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谈开示

  1. 「二河白道喻」给念佛人的启发
  2. 《示病友》讲记(二)
  3. 《示病友》讲记(一)
  4. 爱的建设
  5.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
  6. 学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随」「三不」
  8. 如何面对法义之争
  9. 认识「观世音菩萨」
  10. 净土法义的修学次第与弘法原则
  11. 净土思想的善导者
  12. 《观经》教眼
  13. 纯粹的净土宗(三)
  14. 纯粹的净土宗(二)
  15. 纯粹的净土宗(一)
  16. 学僧工作 爱心为本
  17. 好好照顾自己
  18. 惜福与环保
  19. 念佛与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与念佛
  22. 不问罪福 称名必生
  23. 关於道场的软硬体建设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风学习(三)
  26. 宗风学习(二)
  27. 宗风学习(一)
  28. 弥陀之家 爱心为本
  29. 於「弘愿寺」为莲友开示
  30. 为「福圣寺」常住僧众开示
  31. 书读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让法义入心──多闻熏习
  33. 流通法宝即是做弥陀的手足
  34. 南宁问答
  35.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四)
  36.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三)
  37.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二)
  38.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一)
  39. 净土宗特色
  40. 净土宗宗旨(二)
  41. 净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网上莲友问(三)
  44.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下篇)
  45.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中篇)
  46.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上篇)
  47. 净土宗行人的时代感与使命感
  48. 「净土宗如理论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弥陀寺念佛法会开示(三)
  50. 湖北仙桃弥陀寺念佛法会开示(二)
  51. 湖北仙桃弥陀寺念佛法会开示(一)
  52. 於「净土宗中山念佛会」答莲友问
  53. 於「净土宗中山念佛会」开示
  54. 於「弘愿寺」为僧众开示
  55. 弘愿寺「护法联谊会」皈依开示
  56. 弘愿寺「护法联谊会」开示(二)
  57. 弘愿寺「护法联谊会」开示(一)
  58. 净土宗如理论答七要事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

  1.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十二)
  2.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十一)
  3.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十)
  4.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九)
  5.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八)
  6.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七)
  7.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六)
  8.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五)
  9.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四)
  10.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三)
  11.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二)
  12.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一)

《净土宗概论讲记》

  1.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八)
  2.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七)
  3.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六)
  4.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五)
  5.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四)
  6.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三)
  7.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二)
  8.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一)
  9.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
  10.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九)
  11.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八)
  12.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七)
  13.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六)
  14.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五)
  15.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四)
  16.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三)
  17.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二)
  18.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一)
  19.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
  20.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九)
  21.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八)
  22.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七)
  23.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六)
  24.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五)
  25.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四)
  26.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三)
  27.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二)
  28.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一)
  29.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
  30. 《净土宗概论讲记》(九)
  31. 《净土宗概论讲记》(八)
  32. 《净土宗概论讲记》(七)
  33. 《净土宗概论讲记》(六)
  34. 《净土宗概论讲记》(五)
  35. 《净土宗概论讲记》(四)
  36.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
  37.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
  38. 《净土宗概论讲记》(一)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1. 第43课:释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课:释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课: 一、三经要点(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课: 一、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特色 二、三经要点(一)
  5. 第39课:称名一行,总超万行 ──善导大师「念佛绝比」之文(五)
  6. 第38课:称名一行,总超万行 ──善导大师「念佛绝比」之文(四)
  7. 第37课:称名一行,总超万行 ──善导大师「念佛绝比」之文(三)
  8. 第36课:称名一行,总超万行 ──善导大师「念佛绝比」之文(二)
  9. 第35课: 一、弥陀光明,唯摄念佛──善导大师「唯摄念佛」之文(二) 二、称名一声,顿超生死——《观经》「称名往生」之文 三、称名一行,总超万行──善导大师「念佛绝比」之文(一)
  10. 第34课: 一、弥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导大师「溺水偏救」之文 二、弥陀光明,唯摄念佛──善导大师「唯摄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课: 一、不顾贪瞋,称名必生──善导大师「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论凡夫,只论弥陀──善导大师「凡夫入报」之文
  12. 第32课:不顾贪瞋,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课:不虑妄念,称名必生 ──源信大师「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课:不虑妄念,称名必生 ──源信大师「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课:不问罪福,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不问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课:不问罪福,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不问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课:不问时节,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不问时节」之文
  18. 第26课:不择众机,称名必生 ──法照大师「瓦变成金」之偈
  19. 第25课:诸佛作证,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课: 一、名号本义,称名必生──善导大师「六字释」之文(三) 二、诸佛作证,称名必生──善导大师「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课:名号本义,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六字释」之文(二)
  22. 第22课:名号本义,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六字释」之文(一)
  23. 第21课:本愿不虚,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本愿四十八字释」之文
  24. 第20课:定业与助业 ──善导大师判「正助二业」明傍助业专正定
  25. 第19课:正行与杂行 ──善导大师判「正杂二行」劝舍杂行归正行(三)
  26. 第18课:正行与杂行 ──善导大师判「正杂二行」劝舍杂行归正行(二)
  27. 第17课:正行与杂行 ──善导大师判「正杂二行」劝舍杂行归正行(一)
  28. 第16课:要门与弘愿 ──善导大师判「要弘二门」而引要门入弘愿(三)
  29. 第15课:要门与弘愿 ──善导大师判「要弘二门」而引要门入弘愿(二)
  30. 第14课:要门与弘愿 ──善导大师判「要弘二门」而引要门入弘愿(一)
  31. 第13课:圣道与净土 ──道绰大师判「圣净二门」而舍圣道归净土(三)
  32. 第12课:圣道与净土 ──道绰大师判「圣净二门」而舍圣道归净土(二)
  33. 第11课:圣道与净土 ──道绰大师判「圣净二门」而舍圣道归净土(一)
  34. 第10课:信机与信法 ──善导大师释「机法深信」而弃自身归弥陀
  35. 第9课:自力与他力 ──昙鸾大师释「自他二力」而贬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课:自力与他力 ──昙鸾大师释「自他二力」而贬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课:自力与他力 ──昙鸾大师释「自他二力」而贬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课:自力与他力 ──昙鸾大师释「自他二力」而贬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课:难行与易行 ──龙树菩萨判「难易二道」而舍难行取易行(二)
  40. 第4课: 难行与易行 ──龙树菩萨判「难易二道」而舍难行取易行(一)
  41. 第3课:善导大师思想概述
  42. 第2课:印光大师赞善导和尚(二)
  43. 第1课:印光大师赞善导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

  1.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临终时示门第之法语)
  2.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辨食鱼之法语)
  3.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妓女之法语)
  4.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四郎之法语)
  5.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重衡之法语)
  6.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忠纲之法语)
  7.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赖纲之法语)
  8.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无品之法语)
  9.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尼众之法语)
  10.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信寂之法语)
  11.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随莲之法语)
  12.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道遍之法语)
  13.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乘愿之法语)
  14.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圣光之法语)
  15.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隆宽之法语)
  16.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述《阿弥陀经》大意之法语)
  17.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从配流上洛之後开示之法语)
  18.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21~25)
  19.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16~20)
  20.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11~15)
  21.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6~10)
  22.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1~5)
  23.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三心料简(一))
  25.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21~总结)
  26.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46~小结)
  31.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1~5)

石家庄念佛开示

  1. 石家庄念佛开示(四)
  2. 石家庄念佛开示(三)
  3. 石家庄念佛开示(二)
  4. 石家庄念佛开示(一)

念佛往生开示

  1. 念佛往生(问答部分)
  2. 念佛往生开示(正文)
净土宗
净宗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宗法师 > 法谈开示
top

法谈开示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三)

第二节 三师教判

       这一节正式说明净土宗的教相判释,主要讲了四点:难易二道教判、圣净二门教判、二藏二教教判,还有要弘二门分判。这四点是按时间先後来列次第的。

 

       大家看下面图表:

 

 


       三师教判分成两种:一种是总判一代教,另一种是别判净土教。

 

       净土宗之教判有三种,所谓「三师教判」:
       一、昙鸾大师「难易二道判」;
       二、道绰大师「圣净二门判」;
       三、善导大师「二藏二教判」。

 

       总判一代教,就是对整个一代佛教的判释,从宗派的判教来讲,要立宗,是在这三种判教当中,那就是昙鸾大师难易二道判、道绰大师圣净二门判、善导大师二藏二教判:这是对整个一代佛教的判释。

 

       别判净土教,是在净土门之内另外再作一个判释。这种判属虽然不是对整个一代佛教的判释,但是它对净土门建立的理论的圆满性,对圣道法门的摄化方便来讲,特别有意义,所以把它列在教判当中。不过,它的规格、格局,在净土门之内就更加丰富和细腻。它就是善导大师的要弘二门判。

 

一、难易二道之教判

       总判一代佛教无量法门,大别为「难行道」与「易行道」两种,称为难易二道判。此难易二道之教判,本出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
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
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就是把整个一代佛教判成这二道:难行道与易行道。这里把它归为昙鸾大师的教判,从典据出处来讲,是从龙树菩萨来的。如果把龙树菩萨的《易行品》作为教判来解释的话,我们就说昙鸾大师的教判是「自他二力判」;如果把两种合在一起,就依昙鸾大师的教判,因为昙鸾大师的解释更加充实,所以就以「昙鸾大师难易二道判」总括来说。

 

       《易行品》里有一段简短的话。第一句「佛法有无量法门」,整个一代佛教分成两种:难和易,打个比喻,「如世间道,有难有易」,这是总括。龙树菩萨确实是大菩萨,他这一讲,马上就把我们的心打动了——有难有易,谁愿意难啊?你们愿意难吗?大家都愿意容易,所以说难易很能打动我们的心。它显示,净土门的判教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修行的实效,它和修行是密切相关。

 

       什麽是难易呢?世间道举了两种:陆道和水道。在陆地上步行就难,就苦。陆地走路,很遥远的地方也要走着去;白天、晚上,翻山越岭,豺狼虎豹;夏天炎热,冬天寒冰;还有盗贼蜂起等等,这就很难了。水道乘船,上了船一坐,顺流而下,这样不是很容易吗?就如李白写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世间有两种道:陆道和水道,即步行道和乘船道,也是苦道和乐道,一个是苦的,一个是乐的。这也很能打动我们的心。我们往往认为佛法修行很苦,而龙树菩萨说,有苦的,还有乐的,有安乐道、易行道、乘船道、他力道。

 

       上面是比喻,下面是合喻。

 

       「菩萨道亦如是」,修行佛法的菩萨道也是这样。

 

       「或有勤行精进」是指什麽呢?指「陆道步行则苦」,要勤奋修行,要精进努力不懈,要三大阿僧只劫,要白天不睡觉、晚上也不睡觉,今生来生、生生世世不退堕,要如何如何修行:这非常难。这不是一般的「勤行精进」,而是如头上着了火一样。这就是难行道。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这就是易行道。信受弥陀救度,这就是「以信方便」;「易行」,专称弥陀佛名;「疾至」,往生弥陀净土,到了弥陀净土就当下不退转,快速成佛。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一开篇即引用而解释之,成为净土教判之根底。

 

       《净土宗概论》这本书限於它的篇幅,对《往生论注》这一段没有原文引用。大家要学习,应该好好看这一段,包括《易行品》难易二道判的文,还有《往生论注》自他二力释文,都要对照着好好学习。

 

难行道

       在五浊恶世、无佛之时,有种种退堕因缘,唯靠自力修行,不仗佛力救度,欲求不退成佛,非常困难。比如陆地步行,遥远之方,千辛万苦,重重险阻,很难到达目的地。

 

       这是解释难行道。这一段话很简略,是昙鸾大师《往生论注》那一段的浓缩。

 

易行道

       以众生念佛为内因,阿弥陀佛愿力救度为外缘,因缘和合,即得往生净土,不退成佛,非常容易。比如水上乘船,依靠船力,安稳快乐,直达目的地。

 

