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要门与弘愿 ──善导大师判「要弘二门」而引要门入弘愿(三)
净宗法师2006年9月24日讲於长春「般若寺」
善导大师独具慧眼:要弘分判、要弘废立
善导大师在道绰大师分判圣道门与净土门(整体佛法这样分判)的基础之上,在我们净土门之内,又细判,有要门与弘愿,这是细判。
这个细判的作用,向净土门之外,可以广泛地摄受、导引圣道门修行定善、散善诸种修法根机的众生进入净土门。只要在他原来修学的基础之上回向,所谓「回斯二行,求愿往生」,原来所修持的功德回向求生极乐,就进入净土要门。
要门是净土门的方便,它的归结点在阿弥陀佛的弘愿。所以,有要门、有弘愿。
善导大师解释《观经》和一般法师解释的不一样,他看出这部《观经》有两条线索,最後回归一致。
一个就是释迦牟尼佛应韦提希夫人的请求而广开净土要门,详说十三定观以及三福、九品。这是一般的法师都能看得到的层面。
另外一个层面,就是比较深秘的、深层次的,所谓:
安乐能人,
显彰别意之弘愿。
就是在这一部《观经》之中,除了世尊讲说十三定观、三福、九品,还有阿弥陀佛在这当中显明特别不共的弘愿,叫「别意弘愿」。「别」就是特别。
有哪些特别呢?下面我们会分析,跟一般的观点有不同之处,叫「别意之弘愿」。
这个就是「要弘分判」。
祖师判教都有他的用意所在,帮助我们决择教法、分辨方便与真实,然後导方便入真实。
下午我们就学习「要弘废立」。这也是我们善导大师一系列思想当中的一个专门名词。「要」是指要门;「弘」是指弘愿;「废」是废舍。
比如一个王有三个王子,立大王子做国王,二王子和三王子没有做国王,等於废了,这个叫做「废」和「立」,立一个为主,其他两个呢,「废」,也不是说太子立为国王,二王子、三王子就不让他们存在,杀掉。不是这样,是不以他们为主。
这个「废立」,是我们祖师判教的一个引导的方便。
「废立」步骤一:为实施权
一般来讲,有三个步骤,天台宗也这麽解释。在我们这一部《观经》当中,也可以同样说明:所谓的「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废权立实」,这是一些教相名词了。「实」是指真实、真实不虚、究竟了义;「权」是指方便权假,不是究竟了义,是一种方便导引。「权」,在佛法当中,特别代表方便的意思,方便、方便权巧,是一种导引的方便。
什麽叫做「为实施权」呢?为了讲述真实的教法──但真实的教法非常猛利,如果不是大根、顿根、成熟的根机,难以一下接受。所以,为了讲真实教法,先施设方便教法,叫「为实施权」。
就像我们和别人谈话,我们心中有我们想的真实的意思,但是,一开口马上讲,显得唐突,或者对方没有思想准备,或者他还不能接受。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语言当中就要带一点善巧方便?我们开始在旁边讲,慢慢讲。慢慢讲,他有点感觉了,再把我们的意思说出一点点,最後和盘托出。我们和别人谈话也有这样的一个方便,不然,很冒然跑去,不知深浅,可能一下谈不成。
释迦牟尼佛教化我们,费尽了心思,可以讲「种种思量巧方便,选得弥陀弘誓门」,他就要有方便法门,「为实施权」:为了讲真实的教义,先施设方便的教法,这是第一个步骤。
「废立」步骤二:开权显实
那麽,不能老是这样啊,老是这样的话,真实教法还是不能出来啊!
所以,第二个层次叫做「开权显实」,开设方便权巧教法的同时,显示出其中包含了真实教法,叫「开权显实」。
「为实施权」的时候,只有第一个,人们只能看见权法,没有看见实法;到了「开权显实」的时候,权法也存在、实法也存在,这两个都能看到了。
「废立」步骤三:废权立实
可是,这还不是世尊的本怀,所以,世尊就要通过第三个层次,叫做「废权立实」。方便已经讲完了,就搁在旁边,独独地把真实教法举扬出来,这个叫做「废权立实」。
我刚才说的这个比喻,大家可以用心考虑。我们跟别人讲话,或者托别人办事儿,或者有件棘手的事儿,不太好说,但是非得向这个人说不可。我们就先去东绕西绕,「最近好吗?身体不错吧!孩子如何……」先要建立感情,让大家觉得好接近。其实,这个不是我们的本意,这是一种方便。
「你怎麽样?」
「我最近有点事儿,不太好办……」有点想把我们的想法讲出来了。
对方:「那什麽事啊?」
慢慢慢慢讲,「哦,这个事,你看,我这次来就是这件事儿……,拜托你啦!」我们真实的想法就说出来了。
世尊为了教育我们这些傲慢、愚痴、无智的众生,他老人家很慈悲,只好委曲求全。先不能和盘托出,先这样讲、那样讲,最後把底盘托出来。
这就是一般我们所讲「废立」的三个层次。
《观经》「废立」
在我们这部《观经》当中,也有这三个层次,我们可以用莲花的比喻来说明。
净土宗称为莲宗。莲花,外面是花瓣,里面是莲蓬。莲花的生长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莲故花」。就是一开始只能看见莲花苞,里边的莲蓬看不到。它是为了结莲蓬、收莲子才长这朵莲花,所以叫「为莲故花」。「莲」是指莲子,为了莲子才有花瓣。
