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谈开示

  1. 「二河白道喻」给念佛人的启发
  2. 《示病友》讲记(二)
  3. 《示病友》讲记(一)
  4. 爱的建设
  5.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
  6. 学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随」「三不」
  8. 如何面对法义之争
  9. 认识「观世音菩萨」
  10. 净土法义的修学次第与弘法原则
  11. 净土思想的善导者
  12. 《观经》教眼
  13. 纯粹的净土宗(三)
  14. 纯粹的净土宗(二)
  15. 纯粹的净土宗(一)
  16. 学僧工作 爱心为本
  17. 好好照顾自己
  18. 惜福与环保
  19. 念佛与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与念佛
  22. 不问罪福 称名必生
  23. 关於道场的软硬体建设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风学习(三)
  26. 宗风学习(二)
  27. 宗风学习(一)
  28. 弥陀之家 爱心为本
  29. 於「弘愿寺」为莲友开示
  30. 为「福圣寺」常住僧众开示
  31. 书读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让法义入心──多闻熏习
  33. 流通法宝即是做弥陀的手足
  34. 南宁问答
  35.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四)
  36.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三)
  37.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二)
  38.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一)
  39. 净土宗特色
  40. 净土宗宗旨(二)
  41. 净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网上莲友问(三)
  44.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下篇)
  45.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中篇)
  46.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上篇)
  47. 净土宗行人的时代感与使命感
  48. 「净土宗如理论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弥陀寺念佛法会开示(三)
  50. 湖北仙桃弥陀寺念佛法会开示(二)
  51. 湖北仙桃弥陀寺念佛法会开示(一)
  52. 於「净土宗中山念佛会」答莲友问
  53. 於「净土宗中山念佛会」开示
  54. 於「弘愿寺」为僧众开示
  55. 弘愿寺「护法联谊会」皈依开示
  56. 弘愿寺「护法联谊会」开示(二)
  57. 弘愿寺「护法联谊会」开示(一)
  58. 净土宗如理论答七要事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

  1.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十二)
  2.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十一)
  3.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十)
  4.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九)
  5.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八)
  6.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七)
  7.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六)
  8.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五)
  9.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四)
  10.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三)
  11.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二)
  12.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一)

《净土宗概论讲记》

  1.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八)
  2.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七)
  3.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六)
  4.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五)
  5.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四)
  6.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三)
  7.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二)
  8.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一)
  9.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
  10.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九)
  11.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八)
  12.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七)
  13.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六)
  14.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五)
  15.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四)
  16.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三)
  17.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二)
  18.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一)
  19.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
  20.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九)
  21.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八)
  22.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七)
  23.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六)
  24.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五)
  25.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四)
  26.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三)
  27.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二)
  28.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一)
  29.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
  30. 《净土宗概论讲记》(九)
  31. 《净土宗概论讲记》(八)
  32. 《净土宗概论讲记》(七)
  33. 《净土宗概论讲记》(六)
  34. 《净土宗概论讲记》(五)
  35. 《净土宗概论讲记》(四)
  36.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
  37.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
  38. 《净土宗概论讲记》(一)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1. 第43课:释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课:释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课: 一、三经要点(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课: 一、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特色 二、三经要点(一)
  5. 第39课:称名一行,总超万行 ──善导大师「念佛绝比」之文(五)
  6. 第38课:称名一行,总超万行 ──善导大师「念佛绝比」之文(四)
  7. 第37课:称名一行,总超万行 ──善导大师「念佛绝比」之文(三)
  8. 第36课:称名一行,总超万行 ──善导大师「念佛绝比」之文(二)
  9. 第35课: 一、弥陀光明,唯摄念佛──善导大师「唯摄念佛」之文(二) 二、称名一声,顿超生死——《观经》「称名往生」之文 三、称名一行,总超万行──善导大师「念佛绝比」之文(一)
  10. 第34课: 一、弥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导大师「溺水偏救」之文 二、弥陀光明,唯摄念佛──善导大师「唯摄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课: 一、不顾贪瞋,称名必生──善导大师「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论凡夫,只论弥陀──善导大师「凡夫入报」之文
  12. 第32课:不顾贪瞋,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课:不虑妄念,称名必生 ──源信大师「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课:不虑妄念,称名必生 ──源信大师「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课:不问罪福,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不问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课:不问罪福,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不问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课:不问时节,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不问时节」之文
  18. 第26课:不择众机,称名必生 ──法照大师「瓦变成金」之偈
  19. 第25课:诸佛作证,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课: 一、名号本义,称名必生──善导大师「六字释」之文(三) 二、诸佛作证,称名必生──善导大师「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课:名号本义,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六字释」之文(二)
  22. 第22课:名号本义,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六字释」之文(一)
  23. 第21课:本愿不虚,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本愿四十八字释」之文
  24. 第20课:定业与助业 ──善导大师判「正助二业」明傍助业专正定
  25. 第19课:正行与杂行 ──善导大师判「正杂二行」劝舍杂行归正行(三)
  26. 第18课:正行与杂行 ──善导大师判「正杂二行」劝舍杂行归正行(二)
  27. 第17课:正行与杂行 ──善导大师判「正杂二行」劝舍杂行归正行(一)
  28. 第16课:要门与弘愿 ──善导大师判「要弘二门」而引要门入弘愿(三)
  29. 第15课:要门与弘愿 ──善导大师判「要弘二门」而引要门入弘愿(二)
  30. 第14课:要门与弘愿 ──善导大师判「要弘二门」而引要门入弘愿(一)
  31. 第13课:圣道与净土 ──道绰大师判「圣净二门」而舍圣道归净土(三)
  32. 第12课:圣道与净土 ──道绰大师判「圣净二门」而舍圣道归净土(二)
  33. 第11课:圣道与净土 ──道绰大师判「圣净二门」而舍圣道归净土(一)
  34. 第10课:信机与信法 ──善导大师释「机法深信」而弃自身归弥陀
  35. 第9课:自力与他力 ──昙鸾大师释「自他二力」而贬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课:自力与他力 ──昙鸾大师释「自他二力」而贬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课:自力与他力 ──昙鸾大师释「自他二力」而贬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课:自力与他力 ──昙鸾大师释「自他二力」而贬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课:难行与易行 ──龙树菩萨判「难易二道」而舍难行取易行(二)
  40. 第4课: 难行与易行 ──龙树菩萨判「难易二道」而舍难行取易行(一)
  41. 第3课:善导大师思想概述
  42. 第2课:印光大师赞善导和尚(二)
  43. 第1课:印光大师赞善导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

  1.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临终时示门第之法语)
  2.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辨食鱼之法语)
  3.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妓女之法语)
  4.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四郎之法语)
  5.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重衡之法语)
  6.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忠纲之法语)
  7.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赖纲之法语)
  8.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无品之法语)
  9.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尼众之法语)
  10.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信寂之法语)
  11.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随莲之法语)
  12.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道遍之法语)
  13.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乘愿之法语)
  14.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圣光之法语)
  15.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隆宽之法语)
  16.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述《阿弥陀经》大意之法语)
  17.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从配流上洛之後开示之法语)
  18.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21~25)
  19.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16~20)
  20.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11~15)
  21.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6~10)
  22.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1~5)
  23.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三心料简(一))
  25.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21~总结)
  26.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46~小结)
  31.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1~5)

石家庄念佛开示

  1. 石家庄念佛开示(四)
  2. 石家庄念佛开示(三)
  3. 石家庄念佛开示(二)
  4. 石家庄念佛开示(一)

念佛往生开示

  1. 念佛往生(问答部分)
  2. 念佛往生开示(正文)
净土宗
净宗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宗法师 > 法谈开示
top

法谈开示

净土思想的善导者

时间:2014年6月6日

 

简介:今天访谈演播厅请来了一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并且也是深受广大僧俗好评的法师,他就是安徽宣城弘愿寺的住持——净宗法师。

 

净宗法师:佛教是我幸福人生的根本追求。那麽这个净土是佛的修行所感的,那非常的清净庄严。如果我们的心皈依阿弥陀佛,它的能量、它的作用就能发挥出来。那麽社会当中如果正能量能够增长的话,就会平安,在社会当中它就像春天的气息会滋养一切的万物,这个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心都有这样的一种功能和作用,所以我感觉最重要的还是内心里边要有丰富的营养,而这个丰富的营养,说一千道一万都不能离开本质的慈悲。

 

 

       各位网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访谈演播大厅, 请来了一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并且也是深受广大僧俗好评的法师,他就是安徽宣城弘愿寺的住持——净宗法师。

 

       中国网:净宗法师,您好!阿弥陀佛。

 

       据我们了解,您是一位具有高学历的出家人,从1994年正式出家修行。我大概算了一下,1994年您应该是28岁左右。在那个年龄,按照我们一般人来说,正是朝气蓬勃,或者说娶妻生子、成家立业的年龄段。在那个时候,是什麽样的经历,什麽样的机缘,让您作出了出家的决定呢?

