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概论讲记》(十八)
初祖和宗祖有何不同
一个宗派往往有很多位祖师。净土宗代代传续下来,一般都讲十三祖。这十三位祖师都很了不起,都是大德,那他们之间有什麽不同呢?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慧远大师是初祖,善导大师是宗祖,初祖与宗祖有什麽不同?与其他祖师有什麽差别?为什麽初祖不能叫宗祖,宗祖也应该是初祖啊?
先简略回答。
一宗之开宗祖师称「宗祖」,由宗祖向上逆推,与这个宗派渊源关系最早的祖师为「初祖」。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至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成立,故各宗宗祖皆为隋唐时代的中国境内祖师。初祖的时间则较早,有的为中国祖师,如净土宗以东晋时代庐山慧远大师为初祖;有的更加上溯至印度佛教,如天台宗以佛灭後七百年出世之印度龙树菩萨为初祖。
各宗宗祖皆为隋唐时代中国境内的祖师,从时间来讲,是隋唐时代;从地域来讲,一定在中国境内,是中国人或是从印度来到中国传法的人,比如达摩祖师。
初祖的时间则比较早,不一定是隋唐时代的。从国别和地域来讲,有的是中国祖师,比如净土宗以东晋时代庐山慧远大师为初祖,这是後人推戴的;有的上溯更远,地点到了印度境内,如天台宗是以佛灭後七百年出世的印度龙树菩萨为初祖。从时间、地域上,初祖和宗祖是不同的。
历史上,一个宗派往往有多位祖师。以净土宗为例,或说十三位祖师,或说十五位祖师。
一般讲净土十三祖,现在也有人说十五祖。昙鸾、道绰两位祖师,不论是从教理建设上,还是个人的德行、教化,以及对净土宗的贡献,都是顶尖级的,如果这两位大师不能被列为净土宗祖师,那就太说不过去了。这两位加进去,成为十五位祖师。
一般人对宗祖认识不够,而将宗祖与其他祖师平等齐观,以为都是祖师,都差不多。其实宗祖在一宗之内占有绝对崇高的地位,非其余祖师可比。
宗祖的身份、地位决定了他对後人的影响力,如果不了解这些,後人修学就会感觉找不到依据,就会模糊。尤其是净土宗的定祖,不是以法义上的承接关系,而是後人推戴的,这样就不知道到底依准什麽,初学、甚至很多修学净土门多年的,都没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观念。
今以净土宗宗祖善导大师为例,略明宗祖之特殊行德。
「宗祖」的概念,在净土宗里比较模糊。在天台宗、华严宗,这是很清晰的:天台宗毫无疑问是依智者大师,华严宗是依法藏大师,都是有规范的,很标准,很清晰。为什麽净土宗会这样呢?因为,净土宗定祖不是按法义传承关系,所以很模糊。模糊有什麽不好呢?後人修学没一个定准,就会摇摆。
宗祖特殊的功德体现在几个方面,下面列了七点,其中第七点是譬喻。
一、一宗之实际创立者。所谓开宗、创宗,即在善导大师之前并没有净土宗,善导大师之後才有净土宗;离开善导大师便没有净土宗,有了善导大师才有净土宗;净土宗等於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即是净土宗。
比如净土宗讲十三位祖师或十五位祖师,其中创立净土宗的这位祖师才是宗祖,只有一位,不可能有两位。什麽叫实际创立者?善导大师没有直接标榜说「我来创立净土宗」,但事实上是这样,所以叫「实际创立者」。「所谓开宗、创宗,即在善导大师之前并没有净土宗」,在印度有净土宗吗?没有。在善导大师之前有吗?没有。有了善导大师才有净土宗,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就是净土宗,两者是一体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不是净土宗其他祖师所能代替的,其他祖师没有这样的重要性。其他祖师是在不同的时代,有很高德行,而被推举为祖师;而完整的净土宗教理框架是在善导大师才有的。
二、一宗教理之集大成者。所谓集大成,如江水集各支流之大成,海水集诸江河之大成。善导大师之前,净土宗有关教理虽然含在龙树、天亲、昙鸾、道绰等菩萨、祖师的教着之中,但都是端倪的、隐含的、阶段的、局部的。善导大师秉承龙树、天亲、昙鸾、道绰之教,而更加组织化、系统化、规范化;着作《观经疏》等五部九卷教典,方成磅礡广大之净土宗理论。净土宗教理至善导大师发展到了顶峰,後人不过随学延续而已。
「集大成」是什麽意思呢?就是集小成大。「所谓集大成,如江水集各支流之大成,海水集诸江河之大成」,小河和长江能相比吗?江河和大海能相比吗?不能比。善导大师的着作,不是一部着作,而是五部着作;不是一卷两卷,而是有九卷。善导大师还着有《弥陀经义》,是解释《阿弥陀经》的,不过没有流传下来。如果讲净土宗系统的理论,之前的龙树、天亲、昙鸾、道绰都有贡献,但那是局部的、阶段性的、隐含的;善导大师把这几位祖师的理论集在一起,然後大成之,系统化、规范化、组织化:这就是所谓集大成,像海洋一样广阔。
