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釋疑

  1. 接受弥陀本愿救度的人,因果报应情况怎样?
  2. 净土问答四则
  3. 如何真实忏悔,获真实功德
  4. 三心之义──自力三心与他力三心
  5. 善导大师未访庐山
  6. 念佛问答三则
  7. 净土释疑(三)(77~95则)
  8. 净土释疑(二)(45~76则)
  9. 净土释疑(一)(01-44则)
  10. 净土释疑目录
净土宗
慧净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慧净法师 > 净土释疑
top

净土释疑

净土释疑(二)(45~76则)

第45问:虽然自己也深信因果,也常听闻上人的引导,朝修行、道业、因果上建立较深的信心,但常为眷属担心,尤其母亲已经九十几岁了,我希望以念佛的方式来回向他,但有同修认为应该回向自己本身的业障,自己的道业先成,再来回向其他眷属。想请问上人应该怎样才是正确的。

       答:你和那位同修观点不一样,是因为对「回向」没有正确的了解。所谓「回向」并不是说,今天念的一万声佛号,或多少佛号,只能回向某某人,没有余力可以回向其他人,并不是这样。即使念一句佛号,也可以回向百千万的对象,既可以回向给自己的冤家债主,也可以回向给自己的祖先、儿女、六亲眷属,以及有缘、无缘的众生。只是回向的时候,要把握重点叙述,如对母亲信仰以及往生的心情,对儿女的教养,是不是能够堂堂正正地做人,是不是能够继承我们的宗教信仰,只要就我们所特别关心的列出来讲就可以了,最後就以「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就都包含在里面了。「人有诚心,佛有感应;人有善愿,天必从之」。「有愿就有缘」,只要我们有那一份真诚、恳切的心想要为对方好,阿弥陀佛都知道,都会尽量满我们的愿,如果我们的愿不能达到,也会重报轻受,阿弥陀佛冥冥之中都在运作着,所以虔诚回向之後,就任凭弥陀的安排、任凭弥陀的运作。


       另外,孩子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从小时候到现在,他们的眼睛就像摄影机,把父母的三业行为都摄入他的脑海中,所以他们是看着父母的行为长大的。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说:「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我们如果做得端正的话,自自然然会影响他人,这就是身教重於言教,所以在教养子女方面,以身作则是比较重要的。如果自己没有做好,单单在语言上督促他,这样效果会比较差。当然,儿女有儿女的福报,儿女也有儿女的业障,有的业障即使父母再怎麽神圣都影响不了他,这时候就是藉佛力,就是要勤於念佛。一个勤於念佛的人,即使没有回向给他们,自然这个功德也会庇荫在他们身上。所谓「一人有福,牵带全屋。」一个人的福报,家中大小都受到他的庇荫,有句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就是沾他的光的意思。又一句话,「入定山中之草木,牛羊食之毛光泽。」意思是说,这座山有阿罗汉居住或有人在山中修行入定,来吃这座山的草木的牛羊,牠们的毛也会有光泽。光是山中有修行人入定就会使得这座山的草木青翠、石头光亮,来吃这些草的动物,牠们身上也会有这样的变化,这就说明团体或家庭当中,如果有一个有福报、功德的人,家人就会受他的庇荫,无形中也会改变家人。所以,凡事反求诸己,从自身做起。

 

第46问:我有一个朋友,和我一样快五十岁了,他年轻的时候就在追求名利,现在也家庭安定、经济稳定了,就开始要追求宗教。而我是从小到现在一直都接触宗教,几乎未曾断过,年轻的时候也很有机会去求一些名利,可是我都不愿意,将心力都用在宗教上。这两年觉得净土法门让我的心很安定,真的是找到自己需要的。可是现在让自己矛盾的是,本来三年後就可以退休了,但我想给孩子一个安定的家,让他们没有後顾之忧,很想好好再去拚一场,好好赚钱。所以一边想要一心相续念佛,可是想给孩子安定生活的心情却很重。

       答:赚钱来养儿女,让儿女有一些恒产,将来生活比较无忧无虑,这是天下父母心,但方向完全错误。孩子有福德,日後衣食无忧,孩子没有福德,留再多的钱给他都害了他,所以留福德给子孙是最重要的。即使现在有一百万、两百万、几百万,更重要的是拿去布施,这样就是留德给他了,所谓「富不过三代」,所以重点不是留房子、财产给儿女,而是把这些拿去救济贫困,甚至供奉三宝,所以,退休之後,正好为你的儿女累积功德财,这样的话,他们现世福报能够保持得住,没有的福报,也会因此培植。这一点大家观察社会的现况就知道,富过三代的往往不是留有形的恒产给儿孙,而是留无形的功德,这才是最实际的。所谓「道德」、「福德」,福德是果,道德就是因,有了「道」往往就有「福」这个果,而道德的实际展现就是对人恩慈体贴,牺牲自己,成全别人,不为非作歹……等等,这个才是最实在的。古人说:「修德获报,作善降祥。要好儿孙,只要积德,不要积财。」最近在《人间福报》看到星云大师引用的一句话:「人间道德无价宝,比山比岳万倍高」,所以,我们留给子孙一定要留德,不要留金钱,留金钱是最愚痴的,留德才是有智慧的。金钱,只要留一些让儿女够成家立业就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其他的金钱,就用来做功德,这样你好他也好,子子孙孙都好,所以,如果有两栋房屋,就把一栋布施出去,自己有百万家产,百分之八、九十要把它布施出去,这是最实际的,永远都在我们身上,不会遗失、不会被偷。


       古人说:「不轻财,不能为善;不好义,不知积德」,又说「非积德,不能生聪慧之儿。」财之为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传与子孙,无一不败。故有智慧之人,当趁有权在手,有钱可施时,广作利人利物功德,使个个金钱造成未来胜福。佛说:「世间之财,五家共有;水能漂没之,火能烧毁之,盗贼能劫掠之,官吏能没收之,不肖儿孙能消散之,故称不坚之财。」唯用以济世利人,才能增长福德,而庇荫子子孙孙。


       我们生下这个孩子,是要让他解脱?还是要让他造罪、造业,继续轮回、受苦受难?这点很重要。如果生下孩子没办法让他解脱,那就不要生,因为人身难得,而要脱离六道轮回,如果不等到做人,完全没有机会;好不容易得人身了,又不懂得解脱或没办法解脱,等於入宝山空手而回;好不容易,他很有福报出生在学佛的家庭,我们却不能让他学佛解脱,这样是我们愧欠他,他不能解脱的话,孙子呢?曾孙呢?玄孙呢?子子孙孙呢?所以一定要想办法引导他来跟我们同见同信同行同生极乐世界。最好是我们子子孙孙的生死轮回,就到我们孩子这一代就好了,不要再轮回下去了。所以,人一定要求解脱、求往生,我们最亲爱的就是先生、太太、儿女,我们都想解脱了,如果没有让他了解这个观念的话,那表示我们对他们的爱心不是真正的爱心。真正爱他就必须要给他最好的,就是净土法门──念佛往生的解脱之道。

 

第47问:我想请示上人,从小家里就有养宠物,现在家也养了很多猫咪,出门看到受饿、捱冻的一些动物,或是看到出车祸的小动物,我都是尽自己的能力把牠们送到医院。这些事情常常占据我不少时间,有时我不想在这些事上花这麽多时间,但内心又舍不得,所以有时候会苦。不知是否自己的观念上有错误?