 

       净宗法师:一般来讲,我们出家人不怎麽谈这些,因为都很平凡、很平常。但是,如果不说几句,可能大家又觉得没有立体感。我平时在这个方面也说得少,您这一问,就想起当年出家的情形。

 

       我28岁出家时,没有一个人赞成,家人、同学、同事、领导,有来挽留的,有来阻止的,也有叹息的,也有落泪的……最终,当然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出了家。

 

       当时出家是经过慎重选择的。出家之前,已经经过了四年的时间,读了一些佛教大乘经典。年轻的时候思想比较活跃,对人生的问题思考得也比较多,就觉得这里面有给我人生带来幸福的真理,而且有所有人都需要的光明。一个在沙漠中的旅人,他迫切地需要水,虽然还没有得到一湾清泉,可是看到了有水的迹象,比如泥土很潮湿,那麽这个人会坚持不懈地挖下去。我当时的心情就是这样的。佛教是我幸福人生的根本追求,也就是真理光明的所在,所以有一种很大的力量推动着,一定要走这个出家路。因为感觉如果不出家,可能不能完成这件事情。就是这样。

 

       中国网:好,感谢净宗法师,通过您刚才给我们分享的,我们广大网友也知道了您出家之前的这样一个基本的情况。从1994年正式出家,到今年也差不多将近20年的时间了,20年对於人生来说是一个不短的时间,您能给我们谈一谈在这20年里,您出家的这样一个经历和感悟吗?

 

       净宗法师:是的。当初是小和尚;现在20年一过,我都成老和尚了,时间确实过得非常快!

 

       20年来,我想大致有这麽三个阶段:第一是苦闷求法的阶段,第二是感悟念佛的阶段;第三就是弘法布教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什麽说是苦闷求法呢?就像刚才所说的,感知到佛法当中有光明,有我内心所追求的理想,可是并不能马上得到。那麽,在这一段时间,内心是很苦闷的。这种苦闷比世间任何的苦闷都要深重。它像什麽呢?比如一只蜜蜂,被人家追赶,看前面是一个窗户,它就飞过去,可是被玻璃挡住了。它知道这里一定可以过去,有光明,是通向外面的,是可以冲出去的,但是它没有透达。我也知道佛教里面有我的理想,有我的光明,有我的幸福;但是我走到这个地方来,挡住了,就是心没办法通过。虽然看到前面有光明,可是通不过,这个时候就很苦闷。

 

       我当时将近30岁了,寺院里有些年轻的小沙弥比较调皮,有时会打打闹闹,我看到他们打打闹闹,都会很黯然神伤地离开。因为佛教讲的就是了生死、成佛道,要得到解脱,但是我还没有达到目的,这种苦闷使得我茶不思饮,饭不思食,夜不能安卧。

 

       每天的早晚课有一句话,就是:「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今天又过去了,我们的寿命又减少了,就好像鱼养在水缸里面,这个水缸是漏的,水每天往下滴,越来越少,那这条鱼在里面有什麽快乐呢?我们的人生过了一天,寿命的水就滴了一点。在水滴乾之前,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回到大海,不然的话就死路一条。所以,每当唱到这个地方,心里就很紧,揪得很紧。

 

       这种状况,从我接触佛教,一直到出家以後的一段时间,大约持续了7年的时间。这7年是过得很苦闷的。

 

       我接触佛教时,人比较年轻,自视比较高,是从禅宗入手的,像《金刚经》《楞严经》,在这些基本的大乘经典上比较用心。後来,就转到了净土法门,对净土法门很有好感和倾向;但是仍然没有安心,内心没有稳固的法喜。

 

       几年之後,经过了所谓的沉淀也好,或者积累也好,或者佛菩萨的暗中加持也好——因为人有诚心,佛就有感应——我就接触到了善导大师的念佛法门。       

 

       我一接触到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所有的疑惑通通都解开了,就是感悟念佛。悟到什麽?就觉得佛教所讲的,以前所说的一切理论,今天终於成为现实!比如《心经》里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又说「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这些话都是经文所讲的,可是,在此之前都没有落实到心中。「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可是似乎跟我不相应,因为我心中还是很苦闷。但是,一旦了解了善导大师所讲的念佛法门,我真正觉得这句经文就落实到了心中,就知道真正的佛法能让我们「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这样再来看佛经,就感到特别亲切,佛是如何的大慈大悲,如何的一切智人。以前就觉得这些只是赞叹的语言,没有落实在我们心中;可是一旦感悟到念佛之後,就觉得这一切是那样的亲切自然,那样的贴切。所以,心中所有的迷雾都散开了,就好像刚才讲的这只蜜蜂,最初不断地撞玻璃,突然旁边有个窗户一开,就出去了。那个时候,它有一种得救的欢喜,感到前面有广大的天空,也不再被人追赶。这是第二个阶段。

 

       一旦了解这个法这麽好,就非常热心地想告诉所有人,於是就走向了弘法布教的路程。就好像这只蜜蜂飞出去了,它又飞回来,呼唤它的同伴:「你们要从这个地方离开,就没有危险了。」

 

       这後面的时间就比较长了,大概经过了十六七年,一直都在做这项工作。这项工作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初期的弘法,辗转各地。那个时候也还年轻,怀着一颗虔诚心,一种执着追求的心,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不停地游走。我现在非常怀念初期弘法的日子里所走的地方。为了弘法,除了西藏、新疆、青海和内蒙古,中国大陆其他省份都去过了。没有道场,也没有背景,只是靠一颗心;但是也受到很多信众的欢迎,从一个山区到另一个山区,从一个城镇到另一个城镇,跟他们坐在一个热炕头上,有时候坐在一节列车里面,这样就形成了一定的信众基础。

 

       在这之後,就走向第二个阶段。因为信众越来越多,光靠我们这样口舌去讲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就前进到第二步:印书流通。

 

       经书流通之後,效果就更加明显了,很多信众,包括一些出家师父都会聚拢过来,他们就要求一定要有一个道场。那时候我们都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都在走动。所以就到了第三个阶段:建寺安僧。今天的弘愿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起来的。

 

       目前是处於第四个阶段:讲法教学。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把这个法门主要的经典,把祖师的传承,系统、完整地讲解出来,教导後学,让大家可以参考。

 

       这些年大致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从外表来看,好像是我们个人在努力,其实背後有一只无形的手,就是阿弥陀佛,在推动着我们去做。个人是没有这个力量的,靠个人不可能有半点的成绩。在弥陀无形之手的推动下,也有更多的信众、法师、莲友,大家共同来做这件事情,还是有那麽一点小小成效的。

 

       中国网:非常精彩!感谢净宗法师!我们知道,弘愿寺坐落於安徽宣城敬亭山。敬亭山自古以来就有「江南诗山」的美誉,唐朝大诗人李白就曾经七次登上敬亭山,并且留下了「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千古绝句。您在这样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还有深厚佛教背景的弘愿寺做住持,有什麽样的感受?

