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淨宗
凡夫眾生貪瞋具足、煩惱具足,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而彌陀大悲於苦者,正是要救度我們這樣的眾生。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中,解釋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的時候,用 「二河白道」之喻,把凡夫雖然貪瞋煩惱猛烈,念佛必定往生之理,解釋得淋漓盡致。
文中比喻言:
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忽然中路,見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 二河各闊百步,各深無底,南北無邊。正水火中間,有一白道,可闊四五寸許。此道從東岸至西岸,亦長百步。其水波浪交過濕道,其火焰亦來燒道,水火相交,常無休息。此人既至空曠迥處,更無人物,多有群賊惡獸,見此人單獨,競來欲殺。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見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見邊畔,中間見一白道,極是狹小。二岸相去雖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正欲倒迴,群賊惡獸漸漸來逼。正欲南北避走,惡獸毒蟲競來向我。正欲向西尋道而去,復恐墮此水火二河。當時惶怖,不復可言,即自思念:「我今迴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免死者,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作此念時,東岸忽聞人勸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又,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或行一分二分,東岸群賊等喚言:「仁者迴來!此道險惡不得過,必死不疑;我等眾無惡心相向。」此人雖聞喚聲,亦不迴顧,一心直進,念道而行。須臾即到西岸,永離諸難,善友相見,慶樂無已。此是喻也。
比喻大意:
譬如有一個人,想往西走,路途遙遠,百里千里。突然在半路上就見有兩條河,隔在半路,將道路攔腰切斷,往南是一條火河,往北是一條水河。兩條河都是百步之寬,深沒有底。火河,向南看沒有邊;水河,向北看也沒有邊。水河和火河的正中間,有一條白色的道路,大概四五寸寬。這條白道從東岸跨到西岸,也是一百步。狹小的白道在水火二河中間,水河掀起波浪,澆濕這條小白道;火河吐出火舌,燒這條白道。輪番進攻,片刻都不休息。
這個人獨自來到這片空曠的原野,赤手空拳,很多盜賊、惡獸看見他孤身一人,爭相趕來殺他。他很害怕,徑直往西邊跑,跑著跑著,就看見這水火二河攔住了道路。他心裏就想:「這兩條河看不到邊,二河中間,只有一條四五寸寬的白道,太狹小了。兩岸相隔不遠,可是前有水火,後有追兵,左右都是毒蛇猛獸。怎麼過得去啊!今日定死無疑了!」
他就想往回走。後面喊聲陣陣,漸漸殺來了,後退是不可能了。想往南邊 走,老虎嘴都張開了;想往北邊走,毒蛇把舌頭都吐出來了。正想向西順著白道 過河,但是又怕掉到這水火二河中。
當時他的惶恐、恐怖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就自思自念:「形勢非常危急,我要是回去,死路一條;我停在這裏不動,也是坐以待斃。到對岸可能也是死,反正都是死路一條,沒辦法了,既然有這條白道,總是給人走的,肯定可以過去!」
當他這樣思量的時候,突然就聽到東岸有人勸他:「仁者!你就打定主意、下定決心順著這條道前行,肯定不會掉到水火當中死掉!如果你在這裏不動,那就死定了!」
東岸的聲音剛落,西岸也有人在對面喊他:「你一心正念,徑直過來,不要害怕,我來保護你!」
這個人聽到這邊有人要他過去,那邊有人要他過來,心就決定下來了,要順著這條道過去,直進向西,不生疑惑心,也不生恐懼心,也不生退墮心。
剛上這條白道,才走一步兩步,東岸的群賊在岸邊大喊:「仁者,你回來! 這條道太險惡了,水這麼洶湧,火這麼猛烈,你沒法過去!你必死無疑!我們喊 你回來都是關心你,我們對你沒有惡意,你回來吧!」
雖聽到背後群賊的喊聲,但是他不被欺騙,不受他們的誘惑,他只聽從對岸的呼喚聲,順著這條白道,念念不捨這條白道,向西而去。
在對方的保護下,很快就到對岸了,剎那之間就永遠離開了群賊、惡獸、毒蟲、水火……種種險難的境界通通遠離。到了對岸之後,與善友、家人團聚,感到無上的喜悅!