       答:这种存心是菩萨心肠,值得赞叹,很好!


       如果在外面看到死狗死猫,就把牠埋掉,帮牠皈依,为牠开示、念佛,希望牠有这个缘往生极乐世界,这也是牠们的福报。受伤,也是为牠念佛,让牠忏悔业障、消除牠的罪业,带牠去医院治疗,但是尽量不要自己养,可以送到专门收养的场所。如果舍不得,非养不可,就在家播放佛号,为牠讲三皈依、讲佛法。有机缘的话,也可以请牠们和你一起念佛,因为牠如果遇到别人就没有解脱的缘,遇到你就有解脱的缘。遇到你,牠们没解脱,等於不遇,就很可惜了。
日本有一户很贫困的人,他的祖先代代都是靠耍猴子的技艺谋生。他有几只猴子,其中一只已经为他服务很多年了,老迈了,这只猴子也很有善根,他本身又是学佛念佛的人,他念佛的时候,这只老猴子会在旁边跟着念佛,甚至会合掌礼佛或摘花草来供佛,有一天,这只猴子死去了,当夜他梦到这只猴子显现很端正的男身来跟他答谢感恩,说由於念佛的关系,他已经往生极乐世界了。你身边的猫或狗,就像那只猴子一样,必须要谨慎引导使其能往生解脱。不过,这当然是量力而为。


       基本上,佛陀规定出家人是不可以养宠物的,因为,这个会占据修行的时间,同时也会障碍往生,为什麽?人都有执着,相处就一定有感情,有感情就会难分难舍,这样就会障碍往生了。并不是我们学净土法门,一天到晚都念这一句弥陀名号,心里就完全没有苦恼,不是这样的。苦恼有分「根本苦恼」和「支末苦恼」,根本的苦恼就是生死轮回,如果生死轮回虽然解决了,但只要生命还在的话,支末的苦恼还是有的,比如感情不如意、事业失败、儿女不孝、家庭不美满……等等。不过,因为他的根本烦恼已解决,所以他的内心会有一种安心,因为他知道人生只不过是短短几十年,几十年之後这些苦恼就没有了。基本上,我们学佛的人,能够自由自在最好,不要增加一些无谓的牵挂,牵挂就不自在。

 

第48问:我常挂念已往生的先生,念佛也都会先回向给他,在他往生的前一个月,我问他:「你要去哪里?」他说:「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可是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往生?念佛回向给他,他是不是有所受益?

       答:你在这里念佛,回向给他,点点滴滴他都有得到。如果他生前真的有深切的愿生心,是百分之百就在极乐世界了。如果他要往生的念头,只是以前偶而浮起,但不是很深切,也不相续,往生是不定的。以我们来说,也都有牵挂,即使我们现在百分之百愿生极乐,但生命存在的期间就有烦恼,有烦恼就有执着,有执着就有牵挂,但这不会障碍往生。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还活着,只要还活着,就有该尽的责任,也就会有牵挂,因为烦恼凡夫嘛!可是到了最後的关头,没办法再延长生命,他就会放下。

 

第49问:在《观经》有提到「观想念佛」及「品位」的高低问题,《无量寿经》也有提到「胎生」或「化生」。在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的前提下,是不是在今生尚未往生之余,还有一些可以再努力的部份?

       答:对於我们这个法门如果没有正确了解的话,就会有这样的疑问。《无量寿经》有谈到「三辈」以及「化生」、「胎生」,《观经》有谈到「三福」和「九品」,那为什麽我们不谈呢?并非不谈这些。为什麽?这有分「对内」和「对外」。


       「对内」来讲,是因为教门不同。《大经》中所谈的「三辈」不是指往生之後有「三辈」,这「三辈」的意思是指修行的根机可分为三种,虽然根机有三种,但往生的法只有一种,就是「本愿称名」。善导大师解释「三辈」时说:「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这说明众生根机各有不同,但要往生的话,一定要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譬如上辈中虽有提到出家、发菩提心等等,即使出家或发菩提心也是要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名,「一向专念」的意思是,尽管你能修戒定慧、行六度万行,但往生还是靠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不是靠自己的那些修持,如果靠自修的那些回向求生,就是善导大师说的「要门」,不是「弘愿门」了。中辈也好,下辈也好,根机虽有不同,但都强调要一向专念无量寿佛,所以说「三辈」的意思是要引导三辈众生一向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进入弥陀报土,不然就会落入「胎生」,也就是疑惑佛智的现象。


       「化生」和「胎生」的差别在哪里呢?「化生」是「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佛的智慧在这里指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我们对这五智能了解吗?当然不能,因为那是佛的境界,唯有佛与佛才能了解,二乘无份。这五智在哪里?在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阿弥陀佛如果没有成正觉哪有这五智?正觉的功德在「乃至十念,必定往生」,所以「明信佛智」就是明信:「一切善恶凡夫,只要一向专念弥陀名号,愿生弥陀净土,就必定往生。」这样解说大家就能简单容易的了解。若不是这样,则没有人能够往生,因为佛的境界只有佛才能了解,菩萨也无法了解,那谁来明信呢?又谁来作诸功德呢?所以「明信佛智」就是「信受弥陀救度」;「作诸功德」是「专称弥陀佛名」,诸功德在哪里?在这一句万德洪名的弥陀名号,《无量寿经》说:「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这一句名号具足无上功德,所以我们只要念这一句名号就是「作诸功德」;信「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就是「信心回向」。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是不经过胎宫,不入胎生的,而是到净土就能在七宝华中自然化生。如果不是这样,就会落入胎生五百岁,胎生五百岁是指:「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於此诸智疑惑不信,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所以,如果对阿弥陀佛的救度怀疑,但还是相信有罪福、善恶报应而修种种的功德回向往生,这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要门」,这等同「九品」。


       《观经》讲三福九品、定善散善是为了引导修圣道门的人,因为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不是「定」就是「散」,定善散善就是圣道门所有的行门,为引导这类人归入净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而说三福九品、定善散善。所以释迦牟尼佛最後不流通定善散善,而流通持佛名号,经言:「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已经不是「观无量寿佛像」,而是「持无量寿佛名」了。善导大师解释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虽说定散两门的利益,可是以阿弥陀佛的本愿来说,不在於回向定散,而在於专称弥陀名号。可见定散不是本愿,只有称名才是本愿。而本愿称名之「因」与定善散善的「因」是不一样的,「因」不一样所得到的「果」就不一样。上品的因得到上品的果,中品的因得到中品的果,下品的因得到下品的果。可是本愿称名都不是那些因,所以就不是那个果。


