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鸾大师
1.慧净法师: 《往生论注》大意、 《往生论注》编序
不虚作住持功德(一)、 (二)、 (三)、 (四)
缘佛愿力速成佛(一)、 (二)、 (三)、 (四)
2.净宗法师: 自力与他力(一)、 (二) 、 (三)、 (四)
再读《往生论注》有感、 《往生论注》玄义略解
3.大安法师: 不测之人与不测之《注》
4.中外日报: 昙鸾大师说法场「鸾公岩」的发现
一、《续高僧传》
释昙鸾,未详其氏,雁门人也。家近五台山,神迹灵怪,逸於民听,时未志学,便往寻焉;备觌遗踪,心神欢悦,便即出家。
内外经籍,具陶文理,而於四论佛性,弥所穷研。
读《大集经》,恨其词义深密,难以开悟,因而注解;文言过半,便感气疾,权停笔功,周行医疗。
行至汾川秦陵故墟,入城东门,上望青霄,忽见天门洞开,六欲阶位,上下重复,历然齐睹,由斯疾癒。
欲继前作,顾而言曰:「命惟危脆,不定其常,本草诸经,具明正治,长年神仙,往往间出,心愿所指,修习斯法,果克既已,方崇佛教,不亦善乎。」
承江南陶隐居者,方术所归;广博弘赡,海内宗重,遂往从之。
及届山,所接对欣然,便以仙方十卷,用酬远意。
还至浙江,有鲍郎子神者,一鼓涌浪,七日便止。正值波初,无由得度。鸾便往庙所,以情祈告:「必如所请,当为起庙。」须臾,神即见形,状如二十,来告鸾曰:「若欲度者,明旦当得,愿不食言。」及至明晨,涛犹鼓怒。才入船里,怗然安静。依期达帝,具述由缘。有敕,为江神更起灵庙。
行至洛下,逢中国三藏菩提留支。
鸾往启曰:「佛法中颇有长生不死法,胜此土仙经者乎?」
留支唾地曰:「是何言欤?非相比也。此方何处有长生不死法?纵得长年,少时不死,终更轮回三有耳。」
即以《观经》授之曰:「此大仙方,依之修行,当得解脱生死。」
鸾寻顶受,所齎仙方,并火烧之。自行化他,流靡弘广。
魏主重之,号为「神鸾」焉。下敕令住并州大岩寺,晚复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时往介山之阴,聚徒蒸业,今号「鸾公岩」是也。
魏兴和四年(五四二年),因疾卒於平遥山寺,春秋六十有七。
临至终日,幡花幢盖,高映院宇,香气蓬勃,音声繁闹。预登寺者,并同瞩之。
以事上闻,敕乃葬於汾西泰陵文谷,营建砖塔,并为立碑,今并存焉。
二、《净土论》
沙门昙鸾法师者,并州汶水人也。魏末高齐之初犹在。
神智高远,三国知闻。洞晓众经,独步人外。
梁国天子萧王,恒向北礼「昙鸾菩萨」。
注解天亲菩萨《往生论》,裁成两卷。法师撰集《无量寿经》,奉赞七言偈百九十五行,并《问答》一卷,流行於世。
劝道俗等,决定往生,得见诸佛。
如是告终。即半夜内,发遣使者,遍告诸村白衣弟子,及寺内出家弟子,可三百余人,一时云集。
法师沐浴,着新净衣,手执香炉,正向西坐。教诫门徒,索西方业。日初出时,大众齐声念弥陀佛,便即寿终。
寺西五里之外,有比丘尼寺,并是门徒,明相出後,集堂食粥,举众皆闻空内有微妙音乐,西来东去。中有智者告大众言:「法师和上,一生教人修净土业,今此音声向东去者,必应多是迎法师来。」食讫,相命睹法师去。庭前相待,未出寺庭之间,复闻音乐,远在空中,向西而去。尼僧等相与至彼,乃见无常。此依经论,定得生西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