       易行道即是净土教、他力救度之教。难行道即净土教以外之一切佛教、自力证悟之教,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度万行等,皆统属之。

 

       这是对难行、易行的分齐是在哪些范围,哪个属於难行道、哪个属於易行道作一个说明。从名相来讲,易行道就是净土教,难行道就是圣道教。净土教以外的一切佛教,都属於难行道。从它们的本质特点来讲,易行道之所以易行,就是因为它是他力救度之教;难行道之所以难,是因为它是自力证悟之教。这个法门是自力还是他力,是救度的法门还是靠自己修行证悟的法门,它们的区别就在这里表现出来了。

 

       难行道之难,连菩萨都觉得困难,经中喻为「重於举三千大千世界」,其特点是「诸、久、堕」,即普修六度万行之「修诸难行」,经过三大阿僧只劫之「久乃可得」,於其间可能堕於小乘,「或堕声闻辟支佛地」,则断绝成佛之希望。

 

       难行道难到什麽程度呢?是我们扛一扛、顶一顶就能过去的吗?那是非常难的,龙树菩萨比喻为「重於举三千大千世界」,就这一个比喻就知道有多难了。比如举重运动员,举了多少公斤得冠军了,0.5公斤都不能再加了,一加就倒掉了。一般人不过举个桌子、板凳或杠铃而已,像把三千大千世界举起来一样,你说有多困难啊!菩萨发心度众生,必须要荷负群生的业障,把众生的罪业都要挑起来。众生罪业很重,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也不是一件罪两件罪,菩萨要发心普度一切众生,打一个简单的比喻,比举三千大千世界还要重,还要难。

 

       「其特点是诸、久、堕」,什麽是「诸、久、堕」呢?「即普修六度万行之『修诸难行』」,菩萨既然发心度一切众生,种种方便法门都要修行的,再怎样难都要去修,每种法门应对不同根机:这就是多。六度万行代表多,「诸」就是多的意思。

 

       什麽是「久」呢?就是时间上「经过三大阿僧只劫之『久乃可得』」。我们讲修行,这一辈子谈什麽修行?就不要谈了,三大阿僧只劫这个时间概念不可想像。「劫」是佛门里的时间概念,是极长的数字,非常长的时间。不是一个劫两个劫,而是三大阿僧只劫。「阿僧只」不可数,不可说,不可称。这是「久」。

 

       这中间是不是一定能修成呢?不一定,在半道上还有危险,可能会堕於小乘。堕於小乘,就是这个担子挑不动了,大乘实在修不了,放下来了,就像举重运动员举不动了,就扔掉了。大乘太难了,要度一切众生,要荷负他们的业障烦恼,要修学这麽多法门,经过非常长时间,他就退心了:「还不如先做自了汉,先解决我的问题。我太累了,歇一歇。」「或堕声闻辟支佛地」,变成小乘解脱,「则断绝成佛之希望」,灰身灭智,自取涅盘,就不能成佛了。这对菩萨来讲太不合算了,大乘菩萨道如果修成阿罗汉,这叫堕落了。我们会想:「修成阿罗汉还得了,好啊!」不是的,阿罗汉灰身灭智,就断绝了成佛的希望。

 

       对於我们这些博地凡夫来说,难行道是绝对不可企及之事。而依佛力救度的易行道,则人人可行,人人可证,其特点是「一、速、必」,即专称弥陀一佛名号,现生疾至不退转,必定成佛,因而成为吾等罪业凡夫之大希望、大光明。

 

       这样的难——诸、久、堕,对於我们这些博地凡夫来说,难行道是绝对不可企及之事,虽然用「难」字,其实就是不可能。

 

       「而依佛力救度的易行道」,虽然用「易」字,其实是很自然的,「人人可行,人人可证,其特点是一、速、必」,《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当中本来就有这三个字,来说明它。

 

       「一」是指什麽呢?专称弥陀一佛名号,不需要六度万行、修诸难行。「诸」就是多;       「一」就是一个、唯一,以一摄万。

 

       什麽叫「速」呢?不需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的难行苦行,而是现生疾至不退转,快速。《往生论》里说「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无量寿经》里说:「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一念具足无上功德,这就是「速」。而且是一佛,就是「一」和「速」。

 

       「必」是必定成佛,没有堕成阿罗汉的危险性,到了极乐世界想不成佛都不行,到极乐世界不成佛,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像水进了大海,不想成为咸的,那不由它,水进了大海就是咸味道。到了极乐世界就是成佛,就是大乘法喜法乐,所以叫「必定」,没有任何不确定性。

 

       前面比较难易二道各有不同的特点。下面这段说难易二道判的目的,判教都是有目的性的。

 

       难易二道判的目的,在於指引浊世末法之凡夫舍难取易,称佛名号,乘佛愿力,往生净土。

 

       这是难易二道判的目的。舍难行,取易行,易行就是称佛名号。为什麽易行是乘佛愿力呢?往生净土,不在这个世界修行,这个世界环境、因缘都很难。

 

       下面这张图表很简明。

 

 

       佛法也就是菩萨道,这是从大乘佛法的概念来说的。以龙树菩萨的眼光来看,修到阿罗汉不算难行道。修到阿罗汉对我们来讲都难得不得了,要断五下、除五上,从初果、二果、三果到四果。龙树菩萨说,和菩萨道比,这都不算难,难行道是从菩萨道来讲的,要「勤行精进」,诸、久、堕,「陆道步行则苦」,你说有多难,这个难不敢想像。

 

       易行道是「易行疾至」,不是「勤行精进」,是一、速、必。这是比较来说的,是两两相对的:难行道是陆道步行;易行道是水道乘船,所以是快乐的。菩萨道有安乐道,也有勤苦道。勤苦道就是难行道,就是圣道门的修行。我们这样的人,可能大多数还是愿意安乐道。安乐道就方便易行,「水上乘船则乐」,这符合众生的根机,特别符合卑劣凡夫的心和追求。

 

       同时,这也仍然是菩萨道,也是殊胜道。不能说「你看,这哪是菩萨道?菩萨道就应该难,那才是菩萨道」,那叫圣道门、自力、难行的菩萨道。我们念佛,什麽事都不干,阿弥陀佛就是菩萨道。我们喊老太太「老菩萨」喊对了,念阿弥陀佛是菩萨道,她在行菩萨道就是菩萨。「你怎麽没有精进难行、一心修行呢?」「我是易行道菩萨,是安乐道菩萨。」念阿弥陀佛就是菩萨,而且是大菩萨。

 

       何以见得是大菩萨,不是小菩萨呢?比如说人掉到河里了,你跳下去救他,这是不是菩萨?是的,但是你只能扛一个。有个人坐在船上说「上船来」,把竹篙递给他,这是大菩萨,一救救一串。因为我们是靠弥陀的愿力,我们在船上端坐着,在船上喊「上船」,这就叫安乐道菩萨。把六字名号的竹篙往下一送,救生圈往下一放,不就把人都救上来了?这不仅是菩萨,还是大菩萨。

 

       这是靠自己修行得来的吗?不是,是靠法门的功德利益,法门殊胜。

 

       看第二个图表:

 

 

       佛法分为难行道、易行道。

 

       难行道对应的根机是圣者。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修不了才是难行道,修得了的会说「可以,不难」,那是圣者、大菩萨。自力修行的法门称为「难行道」。修行什麽?修行六度万行。为什麽难?如果个个都能修成功也不难了,证果不定,或许能成就,或许不能成就;能成就者极少,不能成就者极多,就称为「难行道」。

 

       易行道是救度凡夫的法门,他力救度,靠阿弥陀佛的佛力救度;不用六度万行,是称名一行,一行统摄万行,统摄一切六度万行的功德。因为法藏比丘在因中修行的时候,把六度万行所有一切功德收摄在这句名号里;你称念,这些功德就通通是你的。一行摄万行,这样的一行是果上所回向来的,所以是往生决定,佛果已经给你了,就没有不定的事情。你自己去挣饭吃,还没挣到钱,还要买米,还不会烧,中午有没有饭吃还不知道。人家做好饭请你吃,去了不就吃到了吗?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是果地法门,直接给我们。如果等我们自己种苹果树,要下种,要等开花、结果,然後再吃,还没吃到肚里就已经饿死了。阿弥陀佛已经种好了,端上来给我们,我们直接吃下去,往生决定。

 

解释分科

       下面是难易二道之教判分科表。

 

 

       首先把这一段分成了四科:

 

       第一,说明难易二道。

       第二,说明二道分齐。什麽叫「二道分齐」呢?就是二道各自的范围。「分」就是分限,到哪个范围。

       第三,比较二道胜劣,哪一个殊胜,哪一个不殊胜。就分为难行道、易行道:难行道有诸、久、堕,凡夫不可行,对我们来讲就不殊胜;易行道是一、速、必,这是我们的大希望、大光明,这就殊胜。

       第四科,舍难取易。判难易二道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舍难取易。

 

       其中第一科难易二道里面分成总释、别释。总释就是总判一代佛教,大分为两门。别释,是在难易二道判里面,先解释难行道和易行道。别释取了两种解释:一种是龙树菩萨的解释,一种是昙鸾大师的解释。

 

       我把《往生论注》一开端的昙鸾大师的解释稍微说明一下,将来有机会学习《往生论注》时我们再来详细解释。我们正在出一本书,叫《往生论注要义》,这本书里对於昙鸾大师判教有比较详细的解释,书出来之後,大家可以去看。我们今天是讲《概论》,讲得就没有那麽细。这一段因为很重要,我还是边读边简略解释。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
       「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难行道者,谓於五浊之世,於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昙鸾大师一开篇就引用龙树菩萨的话,昙鸾大师是一肩承接了龙树、天亲两大菩萨的法脉。以什麽为证据?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就是解释天亲菩萨《往生论》的,所以承接天亲菩萨法脉毫无疑问。同时,他解释《往生论》是以龙树菩萨《易行品》作为眼目,作为基调,首先把调子定准——「我是以易行道来解释」,显然是承接了龙树菩萨的法脉。所以这是一肩双挑。

 

       不仅在《往生论注》一开篇引用了《易行品》,在整个《往生论注》释义也都体现出这种风格。昙鸾大师一开始是学习四论宗的一位大师,「四论」就是龙树菩萨的《百论》《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昙鸾大师对龙树菩萨有很深的研究,对龙树菩萨的思想把握得非常精到,同时非常崇仰、恭敬龙树菩萨。比如,昙鸾大师在《赞阿弥陀佛偈》里对龙树菩萨顶礼,五体投地,称之为「南无慈尊」。他有两首偈子专门赞叹龙树菩萨,是《赞阿弥陀佛偈》的第四十七、四十八首。第四十七首:

 

本师龙树摩诃萨,诞形像始理颓纲。
关闭邪扇开正辙,是阎浮提一切眼。
伏承尊语欢喜地,归阿弥陀生安乐。

 

       「本师龙树摩诃萨」,称龙树菩萨为他的本师。

 

       「诞形像始理颓纲」,他出生在像法开始的年代,佛法正要衰颓,纲纪不正。龙树菩萨出兴,大振佛教,所谓「理颓纲」。

 

       「关闭邪扇开正辙,是阎浮提一切眼」,把邪师外道通通破斥,然後开显大乘佛法,是阎浮提一切众生的眼目。

 

       「伏承尊语欢喜地」,就是尊承世尊在经典里所授记的,龙树菩萨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这是在《楞伽经》里释迦牟尼佛亲自所说的。

 

       「归阿弥陀生安乐」,归命阿弥陀佛,往生到极乐净土。

 

       第四十八首偈语说:

譬如龙动云必随,阎浮提放百卉舒。
南无慈悲龙树尊,至心归命头面礼。

 