       九品有念佛在下品的,这不是显明念佛在下品,而是显明这一句名号有大利无上功德,「无上」就是超越上品、中品……,「大利」就是超越初地、十地……等阶位。所以本愿称名是超越品位阶级,不在品位阶级当中的。《无量寿经》说:「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我们这个法门是横截的,不但是横截五恶趣,即使一地、一地也是横截的。为什麽九品有「念佛在下品」呢?意思是说,念佛有这麽大的功德才能救五恶十逆的众生,五恶十逆的众生罪恶太重了,上品上生的功德是没办法救度的,只有佛号才能救度,所以以念佛来显明功德的殊胜。善导大师说:「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可见在这里的称名是非定非散的称名,是本愿的称名,不是定善散善的称名,所以说「非定非散,非一非多(非一念非多念)」,总之就是称名。我们这个法门的特色就在这里。
如果「九品」和「三辈」对比,「九品」和「三辈」的性质是一样的,「九品」、「三辈」、「胎宫」对比,性质也是一样的。我们个这法门是进入报土,不在胎宫里面,虽有三辈的身份,不依三辈往生。如我的身份是出家,但我往生不是靠出家的身份,是靠这一句名号的功德。可是这种道理一般不了解,会认为念佛是下品生,其他是上品生,所以我们不能只是念佛,还要做其他的;甚至认为单这样念佛不够,还要把念佛的功夫提升到功夫成片,梦寐一如,甚至进入念佛三昧,以为这样往生比较可靠,品位比较高超,这样的解释就是「要门」,不是「弘愿门」了。即使我们能够入定观佛,可是我们往生不是依靠入定观佛的功夫,这与六字名号相比太拙劣了,何况我们即使入定观佛,出定之後仍是贪瞋痴的凡夫,不可能二十四小时要观佛就观佛,何况这对这个法门来讲并没有可贵之处,到极乐世界天天都在观佛。进入三昧也是一样,现在进入三昧,时空过了之後,凡夫心就又浮现了,也不可能二十四小时、天天年年都在三昧的境界。往生极乐世界後,烦恼都断了,何况只是三昧而已。所以我们能够往生,而且进入报土,完全是靠弥陀的愿力,不是靠我们凡夫的任何功夫,即使是上升到色界天(禅定)、无色界天(更深的禅定)都仍是凡夫,死了还是堕落下来。在《正法念处经》说:「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表示虽然是天人,但寿命一到就随业力流转,有的直堕地狱;有地狱众生出地狱时,所感的是升天的业,就升上天了。以佛的眼光来看,天堂地狱其实都一样。以我们的眼光来看,觉得某某人的禅定很高可以入三昧、到×禅×禅……,会很羡慕,觉得这样往生应该更可靠、品位应该更高超,但以佛的眼光来看,都仍是贪瞋痴的凡夫。


       善导大师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善凡夫也是靠佛的愿力,恶凡夫也是靠佛的愿力,如果没有佛的愿力,善恶相差很大,但如果靠佛的愿力,其实都一样,没有什麽高低的差别。比如石头不管大颗或小颗,只要放在船上,同样都到彼岸。如果没有船可以靠,表面看有大颗、小颗,但因没有船,一样都沈入大海。

 

第50问:如果靠佛愿力,一生称名和乃至十念称名,有没有不同?

       答:所谓一辈子的称名和十念称名,意思是上尽一形、一辈子,下至十声、一声,所以是「乃至」。你什麽时候遇到这个法门,就从此之後乃至一辈子称名,是断气前十念才遇到的,就十念称名。就是闻此法门後,从此不假方便,一向称念弥陀名号,靠弥陀愿力往生。所以学我们这个法门的人,如果认为我已往生决定现生不退,可以不念佛了,那就错了。


       一个真正「平生业成」的人,他一定会「念念不舍」,一辈子念佛,因为体会到「机法两种深信」的道理。一个被地狱之火烧到的人,在没办法自救的情况下被阿弥陀佛拉上来,他此後的人生会怎样?一定是以念佛为他人生最重要的事。如果这个道理只停留在观念上,没有真正体会,就不可能「念念不舍」的念佛。因为有「机法两种深信」,八万四千法门就没有一个法门学得来了,因为他一无所靠,後退无路,两边也无路,就像走在白道上。走在白道上就是机法两种深信的现象,走在白道之上,八万四千法门怎麽还有一个法门可以靠得上呢?他一定是正念直来,这种众生已经在阿弥陀佛的摄受当中,不可能再堕入水火之难了,也不可能後退,将不再轮回於六道,这岂不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吗?所以如果有正确的观念,就不会认为我已平生业成,可以不用多念佛的错误见解了。

 

第51问:可不可以这样说:学这个法门不是、也不须要追求上品上生,或努力加倍的念佛直到一心不乱或三昧定,而只是信愿行,一直念佛;也因为一直念佛,信愿又辗转加深。是不是这样自然而然的运作下去就可以了? 另外,努力追求入三昧,这样是不是有自力的成份

       答:是这样没有错。也就是说,随自己的根机能念佛到什麽地步就到什麽地步,即使念到某一个地步,也不要认为这样对阿弥陀佛的救度更有帮助、往生更可靠、品位更高超。即使没有到任何地步,也不要自卑,认为自己往生不定或品位不高。若有这样的观念,就不是我们这个法门的行人了。


       我们说「信愿行」,虽然都是愿生,如果信的不是我们这个教理,就是信不同;信不同,行就会不同。


       「努力追求入三昧是不是有自力的成份?」这不一定。如果是他力心的人,一天念佛十万声,追求念佛三昧,一样是他力;如果是自力心的人,一天念一声两声,没有修什麽行,那也是自力。同修中有的人规定自己一天念几万声,是因为怕懈怠,希望精进念佛,因为平常不念佛还是妄想杂念。如果对这些有正确的了解,就不会产生其他不必要的挂碍。

 

第52问:如果一个非常忙碌的人,一天加起来可能只有两个小时的空闲时间,可是他忙时,心中自然浮现的是念佛;另外一个人,他可能一天都有时间,有二十三个小时都拼命念佛,但另外一小时就放掉不念了。以这两个人为例,是念佛多遍较能有定的成就,还是一个对世间较舍离而心向净土的人才真是我们这个法门的行者。

       答:是的,常念佛多念佛较能有定的成就;但,所谓「得生与否,但看信愿之有无」。本宗是以「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为宗旨,一个信佛救度的信佛念佛人,一定是个行住坐卧、时处诸缘都念念不舍的人;当然这些念佛人的根机各不相同,念念不舍的相状自亦不同,但基本上都会念念不舍的。

 

第53问:如果只谈念佛,是否太忽视人文、道德的部份了?

