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宗旨与特色(一)
--2008年11月7日上午讲於贵阳
【目录】
刘老师
贵阳
净土宗宗旨
宗旨一:信受弥陀救度
弥陀救度的特点:主动、平等、无条件
第十八愿——主动、平等、无条件
设我得佛——主动
十方众生——平等
至心信乐——无条件
宗旨二:专称弥陀佛名
宗旨三:愿生弥陀净土
宗旨四:广度十方众生
净土宗特色
特色一:本愿称名
特色二:凡夫入报
特色三:平生业成
特色四:现生不退
【内文】
刘老师
这次很难得的机缘,我们尊敬的上人还有几位居士来到贵阳。贵阳是我们最早在这里弘扬善导大师念佛思想的地方。
在这之前,十一月二日,我们到四川去看了刘老师。刘老师,我们在座很多老莲友都认识,大家都从刘老师那里得到法益。刘老师身体很好,精神很好。他说大约等一年半後会出来。等他出来後,他就是飞天之龙;现在他沉潜在一个修行的道场。他说那里条件很好,什麽都不用操劳,早晚三餐都有人照应,生活很有规律,时间很充裕。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念佛,三分之一的时间读经典。他把上人编的《善导大师全集》、《法然上人全集》不知翻了多少遍,我们去年也把《善导大师语录》、《净土宗的特色》、《净土宗经论释要文》托他夫人带给他。所以等刘老师出来後,更是弘法的大将。这几年他在特殊的场所深入这个法门,也度化了很多众生。
这是我把刘老师的近况跟大家汇报一下。
贵阳
上人也来过贵阳。「贵」就是「尊贵」的贵,「阳」就是「阳光」的阳,尊贵的阳光就是阿弥陀佛的光。阿弥陀佛的光明是贵中之贵,是「诸佛中之王,光中之极尊」。我们在这里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心中感受到弥陀光明的加持、光明的力量。
有关法义的部分,平时大家都看书,或看碟片,以平时修习为主。这次上人来,主要是看看大家,跟大家见个面,好几年没来。贵阳是一个净土信仰成熟的地区,大家也都期盼上人能来。大家一定更加感到欢喜,是不是?(莲友答:「是。」鼓掌)
还有,难得的是,上次来并没有回龙寺,几年之後净华师出家回到家乡,这里有了回龙寺道场,非常难得。
净土宗宗旨
今天上午简略地跟大家讲讲「净土宗宗旨」及「净土宗特色」。
宗旨、特色,文字大家可能知道,再简单说明一下可能会更清楚明了。
请问莲友们,大家知道净土宗的宗旨吗?我们净土宗宗旨就印在净土宗的每本书的封底。现在大家合掌,跟我念一遍。请合掌。净土宗宗旨:
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
好!请放掌。这就是净土宗宗旨。这是上人提出来的,非常显明、直接。下面我把这几句话的意义简略说明一下。
宗旨一:信受弥陀救度
第一句:
信受弥陀救度。
我们这个法门是弥陀愿力救度的法门。除了这个法门之外,其他法门都是众生自力修行的法门。
什麽叫救度的法门?生了重病的人,愿不愿意被救啊?在大海中受风浪袭击、即将沉没的人,需不需被救?房间着了火、困在里面的人,需不需要救?这样的人就是我们!我们有没有得病?我们有烦恼的病,有贪瞋痴三毒的病,这三种病毒侵害我们,很深,很猛烈,善导大师用「水火二河深广无边」来形容我们的三毒。我们这些在六道苦海当中被业障所侵袭的人,需要大医王阿弥陀佛的救度。
除了这个法门之外,其余的法门都是强调自力修行的,可是我们修行没有力量。修行都需要息灭贪瞋痴、圆满戒定慧,解脱自己的生死轮回。
而我们是信靠阿弥陀佛的救度。如果大家对自己的根机深信——有两种深信,第一种深信:知道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这样的人需不需要救度?我们就是这样的人。我们是「罪恶生死凡夫」,在生死轮回当中,「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常没常流转」就是在生死轮回大海中,一会儿沉下去,一会儿探出头来,这样的人需要被救度;「无有出离之缘」,自己没有办法出离生死苦海,这样的人需要救度。所以善导大师说:
如来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需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淹没在水里的人,才需要有人赶快来救度他;岸上的人平安,是不需要救的。那我们是在水里还是在岸上啊?在岸上的是阿罗汉,没有生死轮回之忧苦了,而我们不是这样的人。
所以大家要了解,我们若是感觉自己业障比较重,烦恼比较重,妄想比较多,心地不清净,持戒也持不好,行善修行也没力量,我们这样的根机就符合这个法门。不会因为这样而感到「我完了,我烦恼多、妄想多,不能往生……」。大家念佛会不会打妄想?还是念佛时脑子乾乾净净,晴空万里,一片乌云都没有,没有一点杂念?我们不是这样的根机,我们不是这样的根性,我们烦恼重、业障重、罪过重,我们的生死大病重。这样的人,刚好修这个法门是对的,因为这是弥陀救度的法门。
弥陀救度的法门需要我们怎样呢?需要我们两个字(不需要其他的),只要「信受」。「信」就是相信,「受」就是接受、受持、领受。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如果我们不相信,那麽他能救度我们吗?不能!所以第一点就是要相信,相信阿弥陀佛的救度。
弥陀救度的特点:主动、平等、无条件
弥陀的救度有三个很鲜明特点,概括为七个字:主动、平等、无条件。
「主动」就是阿弥陀佛救度我们不是经过我们祈求、拜托,不是我们天天绕佛、恳求阿弥陀佛来救我们,不是的。在我们还没恳求之前,阿弥陀佛已经发愿要救度我们了,主动而来,不经祈求。
「平等」就是不分男女老少,不分中国人、外国人,不分六道的众生,不分圣人、凡夫、能修行、不能修行、有智慧、没智慧、广学多闻或不认识字,都没关系,阿弥陀佛都平等救度。
「无条件」就是对我们不提任何条件、要求。
