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1~5)
二、第二部分
下面,念佛法语还有第二部分。都是简单的法语,为什麽分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呢?是因为它们的类别有点差别。
第一部分主要就是单刀直入的,第二部分主要是教理方面的。这两部分是相辅相成的。单刀直入、简洁明快的话语,本来是从稳健扎实的教理里边说出来的,不能随便讲;稳健扎实的教理也是让我们能够单刀直入,契入念佛。所以分成这两部分。
前面也有几篇短文。第一篇是《净土宗大意》,第二篇是《一枚起请文》,第三篇是《二枚起请文》,第四篇是《念佛决定往生文》,第五篇是《一纸小消息》,再下来是《十念法要》。法然上人的法语都很简短。
如果以法然上人法语的重要性来讲,《一枚起请文》是他最重要的法语,因为这是法然上人的绝笔,是他临终之前写下来的,也是净土宗的行人早晚课诵必念的法语。但在慧净法师编的《法语篇》当中,没有把《一枚起请文》放在第一篇,而是放在第二篇,把《净土宗大意》放在第一篇。为什麽呢?这个是有次第关系。因为净土宗大意主要是说明圣道门和净土门的区别:一个是自力,一个是他力。一个是仰佛本愿,一个是靠自己修行。所以,了解这个分界线的话,底下才能够很顺畅。
所以,学习这个法门,首先在教理方面,对圣净分判要清楚,这样心中才明了。为什麽念佛这麽容易往生?靠他力嘛,靠佛力嘛。所以,首先第一篇,在这个原则方面,心中扎扎实实打下基础,那我们以後学习下去就容易贯通。如果这一关你过不了,底下你就抱着个疑团,「哎呀,这麽容易?我听别人讲经,不这麽容易嘛……」那是你的心结没打开。所以,把《净土宗大意》放在第一篇,使我们打开心结。
净土门之修行者,是还愚痴生极乐;圣道门之修行者,是极智慧了生死。
圣道门就是难行道,娑婆得道,自力断惑、出离生死之法门,凡夫难修难行;而净土门呢,极乐得道,他力断惑、往生净土之法门,凡夫易修易行。
你把这个分界线分清楚之後,你才可以入净土门,把圣道门能够放下来。你也不会把圣道门和净土门混淆在一块儿,搅在一起搞不清。说容易嘛,又想到难;难吧,又做不了,又想容易。结果呢,混在一起。所以,考虑次第的关系,把这个放在第一篇,让我们明了圣净的分界。自力和他力、难和易。
南无阿弥陀佛。
一、劝进念佛之处,皆第十八愿之成就文
今天开始学习念佛法语的第二部分。
《法然上人全集》302页。总共二十三条,我们还是一条一条地来先读诵,然後解释。
诸经之中所说之极乐庄严等者,
皆四十八愿之成就文也;
劝进念佛之处者,
第十八愿之成就文也。
《观经》之「三心」、
《小经》之「一心不乱」、
《大经》愿成就文之「信心欢喜」,
与流通文之「欢喜踊跃」,
皆「至心信乐」之心也,
以此等之心,释念佛之「三心」也。
我们介绍过:第二部分的法语,相对比较偏重教理方面。这里是法然上人对於四十八愿的说明。四十八愿,从经文来讲,只出现在《无量寿经》当中,可是有关极乐世界的庄严景象,还有众生念佛往生,释迦牟尼佛在很多经典里边都有说明。这些经典所说到的极乐世界、念佛往生,和四十八愿的关系怎样?应该怎样来看待、来判断?法然上人就跟我们说了:诸经(就是除了《无量寿经》之外,比如说《观经》、《弥陀经》,还有其他的一些经典),只要是说到极乐世界种种庄严景象的,这些都属於四十八愿的成就文。
所谓「成就文」,是相对於愿文来说的,愿文是阿弥陀佛因地做法藏菩萨所发的愿。发这个愿有没有实现呢?有没有完成呢?完成之後是什麽样的状况呢?这个叫「成就文」。如果没有成就的话,极乐世界还没有,阿弥陀佛也没有;有成就文,就说明四十八愿已经实现。所以,不管其他的经典怎麽描写,那都含摄在四十八愿当中,所以,以四十八愿作为纲宗。
其中讲到念佛的地方,「劝进念佛之处」,所谓「劝进」,就是劝我们众生要升进不退而念佛,这个就是第十八愿的成就文。比如说大家都知道《楞严经·念佛圆通章》说:「如母忆子,如子忆母,母子相忆,不相违远。」如果以我们净土宗来看,讲的也是第十八愿的念佛。
