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解脱轮回之教法
释迦牟尼佛出生於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印度,是释迦族的王子。他看到世间有生、老、病、死之苦,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之苦,更有六道生死轮回之苦,为了追求离苦得乐的生命真谛,不但自己能离苦得乐,也令他的亲人乃至所有的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因此,他舍弃了王子之位,历经众多苦行,最後成佛。成佛之後,一方面向有缘的众生宣说宇宙人生的真理,一方面教导大家离苦得乐的方法。
一、佛教以解脱轮回为出发点
历史上所记载的开悟成佛者只有释迦牟尼佛一位,也就是说十方三世众多的诸佛菩萨大多不是历史上的人物,而是透过释迦牟尼佛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相之後,为我们宣说,我们才知道宇宙是无穷无尽,有此方世界,也有他方世界,更有十方无量世界,十方诸佛菩萨都各在十方世界中讲法度众生。比如:阿弥陀佛、药师佛、阿閦鞞佛,乃至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所以佛教是「释迦牟尼佛所说之教」,而此教的基本教义是以「解脱轮回」为出发点的。也就是说,佛教就是解脱生死轮回之教,因此,说法者若不是站在解脱生死轮回为出发点,即使把道理说得非常深入,也不能说是佛教,因为已经离开佛教最根本的出发点了。
生老病死也好,六道轮回也好,这些都是存在的事实,都是无可否认的现象,而且其本质都是苦,不是乐;这个苦可以经由如实依佛教所说教法修行而解脱与拔除,得到永恒自在的安乐。所以佛教基本上就是使众生脱离六道轮回的宗教。
二、解脱轮回之教法
佛之教法分为两种:第一,解脱道;第二,菩萨道。
解脱道是属小乘教法,菩萨道属大乘教法。中国所传布的佛教是属於菩萨道的大乘教法。那解脱道和菩萨道所修学的内容,以及最後的结果有什麽差别呢?
(一)小乘解脱道
解脱道的修行,主要是依据「四圣谛、十二缘起」为中心;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十二缘起是释迦牟尼佛依十二个次第来解释我们从过去世到现在世,现在世到未来世生死轮回的起因与过程。解脱道必须依靠修行种种戒律为基础,亦即五戒、十善、十重戒、比丘戒等等;还要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及「禅观」──心寂静,不起妄想杂念的观照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观察三界的本质是苦、空、无常、无我的,必须舍离,不执着三界。以此来断除对三界执着,然後脱离三界轮回,证得四果阿罗汉。这是解脱道修行内容及过程的简单说明。
解脱道虽是属於小乘,却也是「难行道」。譬如要证悟四果阿罗汉,自古以来能证得的可说少之又少,所以有一句话说:「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这是事实。
不要说证得第四果的阿罗汉果,就以初果而言,《大涅盘经》说:「须陀洹人(初果)所断烦恼(见惑),犹如纵广四十里水。」断见惑就如以人力去阻断四十里流水一般,四十里的流水是很强大的,洪水来时,再怎样强壮的人都会被大水冲走,更何况是四十里流的强水呢?又有一个譬喻说,修行就像是「一人与万人敌」,一个人和一万个人打斗,是谁赢?当然是一万个人赢。我们旷劫以来的贪、瞋、痴、习气、业力像是一万个人,我们今生再怎样刻苦修行,要和旷劫以来的无明烦恼和习气对抗,是非常艰难的。
小乘修行者断见惑便证了初果,就时间来讲,利根也要三生,钝根则需要六十劫。然而我们旷劫以来都曾学佛修行,但无量劫以来直到今生,我们还在轮回,可知我们是钝根中的钝根,不曾断过见惑。以上是就解脱道而言。
(二)大乘菩萨道
若就菩萨道来说,境界更高超,不但要断见惑、思惑,更要向上断尘沙惑及四十一品无明惑,所修的行更多、更艰难、时间更久。内容就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六度万行」。
菩萨道以「六度」与「四摄」为主,「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摄」就是以四种善巧方便来亲近众生、教化众生、救拔众生之法,内容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布施」,人与人能够亲切甚至亲密,首先都要先行「布施」。要使对方愿意接受我们,对我们有好感,就必须先对他布施,对他有好处,对他有恩惠。他缺什麽,就给予他什麽,如此一来,彼此自然就有「恩惠之缘」。布施不只限於物质方面,言语、行为、精神上各方面的关照、帮助,这些都属於布施的范围。所以不管四摄也好、六度也好,布施都置於最前面。
「爱语」,所说的话都是赞叹的话,都能适合对方的需要,让对方喜爱听;言语中没有批评、发牢骚、起情绪。如此自然拉近彼此的距离,不会有冲突及排斥,所以布施、爱语,之後是「同事」与「利行」。
