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的意义与念佛安心立命
一、凡夫的意义
净土教中,对於被救度的人称为凡夫。
凡夫虽然一般是指凡庸的、平平凡凡的一般人,但这个词语是梵语pṛthagjanaiḥ的翻译语,直译则为异生。
「异生」是指出生於种种相异不同的世界者。「不同的世界」是指六道,也就是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人。依烦恼而起业,转生於六种不同的世界,所以叫作异生。
以大乘佛教而言,勤苦修行的大乘菩萨,从初发菩提心开始刻苦修行,一直到达证悟的过程,分为五十二阶位。五十二阶位是指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觉位、妙觉位。其中十地之初称为初地,又称欢喜地、不退转地、阿惟越致、阿鞞跋致,是指进入此初地阶位的菩萨,不会再次退回到十回向位或十信位。所以初地以上者称为圣者,而未达初地的十回向、十行、十住、十信位者统称为凡夫。这是因为进入初地,初得无漏智(没有染污的智慧),证悟一分法性,而成为圣者,因为长养佛智的同时,也普遍摄化一切众生的缘故,所以叫作十圣或地上菩萨。
与此相对,初地以前的菩萨叫作凡夫,其中最初的十信位者为外凡,十住、十行、十回向位者为内凡,还未进入十信位者为底下凡夫,也称为底下薄地凡夫,又称为信外轻毛凡夫。依据《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大正藏二六卷二三六页)说:
远离圣人法,染着身见等,住五欲资生,故名凡夫人。
疏远圣人之法,住於我见者称为凡夫。所谓依烦恼,而生起我欲我见等,而叫作烦恼迷惑的人。於《法华经》中,认为这样的凡夫是不能救度者,《法华经》〈譬喻品〉(大正藏九卷一五页)说:
舍利弗,骄慢懈怠,计我见者,莫说此经。
凡夫浅识,深着五欲,闻不能解,亦勿为说。
凡夫智慧浅,执着五欲(财欲、色慾、名誉欲、饮食慾、睡眠欲)故,即使听闻《法华经》的教法,也不能够理解。因此,以《法华经》的教理而言,凡夫是不能被救度的。
「烦恼」是梵语kleśa的汉译,也翻译为「惑」。这被认为是佛教中所说的人类(众生)恶的根源,对於想要达到证悟这一佛教的终极目的,此烦恼则成了障碍的精神作用。这使人类(众生)的身与心,烦、恼、扰动、混乱、迷惑、染污之故,所以被认为是不善之物。此烦恼使众生起惑、造业、受六道轮回的苦报,长时持续在迷妄的世界中。所以,除非断除此烦恼,否则不能证悟,不能出离六道轮回。因此,在佛教的修道中,烦恼的断与不断成为了中心话题。
此烦恼通常是指贪欲(不满足的我欲)、瞋恚(憎怒)、愚痴(不明道理)之三毒烦恼,再加高慢、疑心、恶见三者,称为六烦恼,或说为见思惑(迷惑於三世的道理),尘沙惑(如尘和沙般多的惑),无明惑(无智之惑)三惑,更可细分为百八烦恼。
所谓百八烦恼,是烦恼的数量算起来有百八。关於此计算方式有不同的说法,其一,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六种感觉器官)各有苦、乐、舍(不苦不乐)的三种作用(受业),共计为十八的数量。又,六种感觉器官也各有好、恶、平(无好无恶)的三种感情,所以合为三十六。因为此三十六种感觉器官的作用横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所以总计为百八的数量。此外,又说为八万四千烦恼,说明此烦恼非常多。又根据烦恼的作用,也可称其为随眠、惑、染、漏、结、缠等。
总之,这些烦恼使得众生住於迷妄的世界,障害向证悟前进的正道。所以,只要这些烦恼没有完全断灭,就不能脱离轮回,达到证悟。因此,佛教修行的中心是在於如何断除烦恼。小乘佛教论见道所断、修道所断,大乘佛教则论顿断、渐断。
二、救度凡夫的念佛法门
综上所述,凡夫虽被称为是烦恼者,浅识者,执着五欲者,染着身见者,而且还被认为是难救度者。但是净土宗的开宗祖师善导大师依据净土三经,阐释即使是这样的凡夫,也能因为专一念佛而被阿弥陀佛救度,往生阿弥陀佛真实高妙的报土,而提倡「本愿念佛,凡夫入报」说。
不论是佛在世或佛灭後,不论男女贵贱、出家在家、善人恶人,所有众生都是凡夫。可说此凡夫是「罪障造恶凡夫」、「具足烦恼凡夫」。
「罪障造恶凡夫」一语,是依据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中所说的现实之人:「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具足烦恼凡夫」一语,是依据善导大师《往生礼赞》所说「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可说凡夫是具足烦恼者。
善导大师认为现实的人都是「罪恶烦恼凡夫」。此外,同时认为大乘佛教中所说的浅识者、执身见者,也是「罪恶者」、「具足烦恼者」。於是,善导大师针对造罪造业的罪恶凡夫,具足烦恼的凡夫,开展了最合适、最好的弥陀救度的念佛法门。
所以,弥陀救度的对象,是以造罪造业的凡夫为优先,此凡夫是指所有现实中的人。亦即不分男女贵贱、出家在家、善人恶人,都是罪恶凡夫、具足烦恼的凡夫。
三、念佛人的自觉
以净土宗而言,所有一切的烦恼是在往生弥陀净土之後便可完全断除,并且证悟成佛。这是因为末法今时的下根下智凡夫,现世中无论如何都断不了烦恼的缘故。因此,先往生净土,之後断烦恼,得证悟。
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中,机深信说:
