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編輯部
「真實捨自歸佛願往生心」這一句話裡面三心都包含了。怎麼能夠捨自歸佛呢?體悟到自力無力,就自然歸入佛力。如果覺得自己有兩下子、還不錯,「我雖然是凡夫,但是還可以修一點」,這就不行了。這就是凡夫內心的劣根,是不容易斷的,總要保留那麼一點。這一點保留,就像在地裡拔草一樣,草的生命力是很強的,有一些草根粘在地上,沒有曬到,它就活了。「雖然是凡夫」,「雖然」兩個字小草根一粘,它就活了。所以阿彌陀佛說,「拔諸生死勤苦之本」,截斷眾生生死根本,不給我們生死輪迴的機會。
一旦歸佛,則原來所修定散雜毒之善、虛假之行,由佛力攝持轉為真實清淨廣大功德,故得往生。如江水入海,同海鹹味,此是大海性之使然,天親菩薩《往生論》說「性功德成就」。
捨自歸佛,就是說,我們原來也是修定散二行——或修定善或修散善、但沒有發三心、沒有歸佛的時候,就是雜毒之善、虛假之行;一旦歸佛,由佛力攝持,「轉為真實清淨廣大功德,故得往生」。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佛力攝持。原來我們捐一點錢,做點小善事,那稱為雜毒之善;現在歸命阿彌陀佛,那就成為真實之業了——點滴雜毒的善,佛力攝持,轉為純淨真實廣大功德。就像江水入海,同海鹹味:長江的水,陰溝裡的水,一點一滴的水,只要進了大海,就和大海一種味道,同一波瀾,同樣深廣。大海的本性就是這樣的。水不來則已,一來就和海水是一樣的,浪起浪滅,就成為海的味道,海不可能變成其他的味道。所以天親菩薩《往生論》裡說「性功德成就」。極樂世界「性功德成就」,彌陀名號、彌陀願力本性就這樣,這個本性是不會被外界所改變的——它能改你,你不能改它,這叫「性功德成就」,不然怎麼能叫成就呢?
再打幾個比喻。你原來開個小雜貨店,也就是賣給周圍鄰居的幾個人。一旦你和一個大的連鎖銷售網或者大的公司配套上了,你投靠它,納入它的系統,你馬上就和整個銷售網絡連通上了,你的供貨渠道、銷售額就完全不一樣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個大銷售公司所有的資源就嫁接過來了,就加持你,為你所用,這就是攝持。世間的一個銷售公司都有這樣的能力,何況阿彌陀佛呢?所以我們只要歸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所有的資源為我們所用,整個灌注給我們,當然一下子就改變了。
再比如龍王一滴水能遍灑天下。這一滴水就代表我們這邊一點定散雜毒之善,龍王代表阿彌陀佛;只要歸投阿彌陀佛,這一滴水就不一樣了。
道綽大師《安樂集》裡有兩句很有名的詩句:「寄花五淨,風日不萎;附水靈河,世旱無竭」,這兩句詩很優美。「寄花五淨」,就是五淨居天上,天上風災是吹不到的,把花放在那裡,「風日不萎」,就是太陽曬、暴風刮也不萎謝。我們早晨把花摘下來,上午還是鮮艷的,中午一看已經蔫了。但是如果把花放在五淨居天,它永遠保持鮮艷。我們點滴的定散二善、雜毒之善一會兒就枯萎了;但是,把它放在阿彌陀佛那裡,它就永遠是新鮮、純淨的。「附水靈河」,河裡面有龍王住持,所以這條河稱為「靈河」。「世旱無竭」,就是再怎麼大旱,它也不會乾枯的。這些點滴之善在我們身上就屬於流轉的、顛倒的、虛偽的,可是歸於阿彌陀佛了,它就是常保新鮮的,是有生命的。
也像一顆種子,這顆種子發芽了,放在桌面上,它能生根嗎?不能。把它放在土裡就落地生根。「發芽」代表什麼呢?代表我們的定散二善。我們也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沒有歸佛。「土」就代表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這種能量的攝持力,像大地一樣,能夠讓我們落地生根、生長。為什麼?它就有這個力量。小種子自己沒有這個力量,我們本身修的定散二善在我們心裡,那是不行的;放到阿彌陀佛那裡,自然就能催生、生長。
《觀經教眼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