「同事」,站在对方的立场,和他以一样的身分,做同样的工作,这样才方便引导、劝化他。
「利行」,即是对他人有利益、有好处的种种善行。
大乘行者必须经过三大阿僧只劫的时间来累积「六度」「四摄」的智慧与福德,以「福慧两足」来利益众生,自利利他,自己解脱,也有能力度化众生解脱,最後才得以圆满佛果。菩萨行是「因」,成佛为「果」,上求菩提、下化众生,这就是「菩萨道」。
所以佛教基本教义是从解脱轮回为出发点,解脱轮回之教义与方法,就是这两大项──「解脱道」与「菩萨道」。
大乘法门是以「菩萨道」为主,也就是以「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为目标;至於「解脱道」则是成就阿罗汉果,他如果没有回小向大,就直接进入涅盘,没有经过三大阿僧只劫去累积福德智慧,行六度万行来利益众生。
三、佛教的基本教义
再者,佛教的基本教义为「四法印」「十二因缘」及「四圣谛」。「四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涅盘寂静」。如果「一切皆苦」不纳入的话,就叫做「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一)三法印
什麽叫「法印」?「法」是佛教基本教理;「印」就像在社会上的印监,文件盖上印监之後即可证明,没盖印监就无法证明一样。同样的,「三法印」就像是佛教的印监,举凡符合这三法印道理的就是「佛教」,就是正确的「佛法」,如果背离了三法印的道理,就非佛教,非佛法。
所以「三法印」是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之处,是佛教的不共特色。其实三法印也是宇宙之人生的真理,因为真理只有一种,没有二种、三种,真理是「唯一不二」的。
诸行无常
所谓「诸行无常」,「常」就是固定不变,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如此,永远都是如此,才能称之为「常」。反之,若是「无常」就是会起变化、会消失,所以才说「诸行无常」。
凡是存在的必定是无常的,它的过程都会变化,最後都会灭亡、消失。过去存在的现在已经变化,甚至灭亡、不存在了;现在存在的,未来也会变化、灭亡、消失,不可能永远存在,也不可能时时刻刻保持不变化,所以说「诸行无常」。
天地万物、森罗万象,举凡存在的都是无常的。人的身体是无常的,所谓生、老、病、死,细胞也时时刻刻都在生灭变异;而在生灭过程中,并不是愈生灭愈强壮,也不是愈生灭愈长寿,过一年就增长一年寿命,并不是这样。而是身体时时刻刻都在变弱,寿命时时刻刻都在减少,而且减少了,就无法从其他地方来弥补。想要返老还童、青春永驻,是不可能的事,这就是人的宿命。
人类之外的动物也是一样,植物──树木、花草也是一样;甚至矿物──石头、墙壁、大地也是一样;即便太阳、月亮,所有的星宿也都是一样,都在变化之中。
依照天文学家的说法,太阳的寿命已经超过五十亿年,未来还有五十亿年,也就是说再过五十亿年之後,太阳就会爆炸,连带整个太阳系也会爆炸。如此种种即释迦牟尼佛所说「生、住、异、灭」,现在存在者为「住」,「异」即为变化,最後会消灭,此一过程就是「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诸法无我」,为什麽「诸行无常」呢?因为「诸法无我」。
凡是存在的,无论是有形或无形,皆称之为「法」。肉体是有形的,属於「法」,思想是无形的,也是属於「法」。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张佛桌与上面所供的花都是「法」。简而言之,举凡眼睛看得到的种种景物,耳朵听得到的种种声音,心思、念头都是属於「法」,所以「法」非常非常的多,总称为「诸法」。
「诸法无我」,「无我」的意思是说,它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本体,目前一切呈现出来的,皆是藉由种种条件来和合、累积、形成的,也称为「因缘假合」,佛教称之为「缘起论」。
也就是说,凡是存在的都是藉由种种因缘才能产生、才能存在。譬如:我们的肉体是过去的「业识」,藉由父精母血而成,所以这个肉体本身是「地、水、火、风」之色加上宿世的业识,所谓「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成的。
而此「五蕴」并非永远固定,而是时时刻刻都在改变,所谓「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因缘具足就产生,因缘分散就消灭,所以说「缘聚即生,缘散即灭」,没有一个固定的本体。总之,凡是存在的皆是「无常、无我」。因为「无常、无我」,才能了解原来一切都是「缘起」的,是藉由种种的因缘所产生的。
(二)十二因缘