第二个阶段,「花开莲现」。哎,莲花就打开了,里边的莲蓬就看到了。其实,花苞包起来的时候,莲蓬就在里面,只是我们没看到──为了收莲子,莲花包起来;到第二阶段,「花开莲现」,莲花打开,莲蓬出来了。
「为莲故花」就代表「为实施权」,莲子代表「实」,果实,真实、成熟的,为了这个真实教法,先施设权假方便。
「花开莲现」就代表「开权显实」,把权巧方便的教法打开,显示出真实的教法。
莲蓬打开之後,再进一步成熟,叫「花落莲成」。到最後──大家到莲花池边去看,就看不见莲花瓣了,只看见莲蓬孤孤地在那个地方,莲花瓣都飘落在水池当中,是不是这样?这叫「花落莲成」。
世尊在这部《观经》当中,也如是为我们开导。到「花落莲成」的时候,就「废权立实」。
《观经》的梗概,上午我跟大家说明了一下,什麽叫「为莲故花」呢?「莲」就是指阿弥陀佛的弘愿──「一向专念弥陀名号」,就是指这个专修念佛的教法;「花」呢,花叶、花瓣,很庄严,有保护作用、有引导作用,就是指什麽呢?定散十六观──定善十三定观、散善三福、九品,就是莲花瓣。那麽,「为莲故花」,就是说,世尊为了讲专修念佛,所以才讲十三定观、三福、九品,他的本意不是讲这些,但是,大家都执着这些,众生都执着自己的自力──骄慢的心态,「我来修行」。为了引导这样的众生,「为莲」,为了引导他们进入专修念佛,先开说十三定观和三福、九品──定善、散善。这叫第一个层次,「为莲故花」。
像韦提希夫人,她来请求说:「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佛就微笑了,为什麽微笑呢?「好啊!你这麽一问,我就可以讲我心中的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阿弥陀佛的本愿了。」但是,还不能马上讲出来,还要先讲什麽?三福:「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二者……,三者……」然後「广说众譬」,为你说种种的譬喻、方便,让你可以依据十三定观、三福、九品往生极乐净土,这个叫「为莲故花」。心中深深地藏着阿弥陀佛的本愿,但是,不是一下子到台口就告诉你,於是就先讲十三定观、三福、九品。
那麽,在讲的过程当中,「花开莲现」。什麽叫「花开莲现」呢?比如说在讲定善观的时候,其中第七观阿弥陀佛就显现出来了,韦提希夫人说:「世尊哪,你告诉我出苦恼法。」哎,尔时──
无量寿佛,住立空中,
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
光明炽盛,不可具睹。
这个就显示说:阿弥陀佛的本身,就是我们众生消除苦恼的除苦恼法。尤其在第九真身观,真身观是十三定观的最高潮──观依报不如观正报;观正报呢,观菩萨眷属不如观佛,所以,种种净土庄严,观音、势至、普观、杂观哪,都包摄在佛观当中,就在第九真身观当中。
第九真身观当中就讲到念佛了,叫「花开莲现」。「现」什麽念佛呢?第九真身观观成就了,就看见阿弥陀佛「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这样的佛身,这样的佛身显现出无量的光明,有八万四千相;每一相有八万四千好;每一好又出八万四千光明;每一光明呢,所谓:
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这是我们《观经》当中很重要的经文,「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所以,观佛成就之後,看见佛的光明,是摄取念佛的人。
善导大师在这里就解释说:
何以佛光普照,
唯摄念佛?
「为什麽说佛光普照,只是摄取念佛的人呢?不是摄取修行其他法门的人呢?」
他就做了三点解释:
一者亲缘,
二者近缘,
三者增上缘。
意思是说:「众生口常称念阿弥陀佛,佛则闻之;众生身常礼拜阿弥陀佛,佛则见之。」你拜佛,佛就看到;你念佛,佛就听到;你心中想佛,佛都知道。众生三业跟阿弥陀佛三业不相舍离,这叫「亲缘」。
总之,善导大师在这里解释的念佛,就是指我们口中称名,口称弥陀名号。所以,观佛观到最後的结尾,是从观佛走向念佛。在观佛当中,十三定观里边,「开权显实」,显示世尊真实的本意,是要讲称念弥陀名号;显示阿弥陀佛的身相光明──阿弥陀佛身相说法,他这样的光明摄取念佛人,是代表他的法义、他的本愿:悲心本愿是要「摄取称念我名号的人」。所以,这个叫做「开权显实」。
在下辈三品当中也讲到念佛了,因为三福、九品都还属於一种方便引导。在下辈上品、下辈中品和下辈下品这三品当中,都讲到念佛,而且是单讲念佛,不讲其余。因为这三品众生都是造恶多端、毫无修持、直到临终方遇佛法──这麽一个根机。那麽,对他们来说,种种的定善不可修持了,种种的散善也没有时间修持了,现在是命到最後一刻,那只有这个法门可以救度他,所以,单提念佛──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三福、九品、十三定观讲完之後,到了《观经》的「流通分」,阿难尊者问佛,「阿难白佛」:
此法之要,
当云何受持?