       答:如果真的相应我们这个法门,一定会相信自己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一个真正体会到罪恶生死凡夫的人,一定会谦卑柔软,贡高我慢不起来,也傲慢计较不起来,这样性情就会转变。所以我们这个法门,即使是真谛也能体会俗谛,体会俗谛就能进入真谛,是相辅相成的。


       五戒十善是一个学佛的人最平常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就有分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在还没有完成佛果之前,最起码要完成下士道,也就是保持人身,这起码要五戒清净。当然这是自力法门,在娑婆世界这辈子没有完成佛果就下辈子,下辈子没有完成就下下辈子……,为了生生世世的修行,所以必须生生世世都保持人身遇到佛法,如果有一世堕落到三恶道就无法再继续了。堕落三恶道要再得人身,就要看他过去世有没有转世为人身的缘成熟,所以是难行道。龙树菩萨才会说:「难如登天」。


       净宗法师有一段话谈的很好,他说:「一个真正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的念佛人,他必定是一个恭敬谦卑的人,他看不到自己的善,他所看到的只是自己的恶;就像在太阳底下看不到蜡烛的光,如果还看到蜡烛的光,就表示还在黑暗的房子里面。」对於一个信机信法的人,他只有自感惭愧,知道自己是一个罪恶生死的凡夫,他不会觉得自己能有任何修行。在阿弥陀佛的救度之下,即使能做什麽事,也会觉得没有什麽了不起。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是「既不能,也不必」,我们做不到,而且因为有阿弥陀佛,做不到也没挂碍。「一切恐惧为作大安」,大安就在这里,不然就不是大安心的法门了。

 

第54问:我们现在说吃素是指不吃动物,那细菌算不算?我现在也尽量吃素,可是饭里有米虫,菜也有菜虫,走路时也会伤害一些众生,这个界限对我会有一点困惑。

       答:有一首偈子:「佛观一杯水,八万四千虫,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杀」有分故意和非故意,即使走路、呼吸都会,不过那是比较小的。杀生通常以杀人为基准,或是较大、较有灵性的动物,那种结怨比较深。以动物界来说,比如鸡吃虫同样也有罪业,但比起以瞋恨心来杀对方,那是不一样的,可是还是有你吃我、我吃你习惯性的流转。要定界限是很难,身体生病吃药也算杀生,但这在冤冤相报上是较轻的。通常说不杀生有几种情形:他有佛性我们不可,他有痛苦我们不忍,他会报复我们不宜,他跟我们生生世世有六亲眷属的因缘我们不该,因有这些原因,所以强调不杀。所以基於慈悲心、是过去的眷属、惧怕冤冤相报,所以不杀。至於细菌、微生物,就与这些没有关系。当然彻底来说,细菌既然是生物也有佛性,既然是轮回,也有可能是父母兄弟,既是被杀都会有报复的心,只是这种可能性是比较少,因为这是凡生存在地球上都难以避免的,这和吃牠、害牠、一对一的针对性不一样。不过,当然我们能避免就尽量避免。

 

第55问:入报土是淄渑一味,可是报土中是不是仍有一些差异?举例说,我们在场的人都是信佛智,一向专称,这样往生到极乐世界後,我和法师的果报会一样吗?

       答:你和善导大师的果报是一样的,而且是马上。昙鸾大师说:「愿往生者,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亦如淄渑一味,焉可思议!」


       在娑婆来讲有三三九品的差别,推而说之就是八十一品、无量品的差别,但是到极乐世界之後就没有一二以及初地、二地、三地……的差别。以凡夫来说,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行善的人到善处,造恶的人到恶处,有种种高低品位的差别,怎麽会说都一样呢。这是因为弥陀名号不可思议的力量,是无法以我们凡夫的智慧来臆测衡量的。善导大师於盛唐时期显现的是一位高僧,慧净本身於末法时期是一位庸劣的凡夫身,可是我们都依靠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本愿力量,所以到极乐世界後,善导大师不增加,慧净甚至其他人到了那里也没有减少。


       因为佛的境界唯有佛才了解,所谓「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二乘都没办法了解了,更何况我们博地凡夫。也因为这样,所以佛经中常用许多譬喻。如龙树菩萨在《易行品》首先说明,所有的佛法整个归纳起来可以分「易行道」和「难行道」,什麽是易行?什麽是难行?这不好说明,所以龙树菩萨就用「乘船」和「步行」来做譬喻。到昙鸾大师又以「自力」和「他力」来说明,难行就是靠自己的力量、凡夫的力量,易行道是靠弥陀不可思议的力量,也用乘船和步行,甚至种种的譬喻,所以《往生论注》一书的譬喻就有十几种。到了道绰大师,几乎完全承袭昙鸾大师的思想,在其《安乐集》中,大概就有三十种譬喻。日本源信大师,在其《往生要集》中,除了继承这些譬喻之外,自己也增加一些譬喻,所以有所谓的「他力十喻」或「他力七喻」。最近我也在整理这些譬喻,因为有些譬喻能让人很快了解何谓「他力」,否则单从教理有人不易理解。以整个佛教经典来说,譬喻是非常多的,像《观经四帖疏》也有譬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二河白道喻」。总之,阿弥陀佛有不可思议的力量,既是不可思议的力量,就不是我们能想像、能说明、能形容完整的,如果凡夫有办法理解,就不能说是不可思议了。

 

第56问:二乘行人回小向大,求生极乐世界,是否也是入报土?

       答:应该这麽说,如果他是依靠本愿的话,都是入报土。若论二乘,要回小向大比较困难,若回小向大,都是进入报土。我们说的疑惑佛智,是依凡夫所讲的,因为唯有凡夫才有那些分别、计度……,阿罗汉以上,这些是比较少的,所以四十八愿当中,所发愿的对象都是指凡夫较多。尤其《庄严经》中所讲的四十八愿,几乎都是指他方佛国所有众生,像我们这里所谈的第二十二愿是「他方国土诸菩萨众」,我们一看时会觉得,哎呀!他是菩萨众,是菩萨的果位往生才是那样的。但若从《庄严经》来说就不是菩萨众,而是凡夫众生。也就是说,在这里有菩萨、有众生,但是到了极乐世界就都一样了。


       经典上所说,尤其是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都有谈到往生极乐世界後,我们的六根对那里的六尘,当下就悟道。也就是说,眼根看到那里的景象、耳根听到那里的声音、鼻根闻到那里的种种味道、身体触到那里的东西,当下都能让我们大彻大悟。就好像释迦牟尼佛在未坐菩提座之前是凡夫,可是一旦坐上菩提座,夜睹明星,当下大彻大悟,大悟彻底,三明六通、百千陀罗尼立即现前。以我们众生来说,每个人都有佛性,佛性本就具足三明六通、具足百千陀罗尼;另外,任何善缘我们阿赖耶识的仓库都有,所有的恶业我们也都做过,论善、论恶,我们的阿赖耶识中都有。在《念佛感应录》第一集中,除了收录有念佛感应的事蹟之外,另有三则并非念佛感应的故事,我之所以将它们收录进去,一方面是要与念佛感应做对比,一方面也是为了说明只要尚未脱出六道轮回,大家都一样。其中一则故事是「曾为高僧,再度沉沦」,以前曾当过高僧、戒行僧,可是因为六道未出,贪瞋痴未除,所以逢善缘善境就行善积德,逢逆缘恶境就做恶多端,最後却造下了杀人之罪,过去高僧的行谊,以及持戒的清白与坚定当下就不见了,从娑婆来讲,当高僧时万人景仰,但投胎转世之後,万人景仰的情景不再了,反而是万夫所指,所以六道轮回的种种都不可靠。以佛的眼光来看,六道种种都不究竟,只有往生极乐世界才究竟,因此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说「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第57问:(1)有人认为往生後有九品的差别,这样算不算是疑佛智?(2)有人认为佛智很多,不认为只要信「称念名号」就能往生,所以忆佛念佛就是忆念佛智不可思议的力量。对於这样的说法,本宗的看法是如何?

