所以谓之易」。
下面这张图表也是很简洁的。
圣道门,简略讲是修行之教,只要讲修行就是圣道门,只要修圣道门一定要讲修行。我们念佛了,如果还抱有很深、很固的修行观念,那就走错门了;一定要放下修行的概念,完全任凭阿弥陀佛。这不是说修行不好,是说念佛更好。你能修行,就可以按圣道门修。修行不是做样子,一定要断灭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才谈得上修行有效果;不然的话,「蒸沙煮饭」,搞一盆沙在锅里煮,煮一万年也煮不出饭来,根本都还没上路。修行之教就是这麽一个特点。
我们念佛了,很多人还是放不下架子,放不下面子,放不下修行的观念;也可能因为听到别人讲修行就感到很羡慕,很赞叹,也去学,就成了「杂缘乱动失正念」,最後就「与佛本愿不相应」,一大堆缺点都有了。对此,很多人是很有感触的。就像坐船一样,坐船就完全靠船的力量,就不要指望靠自己的力量。坐上船之後,还在一边坐着一边划呀划呀,他的观念就是这样。结果他累得出一身汗,船长急得出一身汗。
用不着这样,你老老实实坐好就好了。念佛要老实,什麽叫老实?老老实实念佛,靠阿弥陀佛,老老实实过凡夫的日子,念阿弥陀佛名号,这就叫老实。这就可以了,你是什麽样就什麽样,多高多矮,多胖多瘦,是男是女,是黑是白,是善是恶,就这样念佛就可以了。这就是「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修行之教是自力难行道,就很苦,以六度万行作为宗旨。净土门是救度之教,救度那些没有力量修行、不懂得修行、不了解修行的人。我们通通是这样的,就像瞎子。走路最起码要先有眼,然後还要有腿,你才可以走路。如果既没有眼又没有腿,你还认为自己有眼,还在喊走路,那是唱高调啊,而且大街上有那麽多车,非常危险。基督教有段话说得非常好,耶稣说:「你们的眼如果瞎了,你们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明明是瞎子,如果承认自己是瞎子,还有得救的可能;如果瞎子还说自己眼睛是亮的,「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意思是一样的,这不就有罪吗?净土门是救度之教,靠弥陀的救度,是他力易行道,是安乐门;不是以六度万行为宗,而是以一向专念为宗。
解释分科
我们看下面这张教判分科表。
这张分科表分为四大科:圣净二门、圣净比较、舍圣归净、圣净与难易。
最开始是圣净二门,又分为总释和别释。
第一段是圣净二门总释,首先讲什麽叫圣净二门,就是道绰大师《安乐集》判一代佛教为两种:「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这就是圣净二门判。首先总说明圣净二门判是指什麽,「圣」是圣道门,「净」是净土门。
下面再分别解释,这叫「别释」。总释是总体解释,还不够详明;接下来再分别解释,又分成两科:圣道门和净土门。
先解释圣道门,先讲分齐,就是「不管大乘、小乘,在此世界修习无漏圣智、断灭烦恼、证入圣果之法门,统称圣道门」。「分齐」指它的范围、标准,是分科经常用的名词。
接下来讲次第,该怎麽修行,是断烦恼、证入圣果。又列了时劫,按照时间的长短,分为声闻、缘觉、菩萨来说明。讲次第说明它是依次第修行的,必须烦恼一分一分断、果位一分一分证。这是讲次第。
「虽无明烦恼一毫未断」这一段,就是在别释中特别解释净土门。
「当今末法,圣道一种难修难证,净土一门易修易往」,这是圣净比较。舍圣归净就说了「故劝舍圣道、归净土是圣净二门教判之归趣」这一句。
接下来把圣净二门和难易二道作比较,「难易二道、圣净二门,言异意同」。
从总科来看非常清晰,「圣净二门教判」要表达的意思很清楚,就分为这四点。大家要习惯使用这种表格,自己看书也可以试着去画。可能每个人分科会不一样,但大致上会比较清晰,就像藕一样,一节就一节,不能说在藕这一节拦腰掐一段,它有它的结构和自然规律。
道绰大师「圣净二门分判」原文出自《安乐集》第三大门。《安乐集》共十二大门,上卷第三大门中说:
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涅盘经》所讲的。道绰大师对《涅盘经》很有研究,讲过几十遍,在专修净土之前是修《涅盘经》的大德,所以引用了这部经。既然「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就是无始劫以来,这麽长时间应该会遇到很多佛出世教化众生,内在有佛性,外在又遇到佛教化,应该早就成佛了。所以下面问道:何因至今,还在轮回生死,不出火宅呢?这个问很让人警醒。我们为什麽还在做凡夫,应该都成佛了啊?
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
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
是故《大集月藏经》(卷五五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是故《大经》(第十八愿之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以佛法来讲,没有得到这两种殊胜教法,不能排除生死轮回,是以不出火宅。「胜」就是殊胜。
「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这就是分判,把整个佛教大判为两种:一种是圣道,一种是往生净土。这里说「依大乘圣教」,净土法门本来是大乘,道绰大师站在这样的立场上,说「大乘圣教」;其实圣道门中也包含了小乘,下面就列了小乘。
虽然有两种胜法——佛法是非常殊胜的,如果根机相应的话,都可以了生死、成佛道;不过,「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就时代来讲,道绰大师说,在现在这个时代,众生根机难以证悟圣道法门。
为什麽?举出两个理由和一个经证,叫「二由一证」。两个理由是「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
「一由去大圣遥远」是指时代、总体环境,「大圣」指释迦牟尼佛,佛陀已经涅盘很久了,很遥远了。释迦牟尼佛如果在世就不一样了,由众生善根与佛的因缘,得到圣果的很多,在佛讲法的时候,一场法座下来,多少人开悟证果,那是很多的。离佛灭度的时间越久,好像一盆炭火慢慢地熄,才熄时还有点温热,时间越久就越凉;也像太阳落山,才落时天边还有点亮,慢慢就黑了。释迦牟尼佛涅盘时间越久,众生的根机、和佛衔接的因缘、得到的利益以及法的余泽就越薄弱。这是从大环境、从释迦佛度化众生这一期因缘来说的。
「二由理深解微」,「理深」是圣道法门所讲的,道理很玄妙,非常精深;众生能理解的非常浅显,非常微少,所以叫「理深解微」。众生都理解不了,修行就更谈不上了,就很难了。
难证有以上这两个理由。接下来再引一个经证:
是故《大集月藏经》(卷五五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这是《大集月藏经》的取意文,《大集月藏经》的原文不是这样的,它的意思是这样。「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很多人起行修道,这指的是圣道门。「未有一人得者」,没有一人能证悟成佛,即讲它的难。
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
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当今末法」是道绰大师根据两个理由和一个经证,然後再判断时节因缘,得出的结论:现在正是末法时代。道绰大师那个时代,在佛教界普遍兴起了「末法」的意识,时节已经进入末法了,大家共同这麽认为。
时节是释迦牟尼佛的末法时代,地点是五浊恶世,又是无佛之时,在这样的状况下,「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虽然一开始说有两种胜法——往生净土是胜法,圣道修行也是胜法,可是圣道修行不通了,只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可以解脱生死,可以出离火宅。
接下来还引用了《大经》的一段经文:
是故《大经》(第十八愿之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道绰大师引用经文有个特点,叫「取意」。取意不是把经文逐字逐句地原版照抄,而是理解了经文的核心意义,然後契理契机地表述出来。这段经文,其实是综合了《观经》下品往生和《大经》第十八愿的意思,但是以《大经》第十八愿为主。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大家看,这一段经文与第十八愿很相似,不过它有「纵令一生造恶」这一句,这是第十八愿里没有讲的,「临命终时」在第十八愿里也没有讲,这两句话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从《观经》下品往生文来的。《观经》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的人,都是一辈子造作恶业的众生。
虽然这是从《观经》来的,其实和《大经》第十八愿「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意义是贯通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只要没有造这样的业就行。「纵令」就是即使的意思。即使一辈子造恶,一直造到临终,到临终的时候才十念相续,与《观经》的下品往生一样,都是临终遇法,到临命终的时候才遇到阿弥陀佛,念十声、五声、三声、一声,「十念相续,称我名字」。「十念相续,称我名字」的「相续」也是来自《观经》下品下生,「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一声接一声,那不是相续吗?