阿难说:「世尊哪,你讲的这部《观经》真是太绝妙了,可是《观经》内容很广博,有定善、有散善、有世福、有戒福、有行福,还有种种观想,这麽多教法,它的要点在哪里呢?」「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阿难是多闻第一,他有传持佛法的心愿,也有这样的责任,「我应该怎样来受持呢?怎样来传导呢?」
佛就跟他讲:「阿难哪」:
佛告阿难:
汝好持是语。
「你呀,好好地受持我所说的佛语,佛语真实不虚。」
持是语者,
佛语,这整部《观经》都是佛语,对不对?从一开始十三定观到最後九品都是佛语啊。
持是语者,
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这一句叫做一锤定音。「持是语」,不是持无量寿佛观,也不是持三福,是持什麽呢?就把真实的教法显露出来,单单提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这才是整部《观经》的心髓和精要,这才是释迦牟尼佛讲这部《观经》最後的落脚点──「持名」,「持名念佛」、「执持名号」。
那麽,到这个时候,叫做「花落莲成」。定善也不讲了,散善也不咐嘱了(这叫「咐嘱文」,就是最後释迦牟尼佛总结一部《观经》的要点,交待给阿难,咐嘱给他)。那麽,不咐嘱观佛法门,也不咐嘱其他的种种修行,只付嘱这句名号,说:「你好好持无量寿佛名号!」这个就到了「废权立实」。
善导大师点睛之笔:《观经》意在「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我们善导大师就是根据这一段经文,来体会释迦牟尼佛讲这部《观经》的心意和阿弥陀佛的本愿,他的智慧之眼特别独到。
善导大师是这麽解释这一段文的(在《观经疏》的三百一十七页),他说:
上来虽说定散二门之益,
望佛本愿,
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一段可以讲是我们整个净土门的画龙点睛之笔。
「画龙点睛」是个成语,说是有一位画家,很会画龙,画得是栩栩如生,龙须、龙尾、鳞片……腾云驾雾。不过,独独没画眼睛。别人来看,说:「画师啊,你画得太好了,很遗憾,怎麽就不画眼睛呢?」
他说:「哎,这个你就不知道了,此中有玄机。」
「你画龙还有什麽玄机啊?」
「哎哎,你不知道,这个眼睛不能随便点啊!眼睛如果一点上去,这条龙马上就活了,就腾云驾雾飞走了。」
「哎呀!画师,哪能这样讲?你这是讲一些……」意思就是讲大话了,不相信,「你点上看看,不会的!」
画师说:「你准备好了?准备好了,离远一点,离近了龙尾巴一扫,把你扫住了。」然後用笔往上一点──果然,眼睛点上去之後,马上雷电交加,随着雷鸣之声,一条龙破墙而出。这个叫做「画龙点睛」。
妙不妙?生动不生动?
(「生动。」)
现在,我们也要来画龙点睛了。释迦牟尼佛也是在画龙点睛,他画了一条长长的龙,画了十三定观,慢慢画,慢慢画,画了三福、九品,全部画完了,现在这一句就是点睛之笔,这一笔一点,整个十三定观、三福、九品全部活了。如果没有这一笔一点的话,我们还是在那里悲叹,「哎呀,十三观我修不来啊!三福也不容易啊!」现在,善导大师就把它解释出来,根据这一句话,作为点睛之笔,重要不重要?
(「重要。」)
重要啊!
所以,大家耳朵要听好,这里边有雷鸣电闪,打破我们内心那种「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打破我们内心这些虚妄的想法。所以,在《无量寿经》里边讲「曜法电、震法雷」,这个法门说出来之後,就像明亮的闪电,刹那间照破慢慢长夜,就像惊蛰的春雷,能够化生万物。
大家听到这个法门,感觉到说:「哎呀,法雷在我心中震荡,『咣咣咣咣』;法电在我心中闪耀,我的黑暗无明破除掉」,现在,善导大师就要给我们「震法雷」了,所以,大家要把耳朵竖起来(这个法雷不会打聋的,越打耳朵越灵)。
善导大师怎麽解释呢?
「上来虽说定散二门之益,望佛本愿」:「上来」就是说,释迦牟尼佛从《观经》的一开始,一直到最後结尾,叫「上来」;「上来」讲了多少呢?「虽说」这个「虽」字很重要(「虽然」後面就有「但是」,对不对?「虽然……但是……」,这是转折词,就是还有一种话在後面)。「上来虽说」,虽然讲说了「定散二门之益」:
「定善门」:你能够修持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宝树观、宝池观、宝楼观……如果你能观阿弥陀佛真身观,更不可思议了,都决定往生极乐世界,这叫定善门的利益。
「散善门」(「定散二门」嘛):你能够修持发菩提心、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你能够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你能够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如果你能做到这些,能够於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当中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都可以往生,也能往生,这个叫做「散善门」的利益。
这个不是很好吗?但是还有更好的;这个不是有利益吗?但是还有更大的利益,不在这定散二门之内,所以说「虽说定散二门之益」。底下就说出来了:
「望佛本愿」:释迦牟尼佛讲定散二善,他心里边是望着阿弥陀佛的本愿。什麽叫「望佛本愿」呢?「望」就是站在这个地方、眼睛看向那个地方,叫「望」。是不是?