 

       净宗法师:我们任何人虽然都生活在现代,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从个人来讲,他都有一个历史的根,就像您刚才所说的,有一个文化的脉,所以这个是不能间断的。所以我觉得,一个人如果负责任的话,他应该对得起历史,也应该能够走向未来。

 

       弘愿寺,作为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寺院,有着历史和文化的广大背景,尤其是在当代,有这麽多的信众,千千万万人的心聚在这个地方,我在这里担任一个领头人,感到责任特别重大。我们怎样领导这个团体和千千万万的信众,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责任,是肩上的一个重大的担子。以我个人来讲,我的德行是完全不足以挑这个担子的,可是又该如何来走这一步呢?

 

       我个人的感受,就是一定要以法为中心。以法为中心,就能够保证团体有一个灵魂。

 

       以法为中心的潜台词,就是不能以个人为中心。因为,在寺院里,作为领导人,或者作为一个宗教团体的代表人物,很多人会把眼光聚在你的身上。宗教团体和一般团体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企业,企业的团体目标很简单,就是为了追求利润,获得利润之後合理分配,大家心也就平了,所以是比较单纯的。寺院这个团体看上去很松散,什麽人都可以来,信众可以今天来明天不来,出家法师可以今天来明天背包走,所以看上去很松散;但其实它的内核是比较坚固的,因为它是靠信仰的凝聚力。同时,寺院当中也没有世间的手段,比如在经济上或者职位上去调节大众,大家也不是为了这个来的,都是来奉献的;出家人也是这样。所以,世间的行政和经济手段是一样都不灵的。

 

       不过,另一方面,别人把所有的心都倾向於你,如果你得到他的心,他全身心都会依托。所以,这种仰赖、这种拜托是非常凝重的,作为一个寺院的负责人,承载了别人很大的依托。比如说托孤,这个人要死了,把他的孤儿托给你,这是非常殷重的托付,这是一辈子的事情。现在人家来了以後,是把他整个心,把他的幸福,托给你。大家为什麽来到寺院?往往是因为在社会上有一些不平,或者因为感觉社会不清净,或者受到伤害,或者在世间感到很迷茫,心没有出路,所以来到寺院。所以,这种托付,如果是一个人,你还可以应酬,如果是千千万万人的托付,你想想看,要有怎样大的心力?我们毕竟是凡夫,我们个人是承载不起这份托付的,只有以佛法为中心才可以。因为大家是奔着信仰来的,那只要以佛法为中心就可以了。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以法为中心。

 

       以法为中心,第一个好处就是平等,没有高下。寺院的负责人、执事和信众,都是平等的,这个法给大家的滋养和利益是完全一样的。这样就很好。

 

       第二个好处,它会给人坚定的力量。在需要作决定时,这种力量会促使你坚定地站稳立场。可能多数人认为某件事应该做,但是在我这个立场上,我很可能会说不可以;相反,也可能很多人说某件事不可以做,我却会说一定要那样做。在世间来讲,可能是民主表决;但是在寺院这个团体中,特别是在法义的修学方面,是不能靠投票来解决的。比如说,你是引路人,这一团人在峡谷当中迷路了,他们投票说该往这里走,可是你明明知道那是死路,走不出去,总不能说「那好吧,你们大家都决定了,我跟着你们走吧」,那是不可能的!那一定要说「不可以!此路不通,一定要跟我走!」因为引路人对整个状况是了解的。

 

       要作决定,只要看符不符合佛教的教规、教义,符不符合众生的心理趋向,对个人、他人、团体、社会,对佛教和世俗,如果都符合法的精神,就一定是正确的。所以,即使你作出的决定跟大家不一样,你也会有力量坚持。而这种坚持的力量,往往会给大众信心,所以大家都会好好地跟从你。这是第二个好处。

 

       以法为中心的第三个好处,就是清净。如果以个人为中心,那会很染污,也会增加很多是非。人往往都是人情长短,或者说「你嘴巴大,那你讲的算数」,不是那样的。如果以法为中心,大家心里都能感受到幸福,方方面面的利益都是很自然、很微妙的,都能照顾到;就像刚才讲的,各方面的利益都有一个共通性。如果像世间那样带有人情观点的话,就很可能会倾向於自己的利益,进而损害对方,结果就是损人不利己。如果以法为中心,所有的人都能平等得利益。

 

       以法为中心的第四个好处,就是能够避免大的缺失。在宗教团体中,比较容易形成个人崇拜。个人崇拜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而且会滋生很多毛病;如果发展到极端,对社会、信众就非常危险了。比如古今中外的一些邪教组织,往往都是搞个人崇拜,把光环套在自己身上。那以法为中心的话,就一切都要走向法,走向佛陀那个地方,这样就会很平静,对这个团体的健康和有机、有序、正常的生长,就非常有帮助。

 

       这是我个人的心得。

 

       中国网:在佛教界都有这样的一个说法,说我们弘愿寺在中国是专门弘扬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最着名的这样一个道场,为什麽会有这样的一个说法?或者说有这样的一个地位呢?您跟我们详细谈一下。

 

       净宗法师:我们倒没有这样的自我定位。不过,这样问起来,应该也有一些实际的原因。

 

       第一,我们宗旨非常专一。有专才能做到精。现在有大超市,也有专卖店,我们是专卖店型的。佛教也好,学术也好,宗派也好,都非常博大精深。甚至一门一派,你能专精的话,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弘愿寺是特别突出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中国净土宗十三位或者说十五位祖师,在弘愿寺系统里面,我们是专门突出善导大师的。这不是对其他祖师的否定,只是说要有一个主帅,像一条长龙,一定要有个龙头。作为一个宗派,一定要有个领袖人物,把他的思想领出来,就可以统帅。这样在弘法的过程当中,旗帜就很鲜明,就很有力量。这是我们的宗旨。

 

       在理论上,完全依据善导大师思想;在实践上,也是依据善导大师的思想,来建立大众的修学行仪。弘愿寺的方方面面,比如牌匾、对联,文化的宣传,殿堂里面本尊的供奉,外形的建筑,还有它的文化标识,都有个核心,就是善导大师,这是我们的特点。

 

       在这种特别的情况下,就会形成一种氛围,任何人来到这个寺院,都会有一种明显的感受,感受到一种凝聚力,方向明确,让他的信仰有一个明确指向。而且这也很便於寺院的管理,不相应的人会自己离开,留下来的就会心往一处使,同心同德,这就省了很多事。

 

       弘愿寺很乾净,很整齐,这是自然形成的。比如我们的广场上连一个卖香的都没有,当初建的时候,很多人就说:「我要在这里卖念珠。」「我要卖香。」但我们建好了一个都没有来。为什麽?因为整个气氛让他觉得没有生存的市场,也没有这个必要。弘愿寺走进来让人觉得很乾净,这都是我们莲友自发清扫的,我们也没有请工人打扫,都做得很好,很感恩大家。

 

       第二,时间比较久。这十几年来,我们都是走善导大师净土思想这个路线。

 

       第三,信众基础比较广泛。大家可能会口口相传。

 

       第四,有一定的弘法成效。举个例子来说,弘愿寺现在所流通的经书法宝,大约有九十多种。虽然从数量上看并不是很多,但是多数都是原创。有一些寺院、道场也在流通,不过往往都是翻印刻本。当然,我们的书有几个系列,像经典、祖师的着作不是我们原创,但是加入了很多的後续工作,比如说按照国家的标点符号标准进行重新标点,加科判、眉注、和图表,加以梳理。这样的梳理工作,一本书可能要花好几年的时间,比如《善导大师全集》,还有《净土宗圣教集》,都是众多法师和居士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完成的,这里面有很多的劳动。其他大大小小的书都是跟这个法门的法理一脉相承的。这些书连续不断地出来,这样就会在信众当中形成一定的影响。

 

       中国网:您能不能给我们详细地谈一下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到底是什麽样的一种思想?

