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五)
四、念观二宗判
念观二宗判就是念佛三昧、观佛三昧两个宗旨。念观二宗判也是顺着前面要弘二门教来的,有了要弘二门教,才有念观二宗判;如果没有要弘二门教,念观二宗判就糊涂了,就不可能存在。
(一)二宗分判
先开为二,文言:
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
这就是所谓「一经两宗」,一部经有两个宗旨。
这就怪了,一部经怎麽会有两个宗旨呢?就好像一个人有两条脊梁骨,一个人里面有两个「我」,这怎麽可能?这是不可能的,宗怎麽会有两个?一部经里面只有一个宗,这里就有很多学问了。
我们首先来看它的文句,善导大师所解释的都要通贯来看,他说「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用一个词——「即以」,这个语气和上面所讲的「其要门者,即此《观经》」是一样的,「其要门者」指代非常明确的,是「即此《观经》」所说。然後下面说「亦以」。前面讲弘愿的时候,说「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亦以」的语气比较淡,「即以」的语气就很浓烈。
《观经》是以观佛三昧为宗的,不过也是以念佛三昧为宗。这句话非常善巧,因为它名字叫《观经》,一般人都认为是以观佛三昧为宗的,所以大师也就说:「是的,这部《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一般人讲到这个地方就没下句了,而善导大师又说了一句「亦以念佛三昧为宗」。他虽然前面这麽讲,那是方便,因为一般人都认为是以观佛三昧为宗,他就顺着把「以观佛三昧为宗」放前面。观佛三昧的胶囊,要包着念佛三昧的药粉,他真要讲的话是後面的「亦以念佛三昧为宗」。这样讲,最起码别人先不会那麽反弹。到最後他就说,真正说起来,还是观佛入於念佛。那个时候才把宗旨完全显示出来。
所以,这里先开为二,因为如果开始就讲念佛三昧为宗,落差太大了:「这部经明明是讲十六观嘛,你怎麽讲以念佛三昧为宗呢?」所以,他就说「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这是非常善巧的。
「此《观经》,即以」与「其要门者,即此《观经》」,「亦以」与「言弘愿者,如《大经》说」,语气全同,意亦一贯,正由承接前面要弘二教,显明此处观念二宗。否则一经只能有一宗,哪来两宗?
「亦以」语气比较淡、比较弱、比较次一点,就像解释弘愿的时候一样:「言弘愿者,如《大经》说」,是退後一步、宽缓一点的语气。两者语气全同,意义也是相一贯的,正是承接着前面要弘二教,才显明这个地方有观念二宗。因为教是诠释宗的,如果没有二教,一经只能有一宗,不能有两宗。就像一个人身上只有一个「我」,不可能有两个我;两个人就可以讲有两个「我」。
宗是主之义,如国无二主,天无二日,唯一无二,才称为「宗」。正因为有了要弘二教,才有观念二宗。
宗是主的意思。一个国家不可能有两个国王,天上不可能有两个太阳,所以,唯一无二才能叫作「宗」。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说有两个宗,那就是没有宗了。哪有团体有两个领导人的?两个领导人讲话都算数,那这个团体就乱套了,领导人一定是只有一个。
那麽,这里讲二宗,反推过去,必然就要求有二教,不然就讲不通。所以,正因为有了要弘二教,才有观念二宗。
要门教,观佛为宗;弘愿教,念佛为宗。譬如诸侯王於边国,天子主於中华,各在本境之内,都称为王,但统领之地有广狭之异。
「要门教,观佛为宗;弘愿教,念佛为宗」,这才讲得通。就是说,在这部《观经》里面其实是有两门教,两门教里面才有二宗。
不过这里也有问题:一部经里面怎麽会有两个教呢?是不是也讲不通呢?所以这需要打个比喻来说明。
譬如诸侯王於边国,天子主於中华,各在本境之内,都称为王,但统领之地有广狭之异。