       「譬如龙动云必随,阎浮提放百卉舒」,这句话读起来很舒服。龙运动的时候,云彩跟着龙走,所以说「譬如龙动云必随」。「阎浮提放百卉舒」,在阎浮提,阳光一出,百花齐放。百花代表什麽?代表众生的心。龙树菩萨开显了大乘佛法的光明,一切众生的心就舒展了。

 

       「南无慈悲龙树尊,至心归命头面礼」,把龙树菩萨称为「南无慈悲龙树尊」,昙鸾大师对龙树菩萨的归依之情是非常深刻的。

 

       净土宗的法脉传承,昙鸾大师不仅在法理上承接龙树、天亲两大祖师的法脉,在史实上也是非常清晰的。也就是菩提流支三藏,他是印度人,到中国以後,在洛阳翻译《往生论》。昙鸾大师从南方陶弘景得到仙经十卷之後,经过洛阳时拜见菩提流支。这里有一段公案。昙鸾大师问:「佛经里有没有长生不老术?」菩提流支就唾地说:「此土哪有长生不老术!长生不老唯我佛法才有!大仙术,唯我无量寿法才叫长生不老术。这个地方就算少时不死,修行道教,生到天上,依照佛法来看,也是短命的,不叫长生;只有阿弥陀佛无量寿,这才叫长生术。」然後授给昙鸾大师净土教法,有说是《观经》,有说是《往生论》。《往生论》肯定是不能少的,也许两个都有,因为菩提流支当时正翻译《往生论》,昙鸾大师後来所注解的也是《往生论》。菩提流支翻译了就要去讲解、传授,可以想像,他肯定曾向昙鸾大师交代或者传授净土法门、《往生论》要义。所以昙鸾大师对《往生论》的解释是独步千古的,我们是想像不到的。昙鸾大师那是不一样的,他的解释不是寻文摘句的,也不是挤着脑筋去想,然後比较,那都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往生论注》这部着作的高度、深度,那种美感,都是登峰造极的,将来大家读《往生论注》会读得津津有味。

 

       「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下面是昙鸾大师的解释:「难行道者,谓於五浊之世,於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为什麽是难行道呢?因为环境不一样,时代不一样,就很难了。昙鸾大师从时代、环境的立场、着眼点来解释。在五浊恶世,「於无佛时」,释迦牟尼佛已灭度了,新佛还没诞生,求阿毗跋致很难。如果不在五浊恶世,而在净土,就不难;如果释迦牟尼佛还在世,可能也不难,佛当场加持。时间是五浊恶世,又没有佛在世,就很难。

 

       「此难乃有多途」,难点就太多了。「粗言五三,以示义意」,简略举出三五点,来说明难的状况。

 

       「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求阿毗跋致是菩萨法,但一般人都不会辨别,都不认得菩萨法,把外道法当菩萨法。在我们这个时代,很多「外道相善,乱菩萨法」,搞得很乱。

 

       「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这是有次第关系的,识得什麽是菩萨法了,但识到了也修不了,不是那种根机,只求自己解脱,就障了大慈悲。

 

       「三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我要努力,一定努力,不能堕於声闻法,我要努力好好修行!」自己发心了,但外缘不成就,被人家破坏了。就像舍利弗前世,他是六住菩萨,是很高的位次了,遇到乞眼因缘,有人向他要眼睛:「你修行菩萨道,我缺少一只眼,你把眼睛给我吧。」修菩萨道的人,要什麽给什麽,要眼给眼,要鼻子给鼻子,要耳朵给耳朵,要心脏给心脏,要肾给肾,要王位给王位,这叫菩萨道,还仅仅是行布施而已。舍利弗想:「难得有这机会,我行菩萨道。」二话不说,手一抠就把左眼珠给他了。我们能做到吗?结果那人说:「你搞错了,我要的是右眼,你挖的是左眼。请你慈悲,再给我一只。」好,又把右眼给他了。右眼给他之後,要眼的人闻了闻,说:「你这眼很臭,臭烘烘的,血腥腥的,我不要!」把眼珠扔到地上,就像踩鱼泡一样一脚踩碎了。这六住菩萨还没起瞋恨心,他想:「太难了!行菩萨道,要眼给眼,要左眼给左眼,要右眼给右眼,还嫌我眼臭,一脚给踩碎了,两只眼就没有了。唉,众生太难度了,我还是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吧。」他就成了阿罗汉。这叫「无赖恶人,破他胜德」。

 

       第四种,他缘分好,没碰到恶人,那一关也过了;但是,「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修来修去是「颠倒善果」。不过是人天诸善、杂毒之善而已,顶多生到人天善道,求升反堕,这叫「颠倒善果」。昙鸾大师讲,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都是颠倒、虚伪、不净、染污,所以能坏梵行。梵行就是清净修持菩萨道的修行,生生世世都要增进的。可是他不是这样,而是三世怨,第二生就不修梵行了,堕落了,参加福报,这不就坏了吗?从结果上来讲,根本走不出去。

 

       第五点是总结性的,「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为什麽这麽难呢?因为都靠自力,没有佛力支援,这是难的根本关键。

 

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像这样的事情,放眼看去,到处都是,五种都有,都是如此。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这是因缘和合,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称佛名号,乘佛愿力,便得往生,非常简单。

 

       这四句可以和前面对翻。祖师讲话很简练,但是内涵特别深。是怎麽对翻的呢?

 

       第一难,「外道相善,乱菩萨法」;这里是「信佛因缘,愿生净土」,毫无疑问,不会被外道所乱,信佛就是菩萨法,首先没有这一难。

 

       第二难,「声闻自利,障大慈悲」;在这里也不存在,因为他愿生净土,愿生净土就不需要求声闻的涅盘果位。

 

       第三难「无赖恶人,破他胜德」也不存在,因为愿生净土,净土法是靠阿弥陀佛愿力,恶人不能破坏。

 

       第四难「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也不存在,因为到净土後自然增进,自然成佛,不像在这个世界流转,才有颠倒善果。往生净土是清净的,不是颠倒的。

 

       第五难「唯是自力,无他力持」也没有,是「乘佛愿力,便得往生」「佛力住持」。自力修行「无他力持」,这里说「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

 

       五种难事在这里每一句都对翻,都不存在了。

 

       「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正定就是不退转、阿毗跋致。用这个比喻结尾。

 

       这些将来大家学习的时候再细看,我先简略地提到这里。

 

复习思考题

       1.略述龙树与昙鸾判教之同异

       这一点大家可以参照《往生论注要义》,里面有比较详细的说明。

 

       2.「难易二道」与「自他二力」

       这两组概念有联系,也有区别,昙鸾大师是在一起解释的。

 

       难易二道是从哪里说明的呢?是从行法上、功效上来展示的,角度不一样。难易二道是知其然;难易二道背後的根本原因、根本原理,之所以难、之所以易,自他二力是知其所以然。昙鸾大师把它背後的因缘进一步深化、提炼、展示出来,让我们心中信得更踏实。「为什麽这个容易?那一个怎麽就难?」有人难免有这样的疑问,所以用「自他二力」来解释。

 

       上面说的是难易二道的教判。

 

二、圣净二门之教判

       「三师教判」第二位就是道绰大师,圣净二门的教判。

 

总释

       承续昙鸾大师思想的道绰大师,在《安乐集》中判一代佛教为二种:「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此称圣净二门判。「圣」即圣道门,「净」即净土门。

 

       第一段都是概略性的说明。接下来对圣道门和净土门作详细解释。

 

       道绰大师的思想是承续昙鸾大师的,说明他的来源。道绰大师的着作是《安乐集》,把一代佛教判为两种:圣道门和净土门。

 

       既然龙树菩萨判「难易二道」,昙鸾大师也判了「自他二力」,有什麽必要再分圣道门和净土门呢?这不是一回事吗?不是重复了吗?大家可以思考。这不是简单的重复,一定有他的深度,是进一步地深化;同时也有时代的必然性。这种教判,看起来好像圣道门就是自力难行道,净土门就是他力易行道,是这样的。在教理发展的时间段上有层层演进的关系,需要我们去思维。

 

别释

       看下面的解释,先解释圣道门。

 

       不论大乘、小乘,在此世界修习无漏圣智、断灭烦恼、证入圣果之法门,统称圣道门。其次第,先断八十八品见惑,离三途因,灭三途果;再断八十一品修惑,离人天因,灭人天果,最终出於三界,不再六道轮回。此在声闻人,则修四谛法,经三生六十劫,得阿罗汉果;缘觉人,则修十二因缘法,经四生百劫,得缘觉果;若菩萨,则修习六度万行,经三只百大劫,圆满无上佛果。这些都是圣道门——自力证悟之教。

 

       「不论大乘、小乘」,龙树菩萨讲的难行道是指大乘,这里小乘也含在内了。我们是以众生的根机来讲的;龙树菩萨是以菩萨根机来讲的,显示难行道的深度。就我们的根机来讲,连小乘都觉得是难行道,大乘就更不用说了。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讲的,这样就会通了。

 

       「不论大乘、小乘,在此世界修习无漏圣智」,这不是一般的智慧,而是圣智。这种智慧是无漏的,不像凡夫,是有漏的。共通的特点:「修习无漏圣智」是行法,目标是「断灭烦恼,证入圣果」,这种法门通通称为圣道门。

 

       「其次第,先断八十八品见惑」,「见惑」是在见解上的疑惑,细分有八十八品,再细分有无量品。「离三途因,灭三途果」,「三途」就是三恶道。见惑如果断了,决定不会堕落三恶道。

 

       「再断八十一品修惑」,我们虽然不知道那是什麽,但感觉那很复杂,很难。「修惑」是在修行路上的疑惑。见惑还比较粗,修惑就比较细;断见惑相对比较容易,断修惑就更加难了。打个简单的比喻,就说去上海,首先要知道怎麽去这个大方向,去之前要了解路线,这是断见惑;道路搞清楚了,怎麽走都搞明白了,但是还没上路,上路就有「修惑」——车怎麽样,有没有油,会不会路上有个坑、车摔到路边了,这些不是见惑能解决的,还有修惑的问题。所谓见惑,就是见道这一方面的,路线很明白,开悟了,什麽都明白;但在实际修行中还有重重难关,不是看到就可以到达的。路线很明白了就一定能到上海吗?走在半路上塞车,塞一天一夜还到不了;或者到哪个地方大桥断了;或者大雾、大雪封路了;或者追尾撞了别人,或别人撞了你:这是比喻修惑。

 

       「离人天因,灭人天果」,修惑断了之後,他就不会来到人天了。断见惑就能出离三恶道,断修惑就能出离人天,最终出离三界,不再六道轮回。

 

       「此在声闻人」,不同根机有不同修法,如果是声闻,也就是阿罗汉这样根机的人,他要修什麽法门呢?要修四谛法——苦、集、灭、道。「经三生六十劫,得阿罗汉果」,最快要三生,最慢要六十劫——六十劫啊,你看看!声闻乘的修行时节是三生六十劫:最速者,最上等的根机,三生证得极果,极果就是第四果阿罗汉;最迟的根机,六十劫得到极果。

 

       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劫」字。劫是一种时间的计算单位,由於过於久远,无法用年月衡量,所以就用「劫」。它不能说是一万、十万、几千万年,经论中有「磐石劫」和「芥子劫」两种比喻。这里就举了「磐石劫」:有四十里石山,长寿天人每一百岁来一次,用天上细软的衣袖拂一下大石头,每一百年拂一次——当然不讲日月风化那些,一次能擦掉石头几个分子,可能一百年擦掉五个分子,又一百年再擦掉五个分子,直到把石头擦没了,这个劫还没完,没法想像这是多长时间。

 

缘觉人修十二因缘法,经四生百劫,得缘觉果。

       菩萨要修的就更多了,修习六度万行的行法,经过三大阿僧只劫,叫「三只」。三大阿僧只劫之後,还要经过一百大劫修相好,才圆满无上佛果。

 

       「阿」就是无的意思,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无量寿。阿僧只是无央数,没办法衡量的。这也有个比喻:八百里石头——八百里高,八百里宽,八百里长,跟「磐石劫」四十里的石山比,用立方来算,增加多长时间?是「磐石劫」的八千倍。

 

       这些都是圣道门,是自力证悟之教。

 

       学佛法也挺有意思,讲起佛教的时空观念,佛教看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就如同「蜗牛角上决雌雄,石火光中争长短」,你说我们多可怜。就说在中国或者哪个国家,从佛教来看,就像在蜗牛角上这麽小的地方,两个人在斗,一决雌雄,什麽楚河汉界,在那里打仗,刘邦跟项羽打,好像风云人物一样,从佛法看就像在蜗牛角上争。时间,「石火光中」,石头碰石头,一打,冒一道火光,就在这麽短暂的时间之内,一刹那之间,地球就灭掉了。在这里面还计较长短,争你我、胜负、雌雄,有什麽意思?

