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摘自《阿弥陀佛四十八题》—名号度生的佛)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译成「五逆谤法除外。但,若回心念佛,也必往生」。善导大师解释说:「此就未造业而解也;若造,还摄得生。」又说:「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唯除逆谤」,概说有二义,抑止与摄取。因为五逆谤法之罪最重,故预先「抑止」说不可以做,做了就不会被救;但若已经造作了,回心念佛,阿弥陀佛也必救度,「摄取」往生,如《观经》下下品之人平生造作逆谤之罪,临终至心念佛十声,也当下蒙佛金莲接引往生极乐。
这犹如慈母预先告诫小孩子说:「不可以玩刀玩火,如果玩刀玩火就把你赶出家门。」然而小孩子毕竟无知又好奇,有一天忍不住任性玩刀玩火而被割被烧,流着血哭着来找妈妈,妈妈看到了会不会置之不理呢?甚至嫌厌的说:「你这个坏孩子,居然不听我的话违犯我的告诫,你不是我的孩子,你出去不要住在我的家!」决不会这样的,反而会心疼立刻为爱子止血敷药做必要的治疗,如要再度告诫也是在治疗之後,这是人之常情,尤其世间父母对子女关爱深切、呵护备至的心情,更是如此,所谓「天下父母心」。
当然,一个真正「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的念佛人,他的心性必然会在弥陀悲智潜默的薰化中,转变成为一个有惭愧心、谦卑心、柔软心、慈爱心、感恩心的人,因为他深信自己罪深无法可救,同时深信自己罪深唯有弥陀可救,这就是善导大师所强调的「机法二种深信」,有这二种深信,自然就会感恩戴德而「常怀惭愧,仰谢佛恩」,同时进一步「学佛大悲心,自信教人信」。因此不会因为有佛可恃而贡高我慢自傲自夸,甚而变本加厉故意犯戒造罪,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更不会认为没关系,戒只是形式,犯了只要念佛就会灭罪。固然念佛有增福灭罪的功能,但这种有恃无恐胡作非为的邪妄认知,是完全走偏了的知见,会衍生弊端,假设有人存着这样的谬误观念,就是所谓的「本愿夸」,这是很严重的邪见,不是净土法门纯正的信心。
诸佛出世,皆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弥陀本愿也附带条款的说「唯除逆谤」,《无量寿经》卷下更扩充「唯除逆谤」之意涵,而广说「五善五恶」之劝诫。
佛喜欢正与善,而悲愍邪与恶;如父母对子女,虽一视平等,但特别怜愍担忧顽劣之儿。弥陀亦然,喜人行善,不喜人行恶;虽善恶皆度,然见善人则喜,见恶人则悲。
弥陀深望念佛之人,闲邪存诚,为世良民。是故一个「蒙受弥陀救度」之恩的蒙恩念佛人,由於深刻体会弥陀悲心,自然能恩慈体贴,谦卑柔和,也能尽量让美归功,分怨共过。
总之,不论何人,愿生极乐,只要念佛,则乘佛愿力,必得往生,而且预得涅盘。简言之,即是「念佛乘佛愿,必生极乐国」。信者信此,行者行此,有此信行,心性自然就会薰化。
这是弥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平等普救的弘誓大愿。弥陀悲愿无有限量,深愿十方众生都往生极乐成佛,不愿独留一人在六道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