 

       净宗法师:好的。一般的网友可能对善导大师比较陌生。这个我想一般的网友比较陌生,首先善导大师这个人他比较陌生,第二个,他的净土思想到底是什麽?这个当然比较专业化一点。我简单介绍,善导大师是唐朝人。中国佛教最鼎盛的时期,就是在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跟印度佛教的差别,就在於它是宗派佛教,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之後,就形成了八大宗派。八大宗派的形成是必然的,它对中国佛教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净土宗就是这八大宗派当中的一宗,而且是信众基础非常广泛、生命力非常旺盛的一个宗派。净土宗这个名字,虽然普通网友可能没听过,但是一句「阿弥陀佛」,几乎是没有人不知道的。只要是念阿弥陀佛的,简单地说,就可以把他归入净土宗了,因为阿弥陀佛就是西方极乐净土的佛。

 

       隋唐时代的善导大师是开创净土宗的祖师,在佛教内部,他享有非常高的声誉,被称为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他每念一声佛,口中就有一道光出来,因为他二十几岁就已经证入很深的三昧圣境。所以,唐朝的高宗皇帝就给善导大师一个封号,称为「光明大师」。

 

       在中国的佛教界,各宗各派的祖师大德都在弘扬净土,他们也都有自己的思想。那麽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到底有什麽特别呢?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很纯粹,很系统,所以他才能成为一个宗派的创始人。他的传承,就是依据昙鸾大师和道绰大师。善导大师的思想,概括起来可以用八个字来说明,就是: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这两句话八个字,有四项内容。

 

       首先就是「本愿」。「本愿」这两个字,在大乘佛教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小乘佛教昇华到大乘佛教,主要就是有本愿思想。本愿,就是佛菩萨在因地所发的誓愿,比如说地藏菩萨的本愿,药师如来的本愿,释迦佛的本愿等等。菩萨在累劫修行当中,要怎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要建立什麽样的国土,怎样来利益众生,发的这个愿就称为本愿。

 

       本愿也有所谓的「通」和「别」。通愿,就是所有菩萨共通的,也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四句话——「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叫四弘誓愿;别愿,特别的誓愿,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药师佛十二大愿,这都属於别愿。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主要强调的是仰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阿弥陀佛因中的本愿已经实现了。这个愿望实现之後,就有一种力量,简单讲就叫作本愿力。比如这里有条河,过不去,有人发心建一座桥,让人们安全渡河,这是他的本愿。这座桥一旦修好,这个本愿就实现了,人们就自然可以安全渡河。

 

       阿弥陀佛的前身叫作法藏比丘,当年他发了四十八个本愿,其中有一条愿就说: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只要众生称念我的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我就用光明来保护他,让他现生平安利乐,临终我就接引他到我的净土来,使他永远告别苦恼,到我的净土成佛,这是我的本愿。经过了无量劫时间的修行,这个本愿实现了,十个大劫之前他成佛了,叫阿弥陀佛,不再叫法藏比丘了。他一旦成佛,就标志着他的愿望已经达成,桥已经建好了。任何人只要念他的名号,就等於跨上了这座桥,就可以通过「南无阿弥陀佛」这座六字之桥,走向幸福的彼岸。

 

       这是「本愿」两个字。

 

       「本愿称名」,就是按照阿弥陀佛的本愿,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这是阿弥陀佛在本愿中所规定的。现代人工作很忙,外在的环境很繁杂,内在的烦恼也很深重,如果靠自己修行戒律、禅定、智慧,绝大多数人难以成功,太难了。所以,阿弥陀佛当初发愿就说,这些都属於难行道,要靠自力修行很难成功;请你靠我本愿的力量,请你称念我的名号。所以这叫「本愿称名」。

 

       称名谁都可以做到,就是口中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像我们出家人走出去,小孩子看见我们,他会自然喊一句:「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他会自然地喊这一句,那这个名号就念出来了。所以,不管老人、小孩,有智慧、没智慧,都可以念。如果要求学习经典,可能要识字;可是这个名号谁都可以念。你念,你就得到;你念,佛就听到,佛的光明就会照耀到你。所以,本愿称名非常简单。

 

       这句「阿弥陀佛」的来源,一般人理解不到,以为要怎样虔诚才能念佛。如果知道这是本愿,他就会明白,这是阿弥陀佛在呼唤我们,源头在佛那里。这样,我们内心和佛就很容易沟通。

 

       「本愿」是一个根本的理论基础,而「称名」是行法。称念阿弥陀佛,是一个修行的方法。这个修行方法,是阿弥陀佛给我们选好的。就像妈妈对小孩子,小孩子还不会煮饭,妈妈就说:「你饿了就喊我一声。」小孩喊:「妈妈我饿了!」那好,妈妈马上给他做。

 

       阿弥陀佛说:「你需要什麽就念『阿弥陀佛』,我就来成就你。」这个思想,就是所谓的他力思想。他力思想特别符合我们这个时代。古时候,你要找一个远方的人,可能要跑断腿;而现在,手机一按马上找到他,这就是利用他力。一个小时可以从这里飞到北京,靠的是飞机的力量。从此处运到彼处,只要你把身体放上去就行了,这只是物理学层面。而佛法是心法,要想让阿弥陀佛把我们从此岸运到彼岸,关键要看我们是不是把心放上去,我们的心是不是完全仰靠阿弥陀佛。如果我们的心彻底归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能运载我们,把我们运到西方极乐净土。我原来是学航空的,我觉得这个例子确实能够说明这个问题。关於这一点,我也专门写了几篇文章,来让大家了解佛法他力救度思想的简便、殊胜。

 

       这是第二「称名」。


       第三就是「凡夫」。

 

       一般的法门,对修行者是有很高的要求的:要麽要求你出家,一般的出家还不行,还要深山苦修;最基本的,刚才讲了三个科目,叫作三学,就是戒、定、慧。首先是严格的戒律,因为戒律做不到就不要谈修行。在家有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最根本的五条,是在家人的戒律。出家人的戒律就更多更细微。精严持戒,如法生活,才能遮止很多障碍,心才会慢慢地调伏,才有可能修定。如果不持戒,在山洞里打坐,那是非常危险的,可能要吐血。必须通过戒律的训练,才有可能走向禅定修行。

 

       可是即使禅定的功夫再深,仍然不能解脱生死。禅定是共外道的,就是说佛法里面有禅定,道教、其他世间宗教也有禅定。

 

       禅定之上,必定要启发智慧。佛教所讲的般若智慧,是佛教的特别内容。无我、空性的般若智慧,这个智慧产生之後是无我的,这样迷茫就被切断了,你才可以出离生死。

 

       这个过程太难了,所以称为「难行道」。要走这条路,必须是圣者的根机,能够清净严格地持戒。近代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师,就是弘一大师,他是弘扬戒律的大德。弘一大师他自己怎麽讲?他说:「我是连五戒都持不清净的。想到自己出家这麽多年,越来越感觉到自己从内心里面像一个畜生!」我们听到感到很震惊,这样一位祖师大德,他怎麽能讲这种话?那是因为他真正拿着佛法的镜子,一照,才知道内心是多麽的污秽,修行是多麽没有力量。这种修行是难行道,太难了,要求我们有圣者的根机。

 

       而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是以凡夫为本,这也是阿弥陀佛的本怀。我们烦恼重,有很多不自在,自己没有办法。比如一只蜻蜓,扑上了蜘蛛网,它的挣扎只是给蜘蛛传递信息,挣扎得越厉害,蜘蛛就把它缠得越紧;想要解脱,必须有人把网打开,把它放出去。

 

       我们也一样:我们在这个世间,妻子、丈夫、儿女、工作,每天所想的,离不开贪、瞋、痴。我们凡夫众生,一方面知道贪瞋痴不好,另一方面,离开贪瞋痴就没法过日子了。我们就是这样的凡夫,烦恼的罪业众生。在这种情况下,你说要靠自己修行解脱,谈何容易!