       答:修习净土法门、弘扬净土法门的人,必须要把圣道门与净土门的理论分开来。你谈的那一种解释是以圣道门的理论来解释净土门。我们这个法门完全是以净土法门来解释净土法门,这一点很重要。


       所有净土法门中,我们善导流是最纯、最专的。很多人都是以圣道法门的理论来解释净土法门,为什麽会有这种情形呢?因为自宋朝以来解释净土的以天台宗和禅宗为多,但是他们都没有接触到善导大师的着作,所以都不是以净土来解释净土。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完全是以净土解释净土,天台智者大师也有注解《观经疏》,不过是以天台及禅的教理来解释;北宋非常有名的知礼大师也写了一部《观经疏妙宗钞》来解释智者大师的《观经疏》,也是以天台的教理来解释净土,所以就把净土信仰解释成天台的思想了。还有,宋朝永明延寿大师是禅宗的行人,他认为禅不够究竟,最後还是要回归净土,但是那个年代学禅的气氛很浓厚,为了引导学禅的人进入净土,所以就提倡禅净双修,这样当然是以禅的教理来解释净土。这有时代性、契机性的方便,可是如果站在净土法门来看,那些就不纯了。这也是为什麽一开始我们要强调「净土门」与「圣道门」不同的原因,因为将它划分开来才不会彼此模糊、混淆,甚至强调难行道、易行道,强调他力、自力,强调要门、弘愿门,强调正行、杂行,就是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毫不混淆的、毫不妥协、苟且,让我们能够明辨什麽才是真正的净土之道,什麽是混杂不纯的,让我们很容易的正确掌握行持,也了解往生是进入报土。


       另外,胎生和九品到底是有关系还是没关系呢?从经文来看是有关系的。譬如《无量寿经》讲,在胎宫的时间是五百岁,所谓「五百」并不是固定的五百岁,「五百」在印度当时是用来形容多的数目,如五百商人、五百童子、五百侍女……等。九品也有时间性,上品中生经宿则开,七日不退,上品下生一日夜莲华乃开;中品中生、中品下生经过七天,下品上生又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花开见佛。九品有时间性,胎宫也有时间性,两者都是在花苞里经过一段时间才花开见佛,所以有品位阶级就表示还在胎宫中。以《无量寿经》的经文和九品的经文来比较有雷同的地方,既然胎宫是疑惑佛智,与九品就相表里。


       善导大师在整部《观经疏》最後的结论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虽说的「虽」已下伏笔,表示说定与说散,但还有一个利益是不在这其中的,而且这利益反而是比定散的利益还大,所以「虽」是这一段文的字眼,然後才点出真正要讲的是本愿。从定善和散善的立场来看阿弥陀佛的本愿,阿弥陀佛的本愿意在哪里?阿弥陀佛的本愿意在於十方善恶凡夫统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这一段文虽然简短,却是千钧万力,铿锵有力,是整部《观无量寿经》的指归、心肝骨髓。自古以来研究讲说《观经》,如果没有看到善导大师的《观经疏》是体会不到这个内涵的;即使看善导大师的《观经疏》,可是没有人指导,他看到这一段也是一略而过,所以要了解善导大师的《观经疏》可以先看我编的〈观经疏编序〉,序文中我就有将《观经疏》的眼目、重点引出来,只要掌握这几个地方,就掌握整部《观经疏》的重点了,没有掌握这几个地方,即使将《观经疏》的文句、精华列出来,也没有多大意义。必须将核心引出来一再的强调,特别的凸显,一再的反覆说明,因为他很重要。

 

第58问:很多弘扬净土宗的人也依「三经一论」在讲述,甚至也有依照善导大师或《往生论注》来阐扬,但是解说和注解都不同,要如何选择或判定呢?

       答:自唐宋朝以来才开始有解释净土法门的论述,尤以宋朝以後更兴盛。他们所解释的都没有依据善导大师,因为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乃至昙鸾、道绰大师的论着,以及《起信论》都是直到清朝末年才由杨仁山居士请托日本南条文雄引渡过来中国。杨仁山居士和南条文雄都是留学英国的,南条文雄是属日本净土真宗东本愿寺派的一位学者。
如何认定所弘扬的是正确的、纯粹的善导大师的思想,这必须靠每个人的智慧与经验。有一句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是因为行家的背後有传承指导,以及他多年累积的经验,因此凭直觉很快就能知道哪一种是对,哪一种是错的。所以能不能认定,就要看每个人的智慧与经验。

 

第59问:请问什麽是「念佛以无义为义」?

       答:这是从根本上、原则上来讲的。意思是我们称念这六字名号,只要尽管称念就好,没有什麽限定、规矩、要求,就如善导大师所讲的:「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行住坐卧、时处诸缘都可以念佛,不是专心念就是散心念,不是大声念就是小声念、金刚念、默念,「以无义为义」就是指这个,没有形式、规矩、条件,只要念佛就是了。不管心清不清净,不管做什麽事情、在什麽地方、什麽时候、什麽方式、什麽身份都不管。可能有人会有疑问,这样来讲,我们每天在佛堂都是正身端坐闭目专心念佛,而且还强调「十念计数」,这岂不是「有义」吗?(「有义」是指形象、规定)。我们刚才谈的是从原则上来谈的,正身端坐或十念计数是技巧性的,我们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但从阿弥陀佛来讲是「以无义为义」,我们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难道是以这个来回向往生吗?不是的。是让我们更贴切的专一的融入在这一句名号当中。

 

      (上人的意思是不是说,念佛没有条件、不论方式,只是很单纯的念佛,这样就不会有类似以凡滥圣的流弊出现?)

