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的解脱观
修学净土法门,要有五个观念。
一、因果观,二、生死观,三、无常观,四、罪恶观,五、救度观。
这五个观,前三观是佛教各宗各派都必须具备,无此三观非佛教修行人。
前三观为基础,加上後二观(二信),就是净土宗的信者;无此五观,难称净土宗人。
一、因果观
因果是佛教的基础,不知因果不能讲解佛教,不信因果非佛教徒。
对「因果」的无知,佛陀称之为「无明」,而对「因果」的了解称为「智慧」。
「因果论」是佛教「业论」的基础,「因果论」是从「心」出发,与自然科学的「因果」不同。
因与果是相伴随的,如影随形,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如车轮留下车辙。
(一)因,原因;果,结果。无因则无果,一切现象必有其因果,万中无一。非创造,非偶然,非无中生有。
(二)因果三柱:一、善因善果,二、恶因恶果,三、自因自果(自作自受)。
因果三柱,决定幸与不幸。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努力就成,吃饭就饱。
我们凡做一件事,说一句话,甚至动一个念头,都是在种因;随其善恶的性质和分量,都有恰如其分的结果在後面,自己迟早总要接受其果报的。
即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报应分为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涅盘经》说: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後悔无追。
善报属人天道;恶报属三恶道。
我们说法律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但法律有时也会让作奸犯科的人逍遥法外。但,在因果业报之前,为善者必获福,为恶者必遭殃,一切自作自受,任何人都逃脱不了,任何人也替代不了,所谓「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亦不受」。
因果通三世,《三世因果经》说: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监古知今,从现知未,三世生命,一偈可明。
受报分三世,《大宝积经》说:
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三)因、缘、果之关系:因遇缘则果现,依缘之不同,果亦不同。如碳素以常温常压则成碳。若加以摄氏二千之高温、五万五千之气压,则成钻石。
(四)因果无例外:如车祸,如夫妻。
(五)第八识,如樱树。把樱花树一分一分地切断来观察,连一片花瓣也没有。即使如此,到了春天,花又盛开了。虽然当下没有,但令花盛开的「势力」就充满在树之中。势力是因,一遇到春天阳气这个缘,就会开出美丽的花。蓄积在第八阿赖耶识的业力是不灭的,只要遇其缘,则无论何时都能显现。
(六)现在念念,含过去与未来,现在是打开未来解脱的钥匙。
二、生死观
佛在《无量寿经》说得很直白透彻:
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
古语因此说:
父母恩深终须别,夫妻义重也分离;
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无量寿经》又说: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古人因此说:
金也空,银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地藏经》说:
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後有报,纤毫受之。
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
《般泥洹经》说:「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亦不受。」
《涅盘经》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因果经》说: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大宝积经》说:
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地藏经》说:
天人受天福尽,有五衰相现,或有堕於恶道之者。
《涅盘经》说:
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
《正法念处经》说:
无始生死中,业网覆世界。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
又说:「彼人若闻一切地狱所有苦恼,皆悉不堪,闻此则死。……如此阿鼻大地狱处,於千分中,不说一分。何以故?不可说尽,不可得听,不可譬喻。……无人能说,无人能听。若有人说,若有人听,如是之人,吐血而死。」
有首偈说:
常人闻轮回,犹如手上盐;觉者闻轮回,犹如伤口盐。
又说:「罗汉忆及地狱苦,遍身恐惧流血汗。」
佛说:「每一众生於无始生死长夜轮转,劫数不可算计,积骨成山,髓血成流,所出身血、所饮母乳多过恒河水,死此生彼,无有穷尽,不可限量,无有边际,无有出期。」
又说:「无尽轮回中,生於人道者,少如佛指甲上土;生非人者、生边地者、不知佛法者、不持戒者、从地狱饿鬼畜生命终还生地狱者、人中没生三恶道者、从天上命终生三恶道者,多如大地土。」
《杂阿含经》说:
从闇入闇,从冥入冥,从厕堕厕,以血洗血,舍恶取恶。
《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为何再怎样都非得解决生死不可?因为人非一死便了,死後还有六道轮回,往往是堕落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的多,再度出生为人的少。因此,死後称为「後生一大事」。古德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宗教的起源都在於人生之「苦」。产生宗教的根本原因还是在於人类之「苦」。
佛学是解脱学,佛教是解脱苦(生死)的宗教。
佛教核心、根本、目的:在於解决生死轮回之苦。
佛陀大谈轮回业报,缕述生死之苦。超越生死,是佛教生死观乃至全部教义的立足点和核心。佛教明确将「了生死」作为自家之标帜。
佛教生死观的基本思想,可以归结为由畏惧生死、正视生死而超脱生死。
生死轮回确实是苦,是应该畏惧的。畏惧生死、战胜生死、超出生死,可谓佛教的出发点。《太子大善权经》记载,佛陀出家後对父王的表白说得明白:
我今不为生天乐故,亦复非不孝顺父母,亦无忿恨瞋恚之心,但以畏彼生老病死,为除断故,……
老病死至,岂有定时,人虽少壮,焉得免此!