 

       佛法里的空间观念,一讲最少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什麽概念?整个宇宙,用人类的望远镜看多少万光年,只看到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是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是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这才是一佛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是过多少个世界呢?要过十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那里是西方极乐世界。这怎麽能比?什麽银河系啊,宇宙爆炸啊,在佛法看都是一个小毛尘这麽大。我们虽然是凡夫,这麽一想也感到空间无限广阔。

 

       从时间来看,说上下五千年人类文化历史,说一百七十万年前的元谋猿人,我们觉得很长了。从佛法来看,那是弹指间,无量劫的过去、无量劫的未来也是一刹那之间。

 

       所以,如果我们读《普贤行愿品》,读佛教大乘经典,确实让人心胸非常广大。其他的都像小麻雀一样,「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草丛飞出一只小麻雀,飞了九尺高,就觉得「我在天上了」,讲来讲去能离开地球吗?能离开人天道吗?它根本就不知道他方世界。佛法这种境界、这种智慧和慈悲,确实不可思议。

 

       前面讲的是圣道门。下面讲净土门。

 

       虽无明烦恼一毫未断,仗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往生极乐净土,永超三界生死,证悟法性涅盘,即是净土门——他力救度之教。

 

       圣道门是要破无明烦恼,断见惑、修惑,这还不过是阿罗汉。如果要修菩萨道成佛,还要断尘沙惑、无明惑,层层修行,经过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一层一层地修行;每一层修行都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过程,都不是一般的修行,要经过五十二个阶位才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这样的修行,对我们就不要讲了,刚才讲时空等等也只是过过瘾,我们还是凡夫,回头还是和老婆吵嘴,辞职後还感觉是被炒鱿鱼,拿不到钱还是烦恼;也没有说「讲三千大千世界,我就放下了」,还是放不下,还是蜗牛角上决雌雄,还是石火电光里争长短,凡夫就是如此。

 

       无明烦恼一毫也断不了,那麽这样的凡夫怎麽办呢?有办法。如果没有办法救度这样的凡夫,佛就没有资格被称为「一切智人」,佛被称为「一切智人」,就没有他救度不了的,一定有办法。「仗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往生极乐净土」,圣道法门修不了的,还有特别法门,就是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为无明烦恼断不了、没有办法修行的人预备的。「永超三界生死,证悟法性涅盘,即是净土门——他力救度之教」。

 

教判目的

       下面是比较。

 

       当今末法,圣道一种难修难证,净土一门易修易往,故劝舍圣道、归净土是圣净二门教判之归趣。

 

       这是道绰大师判教的目的。

 

       难易二道、圣净二门,言异意同。圣道即是难行、自力,净土即是易行、他力。

 

       然後比较难易二道、圣净二门,说「言异意同」,语言表达不一样,意思是一样的。

 

       下面有一个图表。

 

 

       什麽是圣道门?是自力修行之教,生生世世於六道轮回中要不失人身,失掉人身就没法修行了。修行六度万行以证果位。称为「圣道」,圣人才可以,所以称为难行。

 

       相比较的净土门呢,是他力救度之教,不需要自力修行,我们也修不来,有本事也可以自力修,修不来的人,就靠他力救度;是今生此时、於此世界专称佛名,往生极乐净土以证果,不需要生生世世修行。

 

       都是要证佛果,一是在此土修行六度万行证果,一是往生极乐净土证果。净土门「此系凡夫所堪,所以谓之易」。

 

       下面这张图表也是很简洁的。

 

 

       圣道门,简略讲是修行之教,只要讲修行就是圣道门,只要修圣道门一定要讲修行。我们念佛了,如果还抱有很深、很固的修行观念,那就走错门了;一定要放下修行的概念,完全任凭阿弥陀佛。这不是说修行不好,是说念佛更好。你能修行,就可以按圣道门修。修行不是做样子,一定要断灭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才谈得上修行有效果;不然的话,「蒸沙煮饭」,搞一盆沙在锅里煮,煮一万年也煮不出饭来,根本都还没上路。修行之教就是这麽一个特点。

 

       我们念佛了,很多人还是放不下架子,放不下面子,放不下修行的观念;也可能因为听到别人讲修行就感到很羡慕,很赞叹,也去学,就成了「杂缘乱动失正念」,最後就「与佛本愿不相应」,一大堆缺点都有了。对此,很多人是很有感触的。就像坐船一样,坐船就完全靠船的力量,就不要指望靠自己的力量。坐上船之後,还在一边坐着一边划呀划呀,他的观念就是这样。结果他累得出一身汗,船长急得出一身汗。

 

       用不着这样,你老老实实坐好就好了。念佛要老实,什麽叫老实?老老实实念佛,靠阿弥陀佛,老老实实过凡夫的日子,念阿弥陀佛名号,这就叫老实。这就可以了,你是什麽样就什麽样,多高多矮,多胖多瘦,是男是女,是黑是白,是善是恶,就这样念佛就可以了。这就是「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修行之教是自力难行道,就很苦,以六度万行作为宗旨。净土门是救度之教,救度那些没有力量修行、不懂得修行、不了解修行的人。我们通通是这样的,就像瞎子。走路最起码要先有眼,然後还要有腿,你才可以走路。如果既没有眼又没有腿,你还认为自己有眼,还在喊走路,那是唱高调啊,而且大街上有那麽多车,非常危险。基督教有段话说得非常好,耶稣说:「你们的眼如果瞎了,你们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明明是瞎子,如果承认自己是瞎子,还有得救的可能;如果瞎子还说自己眼睛是亮的,「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意思是一样的,这不就有罪吗?净土门是救度之教,靠弥陀的救度,是他力易行道,是安乐门;不是以六度万行为宗,而是以一向专念为宗。

 

解释分科

       我们看下面这张教判分科表。

 

 

       这张分科表分为四大科:圣净二门、圣净比较、舍圣归净、圣净与难易。

 

       最开始是圣净二门,又分为总释和别释。

 

       第一段是圣净二门总释,首先讲什麽叫圣净二门,就是道绰大师《安乐集》判一代佛教为两种:「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这就是圣净二门判。首先总说明圣净二门判是指什麽,「圣」是圣道门,「净」是净土门。

 

       下面再分别解释,这叫「别释」。总释是总体解释,还不够详明;接下来再分别解释,又分成两科:圣道门和净土门。

 

       先解释圣道门,先讲分齐,就是「不管大乘、小乘,在此世界修习无漏圣智、断灭烦恼、证入圣果之法门,统称圣道门」。「分齐」指它的范围、标准,是分科经常用的名词。

 

       接下来讲次第,该怎麽修行,是断烦恼、证入圣果。又列了时劫,按照时间的长短,分为声闻、缘觉、菩萨来说明。讲次第说明它是依次第修行的,必须烦恼一分一分断、果位一分一分证。这是讲次第。

 

       「虽无明烦恼一毫未断」这一段,就是在别释中特别解释净土门。

 

       「当今末法,圣道一种难修难证,净土一门易修易往」,这是圣净比较。舍圣归净就说了「故劝舍圣道、归净土是圣净二门教判之归趣」这一句。

 

       接下来把圣净二门和难易二道作比较,「难易二道、圣净二门,言异意同」。

 

       从总科来看非常清晰,「圣净二门教判」要表达的意思很清楚,就分为这四点。大家要习惯使用这种表格,自己看书也可以试着去画。可能每个人分科会不一样,但大致上会比较清晰,就像藕一样,一节就一节,不能说在藕这一节拦腰掐一段,它有它的结构和自然规律。

 

       道绰大师「圣净二门分判」原文出自《安乐集》第三大门。《安乐集》共十二大门,上卷第三大门中说:

 

       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涅盘经》所讲的。道绰大师对《涅盘经》很有研究,讲过几十遍,在专修净土之前是修《涅盘经》的大德,所以引用了这部经。既然「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就是无始劫以来,这麽长时间应该会遇到很多佛出世教化众生,内在有佛性,外在又遇到佛教化,应该早就成佛了。所以下面问道:何因至今,还在轮回生死,不出火宅呢?这个问很让人警醒。我们为什麽还在做凡夫,应该都成佛了啊?

 

       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

       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

       是故《大集月藏经》(卷五五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是故《大经》(第十八愿之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以佛法来讲,没有得到这两种殊胜教法,不能排除生死轮回,是以不出火宅。「胜」就是殊胜。

 

       「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这就是分判,把整个佛教大判为两种:一种是圣道,一种是往生净土。这里说「依大乘圣教」,净土法门本来是大乘,道绰大师站在这样的立场上,说「大乘圣教」;其实圣道门中也包含了小乘,下面就列了小乘。

 

       虽然有两种胜法——佛法是非常殊胜的,如果根机相应的话,都可以了生死、成佛道;不过,「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就时代来讲,道绰大师说,在现在这个时代,众生根机难以证悟圣道法门。

 

       为什麽?举出两个理由和一个经证,叫「二由一证」。两个理由是「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

 

       「一由去大圣遥远」是指时代、总体环境,「大圣」指释迦牟尼佛,佛陀已经涅盘很久了,很遥远了。释迦牟尼佛如果在世就不一样了,由众生善根与佛的因缘,得到圣果的很多,在佛讲法的时候,一场法座下来,多少人开悟证果,那是很多的。离佛灭度的时间越久,好像一盆炭火慢慢地熄,才熄时还有点温热,时间越久就越凉;也像太阳落山,才落时天边还有点亮,慢慢就黑了。释迦牟尼佛涅盘时间越久,众生的根机、和佛衔接的因缘、得到的利益以及法的余泽就越薄弱。这是从大环境、从释迦佛度化众生这一期因缘来说的。

 

       「二由理深解微」,「理深」是圣道法门所讲的,道理很玄妙,非常精深;众生能理解的非常浅显,非常微少,所以叫「理深解微」。众生都理解不了,修行就更谈不上了,就很难了。

 

       难证有以上这两个理由。接下来再引一个经证:

是故《大集月藏经》(卷五五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这是《大集月藏经》的取意文,《大集月藏经》的原文不是这样的,它的意思是这样。「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很多人起行修道,这指的是圣道门。「未有一人得者」,没有一人能证悟成佛,即讲它的难。

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
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当今末法」是道绰大师根据两个理由和一个经证,然後再判断时节因缘,得出的结论:现在正是末法时代。道绰大师那个时代,在佛教界普遍兴起了「末法」的意识,时节已经进入末法了,大家共同这麽认为。

 

       时节是释迦牟尼佛的末法时代,地点是五浊恶世,又是无佛之时,在这样的状况下,「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虽然一开始说有两种胜法——往生净土是胜法,圣道修行也是胜法,可是圣道修行不通了,只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可以解脱生死,可以出离火宅。

 

       接下来还引用了《大经》的一段经文:

是故《大经》(第十八愿之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道绰大师引用经文有个特点,叫「取意」。取意不是把经文逐字逐句地原版照抄,而是理解了经文的核心意义,然後契理契机地表述出来。这段经文,其实是综合了《观经》下品往生和《大经》第十八愿的意思,但是以《大经》第十八愿为主。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大家看,这一段经文与第十八愿很相似,不过它有「纵令一生造恶」这一句,这是第十八愿里没有讲的,「临命终时」在第十八愿里也没有讲,这两句话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从《观经》下品往生文来的。《观经》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的人,都是一辈子造作恶业的众生。

 

       虽然这是从《观经》来的,其实和《大经》第十八愿「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意义是贯通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只要没有造这样的业就行。「纵令」就是即使的意思。即使一辈子造恶,一直造到临终,到临终的时候才十念相续,与《观经》的下品往生一样,都是临终遇法,到临命终的时候才遇到阿弥陀佛,念十声、五声、三声、一声,「十念相续,称我名字」。「十念相续,称我名字」的「相续」也是来自《观经》下品下生,「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一声接一声,那不是相续吗?