 

       普通大众,芸芸众生,内心渴盼的是一种圣洁、高尚的慈悲救度力量,因为我们自己根本没有力量。而善导大师所阐发的阿弥陀佛的救度,正是这样,它使任何凡夫都能看到光明和希望!

 

       这是「凡夫」二字。

 

       「入报」两个字,是代表救度的境界。「入」就是进入,「报」就是报土。报土是佛教的特有名词,是相对於化土的。菩萨成佛後,是住在净土里面的,这个净土是普萨修行所感的,是他修行的果报——这是真正的「善有善报」。这个报土非常清净庄严,一般人是够不着的。

 

       按照通途的教理,佛的报土境界,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才有可能生在佛的报土。初住以上的菩萨破了无明,证悟了法身,跟佛的境界才有一定的交集。就像帝王的皇宫,大臣才可能到皇宫,我们老百姓怎麽能到皇宫里去呢?连地方大员都不行。所以,只有大菩萨才有可能生在佛的报土。可是众生都希望亲近佛,佛也希望度众生,那怎麽办呢?佛就化现一个世界,就是化土。化土是应众生的根机来显现的:你在什麽样的层次上,他就示现什麽样的国土,让你可以在这里生存,在这里得到教化。化土有净土和秽土之分,我们这个世界就属於秽土,释迦牟尼佛化身来到这个地方教化我们。

 

       对於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当时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说,凡夫可以去;不过,凡夫能去的地方总不可能是佛的境界,所以极乐世界是化土。

 

       第二种说,极乐世界是报土,所以凡夫当然不能去;经中虽然说凡夫可以去,那只是「别时意」——怕说不能去你又退心,然後就说可以去,你经过生生世世累劫的修行,到时候才可以去的。这种思想出来以後,大家就没有信心了。

 

       善导大师出世,就专门说明,凡夫是可以到达弥陀报土的。善导大师自问自答:如果靠自己的力量,阿罗汉圣者都到不了报土,那凡夫怎麽可以去呢?答:如果要靠凡夫自己,当然去不了;可是只要依靠弥陀的本愿力,就必定可以到达。我们到北京,马拉松运动员十个小时也跑不到;但是如果坐飞机的话,老太太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靠什麽?靠飞机的力量。

 

       所以,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这八个字,第一就是「本愿」,这是一切理论的来源和基础;第二「称名」,称名也是本愿所规定的一个修行方法,是很简单、很容易的,我们任何凡夫都能做到;我们所得到的利益,就是直接进入阿弥陀佛的真实报土——「凡夫入报」。

 

       这就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关於报土和化土,打个比方可能更好理解。深圳有一个锦绣公园,这个公园把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着名景点,做成模型放在里面,供人观赏。但是在模型上看到的,跟实际的景点是有很大差距的。建一个微型的黄果树瀑布景观,跟真正的黄果树瀑布是不能相比的。化土就好像佛菩萨做的微型景观,你不能到真正的报土去,只好做一个让你看,其实它跟真正的报土差别非常巨大。

 

       善导大师的思想说,我们任何人,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直接到佛本有的、真实的报土境界。这个差距就非常非常大了。

 

       中国网:谢谢法师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其实善导大师一直是活在我们的心里,因为我们很多人都经常说到「南无阿弥陀佛」这几个字,只是我们日用而不知。对於净土思想呢,刚才您说了,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修行方法,提到了「本愿称名」,每个人说到「南无阿弥陀佛」就算是一种修行了。这麽说的话,这修行真是非常简单。既然这麽简单,还有什麽更深的东西需要我们去钻研、让我们去修行的呢?

 

       净宗法师:其实,我们说净土法门简单,是在众生领受这方面说的。它本身的教理是非常非常深的,所谓「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它是诸佛所行境界,不是凡夫境界,连观世音菩萨这样的大菩萨都只能大概知道,所以它是非常深的。

 

       比如用手机,告诉老太太说:「你想和美国的儿子通电话,只要按这个按钮就行了。」很简单。但是,她懂得这个手机背後的原理吗?她知道里面的构建吗?她知道怎麽运营吗?她通通不知道,但这并不影响她使用!

 

       所以作为净土的行者,最重要的是称名,信顺阿弥陀佛的救度。阿弥陀佛怜悯我们走不了难行道,所以才让我们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它就是一个简便的易行道,这是它的特点。有的人可能觉得「这个太简单了,我英雄无用武之地了」,请你静下心来研究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这里面很深,甚深无比。

 

       比如我们坐飞机的时候,关於飞机空气动力学的原理我们一概不知道,我们只是乘客;但是只要我们坐上飞机,飞机的所有原理我们都用上了,因为飞机是已经实现了的东西。在我们世间还有很多,比如实验室、一些科学研究部门,他们的工作是研究原理,比如研究外太空,它并没有展现为一个实体产品。所以原理和实体产品之间有相当大的落差。

 

       净土法门不单是在谈原理,而且已经成为事实,成为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成为众生可以随口称念的名号,原理已经成为一个产品,所有的教理都已经包含在这个事相当中。这正是它高超的地方。如果你离开这个事,还在那里讲理,那很可能这个理还没有圆满,就好像还在科研阶段。

 

       现在,有些大菩萨,他们可能还在研究佛教的原理,要建立自己的净土,他们有他们的任务。作为普通的社会大众,我们只是产品的使用者,比如手机、电脑,我们未必要成为专家才能使用。同理,作为普通的修行者,我们只是六字名号的使用者,简单讲就是消费者,来享受这个诸佛菩萨的结晶产品。至於它的甚深原理,诸大菩萨都是研究员,他们在研究。我们的身份定位不能错,如果我们身份定位太高的身份,那麽就像一个小学生、没有文化的人就自认为我是大学的院士或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那就是定位太高,也不太现实,这是我的看法!

 

       中国网:那法师,据我所知,我们佛教的精髓就是大慈大悲,宗旨就是普度众生,它的职责就是劝善,让更多的人去行善不做坏事!佛教当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以说已经形成一个成语了。那您用净土思想,能不能详细地给我们说说这个故事?

 

       净宗法师:是的,这已经成了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你刚才说的对佛教的认识,虽然讲得不长,但是很精到,就是佛教的精髓、佛教的宗旨,以及佛教的职责。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几乎成了成语,大家都知道这麽一个说法。首先,这种说法是很温暖的,给了每个人希望——即使是举着屠刀的这样一个恶性的人,他只要放下屠刀,他站在那个地方立即就可以成佛,这个巨大的反差,让任何人不失去希望。所以,这两句话的流行,是很给我们希望和寄托的。

 

       大家可能比较喜欢听故事,我把这个典故稍微地演绎一下。这个典故有好几种版本,其中一种就跟善导大师相关。这件事情,记载在《佛祖统纪》这本书中。

 

       唐朝时候,善导大师在首都长安弘化,教人念佛。大师弘化特别有力量,念佛人特别多,达到什麽效果呢?传记里用四个字来形容——「满城断肉」。那就不可想像了!当然,不是说一个吃肉的都没了,就是说满城的人因为了解了阿弥陀佛的慈悲,自然会珍爱生命,他们就吃素了,不吃肉了。

 

       这个当然很好,可是也有一点点负作用:影响了屠宰业,肉卖不出去,没有生意做了。就有一个姓京的屠夫,这个京屠夫有很深的嫉恨心,就提了一把刀,跑到善导大师当时所在的寺院,气得要杀人。像善导大师这样的人物,「德人觌面,恨意全消」,这个屠夫一看见善导大师,当下那个刀就掉到地上,就放下屠刀了。就觉得大师很有德行、很慈悲。

 

