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八)
(七)释迦劝诫
世尊慈悲晓谕娑婆世界刚强难化的众生,应当止恶行善,愿生安乐,永离三毒五恶痛烧之苦。
这一段是《无量寿经》里「三毒五恶」段的经文。这段经文的用意是要说什麽呢?前面说往生这样殊胜、这样容易,上、中、下三辈众生,只要专念弥陀名号,通通都可以往生。所以,释迦牟尼佛讲到这里就顺势劝我们:
首先要厌秽欣净。在秽土,在娑婆世界,是恶人、恶行、恶烦恼、恶世界充满,这样的地方应该厌离;应该欣慕极乐净土:佛的主要用意在这里。
同时也是劝诫我们应当止恶行善,就是抑止门。它的意思和第十八愿所讲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一样的。
佛不希望我们造恶;这里又这麽苦,有恶就有苦,所以应当求往生极乐世界:这是佛讲这一段的根本目的。
(八)胎化二生
彼国有两种往生:明信佛智者,自然化生,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疑惑佛智者,胎生莲花宫内,五百岁不见三宝。
劝当明信佛智,专修念佛,不要怀疑。
接着说明极乐世界有两种往生:胎生和化生。释迦牟尼佛当然希望我们化生:「劝你往生,但你不要搞错了,不要胎生去了。」往生有两种,让我觉得佛特别慈悲。化生当然是佛的本怀,也是给予我们最高的利益;但众生根机不一样,有的人就是有疑惑心,这样的人,佛也并不是不救度,还是有地方安置他们,佛多慈悲啊!
化生,就是往生到了极乐世界,不经过莲花苞里的时间,当下莲花开放。不管从身体的色相、光明,还是内在的智慧、功德,和大菩萨都是一样的,而且是在很短的时间,须臾之顷就成就了,所以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具足成就」,「具足」就是没有缺少的,「成就」就不是到一半,而是当下就圆满了。
胎生,就是往生到莲花苞里,莲花不能当下开放,「疑惑佛智者,胎生莲花宫内,五百岁不见三宝」,有人不能明信佛智,就是善根还不够。
释迦牟尼佛「劝当明信佛智,专修念佛,不要怀疑」,这是佛说胎化二生的意义。
什麽叫「明信佛智」、什麽叫「疑惑佛智」呢?明信和疑惑是从心相来讲的,有什麽样的心相,就会表现出什麽样的行为。如果从行为来判断,专念弥陀名号就是明信佛智。佛的智慧,说到底,就是这句阿弥陀佛名号能救度一切众生;只要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三念五念佛来迎」,这就是阿弥陀佛的智慧,诸佛所不能及。称念名号就到佛的净土,而且是报土。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的作品,是他救度众生的方法,他的智慧都包含在这句名号中。
所以,明信佛智也就是明信「一切众生,只要念佛一定往生」。疑惑佛智的人,对这一点信不过:「这样真的能往生吗?像我这样真的行吗?没达到什麽功夫,这样念念佛就可以了?不会吧?」还要修点其他的补充补充。所以,在疑惑佛智的情况下,他一定要去杂行杂修,而且一定没事找事。这样的人能不能往生?如果他愿意往生,还是可以往生,不过是胎生,就是到极乐世界之後,包藏在莲花里,好像在胎宫里一样,这叫胎生。
其实道理讲起来是很容易明了的,他在这个世界就有疑惑心。我们与人打交道,一旦有了疑惑心,互相之间就会有隔阂。哪怕是父子、夫妻或再好的朋友,互相之间有了疑惑心,不就有隔阂了吗?就像被包住了,心不开放,感觉很陌生、很遥远。所以他虽然往生了,因为他的心态是这样,既使到了极乐世界,他也像是自惭形秽,躲起来,或者隔得很远,在边地、疑城、胎宫里,闷在里面,五百岁不见诸佛。
这不是阿弥陀佛惩罚他。阿弥陀佛慈悲救度他,他才能往生;但由於他自己疑惑佛智的障碍,才会是胎生,这是他自己心的问题。比如一个父亲有几个孩子,父亲对子女都是一样有爱心;但是其中有个孩子自己起了疑惑心,「我爸不喜欢我,就喜欢老大、老二」,这样他和父亲讲话就会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了,他坐凳子也只坐旁边,扭扭捏捏地。其实父亲对孩子没有不一样,是他自己疏远了。
不是说「怎麽让他胎生?给他打开不好吗?」这是他自己缩进去的。所以阿弥陀佛还要派观世音菩萨入开华三昧,说「我这个孩子现在心性还不成熟,心性还没有开发出来」,让菩萨钻进去跟他说,给他把花打开。
所以,胎化二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往生极乐世界只有胎化二生,至於天台宗讲四种往生,这是根据天台的教理所义立的。如果根据《无量寿经》,说得很清楚,就是两种往生,是一种报土、两种往生。极乐世界都是报土,所谓涅盘国土。这个涅盘国土,「五乘齐入」,往生是平等的;但里面有点差别,就是一个是化生,一个是胎生。专修念佛就直接莲花化生,善导大师解释说,专修念佛的人和佛有亲缘、近缘、增上缘,在这个世界就跟佛很亲、很近,到了极乐世界哪能分得开呢?还会自己躲到莲花胎里吗?那是不可能的。这种因果关系也非常贴切。之所以杂行杂修,推断他的心,就是因为他有疑惑,他这样就是疑惑佛智。