 

       「若有众生」就是不管什麽样的众生,是不能以圣道法门起行修道的众生,是「理深解微」这样的众生,是一生造恶的众生,或者是临命终才遇到净土法门的众生,这个谁做不到呢?十念念佛都可以,这就是「净土一门可通入路」的证据。

 

       「五浊恶世」,这是地点,又是末法、恶机,所以道绰大师用了「一生造恶」,这叫作「举恶摄善」,就是说,既然这样的人都可以往生,那麽不这样作恶的人通通都可以往生;对这样的人,门通了,那麽对大家都通了。这种解释是别出手眼,特别慈悲,而且很简略,这就是祖师的智慧。

 

       下面详细分析。

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
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

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

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稀;
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駃雨。

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

 

       「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这句话一听让人警醒,就像打了一棍一样。比如说「这个人自不量力,自己不拿个尺子量一量、比一比」,俗话说「拿镜子照一照」,一切众生都有骄慢心的缘故,对自己多高多矮、多胖多瘦、什麽份量,有什麽力量,自己都衡量不出来,不晓得。道绰大师接下来就拿出四把尺子帮我们量一量:

 

       第一把,大乘,「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这是一把尺。「真如实相」,凡夫的思维都是有相的,不然脑子没法动,一定是有相的,不管想什麽、讲什麽、说到哪里,一定要有具体的事物。讲「第一义空」,凡夫都是执有、执实,所以心都安不上去,跟它根本是两回事。我也讲不明白,因为我也「曾未措心」。

 

       如果依经文,比如《心经》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对这样的道理,心中都完全相应,证悟了,那心就和实相完全相应了。懂得道理,嘴上会讲,不代表心和它是贴切的。智和境要统一,智就是能观的智慧,境就是所观的境界,两者成为一体,境智冥合。心是能观之智,外境就是「真如实相」,就是所观的境,能所冥合成为一,心就和真如实相契合了。

 

       依大乘讲,即使很会讲经的法师也是讲些名相。当然,一些开悟、证悟的祖师是心中明了的,但语言表达总是有所不足,所以别人问他,他不讲话。禅宗就是棒喝,传达一种特别的证悟境界,用语言无法表达出来,只好用些特别的方法。这要看人的火候,在哪种机缘下让他的心灵光一闪,触上电了,跟真如实相能契合上了。这都是很高超的。

 

       「若论小乘」,小乘就是四果。圣道法门包括大乘和小乘,「修入见谛、修道」,见谛、修道、阿那含和罗汉,就是四个果位。「断五下,除五上」,就是欲界五种烦恼和色界五种烦恼,欲界在下,色界在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不管出家在家都没有分。小乘和大乘法门比,简单多了;但是拿尺子一量,不管出家在家,都未有其分。

 

       大乘法门都不措心,小乘法门未有其分,没办法,就不修圣道法门了,再退一步,修人天法门,还能得到一些人天果报。「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修五戒十善为因,能招这样的果报。「然持得者甚稀」,真正能如法修持五戒十善的、能做到的也很稀少。道绰大师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德祖师,他判断得非常准确。我们感觉这也不太难,真正做就知道了。近代的弘一大师,大家都知道他名望很高,才华卓越,持戒也很精严,他说自己五戒都守不好。他是律宗的祖师,他都说做不到、守不好,那何况其他人呢?真要去做,不是像我们稀松的、任凭自己讲的那样。

 

       最近有人戴「不抱怨」手环,就是一个紫手环。然後观察自己,如果有抱怨的话,就马上把左手的手环换到右手上。有人开始觉得没问题,说「我从来不抱怨」,他还没有修行,认为自己不会抱怨,结果一天换到晚。真的一做,又抱怨人了,又说谁干什麽了,只好换一下,一天都在换来换去。如果达到二十一天不抱怨,算一期功课圆满。大家可以试一试。动不动就抱怨,这是负面思维。

 

       这里讲「人天果报」,尺子一量,有几个能持五戒十善的,但是甚为稀少。

 

       再拿把尺一量,就不得了了,「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駃雨」,要论造罪造恶,就像刮大风下大雨一样,非常厉害。我们内心警觉的话,就是这样。

 

       「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对这样的众生量完以後,还谈什麽修行呢?大乘法门,真如实相,不用谈;小乘法门,断五下、除五上,没有分;能修人天法门只有几个,还是颠倒善果,没有用;造恶却这麽凶猛,这样的众生怎麽让他修行?圣道法门怎麽修得了?

 

       所以诸佛大慈悲,只有劝归净土。诸佛都大慈悲地说:「你不是那个根机,没有那个能力,你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吧!」所以,「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相:『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什麽叫「不可思议功德」?「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駃雨」的众生,「五戒十善,持得者甚稀」的众生,小乘法门「无问道俗,未有其分」的众生,大乘法门「真如实相,曾未措心」的众生,只要称念弥陀名号,决定往生西方净土,我等诸佛皆来共同护念:这是「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护念。

 

       那劝归净土的效果怎麽样呢?「纵使一形造恶」,这里又这样说,即使一辈子都恶业缠身;前面说「纵令一生造恶」。这是一种缘,不是祖师鼓励造恶业,而是点出有这麽一个人,在这种因缘下「一形造恶」,比如打鱼的,种地的农民,他们哪一天不杀生?只要身体存在都会杀生。如果仔细分析、仔细看,我们也都一样。

 

       这样造恶怎麽办?「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精」是精纯不杂。没有办法脱离造恶之身,在这种情况下,以造恶的身份,「系意专精」,思想专一,系念阿弥陀佛,常念阿弥陀佛。只有这样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本来一形造恶会形成很多障碍,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能专心念佛,常常念阿弥陀佛,一切障碍自然消除。所谓「自然消除」,就是在不知不觉之间消除了。有人说:「我怎麽不知道?我还是凡夫,这些罪障就没有了吗?没有了,怎麽我还不晓得?」自然消除嘛,不知不觉间就消除了,就像太阳一出,不知不觉间万物生长。

 

       「定得往生。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前面说「都不自量」,这里说「何不思量」。众生这两个「量」都没有:一个是「不自量」,一个是「不思量」。「不自量」,圣道法门根本修持不来,但是他不自量,以为自己能修。净土法门这麽好,他不思量,不求往生,「都无去心也」,没有想往生的意思。道绰大师讲这些话时太悲叹了。

 

       上面这一段是圣净二门分判文,没有作详细解释,只是把文义通一下。

 

       说到圣道门是修行教、净土门是救度教,关於救度之教,有人不认可:「佛教怎麽讲是救度之教呢?和基督教差不多啊。佛教就是讲修行的。」佛教是讲修行,讲修行是指圣道门、自力修行;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至於基督教也是因信称义,也是讲拯救。我想也不要忌讳这一点。如果说基督教有救度,而佛教没有,岂不是不如人家了?佛教是救度得更彻底、更广泛、更全面。世间也有救度,比如地震要去救人。有人说:「救度是世间人搞的,佛法搞什麽救度呢?」那是从不同层面讲的:世间医生救病人也是救,救灾也是救,救火也是救,地震、水灾都要救;民间信仰的神也有救的,神教信仰也讲救;佛法的信仰也有救度的法门,不过所依据的原理、来救度的救主,以及建立救度机制的根本原理,完全是依据佛教的佛性、缘起性空,这是不一样的。

 

       佛教的救度,在形式上和其他的救度有类似的地方,我们既不避讳,同时也要了解佛陀的慈悲。比如《无量寿经》里讲「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拯」就是拯救。又说阿弥陀佛是「救世之法王」,这是在《无量寿经》同本异译中说的,「救世之法王」很明显是救世主。阿弥陀佛发愿:如果不成为救世法王、「普济贫穷免诸苦」,如果不能普遍救度法身慧命贫穷苦难的众生,就没有资格叫「救世之法王」。这明显说明净土法门是救度的法门。轮回六道的众生,即使是下了地狱,也要能救度出来,不然法藏菩萨誓不成佛。

 

       净土法门立教的本旨,净土法门存在的意义,是为不能修行圣道法门的人,按照圣道法门修行没办法达到解脱生死、成佛的人,是为这样的人开立的法门,从立教的本旨来讲就是救度的法门。就像人要身体健康一样,健康也有靠自己锻炼的。这人已经病入膏肓,都快死了,他怎麽能上山打太极拳?这样没办法锻炼的人,也一定要救他。这是对无法修行圣道法门的人特别开的法门,当然是救度的法门。这是从道理上讲。

 

       《观经》里举了一个例子,下品下生这样的人怎麽修行?他不是完全靠救度吗?他是造作五逆重罪的众生,一辈子造恶,一直造到临终,要死了,地狱之火烧到脚板了,阎罗王都来抓他了,他有什麽修行?对他讲念佛他都不知道什麽是念佛。这时善知识就对他讲:「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这时如果教他怎麽思维佛的形相、佛的功德,怎麽忆念佛的大慈大悲,他脑子是一片糊涂,没有这个心力。这样的人怎麽教他修行?让他修五戒十善、打坐,教他「你要息虑凝心,发菩提心」,这对他通通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就跟他讲「汝若不能念彼佛者」,这一个「念」是心中的忆念,一定要澄凝心智,这是他做不到的,「应称无量寿佛」,口中喊出来就可以了。这个人马上一心仰靠,就跟着善知识,「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一声一声接着念,这样当下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得救。这完全是救度的法门。

 

       大家可以去看《无条件的救度》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特别好,名字就特别有力量,把法门的特点彰显无遗。《无条件的救度》,这一看,苦恼的人有福了,绝望的人有希望了。它能让绝望的人生起希望,让没有信心的人点燃信心的火,让要堕落地狱的人往生净土。《无条件的救度》,名字一看,马上打入人的内心。

 

       救度的法门,首先要觉悟自己是需要救度的人,这是很重要的。要自觉「我是需要救度的人,有什麽法可以救度我这样的人呢?」耳朵专门听这个声音,很会听法,根机成熟了。就像饥饿的人鼻子特别灵,窗户关着还能闻到外面有香味,闻到哪里有食品可以救他的命。净土法门是很奇特的,很多有学问的人,被赞叹为大修行人,就很难在这个法门得利益;恰恰是那些被人瞧不起的老阿公、老阿婆,苦苦恼恼的,愁眉苦脸的,他们非常容易听懂这个法门,这就是上人所讲的「下下人有上上智」。

 

       我遇到广东的朱六妹,她七十几岁了,只会讲广东话,我讲普通话她根本听不懂,但是她听得特别认真,我很感动。下了课,她来跟我说:「师父讲的意思我都听得懂。」普通话听不懂,但我讲的她都懂,你说奇不奇特?她不在语言上听,她就听到了阿弥陀佛的救度。我说:「那我讲的什麽?」她一讲,我听了非常惊奇!我到现在记得她的名字,我写的第一张皈依证就是给她的,因为我没有皈依证,她要皈依,我就手写了一张给她。她名字叫朱六妹,听名字就知道从小就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不像是大户人家、书香门第的。她非常虔诚地坐在那里听,一句话都不讲。一般人语言听不懂,觉得没意思就走了。她就是以那种需要救度的心,来听阿弥陀佛救度的,所以讲到这里她都听得懂。