「《观经》之『三心』、《小经》之『一心不乱』、《大经》愿成就文之『信心欢喜』,与流通文之『欢喜踊跃』,皆『至心信乐』之心也,以此等之心,释念佛之『三心』也」:《观经》所讲的「三心」,就是劝进我们念佛的,「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这「三心」说的就是念佛。虽然看起来是讲信心,其实就是说的念佛,「若一向念佛者,自然具足三心」。《观经》讲「三心」也好,《小经》讲「一心不乱」也好,这个都是讲第十八愿的念佛。念佛是信行合一的、信行不离的念佛。信心和行持是互为表里的关系。《阿弥陀经》讲的「一心不乱」、《大经》「愿成就文」所说的「信心欢喜」(「愿成就文」:「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发愿,愿生我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叫做「信心欢喜」)、「流通文」讲的「欢喜踊跃」(「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这是心哪,有信心才有欢喜,如果疑惑,在那里担心害怕,哪有欢喜呢?没有了。像一个穷人,他要发财了,就会欢喜了,「哎呀!我快要发财了!」他明天如果比今天更苦,他就没有欢喜了),法然上人说:这都是第十八愿所讲的「至心信乐」。
所以,这个「一心不乱」的解释,不像一般解释为「理一心、事一心」,那一种功夫,而是第十八愿讲的「至心信乐」。因为从道理来讲,《观经》也好,《弥陀经》也好,其他经典也好,讲到念佛往生的,不可能违背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阿弥陀经》既然是劝我们念佛,说「闻其名号,若一日,若七日」,这个就「乃至十念」;「一心不乱」就是第十八愿的「至心信乐」,道理如此。
这一段文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我们读诵一切经典,都要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作为我们的眼睛,以这个来衡量,来看经文,才能看得懂。不然就混乱了,这个「一心不乱」就解释为一种功夫啦,一种禅定啦……但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当中,尤其是第十八念佛往生愿里没有这样说啊!没有说要怎样的功夫,就说「乃至十念」。
如果阿弥陀佛说:「你到我的净土来,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就可以。」而释迦牟尼佛说:「你要达到禅定一心不乱,不然就不能往生。」岂不是两尊佛闹矛盾吗(果然闹矛盾的话,也要听阿弥陀佛的)?
所以,不可能是不一致的。这里的「一心不乱」,必须根据第十八愿的「至心信乐」来解释。所以,善导大师就解释为「专复专」:「一心」就是专心、不疑惑;「不乱」就是专行,专门念佛,不杂乱,不动乱。
二、四十八愿一一皆有念佛往生意
故善导和尚释为「一一愿言」也。
如「无三恶道愿」,
恐惧三恶重苦之众生闻之,
生欣慕心,而以念佛为正因也;
自余诸愿准之。
故四十七愿为欣慕愿,
第十八愿为生因愿也。
前面说四十八愿成就、第十八愿成就。这里就四十八愿来说,每一条愿、每一条愿,都包含「念佛往生」这一层意义,所以,善导和尚才解释为「一一愿言」,这是在《观经疏》的〈玄义分〉,善导和尚的原话是:「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善导大师是把四十八愿每一条、每一条愿都解释为第十八愿的念佛。
当时有一段公案,是法然上人跟重圆上人,还有另一位同行,大家在一起讨论这一段话。有一位就说了:「这个可能是笔误,『一一愿言』,『一』字可能写错了,应该是『有一愿言』,大概搞错了。」这个解释听起来也有道理啊,四十八愿里面只有一条愿这样讲,第十八愿这样说的嘛!法然上人就发表意见,讲了上面这段话,不同意他那个解释。是说每一条愿、每一条愿都有这个含义,都是念佛往生之义,所以善导和尚才解释为「一一愿言」。
接着他进一步解释说:
「如第一愿,无三恶道愿」:无三恶道愿怎麽能够说「一一愿言,念佛往生」呢?