(九)付嘱念佛
说经将终,佛告弥勒:凡是闻信彼佛名号,欢喜念佛之人,此人即得真实大利,具足无上功德。
释迦本怀,於此达成。
「说经将终,佛告弥勒」,这部经快说完了,佛就付嘱弥勒菩萨。这一段是什麽意思呢?释迦牟尼佛开头就说「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这个「真实之利」到底是什麽?经文到这里一看就非常清晰了。经文是这样的: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
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
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这段经文,和第十八愿的愿文以及第十八愿的成就文都是对应的;同时,和释迦牟尼佛的出世本怀文也是遥相呼应的。释迦牟尼佛一开始说要惠以众生真实之利;在这个地方说,这样的众生就得到大利了,就具足无上功德了,这正是佛惠赐众生的真实之利,众生也就得到了这样的真实之利,释迦牟尼佛的本怀不就达成了吗?
这个真实之利从哪里来?「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真实之利就在阿弥陀佛的名号里。有两句话非常好,有人说是善导大师写的,其实不是,但是意义很好:
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佛之所以到这个世间来,他的本怀,他的目的,就是要宣说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就是讲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所以印光大师也好,历代的净土祖师也好,很多大德都说,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一大藏教的核心,整个大藏教就是对「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解释、注脚,这也非常明确地显示了佛的出世本怀。
不过需要说明,《法华经》里也讲到出世本怀:「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欲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所以也说《法华经》是出世本怀的经典。《无量寿经》也是出世本怀的经典,怎麽有两个出世本怀呢?其实不是的。《法华经》是讲圣道门的出世本怀,《无量寿经》是讲净土门的出世本怀。如果这两个比较起来,《无量寿经》是本怀中的本怀。为什麽?因为,《法华经》是讲三乘归入一佛乘;《无量寿经》所讲的净土法门,是五乘齐入报土,不管是从摄受众生的广度,还是救度众生的善巧方便,都是别的经典没法比的。按《法华经》修行得利益的人,比较起来就少,它是讲了一个总纲。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不是讲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不是给众生这样的利益,佛的根本目的是让每个众生都可以成佛。至於具体成佛的方法,可以依《法华经》修习。那我们这样的众生,怎样能得到五乘齐入报土呢?就依《无量寿经》念佛名号。所以,如果比较起来,《无量寿经》称为本怀中的本怀。
(十)特留此经
最後世尊预鉴当来众生纯恶无善,一切自力经法由於众生不能修持而自然灭尽。世尊慈悲,特留此《无量寿经》住世度生。那时众生念佛,随意所愿,皆得往生。
佛有智慧,过去、现在、未来都在他的朗然大觉中,毫无遮障,所以预先就鉴察到,当来的众生纯恶无善,一切自力经法由於众生不能修持而自然灭尽。佛法在世间会怎麽灭掉呢?当然有人为的种种因素,但根本来讲,是因为众生的根机。众生不能修行了,佛法自然就灭掉了。
有人说:「我把它刻到电脑里,收起来。」刻在电脑里也是灭掉了,因为没人看,他不会修行,不愿意看,自然就灭了。灭了之後,佛法到哪里去了?有的到龙宫了,有的到天上了,有的在他方世界流行了。所以佛法在这个地方是自然灭尽。
佛传法就像传火种,火一定要有柴。佛的教法如火,众生的根机如柴,有柴,火才能传得过去。薪尽火灭,应机的众生没有了,众生不能修行了,火自然就灭掉了。火自己怎麽能燃烧呢?那是不可能的。佛法和众生根机就是这样的关系。