「缘」,释迦牟尼佛是依「十二因缘(亦称十二缘起)」来解释的。「十二因缘」的内容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一切众生依过去的「无明」和「行」,有了「业识」才来现世投胎;现世投胎之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到外面的六尘(色、身、香、味、触、法)而出现「感受」;有了好的感受,就会生贪、起爱,执「取」追求,若是追求不到,内心就会产生不平不满;若遭遇阻碍,就会瞋恨、气愤,这就是「爱、取、有」。
「取」就是因贪欲或瞋恨,而生起执取,因之而作出的行为都名为「业」,也就是《地藏经》所说的:「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这种「业」是污秽的、罪恶的,故「无不是罪」。今生有了「爱、取、有」,「业」就会留在阿赖耶识成为种子,这种子称为识,肉体死亡之後,业「识」再去投胎转世,继续生、老、病、死的无尽轮回。
断除十二缘起法
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的过程,释迦牟尼佛以十二因缘来作解释。如果这十二种条件有一项断除的话,这十二种就全部都断了,也就是说,只要其中一项断除,我们就可以解脱「生死轮回」。
比如:没有「取」就不会有「有」;要没有「取」,就要没有「爱」,没有感觉好,也没有感觉不好,凡事皆以平淡的心对待。但这对我们众生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众生的本质即是「贪、瞋、痴」「分别」与「执着」,若无「贪、瞋、痴」与「分别」「执着」,众生即已脱离三界六道之生死轮回了。
我们的本质既然是「分别」与「执着」,就不可能看见、听见、接触而没有一点感觉。有人可能会想:那就不要「触」就好,但是那也是不可能的,为什麽?一个人一旦出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父母、兄弟、眷属,也一定会和其他人接触、互动,在接触互动当中,就一直在「造业」了。这是相当无奈的事。
凡有执取皆苦
因为众生的本质是具足「贪、瞋、痴」「执着」「分别」,面对「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真实现象时,也是看不破、放不下,因此就产生了「苦」,所以说「一切皆苦」。现在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之苦,未来是无穷无尽的轮回,更是苦上加苦。因为有过去世的善恶业因,致使现在有生、老、病、死的报应之果;现在的生、老、病、死生活中又造了种种善恶业因,引起未来世无穷无尽的六道轮回之苦。这就是所谓的「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人生本质便是如此。
因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才看得出凡是存在的都是「因缘假合」,假合就难免聚散无常,所以凡有执取,最後皆是「苦」,释迦牟尼佛成佛後最初所说的法即是「苦、集、灭、道」之「四圣谛」。
三界火宅,众苦怖畏
无论在人道还是天道的欲界、色界、无色界,皆是「苦」。并不是说三恶道才是苦,人生则苦乐参半,天界众生皆为乐,并非如此。
三恶道是苦,人间也是苦,欲界的天人,色界、无色界的天人也是苦。为什麽?因为天人的寿命有时而尽,一旦命尽,就会堕落而不可能再重新昇华,因为天的境界是享受果报,不像在人间可以修行。所以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就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无安」即是恐怖,三界是怎样的恐怖呢?释迦牟尼佛以大火烧屋来形容。身在起火的房屋中,怎麽可能安稳呢?众生若没有脱出轮回,将来业缘一到一定会堕入三恶道。经言:「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也就是说,虽然他现在持五戒、十善、四无量心,而且禅定深高,达到四禅天,甚至是无色界最高之境界,有八万四千大劫的生命,但天寿一尽,照常堕入三恶道中。
三恶道不只是投胎做畜生而已,也会堕入地狱(道)、饿鬼(道)。地狱之苦根本无法形容,用火烧来形容是最为贴切的。因此释迦牟尼佛就用「火宅」来譬喻。
(三)四圣谛
「苦」:四圣谛中,首先将「苦」排在最前面。佛教说:「凡事皆有因,凡事皆有果」。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苦是果,那苦的因是什麽呢?
「集」:苦的因就是「集」,收集、聚集、集合,集合「贪、瞋、痴、慢、疑、邪见」,集合种种妄想、分别、执着,集合种种善业、恶业,才引起轮回之苦。
「灭」:是灭苦得乐,灭除烦恼之苦、证得涅盘之乐。简化来说,「灭」就是「涅盘」,就是寂静、清凉的意思。
「道」:灭苦得乐必须要有方法,就是要修「道」,也就是修习「八正道」,以「八正道」的内容、步骤来修行,直到断苦而离苦得乐。
佛教的基本教义即「三法印、十二因缘、四圣谛」,菩萨道的大乘教法也是依「三法印」开展出来的,所以佛教的最基本教义都是以「解脱六道轮回」为出发点。
(摘录自《略谈佛教意义与净土殊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