净土宗教理到善导大师,发展到顶峰,圆满了。善导大师後面的祖师是随学和延续,在净土宗理论建树方面没有新的东西。
三、一宗行仪的规范者。佛法修持向来教行并重,以教导行,以行证教。一个宗派的创立,必须有圆熟的宗派理论以及明晰的行业规范,方为圆满。净土行法很多,很庞杂,一般人皆只鳞片爪地或修观想,或修三福回向,或重持戒,或重发菩提心,或亦称名;对诸种行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何者为胜、依何道理、如何安心等等概不明了,只是随个人喜好,茫然而修,互争高下。如此杂乱无章的状况,与俨然有序的宗派行仪岂有半点相应。
「一宗行仪的规范者」,这是宗祖特殊的行德之一。佛法修持向来教行并重,前面是说善导大师在教理上集大成,那行仪上也要有个规矩。这个规矩谁来定呢?一般人能定吗?一般人定了,别人会执行吗?有那样的权威性吗?宗祖就不一样了,就可以来定行仪,以教导行,以行证教。此即是教、行、证三者的关系。
「一个宗派的创立,必须有圆熟的宗派理论以及明晰的行业规范,方为圆满」,缺少一个就不圆满。在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里,有圆熟的宗派理论,非常清晰;也有明晰的行业规范,这样宗派就圆满了。
净土行法很多,很庞杂。释迦牟尼佛的很多经典都讲到往生西方,所以,经典中求往生的行法本来就很多。一般人修净土都比较零碎,对诸种行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哪种殊胜、为什麽这种殊胜、要如何安心修持相应的行法等等,都不够明了。「只是随个人喜好,茫然而修,互争高下」,喜欢打坐的、喜欢静心的,就觉得修禅定比较好;喜欢诵经的、喜欢讲法的、喜欢布施的,就认为自己这个行法好,互争高下,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安立和教仪规范。
善导大师立足於净土三经、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立场,判定正杂二行、正助二业,立五种正行,独以称名为正定之业;确定净土宗三心、四修、五念之安心、起行、作业,使得一宗行法之间的关系朗然清楚,「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成为最高准则,牢不可破,专修之人十即十生,杂行之人千中难得五三往生者,金口诚言,万代不易,古今相传,莫不遵依。
一般人没这个德,没有这样的认识和贡献。善导大师就不一样了,善导大师定下的行法是不能改变的,是真实不虚的;历代相传,奉为圭臬,不可以有偏差、偏离。
净土宗特重行持,即使一字不识、一文不通,只要依据善导大师所立「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无不往生,简而又简,捷而又捷。这对於芸芸众生的恩德,真是广大莫名!
善导大师定了这样的行业规范,好处在哪里?净土宗在教理的演绎方面不如天台宗和华严宗富丽、细密,而这恰恰是它的优胜、长处。教理懂多少不是最重要的,《观经疏》一开端先劝大众皈依三宝,也就是劝念佛,说明最重要的是行持。
老太太没文化,什麽都不懂,能让老太太学天台三大部、学华严的义疏吗?不可能。净土宗的教理最简单,她也没办法学。但不懂没关系,只要依善导大师所立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专修念佛,没有不往生的。所以是「简而又简,捷而又捷。这对芸芸众生的恩德真是广大莫名」。我们和一字不识的老太太一样,甚至还不如人家,念佛还没她老实呢。善导大师定这样的行仪规范,对广大众生的恩德非常大,从古到今,成就了千千万万人念佛往生。这不是其他祖师能做到的。
善导大师判行法为正杂二行、正助二业,从而确定称名为净土宗的根本行法。在这之前,龙树菩萨所说「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就有了本愿称名的思想,天亲菩萨所说赞叹门「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就是称名,到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前面这几位祖师都有讲称名;但这些都不够鲜明,尤其是没有确定完整的理论和行仪规范。