 

       答:也不完全是这样。原则上是以无义为义,因为第十八愿只说「十方众生,乃至十念」,我们自我要求的念佛方式,是让我们的身心更融入在这一句名号当中。因为要念佛、共修,所以就选一个方式,本来是静静的念佛就好,不过人都有妄想杂念,阿弥陀佛没有要求我们不能有妄想杂念,但是我们可以自我要求尽量减少妄想杂念来念佛;要如何减少妄想杂念而念佛呢,可以利用十念计数。不过要求得到或要求不到,对弥陀的救度、对往生净土我们都不可以怀疑。所以原则要掌握好,细节技巧则是随人的根机不同而应用。如果过份强调技巧性而忘了原则也会偏失,会因为念佛达不到自我要求而自我苦恼,甚至怀疑往生,这样反而不好。因此,虽然我们有技巧上的设定要求,但更重要的是回归到第十八愿──称名必生,不顾虑自己做得到、做不到,完全回归到称名必生,因为称名的本身就是乘弥陀愿力,已是当生成就、往生决定了。学习我们这个法门要清楚,只要称名,现在就已经是往生决定的身份,是已经给阿弥陀佛救到的人了。我们现在念佛,是就我们这种根机、场合来做技术性的要求,不管做的好或做不好,要求得到或要求不到,对往生来讲都不增不减。以这点来讲,等於是回归到「信」,可以这麽说,但信的背後是什麽呢?是这一句名号,是因为我们称名靠弥陀愿力,所以在这方面强调信,就不是自己想像的信或自己体验的信了。自己体验的信往往是无形的,而且最後都会改变。所以学习这个法门,如果不回归到善导大师的解释都会半途而废,善导大师说「纵发清心,犹如画水」,即使我们有某一种体会感受,都是不可靠的,往往是「遇缘即现,境过则迁」,因为心境会改变,不是永恒的。永恒不变的是这一句弥陀名号,永恒不变的是依靠这一句名号,只要以每个人目前的根机去称名念佛就可以了,我们的信要回归到这样的信,信这样的内容。所以说「信者信此,行者行此」。

 

第60问:信心决定和决定信一样吗?

       答:有「机法两种深信」就是信心决定,就是金刚信,不会再改变。会改变,不是对机没有深信,就是对法没有深信;对机没有深信,对法一定也没有深信,对法没有深信,对机也一定没有深信。这两个深信是一体的,有机深信就有法深信,如果只是信机而不信法,那不算信机,只是一般的「罪恶观」。「罪恶观」净土门有,圣道门也有,我们这个法门的机深信与一般的罪恶观不同,我们是从信靠阿弥陀佛的本愿来说他的罪恶观是深信机。理解这两个信内容,无非也是自觉凭自力无有出离之缘,八万四千法门当中唯有弥陀本愿这个法门才能使众生有出离之缘,而且可以快速成佛。有这两种信心就是有金刚信,不管是深、浅或心的感受如何,都算是深信。以我们凡夫来说,五戒都无法清净,十善都无法圆满了,更何况是脱离轮回的出世间法?这样想来,我们根本不可能出离生死,这是令人非常悲痛的一件事,若能理解到这件事,他就会全心灵归入弥陀的救度。上师有一句法语说「人生就像赌博,我把一切下注在佛的身上,就算输了也无所谓。」我想上师的心就是这样,因为,已经没有可以赌的了。和五戒、十善赌打不赢他,而且赢了也没有用;和五戒、十善赌都打不赢了,何况是四谛、十二因缘。这样能够打赌的就只有这个法门了,而和弥陀打赌,输了也没有怨言。

 

第61问:本宗的目的是入「报土」,对於念佛尽量回复到最单纯,不要高攀圣境,但《感应录》上一些是对极乐净土胜境的描述,那些境界是可信的吗?

       答:那些只可做为启信的参考,不能完全去崇拜甚至盼望那种境界。而且境界是各个人不同,一般来说,各人所看到的阿弥陀佛往往也是他所供奉的,可见每个人看到的阿弥陀佛各不一样,所以每一个人当下看到的净土也会不一样。我们要了解净土,应依据《无量寿经》以及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真的了解净土,是必须到极乐世界之後,除此之外,一般所描述的都不能尽信,信要信圣言量。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既然不能尽信,为什麽我要写,也编辑出书呢?那是为了在某一方面启发我们,让我们对有阿弥陀佛的救度,有极乐世界的归宿,念佛必定往生,念佛能得现当二益有信心。不过,最後还是要回到信受弥陀的救度,那些内容只是某一种因缘性的而已。

 

第62问:善恶业性本空,是虚假的、无常的,无关乎我们往生,念佛人是否不须特别重视行善止恶?

       答:我曾经提起在娑婆世界六道轮回中,讲善讲恶他本身是虚假的,这也必须进一步说明。也就是说,这样的说法是从佛的境界来看是这样,如果一个凡夫还没有证悟到佛的境界,还有善念、恶念,还没有破除见惑的话,对他来讲,一切的善恶所结的果报苦乐,点点滴滴都是真实的。如果有人因为听了我那样说就以为善恶都是虚假的,就不须要去恶行善甚至可以无恶不作尽情享乐,那就是天大的误解了。《永嘉证道歌 》说「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後空空无大千」。所以就我们生死凡夫来讲,必须要去恶行善,才不会接受痛苦的果报。我之前那样讲,从弥陀的救度来看,我们众生生生世世旷劫以来所累积的恶业对弥陀的救度是没有障碍的,因为就弥陀来讲,我们的恶业都是虚假的,障碍不了他真实救度的功德。所以印光大师在 《文钞》的有些地方就谈到「带业往生」,有的地方就谈到,所谓带业是在这里是带业,到极乐世界就无业可带。极乐世界是真实的境界,我们虚假的业到那里就好像黑暗遇到了光明,黑暗当下就消除了。所以有人疑惑,我们生生世世累积的十恶五逆的罪业到哪里去了?这些果报谁来偿还?其实「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到了那里,我们不了则了,当下佛性现前,证悟本具的空性,就是佛性、觉性、真如、一真法界。所以我们生生世世的业障是不成障碍的。

 

第63问:在罪恶凡夫的心态中,并没有真实心,「宗风-俗谛」有提到「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这样的真实心应如何培养?

       答我们这个法门都是忏悔惭愧自己的罪恶,知道自己卑微渺小、无能无力,一个人如果有「机法两种深信」,他的心就会柔软下来,如宗风所说「谦卑柔和」,同时领受弥陀的救度,就会「恩慈体贴」,因为弥陀就是恩慈体贴众生的。我们学佛大悲心,体会弥陀的大悲心,知恩报德,就会流露出「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这并不表示百分之百的不可能的,是自然就有那种向往之心,而一点一滴去做 ,就好像昙鸾大师所说的「不断烦恼,得涅盘分」。所以「俗谛」所讲的,也都是从「机法两种深信」开展出来的,虽然不是全部做得到,但就如同大海,大象所吸的水比较多,马所吸的水就比较少,鹿所吸的就更少,如果一只蚊子所吸的就少之又少,是随每个人的根机。

 

第64问:「边土」和「报土」的受用有什麽不一样?