像妈妈到了傍晚,小孩子放学还没回来,她就靠在门边,倚着落日的余辉,「哎呀,我的儿啊!怎麽还没有回来啊?」盼望,向远处观看。
释迦牟尼佛站在我们众生执着自力、骄慢心,或者说按照其他法门修持的通途的观念,他要引导我们,首先要「同事摄」嘛,他要站在我们的立场考虑,所以,他来到我们众生的身边,站在这个地方。但是,他不是永远站在这里,他是要把我们的眼光引到那个方向──到极乐世界,所以他「望佛本愿」。
所以,释迦牟尼佛「望佛本愿」,是望阿弥陀佛的本愿。
谁来望呢?释迦牟尼佛来望;望到哪里去呢?望到阿弥陀佛的本愿。
《观经》万变不离其宗:望佛本愿
释迦牟尼佛开始讲这部经的时候,心里就带着阿弥陀佛的本愿来的。何以知之呢?韦提希夫人在王宫当中,被她儿子限制起来,悲叹号泣,向着耆闍崛山的方向遥礼世尊,为佛作礼,说:「世尊哪,你威德尊重,我无由得见,你最好能派阿难来慰问我。」从韦提希夫人心中来讲,她没敢奢望佛来看她,但是,世尊知道韦提希夫人心中的想法,所以就派阿难和目连从空中飞来,而世尊本身就从灵鹫山隐没、从王宫中出来。
世尊为什麽亲自来?这叫「不请自来」──韦提希没有请,但是自己来,为什麽?心中带着弥陀的本愿。所以,等到韦提希夫人说:「我要求生无忧恼处,世尊啊!你给我讲哪个地方清净?这个世界恶业、恶人、恶声充满。」这个时候,世尊就眉间放光,把十方国土都映回到他的头顶上,神力加持,让韦提希夫人仔细地看,透彻地看(我们说:「我要遇到那个时候就好了,我也仔细看一看」。我们大圣已经入灭了,所以,我们现在没有那个福报了。不过《观经》还存在,我们还有福报的,将来还能看到)。这个时候,世尊心里边也是「望佛本愿」,他望阿弥陀佛的本愿。十方国土虽然清净,但是不容易往生,因为这些佛没有发救度造罪凡夫的四十八愿。所以,释迦牟尼佛特别用神力加持,让韦提希夫人独选极乐净土。所以,善导大师就解释说:故意隐没十方净土的优胜,独显西方超胜。又讲:「十方佛国,并悉精华;若比西方,全非比较。」说十方国土都很精妙,都很庄严,都有清净光明,但是如果比阿弥陀佛国土,全非比较。那麽,一开始韦提希夫人没有说「我要请求往生极乐净土」,释迦牟尼佛的心是要引导她归入极乐净土的,这也是因为阿弥陀佛本愿的缘故。因为阿弥陀佛本愿──「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亦得往生」的本愿,所以,诸佛──包括世尊也一样,劝我们往生西方。
所谓「诸经所赞,多在弥陀」,释迦牟尼佛为什麽只劝少数根机往生别的净土,绝大多数都劝我们往生西方?为什麽呢?是因为阿弥陀佛本愿胜故,阿弥陀佛的本愿很殊胜,所以,这个是「望佛本愿」。
然後,在讲十三定观的时候,也是「望佛本愿」。比如第九观,「光明遍照」,摄取念佛众生,这也是阿弥陀佛本愿的缘故。
所以,善导大师在他的着作里边讲:
唯有念佛蒙光摄,
当知本愿最为强。
这两句话就是解释《观经》这一段。说:只有念佛的众生蒙受阿弥陀佛光明的摄取,你打坐、你修行其他法门,比如说参禅,如果以你开悟来讲,你参禅就快了,参禅打坐是你的正修。那如果以往生来讲,你念佛就是正修了,因为光明摄取了,阿弥陀佛不是摄取那个参禅开悟的人。
那为什麽只摄取念佛人呢?
「当知本愿最为强」:是因为念佛顺了阿弥陀佛因地的本愿,他的愿力的心光,来摄取念佛之人;果地名号的光明,摄取因地本愿所誓的念佛行法,这个是因果相吻合。所以,释迦牟尼佛讲十三定观的第九真身观,也是「望佛本愿」。
毫无疑问,在讲到下辈三品的十恶罪人、破戒罪人、五逆罪人,跟他们讲称念弥陀名号,一声、十声往生净土,这个也是阿弥陀佛的本愿。
所以,释迦牟尼佛讲这部《观经》,从头到尾有一个不变的宗旨──万变不离其宗(不像我们讲话,讲多了,连自己都不知道说什麽了,不要说人家听的人。「嘎嘎嘎嘎」讲,「说什麽?」「你说我说什麽?」他还问人家:「哎,你说我说什麽?」「谁知道你刚才说什麽?」──我们没有宗旨)。
《观经》虽然讲得很广泛、很广博,但是,世尊有不变的一条线索,就是「望佛本愿」。
世尊「望佛本愿」,也要把我们的眼光引导过去,说:一向专念!也要让我们「望佛本愿」。
本愿即「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佛的本愿是什麽?