这讲起来比较概念化。举例来说,前一阵子汶川发生大地震,大家应该还记忆犹新,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天翻地覆,多少人被埋藏在砂石瓦砾底下,在黑暗的地底下内心充满恐惧,对不对?当时军队、志愿者都来救援。难道是埋在底下的人喊他们来的吗?不是!你看部队很快就赶到灾区,这是不是主动而来、没有请求、没有拜托?他们的救度是不是平等的?挖土机不会分别挖出来的人是较穷还是较富,或是「这个人年纪比较大,救出来也没什麽贡献,在世上也没有几年,再把他送下去……」,会不会这样?不会!年老的也要救,年轻的也要救,不会因为挖出来是个老人,就把他再放回去,会不会这样?不会!老的、年轻的都要救,医生、科学家、有名望的人,或是农人、打柴的、一般职业者,也一样救,只要探测到有生命的讯息,就一定要救他,即使是一条狗,也要把牠救起来,因为是平等救度。不会因为你的年龄状况、健康、智慧、学识如何,对国家贡献如何而有所拣择,救的人不会设置条件。
我们一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阿弥陀佛就收到我们的生命讯息。阿弥陀佛探测到我们,会不会因为我们没吃素就不来救度我们?会不会因为我们不会读《金刚经》就不救?不会。
政府军队来救我们,会不会因为我们不会背《党章》就不来救我们?不会。因为他们来就是要救人的。
我们生生世世被业障的砖砾瓦块埋在三界的黑夜当中。这样的众生,阿弥陀佛要怎样才能找到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这才是我们的生命讯息——佛性的开发靠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说:
不为余缘光普照,
唯觅念佛往生人。
我们称念弥陀名号,阿弥陀佛就听到了,所以善导大师说:
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
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我们念阿弥陀佛的名号,阿弥陀佛的光明就照耀我们,阿弥陀佛的耳朵就听到我们,阿弥陀佛的眼睛就看到我们,就会来救度我们。不会分别我们是有智无智、能修行不能修行、对佛教贡献大小,也不会要求一定要背《阿弥陀经》、《金刚经》,或会诵这个经那个咒。这样讲大家听明白了吗?
世间发生地震,国家政府爱护人民、派军队来援救尚且是主动的,不经过我们祈求的;是平等的,不分男女老幼;也是无条件的。我们来救人的时候,把一个人挖出来了,会不会提出条件说:「我来救你,你要给我五百块!」如果这样,就叫打家劫舍、乘人之危了。
阿弥陀佛来救度我们,更不可能提条件,不可能说:我们念佛,阿弥陀佛听到我们、看见我们,但是提个条件说:「某某人,你虽然念我的名号,但是你没有达到精进心,功德还不圆满,你还没做出大事业,所以我不救你!」会不会这样?不会的。
通过这个事例我们知道,世间有灾难尚且都主动无条件来救,何况阿弥陀佛来救度我们!
请大家合掌再跟我念一遍:
弥陀救度,主动、平等、无条件。
希望大家把这七个字牢牢记住,如果这个能记住,内心就会有安慰,就会有喜悦,就不会担心、怀疑「我年纪这麽大,我虽然念佛,可是还有妄想,杂念不清净,吃素也不完全,经也不会,咒也不会,像我这样的人,阿弥陀佛会救我吗?」这样想就是不了解阿弥陀佛的救度是主动、平等、无条件。
既然主动,就不会讲条件;既然平等,就是没有差别,不会出家人救、在家人不救,这个大家要记住。
第十八愿——主动、平等、无条件
这个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来讲,也是一致的,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最後两句话「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意思是百分之百救度我们到西方成佛。
第十八愿大家知道吗?请大家跟我念一遍: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最後「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有特别的含义,善导大师说「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所以五逆谤法也可以往生。大家可以看《第十八愿浅释》或《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碟片,都有说明。
第十八愿共九句、三十六个字,前面七句的最後两句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就是阿弥陀佛救度我们的誓言,第十八愿这七句就是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契约。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不能救度我们往生西方,他就不能成佛,如果不能救度我们,他发誓「不为救世之法王」。
前面的五句就是主动、平等、无条件。
设我得佛——主动
什麽是主动?「设我得佛」就是「假设我成了佛」,这是法藏比丘在不可思议兆载永劫之前主动为我们所发的愿,还是我们拜托法藏比丘发愿的?法藏比丘发愿时我们还在六道轮回,根本没有请他为我们发愿,是他主动为我们发了四十八大愿,是他主动发愿建立西方净土,这个净土没有三恶道、不更三恶道、身皆金色、无好丑、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漏尽通,智慧无量,神通无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令如佛,「往生到我国土,都是不退转,必定成佛」等等,这种种的愿都是法藏比丘主动发的,对不对?
