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愿善导释之「补充讲义」
1.弥陀示现--
唐朝文谂、少康共纂《瑞应传》言 :「佛法东行以来,未有禅师之盛德矣!」
《大唐实际寺主怀恽奉敕赠隆阐大法师碑铭》言:「亲证三昧大德善导闍梨。」
法然《选择集》(法全一一七页)言:「大唐相传云:善导是弥陀化身也。」
北宋慈云《西方略传》、择瑛《修证仪》、用钦《白莲记》皆言:「善导和尚是弥陀化身」。
明朝莲池《往生集》言:「善导和尚,世传弥陀化身。」
民国印光大师言:「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
又以偈赞言:「世传师是弥陀现,所说当作佛说看。」
2.原则标准--
本愿末注,异义多端,唯应以善导之释为其指南。
3.设我得佛--
「设我得佛」是愿,愿者志愿希求之意,志求成佛度生。「不取正觉」是誓,誓者誓约之意,谓若众生称念,不得往生者,我绝不成佛,不得往生而仍成佛,则誓不取。
「设」与「若」同。异译之《如来会》多言「若我成佛」,《庄严经》亦言:「我若成正觉」。故大师三段本愿取意文,为易解故,皆言「若」。
设与若皆不定之词。何故置不定之词?略有二意,一者因位期果:尚在因位,果克难量,故且置不定之词。二者重愿难成:所发乃十方诸佛未发之愿,所度乃十方诸佛难度之机,如是本誓重愿,非容易可成,故且置不定之词。然誓言必得,故《大经》「赞佛偈」言:「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又言:「坚正不却」,愿後之文亦言:「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我」者「法藏菩萨」自称。「得佛」与「成佛」同意。
「佛」者与通途自觉、觉他、觉满之佛有别。此佛者别意弘愿所成之「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极尊」之佛,是「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之佛。此佛即是救度众生之佛,若非救度具足烦恼凡夫、罪恶生死凡夫、逆谤阐提凡夫,悉使往生,即不取正觉之佛。故净土宗「宗旨」首言「信受弥陀救度」。
4.十方众生--
弥陀救度之对象。十方三世,一切众生,无一遗漏,即大师言:「一切善恶凡夫」之意,包含逆谤阐提,故大师言(善全三八三页):「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然莫因良医而好病,应体佛心而念佛。
5.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大师释言:「称我名号,愿生我国」,此楷定古今之妙判,决定往生之正业。
6.称我名号,愿生我国--
此释显明二意,一明所信内容:至心信乐者,是信何法?不信余法,但信不论何人,只要念佛愿生,必得往生。二明易行至极:不论何人、何时、何处、何缘,皆能称名念佛,可谓易行中之易行,无如本愿称名。
此释简明扼要,易解易记易持,当下明了,甚合易行道;不繁杂、不玄奥,不必艰难的思惟,不用苦恼的印证(如自己领受否?或确认自证之正不正等)。
7.乃至十念--
念者,中国文字,往往一字包含多义;此念字通心与口,故有以诵经为念经,俗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十者数目,念者口业称念,口称十声,谓之十念。此中十念,不定十念,故成就文及流通文言一念,一念不定一念,故本愿言十念,十不定十,一不定一,故以「乃至」冠之。
8.十念正义--
《观经》言:「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可知:「乃至十念」即是「称我名号,下至十声」之「称名念佛」,亦即「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之念佛。
故龙树菩萨《易行品》「本愿取意文」言:「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并劝言:「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六六页)亦言:「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便得往生安乐净土。」又(一二一页)言:「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判(六八页)言:「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显明十者圆满之数,十念者,只要念佛便得往生之谓。