 

       第二,要首肯弥陀能够救度我们。这看经文都是很清晰的。能够救度下品下生的人,当然所有的众生都可以救度。

 

       第三点是称名,信受弥陀的救度。当然,有了第一点自觉需要救度,弥陀又能救度我们,第三点自然就达成了。哪有饿得要死了的人,人家拿来吃的东西送给他吃,他还不吃的?没有的,马上就吃下去了。所以,信受弥陀救度,就像饥饿的人把满盘的美食吃下去,很自然的。有人问:「师父,我怎麽信受弥陀救度?」这真是让我无法回答,我满身的毛孔都变成嘴巴也回答不了这样的问题。怎麽让他信受弥陀救度?他饿了要吃饭,饭端到嘴边了,饿的人自然就会吃了。不用你喊,你还没喊,他就流口水了:「怎麽还不开饭,还不念『仰蒙弥陀恩』啊?」

 

       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夹杂自力的意识。一般夹杂自力的,或者对这个法门说「佛教怎麽还有救度」,如果抱有这样的怀疑的话,就危险了,非常危险!就根机来讲,不是学净土法门的根机,也没有认识到自己是需要救度的人。

 

       认识到自己是需要救度的人,有两点:

 

       第一是罪恶感要深,就像《华严经》所讲的,「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这些话我当时看到吓了一跳,但是一想,真的是这样。我们所作的恶业到底有多少呢?有人说「我从来不干坏事」,真的是这样就成佛了,至少也是阿罗汉了。我们造作的恶业是无形无相的,它是一种业力,随着我们的心走。「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假如说它有形相的话,比如作小的恶可能是一张桌子这麽大,作大的恶可能有一个房间这麽大,还有更大的恶,所有的恶如果加起来的话,「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把整个虚空都装满了还不能容受。我现在想起宇宙大爆炸,为什麽会大爆炸?因为这麽多众生都在造作恶业,不能容受,只有对外爆炸。它不能容受这麽多的恶业,过去的、今生的,能忆及的、不能忆及的,小的、大的,人前的、人後的,三业外相的、内心的,显的、密的,种种的恶业,非常多。

 

       所以我们罪恶感要深,要反观觉照。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念念之间不离我执,都是「我」,都是颠倒的;无我计我,无常计常,以苦为乐,以染为净,一定是造恶的,贪瞋痴时时刻刻念念都没有离开,念念都在造恶业。昙鸾大师讲「一念一时所造业,足系六道滞三涂」,每一念所造的都是这样的,每天八万四千念,每一念都在造业,每一念的业都把我们捆绑在三界六道里面出不去。这都是祖师自我反省。

 

       第二点就是要有无常感。无常感就不像「我这辈子修不了就下一辈子」「我退休之後再学佛,我今年才六十几岁」,还「才六十几岁」,这就是没有无常观。无常观就是:今天晚上脱了鞋,明天可能穿不上了,今天出了门可能就被车撞死了。「怎麽学佛法这麽不吉利?」这是事实,分秒之间我们都可能在这个世间不复存在了。印光大师很绝,有人请他题字,他题一个「死」字,旁边还写四个小字:「此字甚好」。

 

       我们就没有无常观,对世间的事看得特别认真,苦恼丛生。天天想到死,念死无常,这是佛教修行的基础课,讲修行这是基本功。要念死、念无常,心就寂静、清凉,就什麽事都放下了。

 

       记得有人讲过一句话:「到火葬场,你就开悟了。」大概是这个意思,就是说那是很好的课堂,他说的话挺好。很多人去参加送葬仪式,回来後多少有一点点觉悟,「昨天还在一块儿,奋斗了一辈子有什麽意思?」但是也就觉悟三分钟,有人喊「三缺一」,他就又开始搓麻将了。众生是多麽的愚痴啊,哪有一点点觉悟!教育儿子说「你不听话」,他儿子不听话,他自己听话了吗?非常愚迷,就是这样子,没有一点觉动的心,没有无常观。没有无常观就会「顾左右而言他」,今日推明日,明日推後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最後就没有了。

 

       所谓道器、法器,就净土门来讲,罪恶观要深,无常感要强,想到「我这麽深的罪业,今天晚上一口气不来,眼睛一闭,当下就堕落了,这怎麽得了!」在这个时候他哪里会寻求什麽道理,不用道理,什麽能救他的命就好!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去听道理,情形也不允许。他就问「什麽能救我?」跟他说「南无阿弥陀佛能救度你」,他就当下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很简单的。

 

三、二藏二教之教判

       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判教之大小:

 

问曰:此经二藏之中何藏摄?二教之中何教收?
答曰:今此《观经》,菩萨藏收,顿教摄。
二藏:声闻藏与菩萨藏,亦即小乘与大乘。
二教:渐教与顿教。

 

       「今此《观经》,菩萨藏收,顿教摄」,这叫二藏。就是把一代佛法分成经藏、论藏、律藏三藏,精通三藏的法师可以被称为「三藏法师」;也可以按佛所说经典摄众不同来分,摄声闻众的就叫声闻藏,教化菩萨众的就叫菩萨藏,所以分成二藏,也就是小乘与大乘,可以叫二乘。二教就是渐教与顿教。後面会解释什麽是渐教、顿教。

 

       以二藏二教判摄一代佛教,为诸宗通用之教判。善导大师依之判净土教於二藏当中属大乘菩萨藏,於二教当中为顿教,即是言通而意别。

 

       「以二藏二教判摄一代佛教,为诸宗通用之教判」,二藏二教不是善导大师立的名目。圣道门、净土门是道绰大师立的名目,难行道、易行道是龙树菩萨依据经典立的名称;声闻藏、菩萨藏,渐教、顿教,不是善导大师所义立的,而是经文中本来就有这些名目,是诸宗通用的判教,最基本的都会引用到。天台宗也一定会讲二藏二教判,天台本宗所立的就是所谓「四教」「五时八教」。四教就是藏、通、别、圆,八教就是化仪四教、化法四教,是天台宗特别立的一些名相。要门、弘愿,这是善导大师所立的名相。

 

       「善导大师依之判净土教於二藏当中属大乘菩萨藏,於二教当中为顿教」,善导大师也依据经文所有的、诸宗通用的教判名相,判净土教於二藏当中属於大乘菩萨藏,於二教当中为顿教。这样不是和诸宗教判差不多了吗?「即是言通而意别」,「言通意别」也是一个经常讲到的名词。什麽叫「言通意别」呢?就是语言上用的名词是一样的,比如圣道门说《法华经》是菩萨藏,净土法门说《无量寿经》是菩萨藏,语言都是一样的,天台说《法华经》是顿教,净土法门说《无量寿经》是顿教,语言都一样;但是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意别在哪里呢?下面就解释了。

 

圣道大乘

       圣道诸宗,如禅、密、天台、华严等,也皆为大乘,但皆依行者之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得名,未有不发大心(菩提心)、不修大行(六度万行)而能得大乘之名,故圣道大乘为择机大乘、自力大乘、难行大乘,亦是行者因地、相对之大乘。

 

       「圣道诸宗,如禅、密、天台、华严等,也皆为大乘」,大乘八宗,这里列了四宗。这样的大乘和净土大乘有什麽不一样呢?所谓「言通」就是说都是大乘。「意别」在哪些地方,下面就解释了。「但皆依行者之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得名」,圣道诸宗是救修行的众生的,看有没有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发了菩提心,行了菩萨道,就是大乘;如果没有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怎麽能说是大乘呢?那就是小乘,甚至人天乘——想求人天福报,想陞官发财,想生天,那就是人天乘。

 

       拿一本《金刚经》读,或者拿一本《法华经》读,那就是大乘吗?不是的,是看他有没有发菩提心。拿《金刚经》读,读完之後回向说:「阿弥陀佛保佑,让我多发点财,让我在这个世间平安一些。」这是人天乘,都还没有达到小乘。即使在读大乘的经典,也还可能是人天乘、小乘。

 

       如果你发了菩提心、行菩萨道,没有读大乘经典,但是你在想:「众生这麽苦恼,我要救度众生。我要怎麽去做……」这自然是有菩提心的,这样的人就称为菩萨。菩萨应化是不一样的,他可以显现为佛教徒,也可以显现为外教徒。外教徒里有不少菩萨,他们都发了心,他们度众生、为众生服务的精神让我们很感动。菩萨也可以投胎示现为一头猪、一头牛、一只鹿,不是有九色梅花鹿吗?是世尊过去的公案。

 

       菩萨是发了心要救度众生的,「未有不发大心(菩提心)、不修大行(六度万行)而能得大乘之名」,所以大乘就是发心大、修行大,不发心、没有修六度万行怎麽能够得大乘呢?这在圣道法门是不可能的。

 

       所以,圣道的大乘为择机大乘。什麽叫「择机大乘」呢?择机就是对根机有选择,不是什麽人把大乘经典一摊开就能标榜自己是大乘。就是看修行的根机,要发大心、修六度万行。

 

       同时也是自力大乘,要靠自己发菩提心、修菩萨行。

 

       这也是难行大乘。为什麽不发菩提心?六度万行难啊!前面说了六住菩萨乞眼的因缘,是舍利弗过去世的故事。

 

       「亦是行者因地、相对之大乘」,是以行者发心,就是修行者还在因地。因地就是还在修因当中,像豆子还在发芽、生长,从因向果,还没有结豆。行者先要发菩提心、修菩萨道,这是因地,大乘还是一个发心的状态,大乘的果还没有显示出来,所以叫「因地大乘」,也叫「相对大乘」。「相对」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说,他不是绝对性的,能不能成佛还不清楚,能不能度众生、有没有这个效果都不确定。

 

       以上是圣道大乘的几个特点。

 

净土大乘

       於净土门,行者虽无大心大行,只是称名、愿生,而乘佛愿力,必得往生;往生则自发大心,自然成佛。论机,虽有似人天、小乘,而由法门利益,得名大乘,故净土大乘为不择机大乘、他力大乘、易行大乘,为佛果地、绝对之大乘、真正一实境界之一佛乘。天亲菩萨《往生论》称为「大义门」,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赞为「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善导大师说为「一乘海」「五乘齐入」。

 

       「於净土门,行者虽无大心大行」,不是说行者一定没有,是即使没有的话,「只是称名、愿生,而乘佛愿力,必得往生;往生则自发大心,自然成佛」。在因地修行,即使没有发大菩提心,没有修行六度万行的大菩萨行,一旦往生,自然发起菩提心,自然就成佛了,看《观经》《无量寿经》都很明白。菩提心就是成佛之心,要成佛度众生。「论机,虽有似人天、小乘」,如果看根机,有点像人天、小乘。人天实际上就是想快乐,也想求生天的福乐。什麽叫小乘呢?就是自了汉,度自己。念佛的人,有的人就自己在家里念佛,「我求往生就好了,其他我也管不了许多」,一看不是小乘吗?