       答:「胎宫、边地」是《无量寿经》所讲的,名词不一样,意义是一样的。也用「疑城」或「懈慢国」来说明,这是用其他经典的名相来作为我们这个法门的解释。疑城是在华严经里面所谈的,化土,还没有到究竟的地方,也叫「化城」。把疑心当作化城来讲,所以也叫疑城。疑城和边地、胎宫意义是一样的。懈慢也是同样的意思。


       我们这个法门讲精进和和懈慢和圣道门不一样,本愿称名就是精进,如果不是本愿称名,即使发菩提心修诸万行、功德,从早到晚,从晚到早很精进的在修行也算懈怠,这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从早到晚,从晚到早,如救头燃的急切,也算懈怠。所以我们这个法精进、懈怠衡量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为什麽?因为精进的目的是为了快速累积广大的功德,广大的功德都在这一句弥陀名号,当下接受,当下拥有,非常快速。所以《无量寿经』说:「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所以能够「谦敬闻奉行」就是精进,如果对这个法怀疑不信再怎麽样都是懈怠,为什麽?因为他有憍慢之心。以憍慢之心来修诸功德,跟这个法门来比较是懈怠不是精进。


       善导大师於《观经四帖疏》〈定善义〉说:「带惑疑生华未发,合掌笼笼喻处胎,内受法乐无微苦,障尽须臾华自开」。「带惑」就是疑心,「喻处胎」是一种比喻。 又说 :「修因正念,不得杂疑。虽得往生,含华未出,或生边界,或堕宫胎;或因大悲菩萨入开华三昧,疑障乃除,宫华开发,身相显然,法侣携於佛会。」这里谈到边界,也就是边地、胎宫,名词不同,意义相同。

 

第65问:我有亲人中风多年,他们都很痛苦,我想向他们介绍净土宗,并祈求阿弥陀佛早日接引他们到极乐世界,这样可以吗?

       答:可以,希望他们早日离苦。同时要向病者开示,请他们心中不要执着,看清世间的真实相。

 

第66问:平常忙的时候无法念佛,大多只能在闲暇时多念,这样往生会不会有问题?须要再祈求阿弥陀佛来接引吗?

       答:没有问题,不须要祈求。只管一直念佛,行勤一生专念。

 

第67问:有时候会因为世俗的事烦心,念佛也会愈念愈烦,要如何?

       答:可以这样想,祖师说我是个罪恶生死凡夫,为什麽我会这麽烦躁?难道我是圣人,事情都是我对而别人错?难道一定要满我的意吗?自我反省後,会知道其实我也有错,这是我所造的业,是我该承受的,这样心情就会平复,自然就不会气忿烦恼。如果一个人认为我是对的,都是别人错,别人是故意害我的,同时不认为这是自己所造的业,这个人会一直不平 、不满、生气、计较。


       学佛的人要了解,世上的苦乐祸福成败得失都是我们过去所造的业而呈现的,如果我们没有造业,今天我们就是皇帝,或是成仙、成佛了,不会在这凡间轮回。会在凡间轮回,都是过去世我们造了种种的业,只是我们忘记了,但是因果不昧,时间一到自然受报。所以佛陀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做者是」。善业多转生为人,恶业多堕落地狱,念阿弥陀佛靠佛力则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学佛的人要有「机」、「法」的深信,自然就较不会烦恼、计较。


       对於苦境,我们不要纯粹认为它是苦,苦是入道的缘,没有苦,我们很难想要解脱;因为有苦,才使我们寻求解脱之道,所以我们反而要感谢这个苦的因缘。遇到人事物的逆境时,应该换个角度来看,因为有苦才使我们得以警惕,对厌离娑婆世界的苦与欣慕净土的乐的心更深,所以应感谢苦。如果无法了解这一点,而是一味的埋怨苦,将会从这个苦进入另一个苦。

 

第68问:我母亲在家里供奉地藏王菩萨,诵《地藏经》已多年,如果我想请她专念阿弥陀佛,应该怎麽做?

       答:首先为令慈说明学佛修行,应先以出离三界六道之生死轮回,再倒驾慈航广度众生为目标。因生死不了,危险太大,轮回未出,难免堕落,唯恐一失人身,万劫难复。而欲当生了脱,一世成就,即是愿生极乐,专称弥陀之净土法门。


       再次以事理证明比较佛与菩萨的功德、能力之大小,诵经与念佛的胜劣与难易。事则念佛感应之事蹟,理则念佛必生极乐、功德超胜诸佛菩萨及诸经诸教之经证与祖传,所谓「三藏十二部经,六字全收」等理。此之事理,《念佛感应录》(一)稍有显明,《念佛感应录》(三)不但事证充分,後面更有一百多条问答。

 

第69问:看到感应事蹟故事时,如何确定它的可信度?

       答:凡是能够判断真伪都必须要有判断力,判断力来自於丰富的经验跟知识,像我看到这一则就直接肯定,因为念佛有光是经典所讲的,也是历代以来的经验。《念佛感应录》第一集中有一章就是专叙述念佛放光事蹟的,所以我一看就能判断这是正确不是虚假的。但如果没有这些常识的人,就没有判断的标准了,所以能够判断的人,这个人要有这类的常识,甚至亲自有体验。像念佛光明的事蹟,经典上多有记载,历代祖师也这麽说,而我也曾经看过啊!


       念佛的人不只身上有光明,头上也都有阿弥陀佛。有几位类似能够感应的人都提起,某某人头上有佛,身上有很庄严的菩萨,好几位不约而同都这麽讲,那就肯定念什麽就会显现什麽。所以《念佛感应录》第二集就有录入一位台湾法师处理被附身的事例,来附身的都是鬼魂,鬼魂本来就能够看得到,他们当下就说看人家念什麽就显现什麽。

 

第70问:如果一个人很少念佛,但却自信绝对往生,这个自信会不会有问题?

       答:这就要问他自己,因为这不是从他的三业来判断。也就是说,是不是绝对往生,不是凭口说我绝对往生、行为表现我绝对往生、心中想我绝对往生而定,而是要看他的内心。


       他的内心相信乃至临终一念都能够往生,何况平生念念不舍;我是一个念念不舍的人,所以我决定往生,是靠这样来判断。要真有那个「念念不舍」,如果这个意念只存在大脑中,内心没有念念不舍,这样就不算。所以这个要问自己啊!所谓「乃至一念」,是指乃至临终一念,因为他没有第二念了,因为第二念已经走了(断气了),我们还有二念、三念、百念、千念……,一定会是专称这一句名号念念不舍。如果没有这样的话,是有问题的。 

 

第71问:请问习气要如何才能转变?

       答:习性的转变,也要看他的原本惯性的强弱,强的话就比较慢,弱的话就很快,有的人天生就很温和无诤的,有的人即使劝导他了也还是很刚强,所以要改变习性的话,第一,可从思惟「机法两种深信」的道理下手;第二,一个人如果念佛体会到清净心的话,那他的行事为人都以那个清净心来展现,遇到顺境、逆境都保持那个清净心。再者,可以从阅读修身养性的文章去自省,譬如孟子所讲的,人心就有「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从「仁、义、礼、智」去体会,也能够培养。还有,孟子说「人之所以异於禽兽」差别在哪里?在於「存心」;君子跟小人的不同在哪里?也在於存心。君子的存心是什麽?是「以仁存心、以敬存心」。像「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之语,还有《论语》中很多句子都很好,时常温习那些圣人的语言,不知不觉都会转化自己的习性。

 

第72问:念佛如果能念到清净心,这样持续下去是不是可以不用等到往生,此世就可以断思惑、见惑,个性脾气也就改变了?