道绰大师「本愿取意文」(安乐集七一页)言:「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亦知:《观经》〈流通分〉之「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之「持无量寿佛名」即是「称名念佛」。《阿弥陀经》之「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亦是「称名念佛」。善导大师「称名入报」之偈:「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三经一致,皆明「称名念佛」为往生正因,往生正定业,顺彼佛愿故。
故大师《观经疏》「定善义」(善全二○六页)言:「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而三段取意文皆言「称我名号,下至十声」,《往生礼赞》「光号摄化」文(善全四七九页)亦言:「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凡善导流一脉相承,皆以称名念佛为本愿,故曰「本愿称名」,因称名念佛即是往生正因、正业、正定业故。
9.十念他义--
本愿「乃至十念」之释,经大师楷定之後,多以大师之释为准;於大师之前,诸方异释颇多,略举其三。
一、引释《杂阿含经》之十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
二、元晓《无量寿经宗要》举出「显了十念」与「隐密十念」。以《观经》之十念称名为显了十念,下品机所修故。以第十八愿之乃至十念为隐密十念,上品机所修故。其隐密十念者指《弥勒发问经》之慈心等之十种心,即:「一者於一切众生常生慈心,於一切众生,不毁其形,若毁其形,终不往生。二者於一切众生深起悲心,除残害意。三者发护法心,不惜身命,於一切法不生诽谤。四者於忍辱中生决定心。五者深心清净,不染利养。六者发一切种智心,日日常念无有废忘。七者於一切众生起尊重心,除我慢意,谦下言说。八者於世谈话,不生味着心。九者近於觉意,深起种种善根因缘,远离瞶闹散乱之心。十者正念观佛,除去诸根。解云,如是十念,既非凡夫,当知初地以上菩萨乃能具足十念。」
三、义寂《无量寿经述义记》之「时间十念」,即释念为时间,一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之间为一念,十称之间名十念,而一心称念佛名,念念之中自然具足《弥勒发问经》之十念。意谓《观经》所说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十声称佛之间,自具慈心等之十念。
10.乃至十念,下至十声--
「乃至」者「从多向少」,「下至」者「下者对上」,「十念」者「十声」。
11.念声是一--
法然《选择集》「第三本愿章」(法全三二页)以问答言:
问曰:《经》云「十念」,《释》云「十声」,「念声」之义如何?
答曰:「念声是一」。何以得知?《观经》下品下生云:「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今依此文,声即是念,念即是声,其意明矣!加之《大集月藏经》云:「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感师释云:「大念者大声念佛,小念者小声念佛。」故知念即是称也。
12.乃至下至--
法然《选择集》「第三本愿章」(法全三二页)以问答言:
问曰 :《经》云「乃至」,《释》云「下至」,其意如何?
答曰:乃至与下至,其意是一。《经》云:「乃至」者「从多向少」之言也;多者上尽一形也,少者下至十声一声等也。《释》云:「下至」者:「下者对上」之言也;「下者」下至十声一声等也,「上者」上尽一形也。上下相对之文,其例惟多。宿命通愿云:「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识宿命,『下至』不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如是五神通,及以光明寿命等愿中,一一置「下至」之言,是则「从多至少」「以下对上」之义也。例上八种之愿,今此愿「乃至」者即是「下至」也,是故今善导所引释「下至」之言,其意不相违。
此释显示一多不定,一多包含,上包一形,下包一念,故《往生礼赞》言:「上尽一形,下至一念。」(善全四七五、四七九、五四○页)
13.愿名--
「念佛往生愿」。法然《选择集》「第三本愿章」(法全三三页)言:
但善导与诸师,其意不同,诸师之释别云「十念往生愿」。善导独总云「念佛往生愿」。
诸师别云「十念往生愿」者,其意即不周也,所以然者?上舍一形,下舍一念故也。
善导总言「念佛往生愿」者,其意即周也,所以然者?上取一形,下取一念故也。
