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相传法音:敦煌321窟净土变相图
一、满壁清辉,光照大千
戈壁茫茫西风烈,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丝绸之路上巍然矗立的敦煌,经朝代更迭、风云幻变,又僧人驻锡、行人往来,无量佛法妙音在此苍茫大地上宣扬已久。石室壁画虽然斑驳,净土圣境犹恍若目前,给瞻礼的人们无限光明,待因缘成熟,一切众生终不空过,都会因这满壁清辉而有所触动,然後称念弥陀名号,往生净土故乡。
二、净土变相,法音传扬
莫高窟的变相图中,净土图像数量最多,也最精美绝伦。唐代更是出现很多场面宏大、富丽堂皇的大幅净土变相图。尤其当善导大师(613-681年)的净土思想远扬敦煌,凡夫念佛往生报土之思想,也渐渐注入其中,成为变相图之内在神韵。
开凿於盛唐(约721-723年)的第321窟是极其精美的石窟。此窟西壁开龛,覆斗方形洞窟,主室西壁一佛趺坐,菩萨、弟子、力士相护左右,宛如世尊说法会上。窟顶藻井绘饰团花,周绘千佛,若十方诸佛辉光吐舌,遍覆三千,证明世尊所说念佛往生之法真实不虚。
巧合的是,石窟北壁通绘一西方净土变,窟顶千佛正与《阿弥陀经》中六方诸佛证诚之文,遥相呼应。
敦煌321窟北壁 盛唐 净土变相图
三、弥陀端坐,净土说法
这幅净土变相图已局部剥蚀,但青金颜料历经千年,反而更深幽湛蓝,深邃不测,正像阿弥陀佛不可思议之功德。
图面正中,阿弥陀佛庄严慈祥,跏趺坐莲台上,双手结印,正是说法之相,所谓「灵仪相好真金色,巍巍独坐度众生」。阿弥陀佛的法音从十劫以来从未停息,正如《阿弥陀经》所言「今现在说法」。又观音、势至二菩萨为胁侍,呈游戏坐,一足半跏,一足垂放,神通自在,助佛度化群生。如《无量寿经》所言 「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另有圣众围绕听法,其神态各异,或坐或立,或凝神伫立,或神志庄重,或凭栏眺望。
敦煌321窟北壁 盛唐 净土变相图 局部
敦煌321窟北壁 盛唐 净土变相图 局部
此三圣顶上各悬一华盖,弥陀华盖尤为庄严;周围还有宝树环绕,彰显出阿弥陀佛之光中极尊,极乐世界之国土第一。弥陀华盖之上,祥云飘动,上托两层楼殿,上层一佛跏趺,下层一佛倚坐,二菩萨胁侍在侧;殿前又有七宝道场树,周匝环绕,给人层层无尽之感,犹如《无量寿经》中「华光出佛」之义,阿弥陀佛巍巍独坐,化身无数,广度十方。
四、法音宣流,遍满虚空
上方虚空占三分之一画面,蓝色为底,殿宇虚悬其间,流云飞动,天雨妙华。在这微妙庄严的画面中,有四组的「一佛二菩萨」,左右相对,翔临法会,衣带高扬,满壁风动。他们代表十方无量诸佛,皆乘阿弥陀佛第十七愿而来,称扬赞叹阿弥陀佛名号功德。
敦煌321窟北壁 盛唐 净土变相图 局部
敦煌321窟北壁 盛唐 净土变相图 局部
冉冉升起的祥云上,有三间阁楼,阁道相连,精美庄严。虚空中绘飞天十身,轻盈优美,随意自在,姿态各异:或穿游花幡,或扬手散花,或捻花踏云,或舒臂横空,或倒立飞舞,或双手合十,或立身飞降……。画匠其艺已精,写出了飞天的气韵、神思,引人流连。
虚空中的乐器共三十六件,为敦煌壁画中最多的一幅,皆系彩带,自然鸣奏,令闻着悟道。然而堪作音声佛事的,固不止於乐器而已,如《无量寿经》所言:「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又言:「微风徐动,吹诸宝树,演出无量妙法音声。其声流布,遍诸佛国。闻其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一切水流、花树、宝鸟等,其声皆世所稀有,「清畅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这一切妙声都是阿弥陀佛宣流变化所作,就此飘向十方,入众生耳、住众生心。