四十八愿每一条愿前面都有「设我得佛」,这就是法藏比丘主动来的,不是我们祈求拜托的。如果是我们请求的,那麽对不起,对方不一定能满我们的愿。现在是法藏比丘主动发愿救我们,我们只要答应就可以了。
这就是「设我得佛」——主动的解释。
十方众生——平等
「十方众生」是解释平等,包括出家在家、圣人凡夫、念佛有精进心没精进心……,总之包括十方一切众生,这是平等。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无条件
「无条件」是什麽?就是「至心信乐」。「你要信受我!」信什麽?信阿弥陀佛的救度没有条件,就是至心,就是信乐。如果我们相信阿弥陀佛要救我们,可是救我们并不是没有条件的,而是有条件,比如说「阿弥陀佛说要救我,但是念他的名号至少要达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乱」,如果我们这样相信,我们心中会快乐吗?会感到欢喜吗?我们会不会皱眉头?会。我们做不到啊!这样就不叫「信乐」,这叫「信苦」——信了,苦了,信得我们心里发愁。
「至心信乐」是相信什麽?相信往生没有条件,这样的信才是信而有乐,这样的信才叫真心,真心是至心,这才是真的信阿弥陀佛。如果信阿弥陀佛有条件,这不叫真信。
阿弥陀佛这尊真实的佛,他救度我们是没有条件的,他是无条件救度我们,这是他真实的本来面貌。
那我们信阿弥陀佛,结果信得不真实,我们认为他有条件,要达到某种条件,修行到某种功夫,这就不是至心,也不是信乐。所谓「至心信乐」,就是真实信顺阿弥陀佛无条件的救度而心中有欢喜。
「无条件」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後面两句话:「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欲生我国」就是呼唤我们:「你要往生我的净土!」我们愿往生极乐世界不是我们的觉悟,是阿弥陀佛的心来到我们的心中,是阿弥陀佛主动、事先在久远劫前就在呼唤:「某某人哪!十方众生啊!造罪造恶的凡夫啊!没有出离之缘的人啊!我要成就西方净土,让你到我的净土来,你要来!你要来!你要来啊!你要欲生我国!欲生我国!欲生我国啊!」大家有没有听到?大家愿不愿生彼国啊?(莲友答:「愿意。」)我们愿生彼国就是答应了阿弥陀佛。我们答应阿弥陀佛了,会不会阿弥陀佛却脸一变,说:「我当初发愿的时候虽然没条件,现在你答应我了,可是我现在有条件了。」会不会这样?不会。他当初发愿的时候,主动呼唤我们要往生极乐净土。如果我们愿生彼国,阿弥陀佛心中欢喜不欢喜?欢喜!阿弥陀佛的心就开朗了。释迦牟尼佛是不是也喜悦?释迦牟尼在《阿弥陀经》中再三说:「愿生彼国!愿生彼国!愿生彼国!」我们愿生西方极乐净土,释迦牟尼佛心中就高兴,因为我们听懂他的话了。他说:「我到娑婆世界来成佛,没白成佛。」告诉我们要愿生彼国,我们就愿生彼国。所以,「欲生我国」是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呼唤。
大家不要担心说:「我愿生极乐世界,但不知阿弥陀佛高不高兴?」大家说阿弥陀佛高不高兴?(莲友答:「高兴!」)欢喜不欢喜?(莲友答:「欢喜!」)「欲生我国」是我们的目标、目的。
但是,我们心中往往还有这样的担心,以为「我这样的造罪凡夫,功德没有,罪过深重,极乐世界的境界是那样的高远,是没有三恶道的净土,不更三恶道的净土,是身皆金色的净土,是无有好丑的净土,是六种神通具足的净土,是毕竟得到无量光、无量寿的净土,是必定成佛的净土,像这样高超的涅盘境界,我这样的凡夫怎麽能够去呢?」难免心中有怀疑,对不对?所以在「欲生我国」的下面,阿弥陀佛就直接说了四个字:「乃至十念」。
「乃至十念」就是方法。「欲生我国」就是目标。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目标与方法都是阿弥陀佛给我们成就的,「阿弥陀佛,我想要往生,可是我怎麽去呢?」阿弥陀佛说:「好!只要你答应来往生,我用六字名号来接你,用六字名号来让你称念,让你具足功德大宝海!」
怎麽念呢?如果很困难、很复杂,我们仍然得不到名号功德,可是这个不困难,也不复杂,只要「乃至十念」。
「乃至十念」,善导大师解释为「口称弥陀名号」。从现在听到这个法门开始,就「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根据我们时间的忙闲,根据我们的精进程度(其实凡夫也没有多大的精进),以我们这样的发心,力所能及做得到的,一向专称南无阿弥陀佛——这就够了,这就是「乃至十念」。你「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中间想看一下报纸,「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会儿要出门,「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些都无妨。只要有心,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心靠倒这尊佛,有念就念阿弥陀佛,打定主意往生极乐世界。打定主意靠倒这尊佛,来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叫做「乃至十念」。
至於临终的人,怎麽「乃至十念」呢?善导大师解释为「下至十声」。
一辈子有时间念佛的人当然运气更好、福报更大。他一辈子活得平安,有佛的光明照耀,消灾免难,事业吉顺,一路上过来,人生都充满光明。