「世尊慈悲,特留此《无量寿经》住世度生」,为什麽不留别的经典呢?因为别的经典不是释迦牟尼佛的出世本怀;也因为别的经典留下来,众生修行不了。比如留一部讲自力修行的,很难,众生根本修不了。当来的时候,经道灭尽,众生都很恶。
不要说留那些经典住世,现在我们这个时代就看得出来:说佛法好,但要他皈依三宝,他马上说:「不不,吃素不行!」一讲吃素,他就说这样修不来,所以他不信佛,最起码暂时不要入佛门。他自然就远离了,佛法在他心中不就没有了吗?不就灭了吗?书堆了一大堆也没用。
留《无量寿经》,它对众生的根机没有要求,上、中、下三辈的众生都可以得利益,正法、像法、末法、灭法时代,任何时代都可以得利益;因为这是靠他力救度的,不靠自力修行,这样众生就可以得度。
「众生念佛,随意所愿,皆得往生」,这在经文里也讲了: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经」就是经文,「道」就是修道。这些经文听起来都令人感动。到了那个时候,也就是一万两千年的佛法法运——正法、像法、末法之後,法灭了,经道灭尽了,这些都看不到了,世间没有三宝了,没有出家人,也没有寺院。想想我们现在还是非常幸福的啊,现在和那时候比是不得了的佛法福报因缘,那时是非常恶的。为什麽会这样?就是因为众生恶,不信佛。即使如此,只要遇到《无量寿经》,「随意所愿」,往生多方便啊!就怕他不愿意去往生,只要有这个意愿,「皆可得度」,个个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那是不是说留一整部《无量寿经》呢?经中讲了更多,说《无量寿经》太长了,也没有人能受持了。到最後,在天空中显现出「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那个时候,看到这六字、愿意往生的,个个都往生。天上看见也好,墙上看见也好;末法时候是这样,法灭时候也是这样,现在我们看见六字名号,愿意往生,都是一模一样的。
《无量寿经》就讲了这十段。
《无量寿经》比较长,怎麽就列了这十点作为要点呢?这就是各人不一样,也许别人来列会列出更多。我想这十点总是不可少的,特别重要。这十点是按照什麽样的规则呢?包括《观经》也列了七点,《阿弥陀经》也有七点。规则有以下这几条,可以帮助大家了解:
第一,顺序。它是依照经文的次序来列的,前後的关系是这样。
第二,内在的逻辑关系,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互相之间一定是连贯的。
第三,这样连贯下来,综合起来,就是梗概,就能见到这部经的大体,总的框架就出来了。这十点就构成了《无量寿经》的梗概,《观经》的七点也构成了《观经》的梗概。
第四,这十点是要点。
第五,这十点也是它的特点。在净土三部经当中,《无量寿经》这十点既重要又特别,是其他两部经所不共的,是独特的;《观经》所讲的也是一样。
第六,虽然是特点,但是它的意涵、内容、精神会融在另外两部经当中,三部经是互融的。这三部经在内容上互相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但层面不一样,有互融的关系。比如《无量寿经》所讲的,在《观经》和《阿弥陀经》里就不必讲了,就让给《无量寿经》讲;《观经》所讲的,《无量寿经》也不必讲,让给《观经》讲:它们有互让的关系。同时也有隐显的关系:《无量寿经》讲得特别明显的,可能在《观经》里面讲得比较含蓄;《观经》讲的十三定观非常明显,别的经就讲得含蓄。
我们通过这些关系,再来看《无量寿经》的十个要点。
比如「(一)释迦本怀」,这是不是要点?当然是要点,本怀嘛。别的经典都不学,讲本怀的经典学会了,释迦牟尼佛出世的目的就达成了,就没有欠缺了。这是要说明他的本怀,很重要,所以判教往往就是要判别出释迦牟尼佛的出世本怀在讲什麽法。对於净土宗,这里有佛亲自说的话,当然这就是重点,也是要点。
也因为《无量寿经》是讲释迦牟尼佛的出世本怀,所以《观经》《阿弥陀经》也是讲出世本怀的经典,它们是一体性质的。只不过在《观经》和《阿弥陀经》里,没有像在《无量寿经》那样,释迦牟尼佛亲自讲「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於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没有这段经文。但是,《阿弥陀经》是佛无问自说的,这也是跟它呼应的,没有人问,佛自己说出来,这代表它是出世本怀。《观经》虽然是韦提希夫人问的,但韦提希夫人问的是定善观,「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释迦牟尼佛回答完定善,再讲散善;散善讲完,再讲念佛。散善和念佛都不是韦提希夫人问的,也可以说是无问自说。到最後结尾,佛不把定善、散善交代给阿难,而只把持无量寿佛名交代给阿难,这也是显示他的出世本怀是在讲这句名号。这样一看,三经是通达的,三经讲出世本怀有这样的关系。
