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編輯部
以喻來顯。弘願為往生之正道,要門為旁引定散行人歸入一向專稱之引道。引道通向正道,引道並非即是正道。
「以喻來顯」,用比喻來顯明弘願與要門的關係,就是正道與引道的關係。對於正道與引道大家都很清楚。我們開車出去,上高速公路,上去了就是上了正道;如果沒上去,在下面盤旋,那還在引道,引道是要引入正道的。比如南京長江大橋,它有引橋,引橋下面沒有水;還有正橋,沒有引橋上不去正橋。「引道通向正道,引道並非即是正道」,不能把兩者混為一談,但引道也確實有作用。
若不知引道通往正道,而切斷、堵塞之,是為錯謬;若直接以引道即是正道,令人滯留不進,同樣錯謬。
如果把兩者切斷、割裂,這當然錯了。但如果直接把引道當作正道,在引道上來回跑,或把車停在那個地方,這樣會令人滯留不進,也不行,這同樣是錯謬的。說定散二善就是弘願,這樣修就可以了,這不是害人嗎?
有人修定散二善,到最後走不通了,問:「法師,我怎麼辦?」法師說:「這條路我已經走過了,這是引道。修定散二善要迴向求生。」這人一聽,「太好了!你太有智慧了,太對了」——令人欣慕;不過後面還有更對的,繼續往前走,走啊走,走到了「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乘佛願力。那怎麼乘佛願力呢?要放下自力。不放下自力,怎麼能乘上佛的願力?那要怎麼放下自力?修行定散二善不容易放下自力,因為既然講修行,他就要使勁地用功,使勁地用自力,所以說要具足三心,很善巧。
《觀經教眼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