诸侯是指什麽呢?释迦牟尼佛比喻为诸侯。他是化身佛,在娑婆一界为化主,就像边国一样。天子就比喻阿弥陀如来,是法界藏身、诸佛之王。「主於中华」,就像极乐世界「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各在本境之内」,释迦牟尼佛在他的范围之内,也就是在讲要门教的范围之内,他可以被称为教主的。「俱称为王」,观佛三昧可以为宗,这是在要门教的范围之内。弘愿教是在念佛整个范围之内,它就像是主於中华一样,是以念佛三昧为宗的。
虽然有这两个王,但是,归根结底,「有广狭之义」。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的要门教比较狭窄,它只能对於定善、散善的凡夫有这种观佛三昧的摄化作用;对於恶人恶机,它就没有这个作用了。而阿弥陀佛的弘愿就很广泛。
这也说明什麽呢?这一部经就代表这块土地,整个土地就是大中华的范围。虽然是在这一部经之内,但是其中某一块地就归某一个诸侯国,定散、散善这一块划归为释迦牟尼佛,以观佛三昧为宗;而整个这部《观经》是以念佛三昧为宗的,是阿弥陀佛整个统摄的。这样,诸侯在他的范围之内也可以称王的;但是,诸侯来朝觐天子的时候,他就成为臣子了。
所以,观佛三昧在遇到念佛三昧的时候,它就要靠边,就成为助行,成为附属。所以,在五种正行当中,观察被称为助业。也就好像这个诸侯在他本境之内称为王,但是来朝觐天子时就称为臣。观佛三昧在定散二善、一切杂行当中,它被称为王;但是,遇到了念佛三昧,念佛是正定之业,它就成为臣,成为助业。
这样,虽然有二宗,其实到最後是归於一宗;但是也可以讲有二宗,就像这个比喻。这是非常善巧的,不然的话讲不通。
(二)归一念佛
到最後指归为一,举了两条文:
後指归一,文言:
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定散文」就是指观佛三昧为宗。定善十三定观是以观佛为主的。散善是附属於定善的:散善是修福,有了福,福至心灵,他才可以来修定观。所以,散善是福,在修行中,散善附属於定善,归宗於观佛。
可是,善导大师这种解释是破天荒的。说实在的,如果事先不知道是善导大师解释的,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邪师;但如果知道是善导大师讲的,那就不敢那样讲了。
「定散文中」,说定善、散善的经文里面。「唯标」是唯独指向。「标」就是立标牌。指向什麽?「专念名号得生」。这就搞不懂了,说定善、散善的经文里面明明讲「必生彼国」「必定当生极乐世界」等等,散善九品,每一品都说得往生,怎麽说唯指向专念弥陀佛名得生呢?这是一个悬案。善导大师不可能看不明白那部分经文。所以读经要读经眼,要依义不依语,要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要依智不依识。经的义理在哪里?不是在文字、语言的表面上。我们所理解的都是语言文字,而善导大师所开显的是义,而且是究竟了义,是无分别智,是佛智当中所流露的究竟了义。虽然原来有定散观佛,也有专念弥陀名号的念佛,但是「唯标专念名号得生」。这就指归一了,就废权立实了。
「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两句话,第一句是在《观经疏》讲定善观第九观真身观里说的,第二句是在流通分说的。它们在教理上是一脉相承的,和前面所说的「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都是一个意思,都完全一样。如果对这些话不能通达,你会觉得二宗废立很奇怪。
定散观佛如指,弘愿念佛为月,以观佛指,指念佛月,废立显然。
就是说,定善、散善,观佛为宗,它像一个手指头;弘愿念佛才是月亮。用观佛的指头要指到哪个地方去呢?定善、散善,唯标专念弥陀名号得生,是把我们的眼睛引到「望佛本愿」「一向专称弥陀佛名」,那个才是月亮,才能照破我们内心的黑暗,给我们光明,给我们清凉,给我们解脱的法喜。所以,这样的废立是非常显然的。
我们不能停留在指头上,指头如果不废的话,就看不到月亮啊。手指指过去,看到了月亮,指头就收回来了;如果指头不收回来,就老是看到指头。指头不是月亮,它不发光。然後还点根蜡烛放在那里,一看,发光了,说:「这就是月亮。」把蜡烛当月亮,那是不可以的。