「若有众生」就是不管什麽样的众生,是不能以圣道法门起行修道的众生,是「理深解微」这样的众生,是一生造恶的众生,或者是临命终才遇到净土法门的众生,这个谁做不到呢?十念念佛都可以,这就是「净土一门可通入路」的证据。
「五浊恶世」,这是地点,又是末法、恶机,所以道绰大师用了「一生造恶」,这叫作「举恶摄善」,就是说,既然这样的人都可以往生,那麽不这样作恶的人通通都可以往生;对这样的人,门通了,那麽对大家都通了。这种解释是别出手眼,特别慈悲,而且很简略,这就是祖师的智慧。
下面详细分析。
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
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
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
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稀;
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駃雨。
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
「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这句话一听让人警醒,就像打了一棍一样。比如说「这个人自不量力,自己不拿个尺子量一量、比一比」,俗话说「拿镜子照一照」,一切众生都有骄慢心的缘故,对自己多高多矮、多胖多瘦、什麽份量,有什麽力量,自己都衡量不出来,不晓得。道绰大师接下来就拿出四把尺子帮我们量一量:
第一把,大乘,「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这是一把尺。「真如实相」,凡夫的思维都是有相的,不然脑子没法动,一定是有相的,不管想什麽、讲什麽、说到哪里,一定要有具体的事物。讲「第一义空」,凡夫都是执有、执实,所以心都安不上去,跟它根本是两回事。我也讲不明白,因为我也「曾未措心」。
如果依经文,比如《心经》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对这样的道理,心中都完全相应,证悟了,那心就和实相完全相应了。懂得道理,嘴上会讲,不代表心和它是贴切的。智和境要统一,智就是能观的智慧,境就是所观的境界,两者成为一体,境智冥合。心是能观之智,外境就是「真如实相」,就是所观的境,能所冥合成为一,心就和真如实相契合了。
依大乘讲,即使很会讲经的法师也是讲些名相。当然,一些开悟、证悟的祖师是心中明了的,但语言表达总是有所不足,所以别人问他,他不讲话。禅宗就是棒喝,传达一种特别的证悟境界,用语言无法表达出来,只好用些特别的方法。这要看人的火候,在哪种机缘下让他的心灵光一闪,触上电了,跟真如实相能契合上了。这都是很高超的。
「若论小乘」,小乘就是四果。圣道法门包括大乘和小乘,「修入见谛、修道」,见谛、修道、阿那含和罗汉,就是四个果位。「断五下,除五上」,就是欲界五种烦恼和色界五种烦恼,欲界在下,色界在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不管出家在家都没有分。小乘和大乘法门比,简单多了;但是拿尺子一量,不管出家在家,都未有其分。
大乘法门都不措心,小乘法门未有其分,没办法,就不修圣道法门了,再退一步,修人天法门,还能得到一些人天果报。「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修五戒十善为因,能招这样的果报。「然持得者甚稀」,真正能如法修持五戒十善的、能做到的也很稀少。道绰大师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德祖师,他判断得非常准确。我们感觉这也不太难,真正做就知道了。近代的弘一大师,大家都知道他名望很高,才华卓越,持戒也很精严,他说自己五戒都守不好。他是律宗的祖师,他都说做不到、守不好,那何况其他人呢?真要去做,不是像我们稀松的、任凭自己讲的那样。
最近有人戴「不抱怨」手环,就是一个紫手环。然後观察自己,如果有抱怨的话,就马上把左手的手环换到右手上。有人开始觉得没问题,说「我从来不抱怨」,他还没有修行,认为自己不会抱怨,结果一天换到晚。真的一做,又抱怨人了,又说谁干什麽了,只好换一下,一天都在换来换去。如果达到二十一天不抱怨,算一期功课圆满。大家可以试一试。动不动就抱怨,这是负面思维。
这里讲「人天果报」,尺子一量,有几个能持五戒十善的,但是甚为稀少。
再拿把尺一量,就不得了了,「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駃雨」,要论造罪造恶,就像刮大风下大雨一样,非常厉害。我们内心警觉的话,就是这样。
「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对这样的众生量完以後,还谈什麽修行呢?大乘法门,真如实相,不用谈;小乘法门,断五下、除五上,没有分;能修人天法门只有几个,还是颠倒善果,没有用;造恶却这麽凶猛,这样的众生怎麽让他修行?圣道法门怎麽修得了?