這個比喻說的就是我們啊!
還有另一層比喻。
次合喻者:
言「東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言「西岸」者,即喻極樂寶國也。言「群賊、惡獸詐親」者,即喻眾生六根、六識、六塵、五陰、四大也。言「無人空迥澤」者,即喻常隨惡友,不值真善知識也。言「水火二河」者,即喻眾生貪愛如水、瞋憎如火也。言中間「白道」四五寸者,即喻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也。乃由貪瞋強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又,「水波常濕道」者,即喻愛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又,「火焰常燒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燒功德之法財也。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迴諸行業,直向西方也。言「東岸聞人聲勸遣,尋道直西進」者,即喻釋迦已滅,後人不見,由有教法可尋,即喻之如聲也。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賊等喚迴」者,即喻別解、別行、惡見人等,妄說見 解,迭相惑亂,及自造罪退失也。言「西岸上有人喚」者,即喻彌陀願意也。言「須臾到西岸,善友相見喜」者,即喻眾生久沉生死,曠劫輪迴,迷倒自纏,無由解脫;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以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
合喻的意思是:
東岸就是指我們娑婆世界,娑婆火宅。西岸就是指西方極樂世界,清淨莊嚴寶國。
「群賊、惡獸詐親」比喻眾生六根、六識、六塵、五陰、四大也。「詐」就 是欺詐、虛偽。「詐親」就是假裝友好親善,其實想害你。
「無人空迥澤」比喻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待在空空蕩蕩的原野當中,經常遇到惡友,遇不到真的善知識。
水火二河代表什麼呢?水,代表我們的貪愛;火,代表我們的瞋恨。
中間這條只有四五寸的白道,代表我們眾生在貪瞋煩惱當中,能夠生起清淨 的願往生心。因為凡夫眾生的貪心、瞋恨心很強盛,所以用南北不見邊、其深無 有底的水火二河來形容。而善心、願生淨土的心若隱若現,即使偶爾顯露出來,跟貪瞋心也不能比。善心很微弱,所以用四五寸白道來形容。
水河的波浪起來,經常把白道打濕,比喻我們的貪愛心經常現起,染污我們的善心。雖修善法,但被貪心所染,成為雜毒之善。火焰常燒這條白道,代表我們的瞋恨心、嫌惡心能夠燒損功德法財。
這個人走在白道上,一心直進,向西而去,「迴諸行業」,以《觀經》來講,就是三福迴向;「直向西方」,向西方極樂淨土而去。
東岸聽到有人在勸他:「仁者,你順著這條白道往西邊走」,東岸這個人 就代表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只聽到聲音、見不到人呢?因為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滅 了,有經典留在世上,經典就像釋迦牟尼佛的聲音。
這個人聽到東岸有人發遣、西岸有人呼喚,他就上了白道。但是,才走幾步,就有人喊他:「仁者回來!此道險惡不能過,必死無疑!」這是比喻那些別 解、別行、惡見的人,妄說自己的見解,彼此迷惑動亂,失去往生大利;還有自 己造罪退失的。
西岸有人在招喚「仁者,汝一心正念直來」,以此比喻阿彌陀佛誓願。「靠我的大誓願力來保護你!你不用害怕貪瞋水火。」
很快到了西岸,善友相見很歡喜,這比喻什麼呢?這是我們本來的狀況,曠劫以來沉沒在生死輪轉當中,迷惑顛倒,惡業纏縛,無法解脫。
在東岸,釋迦牟尼佛說:你要往生西方!阿彌陀佛在對面招手,呼喚我們。
信順釋迦牟尼佛的發遣,信順阿彌陀佛的招喚,信順釋迦牟尼佛的本懷和 阿彌陀佛的本願。不管貪瞋煩惱多麼熾盛。一切不顧!心心念念,只管念佛,踏上阿彌陀佛願力的白道。我們這一生,壽命很短暫,剎那之間過去了,就往生淨 土,與佛相見,這是多麼歡喜的事情啊!