       这时候,书上说「指示西方,现净土相」,古文记载很简略,因为善导大师有非常深的三昧定力,有很深的神通境界,和西方净土遥相呼应,他用手这麽往西方一指,天空中就显现出来极乐世界的景象。我们敢想像吗?他念一声佛就出一道光明,他手一指,净土就显现出来了!所以屠夫当下就非常感动:「还真的有这麽好的极乐世界!」他想到自己的罪业,又想到自己这样卑劣,还居然发了这麽大的一个恶心,想找大师的麻烦……所以他就忏悔,说:「大师,我也想往生!」他就开始念佛,一边念佛一边走出寺院。寺院门口有一棵柳树,可能是一棵斜着生长的比较高的柳树,他就爬到柳树上,是因为不小心还是怎麽样,他就跌下来了。跌下来之後,众人看见他头顶上出来一个童子,就是所谓的灵魂、神识,佛菩萨就把他接引上了莲花,往西方而去。到了西方极乐净土,是去成佛啊!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这个案例鼓舞了很多人。

 

       佛教中有一部经叫《观经》,也就是《观无量寿佛经》,这部经典其实也是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一个过程。这部经典的缘起非常精彩,非常戏剧化。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一位大护法,叫频婆娑罗王,他跟释迦牟尼佛是同年代的人,非常护持释迦牟尼佛。他有一个儿子,就是太子,名字叫阿闍世。太子受到提婆达多的教唆——提婆达多就是在佛教里面专门跟释迦牟尼佛对着干的,是一个谤佛谤法的反面人物。其实他是一个大菩萨的示现,但他演的是一个反面人物,专门叛佛、叛教、分裂僧团,还谋害释迦牟尼佛。他就教唆阿闍世王子:「你把你父王灭了,我把佛给灭了,将来你做新王,我就做新佛。这样我们统治天下,不是很好吗?」太子说:「我怎麽可以杀我的父王呢?」

 

       提婆达多就给太子讲他的来历:太子前世原来是一个仙人,在山里面。频婆娑罗王是大王,但是他的妻子韦提希没有怀孕,所以他就说:「我到了这个年龄,夫人还没有孩子,我将来的江山、国家委付无人哪!」就找了一个相师,说:「你看看我有没有後代。」

 

       相师一看,说:「大王啊,你是有後人的。不过呢,你这个後人还有三年才能来投胎,现在正在山中修行,就是山里面的仙人,他的福报很厚。」

 

       大王一听,说:「那不行啊!等三年,我年纪大了,等不及了!」他就派一个人去找仙人,请仙人早点来给他做儿子。

 

       这个人就去了,说:「大仙人,我们大王有命,请你早一点给我们大王做儿子。」

 

       这个仙人也是有神通的,他说:「你回去禀报大王,我还有三年才能去,现在还不行。」

 

       使者回来禀报,大王一听就有点不高兴了:「在我的国家里面,一切都是归我所掌管,我给你面子叫你来你还不来,还要过三年。」他说,「你再去,带着刀,如果他答应就好,不答应就立即把他灭了,看他还来不来给我做儿子!」

 

       使者带了一帮人去了,说:「我们大王有令,请你来宫中投胎,现在就去!」

 

       这个仙人也知道啊,他说:「好,既然这样的话,那也没有办法。大王既然这样子,那你告诉大王,我如果这样去,对他有损害,他怎样对待我,将来我也会怎样对待他。」因果报应嘛。

 

       这样,他就舍命投胎了。这个时候,宫里面韦提希夫人就有身孕了。夫人有身之後,王宫里面、举国上下都欢腾,国家终於有了继承人了!这时又有相师来看相,一看,说:「大王,此子对你有损!」意思是这个孩子可能对大王有损伤。那个时候还没生下来,相师一讲,大王又後悔了:「这样啊,他来了要谋害我,这不就麻烦了吗?」他就跟夫人商量:「这样吧,」他说,「你生孩子的时候,到楼顶上向天井里生孩子,让他掉下来,掉下来摔死了,我就平安了。」

 

       然後,夫人就在楼顶上把孩子生下来。结果,生来下之後,这个仙人的福报很大,摔不死,就断了一根指头,「断指」的梵语就叫「阿闍世」。所以後来就喊他阿闍世,就是断了一根小指头的孩子。

 

       提婆达多把这一番经历跟太子一讲,然後再教唆他。过去的那种怨恨马上从太子内心涌生出来,他就发动了宫廷政变,把父王禁闭起来,让他活活地饿死。然後又拔剑想谋害他的母亲,因为他关他父亲的时候,他的母亲经常进去偷偷地送东西,水啊,粮食啊,他母亲来了,卫兵也不好拦,他父王过了二十一天还没有死。

 

       阿闍世来问:「我父王怎麽样了?」

 

       守门人说:「他还挺健康的。」

 

       「那是怎麽回事啊?」

 

       守门人说:「夫人经常来看他。」

 

       阿闍世就很生气,说:「我母亲怎麽跟贼在一起!」他对他父亲很有意见,所以就拔剑要杀他的母亲。你想想看,他这不是杀害别人,而是杀他的母亲!以这个为因缘,韦提希夫人就很悲伤。

 

       後来,大臣劝谏他说:「你为了有国位,杀害父王,这个还可以理解。那现在你母亲也没有王位,你怎麽杀母亲?这是讲不通的!」这样他就把他母亲关起来,没有杀。

 

       这样,韦提希夫人在牢房里就很忧愁,所以她就向佛的方向顶礼——当时佛在灵鹫山讲法——她就顶礼说:「佛陀啊,我这样悲伤,我的孩子对我这样,我现在忧愁苦恼万分,你看你怎麽来安慰我?」

 

       佛陀有神通,就知道了,就来到王宫里——显现在王宫,讲了这部《观无量寿佛经》。所以,《观无量寿佛经》就是以这个屠刀向母的阿闍世为缘起。十六观讲到最後的时候,讲了三种恶人:第一种是作恶多端的罪人,第二种是破戒的罪人,第三种是五逆十恶的罪人。这三种人,一生做的全部都是恶事,无作不恶,无恶不作,没有一点点的修持和功德。到了临终的时候,地狱的果报现前,地狱众火都燃烧了,经中说,他们只是念了十声佛、一声佛,就当下庄严地往生西方净土。所以这是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一部经典。

 

       这样的经典,反映出佛教的慈悲精神。它不是故意地鼓励、纵容造恶,而是说,对这样已经造下了恶业的苦恼众生,有没有办法给他燃起新的希望。

 

       所以刚才讲了,佛教的精髓是大慈大悲,这个总结非常凝炼。我想,我们佛教如果离开了大慈大悲,也就没有了佛教。虽然佛教也在很多场合被认为是智慧的宗教,但是智慧并不能普度众生——有的人可能并不需要智慧,认为只要有钱就可以;有的人虽然需要智慧,可是得不到智慧,因为很愚痴,开不了悟。所以,如果必须有智慧的话,是度不了几个人的。但是慈悲没有人不需要,没有人会拒绝慈悲。所以,大慈大悲才可以普度众生。

 

       那麽普度众生的「度」,也就是说一条河,有一个渡口,渡船把我们从河岸这边,渡到对岸去。所以,必须是可以平等、普遍地救度所有众生,那麽这一定要有慈悲的精神。

 

       所以,只有救度了众生,众生心里的屠刀才能放得下,他才可以不去做恶事。如果内心没有被慈悲所触动,有些高素质、有理智的人,可能会克制自己不去作恶,或者少作恶;但是如果缺乏理智、素质比较低下、仇恨满胸、烦恼深重的人,可能连自己都克制不了,就会造下种种灾难性的社会事件,比如刚才所讲到的这些事情。现在互联网很发达,信息传播得很快,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我们都看到类似的事情。有的人会谴责,也有的人觉得很迷茫,不可理解:「他们为什麽会这样呢?」

 

       作为出家人,我们听到这样的事情,有我们更深一层的思维。我们所思维的就是:这种现象的产生,其深层的原因是什麽,以及应该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