所以诸佛大慈悲,只有劝归净土。诸佛都大慈悲地说:「你不是那个根机,没有那个能力,你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吧!」所以,「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相:『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什麽叫「不可思议功德」?「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駃雨」的众生,「五戒十善,持得者甚稀」的众生,小乘法门「无问道俗,未有其分」的众生,大乘法门「真如实相,曾未措心」的众生,只要称念弥陀名号,决定往生西方净土,我等诸佛皆来共同护念:这是「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护念。
那劝归净土的效果怎麽样呢?「纵使一形造恶」,这里又这样说,即使一辈子都恶业缠身;前面说「纵令一生造恶」。这是一种缘,不是祖师鼓励造恶业,而是点出有这麽一个人,在这种因缘下「一形造恶」,比如打鱼的,种地的农民,他们哪一天不杀生?只要身体存在都会杀生。如果仔细分析、仔细看,我们也都一样。
这样造恶怎麽办?「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精」是精纯不杂。没有办法脱离造恶之身,在这种情况下,以造恶的身份,「系意专精」,思想专一,系念阿弥陀佛,常念阿弥陀佛。只有这样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本来一形造恶会形成很多障碍,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能专心念佛,常常念阿弥陀佛,一切障碍自然消除。所谓「自然消除」,就是在不知不觉之间消除了。有人说:「我怎麽不知道?我还是凡夫,这些罪障就没有了吗?没有了,怎麽我还不晓得?」自然消除嘛,不知不觉间就消除了,就像太阳一出,不知不觉间万物生长。
「定得往生。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前面说「都不自量」,这里说「何不思量」。众生这两个「量」都没有:一个是「不自量」,一个是「不思量」。「不自量」,圣道法门根本修持不来,但是他不自量,以为自己能修。净土法门这麽好,他不思量,不求往生,「都无去心也」,没有想往生的意思。道绰大师讲这些话时太悲叹了。
上面这一段是圣净二门分判文,没有作详细解释,只是把文义通一下。
说到圣道门是修行教、净土门是救度教,关於救度之教,有人不认可:「佛教怎麽讲是救度之教呢?和基督教差不多啊。佛教就是讲修行的。」佛教是讲修行,讲修行是指圣道门、自力修行;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至於基督教也是因信称义,也是讲拯救。我想也不要忌讳这一点。如果说基督教有救度,而佛教没有,岂不是不如人家了?佛教是救度得更彻底、更广泛、更全面。世间也有救度,比如地震要去救人。有人说:「救度是世间人搞的,佛法搞什麽救度呢?」那是从不同层面讲的:世间医生救病人也是救,救灾也是救,救火也是救,地震、水灾都要救;民间信仰的神也有救的,神教信仰也讲救;佛法的信仰也有救度的法门,不过所依据的原理、来救度的救主,以及建立救度机制的根本原理,完全是依据佛教的佛性、缘起性空,这是不一样的。
佛教的救度,在形式上和其他的救度有类似的地方,我们既不避讳,同时也要了解佛陀的慈悲。比如《无量寿经》里讲「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拯」就是拯救。又说阿弥陀佛是「救世之法王」,这是在《无量寿经》同本异译中说的,「救世之法王」很明显是救世主。阿弥陀佛发愿:如果不成为救世法王、「普济贫穷免诸苦」,如果不能普遍救度法身慧命贫穷苦难的众生,就没有资格叫「救世之法王」。这明显说明净土法门是救度的法门。轮回六道的众生,即使是下了地狱,也要能救度出来,不然法藏菩萨誓不成佛。
净土法门立教的本旨,净土法门存在的意义,是为不能修行圣道法门的人,按照圣道法门修行没办法达到解脱生死、成佛的人,是为这样的人开立的法门,从立教的本旨来讲就是救度的法门。就像人要身体健康一样,健康也有靠自己锻炼的。这人已经病入膏肓,都快死了,他怎麽能上山打太极拳?这样没办法锻炼的人,也一定要救他。这是对无法修行圣道法门的人特别开的法门,当然是救度的法门。这是从道理上讲。
《观经》里举了一个例子,下品下生这样的人怎麽修行?他不是完全靠救度吗?他是造作五逆重罪的众生,一辈子造恶,一直造到临终,要死了,地狱之火烧到脚板了,阎罗王都来抓他了,他有什麽修行?对他讲念佛他都不知道什麽是念佛。这时善知识就对他讲:「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这时如果教他怎麽思维佛的形相、佛的功德,怎麽忆念佛的大慈大悲,他脑子是一片糊涂,没有这个心力。这样的人怎麽教他修行?让他修五戒十善、打坐,教他「你要息虑凝心,发菩提心」,这对他通通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就跟他讲「汝若不能念彼佛者」,这一个「念」是心中的忆念,一定要澄凝心智,这是他做不到的,「应称无量寿佛」,口中喊出来就可以了。这个人马上一心仰靠,就跟着善知识,「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一声一声接着念,这样当下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得救。这完全是救度的法门。
大家可以去看《无条件的救度》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特别好,名字就特别有力量,把法门的特点彰显无遗。《无条件的救度》,这一看,苦恼的人有福了,绝望的人有希望了。它能让绝望的人生起希望,让没有信心的人点燃信心的火,让要堕落地狱的人往生净土。《无条件的救度》,名字一看,马上打入人的内心。
救度的法门,首先要觉悟自己是需要救度的人,这是很重要的。要自觉「我是需要救度的人,有什麽法可以救度我这样的人呢?」耳朵专门听这个声音,很会听法,根机成熟了。就像饥饿的人鼻子特别灵,窗户关着还能闻到外面有香味,闻到哪里有食品可以救他的命。净土法门是很奇特的,很多有学问的人,被赞叹为大修行人,就很难在这个法门得利益;恰恰是那些被人瞧不起的老阿公、老阿婆,苦苦恼恼的,愁眉苦脸的,他们非常容易听懂这个法门,这就是上人所讲的「下下人有上上智」。