善導大師的「二河白道喻」對我們有很多啟發,主要有以下幾點。
1.阿彌陀佛為我們建了一條願力的白道。
我們要到西方,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到達的。所以,阿彌陀佛建了一條願力的白道,從西岸直接鋪到東岸。水火二河有多寬,白道就有多長,這說明我們的貪瞋煩惱有多長久,阿彌陀佛的救度就有多長久。只要有貪瞋存在,就有彌陀的救度存在。阿彌陀佛就在我們貪瞋具足的心中,架設願力的白道:阿彌陀 佛就是要救度這樣的眾生!
2.念佛不必顧慮貪瞋煩惱。
阿彌陀佛願力的白道,六字名號的功德,不會被我們的貪心之水染污;不會被我們的瞋心之火燒滅。就如「流急月不去,心亂佛常住」。所以,我們只管去 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不用顧及我們的貪瞋煩惱。
3.願生心即是清淨心。
貪瞋煩惱,染污為性;願力白道,清淨為體。在佛一邊稱為「願力之道」,在眾生一邊稱為「清淨願往生心」,這是因為彼佛願力發起眾生願往生心。彼佛願力以清淨功德為體,故眾生願生心也稱「清淨」。
只要願生淨土,這個心就是清淨的,所以叫「清淨願往生心」。
「清淨願往生心」是絕對的清淨心,是佛的大願心,常住不滅;是佛力迴向所產生的願往生心,不被凡夫的貪瞋煩惱所染,永住凡夫的貪瞋煩惱之中。
4.念佛貫徹一生。
「二河白道喻」中東西兩岸百步之寬,代表我們的壽命短暫,一生之間,只有淨土法門能夠當生了脫。現在聞到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命終就往生淨土,所以善導大師說「須臾即到西岸」。
如果走在這條白道上,走了一半,你停止了,就不能到對岸;你回頭了,也不能到對岸。所以要「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
5.一心即是信心。
阿彌陀佛知道我們眾生的根性,因此沒教我們去把貪水舀乾,把瞋火撲滅,只告訴我們:「汝一心正念直來!」
這裏的「一心」是說:不管有無貪瞋,不管功夫深淺,通通不論,只要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心靠倒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往生。
6.正念即是專念。
「正念」就是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也就是「乃至十念」。
淨土法門,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正直向西方,正直向彌陀,這叫正念;信受彌陀救度,專念彌陀名號,這叫正念。
7.直來不拐彎。
「直來」,「直」有好幾種意思。一是直接、不拐彎。
有人說:「我先去學學其他法門,學幾年再來念佛。」
阿彌陀佛說:「不,要直來!」
二是直下、不耽誤。
有人說:「我退休後再念佛。」
阿彌陀佛說:「不,直來!不要等到退休,不要等到明年,不要等到某個時間,現在就念佛。」
三是直面、不迴避。
有人說:「我還沒有吃素,還在殺生造業,不好意思念佛;等我能吃素,不殺生再來念佛吧。」
阿彌陀佛說:「不,直來!不要躲閃。 已是罪人,罪人更要念佛。」
8.念佛起死回生。
「二河白道喻」中這個人說:「我今迴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免死者,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這是指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覺得自己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沒有辦法了,只有死路一條了,就在這時,聽到釋迦牟尼佛在此岸發遣 說:「你要過去!」阿彌陀佛在彼岸呼喚說:「我保護你!」一個人沒有感受到 「迴亦死,住亦死,去亦死」,是很難老實念佛的。