释尊痛感於人生之苦恼,轮回之无尽,无法安心,半夜离城,入山修行。
极度正视死亡,将对生死问题的考虑解决,当做人生的头等大事,是佛教的突出特徵。
自无始以来,众生被业力驱迫,没有休止地轮回於六道中,若非修行超出三界,这一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世上无不死之人。人生恶多善少,死後必堕恶道,虽有少数生为人天,但难以生生世世皆生人天。所谓:
一息不追,千古永往。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每一众生出生入死,始终是孤独的,如《无量寿经》所说:「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佛经常说,众生轮回生死「无义利」——没有意义和价值。
佛教将如实观察人生诸苦,如实观察生死轮回之可怕、无义利,列为佛教徒修行的重要内容。诸乘通修的「十念」(十想)法门中有「念死」,内容为想像死亡的痛苦,佛陀教导弟子「当於出入息中,思惟死想」。
印光大师教人要时常将「死」字贴在额颅上。
深观生死轮回之可怕、无义利,目的在厌离生死,力求超出生死,证得「常乐我净」的涅盘,是佛教生死观的精髓。在佛教看来,具有很强理性、意志力的人类,理应反省人生的缺陷和生死轮回的无义利,追求超出生死。《杂阿含经》说:
云何超越境界?谓究竟无始生死。
超越境界,即超越生死,了结无始生死,这才是难得易失的人生之意义和价值所在。缺乏对自身存在的理性审视,不谋求超越自己存在的生死,佛陀说这是:「与畜生同死,自投黑暗。」被佛斥责为未超出动物界的「人身牛」。能思考生死问题而追求超越解脱,是人与动物之间的一大区别。
在佛陀看来,了却生死,应当作为最重要、最急切的大事,精勤修行,争取利用这宝贵的人生,乘佛法智慧之舟,渡过险恶的生死流。《杂阿含经》佛陀反覆告诫弟子:
头衣烧燃,尚可暂忘,无常盛火,应尽除断灭!