我遇到广东的朱六妹,她七十几岁了,只会讲广东话,我讲普通话她根本听不懂,但是她听得特别认真,我很感动。下了课,她来跟我说:「师父讲的意思我都听得懂。」普通话听不懂,但我讲的她都懂,你说奇不奇特?她不在语言上听,她就听到了阿弥陀佛的救度。我说:「那我讲的什麽?」她一讲,我听了非常惊奇!我到现在记得她的名字,我写的第一张皈依证就是给她的,因为我没有皈依证,她要皈依,我就手写了一张给她。她名字叫朱六妹,听名字就知道从小就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不像是大户人家、书香门第的。她非常虔诚地坐在那里听,一句话都不讲。一般人语言听不懂,觉得没意思就走了。她就是以那种需要救度的心,来听阿弥陀佛救度的,所以讲到这里她都听得懂。
第二,要首肯弥陀能够救度我们。这看经文都是很清晰的。能够救度下品下生的人,当然所有的众生都可以救度。
第三点是称名,信受弥陀的救度。当然,有了第一点自觉需要救度,弥陀又能救度我们,第三点自然就达成了。哪有饿得要死了的人,人家拿来吃的东西送给他吃,他还不吃的?没有的,马上就吃下去了。所以,信受弥陀救度,就像饥饿的人把满盘的美食吃下去,很自然的。有人问:「师父,我怎麽信受弥陀救度?」这真是让我无法回答,我满身的毛孔都变成嘴巴也回答不了这样的问题。怎麽让他信受弥陀救度?他饿了要吃饭,饭端到嘴边了,饿的人自然就会吃了。不用你喊,你还没喊,他就流口水了:「怎麽还不开饭,还不念『仰蒙弥陀恩』啊?」
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夹杂自力的意识。一般夹杂自力的,或者对这个法门说「佛教怎麽还有救度」,如果抱有这样的怀疑的话,就危险了,非常危险!就根机来讲,不是学净土法门的根机,也没有认识到自己是需要救度的人。
认识到自己是需要救度的人,有两点:
第一是罪恶感要深,就像《华严经》所讲的,「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这些话我当时看到吓了一跳,但是一想,真的是这样。我们所作的恶业到底有多少呢?有人说「我从来不干坏事」,真的是这样就成佛了,至少也是阿罗汉了。我们造作的恶业是无形无相的,它是一种业力,随着我们的心走。「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假如说它有形相的话,比如作小的恶可能是一张桌子这麽大,作大的恶可能有一个房间这麽大,还有更大的恶,所有的恶如果加起来的话,「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把整个虚空都装满了还不能容受。我现在想起宇宙大爆炸,为什麽会大爆炸?因为这麽多众生都在造作恶业,不能容受,只有对外爆炸。它不能容受这麽多的恶业,过去的、今生的,能忆及的、不能忆及的,小的、大的,人前的、人後的,三业外相的、内心的,显的、密的,种种的恶业,非常多。
所以我们罪恶感要深,要反观觉照。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念念之间不离我执,都是「我」,都是颠倒的;无我计我,无常计常,以苦为乐,以染为净,一定是造恶的,贪瞋痴时时刻刻念念都没有离开,念念都在造恶业。昙鸾大师讲「一念一时所造业,足系六道滞三涂」,每一念所造的都是这样的,每天八万四千念,每一念都在造业,每一念的业都把我们捆绑在三界六道里面出不去。这都是祖师自我反省。
第二点就是要有无常感。无常感就不像「我这辈子修不了就下一辈子」「我退休之後再学佛,我今年才六十几岁」,还「才六十几岁」,这就是没有无常观。无常观就是:今天晚上脱了鞋,明天可能穿不上了,今天出了门可能就被车撞死了。「怎麽学佛法这麽不吉利?」这是事实,分秒之间我们都可能在这个世间不复存在了。印光大师很绝,有人请他题字,他题一个「死」字,旁边还写四个小字:「此字甚好」。
我们就没有无常观,对世间的事看得特别认真,苦恼丛生。天天想到死,念死无常,这是佛教修行的基础课,讲修行这是基本功。要念死、念无常,心就寂静、清凉,就什麽事都放下了。
记得有人讲过一句话:「到火葬场,你就开悟了。」大概是这个意思,就是说那是很好的课堂,他说的话挺好。很多人去参加送葬仪式,回来後多少有一点点觉悟,「昨天还在一块儿,奋斗了一辈子有什麽意思?」但是也就觉悟三分钟,有人喊「三缺一」,他就又开始搓麻将了。众生是多麽的愚痴啊,哪有一点点觉悟!教育儿子说「你不听话」,他儿子不听话,他自己听话了吗?非常愚迷,就是这样子,没有一点觉动的心,没有无常观。没有无常观就会「顾左右而言他」,今日推明日,明日推後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最後就没有了。
所谓道器、法器,就净土门来讲,罪恶观要深,无常感要强,想到「我这麽深的罪业,今天晚上一口气不来,眼睛一闭,当下就堕落了,这怎麽得了!」在这个时候他哪里会寻求什麽道理,不用道理,什麽能救他的命就好!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去听道理,情形也不允许。他就问「什麽能救我?」跟他说「南无阿弥陀佛能救度你」,他就当下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很简单的。
三、二藏二教之教判
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判教之大小:
问曰:此经二藏之中何藏摄?二教之中何教收?
答曰:今此《观经》,菩萨藏收,顿教摄。
二藏:声闻藏与菩萨藏,亦即小乘与大乘。
二教:渐教与顿教。
「今此《观经》,菩萨藏收,顿教摄」,这叫二藏。就是把一代佛法分成经藏、论藏、律藏三藏,精通三藏的法师可以被称为「三藏法师」;也可以按佛所说经典摄众不同来分,摄声闻众的就叫声闻藏,教化菩萨众的就叫菩萨藏,所以分成二藏,也就是小乘与大乘,可以叫二乘。二教就是渐教与顿教。後面会解释什麽是渐教、顿教。
以二藏二教判摄一代佛教,为诸宗通用之教判。善导大师依之判净土教於二藏当中属大乘菩萨藏,於二教当中为顿教,即是言通而意别。
「以二藏二教判摄一代佛教,为诸宗通用之教判」,二藏二教不是善导大师立的名目。圣道门、净土门是道绰大师立的名目,难行道、易行道是龙树菩萨依据经典立的名称;声闻藏、菩萨藏,渐教、顿教,不是善导大师所义立的,而是经文中本来就有这些名目,是诸宗通用的判教,最基本的都会引用到。天台宗也一定会讲二藏二教判,天台本宗所立的就是所谓「四教」「五时八教」。四教就是藏、通、别、圆,八教就是化仪四教、化法四教,是天台宗特别立的一些名相。要门、弘愿,这是善导大师所立的名相。
「善导大师依之判净土教於二藏当中属大乘菩萨藏,於二教当中为顿教」,善导大师也依据经文所有的、诸宗通用的教判名相,判净土教於二藏当中属於大乘菩萨藏,於二教当中为顿教。这样不是和诸宗教判差不多了吗?「即是言通而意别」,「言通意别」也是一个经常讲到的名词。什麽叫「言通意别」呢?就是语言上用的名词是一样的,比如圣道门说《法华经》是菩萨藏,净土法门说《无量寿经》是菩萨藏,语言都是一样的,天台说《法华经》是顿教,净土法门说《无量寿经》是顿教,语言都一样;但是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意别在哪里呢?下面就解释了。