「意在众生」:「意」就是意思,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心意。他的佛意在哪里呢?在我们众生: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个「意」是释迦牟尼佛的意思,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怀,也是阿弥陀佛的意思,阿弥陀佛本愿之意,所以,「佛佛道同,没有差别」。
那麽,释迦牟尼佛的意思不是在让我们去修定观。
所以,如果大家看完《观经》,以为「念佛不殊胜,我修观想……」或者认为说「我边念佛边观佛……」这是不理解释迦牟尼佛的意思。
释迦牟尼佛的意思是:「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所以,蕅益大师也好,印光大师也好,净土的其他祖师也好,自从善导和尚这麽解释专修念佛之後,历代祖师祖祖同风,都说:「你不必观想,你只要专念,观想的功德包含无余了;你不必参禅,只要专修念佛,所有一切法门的功德包含无余了。」
这个叫做「意在众生」。释迦牟尼佛的意思不在於「你修难行的观想」,因为善导和尚解释过了:「末法众生,识神飞扬」,对不对?我们识神飞扬,攀缘六尘,像猿猴一样,刹那不能安住,我们这样的心,「境细心粗,观难成就」,极乐世界非常微妙、庄严、清净,我们的心很粗糙,这样一个粗心来观细境,观不成的。
也打了比喻了,你用自己的老花眼,使劲地想穿针眼──大家年纪大了,年轻的时候看很细的针眼,一穿就过去了;现在老花眼了,使劲穿、使劲穿,你使劲地看,针眼差不多还能看到,看多了,眼就花了,再看看,眼生病了。
如果再看我们看不见的东西,空气里有很多细菌,如果拿显微镜一看,都能看得到,如果你用老花眼使劲看,看哪看,里面就飘了很多花──这就生病了。
我们这个根机,心很粗劣,你要用躁妄心观想,理路不明,没人指导,心又不沉定、不清净,决定会着魔发狂。
所以,释迦牟尼佛怜悯我们,他的本意不是让我们修行观想。
当然,也有少数根机能观得来,如果通通观不来的话,佛也不用讲了,也就不叫方便了。
像善导大师,他就是修观佛三昧、念佛三昧,两种三昧他都修成了。他观想极乐世界,要观就观,往那里一坐,腿一盘,一观想就去了。我们不行。
我们不行,我们还有一道,就是後面──「佛本愿」。
所以,佛怜悯我们,他的心意,他的本怀,在於我们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怀,这个叫做画龙点睛。你如果把这一句能看明白了,整个《观经》的宗旨了如观火。
所以,印光大师就讲:
善导疏净土三经,
实重持名一法。
虽然讲《观经》,但是,重点、落脚点不在讲观佛,是在讲持名。
我们一般讲的念佛,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四种念佛。这四种念佛各有不同的解释:
天台宗解释持名念佛是最低级的,以持名念佛,念念念念,业尽情空了,证悟实相了──以持名念佛达到实相念佛。这是一般的解释。
这种解释,可以讲,带有通途法门的影子,不是纯粹的净土法门,如果这样的话,那持名念佛不可贵嘛,大家还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啦。
善导大师不这样解释,善导大师说:所有定善、散善,是要归入持名念佛。
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比如十三定观里边,第八观是像观,其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也有人讲的是空性观、佛性观,也就是所谓的真如实相观,这一切(实相念佛等等也好),是要进入持名念佛。
这个怎麽理解呢?因为持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易行。其他的法门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难行。那麽,你再怎样地修行,如果没有弥陀本愿力的加持,那怎麽能够比呢?你再修行,你达到实相了,如果没有本愿力加持,还是菩萨的自力,自力跟佛力不能相比。这是一重。
第二重,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圆满证得的实相,它不是菩萨分证实相。实相,所谓「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破四十一品无明,分分法身证满,就成佛了。但是,六字名号没有一品、两品,都彻底了,它是圆满究竟实相。
所以,这样讲也不矛盾,不矛盾的。
昙鸾大师说:弥陀名号是实相身,这句名号就是实相法,称念弥陀名号就是实相念佛(当然,我们不用「实相念佛」这个名词,因为听起来感觉到难,其实是外表的事相上,凡夫口称这句名号,本身包含了大乘教法的最极、最高的原理和修持方法)。又说:念佛是如实修行。什麽叫「如实修行」呢?「虽常修行,实无修行相可得。」虽然经常在那里修行,但实际上没有修行相,这个叫「如实修行」。
比如说禅宗祖师大彻大悟之後,他就说:「悟无所得。」《心经》也讲「无所得故」,没有得。没有得,修什麽呢?本来如此(虽然本来如此,但我们大街上那些人就两回事了)。他称性起修,所以,没有修相。
我们都有修相,「我做这个、我做那个……」,都是有为法,有相就是有为法。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我们完全投靠南无阿弥陀佛,仰托佛的愿力,我们没有修相可得。我们一天念三万声、五万声,也是靠佛力。
「我精进啊,我修行啊,我修得好啊……」这个就是落在自力那一边了,这个不叫「如实修行」。
「如实修行」就是:我完全仰靠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是个罪人,我是个愚痴者,我是没有能力的人,我只有靠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虽然不懂得深妙、幽玄的道理──印光大师告诉我们说:
潜通佛智,
暗合道妙。
虽然是一个愚痴老太婆,但是她已经跟佛的智慧暗暗通上了,叫「潜通」,「潜」就是在地底下,暗暗地、不知不觉跟佛的智慧沟通了,符合了最上的、最玄妙的道理,这叫「潜通佛智,暗合道妙」。
一切的一切,都浓缩在六字名号里边。
所以,法然上人也有一句话,很妙,他说:
念佛虽有种种之意,
持名啊、实相啊、观想啊、观像啊、定啊、散哪……讲了很多很多。
称六字之中,
一切皆含。
讲那麽多,只要称念六个字,通通包括了,全部都有了。
所以,善导大师很稀有难得!为我们做如此的解释,这就成为《观经》最後的结论,成为十三定观、三福、九品──刚才说过了,像画一条长龙,这一条龙的点睛之笔,就在这一句。就是释迦牟尼佛付嘱阿难:
汝好持是语,
持是语者,
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所以,这句六字名号是画龙点睛之笔,是转凡为圣之笔,是点铁成金之笔,使我们一个凡夫,但念南无阿弥陀佛转为极乐的圣贤菩萨众。我们虽然在娑婆五浊恶世,称念这句名号,能转五浊为极乐净土庄严;我们虽然是被人抛弃的一个破瓦块,称念这句名号,能转为黄金一般的功德!所以,这个不可思议啊!大家要把它牢牢地受持,抓在手上,不要丢掉。
根据这一部《观经》的余韵(《观经》讲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底下《阿弥陀经》就接着《观经》的思想,所谓如何地来持这句无量寿佛名呢?留在《阿弥陀经》当中。释迦牟尼佛就说了:
善男子、善女人,
闻说阿弥陀佛,
执持名号。
你看,「持名」──跟《观经》讲的是一脉相承。怎麽持名呢?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四、五、六、七日,
一心不乱。
如果你了解《观经》的定善、散善导入念佛这样的道理,你自然就一心不乱,你不会说「环顾左右而言他」,「哎呀,我这个行不行、够不够?」不会的!我们自然心中稳当、明了。
所以,阿弥陀佛的本愿和释迦牟尼佛的本怀是不是一致的?