但是有的人福报没这麽大,运气没这麽好,他在临终快死了,在急救病房遇到善知识告诉他念南无阿弥陀佛,他念了十声、九声、八声,甚至只念五声、三声、两声、一声,甚至连一声都念不出口,听到有人教他念佛,他生起愿意往生的想法,他就往生极乐世界!这样通通叫做「乃至十念」。
「乃至十念」充分显示:我们只要念佛、愿生,就可以往生西方。显示弥陀的救度是没有条件,他把名号主动送给我们,没有条件,对不对?大家念佛要缴税吗?要不要花钱买这句名号?这句名号若要花钱买,我们是花不起的,整个地球要送给阿弥陀佛,他也不要。
昨天在重庆也讲到,大家都要出钱供养阿弥陀佛,其实这些,阿弥陀佛都用不着。比如一则感应故事中讲到,有一个人拉车搭载几个人,这几个人下车时拿了一百块钱给他,他回家一看,这一百块变成阴票,原来他载到鬼魂,这个钱在阳间能不能用?不能用。同样的,我们给阿弥陀佛钱,阿弥陀佛也用不着,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不是靠人民币,是靠功德,到十方诸佛世界,靠的还是功德,不是靠钱。我们这个钱,佛都用不着。我们做任何事,佛都用不着。佛的功德已圆满,而我们的功德是有漏、有为、虚假的功德,我们所做的一切要回向极乐世界给阿弥陀佛,也是没有意义的,他也用不着。我们到极乐世界後,要到十方世界去拜见诸佛,靠的还是阿弥陀佛的功德神力、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依他的光明、他的功德、他的神力刹那之间到十方净土去拜见诸佛;我们回到娑婆世界度众生,还是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功德、神力加持。
所以,极乐世界一切的一切,全部都是功德的显现,全部都是功德的力用。
但是,这个世界就不是了,这里的土木、瓦块、石墙,都是无常法、变灭法,不坚固,不永久,颠倒的,虚伪的。房子盖了几十年、上百年,就塌掉了。
极乐世界不是这样,那里是涅盘境界,不会有生灭的现象,寂灭常然,不生不灭。
阿弥陀佛将整个极乐世界的功德都浓缩在「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里面,送给我们。阿弥陀佛有条件吗?没有。他把这麽大的功德主动、平等、无条件送给我们,还会要求我们念名号要念到某种程度才救度我们吗?这个道理讲不通。他把这麽大的功德都给我们了,结果说我们念他的名号要某种条件,这是没有道理的。既然给我们了,就是没有条件。所以说「乃至十念」就显示了阿弥陀佛主动、平等、无条件惠赐名号功德。《无量寿经》中说:
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成佛,要让我们功德成就。我们本来是烦恼成就、罪业成就的众生,但是阿弥陀佛要让我们功德成就。又说: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他要把佛法的宝藏打开,普遍地、广泛地布施给我们。天亲菩萨用四句话来说明这种主动、平等、无条件,而且是快速的、圆满的救度: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力量是怎样的状况呢?
「遇无空过者」:你只要遇到了,就没有一个空过的。这是不是主动、平等?没有空过就是平等;而且是圆满的,而且:
「能令速满足」:让我们能够快速地圆满具足——
「功德大宝海」: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功德就像大海一样,大宝海一般的功德都圆满具足了。
「能令速满足」,快到什麽程度呢?如果让我们现在开始念佛、念一辈子,念到临终才得到,那就不叫快速;要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一心不乱、念到清净心才能得到,也不叫快速。就是:以我们当下这样的身份,口称南无阿弥陀佛、信顺弥陀救度,就立刻得到功德大宝海,这才叫「速满足」。
所以,宗旨第一句「信受弥陀救度」就是我们这个法门的特点。这个法门是救度的法门,是信受的法门,不是靠我们修行的法门。
不要拒绝
信受,就不要拒绝。什麽样叫拒绝呢?大家有没有拒绝弥陀的救度啊?很多人是拒绝阿弥陀佛救度的。什麽叫拒绝呢?阿弥陀佛说:「我救度你们,没有条件。」但是很多人心里认为有条件,这就是拒绝。
就像父母对子女的爱没有条件,父母一定会没有条件地帮子女的忙。当有一个人给我们无条件的爱心,可是我们认为他是有条件的而不敢接受,心中认为「我没有达到某种标准,我怎麽敢接受呢?」这样是不是在拒绝?
就像今天早晨,师父把一串念珠送给某一个徒弟。这个人就诚惶诚恐地说:「哎呀!我不够资格吧?」如果他坚持这个观点,不敢接受,这样是不是在拒绝?
阿弥陀佛主动、无条件要救度我们,结果我们说「我不够资格吧?因为我的心不够清净……」你顽固地坚持这个观点,就是在拒绝弥陀的救度。「哎呀!阿弥陀佛要救度我,我不够资格吧?因为我持戒还不够清净,我念佛还有杂念。阿弥陀佛,您等一等,等到我念佛达到清净心的时候您再救度我,我再让你救……」,这样是不是在拒绝呀?阿弥陀佛说:「我等不及了,因为你永远都达不到清净心啊!」我们都在让阿弥陀佛等一等,这样就是拒绝弥陀的爱心,拒绝弥陀的慈悲。
其实,大家如果不了解善导大师所开解的这个阿弥陀佛救度的法门,没有依据善导大师的教理修持这个法门,可以说都是在拒绝弥陀的救度。因为我们不了解,所以我们担心,担心就是拒绝。
希望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位,都能了解弥陀的救度是主动、平等、无条件的,不要拒绝,要信受!要了解这个法门是救度的法门,不是靠我们自力修行的法门。
就好像落在大海中的人,如果没有船来救他,他就死路一条,他唯一得生的希望就是看有没有船来救他。如果有船来救他,他就有得救的希望,对不对?