圣道大乘
圣道诸宗,如禅、密、天台、华严等,也皆为大乘,但皆依行者之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得名,未有不发大心(菩提心)、不修大行(六度万行)而能得大乘之名,故圣道大乘为择机大乘、自力大乘、难行大乘,亦是行者因地、相对之大乘。
「圣道诸宗,如禅、密、天台、华严等,也皆为大乘」,大乘八宗,这里列了四宗。这样的大乘和净土大乘有什麽不一样呢?所谓「言通」就是说都是大乘。「意别」在哪些地方,下面就解释了。「但皆依行者之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得名」,圣道诸宗是救修行的众生的,看有没有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发了菩提心,行了菩萨道,就是大乘;如果没有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怎麽能说是大乘呢?那就是小乘,甚至人天乘——想求人天福报,想陞官发财,想生天,那就是人天乘。
拿一本《金刚经》读,或者拿一本《法华经》读,那就是大乘吗?不是的,是看他有没有发菩提心。拿《金刚经》读,读完之後回向说:「阿弥陀佛保佑,让我多发点财,让我在这个世间平安一些。」这是人天乘,都还没有达到小乘。即使在读大乘的经典,也还可能是人天乘、小乘。
如果你发了菩提心、行菩萨道,没有读大乘经典,但是你在想:「众生这麽苦恼,我要救度众生。我要怎麽去做……」这自然是有菩提心的,这样的人就称为菩萨。菩萨应化是不一样的,他可以显现为佛教徒,也可以显现为外教徒。外教徒里有不少菩萨,他们都发了心,他们度众生、为众生服务的精神让我们很感动。菩萨也可以投胎示现为一头猪、一头牛、一只鹿,不是有九色梅花鹿吗?是世尊过去的公案。
菩萨是发了心要救度众生的,「未有不发大心(菩提心)、不修大行(六度万行)而能得大乘之名」,所以大乘就是发心大、修行大,不发心、没有修六度万行怎麽能够得大乘呢?这在圣道法门是不可能的。
所以,圣道的大乘为择机大乘。什麽叫「择机大乘」呢?择机就是对根机有选择,不是什麽人把大乘经典一摊开就能标榜自己是大乘。就是看修行的根机,要发大心、修六度万行。
同时也是自力大乘,要靠自己发菩提心、修菩萨行。
这也是难行大乘。为什麽不发菩提心?六度万行难啊!前面说了六住菩萨乞眼的因缘,是舍利弗过去世的故事。
「亦是行者因地、相对之大乘」,是以行者发心,就是修行者还在因地。因地就是还在修因当中,像豆子还在发芽、生长,从因向果,还没有结豆。行者先要发菩提心、修菩萨道,这是因地,大乘还是一个发心的状态,大乘的果还没有显示出来,所以叫「因地大乘」,也叫「相对大乘」。「相对」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说,他不是绝对性的,能不能成佛还不清楚,能不能度众生、有没有这个效果都不确定。
以上是圣道大乘的几个特点。
净土大乘
於净土门,行者虽无大心大行,只是称名、愿生,而乘佛愿力,必得往生;往生则自发大心,自然成佛。论机,虽有似人天、小乘,而由法门利益,得名大乘,故净土大乘为不择机大乘、他力大乘、易行大乘,为佛果地、绝对之大乘、真正一实境界之一佛乘。天亲菩萨《往生论》称为「大义门」,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赞为「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善导大师说为「一乘海」「五乘齐入」。
「於净土门,行者虽无大心大行」,不是说行者一定没有,是即使没有的话,「只是称名、愿生,而乘佛愿力,必得往生;往生则自发大心,自然成佛」。在因地修行,即使没有发大菩提心,没有修行六度万行的大菩萨行,一旦往生,自然发起菩提心,自然就成佛了,看《观经》《无量寿经》都很明白。菩提心就是成佛之心,要成佛度众生。「论机,虽有似人天、小乘」,如果看根机,有点像人天、小乘。人天实际上就是想快乐,也想求生天的福乐。什麽叫小乘呢?就是自了汉,度自己。念佛的人,有的人就自己在家里念佛,「我求往生就好了,其他我也管不了许多」,一看不是小乘吗?
所以,善导大师这麽判,是有时代背景的,因为当时也有人对净土法门抱持非议。如从名相来看,很明显,是大乘还是小乘,说起来没什麽异议;其实它有深刻的内涵,一比较就很清楚了。
「而由法门利益,得名大乘」,净土法门本身可以让我们得到大乘的利益。只要到净土,一定可以成佛,这不是大乘是什麽?这还不是一般大乘,而是属於佛乘。
「净土大乘为不择机大乘」,对根机没有选择。圣道法门一定要发大心、修大行;净土法门,类似人天、小乘根机或者发了大心的,都可以,在净土门里都可以称为大乘。这不是依行者心行,而是依法门利益,这就是殊胜之处。《观经》下辈三品都是造恶众生,是谤法、破戒、五逆、十恶的众生,哪里有发菩提心?他们只会造罪,还叫他们发菩提心度众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们一生造恶,这样的人往生西方,自然发菩提心,自然成佛。净土法门不择根机,即使恶人称念一声佛号,即使恶人到净土,也是大乘根机。小孩不懂事,看见和尚喊「和尚,阿弥陀佛!」这也是大乘根机;哪怕罪人被判罪很害怕,合掌念「阿弥陀佛,饶了我吧」,这也是大乘根机。这是法门利益,他本人没有这个德能;但是这句名号要念出来不容易。
「他力大乘」就是靠佛的力量,也是「易行大乘」。「为佛果地绝对之大乘」,这个大乘法门是从佛果地来的,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成佛的圆满果报,佛将它施予众生。《弥陀要解》有一句话很好:「释迦牟尼佛即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是佛的果地觉悟,佛把它完全、毫无保留地给我们,令持名者跟佛一样。这样的大乘才称为「绝对大乘」。什麽叫绝对?就是没有相对的根机,也没有难行,通通都是大乘,因为是绝对的,是绝诸对待,没有相对。可能不可能、善恶、发心不发心都是相对——这些通通没有。
这才可称为「真正一实境界之一佛乘」。「一实」就是纯一、真实。「一」就是万法归一,万法到「一」的时候,完全没有差别。「实」是真实。纯一、真实的一佛乘,「一佛乘」就是唯一的,都是成佛的,没有二乘、三乘。二乘是声闻、菩萨(小乘、大乘),三乘是声闻、缘觉、菩萨。天亲菩萨《往生论》称之为「大义门」,「大义门」就是大乘之门。往生净土是成就大乘之门,一到净土,已经进了大乘门,自然成为大乘,进这个门就是这家人。