 

       屠刀其实有两种:外在有形的和内在无形的。外在有形的还比较好办——它其实是因为内在无形中滋生的仇恨,内心已经有了一把刀,然後变现出外在的这个可看见的刀。如果我们只是在外面防止他,是防不胜防的,你今天防止了张三,还会有李四,你今天把他的刀拿下来,他明天可以再做一把。就好像一棵毒树,你把叶子摘掉了,如果没有把根切断,它还会冒新的枝叶。

 

       所以,要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在宗教界,净土法门,尤其是弥陀的慈悲,在这里面会有一份独到的作用。我觉得可以有以下四个层面:

 

       第一个就是法律的层面。这个层面就是强制力,以国家、政府部门作为主体,这是政治的层面,对於这样的行为,当然是不能纵容,一定要有法律的界限,犯了过失,就一定要承担法律责任,这样会有所禁止。

 

       但有的人其实是知道的,比如说杀害无辜平民,他不知道这是犯法吗?他是铤而走险,即使犯法,他也愿意去做。为什麽?他内心就是恨难平。所以第二个层面就是道德的层面,通过德行的教育,激发人内心道德的约束力,他的德行增长,就不会去做这种事情。

 

       第三个是因果的层面。有的人可能对道德的说教也无动於衷,那麽佛教所讲的因果报应,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比如刀杀无辜的民众,他觉得泄恨,甚至有的人内心有一种虚假的正义感,打着各种正义的旗号,或者一些宗教的旗号,造下这样的恶业,这一定有深重的果报在等着他。他如果了解这些的话,就会有警示的作用,就会终止。

 

       这三个方面虽然都有它们的作用,但从究竟解决来讲,还是有不足之处,有的人可能连道德、因果报应也不相信。那我就觉得,我们净土宗弥陀救度的法门,可以慈悲地救度一切人。一个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内心充满了仇恨和烦恼,这样的人其实最需要的是慈悲和爱。这个慈悲和爱不是世间点点滴滴的,它一定是要大慈大悲,才能救活他这颗死亡的心。

 

       我们中国人说「哀莫大於心死」,最大的悲哀是心的死亡。想到他居然去滥杀无辜,我们在指责、批评他的同时,我们想想看,其实他的心已经先死掉了。那麽是什麽样的心死了呢?是仁爱的心死了。就是说,他这个仇恨的刀,首先是让自己的仁爱心死了,慈悯的心也死了,良知的心也死了——如果他有良知就不会这样做,甚至理智的心也泯灭了。所以,他是把自己整个内在的根本的生命彻底灭杀之後,他才用这个刀,用更大的杀伤力,杀了更多的人。

 

       所以,我们如果要救度大众,就要把他的恶心转换过来。这是宗教界,尤其是我们净土法门的责任所在。如果他心中能够了解弥陀的慈悲,他未来就有生命,就有新的希望和光明。如果能够感悟到哪怕一点点,他的心立即就会软化,屠刀就会「当啷」落地。这个时候就可以展现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这一面。

 

       在弘愿寺,就有这样的例子。有一位出家弟子,他後来告诉我,他说:「师父,你真的把我救了!」他的母亲非常感动,因为他原来在社会上就是打打杀杀的,和人结了很恶的怨。他已经做好了杀人灭口的计划,正准备去实行,这时候他遇到了我们所讲的法,他一听就特别感动,来到寺院里。那时候来还没有出家,就希望我送一串念珠给他。我知道他是黑道上混的,觉得他能够回头念佛是很不容易的,我就拿了一串念珠给他。这串念珠他就时刻保留着。後来他就出家了。他的母亲也来到寺院,她说:「真的太感谢师父了,太感谢这个法门!不然我每天都不能安心,我只要听到有人吵嘴,只要看到有人打架,我的心脏病就要发作起来——那会不会是我的儿子?他会不会闯下什麽祸?电话铃一响,我就想是不是又有人怎麽样了。」他母亲这样过日子,他心里怎麽能安呢?而现在这位法师非常慈悲柔和:这不是很典型的转化心的例子吗?

 

       其实这个社会特别需要弥陀的慈悲。当初我对这个法门了解之後,是有非常大的感悟的,有很大的触动,我就觉得,这个法门不仅能解决我个人的问题,也能解决整个时代的问题,它能给所有众生内心带来光明、安慰和喜乐。所以,不单是个人需要它,我们这个国家也需要它。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可以讲,近一百年来是饱受深重灾难的,有外强的入侵,还有文革这样的事件。人们的心里,整个这一代人,都有很多的创伤。

 

       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说到:汽车轮胎破了,可以拿胶补一补;衣服破了,可以拿布来补;那麽人的心受到伤害,破碎了,靠什麽来补?只有爱心,只有慈悲,才可以把这颗破碎的心重新整合起来。所以慈悲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是任何人都需要的——不管是有钱人还是没有钱的人,不管是满怀仇恨的人还是被仇恨的人,大家都需要慈悲。有了慈悲,这个世界才会有和平,大家在一起才会清净,社会才会和谐。

 

       这个事情,也正是我们的责任——怎样把这个法门尽最大努力让更多的人知道。

 

       另一方面,也希望更多人有像主持人这样的认识,您能有这样的认识,也可以帮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动员起来,大家共同做这份事业。

 

       当然,我们在教言教,这是我们本当承担的。我们不管是在报纸上、新闻上,如果听到社会上的一些恶性事件,第一个感觉:我们有责任,我们还没尽到责任,如果能早一点遇到他,或许我们可以让他的人生轨迹有一个转变,也许这些问题就解决了,就没有那麽多的人受伤害了。

 

       当然,现在从传播方法来讲,印刷业、物流、网络,都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还是靠我们发心,物质条件虽然具备,还是要靠我们的心来做。

 

       另外也希望,在社会上,大众对佛法的认识能够更加正面、积极和肯定。

 

       作为我个人来说,我还是仰靠背後看不见的力量,就是阿弥陀佛,他在怜悯着我们这样的众生。

 

       在这个时代,既然这个法门出现了,而且成为众生的需要,它就会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就好像春天来了,这个地方有些小草先发芽了,那别的地方也会绿起来。我们盼望弥陀慈悲的春风尽早地吹拂到每个人的心里,让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慈悲的阳光和爱的光明,那我们这个世界就很好了。

 

       中国网:刚才您提到了一个词——「构建和谐社会」,那麽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在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着,也在为实现咱们的中国梦努力着。我们了解到,中国佛教协会的会刊《法音》上,刊登了您撰写的一篇叫作《净土法门的人间佛教观对建设和谐世界的作用》这样一篇论文。对建设和谐世界的作用这样一篇论文,就此您给我们谈一谈,我们佛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正能量这方面将会发挥着什麽样的作用?