到善导大师就确定下来了:专修念佛称为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在五种正行里是最高的。这种解释,可以说既有经典依据和祖师传承、来历,同时也是创发性的。一般人都认为修行观佛肯定超过称名,认为发菩提心、读诵大乘经典等大乘修行更加殊胜;把称名看得低,因为称名简单嘛。善导大师一下就翻案了:称名最高,是正定之业,最殊胜,最容易,最安全,最有保障;理论基础——「顺彼佛愿故」,同时也有祖师传承:这些是善导大师的贡献。
四、一宗证悟最深者。净土宗念佛三昧为诸三昧中王。在净土宗的念佛实践上,善导大师深证十三定观的观佛三昧,及称名念佛三昧,极乐胜境常现眼前,如来慈尊亲炙无碍;口称一佛,便放一光,神迹感应不可思议。其他祖师难望其项背。
在证悟方面,善导大师也不是其他祖师能比的。
经典上说,念佛三昧是诸三昧王。各宗修行都有三昧,有法华三昧、楞严三昧等各种三昧;而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证得念佛三昧的人一定修行功夫很深。在净土宗念佛实践上,善导大师深证两种三昧:十三定观的观佛三昧,以及称名念佛的念佛三昧。他要见西方极乐世界经常可以见着,想亲近阿弥陀佛,随时可以感通,读《观经疏》等着作就知道他功夫非常深。
在净土十三位祖师中,明确记载有念佛三昧的,有慧远大师。慧远大师活到八十三岁,三十年不出庐山,专修般舟三昧,一生见阿弥陀佛三次。
少康大师应该也有念佛三昧。善导大师是念一声佛口出一道光;而少康大师是念一声佛口出一尊佛,念十声佛就口出十尊佛。画里面有佛像从口中出来,好像一串念珠一样,那就是少康大师。少康大师被称为「後善导」,「後善导」是什麽意思呢?一是说明少康大师是善导大师的学生、晚辈,二是说少康大师是善导大师再来,或是依循善导大师、顶礼从顺善导大师修行的。念佛出光和念佛出佛是一样的,因为佛和光是一样的。比较起来,念佛出光更殊胜,因为光是无形的,而有形的佛像是有相的。
少康大师并没有净土的系统着作,他是一位纯粹的实践者。他为什麽没有着作呢?因为他是「後善导」,已经有了前面几位祖师的着作,净土宗理论都圆备了,行法也已经非常清晰、明了,接着修学就行了。这样的祖师智慧通达,才不写。
法照大师功德也很深,有不可思议的境界,也没有很多着作,只有一部《五会法事赞》,是赞偈形式的。
这些都是盛唐时代和之前有不可思议功行的祖师大德,後代的人是不能相比的。
五、行化影响最巨者。在教理、行持、证悟、化他、方便、神迹诸方面,只要其中一项行超众人,便被视为高僧,或被推为祖师。而善导大师作为净土宗开宗祖师,却圆满具备以上各方面的行德,而且都达到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程度。仅就化众之善巧方便而言,大师便具有佛教造像、绘画、诗歌、音乐、书法、梵呗、法事仪轨各方面杰出的艺术才华。故大师教化影响至为广大深远。
宗祖是一宗派里行德、化度影响最大的。一般在佛教中,或者是在教理、理论上有建树,行持、修行精进勇猛;或证悟高深;或是化他,即教化众生的广度影响力;或者善巧方便,有种种教化众生的手段,超越一般人;或者有不可思议神通感应的事迹。在这些方面,只要有一项超过一般人,是一般人没法比的,就可以被大家视为高僧,或推为祖师。但是,善导大师作为净土宗开宗祖师,在他一人身上圆满具备以上各方面的行德,而且都达到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程度,这是其他祖师大德没法相比的。
由於善导大师,终使一句阿弥陀佛成为净土宗万世不易、唯一不二之至宗。
由於善导大师,终使一句阿弥陀佛涵盖整个佛教,成为整个佛教的标志。
这是大师行德所产生的效果。不是说只是善导大师一人教化的结果,而是他这样推行影响,後人都仿学。推其源头,都是来自善导大师。
由於善导大师,终使一句阿弥陀佛深入国人心灵,不期然而然,出口成诵,相沿以习,普遍地存在活跃於日常生活语言中。
中国人和阿弥陀佛是非常有缘的。像我母亲,她知道善导大师吗?当然不知道。但是,农村很多老太太讲话时经常会带「阿弥陀佛」。从根本来讲,当然是因为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愿,以及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的推戴;从净土宗祖师在世间推行的立场、角度、贡献来讲,那是善导大师的贡献。农村里不管什麽都讲「阿弥陀佛」,经常说:「这个人,他是个阿弥陀佛的人。」什麽叫「阿弥陀佛的人」呢?就是说这个人是老好人,很老实,不坏,为人有点胆小,不敢跟人家争,碰到什麽事都退让:这就被称为「阿弥陀佛的人」。这些话,老百姓语言当中经常都会讲。
我小时候,小孩调皮,有一次干什麽错事了,母亲要抓我来打,我就跑,结果「啪」地摔了一跤,就听到後面有个声音——「阿弥陀佛」,这是我母亲念的。我和阿弥陀佛的缘分就是从这一次开始的,所以到现在都还记得。当时觉得,她怎麽喊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是什麽意思?「阿弥陀佛」,怎麽理解?为什麽念这句话?听不懂,感觉这四个字肯定不是中国话。「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已经和中国人的生活、习俗连在了一起,听起来就觉得很好。