「大义者,大乘所以也」,这是昙鸾大师的解释。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赞叹净土法门,愿生净土是「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者」。大乘佛法到了登峰造极,叫「上衍之极致」。「上衍」是摩诃衍,是大乘的意思,「摩诃」是大,「衍」是乘。这里用上下来比。「不退之风航」,是不退之道的顺风航船。《往生论注》一开始引用「譬如水路,乘船则乐」,然後得出结论:
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盖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者也。
用词很优美,很有加持力。「不退」是大乘菩萨不退转地。而且是「风航」,这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坐在船上靠他力,还是顺风,劲风鼓帆,乘风破浪。
「善导大师说为『顿教一乘海』」,「一乘」就是所有众生通通成佛,唯一佛乘度众生,像大海一样广大。大海有几个意义:
第一,摄受一切众生像大海一样,没有一个遗漏;
第二,圆满一切功德像大海一样,没有一点不圆满;
第三,能总摄万法、一切修行,像大海一样。
所以「海」字最圆满。
「五乘齐入」,对根机没有选择。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本来五乘不平等,一旦入一佛乘,通通平等。
这段是解释净土法门大乘的特点,跟圣道法门大乘的特点有个比较。
解释分科
先看下面的图表。
上面这个图表相对复杂一点,我们一半一半地看。
二藏二教之教判,首先是引文,接下来是释义。
引文引用两段,就是《观经疏·玄义分》中「二藏之中何藏摄?二教之中何教收?」那两段。
先把这段文引用出来,接下来解释怎麽判。二藏二教的教判是善导大师在《观经疏·玄义分》这段文判的,接下来解释。先解释二藏二教;然後再解释取判意图,为什麽取二藏二教来判净土,有它的意义。
释二藏二教时,先明什麽是二藏,就是声闻藏、菩萨藏;再明什麽是二教;再说这是诸宗所通用的。
接下来总明取判意图。「总、别」是一对词,「总」是总体,「别」是分别。首先总判净土是大乘菩萨藏,对应哪一句呢?「善导大师依之判净土教於二藏当中属大乘菩萨藏」。第二句,「於二教当中为顿教」,这就是总判净土为顿教。接下来「即是言通而意别」。这里把它分得比较细,在总明中分为三个层次:第一,说它是大乘菩萨藏;第二,说它是顿教;第三,说明虽然用了一样的名词,但它是言通意别,有特别的意思。
言通意别,是在哪个地方表明的呢?下面把它详细解释出来,「别明」就接在下面了。
从两方面来分别说明:一是先约菩萨藏,「约」就是针对哪一个方面;再就顿教来说明它取判的意图。
约菩萨藏先明「诸宗通意」。诸宗通意是什麽呢?就是「如禅、密、天台、华严等,也皆为大乘,但皆依行者之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得名」等等,这是诸宗的通意。通意有五个「通」:它们都有择机,不管是否是大乘法门,通通都对根机有选择;通通是自力的;通通是难行的;通通是因地的;通通是相对的。
接下来和它比较,就明「净土别意」。「别」在什麽地方?「依法门利益」。按照严格的科判,「依行者根机」和「依法门利益」这两句话是不用的,但是这两句话写在上面很清晰,「别」在什麽地方,「通」在什麽地方,所以这五个字挺好。「净土别意」,「别」在哪个地方呢?「依法门利益」,它是依法门利益让我们得大乘的。这个人是大乘人,他不是以根机来得大乘的,而是修学的法让他得大乘,所以这是法门利益。法门利益里,一个是「直述」,直述就是直接表达。从根机来讲,「於净土门,行者虽无大心大行」,这就是根机。是什麽样的根机呢?没有发大心,没有行大行。「只是称名愿生」,这是行法,也没有修六度万行,只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愿生西方净土。「而乘佛愿力,必得往生;往生则自发大心,自然成佛」,这就是利益。
「论机,虽有似人天、小乘,而由法门利益,得名大乘,故净土大乘为不择机大乘、他力大乘、易行大乘,为佛果地、绝对之大乘、真正一实境界之一佛乘。」这是讲结论。
这个结论,前面是直接表述,下面再引用几位祖师的话来证明,先引用天亲菩萨的,再引用昙鸾大师的,再引用善导大师的。
这是讲约菩萨藏。
渐教与顿教
下面来说渐教和顿教。约渐教、顿教,来判净土是顿教,这里面有特别的意思。
1.直判
又,渐教为渐进成佛之教,须经长时多劫,次第升进而成。顿教为顿速成佛之教,不须渐历时劫、阶位等,故称为顿。净土为顿教,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天亲菩萨《往生论》明「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什麽是渐教呢?「渐教为渐进成佛之教,须经长时多劫,次第升进而成」,成佛是渐渐地,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这叫渐教。还有一种说法:先说小乘,再转说大乘,这也叫渐教。这里是从它的渐次、次第,从时间上、时节上、次第上,这称为渐教。
顿教没有这些,「为顿速成佛之教,不须渐历时劫、阶位等」,不需要慢慢地经过多长时间,上次讲的,要经三生六十劫、四生百劫、三大阿僧只劫、百大劫,不需要经过这些;也不需要渐渐地经历一些阶位,这称为「顿」。就像上楼梯,一层楼一层楼地往上爬,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迈步,这叫「渐」。坐电梯,「呼」地到顶了,甚至感觉不出来是到了哪一层,这不就是「顿」吗?
接下来说「净土为顿教」。前面先是分别渐、顿的意义,解释顿教之义,然後直接判净土为顿教。
直接判的时候,引用了两段经文。
第一是「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诸地之行」是一地接一地,慢慢地往上升进。「常伦」,「常」是平常,「伦」是次序,就是一般的、平常的次第,一地一地地修行。而净土法门「超出常伦诸地之行」,这不就是「顿」吗?然後说「现前修习普贤之德」,「现前」就是一念之间、当下,没有时间上慢慢的过程。「普贤之德」是什麽德呢?就是普贤愿海,证入普贤性海。这里的「普贤」不是指普贤菩萨,不是指普贤十大愿王的普贤菩萨,法藏比丘发四十八大愿比普贤菩萨更早。「德」是普贤性海。「普」是普及於一切,普门示现因地行相,没有一门不能示现的,到了净土就是这样。「贤」是贤德、贤圣。
第二,天亲菩萨《往生论》里也说明它是顿教:「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顿」就是顿速,不是按次第慢慢来的;然後又说「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都是指顿速、圆满。