应该把渡过生死流看作比头和衣服着火更为急迫,因为人身难得,人命无常,今生若不能获得解脱,死後堕入轮回,则再得人身、重遇佛法,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佛教根本的意义,是要出离生死,而文字、思想、制度都是因缘所生法。
生与死是佛教的原点。佛教只有一个:
以「後生一大事」为开始,以「後生一大事」的解决为结束。
唯有生死轮回的解决,是人生穷极的目的,也是学佛的最终目的。
宗教是就死生问题给人安心立命。
所谓哲学,是研究死亡之学。哲学者,每日皆为此而准备。
活了一天,便是死了一天,便与阎罗王更接近一天;
活了一年,便是死了一年,便与阎罗王更接近一年。
人再怎样的有健康、有智慧、有学问、有道德,又有财产、有地位、有名声,这些世间价值,死时一点都用不上。
《无量寿经》说:「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人永远孤独不安,死时更是无助无力、黑暗绝望、恐惧痛苦。
最後只有孤零零的面对阎罗王(自己业力)的审判。
面对死亡时,没有演技的空间,亦无意气与骄慢,唯吐露本音。
凡人对死难懂又忌讳,平生尽量地忘怀於死,便是一般人的心态。
我们平生虽然忘记死,但死却不会忘记我们,且会突然袭击我们;
我们平生虽然逃避死,但死却不会离开我们,且会突然接近我们。
这种心态并不能解决死的问题。
生是现在,死亦现在,现在是决定解决生死轮回之刻。
每个人现在都踏在双叉路口上,是往极乐,还是往地狱,现在必须决定。
一个没有信仰的人等待的是死亡,一个有信仰的人等待的是重生。
无论是谁,心中都盼望过着快乐、幸福、安心、满足的人生,真的安心满足,唯有将死解决。
只要不解决死的苦,人生就不能获得真正的安心与满足,也不能好好的生活。
唯有正视死,了解它、解决它、超越它,人才能安心、快乐、幸福。
古德说:「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今现在不达成人生之目的,度脱自己的生死,则永远失去救度的机缘。
故学佛修行目的,在於脱离六道生死轮回之苦。
生死不了,危险太大;轮回未出,难免堕落。因此,今生就要了脱生死大事。
人生大事,莫如生死,而人生最难解决的,亦莫如生死。
生死的解决是世间绝对的难事,非自力可成,唯依弥陀救度。
三、无常观
无常、苦,是入道之门。观修死亡无常十分重要,且利益深远。
佛说:
在一切想中,无常之想最为殊胜;
一切足迹当中,大象的足印最为殊胜。
《无常经》说:
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
《中论》说:
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所谓:
积聚皆消散,崇高必堕落,会合要当离,有生无不死。
无常念念至,恒与死王居。
观无常是第一用心。
所谓「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无常简言之就是「死」。死真正之相,不用说当然是自己的死。一切正念中,念死最尊贵。生命无常有「三根本、九原因」:
(一)必定会死。因为:不论身分;寿命只减不增;时间短修行少。
(二)死期不定。因为:无常比明天先到;生缘少死缘多;命脆弱,小刺可夺命。
(三)唯佛可救。因为:死时亲人、财产、名位,学问、智慧、修行,一切无力可助。
金也空,银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父母恩深终须别,夫妻义重也分离;
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是非成败转头空,恩怨情仇瞬眼蒙;
绿水青山依旧在,人生几度夕阳红。
人生谁都是过客,相守百年也是梦;
世上万般带不去,一双空手见阎罗。
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生老病死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
一切的荣华富贵都是刹那间,都是过往云烟。
王侯将相,於今安在;恩爱荣华,到此成空。
一日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朝暮课诵中的《普贤警众偈》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生命就如石火电光,无常大火在头上燃烧,应该早日寻求出离生死大海之道。
房子已经着火了,不可没有强烈急迫感。不要心存侥幸,以为今天过了还有明天,今年过了还有明年,却不知人命无常,生命在呼吸间,由不得人。古人说:「晴天备伞,白天备烛。」今天必须预备好。
无常观与罪恶观:道绰大师《安乐集‧第二大门》(《圣教集》395页)以无常观与罪恶观,譬喻念佛人的心境说:
譬如有人,於空旷迥处,值遇怨贼,拔刀奋勇,直来欲杀。此人径走,视渡一河。未及到河,即作此念:「我至河岸,为脱衣渡,为着衣浮?若脱衣渡,唯恐无暇;若着衣浮,复畏首领难全。」
尔时但有一心作渡河方便,无余心想间杂。……
称名亦尔,但能专至,相续不断,定生佛前。
三定死: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圣教集》657页)以「二河白道喻」,譬喻念佛人历程的三定死说:
当时惶怖,不复可言,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种不免死者,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
作此念时,东岸忽闻人劝声:「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
又,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於水火之难。」
此人既闻此遣彼唤,即自正当身心,决定寻道直进,不生疑怯退心。
因此,现在就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不等明天或未来。
四、罪恶观(机深信——自己罪恶的深信)
五、救度观(法深信——弥陀救度的深信)
此二观是净土宗的核心,有此二观,就自然涵盖前面三观,因此,将此二观特别编写成〈机法深信浅说〉一文,有心之人,敬请参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