 

       所以,善导大师这麽判,是有时代背景的,因为当时也有人对净土法门抱持非议。如从名相来看,很明显,是大乘还是小乘,说起来没什麽异议;其实它有深刻的内涵,一比较就很清楚了。

 

       「而由法门利益,得名大乘」,净土法门本身可以让我们得到大乘的利益。只要到净土,一定可以成佛,这不是大乘是什麽?这还不是一般大乘,而是属於佛乘。

 

       「净土大乘为不择机大乘」,对根机没有选择。圣道法门一定要发大心、修大行;净土法门,类似人天、小乘根机或者发了大心的,都可以,在净土门里都可以称为大乘。这不是依行者心行,而是依法门利益,这就是殊胜之处。《观经》下辈三品都是造恶众生,是谤法、破戒、五逆、十恶的众生,哪里有发菩提心?他们只会造罪,还叫他们发菩提心度众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们一生造恶,这样的人往生西方,自然发菩提心,自然成佛。净土法门不择根机,即使恶人称念一声佛号,即使恶人到净土,也是大乘根机。小孩不懂事,看见和尚喊「和尚,阿弥陀佛!」这也是大乘根机;哪怕罪人被判罪很害怕,合掌念「阿弥陀佛,饶了我吧」,这也是大乘根机。这是法门利益,他本人没有这个德能;但是这句名号要念出来不容易。

 

       「他力大乘」就是靠佛的力量,也是「易行大乘」。「为佛果地绝对之大乘」,这个大乘法门是从佛果地来的,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成佛的圆满果报,佛将它施予众生。《弥陀要解》有一句话很好:「释迦牟尼佛即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是佛的果地觉悟,佛把它完全、毫无保留地给我们,令持名者跟佛一样。这样的大乘才称为「绝对大乘」。什麽叫绝对?就是没有相对的根机,也没有难行,通通都是大乘,因为是绝对的,是绝诸对待,没有相对。可能不可能、善恶、发心不发心都是相对——这些通通没有。

 

       这才可称为「真正一实境界之一佛乘」。「一实」就是纯一、真实。「一」就是万法归一,万法到「一」的时候,完全没有差别。「实」是真实。纯一、真实的一佛乘,「一佛乘」就是唯一的,都是成佛的,没有二乘、三乘。二乘是声闻、菩萨(小乘、大乘),三乘是声闻、缘觉、菩萨。天亲菩萨《往生论》称之为「大义门」,「大义门」就是大乘之门。往生净土是成就大乘之门,一到净土,已经进了大乘门,自然成为大乘,进这个门就是这家人。

 

       「大义者,大乘所以也」,这是昙鸾大师的解释。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赞叹净土法门,愿生净土是「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者」。大乘佛法到了登峰造极,叫「上衍之极致」。「上衍」是摩诃衍,是大乘的意思,「摩诃」是大,「衍」是乘。这里用上下来比。「不退之风航」,是不退之道的顺风航船。《往生论注》一开始引用「譬如水路,乘船则乐」,然後得出结论:

 

此《无量寿经优婆提舍》,盖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者也。

 

       用词很优美,很有加持力。「不退」是大乘菩萨不退转地。而且是「风航」,这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坐在船上靠他力,还是顺风,劲风鼓帆,乘风破浪。

 

       「善导大师说为『顿教一乘海』」,「一乘」就是所有众生通通成佛,唯一佛乘度众生,像大海一样广大。大海有几个意义:

 

       第一,摄受一切众生像大海一样,没有一个遗漏;
       第二,圆满一切功德像大海一样,没有一点不圆满;
       第三,能总摄万法、一切修行,像大海一样。
       所以「海」字最圆满。

 

       「五乘齐入」,对根机没有选择。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本来五乘不平等,一旦入一佛乘,通通平等。

 

       这段是解释净土法门大乘的特点,跟圣道法门大乘的特点有个比较。

 

解释分科

       先看下面的图表。

 

 

       上面这个图表相对复杂一点,我们一半一半地看。

 

       二藏二教之教判,首先是引文,接下来是释义。

 

       引文引用两段,就是《观经疏·玄义分》中「二藏之中何藏摄?二教之中何教收?」那两段。

 

       先把这段文引用出来,接下来解释怎麽判。二藏二教的教判是善导大师在《观经疏·玄义分》这段文判的,接下来解释。先解释二藏二教;然後再解释取判意图,为什麽取二藏二教来判净土,有它的意义。

 

       释二藏二教时,先明什麽是二藏,就是声闻藏、菩萨藏;再明什麽是二教;再说这是诸宗所通用的。

 

       接下来总明取判意图。「总、别」是一对词,「总」是总体,「别」是分别。首先总判净土是大乘菩萨藏,对应哪一句呢?「善导大师依之判净土教於二藏当中属大乘菩萨藏」。第二句,「於二教当中为顿教」,这就是总判净土为顿教。接下来「即是言通而意别」。这里把它分得比较细,在总明中分为三个层次:第一,说它是大乘菩萨藏;第二,说它是顿教;第三,说明虽然用了一样的名词,但它是言通意别,有特别的意思。

 

       言通意别,是在哪个地方表明的呢?下面把它详细解释出来,「别明」就接在下面了。

 

 

       从两方面来分别说明:一是先约菩萨藏,「约」就是针对哪一个方面;再就顿教来说明它取判的意图。

 

       约菩萨藏先明「诸宗通意」。诸宗通意是什麽呢?就是「如禅、密、天台、华严等,也皆为大乘,但皆依行者之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得名」等等,这是诸宗的通意。通意有五个「通」:它们都有择机,不管是否是大乘法门,通通都对根机有选择;通通是自力的;通通是难行的;通通是因地的;通通是相对的。

 

       接下来和它比较,就明「净土别意」。「别」在什麽地方?「依法门利益」。按照严格的科判,「依行者根机」和「依法门利益」这两句话是不用的,但是这两句话写在上面很清晰,「别」在什麽地方,「通」在什麽地方,所以这五个字挺好。「净土别意」,「别」在哪个地方呢?「依法门利益」,它是依法门利益让我们得大乘的。这个人是大乘人,他不是以根机来得大乘的,而是修学的法让他得大乘,所以这是法门利益。法门利益里,一个是「直述」,直述就是直接表达。从根机来讲,「於净土门,行者虽无大心大行」,这就是根机。是什麽样的根机呢?没有发大心,没有行大行。「只是称名愿生」,这是行法,也没有修六度万行,只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愿生西方净土。「而乘佛愿力,必得往生;往生则自发大心,自然成佛」,这就是利益。

 

       「论机,虽有似人天、小乘,而由法门利益,得名大乘,故净土大乘为不择机大乘、他力大乘、易行大乘,为佛果地、绝对之大乘、真正一实境界之一佛乘。」这是讲结论。

 

       这个结论,前面是直接表述,下面再引用几位祖师的话来证明,先引用天亲菩萨的,再引用昙鸾大师的,再引用善导大师的。

 

       这是讲约菩萨藏。

 

渐教与顿教

       下面来说渐教和顿教。约渐教、顿教,来判净土是顿教,这里面有特别的意思。

 

       1.直判

       又,渐教为渐进成佛之教,须经长时多劫,次第升进而成。顿教为顿速成佛之教,不须渐历时劫、阶位等,故称为顿。净土为顿教,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天亲菩萨《往生论》明「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什麽是渐教呢?「渐教为渐进成佛之教,须经长时多劫,次第升进而成」,成佛是渐渐地,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这叫渐教。还有一种说法:先说小乘,再转说大乘,这也叫渐教。这里是从它的渐次、次第,从时间上、时节上、次第上,这称为渐教。

 

       顿教没有这些,「为顿速成佛之教,不须渐历时劫、阶位等」,不需要慢慢地经过多长时间,上次讲的,要经三生六十劫、四生百劫、三大阿僧只劫、百大劫,不需要经过这些;也不需要渐渐地经历一些阶位,这称为「顿」。就像上楼梯,一层楼一层楼地往上爬,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迈步,这叫「渐」。坐电梯,「呼」地到顶了,甚至感觉不出来是到了哪一层,这不就是「顿」吗?

 

       接下来说「净土为顿教」。前面先是分别渐、顿的意义,解释顿教之义,然後直接判净土为顿教。

 

       直接判的时候,引用了两段经文。

 

       第一是「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诸地之行」是一地接一地,慢慢地往上升进。「常伦」,「常」是平常,「伦」是次序,就是一般的、平常的次第,一地一地地修行。而净土法门「超出常伦诸地之行」,这不就是「顿」吗?然後说「现前修习普贤之德」,「现前」就是一念之间、当下,没有时间上慢慢的过程。「普贤之德」是什麽德呢?就是普贤愿海,证入普贤性海。这里的「普贤」不是指普贤菩萨,不是指普贤十大愿王的普贤菩萨,法藏比丘发四十八大愿比普贤菩萨更早。「德」是普贤性海。「普」是普及於一切,普门示现因地行相,没有一门不能示现的,到了净土就是这样。「贤」是贤德、贤圣。

 

       第二,天亲菩萨《往生论》里也说明它是顿教:「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顿」就是顿速,不是按次第慢慢来的;然後又说「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都是指顿速、圆满。

 

       在判净土为「顿」时,举出了这一经一论的证据。

 

       前面是「直判」,直接判净土是顿教。

 

2.对判

       接下来是「对判」,对比禅、密、天台、华严这些顿教来判。先讲诸宗,再讲净土。

 

       禅、密、天台、华严皆名顿教,但都要求断惑证理,故仍是渐教,所谓「於法虽顿,望机成渐」。唯有净土一门,显明未断惑凡夫直出三界、不退成佛,故是顿中之顿。

 

       讲诸宗说什麽呢?「禅、密、天台、华严皆名顿教」,他们都标榜是顿教,从教理上都是这样。比如禅,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顿速得很;密宗说即身成佛,不是顿教吗?天台有六即佛,华严也是佛的境界:都是顿教。

 

       「但都要求断惑证理,故仍是渐教,所谓『於法虽顿,望机成渐』」,诸宗的顿教,从教理来讲是的,在大乘八宗中,唯识宗被称为渐教,其他几个宗都是顿教;但是,诸宗顿教要求修行的人一定要断惑证理,如果没有断除惑业、证悟真理,仍然是流转生死的凡夫,那没有意义。断惑证理是分分断,不是马上就成佛。当然,如果是上等根机,或古佛再来示现成佛,那另当别论。所以「於法虽顿」,於教法讲虽然是顿教;「望机成渐」,以一般的众生根机慢慢修,无明分分破,实相分分证,不就成渐了吗?禅宗也讲「悟後起修」,悟了之後再起修,悟的境界虽然高,一悟直超如来地,修行时还是要一步一步慢慢来,所谓「望机成渐」。

 

       净土门的「顿」是怎样的呢?对判,「唯有净土一门,显明未断惑凡夫直出三界、不退成佛,故是顿中之顿」。这怎麽能比?没法比。圣道诸宗中,没有哪个法门能够不断烦恼惑业就能成佛,不断烦恼惑业就能成佛,那怎麽可能!但净土法门不断惑业就能成佛,这个「顿」超越了根机;而且不仅法上是顿,「超越常伦诸地之行」,从根机来讲,也没有「望机成渐」,不断惑的凡夫可以直接超越三界,得阿鞞跋致,不退成佛,所以这是顿教中的顿教。

 

3.引释

       下面引用两段解释,这两段文是善导大师的《般舟赞》里的。先有个总标,标出引释它的意义。

 

       与而论之,圣道门中亦有顿教;夺而论之,圣道门总为渐教,唯净土一门为顿教。

 

       这一段可以作为前面的结论,也可作为後面两段文的引子。「与而论之」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说,站在圣道门的立场上,赞叹它。「与」就是给予,多补一点。就像出去买菜,称完菜是平秤,就加一根;如果多了,抽掉一根:这就是与和夺的意思。「与而论之,圣道门中亦有顿教」,圣道门有渐教、顿教,可以承认。「夺而论之」,什麽叫「夺」呢?这显示净土法门的超越性:与而论之,圣道门有顿教、渐教,净土门通通是顿教,要门也是顿教;夺而论之,整个圣道门跟净土门一比就算渐教,净土门称为顿中之顿。为什麽?圣道门望机成渐。

 

       下面引用了两段。

 

《般舟赞》言:
或说人天二乘法,或说菩萨涅盘因。
或渐或顿明空有,人法二障遣双除。
根性利者皆蒙益,钝根无智难开悟。
璎珞经中说渐教,万劫修功证不退。
观经弥陀经等说,即是顿教菩萨藏。
一日七日专称佛,命断须臾生安乐。
一入弥陀涅盘国,即得不退证无生。


我们边读边解释。

 

       「或说人天二乘法,或说菩萨涅盘因。或渐或顿明空有,人法二障遣双除」,这是讲圣道法门,一般通途的五乘教法,人天、二乘和菩萨。菩萨才讲涅盘因,怎麽样修行,得大涅盘果,菩萨是大乘。接着说,菩萨乘里「或渐或顿」,有渐教,有顿教;渐教、顿教都是明空和有——或从般若性空,讲空的法门,或讲有的法门。「人法二障遣双除」,不管修什麽,修渐教,修顿教,修空,修有,都要「人法二障遣双除」,破我执、法执,证悟人无我、法无我,这就得利益了,解脱成佛就有希望:这是原则和标准。

 

       原则、标准一对照,一衡量,就怎麽样呢?「根性利者皆蒙益」,上根利智的人只要按这些法门修行,通通都可以得利益,没有假的,佛法不会是虚假的。然而,下句说「钝根无智难开悟」,钝根的人没有智慧,也不知道怎麽叫人无我,天天就是「我」,哪里不是「我」?「我」的鼻子,「我」的眼睛,「我」的儿,「我」的房,什麽都是「我」,这就是钝根。

 

       对钝根的人来讲,开悟都没有达到,做不到「人法二障遣双除」,所以接着再判,前面是「或渐或顿」,接下来总说是渐教。「璎珞经中说渐教」,《璎珞经》是一部大乘经典,说这些法门,对钝根而言,「望机成渐」,通通属於渐教。要怎麽办呢?「万劫修功证不退」,就要慢慢修行,时机因缘不断成熟,经过万劫这样很长的时间累积修行,才能证悟不退转,这不是渐教吗?