所以,我们顺这个指头往前看,顺着定散二善这个指向看过去——「望佛本愿」,有智慧就望得远。如果没有智慧,就停在这个地方了。所谓「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有多少人都停在定散二善,以为这就是弥陀的本愿,说这就是弘愿教。自己心里一团模糊、一片黑暗,也会障碍很多人,障碍别人的往生正道。
另外,大师解释第九观成,见到佛的相好光明,唯摄念佛众生不舍,总不论摄余杂业行者。
第九观真身观观成之後,见到佛的相好光明:看见阿弥陀佛八万四千相,每一相里面有八万四千好,每一好里面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是定善十三观里面的最高峰了。观成就之後见到这样的景象,善导大师的解释确实是石破天惊的: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摄受哪些人呢?摄受那些专称念弥陀名号的人。这就很显然是从观佛进入念佛。「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杂行杂修的人佛光不摄取。
甚至修观佛三昧的也要让位给修念佛三昧的。《般舟三昧经》中说,颰陀和菩萨观阿弥陀佛,见了阿弥陀佛就问:「持何法得生此国?」「阿弥陀佛,我如何能到你的极乐世界来呢?」阿弥陀佛说:「欲来生者,当念我名,莫有休息,则得来生。」
所以,观佛观到最高时,佛告诉我们说「专念弥陀名号」。那我们没有观佛,而是专念弥陀名号,不也等於观到佛了吗?等於第九观我们都有了。颰陀和菩萨是要亲自见到阿弥陀佛,听阿弥陀佛跟他讲,他才相信。而我们呢,不用亲自见阿弥陀佛,不用亲耳听阿弥陀佛讲,释迦牟尼佛转个信来我们就相信了,我们信得比颰陀和菩萨还要好。
那为什麽颰陀和菩萨见到阿弥陀佛才信呢?因为他的根机不够调熟,如果他没有听到阿弥陀佛亲自跟他讲,他心中放不下。那释迦牟尼佛转话告诉我们,我们也相信,我们的信心也是没有差别的,甚至可以说更加调柔。有人说:「这个不算数。我也一定要亲自观到阿弥陀佛来跟我讲我才相信。」那他也可以试一试。
佛有神力和教力,神力就是神通力,教力就是教法力。这两种力在佛来讲是没有差别的,我们不要作分别见。比如,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力是完全从他的悲智愿行当中所流露出来的,阿弥弥陀佛也是一样的,我们不必一定要执着一边。佛度众生,有所谓「三轮」,神通轮是其中之一,是身业;教诫轮是口业,力量和神通轮是一样的。如果有人一定要佛以神通轮给他讲法他才能相信,那就是他的根机了。常规讲法是教诫轮,教法的力量和神通的力量,在佛本身来讲是没有差距的。所以,我们由教法之力而相信唯摄念佛、称名必生,和阿弥陀佛神通示现来亲自告诉我们,那是一个阶位、一个级别的,没有哪一个更高的问题。
五正行中,观佛列为助行,归宗於念佛正定业。
举两点证明:
第一点就是前面所说的,观佛成就,看到的是光摄念佛,观佛三昧达到最高了,然後就光明唯摄念佛之人,转入念佛三昧。这很明显是吸引观佛的人由观佛三昧进入念佛三昧。
第二点,在五种正行里面,善导大师把观佛称为助行。五种正行里,第一是读诵正行,第二就是观察正行。观察正行就是观察彼佛依正二报庄严,当然是正报为主、以佛为尊,成就观佛三昧。但是,当观察正行遇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当它遇到正定之业的念佛,它只能叫作「助业」。所以大师说:「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那麽很显然,观佛三昧服从於念佛三昧,服务於念佛三昧,推崇於念佛三昧,归宗於念佛三昧。
这些都表明由观佛入念佛,舍方便入真实。
这是第二重。虽然两个三昧里有方便、有真实,最後是要舍方便入真实。这种解释,除了善导大师还有谁能解释得出来?没有了!对大师的解释,有的人信,有的人不信。我们能信得来,那不是我们个人的智慧,而是依据祖师的教典和善知识的引导。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