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深信
二种深信(一)
善导大师《观经疏》说: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机深信之相:是深信自身极恶,无力出离。自觉自己於出离轮回、解脱生死全无任何能力,从而使我们舍弃依靠自力修行了脱生死的想法。这就如同某位乡下贫穷的莲友想要前往朝拜位於长安的祖庭,但因家中并无足以充作其旅费之用的钱财,而且也负债累累,於是其前往长安的想法便只得作罢(自己完全无力,绝对无力)。
法深信之相:是深信乘佛愿力,定得往生。乘是乘托之义,如同乘船、乘车、搭机时,将自身全体重量完全交予船或车或飞机。法深信亦是如此,深信弥陀愿力,将自身往生极乐之大事完全交托於阿弥陀佛(弥陀完全有力,绝对有力。即完全他力,绝对他力)。
被救度的众生称为机,能救度的佛力称为法。机含有能动、能变之义,法则具有一定、不变之义;为了与能动、能变之机相对应,才将一定、不变的弥陀愿力称为法。因此,深信弥陀愿力之救度才名为法深信。
二种深信的二种并非别体二种,而是同体二种,但毕竟所信之内容含有机与法两种,所以善导大师才将一种信心分别为机与法两种,因为一种真实信心可以存在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本来,所谓对弥陀本愿之信心,是指确信无有出离之缘的我等众生(自己完全无力,绝对无力),依弥陀愿力之救度而定得往生(弥陀完全有力,绝对有力)。略言之,即深信弥陀愿力要彻底救度我等,可见这种信心是一体一味的,并非存在两种其体各别的信心。
善导大师之所以说决定深信自身无有出离之缘,是为了令我等众生舍弃自力修行之思想;进而言之,若不舍弃自力修行之思想,便表示还无法深信自身无有出离之缘。
同理,所谓深信弥陀愿力,就是将自身之往生完全托付於弥陀愿力,如此完全仰靠阿弥陀佛之愿力即是深信彼佛之本愿力。若不是完全仰靠彼佛之愿力,便是对阿弥陀佛之本愿力仍不够深信。
本来弘愿之信心是指抛弃自力、投托他力,所以才要通过提出机深信显示自力思想之应当弃舍,通过提出法深信揭示出投托他力所应具备的相状。如前所述,二种深信的要点在於舍弃自力、归投他力,所以虽言二种,但却并不意味着有两种不同的心同时生起,而只是深信无有出离之缘,而且必堕地狱的我等众生,一旦乘托佛力则必得往生。简言之,即深信不论何等众生,弥陀都必定救度。
总而言之,机深信指舍弃依靠自力修行的想法(自己完全无力,绝对无力),法深信则指完全仰靠阿弥陀佛之他力(完全他力,绝对他力)。
此二种深信既是他力信心中所具有的两种内涵,也是他力信心的一体两面。这就如同硬币的表里两面,若从里面观察,可以发现深信自身无力之机而舍弃自力修行之思想,即机深信;若从表面观察,则可以发现深信弥陀愿力,并将往生大事完全交托於弥陀之他力,即法深信。
全舍自力的同时即意味着全托他力,全托他力的同时也意味着全舍自力,恰似暗去光来与光来暗去。
故二种深信即是二种一具,也是二种互具。
二种一具是说,一个信心之中,同时具足二种深信的内含。
二种互具是说,机深信中具足法深信,法深信中也具足机深信。
二种信心之相是一味的,所以二种深信通於凡夫与圣人。不论凡圣,欲生弥陀报土,都必须具足二种深信。因为弥陀「愿力成就之报土,自力心行不能到,大小圣人都一样,唯托弥陀本愿力」。弥陀报土,如凭自力之心行绝对不可能往生的,所以不论是经过多久时间积累修行的圣者,若欲生弥陀愿力成就之报土,都必须抛弃自力,乘托弥陀之他力。这就好像有人从台北出发,想要前往北京,则不论此人脚力如何超出常人,他都必须放弃步行,改为乘船或搭机(舍自归他)。
二种深信(二)
机法二种深信:
一者,深信自己必定堕地狱。
二者,深信必堕地狱的自己,已蒙弥陀所救。
前者,如《涅盘经》说:
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
又如《正法念处经》说:
无始生死中,业网覆世界。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
後者,所谓「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二种深信,即是信心决定,往生一定,已行走在弥陀保护的无畏之白道,佛光摄取的无碍之一道,机法一体,佛凡一体,过着大安心大满足,念佛即生活,生活即念佛的生活。
其人心性脱胎换骨,心中常存欢喜与惭愧,能够慈念众生,加厚於人,让美归功,分怨共过,对人恩慈体贴,对己谦卑柔和。
其人於世无争,与人无忤,不会说是非、传是非、较是非。
其人凡事认自己的错,体谅包容,吃亏不较。
其人凡事为人设想,给人利益。
《无量寿经》赞叹此人说: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观无量寿经》赞叹此人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善导大师以五种嘉誉,赞美此人说:
若念佛者:
即是人中好人,
人中妙好人,
人中上上人,
人中稀有人,
人中最胜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