在判净土为「顿」时,举出了这一经一论的证据。
前面是「直判」,直接判净土是顿教。
2.对判
接下来是「对判」,对比禅、密、天台、华严这些顿教来判。先讲诸宗,再讲净土。
禅、密、天台、华严皆名顿教,但都要求断惑证理,故仍是渐教,所谓「於法虽顿,望机成渐」。唯有净土一门,显明未断惑凡夫直出三界、不退成佛,故是顿中之顿。
讲诸宗说什麽呢?「禅、密、天台、华严皆名顿教」,他们都标榜是顿教,从教理上都是这样。比如禅,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顿速得很;密宗说即身成佛,不是顿教吗?天台有六即佛,华严也是佛的境界:都是顿教。
「但都要求断惑证理,故仍是渐教,所谓『於法虽顿,望机成渐』」,诸宗的顿教,从教理来讲是的,在大乘八宗中,唯识宗被称为渐教,其他几个宗都是顿教;但是,诸宗顿教要求修行的人一定要断惑证理,如果没有断除惑业、证悟真理,仍然是流转生死的凡夫,那没有意义。断惑证理是分分断,不是马上就成佛。当然,如果是上等根机,或古佛再来示现成佛,那另当别论。所以「於法虽顿」,於教法讲虽然是顿教;「望机成渐」,以一般的众生根机慢慢修,无明分分破,实相分分证,不就成渐了吗?禅宗也讲「悟後起修」,悟了之後再起修,悟的境界虽然高,一悟直超如来地,修行时还是要一步一步慢慢来,所谓「望机成渐」。
净土门的「顿」是怎样的呢?对判,「唯有净土一门,显明未断惑凡夫直出三界、不退成佛,故是顿中之顿」。这怎麽能比?没法比。圣道诸宗中,没有哪个法门能够不断烦恼惑业就能成佛,不断烦恼惑业就能成佛,那怎麽可能!但净土法门不断惑业就能成佛,这个「顿」超越了根机;而且不仅法上是顿,「超越常伦诸地之行」,从根机来讲,也没有「望机成渐」,不断惑的凡夫可以直接超越三界,得阿鞞跋致,不退成佛,所以这是顿教中的顿教。
3.引释
下面引用两段解释,这两段文是善导大师的《般舟赞》里的。先有个总标,标出引释它的意义。
与而论之,圣道门中亦有顿教;夺而论之,圣道门总为渐教,唯净土一门为顿教。
这一段可以作为前面的结论,也可作为後面两段文的引子。「与而论之」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说,站在圣道门的立场上,赞叹它。「与」就是给予,多补一点。就像出去买菜,称完菜是平秤,就加一根;如果多了,抽掉一根:这就是与和夺的意思。「与而论之,圣道门中亦有顿教」,圣道门有渐教、顿教,可以承认。「夺而论之」,什麽叫「夺」呢?这显示净土法门的超越性:与而论之,圣道门有顿教、渐教,净土门通通是顿教,要门也是顿教;夺而论之,整个圣道门跟净土门一比就算渐教,净土门称为顿中之顿。为什麽?圣道门望机成渐。
下面引用了两段。
《般舟赞》言:
或说人天二乘法,或说菩萨涅盘因。
或渐或顿明空有,人法二障遣双除。
根性利者皆蒙益,钝根无智难开悟。
璎珞经中说渐教,万劫修功证不退。
观经弥陀经等说,即是顿教菩萨藏。
一日七日专称佛,命断须臾生安乐。
一入弥陀涅盘国,即得不退证无生。
我们边读边解释。
「或说人天二乘法,或说菩萨涅盘因。或渐或顿明空有,人法二障遣双除」,这是讲圣道法门,一般通途的五乘教法,人天、二乘和菩萨。菩萨才讲涅盘因,怎麽样修行,得大涅盘果,菩萨是大乘。接着说,菩萨乘里「或渐或顿」,有渐教,有顿教;渐教、顿教都是明空和有——或从般若性空,讲空的法门,或讲有的法门。「人法二障遣双除」,不管修什麽,修渐教,修顿教,修空,修有,都要「人法二障遣双除」,破我执、法执,证悟人无我、法无我,这就得利益了,解脱成佛就有希望:这是原则和标准。
原则、标准一对照,一衡量,就怎麽样呢?「根性利者皆蒙益」,上根利智的人只要按这些法门修行,通通都可以得利益,没有假的,佛法不会是虚假的。然而,下句说「钝根无智难开悟」,钝根的人没有智慧,也不知道怎麽叫人无我,天天就是「我」,哪里不是「我」?「我」的鼻子,「我」的眼睛,「我」的儿,「我」的房,什麽都是「我」,这就是钝根。
对钝根的人来讲,开悟都没有达到,做不到「人法二障遣双除」,所以接着再判,前面是「或渐或顿」,接下来总说是渐教。「璎珞经中说渐教」,《璎珞经》是一部大乘经典,说这些法门,对钝根而言,「望机成渐」,通通属於渐教。要怎麽办呢?「万劫修功证不退」,就要慢慢修行,时机因缘不断成熟,经过万劫这样很长的时间累积修行,才能证悟不退转,这不是渐教吗?
接下来讲净土门。圣道门,与而论之,有渐有顿;夺而论之都是渐,「璎珞经中说渐教」。净土门呢,「观经弥陀经等说」,「等」就是指《无量寿经》,都是讲净土法门、极乐净土的。「即是顿教菩萨藏」,怎麽称为「顿教菩萨藏」呢?这里没有说根机选择,没有说「根性利者」「钝根无智」,没有这些;也不谈「人法二障遣双除」。
「一日七日专称佛」,一天、七天,若一日、若七日地念佛。「命断须臾生安乐」,「命断」是指一辈子,很短的时间,「须臾」也是很短的时间,刹那之间就往生极乐净土,没有「万劫修功证不退」。这怎麽能比呢?一个是「万劫修功证不退」,一个是「一日七日专称佛,命断须臾生安乐」。
「一入弥陀涅盘国」,一旦往生极乐净土,所谓「极乐无为涅盘界」,「即得不退证无生」,当下证悟不退转,证悟无生法忍,自然成佛。跟前面「万劫修功证不退」相比,这里是「即得不退证无生」,这个「顿」超越很多。
上面是《般舟赞》中的一段文。
接下来说:
初明五乘教法,於大乘中有渐有顿;众生不堪,顿还成渐。次明净土法门之顿教菩萨藏,人人堪行,速疾超证,故为绝对顿教。
众生根机修行不来,「钝根无智难开悟,璎珞经中说渐教」。「次明净土法门的顿教菩萨藏,人人堪行」,「一日七日专称佛」,哪个不会?「速疾超证」,「命断须臾生安乐。一入弥陀涅盘国,即得不退证无生」,这不是「速疾超证」吗?这是绝对顿教。
这些文都很好,读起来特别有加持力,又好懂,又有意义,法喜充满。
又说:
门门不同八万四,为灭无明果业因。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门门不同名渐教,万劫苦行证无生。
毕命为期专念佛,须臾命断佛迎将。
「门门不同八万四」,佛一代教法,八万四千法门,虽各个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为灭无明果业因」,通通要灭除无明的果、无明的业、无明的因,以这个为目的、为目标。这就不容易,讲八万四千法门,就是渐教。这句话是说,这需要通过灭无明果业因,来出生死、成佛道。
而净土呢,「利剑即是弥陀号」,是锋利的宝剑,智慧的宝剑;「一声称念罪皆除」,一声称念,所有的罪,无明果业因,名号宝剑一斩两断,全部斩断。
「门门不同名渐教」,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不同;虽然不同,总是有一个共同的原则,都是要「灭无明果业因」的。灭无明果业因要经过万劫苦行,才能除无明、证无生,所谓「万劫苦行证无生」,这不是通於渐教吗?渐教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