我们这些埋没在烦恼苦海中的人,唯一昐望的,就是阿弥陀佛来救度我们。阿弥陀佛驾着他的六字名号大愿船来呼唤我们、来救度我们,我们不要拒绝,要信顺,通身放下,彻底靠倒,任凭救度。
宗旨二:专称弥陀佛名
「信受弥陀救度」这句话大家要去体会。信受弥陀救度,怎样才是信受呢?怎样代表我们被弥陀救到了呢?我们被弥陀救到有什麽标准呢?就是看下面,第二句:
专称弥陀佛名。
阿弥陀佛救度我们的方法,救度我们的工具,就是这句名号。方法就是要众生专称、口称他的名号。
为什麽要专?不专代表我们心中有怀疑、有杂。为什麽有杂?因为有怀疑,所以才有杂。很多人都不愿意做一个不愿生极乐世界的人,都不愿意戴一个杂修杂行的帽子。大家愿意戴这个帽子吗?(莲友答:「不愿意。」)即使他是在杂行杂修,他也不愿戴这个帽子。既然不愿意被人家戴帽子,为什麽还搞杂行杂修呢?是因为不明白弥陀救度的原理,不了解净土宗的教理,心中对阿弥陀佛的救度有怀疑,认为「如果我不这样的话,阿弥陀佛怎麽能救我呢?怎麽愿意救我呢?怎麽救得了我呢?」可能有这样的疑惑心,所以他才去杂修杂行。
所以讲要「专」。「专」就是「信」,「信」就是「专」。专称弥陀佛名,「称」就是口称,不管你的心怎麽样,只看你的嘴有没有念佛,你有口称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了。至於你的心清不清净,都没有任何问题。
就像军队晚上站岗放哨——古代打仗怕敌人偷袭,彼此要用个口令通关,这个号令喊出来就放行。专称弥陀佛名也是一样,阿弥陀佛给我们这句名号,也就是号令,我们口称南无阿弥陀佛,累世的业障都不能遮挡。
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是信受弥陀救度,就给弥陀救到了。
各位莲友!各位念佛人!各位芬陀利华!各位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胜友!我们念佛的人被赞叹得这麽高,大家到西方世界成佛好不好?(莲友答:「好。」)
我们回家以後照镜子,越照越欢喜,为什麽?因为虽然脸也皱、头发也白了,但摇身一变就要成佛了;现在虽然是丑八怪,但到了西方净土,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样好不好?(莲友答:「好。」)现在腰酸背痛,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好不好?变成金刚那罗延身,好不好?现在两眼昏花,谁都看不清楚,到了西方乐世界,就是天眼通,好不好?现在耳朵不好,听法听不清楚,听不懂,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天耳通,中国话、外国话,地球的话、人讲的话、鸟讲的话……,所有的声音都听得懂,还可以到十方诸佛世界闻法,他们的法音清楚明了,通通进入我们的心,一旦进入我们的心,当下领悟,毫无遮障,这样好不好?
我们在这个世界,出门要坐车,坐车要花钱,花钱不一定有好位子,坐着有时还会腰痛,半路上还会出车祸,路上可能会碰上泥石流,或坐飞机也会爆炸,很危险,对不对?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乘着七宝莲花,不花钱,不劳累,刹那间可以遍游诸佛刹土,好不好?这麽多的好处,都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里面!
如果这句名号的功德要你清净心、一心不乱才给你,这样好不好?就不好了。前面讲了这麽多好处,但是阿弥陀佛说:「你念我的名号,可是没有清净心,没有读诵大乘经典,没有达到功夫成片,这麽多的好处就不给你。」这样好不好?就不好了。阿弥陀佛说无条件要救我们,但是旁边有很多小嘴巴说:「不行不行!你念佛没有清净心佛不救,你念佛没有读诵《金刚经》佛不救,你念佛九华山没有朝九次佛也不救……」这样的声音我们要不要听?(莲友答:「不听。」)
我们凡夫对佛所说的真实的、清净的、纯粹的、慈悲的、正大光明的话往往不能接受。凡夫的心喜欢听什麽?喜欢听小道消息,喜欢听人我是非,喜欢听奇闻秘事,「某某人哪,我这次去朝山,听到一个秘诀,就是九华山没有朝九次是不能往生的」,这种话反而赶紧听到肚子里去。这样好不好?(莲友答:「不好。」)也有人讲:「你念佛没有达到某种程度、修行没有达到某种程度,阿弥陀佛是不救你的。」像这样种种的话,都不正确。但是很多人喜欢把这样的话听进去,因为我们是邪见、颠倒、无明的众生,所以听这样的话觉得有道理,为什麽觉得有道理?是因为站在凡夫的立场上。
宗旨三:愿生弥陀净土
我们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不是希望在这个世间做大富翁,或者在这个世间活一百五十岁,也不是希望下辈子来做人有钱有势。目的在第三句的:
愿生弥陀净土。
我们信受弥陀救度也好,专称弥陀佛名也好,目的是愿生弥陀净土。
宗旨四:广度十方众生
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的人,百分之百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就能够成佛,成了佛就能够彻底落实第四句话:
广度十方众生。
我们在这个世间,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是不容易的,要广度十方众生更是没有这样的能力,即使有这个心,也没这个能力,有时候其实我们连这个心也没有。我们凡夫修菩萨道,六度第一就是布施度。真正要布施的时候,我们心里往往舍不得,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通常舍不得拿出来,要布施给别人金钱,也是拿出我们的零花钱,假如有一万零九十九块钱,一定是拿九十九块布施,一万块留下,不会把一万块布施出去,留九十九块,布施不能影响我们的生存,因为我们是凡夫,这是难免的。
我们到西方成佛,就能倒驾慈航回到娑婆度众生,这才是真正完成我们大乘菩萨道的精神,能够广度十方众生。所以印光大师有一句话说:「只怕不能成佛,不怕成佛不会度众生。」怎麽样成佛呢?「只怕不往生,不怕往生不成佛」,因为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自然就要成佛的,所以说「只怕不往生」。那怎麽样才能往生呢?「只怕不念佛,不怕念佛不往生」。只怕你不信受弥陀救度,不专称弥陀佛名,不愿生弥陀净土。只要你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肯定就往生。所以,说来说去就怕你不念佛。大家听明了吗?好!我们再来复诵一遍。请合掌:
信受弥陀救度,不怀疑;
专称弥陀名号,不夹杂;
愿生弥陀净土,不退转;
广度十方众生,必定成。
净土宗特色
下面我简单把净土宗的特色(四句话),简单跟大家说明。请合掌:
净土宗之特色: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请放掌。
净土宗能成为一个宗派,是有它本宗系统的教理,有它本宗的特色,如果没有特色,就不能构成这个宗。