(「是。」)
一致啊!完全没有第二分别。
阿弥陀佛在四十八愿当中,就发了第十七愿,说:「我要成佛的时候,十方诸佛都要赞叹我的名号,如果不宣扬赞叹我的名号,我誓不成佛!」那麽,阿弥陀佛成佛之後,释迦佛也好,东方、南西北上下方,十方法界一切诸佛都来共同地赞扬,所谓:
十方世界无量诸佛,
皆共赞叹无量寿佛,
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我们世尊来此娑婆界,怀着一大事因缘,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个就是「佛之知见」,让我们以凡夫的身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净土法门就是如此,当下转凡为圣。
没有一个人不在弥陀大愿的摄受范围之内
任何情况都没有绝望的时候,任何人都有解脱的希望和光明,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因缘情况下,都存在往生的可能性!
只怕你不念佛,只怕你不相信,只怕你不愿意。
只要愿意念佛,只要愿意往生,没有一个不往生的。
这个才叫「大慈大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没有一个遗漏。我们佛法不光是空洞的理论,不像是一个摸不着的气球在天上,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拿得住的现实的利益。
只要以我们凡夫的身份,以我们心口,常称弥陀佛名、愿生极乐净土,此身报谢娑婆,必定花开极乐。
所以,没有一个人不在弥陀大愿的摄受范围之内!
双重引导
善导大师细判要门和弘愿门,他的目的是引导要门的行者。它有双重引导的作用:
第一重,引导圣道门的修行者,修行定善的、散善的,如果他们修行成就了、解脱了,不在此话之内;如果说修行遥遥无期,解脱疲软乏力,那麽,可以把他们原来修行的定善、散善的功德回向求生极乐,这样就进入净土要门,这是第一重引导。
第二重引导:虽然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再引导要门的行者──也就是杂行的人(底下我们会说明正行和杂行)引导他们进入专修念佛正定之业。这个是第二重引导,这样契入弥陀本愿,让世尊大畅本怀。
这里,我们来比较一下要门和弘愿。我列了二十七点,从文字比较当中,也显示出释迦佛的意思和善导大师的意思,让我们知道要门是方便、弘愿是真实。应当从方便入真实,是这个意思。
方便是相对於真实而讲的。比如说我们要上楼来,台阶就是方便,没有台阶上不来,所以,台阶很重要。但是,台阶虽然重要,你不能总站在台阶上,「我就站在上面」,还要上来,上到房间里边来,登堂入室,这个才达到目的。
所以,话分两头讲,如果对於台阶下面的人,就说:「某某人哪,你要上台阶啊!」呼唤他上来;对於已经上了台阶的人,就喊他说:「某某人哪,你不要老在台阶上啊,你要更进一步啊!」
所以,这个是不同层次的。
对於还没有学净土门的人,我们就拿要门,就说:「某某人哪,你可以拿你的定善、散善回向求生极乐啊。」这样引导他。
他已经回向求生极乐了,我们就要更提一步了,「哎!某某人哪,你不能老是在这里搞杂行杂修,你应当转过来专修念佛啊,更进一步啊!」
所以,有这一层含义。
要门、弘愿的异同
要门、弘愿都属於净土门,都是引导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一大共同点。下面有二十七个不同点:
要门是以释迦佛作为法门主,弘愿是以弥陀佛作为法门主。所以,善导大师说:「世尊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就是阿弥陀佛),显彰别意之弘愿。」所以,两尊佛各代表一个教法。最後的归结一致;开始,分两个线索。
要门是释迦牟尼佛根据韦提希夫人的请求而讲的,叫「因请」,「遇因韦提致请」;弘愿门呢,阿弥陀佛没有经过请求,不请自说。「因请」和「不请」有什麽区别呢?「因请」就带有方便,「你问我,我来回答你,我当然先就你的根机来讲,讲讲讲讲讲……哎,根机成熟了,再把我想讲的全部的话托出来」;那麽,「不请」就来讲的话,当然就是我自己本来想讲的。所以,「因请」带有方便,顺着众生的根机;「不请」就是阿弥陀佛主动来救度我们,所以,这个是第二重差别。
第三个差别,叫「广开」和「显彰」。「广开」就是在面上,广泛地、普及地打开。圣道门的众生,各个法门的、八万四千法门的,定善、散善、三福、九品……通通打开,这个是表面明显看得到的,这一层意思诸位法师都看到了;「显彰」是阿弥陀佛隐一层的含义,更深一层的含义,在要门的十三定观和三福、九品当中,透露出本愿的资讯。那这个只有我们善导大师解释出来了。所以,「显彰」是弥陀这一边来显彰,这是一个差别。
第四,「通意」和「别意」的差别。阿弥陀佛的本愿叫「别意弘愿」,它特别;相对来讲,定散二善──要门,它就有「通意」,它就跟普通的教法有共通的地方,也修定善,也修散善,是不是?但是,念佛非定非散,念佛,你说定善,它不是;你说是散善,它也不是,它是弥陀本愿。那麽,你定善的根机当然可以念佛,心清净、少妄想杂念当然好;散善的根机也可以念佛,没有说散善不能念,所以,它超越定散。这个「别意」有多种的特别:比如在摄受众生根机方面、在得到往生利益方面、在行法方面,它很专一,专念弥陀一佛,它不是种种修行来回向,这是它第一个特别;从摄机来讲,其他法门是以善人、上根利智为主要对象,下根恶人为辅助对象。但是,弥陀本愿不这样,是以凡夫为本,下根之人为主要对象,上根之人为辅助对象,这个不也特别吗?这是摄机特别;利益也特别,这样的凡夫,可以到极乐报土成佛,这个利益超越一般法门(自己修行,慢慢到阿罗汉,慢慢修行成佛),超越很多。所以,这有种种的不同,叫「别意」,特别。特别的本质在哪里呢?就在於阿弥陀佛本愿特别。这是一点差别。