「恐惧三恶众苦之众生闻之,生欣慕心,而以念佛为正因也」:听到这个愿,我们造作了三恶道重罪的贪瞋痴凡夫,恐惧将来堕落三恶道,受大苦恼,这样的众生听到说:「哎!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那我愿意去!」这就发起欣慕心;那怎麽去呢(愿意去是目的,方法呢)?就来到第十八愿。所以,通过这一愿,就把我们引导到第十八愿当中,为了让我们念佛往生,以念佛作为往生的正因。
「自余诸愿准之」:其他的四十七条愿,就不一条愿、一条愿地解释了。其他每条愿,都可以这样推论,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也曾经打过这个比喻: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根本的目的,虽然我们分解出来,会有一些具体的小事情,一件、两件……,但是根本目的是指一件事情。比如说我们这里附近住着三峡移民,当初为了三峡移民,政府有很多工作要做:要划拨土地,要开辟道路,要建造房屋,要铺设自来水管,要建公园、建学校、建医院、建邮局……,很多都要建。负责整体建设的官员,你问他说:「你是做什麽的?」他不会跟你说「哎呀,我是建水管的」,「我是建公园的」……他不会这样讲。干什麽?「为三峡移民!」他会讲这件事情。分析起来很多,但是,其实是为一件事:为了让移民来这里住。
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其实根本的目的就是第十八愿:把我们这样的众生从娑婆界苦恼的地方移民到极乐世界。唯此目的,才要有无三恶道愿、不更恶道愿、身皆金色愿、无有好丑愿等等。也像三峡移民一样,为了让你移民,所以要有公园,要有学校,要有邮局,要有商店,等等等等。为了让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法藏菩萨誓愿成就庄严的净土,等等四十七愿。所以,底下说:
「故四十七愿,为欣慕愿,第十八愿为生因愿也」:这一段也是很重要的,是我们看四十八愿的一个眼睛。「欣慕愿」,「欣」是欣求,「慕」是羡慕。四十七愿是发起我们对极乐世界的欣求和羡慕之心,这个叫「欣慕愿」。但是,四十七愿的本身,并不是让我们就能往生的。比如第一条无三恶道愿,怎样往生?没有说明。第二条愿也没有,其他所有愿,包括第十九愿,也是欣慕愿,它不是往生的生因愿。以此观念来讲,生因愿第十八愿,就是念佛往生愿。若以法然上人这一段法语来看,他是以善导大师思想──唯以念佛作为往生净土正因。善导大师说:「唯标专念弥陀名号得生。」而不认为靠诸行去往生;诸行在第十九愿当中,它是「欣慕愿」,不是「生因愿」。「生因」就是往生的正因,正因只有一个──专修念佛。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道路。所以这个叫「生因愿」,往生的正因。
其他四十七条愿,就是「欣慕愿」。打个比喻:比如说我们到了杭州这座旅游城市,一出火车站,就来了很多搞旅游行销的,看你是来旅游的,就来拉你,拿着画册就来给你介绍:「哎呀!杭州西湖很美啊!苏堤春晓啦,花港观渔啦……」拿图片给你看,还告诉你路线怎麽走,省时省力,价格优惠……他讲这麽多话,都是让你欣慕,让你意愿去看。最後要去旅游的时候,车在旁边,那部旅游车,就是第十八愿,你要坐上去才能达成旅游目的。其他的种种讲解,是四十七愿。「那好啊!那个地方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无有三恶道……」这样,我们就产生欣慕之情。真正怎麽去,还是要坐车。我们怎样到极乐净土?其他四十七愿是帮我们建立一个目的──目的是在西方,让我们愿意去往生;方法是第十八愿。
三、往生之业,平生成就
往生之业成就,
亘於临终、平生。
本愿文不简别故。
这一段文也很有启发意义。因为我们一般的人虽然念佛,心中都以为说:不到临终的时候,大概往生之业不成就。平时念佛就等待临终那一个时刻。好像平时都是训练,都是实习;到临终的时候,才是真刀真枪,要去往生了。平时(平生的时候)不能决定能往生。就抱着这个观念。这个观念多少是有疑惑心在当中、不定在当中。所以,上人在这里就解释说:
「往生之业成就」:就是说这个人他决定能够往生,他的往生业已经成就了。比如说,一个人造了堕地狱之业,他就是「地狱之业成就」。以恶心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等等,那他就肯定要堕落地狱,不管他死没死,他虽然要过二十年再死,那现在就已经决定了他要堕地狱。是这麽一回事情。
「亘於临终、平生」:「亘」就是遍,就是包括了,从平生到临终,每一个时段,都是有可能「往生之业成就」。如果是临终的人,讲临终往生,像《观经》下品三生,讲临终念佛往生,是因为平时这个人没有遇到念佛法门,没有愿求西方极乐世界,他是临终遇法(善导大师用四个字来说明:「遇法时节」),遇到这个念佛法门的时间,是在临终的时候。他只有临终成就了,他平时没遇到啊,他怎麽成就?临终遇到,临终念佛,临终成就;平时遇到这个法门,专修念佛,平生就成就了。所以叫「亘於临终、平生」。那有什麽道理呢?