净土门是「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毕命为期专念佛,须臾命断佛迎将」,顶多就是这一生专念佛。这一生是很短的,是不是?「啊」的一下四十了,「啊」的一下五十了,再「啊」的一下六十、七十、八十了。
下面解释说:
即是总以一代八万四千法门皆名渐教,独以称念弥陀名号为顿教。一声称名罪皆除,故以利剑形容之;其余则非圆顿,万劫苦行,犹如钝刀,而非利剑。
文殊菩萨骑着青毛狮子,挎着一把宝剑。文殊菩萨的宝剑是智慧的宝剑,是般若宝剑,可以断除烦恼;但是这宝剑如果在我们身上挎着,就成了钝刀,「其余则非圆顿,万劫苦行,犹如钝刀」,不是利剑,半天割不断,割着又很疼,因为不会用,没有这个智慧,开不了智慧。文殊菩萨宝剑一抽就抽出来了;咱们一抽,剑鞘还夹着,连宝剑的剑鞘都拽不出来,般若智慧藏在里面,开发不了,宝剑拔不出来。文殊菩萨要用宝剑很简单的。
不过,文殊菩萨智慧虽然很高,智慧的利剑很锋利,但跟六字名号比,仍然还差一截。这把六字名号的宝剑非常锋利。古代有两把很有名的宝剑——干将、莫邪,毛发放在上面一吹就断了,很锋利。手无缚鸡之力的人,现在居然成了一个佩带宝剑的勇士。宝剑很锋利,小孩如果拿在手上,可能会割着他;不擅舞剑的,一舞,把自己耳朵伤了。阿弥陀佛名号宝剑是很方便的,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不占空间。孙悟空的金箍棒放耳朵里,我们根本就不用,我们放到哪里?放肚里,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出来了,像法宝一样。我们的三业,贪瞋痴三毒烦恼的绳索把我们捆住了;只要一念佛,就把它们都化解掉了。
下面有两个图表。先看第一个图。
佛法有小乘和大乘。大乘里有圣道门和净土门。
圣道门是依行者的心行。什麽是心行呢?就是菩提心和六度万行;所以它是难行的大乘、自力的大乘,也是因地修行的大乘,历劫证果不定。
净土门是依法门的利益,即使没有发菩提心,而发了愿生心,没有修六度万行,修念佛一行,就可以了;它容易,所以是易行大乘、他力大乘、果地大乘,一生成佛决定。圣道法门是历劫证果还不定;净土法门是一生成佛决定,它是大乘,这样的大乘是超越的。
再看第二个图表。
佛法有小乘和大乘。大乘里分为渐教和顿教,顿教里有圣道门和净土门。净土门是顿教,不会在渐教里出现。圣道门有渐教,有顿教;不过圣道门是断惑证理,所以望机成渐,根机如果做不到断惑证理,就慢慢地万劫修行,不能这一生顿断生死流转。净土法门不断得证,「不断烦恼得涅盘分」,这是昙鸾大师所讲的,是顿中之顿。
总结
下面这一段是对上面作一个总结。
如上三师教判,昙鸾大师为就行者因地之行法,以六度万行为难行,称名一行为易行,劝舍难行道而取易行道,故难易二道之教判为「约行教相」;道绰大师就行者所求之果证,以此土入圣证果为圣道门,往生净土成佛为净土门,故圣净二门之教判为「约证教相」;善导大师直接从净土教本身之大小顿渐来判属,故二藏二教之教判即是「约教教相」。
三种教相的判释——难易二道、圣净二门和二藏二教,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判的。
龙树菩萨、昙鸾大师,「以六度万行为难行,称名一行为易行,劝舍难行道而取易行道,故难易二道之教判为『约行教相』」,是就修行的方法判释教相。
道绰大师是「就行者所求之果证」,是求在这个世间证悟菩提呢,还是求往生净土成佛,是就果证的目标来判释,而判此土入圣证果为圣道门;在这个世界修行成不了,要往生净土成佛,这称为净土门,所以圣净二门的教判称为「约证教相」。这种教相是从目标上所求证果这个立场来判的。
善导大师的教判又不一样了,他是直接从净土教本身,它到底属於大乘还是小乘、是渐还是顿来判属,所以二藏二教的教判是「约教教相」,是直接从教法本身来说明它的殊胜和超越。
这是三个方面:「约行教相」「约证教相」和「约教教相」。
教是能诠,行是所诠;教、行是能证之因,证是所证之果。由此教、行、证三方面之判释,一宗之大方针明确,净土宗成为独立宗派。
「教是能诠」,「诠」是诠释。行是它所诠释的。「教、行是能证之因」,有教和行才能够证果;证是所证的果:它们有这麽一个能所关系。能所在教、行、证三方面的判释都非常清晰,净土宗的大方针非常明确,净土宗就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派,非常完整地体现出来。
三师教判中,净土宗正用教判为圣道、净土二门之判。这是因为从立名意义来说,「圣」即无漏圣智,「道」即通,行无漏圣智,能通涅盘果,故称圣道;「净土」即期待往生净土。「圣道」「净土」明白无误,共同认可。而难易、渐顿之说,由行者业习、好乐不同,互存是非,易生混淆。
我们在系统学习的时候,三师教判都会说到,平常我们讲的时候,讲净土宗很少说易行道,易行道是解释性的,净土宗是标举性的;也不说顿教、菩萨藏,这都比较模糊。在三师教判当中,净土宗正用教判是圣净二门判,它比较清晰明了,不会使人误解。
从立名的意义来讲,「圣」是指无漏圣智,「道」就是通的意思,昙鸾大师解释说:行无漏圣智,能通涅盘果。这叫圣道,是大家共同认可的。「净土」就是「期待往生净土」,愿意往生西方净土。所以,「圣道」「净土」,从名相来讲,很明白,没有任何可误解的;不管修行哪一宗的人都共同认可——净土门的人一听也很明白,也认可,圣道门一听也很明白。
难易、顿渐,比较起来,由於「行者业习、好乐不同,互存是非,易生混淆」。什麽是「互存是非」呢?就是不认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难行道到底难吗?不难,根机问题」,有人会这样说,认为不难。比如有人说「老太太不识字,诵经很难。我文化很高,诵得很好,很溜,不难」,他觉得诵经也挺好。渐和顿也是一样的,各宗判的都不一样,有些纷争、分歧。
下面这张表,说明「三师教判」,很清楚。
昙鸾大师难易二道判,难行、易行,我们取易行;道绰大师圣净二门判,圣道、净土,我们用的是净土;善导大师二藏二教判,在二藏当中是菩萨藏,在二教当中是顿教。圣道净土二门判是净土宗正用教判,是用这个标举的。
再看下面这张图。
二藏二教的教判,是「约教教相」,属於能诠,就是解释性的,是来解释行法的。难易二道判是「约行教相」,是所诠。教和行是能证之因,教就是理论,理论指导修持、修行,理论和修行是一体的,缺一不可,有理论,有实践,才有可能证果:这是能证。证的果是什麽,叫所证。圣净二门判是「约证教相」,这是果。因果关系非常清晰。
再看下面这张图表。
三师教判的总结,就是总结刚才那一段,有三点:
第一,各自特点,约行、约证、约教;
第二,综合的功效,由於三师教判在整个净土宗一宗方针明确,使净土成为独立的宗派。
第三,正用教相,是指圣净二门判。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