下面一点,要门,表面来看,主要是《观经》的思想,所以,要门如《观经》所说;弘愿,主要是《大经》的思想,所以,弘愿属於《大经》──有《观经》和《大经》之别。那当然也说明:在《观经》这部经之内,是以《大经》阿弥陀佛的本愿作为一个根本的法理的依据。
下面,有「定散」和「念佛」的差别。在修持方面,要门是修持定善和散善;弘愿呢,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在修行方面,有定散和念佛的差别。我上午刚刚讲过,如果我们念佛,把它当作息虑凝心的方便、当做废恶修善的手段,这样虽然念佛,印光大师说,是「拿横超法门做竖出法门之用」,你没有来乘佛的本愿力,你是当做修定善和修散善的手段,落在定散二善的观念里边。所以,我们念佛的人──当然,我们根机各有不等了,有的会清净一些、定一些,有的散一些,但是,不在这里论。所以,是有定散与念佛的不同。
下面,有「回向」和「不回向」的差别。定散二善,你一定要回向,定散二善如果不回向,决定没有往生的道理,五戒十善、种种禅观修法,本来的结果不是导引趋向极乐世界的。就像这部车,本来不到那个地点,这部车本来是到山海关的,现在我要去北京,那当然我就要调转过来去北京;可是念佛不一样,念南无阿弥陀佛,我就到阿弥陀佛那个地方去,所以,它不存在什麽回向不回向(除非你念佛不想往生,「我想求人天福报」,那要回向)。那麽,就念佛、想往生极乐世界来讲,只要专修念佛,即使不再单独回向,也自然成为往生之业!因为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到阿弥陀佛那里,就到极乐世界。那你修别的法门,诵别的经、念别的咒,就各有它感果的功能(因果相感嘛),你不回向,不能得到往生的结果。所以,「回向」就是一个迂曲的法门,「不回向」就是直达车的法门。这也可以讲是一个差别:专修念佛是直达车,修行其他行法回向是迂回的道路。这是一点差别。
下面,有「求生」和「得生」的差别:「求」是盼望;「得」是决定、得到。有些人说:「我想往生,我到底能不能往生?」有疑惑心,所以,讲要门的时候,说「回斯二行」,要门讲「回」嘛,「回斯二行,求愿往生」,那麽,能不能往生呢?大师没有讲,这就带有不确定性,可能能往生,可能不能往生,如果三心具足就能往生,三心不具足就不能往生(当然念佛也一样);可是,念佛是正定之业,有弥陀光明的摄受,容易具足三心。所以,在讲弘愿的时候,就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就明确地、肯定地告诉你:「能往生!」「求生」和「得生」,这个就不一样了。「我想发财」和「发了财」,会不会一样?
(「不一样。」)
还有,「想升官」和「升了官」,两回事嘛。
所以,「求生」和「得生」,这个就有区别了。
下面,弘愿是「即时入必定」,决定性的;要门有不确定性,这是一重差别。
在摄受根机方面,有「善机」和「善恶根机普遍摄受」的差别。要门说要麽修定善──息虑凝心,这个要求就很高了;不能修定善呢,你至少能修散善──废恶修善,你这样才可以「回斯二行,求愿往生」。如果你定善也没有,散善也没有,你回向什麽往生啊?回向你的恶业吗?那不可能。所以,要门正摄受的是善凡夫、善业的众生;弘愿不一样,善导大师说「一切善恶凡夫」,善凡夫当然可以靠弥陀本愿,恶凡夫更要靠弥陀本愿;恶凡夫靠弥陀本愿,善凡夫还是要靠弥陀本愿。所以说「一切善恶凡夫」,无一遗漏,这个是弘愿门摄机广大、不择众机,这是弘愿超胜。这是一重差别。
下面,「不遍」和「遍揽」的差别。「不遍」,前面说「虽可教益多门,凡惑无由遍揽」,这一层是讲圣道法门,圣道法门虽然有八万四千法门,但是凡夫罪障很深,惑业很重,虽然开了八万四千法门来利益众生,还是有很多众生遗漏了,不能通通包揽;要门也一样,比圣道门当然广泛多了,但是,仍然会遗漏造恶的众生;可是进弘愿门就不一样了,它能够十方众生无一遗漏,遍揽无余,这是弘愿。
下面一重差别是「自力」和「佛力」的差别。要门修行多少带有自力;弘愿呢,完全靠佛力,所以说「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要门是要靠自己定散二善的力量;弘愿是靠阿弥陀佛大愿业力。这是自力和佛力的差别──自力跟佛力怎麽能比呢?所以,有人说要门能不能往生?能。要门能往生,弘愿更能往生。
下面有「虽说」和「直说」的差别。要门是释迦牟尼佛讲的,是不是?是的。都是佛所讲,不过,释迦佛讲要门是「虽说」,「虽说」就是有委屈,就不是他正直想讲的;而弘愿呢,是直接说的,所以有「虽说」和「直说」的差别。