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场景。比如看见一个人受欺负,或是遭到不公平待遇,或看到动物受虐待,很多人自然就会念出「阿弥陀佛」。出家人出门,小孩子看见都会说「善哉善哉,阿弥陀佛」,问他干嘛说「阿弥陀佛」,他也讲不出所以然。这是不期然而然,「阿弥陀佛」和呼吸、生命一样,和整个国人的心灵融为一体。这句名号已经深入国人心灵,在心灵最根本的地方存在着。这是谁的影响、谁的功劳?是善导大师的。
由於善导大师,终使一句阿弥陀佛成为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世界华人文化圈普遍共同的信仰、精神贯通的纽带。
这对世界和平都有贡献,对广大众生的恩德非常大。这样的行化影响,其他祖师能比吗?还是比不了。
六、後世赞仰皈依者。善导大师之後,净土宗代代相承,仍有多位祖师。这些祖师虽然各有殊胜的功德,因而受到後人推崇;但就他们本身与宗祖善导大师相比,皆一致尊仰善导大师乃是阿弥陀佛化身,所说即是佛说。故不仅不是一般认为的祖师与祖师的平等关系,甚至也不是老师与弟子的高下关系,而是古佛与凡夫的凡圣关系,是能教与所教、能化与所化、能依与所依的关系。其尊善导大师如平地仰望日月,似溪涧向往大海,皈依情深,谦德照人。
善导大师之後的历代净土宗祖师和普通净土行人,都赞叹、信仰、仰靠、皈依善导大师。
祖师们怎样看待善导大师呢?「皆一致尊仰善导大师乃是阿弥陀佛化身」。印光大师说过这样的话:「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世传师是弥陀现……所说当作佛说看。」很崇拜善导大师。有的人觉得祖师都差不多,要是讲给印光大师听,印光大师马上就会批评:「怎麽能这样讲!不要造罪,以凡滥圣!」所以说,祖师都一致推仰、尊重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所说即是佛说。
「故不仅不是一般认为的祖师与祖师的平等关系,甚至也不是老师与弟子的高下关系,而是古佛与凡夫的凡圣关系,是能教与所教、能化与所化、能依与所依的关系」,什麽是能教与所教?善导大师是能教化的,他来教导後人;後人是受教育、被教化的:这是能教与所教。「能化」,善导大师来化度後人;後来的人不管有多高的行德,是被化度的:这是能化与所化。「能依」,善导大师的教导、教理,他的言行、定的规矩,能让我们依靠,他所定的是後人所依靠的;後人是来依靠善导大师的,是来仰仗、依教奉行的。
这些大德尊仰善导大师,就像站在平地上看天上的月亮和太阳一样,就好像山涧的小河水向往大海一样,不是平等的关系。这些大德都有殊胜的内证,也显示在古佛示现的祖师面前的谦卑,这也是有高深道德修持的人自然具有的德行。
七、譬喻。如果把净土宗比喻为一座庄严的大厦,初祖慧远大师创白莲社,首开弥陀信仰之风气,其功绩如开荒僻壤、平整土地。
平整土地,使一块地显露出来,现在叫「三通一平」,大厦还没建起来,不过这也很重要。慧远大师是先来的,开风气之先,以教团形式引导大家信仰阿弥陀佛的救度。在他之前没有这块地,是他把地平整出来,这是慧远大师的贡献,所以慧远大师被称为「初祖」。
二祖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指出「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以「弥陀本愿力」为净土教理的根本、基础,喻如打下坚实的地基。
在这块土地上打下坚实的地基,这是昙鸾大师的贡献。打下地基很重要,建楼房要在地基上建,土地也要有人打地基。
三祖道绰大师《安乐集》判圣净二门,喻如从地基上立柱。
圣净二门分判是整个净土宗的框架、脊柱。脊柱从地基立出来,就很清晰了。这根柱子是什麽呢?就是第十八愿。
四祖善导大师「五部九卷」全面开创净土宗,喻如净土宗大厦全面完工。
其後各祖喻如对大厦细部装潢,添置器具,以使更加适居周便等。
到善导大师,大厦封顶,全部盖好。
以後各祖的贡献就好像在大厦内部细节装潢,添置些家俱、器具,让它更加适应人居,更加方便。其他祖师就是解释怎样学习善导大师思想、要怎样做等等这些很细的问题。从房屋建设的角度讲,大厦已经建成,这些工作是装潢性质的,是随应当时时代的根机,来点化、指导大众,是来告诉修学的人从哪里进、住哪个地方、还要不要家俱等等很具体的。
这是一个譬喻。
学习了这两份补充资料之後,大家对善导大师在净土宗里的特殊地位、不共的行德,应该比较清晰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