 

       净宗法师:现在提倡说要凝聚社会正能量,我觉得这个口号,包括提出中国梦,都是非常好的。我第一时间听到我们总书记讲中国梦,就写了两句话:「复兴净土宗,我的中国梦!」我是一个出家人,是一个净土宗的出家人,如果净土宗能够复兴,如果净土法门弥陀的慈悲能够吹拂到每个人的心中,那我的梦想就算实现了。

 

       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有机体。这个有机体的存在,它是一种健康、有生命力的存在,还是一种败坏形式的存在,这取决於正能量和负能量的消长。所谓正能量,就是,能引导整个社会向上,向善,向着清净、光明、真理、喜乐、平安,向这个方向发展的能量;反过来说,让我们心中有仇恨,有痛苦,有烦恼、黑暗、邪念、堕落、腐化,像这样的能量就属於负能量。在社会当中,如果正能量能够增长的话,就会平安,大家就会有幸福感;如果负能量弥漫的话,那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岌岌可危。所以,凝聚社会正能量特别重要。

 

       在这方面,虽然讲凝聚,我觉得有四个层次:第一个是凝聚,第二个是激活,第三个是输入,第四个是传递。

 

       什麽叫凝聚社会正能量?在现实社会中,已经有了一些正能量,有一些仁人志士,有一些有慈悲爱心的人,有道德、慈善这些好的方面;但是他们都比较分散,在各个地方。那我们把他们集中在一起,这叫凝聚正能量。这就好像点点星火,各在不同的地方,它们可能没有互相感通,就觉得没有力量坚持下去,慢慢就熄灭了。像我小时候烧炭,一块块炭放在那个地方,很快就熄掉了。如果把十块、一百块放在一起,互相你燃我我燃你,就能熊熊燃烧,彼此温暖。所以,凝聚社会正能量,它就会有个良好的作用,这个很重要。

 

       第二个层面就是激活,或者激发。就是说,这个社会正能量,在有的人身上还没有显示出来,但是人性当中有美德的存在,把他内在的美德这种正能量激活,激发出来,这样不就是增大了吗?打比喻说,就像一个木头,它里面有火性,可是你不去点燃它,它仍然是块木头。那我们就把这块木头点燃,就是把众生内在的这种善,比如说我们通过德行教育等等,把它引发出来,这样正能量就会增长,社会就会和谐、稳定。

 

       前面这两个层面的能量是有限的,因为我们毕竟是普通人,而且在这个社会中,各种需求非常繁杂,而且烦恼也很重,有的时候就感觉到,以一个人的体温,要去面对一个严寒的冬天,就觉得太没有力量了;你就是想有这个能量,还是很弱的。所以第三个层面,就是输入正能量。输入像什麽呢?就像地球,如果没有太阳输入能量,地球就一片黑暗、寒冷,没有生机,生命不可能存在。

 

       其实每一个人内心是有两方面的:一方面是有佛性的存在;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有恶性,所谓贪瞋痴心魔的存在。所谓输入的能量,以我们净土宗来讲,我们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又回归到这句名号,这「阿弥陀佛」四个字,如果讲能量的话,它就是法界里面最大的正能量,而且是无穷无尽的正能量。这四个字,翻译过来就是无量光明和无量寿命。那你想想看,这不就是能量吗?而且它是慈悲所流露出来的,而且是没有限量的,所以这个能量可以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任何人的心,就好像液化气的接口一样,如果来念阿弥陀佛,我们的心就跟阿弥陀佛总的能量库接通了,他的能量就会源源不断地输送过来。

 

       那就有了第四个层面,我们就可以传递这份正能量,让阿弥陀佛的慈爱来到我们心中,「学佛大悲心」,向一切芸芸众生传递这一份慈爱的心,这个能量就传递出去了。所以如果我们这样来做的话,那就前景可观。

 

       从我们佛教来讲,我觉得这四个方面都可以做。首先,佛法的原则就是向清净的,向善的。在这个原则、信仰的前提下所聚集起来的人或者团体,它就是凝聚社会正能量的。比如说,一个有良好道风的道场,可以讲它就是社会正能量的一个聚集点。你到寺院里的感受,跟你到菜市场、火车站,那是不一样的,跟你到百货公司也是不一样的。你到寺院会感到清净,哪怕在佛像面前合个掌,哪怕你听一下风铃的声音,或者听到别人诵一部经,或者晚上听到撞钟的声音,或者是师父在那里唱诵,你就感觉心里好像洗过一遍一样,甚至你走进来就有一种感受,感到心好像得到一种抚慰。这就是一种正的能量从你心里面流过,就好像清泉石上流,你就感觉得到一种清净、法喜、柔软和喜乐。这是凝聚。

 

       从激发这一方面呢,因为佛教的教理、教义和佛陀的慈爱,会感动我们的心。一旦我们的心与它碰触之後,心里面本来佛性的种子就会被激活,它就会呼应出来。人是会互相感通的,如果说对方是恶的,那我们也感受到恶,那我们可能也会不高兴,他烦恼我也烦恼,他骂我我也骂他,他打我个拳我也回他一拳,互相都是负能量。如果微笑的正的佛法,它会激活他。

 

       第三方面,输入正能量,那一定是要通过念佛。像禅宗,开悟了,就是把自己的正能量激活;但若想输入,就是让所有的人都可以得到开悟这份正能量,那就不容易了。所以,每当我听到有人念这句阿弥陀佛,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他只要念这句阿弥陀佛,我就在内心深深为他庆贺和祝福,这个正能量照到他心里去了,这就非常非常地好。       

 

       然後我们在大的团体中,出家也好,在家也好,只要对这个社会抱有爱心,对生命抱有慈悲,都可以传递阿弥陀佛的名号。我觉得,阿弥陀佛的名号,它已经超越了宗教这个层面,当然更加超越国界、阶级。我们不可以理解为,阿弥陀佛就属於出家人,或者属於信佛的人,他是属於所有人的,任何众生,不管你信不信佛教,你都有权利念佛,你念了都可以得好处。阿弥陀佛对你没有任何的要求,也不是说你一定要到寺院里去,也不是说要专门花多少时间,任何人都可以随口称念这句名号。

 

       这样,在社会中,这句名号就像是春天的气息,会滋养万物。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心有这样的功能和作用。

 

       中国网:好,谢谢净宗法师。最後我们再想跟您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心浮气躁,追求奢华,功利强盛,说到这几个词,我们常常会和当下,甚至当下的年轻人联系在一起。我们想问,这是不是人性当中的一面呢?我们将如何用净土思想来解释这个问题?以及我们用净土思想该如何地从根本上去引导和改变这种心态呢?

 

       净宗法师:是的,这几个词,应该说是人性中相对比较弱的一面,大家都存在着;但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它更加明显地反映出来。今天这个时代,物质是比较丰富的,当然我们不能说物质和精神就绝对相反,但某种程度上,如果看表象的话,似乎当我们追求外在物质的时候,内在的精神好像是消耗了,显得比较空虚、空乏。所以,现在这个时代,就像你讲的,心浮气躁,追求功利。

 

       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感觉到这几十年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确实变化得很快。在我们小的时候,多少还有农村里面的朴实,现在回到农村,已经是有了非常大的改变了。当然,很多方面是好的,但是在人心这一方面,跟以前比确实没那麽稳定,快速的节奏,更加浮躁,也更加焦虑。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在这一方面,有的人抱有悲观的态度;如果以我们佛教净土宗来看,形势倒未必那麽悲观。为什麽呢?所谓「岁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天气越冷,松树就越显示它的挺拔和抗寒能力。佛教有末法时代(末法时代和所谓的世界末日是两个概念),就是说佛教比较衰微了,众生的烦恼更加深重了,现在就是进入了这样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其他法门,因为要靠众生自己的力量来修行,众生有心修行但无力修行,很乏力。净土法门是靠弥陀慈悲的救度,所以越是在这个时代,它越当机。也就是说,越是苦恼深重的人,就越需要弥陀的救度;越是烦恼深重,越是心浮气躁,反而越不容易得到——内心里面向外追求,能求得到吗?最後还是一场空,他还要回过来。那这个时候,就会有他的因缘,比如如果阿弥陀佛的慈悲感动了他,他的心就会沉淀下来。

 

       所以我觉得,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要把净土法门弥陀的慈悲,推向众生的心中。只有内心有了充实的幸福,才不会到外面去追求那些虚幻的东西,内在有精神上的富足,就不会追求外在物质上的感官满足。

 

       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内心要有丰富的营养,而这丰富的营养,说一千道一万,都不能离开本质的慈悲。

 

       中国网:由於时间关系,今天我们的访谈就要结束了。非常感谢净宗法师今天给我们分享了净土思想的精髓,我们相信今天的节目也必将会影响更多的海内外的网友,也希望更多的网友能看到今天的节目。

 

       我们再次地感谢净宗法师,网友们,再见!

 

       净宗法师:好,谢谢大家!谢谢主持人!再见。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