很遗憾的,唐朝末年,善导大师这一系列的净土宝典在中国失传了。这一千多年来,凡是弘扬净土法门的大德,都没有看到,当然也没有参考到,也就没有依据善导大师的思想弘扬净土宗,多半依据他宗他派,如用天台宗、禅宗的教理教法来解释净土。这样,净土法门就夹杂了,混淆了,失去了净土宗的特色。
失去特色就会怎麽样呢?就看不清净土宗的面目,不知道该怎麽修持才是正确、明朗、没有任何含糊的,就好像雾里看花,看不清楚。
慧净上人把善导大师这一系列的着作清楚明白地展现出来,我们心中才明朗,我们对净土宗教法的理解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再雾里看花。
比如我们刚才讲的宗旨,第一句「信受弥陀救度」,这在以前,有人清楚地提出来吗?没有!只有善导大师思想里说到:「如来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需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只有善导大师这一系列的思想才强调这个法门是弥陀救度的法门。
而一般人所弘扬的净土理念,大都夹杂某种修行的成分、自力的要求,所以是不够纯粹的。不够纯粹了,特色就会模糊,不鲜明。
我们刚讲的四句偈就很鲜明,怎样信受弥陀救度?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给弥陀救到了,也没说要达到什麽程度。
为什麽说专称弥陀佛名就给弥陀救到了?这是有经典依据的,《观经》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善导大师解释说: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
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
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只要有专念阿弥陀佛名号、愿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阿弥陀佛的心光就白天晚上都照着他,不离开他。
「摄护不舍」:「摄护」就是救度和保护,不放弃我们,不舍离我们,这就是救到了。救到了才叫不舍,一旦救到我们,就不离开我们,不舍离我们。所以,我们只要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就被阿弥陀佛救到了。多麽简单!多麽明朗!所以说众生口常称佛、身常礼佛、心常念佛,佛即闻之、见之、知之,就给佛救到了,光明就摄取了,就不舍离了。所以大家不要担心临终时怎麽办,已经给救到了嘛!还要怎麽办?佛来办,不需要你来办。我们现在只要专称名号,就往生一定,我们就已经被弥陀救到了。阿弥陀佛把我们救到了,还会放弃吗?不会的!这叫摄取而不舍。
这样的法门,这样的特色,只有在善导大师的思想体系里才有。但是,一千多年来,没有人谈,没有人宣扬。虽然现在善导大师的着作已经在世界上流传,但如果不经过上人系统地整理出来,也不会这样明朗。
特色这四句话、十六个字可说是斩钉截铁、旗帜鲜明,非常清楚明朗,毫不含糊。
特色一:本愿称名
「本愿称名」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专称弥陀佛名。所谓: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我们为什麽强调「专」、强调「称名」?不要求你的心到底如何,这是因为符合阿弥陀佛的本愿。他没有要求我们要达到什麽境界,只讲「信受、愿生」,「是不是信受我的救度?是不是愿生我的净土?你愿意,你专称,这样就够了。」不问你念名号有没达到清净心,第十八愿根本没有这个条件,这样的称名叫「本愿称名」。
跟「本愿称名」相对的就是「功夫称名」,「念佛要达到某种功夫」;「发菩提心称名」,「念佛要先发菩提心,否则恐怕不能往生」;「清净心称名」,「你虽然称念名号,可是如果没有达到清净心,功夫没有成片,也不能往生」;「六度万行称名」,「你虽然称念名号,可是你没有行六度万行,那也不能往生」;「戒定慧称名」,「你虽然称念名号,可是持戒不清净,只怕你不能往生」。这些通通不对。虽然也讲称名,也在弘扬净土,也讲持名念佛,但要多戴个帽子,「要持戒、要禅定、要智慧、要开悟、要持咒、要诵经……」,加了很多。
我们不一样,我们说「本愿称名」,只要称名,就符合阿弥陀佛的本愿,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专称弥陀佛名。称名是弥陀本愿所设定往生净土的方法,我们只要念佛就顺佛本愿,善导大师解释这就是「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其他宗派的解释没有这样的教理、思想,因为他们不了解本愿。所以「本愿」两个字,是我们净土思想的核心。
「本愿」是什麽?广泛讲是四十八愿,讲净土宗、讲念佛往生,就是指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这是我们净土宗的大根大本,是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根本保证。离开这条誓愿,可说都在门口打转,没有登堂入室。称念弥陀名号,如果不知道这条本愿,可讲是雾中观花,很茫然。
大家要明白,我们的念佛跟一般不一样,虽然也是称名号,但我们所依据的教理是弥陀本愿,我们的心是安稳不动摇,因为弥陀本愿保证我们:口称名号,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以,本愿的称名,就绝对往生极乐世界。
如果不是本愿称名,他内心会忐忑不安,他不能百分之百往生。
我们信顺弥陀本愿救度,我们往生一定!这是现生就可以安心,临终百分之百都往生,平生是业成的;往生到极乐世界是直入报土的(因为今天时间有限,没办法细讲)。
大家要知道,虽然同样是称念弥陀名号,我们讲「本愿称名」是依阿弥陀佛的本愿来解释称名,这才是纯粹的,不夹杂的。
如果依禅宗的解释,就是讲心性,说:「阿弥陀佛在西方十万亿国土之外;虽然在十万亿国土之外,但不离我们现前的一念心性,我们的心性尽虚空、遍法界,所以念佛可以往生到心性的国土。」大家听起来复杂不复杂,玄妙不玄妙?头晕不头晕?「为什麽要念名号?因名号是无量光、无量寿,我们的心性也是无量光、无量寿,众生心性与佛平等,以我们无量光、无量寿的心性,来称念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的名号,往生到无量光、无量寿的净土……」,很多天台、禅宗的大德都是这麽解释的;「如果你念名号,减少你的妄想,心性开发得更多,就跟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无量寿感应道交了,往生就可能了」,这就是天台宗、禅宗的解释,这是难行道。
而我们净土宗是说,不管有没有开悟,只要你称念名号,随顺弥陀的本愿,绝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念佛往生是乘佛愿力,是自然之所牵,自然往生安乐国。
特色二:凡夫入报
接下来「凡夫入报」。
在座各位是不是凡夫?(莲友答:「是。」)是凡夫,不好意思。但我们就是这样,怎麽办?