敦煌321窟北壁 盛唐 净土变相图 局部
五、净土胜境,随意自在
说法台周围有七宝栏楯,两侧各一引桥通向左右平台,台前东西楼阁相对,有宝水流贯其间,或激荡,或回旋,或波平不兴,或乍泻急响,耳闻不尽。《无量寿经》言:
清明澄洁,净若无形,宝沙映彻,无深不照。微澜回流,转相灌注,安详徐逝,不迟不疾。波扬无量自然妙声,随其所应,莫不闻者。
池边有孔雀伫立栏杆,宝鸭、鸳鸯戏水台下,迦陵频伽逞其妙音;宝池中,共莲花九朵,喻九品往生,同出於宝池,同诞於宝花,正觉一味,体无二殊。有童子从莲花中化生,活泼可爱,正游戏欢闹,或许是对极乐世界不可思议境界好奇欢喜,任意神通,感受戏水的悠然自在。
两侧平台上,各绘有来集的一佛与众菩萨,神态安详。菩萨缓缓行走於小桥上,右侧楼阁里有菩萨倚柱,正扬手向外,似乎在向池中抛物;在阁前廊上有菩萨一手扶柱,一手前伸,似乎正在与池水中莲花里的化生童子打招呼。极乐世界庄严美好的胜境,恍如目前。
看着这一幅净土变相图,善导大师的赞歌自然浮现:
菩萨众会无穷尽,各各身光互相照。新往化生紫金色,与诸大众无殊异。
或入宝楼众中坐,大众见者皆欢喜。种种庄严不可识,内外相看无障碍。
停足须臾受法乐,三昧无生自然悟。地上庄严众宝间,杂色相参百千万。
宝座华台处处满,随心受用光来照。百千童子菩萨众,各捧香华临池看。
或坐或立池渠岸,或有寻阶入宝池。或立於沙或至膝,或没腰头或悬注。
或取金华百宝叶,授与岸上看池人。受得香华千万种,即散弥陀大会上。
六、净土不远,在称念间
阿弥陀佛前方七宝平台之上,有两位伎乐菩萨,正在翩然起舞,披挂璎珞,衣带飞扬,举足旋身,轻盈自在。两侧有菩萨持着不同乐器,为之伴奏,有琵琶、笛子、笙、拍板等。
在阿弥陀佛说法会上,菩萨歌舞随行,似乎是刚往生到净土的圣众,迫不及待要用最美的音声供养阿弥陀佛;又或是极乐圣众以最微妙的音声,欢迎赞叹念佛往生净土的化生童子;更像是阿弥陀佛用种种音声、种种方便呼唤十方众生:因何事由而流浪三界?何时归来,聆听无上妙音!
敦煌321窟北壁 盛唐 净土变相图 局部
伎乐菩萨两侧的部众,有的举着长幡,有的双手恭敬合掌,亦在认真听佛说法。根据伯希和照片判断,这些部众左侧两人、右侧四人,各身着世间服装。喻意着只要听闻阿弥陀佛的呼唤,开始称念弥陀名号,虽然还身在娑婆世界,却已非娑婆久客,早已是极乐的嘉宾。极乐世界的法会,阿弥陀佛的法音,在他们称念名号,念念不舍之时,便是听到了。因为阿弥陀佛无量功德智慧、光明相好,皆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之中;只要称念,当下具足一切功德,将来必定往生净土。
除此之外,也喻意着阿弥陀佛悲心无尽,主动、平等、无条件救度,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法音广流十方三世,不仅极乐世界圣众菩萨能够听闻,也不仅是十方诸佛菩萨能够乘着祥云前来听法,十方一切众生,无论身在何处、何时,皆能听到弥陀正觉大音,皆能称念名号,往生净土。
净土与娑婆,不过六字之隔,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净土非远,就在面前;弥陀不隔,就在名号。正如《般舟赞》所说:「低头礼佛在此国,举头已入弥陀界。」
红尘世界,虽然充满烦恼,但只要念佛,生死不侵,烦恼自然休止,如暗止於光。念念弥陀佛,声声极乐国!
文/觉悦 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