下面有「方便」和「正直」的差别。「虽说」就代表方便,佛说法带有方便;「直说」就是「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就舍掉方便了,就直接讲了。释迦牟尼佛在《观经》里很委屈,到最後结尾才露了那麽一点点,「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经过这部《观经》的调化,众生根机比较成熟了,来到《阿弥陀经》里边,释迦牟尼佛就「正直舍方便」,他就说了:「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种种定散二善、杂行杂修,属於「少善根福德因缘」,「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你看,他不讲那麽多了,定善、散善不讲了,就说:「这个不行,暂时搁舍」,单独讲念佛。在《阿弥陀经》里边,「正直舍方便」。不过,在《观经》的最後结尾也提到了,这个就是弘愿思想。
下面的差别是「小益」和「大益」的差别。「小益」是小的利益,「大益」是大的利益。定散二善如果回向求生,三心具足的话,也能往生。不过,往生在哪里呢?极乐边地,「五百岁不见诸佛」。因为根据《无量寿经》所讲,「疑惑佛智」,就「生彼边地」,在莲花胎里边五百岁花不开,不能见三宝,不能供养诸佛菩萨,不能听经闻法,所以闷闷不乐;而专修念佛直接到报土往生,利益更大。当然这也是一个专题了。
下面一重差别,有「望佛」和「顺机」的差别。什麽叫「望佛」呢?就是「望佛本愿」。释迦牟尼佛讲弘愿,是心中看阿弥陀佛那一边,以阿弥陀佛那一边来讲,当然是真实的;讲要门的时候,他是顺着韦提希夫人的根机来讲的──「顺机」。一个是「望佛本愿」;一个是顺机的凡情,那就不一样了。所以,这个是要门和弘愿的一重差别。
下面有「本愿」、「非本愿」的差别。要门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弘愿、一向念佛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所以,这是一重差别。
下面有「佛意」、「非佛意」的差别。专修念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意思,所谓「意在众生」;定散二善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真实本意,是方便意,不是真实意。所以「佛意」、「非佛意」。
下面一重差别,「意在」、「意不在」的差别。释迦牟尼佛的意思在哪里呢?在我们一向念佛,不在其他的杂行杂修。
下面一重差别,「本怀」、「非本怀」。这是一脉相承下来的,既然如此,释迦牟尼佛的本怀就在让我们一切众生专修念佛、乘佛本愿、得生极乐。不要迂回杂行杂修而往生不定,所以,本怀在这里。
下面一重差别,「付嘱」、「不付嘱」的差别。释迦牟尼佛讲完《观经》,最後付嘱阿难,不付嘱定善十三观,也不付嘱散善三福,单独付嘱弥陀名号,「持无量寿佛名」,这是弘愿。这是一重差别。
下面一重差别,「杂多」和「专一」的差别。如果修行定散二善,就杂,就多,这样修、那样修──要门就是杂了;弥陀弘愿就专一了,「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下面一重差别,「能赞」和「所赞」的差别。释迦牟尼佛干嘛要说定散二善呢?前面我们说过了,慢慢搭桥,方便引导,以定散二善来赞叹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赞叹弥陀的本愿;弥陀的本愿──弘愿是所赞的法门,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的二百四十四页就说了:此《观经》定散二善,称赞彼极乐庄严──极乐世界这麽好,比如讲定善观,这麽好、那麽好,心里高兴了,欣慕了,愿意了,让我们发起欣慕的心;讲散善,也是引导我们发起向善、向净的心。然後,怎麽去呢?真实的教法是在称念弥陀名号。所以叫「能赞」与「所赞」。
同时,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说:「此经定散门中,唯标专念弥陀名号得生。」讲定善和散善,它像是一个指路牌,指导的方向是到「专称弥陀名号」,所以,有「能标」和「所标」的差别。「唯标」,「标」就是标志,一个路标。讲定善、讲散善,它是一个路牌,指过去的;真正让我们罪恶凡夫得利益的,所指的方向是:唯标专念弥陀名号得生西方极乐净土。所以,这是教义上的一种施设方便。
下面一重差别,「能入」与「所入」。要门是一个门,「门」是出入之意。那麽「入」,入到哪里呢?通过要门进入弥陀的弘愿,要门是「能入」的;弘愿是「所入」的方向。这样说起来,要门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引导;弘愿才是释迦牟尼佛的真实本怀。
所以,到最後结尾,他就要把要门搁到旁边,「废」,废舍要门,不讲了;然後「立」,确立弘愿,「你来专修念佛」。
了解这样的教理,我们就不会糊涂,也不会谤法,「哎呀,这样不对,这样修行是错误的!你这样不应该的!杂行杂修怎麽怎麽样……」它是方便,方便是引导进入真实的方便,在根机没有成熟之前,是肯定不能少的。「读诵大乘」本来就是《观经》里边所讲的嘛,「读诵大乘」对调化我们的根机是很有实际作用的,你不了解苦、空、无常,你不了解极乐净土的庄严,你不了解成佛的殊胜果报,就发不起这样的心,你想念佛都念不了。所以,这些是方便导引。
但如果这个大家都过了,你就可以一向专念了,「这些我都知道了,我就只管念佛了」,那就可以了。
请合掌。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