 

       接下来讲净土门。圣道门,与而论之,有渐有顿;夺而论之都是渐,「璎珞经中说渐教」。净土门呢,「观经弥陀经等说」,「等」就是指《无量寿经》,都是讲净土法门、极乐净土的。「即是顿教菩萨藏」,怎麽称为「顿教菩萨藏」呢?这里没有说根机选择,没有说「根性利者」「钝根无智」,没有这些;也不谈「人法二障遣双除」。

 

       「一日七日专称佛」,一天、七天,若一日、若七日地念佛。「命断须臾生安乐」,「命断」是指一辈子,很短的时间,「须臾」也是很短的时间,刹那之间就往生极乐净土,没有「万劫修功证不退」。这怎麽能比呢?一个是「万劫修功证不退」,一个是「一日七日专称佛,命断须臾生安乐」。

 

       「一入弥陀涅盘国」,一旦往生极乐净土,所谓「极乐无为涅盘界」,「即得不退证无生」,当下证悟不退转,证悟无生法忍,自然成佛。跟前面「万劫修功证不退」相比,这里是「即得不退证无生」,这个「顿」超越很多。

 

       上面是《般舟赞》中的一段文。

 

       接下来说:

       初明五乘教法,於大乘中有渐有顿;众生不堪,顿还成渐。次明净土法门之顿教菩萨藏,人人堪行,速疾超证,故为绝对顿教。

 

       众生根机修行不来,「钝根无智难开悟,璎珞经中说渐教」。「次明净土法门的顿教菩萨藏,人人堪行」,「一日七日专称佛」,哪个不会?「速疾超证」,「命断须臾生安乐。一入弥陀涅盘国,即得不退证无生」,这不是「速疾超证」吗?这是绝对顿教。

 

       这些文都很好,读起来特别有加持力,又好懂,又有意义,法喜充满。

       又说:

门门不同八万四,为灭无明果业因。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门门不同名渐教,万劫苦行证无生。
毕命为期专念佛,须臾命断佛迎将。

 

       「门门不同八万四」,佛一代教法,八万四千法门,虽各个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为灭无明果业因」,通通要灭除无明的果、无明的业、无明的因,以这个为目的、为目标。这就不容易,讲八万四千法门,就是渐教。这句话是说,这需要通过灭无明果业因,来出生死、成佛道。

 

       而净土呢,「利剑即是弥陀号」,是锋利的宝剑,智慧的宝剑;「一声称念罪皆除」,一声称念,所有的罪,无明果业因,名号宝剑一斩两断,全部斩断。

 

       「门门不同名渐教」,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不同;虽然不同,总是有一个共同的原则,都是要「灭无明果业因」的。灭无明果业因要经过万劫苦行,才能除无明、证无生,所谓「万劫苦行证无生」,这不是通於渐教吗?渐教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

 

       净土门是「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毕命为期专念佛,须臾命断佛迎将」,顶多就是这一生专念佛。这一生是很短的,是不是?「啊」的一下四十了,「啊」的一下五十了,再「啊」的一下六十、七十、八十了。

 

       下面解释说:

       即是总以一代八万四千法门皆名渐教,独以称念弥陀名号为顿教。一声称名罪皆除,故以利剑形容之;其余则非圆顿,万劫苦行,犹如钝刀,而非利剑。

 

       文殊菩萨骑着青毛狮子,挎着一把宝剑。文殊菩萨的宝剑是智慧的宝剑,是般若宝剑,可以断除烦恼;但是这宝剑如果在我们身上挎着,就成了钝刀,「其余则非圆顿,万劫苦行,犹如钝刀」,不是利剑,半天割不断,割着又很疼,因为不会用,没有这个智慧,开不了智慧。文殊菩萨宝剑一抽就抽出来了;咱们一抽,剑鞘还夹着,连宝剑的剑鞘都拽不出来,般若智慧藏在里面,开发不了,宝剑拔不出来。文殊菩萨要用宝剑很简单的。

 

       不过,文殊菩萨智慧虽然很高,智慧的利剑很锋利,但跟六字名号比,仍然还差一截。这把六字名号的宝剑非常锋利。古代有两把很有名的宝剑——干将、莫邪,毛发放在上面一吹就断了,很锋利。手无缚鸡之力的人,现在居然成了一个佩带宝剑的勇士。宝剑很锋利,小孩如果拿在手上,可能会割着他;不擅舞剑的,一舞,把自己耳朵伤了。阿弥陀佛名号宝剑是很方便的,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不占空间。孙悟空的金箍棒放耳朵里,我们根本就不用,我们放到哪里?放肚里,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出来了,像法宝一样。我们的三业,贪瞋痴三毒烦恼的绳索把我们捆住了;只要一念佛,就把它们都化解掉了。

 

       下面有两个图表。先看第一个图。

 

 

       佛法有小乘和大乘。大乘里有圣道门和净土门。

 

       圣道门是依行者的心行。什麽是心行呢?就是菩提心和六度万行;所以它是难行的大乘、自力的大乘,也是因地修行的大乘,历劫证果不定。

 

       净土门是依法门的利益,即使没有发菩提心,而发了愿生心,没有修六度万行,修念佛一行,就可以了;它容易,所以是易行大乘、他力大乘、果地大乘,一生成佛决定。圣道法门是历劫证果还不定;净土法门是一生成佛决定,它是大乘,这样的大乘是超越的。

 

       再看第二个图表。

 

 

       佛法有小乘和大乘。大乘里分为渐教和顿教,顿教里有圣道门和净土门。净土门是顿教,不会在渐教里出现。圣道门有渐教,有顿教;不过圣道门是断惑证理,所以望机成渐,根机如果做不到断惑证理,就慢慢地万劫修行,不能这一生顿断生死流转。净土法门不断得证,「不断烦恼得涅盘分」,这是昙鸾大师所讲的,是顿中之顿。

 

总结

       下面这一段是对上面作一个总结。

 

       如上三师教判,昙鸾大师为就行者因地之行法,以六度万行为难行,称名一行为易行,劝舍难行道而取易行道,故难易二道之教判为「约行教相」;道绰大师就行者所求之果证,以此土入圣证果为圣道门,往生净土成佛为净土门,故圣净二门之教判为「约证教相」;善导大师直接从净土教本身之大小顿渐来判属,故二藏二教之教判即是「约教教相」。

 

       三种教相的判释——难易二道、圣净二门和二藏二教,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判的。

 

       龙树菩萨、昙鸾大师,「以六度万行为难行,称名一行为易行,劝舍难行道而取易行道,故难易二道之教判为『约行教相』」,是就修行的方法判释教相。

 

       道绰大师是「就行者所求之果证」,是求在这个世间证悟菩提呢,还是求往生净土成佛,是就果证的目标来判释,而判此土入圣证果为圣道门;在这个世界修行成不了,要往生净土成佛,这称为净土门,所以圣净二门的教判称为「约证教相」。这种教相是从目标上所求证果这个立场来判的。

 

       善导大师的教判又不一样了,他是直接从净土教本身,它到底属於大乘还是小乘、是渐还是顿来判属,所以二藏二教的教判是「约教教相」,是直接从教法本身来说明它的殊胜和超越。

 

       这是三个方面:「约行教相」「约证教相」和「约教教相」。

 

       教是能诠,行是所诠;教、行是能证之因,证是所证之果。由此教、行、证三方面之判释,一宗之大方针明确,净土宗成为独立宗派。

 

       「教是能诠」,「诠」是诠释。行是它所诠释的。「教、行是能证之因」,有教和行才能够证果;证是所证的果:它们有这麽一个能所关系。能所在教、行、证三方面的判释都非常清晰,净土宗的大方针非常明确,净土宗就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派,非常完整地体现出来。

 

       三师教判中,净土宗正用教判为圣道、净土二门之判。这是因为从立名意义来说,「圣」即无漏圣智,「道」即通,行无漏圣智,能通涅盘果,故称圣道;「净土」即期待往生净土。「圣道」「净土」明白无误,共同认可。而难易、渐顿之说,由行者业习、好乐不同,互存是非,易生混淆。

 

       我们在系统学习的时候,三师教判都会说到,平常我们讲的时候,讲净土宗很少说易行道,易行道是解释性的,净土宗是标举性的;也不说顿教、菩萨藏,这都比较模糊。在三师教判当中,净土宗正用教判是圣净二门判,它比较清晰明了,不会使人误解。

 

       从立名的意义来讲,「圣」是指无漏圣智,「道」就是通的意思,昙鸾大师解释说:行无漏圣智,能通涅盘果。这叫圣道,是大家共同认可的。「净土」就是「期待往生净土」,愿意往生西方净土。所以,「圣道」「净土」,从名相来讲,很明白,没有任何可误解的;不管修行哪一宗的人都共同认可——净土门的人一听也很明白,也认可,圣道门一听也很明白。

 

       难易、顿渐,比较起来,由於「行者业习、好乐不同,互存是非,易生混淆」。什麽是「互存是非」呢?就是不认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难行道到底难吗?不难,根机问题」,有人会这样说,认为不难。比如有人说「老太太不识字,诵经很难。我文化很高,诵得很好,很溜,不难」,他觉得诵经也挺好。渐和顿也是一样的,各宗判的都不一样,有些纷争、分歧。

 

       下面这张表,说明「三师教判」,很清楚。

 

 

       昙鸾大师难易二道判,难行、易行,我们取易行;道绰大师圣净二门判,圣道、净土,我们用的是净土;善导大师二藏二教判,在二藏当中是菩萨藏,在二教当中是顿教。圣道净土二门判是净土宗正用教判,是用这个标举的。

 

       再看下面这张图。

 

 

       二藏二教的教判,是「约教教相」,属於能诠,就是解释性的,是来解释行法的。难易二道判是「约行教相」,是所诠。教和行是能证之因,教就是理论,理论指导修持、修行,理论和修行是一体的,缺一不可,有理论,有实践,才有可能证果:这是能证。证的果是什麽,叫所证。圣净二门判是「约证教相」,这是果。因果关系非常清晰。

 

       再看下面这张图表。

 

 

       三师教判的总结,就是总结刚才那一段,有三点:

 

       第一,各自特点,约行、约证、约教;
       第二,综合的功效,由於三师教判在整个净土宗一宗方针明确,使净土成为独立的宗派。
       第三,正用教相,是指圣净二门判。


(待续)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