大师五部九卷之中,无「念佛往生愿」五字,而其意显然,如前所引《往生礼赞》言:「上尽一形,下至一念」。
14.念佛往生愿--
因果合称。念佛是因,往生是果。果者极乐报土,酬因之果报土故。大师《法事赞》「称名入报」之偈(善全四三七页)言:「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15.愿体--
四十八愿,各愿皆有愿事与愿体。此第十八愿,愿事即是三心与十念,愿体者异说区区,以大师三段取意文,一眼便知,本愿愿体即是乃至十念之「称名念佛」,所谓「本愿称名」。三心在於信称名必生,故大师不举三心,唯举称名,以显信相,并示愿体。亦唯以「称名念佛」为生因本愿,亦即往生正因、正业、正定业,故法然《选择集》之结论(法全一一二页)言:「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16.十念之念--
愿文「乃至十念」,大师据《观经》以声释念而言「称我名号,下至十声」,明所念唯是佛名,能念即是口称。古来诸师或以所念通佛名号、相好、法身等,又多以能念为意业而言心念、思念、忆念、系念、观念、悟念等,非无其理,如六念、十念之念佛皆心念之念。康僧铠所译《无量寿经》之梵本如何?无本可据,依现存之梵本亦似心念,故本愿十念,未必非得译为称念不可,亦因此故,本愿念佛,广度群萌之根本义,隐而不彰。若非弥陀示现之善导,三昧证得之祖师,证言称名念佛,则佛悲露而非彻,法门易而似难,行者苦而不乐。故善导大师本愿取意文,深具慈悲与智慧,既契机又契理。
17.称我名号--
略信示行,以明「本愿之体」即是「称名念佛」。
18.下至十声--
以恶人、临终、十念亦生,显示善人、平生、多念,即已「平生业成」之义,以启「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之信心。
19.出声与默念--
法然上人「十二问答」(法全五七七页)言:
问:念佛之人,有出声念,有默念记数,何者为宜?
答:口称是称名号,心念亦是念名号,皆成往生之业。然,佛之本愿是称名本愿,故宜出声。是故《观无量寿经》言:「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善导和尚之《往生礼赞》释为:「称我名号,下至十声。」但使耳中闻之,皆是高声念佛。
可知以称为本之义,然老、病、死等,虽有称念之心,而无称念之声,亦属本愿念佛,故是往生之业。
20.乘我愿力--
此句贯前後文,以彰他力;亦即依佛誓愿强力,使称念者得往生。如下品罪人,苦逼失念,但以称名,罪灭往生,非自己功夫善行;名号之中,自具万德以灭罪,自具佛力得往生。
故知:称名念佛之本身,念念都在乘佛愿力,故必定往生,故是平生业成。是故大师之前即言:「乘佛愿力,莫不皆往。」(善全三一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五一页)
何以「称念佛名」即是「乘佛愿力」?因众生称名本从佛愿发起,如枝芽生於树干,念念得树干之力;为显明此理,大师加「乘我愿力」四字。
而昙鸾大师之「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正是同明此理。
21.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此二句八字,是众生往生与弥陀正觉,相依不离、相待而成之誓言。
若不生者之生属众生,所谓往生门;正觉属弥陀,光寿觉体,所谓正觉门。
正觉成时往生亦成,往生成时正觉亦成,以此为别意弘愿。四十八愿中,置此句者,唯在此愿,别中之别,正在斯矣。故言根本主要之誓愿,以总为别,独名本愿。
22.正觉门与往生门--
正觉门者,从佛觉体而言,明弥陀觉体妙用;往生门者,从机趣入而言,明众生往生因果。
此二门互收互夺:以正觉门夺者,众生往生即弥陀正觉之妙用;以往生门夺者,弥陀正觉即众生往生之归趣。弥陀正觉全赐众生往生,众生往生即同弥陀正觉。
23.彼佛今现,在世成佛--
《大经》言:「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又言:「成佛以来,凡历十劫。」《小经》亦言:「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於今十劫。」
前六句因位本愿,後六句果上胜益,因果相依。
凡因果相依而立,因必具果,果必具因;若唯因无果,唯果无因,则失因果之所以为因果之理。
此四十八字本愿释,四字一句,文法严整,意义完备,不可加减,一旦加减,则文不顺、意不全,故法然上人言「此文者,四十八愿之眼也、肝也、神也,结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既结为「四十八字」,自不可加减,况言「四十八愿之眼」,结成「四十八字之文」乎!