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具足烦恼凡夫」,这种深信的「凡夫」,是指自觉「自身是烦恼的存在」的「自觉凡夫」,能够深入反省并自觉现实自身的苦恼和迷惑的凡夫。即,深刻自觉我是具足烦恼的凡夫,叫作机深信的凡夫。
这是主体性的自觉自己的恶业罪业的心境,是深信自己具有这样的罪业,这是对现实永远无助的自己,深重罪业的自我反省。
日本法然上人在其《登山状》中对此心境说:
流浪三界之中,往何界乎?不遇释尊之出世;
轮回四生之间,受何生乎?不闻如来之说法。
未参华严开讲之筵,亦未列般若演说之座;
未临鹫峰说法之庭,亦未至鹤林涅盘之场。
我宿舍卫三亿之家乎?我住地狱八热之底乎?
可惭可耻!可悲可伤!
讲述了自身流浪於迷界之三界间,对於不能生在佛世,不能亲闻佛法而感到悲叹的心情。
此心境是将自己从旷劫以来流转生死,迷於三界六道的世界,主体性的自觉境地,明显的表露出来。这是自身因为烦恼而流转於生死世界的存在,又因为没有遇到佛的教法,而屡犯罪业的自己罪业之自觉心境。
如上所述,罪业恶业的自觉是对自己的主体性自觉,认为自己是愚痴者,是罪恶者,是具足烦恼者,换一种客观的角度来看,可以认为这是极为虔敬的念佛者。如法然上人自称是「愚痴法然」、「十恶法然」,又说「法然非三学之器」,虽然以这样的文字流露自己的自觉,但绝对不是说法然上人是愚痴无智的人。在当时法然上人被大众尊崇为戒德优秀的高僧,是被称为「智慧第一的法然」而被尊敬的人。
虽然又自称「十恶的法然」,但法然上人绝对不是去做如杀生、偷盗、邪淫等十恶的人。法然上人是念佛的圣者、清净僧。
所以,主体性的自觉到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的人,这种人是信心极深的念佛者。这主体性的罪恶之自觉就是机深信的内容,可以说此人是具足深心的虔敬念佛人。
四、念佛是安心立命的生活方式
阿弥陀佛大悲无尽,愿力深广,为了主动、平等、无条件的救度三世十方,所有一切罪苦的凡夫众生,而发四十八愿;又为了完成四十八愿,而经过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在十劫之前,终於愿行圆满,而成为阿弥陀佛,他的净土名为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是梵音,翻译成中文就是无量寿佛与无量光佛。
「无量寿佛」之意,在於显示时间上永远救度三世众生;
「无量光佛」之意,在於显示空间上普遍救度十方众生。
释尊极为赞叹阿弥陀佛光明的殊胜超绝。释尊在《无量寿经》说:
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在《阿弥陀经》说: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在《观无量寿经》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在《大阿弥陀经》说:
阿弥陀佛光明,最尊、第一、无比,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
又说:
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释尊如此绝对性的赞叹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非是在於显示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威神光明,能够救度三世十方所有一切罪苦的凡夫众生,不受任何障碍。
所以善导大师《观经疏》说:
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
又说:
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
诸邪业系,无能碍者。
阿弥陀佛以他的光明名号救度众生,任何罪苦众生,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一声一念,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光明名号,阿弥陀佛就以无碍的光明摄取不舍,平生之时保护他,使他逢凶化吉;临终之时接引他,使他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念佛人永远不再六道轮回,而且现生得安乐,命终生极乐。弥陀名号度生,众生念佛往生,因此,念佛不但是易行,而且殊胜,因为今生便得往生极乐,并且在极乐世界便能断烦恼证菩提。
因此,关於人的生死问题,生(老病)之苦与死之苦,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生苦的种种相状,只要信受弥陀大悲救度而专称弥陀佛名的念佛,虽然还有四苦八苦的现象,但已是此生无有忧苦的人生了。因为:
生则安心念佛,死则往生净土。
轮回既然断除,此生便无忧苦。
所谓「此生无忧苦」的生,是指虽然还处於生死的世界,但已经是不执着於生,也不执着於死,无畏生死,安心立命的人生了。
又,这是欢喜信受弥陀救度的人生,也是常怀惭愧仰谢佛恩的人生。
如此,「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的信佛念佛,便是安心立命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