凡夫是什麽相?凡夫的相是画不出来的,可是拿六字名号一照,就照出来了:只有贪瞋痴,贪名、贪利、爱妻、爱子,这就是凡夫。我们大家都是凡夫。依据各宗各派的解释,凡夫根本不可能到弥陀的报土。报土是何等的境界?按照天台的教理,只有地上的大菩萨,连阿罗汉都没有份,我们凡夫怎麽能往生?
我们说「凡夫入报」,凡夫能往生是靠什麽?我们进入的净土——报土,不是一般讲的凡圣同居士、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那是天台宗讲的。站在善导大师纯粹净土宗的立场,这样的解释是不正确的。可是中国一千多年来,我们所接受到的观念都是这样。为什麽会有这种解释呢?因为他们是依据你的修行功夫,你是凡夫就到凡圣同居土,你是阿罗汉就能到方便有余土,大菩萨才能往生到实报庄严土,这就夹杂了自力,不纯净。
善导大师解释净土的思想是「凡夫入报」,这在《观经疏》〈玄义分〉就有解释,大家回去可以看一看,大约在五十几页的地方,关於「凡夫入报」有个问答,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多解释了。
总之,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是直入报土,不必在莲花胎内过五百岁。大家到极乐世界,不用找个莲花蹲在里面五百年都不见佛。《无量寿经》说「疑惑佛智」的人在莲花胎中「五百岁不见诸佛」。什麽是「疑惑佛智」?以善导大师的判断,杂行杂修就是疑惑佛智,专修专念就是明信佛智。疑惑佛智的人,不可能专修专念。专修专念的人,他能明信佛智,他才能安心地专修专念。他明白,「哎呀!原来六字名号就是佛的智慧!」他满足了、明白了、信顺了,才会很满足地、很欢喜地从早到晚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别的千法门、万法门,他都不需要,有这句名号就足够了,别的法门他既修不起也不需要修。
什麽叫修不起?六度万行我们修得起吗?修不起的,我们往生西方需要靠这些吗?也不需要,我们有六字名号就够了。
但是,话讲回来,「三福」等等,是我们念佛人应该做的,只是我们不把它拿来认为说「好像仅仅念佛不足往生,一定要加这些才能往生」,如果有这个观念,就是杂行杂修。如果没有这个观念,你做再大的善事、修再大的功德,都是专修念佛人,我们念佛人也都提倡这样做,能这样最好。只是不要有那种「单念名号不够」的观念;「要靠这些来补助」,那就是杂行杂修、疑惑佛智,到了极乐世界五百岁不见诸佛。
专修念佛并不是排斥戒善,好像一切善事都不能做,不是那样,是我们不要有疑杂的心,不要以为名号功德不够、还要靠这些来凑。
既然弥陀名号这样广大无碍地救度我们,我们也要行菩萨道,学佛大悲心,力所能及地弘扬这个法门;我们念佛,也要和谐社会,也要行善积德,「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这个是第二个层次,在弥陀名号必定救度的大前提下再谈第二个层次,不要混在一起。这样就比较圆满,就没有杂行杂修的缺失,同时也能够做到佛弟子应该做的、应该行的,让大家现世得平安,临终也能得利益。
这就是「凡夫入报」。
特色三:平生业成
「平生业成」,刚刚约略提到一点,就是不等到临终,我们现在念佛就被阿弥陀佛救到了,这叫「平生业成」。
往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平生业成」。「业」是往生西方的净业。「业」就是事业,往生西方的事业达成了,什麽时候达成的?是我们现在专称弥陀名号、愿生弥陀净土就达成了,就给弥陀救到了,这叫「平生业成」,平常的生命当中——他没到临终,平生的时候就被弥陀救到了——往生就达成了,不可能再改变;怎麽死跟往生是没有关系的,大街上死大街上往生,家里死家里往生,山上死山上往生,船上死船上往生,半空中飞机爆炸半空中往生,好不好?(莲友答:「好。」)
另一种是「临终业成」。什麽叫「临终业成」呢?就是一辈子没念佛,临终时才开始念佛,当下念佛,当下往生,这叫「临终业成」。
一辈子没有念佛,一辈子没有修行,临终才信顺救度、开始念佛,或平时杂行杂修、心中不定,等到临终见到阿弥陀佛现前,他才确定能往生的,也叫「临终业成」。
我们专修念佛的人不属於这类,我们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我们的往生就达成了,这个叫「平生业成」。
「临终业成」的人就好比火车十点要开时,他临了才来,一步刚好跨上车,也能上车。而「平生业成」的人是火车十点要开,他在九点就已先坐上去了。我们就像八十岁要开的火车,五十岁就已上车,就已经坐上阿弥陀佛的大愿船了。这样好不好?(莲友答:「好。」)专称弥陀佛名就是坐上阿弥陀佛的大愿船了,阿弥陀佛会不会半路上把你扔下去?不会呀!只要你自己不下去,谁会把你绑下去?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光明摄护着你,十方诸佛也保护你,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也会看着,不让你下船,你怎麽会离开本愿船呢!
这就是「平生业成」,十点的车,九点五十九分上车尚且可以到达目的地,何况我们九点就安稳地坐上车,岂不是更有把握,对不对?
