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編輯部
釋迦牟尼佛講《觀無量壽經》的本意,交待在最後那一段經文,也就是《觀無量壽經》「流通分」所講的: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這段經文雖然簡短,可是力量非常重。每部經都有它的經眼,那麼,這段文可以說是《觀經》的經眼。
畫一條龍,活躍、輝煌、燦爛,可是到最後如果不點晴,這條龍就不能真正活躍起來,所以畫龍最後要點睛。
這條龍即使遠遠地從千里而來,但牠總要有一個歸宿,總要找一個龍穴來安居。所以說:千里來龍,必須結穴。
這部《觀經》從頭到尾,雖然先講定——定就是要入禪定三昧,才能觀到極樂莊嚴以及彌陀的身相;後來又講九品,即一般的散善,即不必入禪定,以一般心理狀態去行善積德。雖然講的很多,定啦、散啦,可是最後釋迦牟尼佛的本意,卻不流通定散二善,他的本意不在這裡,他的本意是要我們「持無量壽佛名」,也就是持名念佛——就是以口業,以我們的嘴巴來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所以,這部經的千里來龍,就是在這一段經文結穴。
可以說,看經有了經眼,就好像有眼睛進入到寶庫裡,隨意可以拿寶出來;如果沒有眼睛,即使進入了寶庫,也不曉得寶物放在哪個地方,結果還是空手而歸。
這段經文不只是《觀經》的核心、《觀經》的結晶、《觀經》的重點,也是整個淨土法門的方針、宗旨,是淨土法門的眼睛、淨土法門的雙腳。
有了這段經文,我們眼睛亮起來了,我們曉得目標,也懂得方法,所以,這段經文對我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它跟《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的根本願、願王,也就是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註: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十聲)是一致的。
《淨土三經一論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