       答:没辨法!我所谓的清净心只是短时间的体会到,那还不是降伏见惑的,只是暂时的体会到而已。譬如我平时强调的「十念记数」法,能够有几次在十念记数当中没有杂念就已经很好了,那只是几十秒钟或者是一、两分钟而已,离所谓降伏见惑或者是断除思惑,还差天高地远,要达到那个境界太难了,我们凡夫没辨法,只要脾气不发就很难得了。

 

第73问:在没有往生之前,是不是念佛也能达到「定」的境界?

       答:你说的就是进入所谓的「三昧」,那很少人达到。历史上达到的并不多,善导大师年轻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法然上人到近年老才达到,善导大师的弟子怀感大师也有达到,慧远大师他是一直到年老的时候才有短暂的达到,印光大师也有达到,此外净土宗的祖师达到的不多。要断见惑那更不可能,民初有一位董子明居士,他曾经念佛念到穿越墙壁,房门尚未打开,而人已经前往大殿後面念佛。这种情形类似进入三昧,但那只是一时相应,等他回复过来的时候,还是回复到凡夫的意识,没办法永恒这样,只是偶然的。所以我们这个法门不以入三昧为目标,也不以降伏见惑为目标,只是纯然的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而已,这样就可以了,不必高攀我们做不到的,因为我们毕竟是凡夫,既然是凡夫,那我们就以凡夫的身份来过凡夫念佛的生活,不要高攀那种会自苦自恼,最後还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境界。所以我们还是安於平平凡凡的根机。


       我今天和台中同修谈的,强调的就是平常、平凡、平淡,没有什麽奇特的,然後很平实,就只是这样而已。所以不要高攀圣境,要死下心来,知道我们不可能达到所谓的「降伏见惑」,或者是得到长时间的「清净心」,不可能的!能够得到清净心也只是短时间而已。在念佛当中没有比较粗的妄想杂念就很好了,即使有杂念,因为专称这一句名号的缘故,所以都具足往生的身份,往生的身份是现在就确定下来了。就好像「太子堕地」,虽然他还不是国王,但肯定他一定会是国王,因为他的身份是太子。所以我们只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印光大师也说:「凡夫就以凡夫的身份来念佛,不要去学菩萨的行径。」并不是菩萨的行径不好,而是我们根本做不到,硬要学反而害了自己。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两个都不像,所以我们就像法然上人所说的,所谓净土法门就是「还愚痴」,然後靠弥陀的愿力往生极乐世界。不管有入三昧、没入三昧,有证果、没证果,都还是求生极乐,一旦往生极乐,都平等平等、一样一样。这并不是说入三昧不好,菩萨的行为不好,而是要确认我们就是这种根机,深信自己现在就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长时流转,而且以我们的力量根本没办法出离三界,所以只有老老实实、踏踏实实的以我们这种根机来专称弥陀名号,靠着弥陀的愿力就必定往生。

 

第74问:圣道门有道次第,是不是念佛也有道次第?

       答:一般自力修行法门才会安立道次第。道次第就是有阶梯、有阶位,很明显,我们这个法门是超越的,不须经过这些阶梯;如果须要经过这一些阶梯的话,那就不必学净土了。净土法门没有阶梯、没有阶位,是直接超越,现在就肯定能够往生,而且已经超越小乘、中乘。讲阶位那是自力的、难行道的,属於圣道门;他力的净土法门属易行道,是不讲阶位的。所以我们学净土法门,首先要厘清什麽是「圣道」?什麽是「净土」?不然的话会变成四不像,把圣道法门的理论用来解释净土门,那就不是净土门的易行道了。圣道门有圣道门的体系理论,净土门有净土门的体系理论,是各不相同、各有范围的,如果把他们掺杂在一起,那到底是圣道?还是净土?这样就混乱了。

 

第75问:念佛一定要三心具足才能够往生,可是我觉得那样困难度很高。

       答:那是因为你对「三心具足」的义理还不够了解。所谓「三就是一」,就像手握起来是一个,把它伸开来是五个(手指头),所谓「三心」就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但其实是一个心而已。至诚心或是至心,是表示我们愿生心的真,不是虚假的,譬如说你爱你的太太,「爱」是一个,「真的爱」就是两个,真的跟爱其实可以说是相同的。我们很深切的要愿生极乐世界,这个深切的心是真实的,那等於两个了,这两个是为了什麽,是为了愿生,所以都不离开这个真实深切的愿生之心,所以你说这是一个还是三个呢?是困难还是容易呢?愿生极乐世界是容易的,为什麽?因为六道生死轮回非常的恐怖、痛苦,要脱离六道生死轮回,就只有往生极乐净土这一个法门。只要愿生,称名念佛就能往生。


       人人都晓得有生必有死,人终有一死,死早晚都要来到,有生之年因为肉体还存在所以难免有烦恼,执着这执着那,但是内心深底,知道最後是要往生的,所以三心本身就是一心。因此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时,没有谈到什麽至心信乐,他只有说「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他把三心解释为愿生极乐,本来三心就是一个愿生极乐世界的心。

 

第76问:我会怀疑自己有没有愿生心,好像只是意识上愿意往生,由於工作的关系,只能晚上到佛堂念佛一小段时间,念佛时意识上所浮现的大都是工作情形。

       答:每一个人空闲的时间都不一样,如果真有愿生心,这和来佛堂念佛的时间长短是没有关系的。只要有愿生心,他就会将念佛融入工作、融入他的生活当中。所以愿生心是可以培养的,以前我以为我们出版的这一套净土丛书大家都看得很熟,但後来我才知道原来大部份的同修几乎都没有看(众笑)。这一年多来,每一个月开示就是两次而已,其实大家若有看这一套丛书的话,就能了解往生的重要性,也能够掌握信受、念佛必定往生。也因为这样,所以近期我又急忙出版了五本因果报应的书,就是希望让大家深刻了解因果的确实存在,而且很可怕,血淋淋的摆在眼前,来警惕我们并激发必定往生的心。但并不是发起往生的心就要现在往生,寿命没有到也不能往生,只要有往生的心,时间到了你就完全往生,现在是先录取。到极乐世界不是留学,是在那里接受佛果,这五本善恶因果报应的书,其中有几本是文言文,譬如《冥报记》、《见闻录》,《冥报记》是唐朝着作,年代较久;《见闻录》《现果随录》是清朝的着作,应该较容易看;《地狱见闻录》是白话文,同修看起来应该都没有问题才对。我们因为是贪瞋痴的凡夫,还会有执着、五欲,但这没关系,最怕的就是你没有愿生心,有愿生心的话,这一些都不会障碍,所以愿生心是比较重要的。「竹密不妨流水过,青山岂碍白云飞。」如果有愿生心他就会念佛,因为念佛很方便,时处诸缘都应念佛,也都无碍於念佛。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