24.当知本誓,重愿不虚--
此二句贯通上下,双明彼佛成佛之功用,及众生往生之理由。由彼佛成佛,故本愿不虚;由本愿不虚,故称念必生。要言之:由彼佛成佛,故众生必生。此事此理,劝当知也。
当知者,劝应知、应信、应行之意。有三当知:一彼佛成佛。二本愿不虚。三称念必生。此三而一,一而三,为已成不变之事实,具法尔自然之功用,劝应信知也。
本者因义,久远之昔因位之时所誓,谓之本誓;重愿者深重之本愿。第十八愿者,佛随自意所发,四十八愿中无过此愿之深重,故本誓即重愿,以显此愿之重要。
不虚--弥陀今现在世成佛故,信知因位所发深重誓愿,毫不虚妄;不论何人,只要称名念佛,必定往生。
不虚者真实,真实者自然;愿力自然,摄念佛人,生於净土。
25.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必得」者决定之相也。「往生」义通现当,平生之机平生业成,临终之机临终业成。
26.略唯除文--
大师三段取意文,皆略「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八字。盖引《观经》下下品文解释愿文,以彰摄取深义;故虽略文,其意甚广。
27.略安心者,有何意乎--
《净土随闻记》(法全五○○页)以问答释言:
或人问曰:「善导大师释本愿文,略安心者,有何意乎?」
师答曰:「唯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则自然具足三心。为显此理,略而不释也。」
《诸弟子问答》(法全六一二页)亦言:
问:善导和尚释本愿文,略安心者,有何意乎?
答: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是即安心也。
法然上人既有此释,简要明了,当下信受便是,後人异释,未见此文故,不必采用。
28.三段取意加减文--
〈玄义分〉二十八字以「称名愿生」释「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明信心在称名,称名必生故,以显至极之易行。《观念法门》三十二字加「乘我愿力」以显佛力为增上缘。《往生礼赞》四十八字明因果克成,以显「称念必生」。
29.此三段本愿取意文,乃祖师之中,最权威之释,若人欲解本愿文,应依此释,不玄奇,不繁杂,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30.大悲呼唤--
此三段取意文,显露第十八愿是弥陀大悲救度的呼唤,呼唤十方众生要专称我名,愿生我国。若能「信受弥陀救度」的呼唤(佛语),而「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者,即是随顺佛教、佛意、佛愿,是名「真佛弟子」。如大师「深心释」(善全二四五页)言:
仰愿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语,不顾身命,决定依行。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是名随顺佛教,随顺佛意,是名随顺佛愿,是名真佛弟子。
31.四十八字愿成释--
此文非常有名,备受珍重赞叹,可谓字字金玉,句句放光。大师此释,如日耀天;余师诸释,自然失照。故法然上人感泪哽咽赞叹而言:「此文者四十八愿之眼也、肝也、神也,应称於口、浮於心、寓於目。」
圣光上人亦言:「此宗极大事也,应善习之。但相传有二义:一者料简经文之义,二者三昧发得後之证言。」
32.一一愿言--
大师於〈玄义分〉(善全五一页)言:
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法然上人释言(法全三○二页):
四十八愿一一皆有念佛往生义,故善导和尚释为「一一愿言」也。
如「无三恶道愿」,恐惧三恶重苦之众生闻之,生欣慕心,而以念佛为正因也;自余诸愿准之。
故四十七愿为欣慕愿,第十八愿为生因愿也。
四十八愿皆以念佛往生为其别意,故云「一一愿言」。
显示第十八愿念佛,涉入四十七愿中心,犹如水脉,潜通地下。
故知第十八愿统摄四十七愿,四十七愿功能皆归第十八愿念佛。
〈定善义〉亦言:「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法事赞》亦言:「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