「本愿文不简别故」:「本愿文」就是第十八愿的愿文,「不简别」就是没有特别说明一定要临终成就,因为「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底下接着就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一定限制在临终,就要在後面加一句话了:「乃至十念,临命终时,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不谈临终、平生,那就是说这个「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就贯彻临终和平生。你平时这样「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平时就决定。所以,善导大师才把念佛称为「正定之业」。「一向专念」,「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既然如此,我们平时念佛,信顺弥陀救度,专称弥陀名号,就往生决定了,不用疑惑了。所以法然上人在前面说到:「从他人手中获物,已获得者与未获得何者为胜?法然以已获得之心而念佛也。」我们从阿弥陀佛那里获得往生,有已获得,有未获得,虽然念佛,好像没有获得,等到临终的时候再获得,那就是忐忑不安了。是现在念佛就获得往生,所以经中也讲:「即得往生。」善导大师也经常说「即得往生」、「必得往生」、「定得往生」、「易得往生」、「皆得往生」、「无不往生」……这说明决定往生了。
四、为释「深心」而释余之二心
善导和尚为释「深心」而释余之二心也。
见经文之「三心」,无一切行;
至「深心」之释,始明念佛之行也。
《观经》里面讲「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善导大师都有详细的解释。不过法然上人讲:虽然解释「至诚心」,解释「回向发愿心」,但是这两条不是重点。是为了解释「深心」而解释「至诚心」和「回向发愿心」的,以何得知?
「见经文之三心,无一切行」:因为经文讲「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得往生」,经文比较简略,并没有把行持说出来,而是在九品往生里边,尤其是下品三生里边说念佛之行(「三心」是贯彻於九品的),经文在这里虽然没有把行持说出来,但善导大师在解释「三心」的时候,在「深心释」当中就说「五种正行」,然後说到「正定之业」。
「至『深心』之释,始明念佛之行也」:可见得善导大师思想很简单,很明了,是以解释「深心」的念佛之行,而说明「至诚心」和「回向发愿心」。
五、第十九愿:为引导诸行之人归入念佛之愿
第十九愿者,
为引导诸行之人,
归入念佛之愿也。
这个也非常重要。对於第十九愿,有人就提出一种观点:诸行也是生因愿,诸行也是阿弥陀佛本愿,也是往生的正因。因为第十九愿说「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法然上人和善导大师都不这样认为。法然上人在这里说了:十九愿是引导诸行之人,归入念佛之愿。
十九愿的愿文是这样的: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命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这是第十九愿的愿文。先讲「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然後说「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以上人这里的解释,「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就是十九愿的诸行的根机。他并不是说一个众生来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去求往生,不是的。是十方众生里面的什麽样的众生呢?十方众生当中这个「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这样的众生,你要归入念佛。从哪里归入念佛?就是後面的两句:「至心发愿,欲生我国」。方法呢?还是到第十八愿,「乃至十念」,所以这个就是引导诸行的人归入第十八愿「乃至十念」的专修念佛。
那麽,第十八愿是什麽样的根机呢?「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这个「众生」是什麽样的众生?它的修饰语、界定词在哪里呢?就是後面「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这样的众生。
十九愿的根机是什麽样的根机呢?是「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是善人、善机,定善、散善两种根机的众生。这样的众生,他要「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不是靠他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可以了生脱死,如果能做到,不用「发愿生我国土」了;那做不到的,「至心发愿,欲生我国」。方法呢,第十八愿讲过了,不再重复了;利益呢,「这样的众生,你要发愿欲生我的国土,念我的名号,临命终时,我来迎接你」。所以临命终时,就来迎接。这是引导诸行之人归入念佛之愿。
《观经》这一部经就是按照这样的次第来引导。同时,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当中,他有这麽一段话,解释第十九愿,他说: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等,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不同,佛皆劝以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这个就是讲的《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文」,众生根机各有不等,有上根、有中根、有下根,不管什麽根机,佛都劝你一向专念,也就是这里的「引导诸行之人归入念佛」。所以,在《无量寿经》的下卷「三辈往生」,都是引导诸行的人归入念佛,大家回去也可以看《无量寿经》的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