临终念佛的人尚且能够往生,平生念佛的人更是往生确定,这叫「平生业成」。临终念佛能往生,《观经》讲下品下生的人,是临终的时候念十声佛就往生了,不是说只有临终念佛才能往生,而是说连这样一个下品下生的人,他临终念十声都能往生,何况平生专修念佛的人,就更能往生!这叫「平生业成」。
特色四:现生不退
「现生不退」就是我们今生、不必等到往生极乐世界就能达到不退转。
「现生不退」是我们净土宗的一大特色。各宗各派的说法,要达到不退转至少要修行一大阿僧只劫。我们各位有修行一大阿僧只劫的吗?没有!我们都是修三界六道的轮回。修行菩萨道要一大阿僧只劫才能达到不退转,那我们怎麽达得到?
善导大师思想之外的净土信仰,不是我们纯粹净土宗的思想,他会说往生极乐不退转,可是善导大师的思想是说我们今生就不退转。
大家回去看《阿弥陀经》,经中说:「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接下来说:「於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这里就先说不退转,然後才说往生极乐世界。
关於现生不退转有很多的经证。大家有没有看过上人编的小书《净土宗之特色》?还没看到?还没流通到这里?大家看到之後要多读多背,每个条目之下都有很多的经文及祖师的解释,不是我们自己讲的。如「本愿称名」下面有很多的经文,来证明净土宗的称名不是信心称名、也不是功夫称名,我们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也一样,有很多经文证明凡夫可以往生到弥陀的报土,有经文、有祖释来解释的。「平生业成」更是这样,证明我们的往生是在平生就达成了,临终怎麽样的死法没有关系,已经「平生业成」了;「现生不退」仍然是这样。所以这四句话是我们净土宗的特色。
总结
我们来复习一遍: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这四句话之所以成为特色,是因为其他的各宗各派没有这样的教理、解释,只有净土宗才有这样的教理、解释。
比如说「本愿称名」,其他宗派本来不讲称名,他们讲开悟、菩提心、戒定慧,「心性就是佛,还称什麽名?」禅宗说:「念佛一声要漱口三日。」各宗各派本来是不讲称名的。好,其他净土理念讲称名,但是他们不讲本愿称名,但讲心性、实相、持戒,仍然是像各宗各派的观点一样,好像是合股公司,圣道门教理、净土门教理合在一起讲,这样就不纯粹了。只有我们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才讲「本愿称名」,善导大师说: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是我们净土宗的特色。不了解这个特色的人,他没有进入净土宗的核心,还在门外打转。
「凡夫入报」,达到报土谈何容易?刚才讲到要一大阿僧只劫的修行达到不退转,才有资格进入报土,各宗各派的人都不认为凡夫能够往生到弥陀的报土,即使天台宗,认定凡夫虽然能够往生,但凡夫往生的地方叫「凡圣同居土」。这些都不是净土宗的特色,只有善导大师《观经疏》解释极乐是报土,生者是凡夫,这叫「凡夫入报」,这才构成我们净土宗的特色。凡夫为什麽入报?不是靠我们自己的修行力,是靠弥陀的本愿力,靠我们称念弥陀名号——因为「本愿称名」,所以「凡夫入报」;凡夫能够入报,因为本愿称名。凡夫称名,仗佛本愿,进入报土,这叫「本愿称名,凡夫入报」,这两句话、八个字非常恳切,是我们净土宗的大纲大要,我们的根机──凡夫,我们的方法──称名,我们的利益──报土往生。殊胜不殊胜?厉害不厉害?所以这两句话、八个字含义多麽丰富啊!净土宗正机是凡夫,方法是称名,利益是入报。所有这些的源头在哪里?就在「本愿」。
怎麽知道是凡夫?「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不就是凡夫吗?当然是凡夫啦!阿弥陀说:「只要你不要造五逆谤法罪。」这当然是凡夫啊!哪个圣人会造五逆谤法?什麽是称名?「乃至十念」就是称名。什麽是报土?四十八愿讲的境界,「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成就的国土就是报土。所以,我们讲的「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在第十八愿里面都具足了。
後面说「平生业成」,「平生业成」意思是这一生大事已经了办。一般所谓「业成」,通常指阿罗汉,阿罗汉是「梵行已立,不受後有」,已经得到四果,他就是出离三界、不受後有了,不再轮回了。这个谈何容易?讲「业成」,在圣道法门里面是不容易的,要得到无生法忍的菩萨,要戒定慧修行成为阿罗汉,都是不容易的。而我们这个法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在现生就能够平生业成,这是各宗各派的教理所没有的,天台也好,或者其他教理所诠释的净土观念,都认为要一辈子念佛,到临终的时候,也还能念佛,「看你功夫好不好,保证心不颠倒了,看到阿弥陀佛来接你了,你才确定能往生」,这就是一般人普遍的观念。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没有这样的观念,是「平生业成」的,所以才叫「正定之业」。所谓「正定之业」,是百分之百的、绝对没有失误的、是万修万人去的,这才叫作「平生业成」。大家要明白,这才是净土宗的特色。
「现生不退」刚才已讲过,不要经过一大阿僧只劫,也不要等到往生之後,我们现在虽然还是凡夫,可是现在就已经不退转了,这叫「现生不退」,跟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称兄道弟。《观经》中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如果你还是退转的凡夫,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怎麽跟你做胜友?不可能嘛!如果你还到三恶道轮回去,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会跟三界六道轮回的凡夫是兄弟关系吗?不可能的。昙鸾大师说:「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十方法界诸大菩萨跟我们念佛人是兄弟,怎麽可能跟三界六道轮回的凡夫是兄弟呢?因为我们念佛的人必然往生,往生必然成佛,他们也都是必然成佛,这样才叫作不退转。
我们现在把这两段法语再读诵一遍,请合掌:
净土宗之宗旨:
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
净土宗之特色: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