「(二)四十八愿」当然也是一样的。四十八愿是《无量寿经》所详细展开的,这是《无量寿经》的特点,《观经》里只是提到一句「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阿弥陀经》没讲到,也不必讲,因为《无量寿经》讲过了。不过,在《观经》《阿弥陀经》里,凡是讲到极乐世界种种圣众庄严、净土庄严和佛菩萨的功德庄严,来源都是四十八愿,也都是四十八愿的成就,和四十八愿的关系很贴切。比如《阿弥陀经》里讲极乐世界无三恶道,「不闻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无三恶道就是《无量寿经》四十八愿第一愿「国无三恶道愿」的成就。讲到念佛,就是第十八愿的成就,比如《观经》的下辈三品,都是解释第十八愿愿文的。《观经》里十三定观讲的极乐世界种种的功德庄严,都是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修行所成就的。这样来看,四十八愿就贯穿到《观经》和小经当中了。我们要这麽看才能通达。
「(三)法藏成佛」是在《无量寿经》里讲的。《观经》里也说到了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阿弥陀经》里也说了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於今十劫」,只是简略地说一下。详细地讲法藏比丘发愿、修行、成佛的,是在《无量寿经》里,所以其他两部经就不多说了。
「(四)念佛往生」,在《无量寿经》里专门指第十七愿和第十八愿成就。
「(五)三辈专念」,念佛往生的教法是普摄一切众生的。这和《观经》也有关系,三辈在《观经》里更加详细地展开为九品,先展开为定散二善的两种根机,然後展开为九品的凡夫。《无量寿经》是三辈导入一向专念;《观经》更广泛,用九品更细致地说明大乘善、小乘善、世间善、恶人,恶人又有几个档次,也是归入一向专称。三辈专念里,机是三辈,法是一向专念弥陀佛名。《观经》主要是展开「机」;《阿弥陀经》主要是展开「一向专念弥陀佛名」的法,这在《阿弥陀经》里有详细说明。这都有关系。
「(六)往生胜果」,当然《观经》不是主要的,《阿弥陀经》里说得很清晰。
「(七)释迦劝诫」,《观经》里讲得多。《观经》的缘起:阿闍世在王舍城中发动宫廷政变,把他父亲囚杀,把他母亲关起来。这不是典型的三毒五恶吗?所以世尊对三毒五恶的劝诫是找了一个典型,把他展示出来,这是《无量寿经》和《观经》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韦提希夫人对佛说自己太苦了,请佛告诉她哪里有无忧恼的世界,她愿意往生,不愿意在这个世界待了,这个世界充满了恶人,连自己的儿子都这样,她非常苦恼。这是「三毒五恶段」世尊劝诫的一个实际案例,很清晰。
「(八)胎化二生」,《无量寿经》讲了大的原则,《观经》里也是有的。《观经》里讲上品上生的地方,他到了极乐世界,莲花直接就开了;後面几品都有花开时间长短,有的是一天一夜,有的是七天,有的是六劫,有的是十二大劫,这就说明有胎生、化生。胎、化的原因在哪里呢?上品上生里说到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实际上讲的就是深信,也就是明信佛智,所以在这个地方就不说莲花开合。後面几品是从往生人疑惑佛智或者有罪障,来说明他在莲花里待的时间长短。关於这一点有很多的解释,从净土宗的教义来讲是一个专门课题,将来再详细说,这里就点到为止。
「(九)付嘱念佛」也是一样的。《无量寿经》付嘱念佛,三辈往生文除了讲念佛,还讲到了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出家、修世间善法等等;最後付嘱弥勒菩萨就是这句名号。《观经》也是讲到十三定观、三福等等,最後付嘱的也是持名。《阿弥陀经》稍微不一样,《阿弥陀经》是总结性经典,所以它根本就不讲别的,它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把「少善根」直接就排除在外了。所以可以讲整个《阿弥陀经》是讲付嘱的,因为它是总结性的,也是把这句名号端给众生。大家可以参考善导大师所写的《法事赞》,里面说道:
世尊说法时将了,殷勤付嘱弥陀名。
「(十)特留此经」,是指《无量寿经》吗?《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总之这三部经是一体的。有人讲,可能是留《阿弥陀经》,因为它短,现在早晚课都念《阿弥陀经》。留《阿弥陀经》也是留《无量寿经》。为什麽?《阿弥陀经》是小《无量寿经》,它里面讲的就是念佛;《无量寿经》就是讲念南无阿弥陀佛,讲佛的誓愿、本怀:这都是一样的。
这样就简略说明了三部经互相连贯的地方。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